豆瓣的评论,很多提及了死亡——每集都有人死。
生生死死,对于社会阅历不成熟的人来说,的确是最强烈的刺激。可是,对于经历过生活波折的人,死亡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文艺作品,用死亡来制造矛盾,只是简单的套用概念,用概念来冲击观众,而没有更深一层的逻辑。
“大表哥”,总喜欢表妹,一会儿是这个,一会儿是那个——这可和他平时的老实、顺从不一样。他屈服于封建的力量,却任由爱情的火焰肆意蔓延。
爱情,如果初恋没有成功,就必然得到恶果。从巴金的原著到本剧,似乎在制造爱情的恐慌。初恋,类似于宗教中的神明,不容许丝毫的差池,否则就没有好下场。这种理念,是封建主义的变种,是另一种“贞节牌坊”,会造成恶劣后果,比如殉情。
“大表哥”的性格和行为,和《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七八分相似。而且,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进步和觉悟。
本剧的编导,只在原著中挑选了一些比较有画面感的段落,零散地拼凑,而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完全没有表现出来。最重要的是,原著的核心,对青年人的激励,完全被抛弃了,沉闷、压抑成为整部剧集的基调,还有很多的惊悚和怪异。比如,娘娘腔的戏子,占了很多篇幅,真不知道编导的用意是什么。
《春》《秋》,核心故事与《家》太相似,几乎是简单的重复,而人物和细节都明显不如。主题思想,“边际效用递减”太严重了。
男女从小恋男爷抽签选另1女瑞逼男娶,女妈气将女嫁乡下富病夫受婆气后夫死,男生儿,军队进城霸男家宅,男靠军内友写的条拒占,得罪要霸的军长妻,女逃难来男家,瑞知男女曾好也知女命苦2女抱哭后女走,男儿特亲近女女病死,男爷逼爱男3弟的宝钗丫嫁老头当妾丫跳湖死,3离家。男爷逼和琴表妹好的男2弟(眼镜)娶冯老头孙女,2离家,男爷病被后妻请抓鬼的吓后死,后妻说男妻生产冲爷尸,让男妻乡下生。妻生女儿后发烧无医死,爱男的慧表妹也嫁后夫家暴,男的儿脑膜炎被男爷后妻不让请西医耽误死,慧病,夫家不请西医手术慧爹弱不顾慧奶骂仍不请医慧死,和2弟共公园爱国集会学英文的另1表妹即男3爹女儿被爹逼要嫁人,在男筹钱帮下逃沪脱家,男4爹姨太丫倩病死4太不请医让随便埋男拿钱买棺还被揶揄,大太丫翠环爱男,4爹和戏子混,5爹偷家里画还卖地,4爹儿调Y气死3爹,5爹女儿即4妹因妈嫌其是女儿致夫和女人鬼混骂其,4妹跳井。爷后妻逼翠环嫁4爹。男家舒绒厂火灾,爷后妻和4婶想赖男硬联合起来说早上让男去取钱是男忘了让男赔钱。4爹5爹来讹回已被烧的股票被2弟怼,冯太爷为报复2弟不娶己孙女告发2弟的报馆引火灾才烧了厂,本要和琴去山区教书婚的2弟被抓,男去求冯,冯用话逼给男透信的丫上吊,该丫还献身给冯都被逼死。众分家抢财产,男头一次坚定发飙拒4爹带走翠环说翠是己的人。男拿翠找到未被火烧的票据可帮男还火烧厂的债,男夜恍见妻拿票据到湖边掉湖,第2天早发现唯一能还债的希望票据没,外面下雨翠见男鞋脏男想起昨晚出把单据掉湖里,男茶里下药自杀结束
首先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配合自己最近读的一些书,使我更立体的感知了所谓“封建礼教”,以及“旧社会大家族思想”的由来、性质、历史作用等等...... 其次,同样不得不说,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讲,也许是我肤浅,也许是我没读过原著,但这部作品的故事表现在我看来可以说糟糕和幼稚到极限!艺术当然可以夸张,但绝不等于可以夸张到没有逻辑,为了批判一个现实,把同样一种矛盾冲突从头到尾连续重复无数遍,直到无法再重复为止,我在看到后期的时候已接近忍无可忍,最后两集直接双倍速看完了(这应该是我生平第一次观片用倍速)。这大概和琼瑶的苦情剧已没太大分别,只有矛盾,没有营养,只有感性,脱离现实。我读的书少,但看过《红楼梦》的剧,同样是一个大家族的衰落,同样一个个人物死去,但我没觉得不妥;我听过《骆驼祥子》的小说,同样是一个老实人,一个讲规矩守自尊的老实人,从对生活满怀希望到最终走向没落,但我看到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有逻辑的人;而这部作品,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傻子...... 一个智商和情商严重不符严重脱离现实逻辑的傻子。我相信,“惨”重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是惨,而是“傻”了,这个道理我相信不会受所处时代和境遇的限制。当惨变成了傻,那个原本想突出的主题也变了味了。很希望是我自己肤浅,待以后有机会领悟更多人生再来回看吧。
为了陈晓旭看的啊。。。一集死一个
林迏信的觉新,徐娅的瑞珏演绝了,仿佛只有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电视剧才有如此细腻的表演,这对夫妇仿佛触手可及,为大少爷流过不少眼泪。。
我靠我黛玉妹妹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封建泯灭人性 人性泯灭湮灭太悲了
完全是四世同堂末代皇帝的劲头,谁能想到五年之后就出了我爱我家,中国电视剧变化也太快了
当年印象很深,属于和红楼梦同一年的,但这剧却几乎没有再演过,确实很让人意外,内容太浓缩,节奏显得不太对劲,以至于全剧氛围很压抑,
过时的文艺腔,不过时的压抑感。
哀梅芬鸣凤之不幸,怒觉新觉民之不争。
这个三部曲的小说啊,简直是巴金的杰克苏,美女们接力爱窝囊废觉新。虽然他自称觉慧是他自己,但他内心显然苏的是大哥。不过我小时候看这剧可没想这么多,当时只留下一个印象,王一民和林黛玉……
弹幕最让我伤心的就是,这种剧现在都过不了审。是啊,这么多自杀的、伤心至死的剧,现在怎么可能过审。大少爷是演的还是化妆啊,最后额头的纹路都出来了,太苦了,根本都扭转不过来的苦。三个女人对应三种花,我看小说的时候都没注意到-0-
最讨厌这种懦弱自我感动受委屈的中央空调了,觉新,一切选择都是你自己选的,有一种孝是愚孝,毁了自己,毁了自己身边的人,梅,自己妻子,儿子的死其实也跟他有关,他这种人活该活的久受折磨,虽说我说的有点偏激,但是真心怒其不争~_~;窝囊废,活该如此,早点搬出去不就好了,现实中这种人也不少
我发现挺多经典老剧,视频网站上是可以随便看的,不用花钱。这版家春秋,可以说相当还原和传神了。里面还有许多87版红楼梦的熟面孔。
走出红楼梦,宝姐姐终于当了一回林妹妹的丫环!
整部剧充满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大哥的隐忍并没有换来幸福,梅表姐在孤独中逝去,大嫂也无辜逝去。一种腐朽之气扑面而来。
通篇的格调非常接近红楼梦,其中有几个人物简直如出一辙。与红楼梦不同之处是从头至尾充斥着悲情压抑的氛围,家族内部连明面上的和谐也不愿维持。剧的故事压缩太多,有些情节略有脱节,但表演比较精彩到位。片尾演员表居然是按照剧中家族辈分安排次序,在这样一部反封建的故事结尾着实非常刺眼。
三部曲里最爱的始终是《春》。觉新的视角实在太悲了。
这个没法评价,老实说我只记得林妹妹扮演的梅表妹
太悲了点。 和红楼梦一样都是讲大家族衰败的。 但是这个《家春秋》却是一只悲到底!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奇怪,这部剧为啥不像《红楼梦》《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还珠格格》一样每年寒暑假轮着播,看完明白了:太悲惨了,但凡有丁点儿良知的人都没好下场,基本上一集死一个人……
解决矛盾的方式就是当事人得病死了,反反复复用这同一招。
林妹妹真美。宝姐姐演丫头太违和了。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家春秋》,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持续不断,接连着一件接着一件的,撕碎了给人看。陈晓旭啊,演了林黛玉,再演梅表姐,两个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