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整体七季来说,这部经典的探案警匪剧拿的上五颗满星也并不为过。我还是秉承原来最初的观点,这部剧的精髓就在于内容细节的雕刻和人物心理的描画。看到最终季时,就会感觉编剧的野心还是相当的庞大以及胆略惊人,如果作为一般的只是仅仅侦破相关案件为核心,主人公霸史/Bosch无疑会凭借多年的探案经验以及天生敏锐的洞察力所赋予的日益精湛的职业技能,无差别无情且高效率的打击着犯罪分子,就像当年老爸老妈看过的电视连续剧“警探亨特”那样,亨特像神一般的存在,而犯罪分子常做智商未开化的白痴样,被前者无尽的嘲讽后便束手就擒,那个年代的观众也都傻傻的大呼过瘾,这更像是个不臭不响的屁,放完就完了,即便现实中并不存在着救世主亨特,而虚构的主人公所在的真实的城市底特律最终被无情的沦为“鬼”城时,公正的执法者和罪恶的犯罪团伙及个体似乎都不是导致事物发展走向的关键核心,而更像是无心且被迫逐次滑向说不明道不白的境遇,不是深渊,是比前者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无力感导致的无所适从。(前面一句话可以直接忽略……表达含义模糊)据说当年饰演亨特的男猪脚还特意去当了几天的警察,说是为了实现打小就想穿警察制服的梦想……扯远……我想编剧没有选择走亨特剧情的路线显然也有市场竞争的考量,当下各种警匪剧多如牛毛,情节中的破案老套路加上正邪的二元对立等已经不知道被多少前后几代编剧以花样百出的手法演绎了无数次,观众的审美疲劳加之收视率的现实考量,都一刻不停地压榨着前者的创作水准,但二者都似乎乐此不疲。在这样的背景下,观众也理所当然的欣赏着编剧们精益求精的作品,在快餐文化和短期高收益的诱惑下,编剧却并没有选择随意妥协来迎合观众对视觉冲击效果所营造的直接了当的快感,而是冒险地将快感肢解为碎片,或明或暗的隐藏于略带缓慢平静的叙事当中,像最终揭晓答案一般,让更倾向于思考的观众直接参与到故事情节发展中,各种细节及线索和主支线的交叉拼接,让观众渐渐忽略了快感存在的必要,虽然编剧并没有遗忘前者的重要性,当然编剧这样做的方法也同时有着相当大的风险,过于庞杂的叙事线也会让观众处于一种头脑负荷过重的困扰,毕竟观众是来“欣赏”而不是来受罪。显然该编剧在这方面的功力确实了得,镜头中画面和语言的完美镶嵌,像王冠上的宝石,无时不刻的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和思维,令人叹服。
如前所述,编剧并没有走常规的警匪路线,而是把视角扩展到了整个社会生态的架构当中,并且着重于所谓正义的一方,有关警察的方方面面。这里当然依旧有着对犯罪分子的动机和背景的详尽写照,前者作为引子,编剧把笔墨更多的泼洒于问题的解决方。警察是首先是人,并不像官宣里刻意打造的正义之神,他们也有着和平民一样的七情六欲和儿女情长,他们也需要和上级同事搞好关系,在团队中需要队友的支持,也时刻提防着因人事关系冲突所导致的亦敌亦友。在这个日趋庞杂且应对罪恶而打造的精密机器中,因协作而存在的体系运作的实事本身往往高于其目的的初衷,也许对罪恶根除的无力感让身居高位的决策者们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其伤害值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受害者显然不是优先考虑对象),在他们的认知理解中因腐肉而滋生出的蛆虫是永远存在的规律,至于说腐肉的成因只要不影响前者的乌纱帽,那不是他们应该操的心!人心的变量是不可控的,属于环境因素是也人为不可控的,至少在道德感上高层决策者们有着自己坚定地信念来执行社会规则中的法律条款,至于说成因与否,后者更关心的是冰冷僵硬的数据所展现出来经过媒体渲染说辞的一整套漂亮话,犯罪分子有意或无意也在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分力量。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政府机构里的掌鞭者深谙此道,他们关心的是切身利益,在损害最小的前提下,如何在其中人不知鬼不觉般游刃有余的捞好处。就像犯罪分子最终打算“上岸”并想方设法褪去身上常年累月的污垢和臭味时,法律与正义带来的并不是严惩,而是决策者们更深层次的考虑:前者的存在及利用价值是否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加讽刺的是,罪犯和警察愈来愈像是生意关系,至于说受害者,也最终会淹没在纷繁的信息洪流中,毕竟小人物的贱命挤压不出更多的新闻价值。这似乎是一种可怕的潜移默化的堕落,麻木且又心安理得。
在迟暮的悲歌当中,一众之人强做喜颜用尽最后的力气去笑语和欢唱,却在日渐的黑暗中即将迎来悲剧的命运,那还剩下了什么?时间和希望?还是物质和欲望?编剧显然不能给出一个答案。
讲回到个体,霸史/Bosch在剧中作为一股清流,在我看来更像是独狼,他并没有忘记自己食肉的本性,打击罪恶一直是其人生信条无可动摇,在人人都在处心积虑的为自己打算和考虑时的大环境下,霸史显然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本能地嫉恶如仇也许和童年的经历有着撇不清的关联,他执着到固执且秉持自己的底线,只要进入他法眼的罪犯,他都是坚持到底的穷追猛打,就像是一只为了夺食而红眼的恶狼,即使遇到同事的好言相劝和上司的刻意阻挠,前者都是做舍命猛扑的动作,现实中这样的人只会被认作是不识抬举且不务实的疯子。最终季霸史依旧初心不改般的对死去的拉丁裔小女孩之死耿耿于怀时,这种明显刻意的圣化痕迹,让人不禁想到在他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中,无数枉死的冤魂竟然没有导致其精神崩溃,换做他人,没有酒精,没有药物毒品亦或性来排遣多年的工作压力,仍旧精力饱满神采奕奕地与周遭一切不公及罪恶抗争时,男猪脚的光环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刺眼吧。我没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只是说最后霸史的突然醒悟而选择主动退出,让人不得不怀疑是该剧临了无奈的草率收尾,我更倾向于让霸史倔强的做困兽斗挣扎于日渐败坏的警务生态中,看着堕落腐化的上司,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疯狂燃烧的怒火,像终结者那样,举起正义的机枪,咬牙切齿的怒吼着喷射出令黑暗颤抖的火舌……当然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荒郊野岭之中,只身一人的老油条霸史也就是纯粹的发泄下内心积累的不良情绪,仅此而已,完事后,他依旧选择去适应环境,用妥协换来的资源和精力继续着与黑暗邪恶做战斗,永不停歇。致敬那些为正义呼喊和奋斗的人们,有你们人类社会才会更美好。
另外,该文章疏忽于草率的结尾,就如该剧第七季结局那样,这也算是个合理的借口吧。感谢阅读……完。
然并卵……发现其实还是有些人物可以继续讨论下,做个标记,犯个贱&待完中……
当年似乎是在地铁看了 N 遍海报后某一天突然决定看看,之后就追下来了。
转瞬几年过去了。
问题:
开篇吹大发了(类比 the wire 里的斯文毒贩 Stringer Bell)的女头目也太虎头蛇尾了,三下五除二就挂了,虽然是为了衬托后面的大佬背景多强大,可是实在太敷衍了。
同样的,安排杀手的那个人也抓得太轻松了。
最大的问题,虽然记不清了,但是前面的某季 Eleanor (好名字!)挂的时候似乎是准备安排个大团伙让 Bosch 父女去发掘然后报仇。后来那条线索就不了了之了??
对白一如既往的简练有力,尽管因为充斥了各种缩写、行话看着字幕也有很多不明白的。
多线的平行发展最后交织,是本剧的特色,本季也不例外,体现了编剧的功力。
本剧应该是没有火起来,不过也拍了这么多季。难得看一部小众的。
结尾的意思是准备来个外传?可是正片的坑没填呢, 为什么要拍外传?
1. 满分!满分!我觉得它是有瑕疵的,但是瑕不掩瑜!绝对满分的一部剧。和美剧常见的那种急于在第一集就铺好线索的用力感不一样,也和那种一点都不急着铺线索、非要慢慢来以至于有点矫情到苦闷的英剧也不一样,它的节奏就是气定神闲。我看到第四集的时候都为编剧这种无所谓的态度逗笑了。之所以说它的风格写实,就是因为整部剧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随意抓取了一段洛杉矶警局的日常一样,静静播给我们看。所有角色尤其主角的每一天的轮替感非常强烈,知道他们昨天干了什么,今天又做了什么,但不会觉得无聊。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剧集。
2. 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最后一集了,还有不认识的面孔和姓名的剧集。这剧对脸盲症非常、非常不友好,以至于看完以后不是全明白。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我好想吐槽,行了行了,知道你们人脉广了,但这又是谁?所以我觉得细节是不是铺得太满了点?
3. 这部剧里女性角色塑造得也很好。有独立的故事线,并且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职场歧视:因为性别、性取向而遭遇的职场霸凌。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尤其你处于一个舆论环境倡导自由平等公事公办、但这种隐性霸凌却存在很久也很难对付、且你是上司你就更需要小心处事的处境里,你怎么办?上一季里,女警长和女警员之间有误会,因而有不愉快。这一季里女警长遭遇性别、性取向霸凌后,女性之间互相帮助的那种时刻,叫人特别舒爽,同时也觉得难过,因为身为女性,知道这有多难得。
4. 父女之间的戏也写得特别好。这里就不剧透了。
5. 整部剧的台词都很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注意下,最好可以看双字幕的。有些台词很妙。最后一集的镜头甚至有了电影感,镜头设计也特别好。优点太多啦。结尾也非常好,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成长/落幕,看得人很唏嘘。我看到有人说这是硬汉剧,我不觉得这是“硬汉剧”。追求正义、不向邪恶屈服,本来就是每个人都该努力去达成的,只不过这部剧的主角恰好是男的而已。
我算得上是刑侦剧的剧迷,几季看下来,《博斯》和我之前看的刑侦局最大的不同,就是警察/侦探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也并不总是能够匡扶正义的,世间很多事情最终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甚至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但生活还要继续,你没别的办法,只能撑在那儿。
博斯这样的大侦探,声名远播,可他手上依然有不少未结的案件,极端的时候,连受害人的身份都不能确认。回想BBC和NBC,分别把夏洛克的故事带到现代伦敦和纽约,两版夏洛克都是近乎超人的存在。和他们相比,博斯没什么酷炫的技巧展现给观众。刑侦于他来说首先是一份工作,以博斯的为人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动机也很简单:工作的时候竭尽全力。工作的时候博斯细致入微的观察,锲而不舍的追寻,凭经验和智识预判可能发生的危机。这样的博斯同样也是专业的,一种真实的专业,不是一般传奇刑侦局里面神一般的存在。
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博斯才会谈到工作的附加价值。这一季,编剧借博斯与女儿谈心的机会说到,他用这些照片——即之前提到的身份未确认的受害人——来提醒自己,每一个人都重要,或者没有一个人重要。所以本季博斯才会对索尼娅的案子穷追不舍,绝对不会因为真凶加入了证人保护计划就放过他。博斯没有什么十分高尚的大道理要和其他人讲,他只是做到知行合一。
剧里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恐怕就是新上任的市长和警察局长。新上任的市长面对媒体的时候声称“索尼娅是我们每个人的女儿”,向警察局长施压敦促他破案;警察局长反感媒体把纵火案的受害儿童索尼娅称为“玉米粉蒸肉小姑娘”,诚然他想破案,可他更想赢得和市长的博弈,在警察局长换届选举的时候抵挡住浪潮,成功连任;所以当害死索尼娅的元凶作为污点证人加入证人保护计划的时候,两人就谁也没有提起她了,只有博斯还记着她。
这季里面另一种人间真实,大概就是女警督格蕾丝的遭遇了。她得罪了男性警员——当然占用休息日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这件事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双赢的解决方案——立马在家门口,车玻璃上被写上了侮辱性字眼。当她投诉之后,没人关心她遭受了怎么样的威胁和伤害,男性警员的上司只觉得她为什么不先坐下来谈谈,而是要越过他投诉;她的上司也觉得,何必把事情弄得如此不堪。是的,没人觉得她受到了伤害,所有人只觉得,多么大不了的事情,你要发起内务部调查?
当她点响了这一炮之后,还有其他深受男性警员歧视和侮辱的女警员来找她帮忙,之前的投诉都不了了之,希望能有说法;而帮助格蕾丝警督的其它分部女性警探则受到了霸凌。是不是很熟悉的配方?不存在问题,更不需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你闭嘴就好。
甚至格蕾丝的伴侣也劝她,争什么呢?正好你退休,我们去旅游吧,你不是一直想去旅游吗?是的,格蕾丝很想去,但不是以这种方式,如果深处漩涡的时候最亲近的人都不能给予支持,那么谁可以呢?最亲近的人都不懂她在为什么奋斗,她那一刻会多孤独呢?
事态的发展甚至变本加厉,格蕾丝被恶意制作了变态照片,上司嘴上说“我十分看重这件事”,行动上联合两位被她得罪的男警员陷害格蕾丝收受贿赂。格蕾丝会因此饭碗不保,他们就可以永远摆脱这个“麻烦精”(不仅如此,这甚至是一个信号,一个我站在主导地位,你能耐我何,我能让你万劫不复的信号),好在格蕾丝没那么容易放弃,在同组女探员维嘉的帮助下,她拿到了自己被陷害的证据【Girls help girls】,最后以上司和两位陷害她的警员被带走告终。
大舒一口气,格蕾丝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大概是这个“人间真实”的故事里最不真实的一部分,可我们需要这样的结局。为什么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格蕾丝决定不把这件事捅上媒体,也不和警察局打官司,警察局对女性探员的结构性的歧视不会因此而终止。她即便打了官司,发起一场舆论讨论,这一切也不会终止。那就现实一点,她不想撕破脸,因为她热爱她的职业,她还要做警察,这个阶段性的胜利会成为她手上一张牌,帮她争取更多的筹码。
那这个最终结局是真实还是不真实呢?糟糕的事情看不见尽头,你没有太多的选择,甚至没希望看见结果,你无法彻底撼动不合理的那个部分,只能通过与之斡旋来获得更多主动权,其实眼前能打出来的最好的牌,也已经是大多数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上线了。
今天为大家带来更新的,是我的朋友兼读者罗比亚,内容是一部长寿、质量上佳但颇为冷门的美剧《博斯》(Bosch)。
由于文章较长且图片很多,因此在《博斯》第七季/最终季于今年6月25日播出之前,会以上、下两篇的形式进行发布。
今年6月25日,亚马逊旗下最长寿的原创剧集《博斯》将迎来最终季。
(《博斯》第七季片场照片)
该剧于2014年首播,讲述了名为哈里·博斯(Harry Bosch)的硬汉在洛杉矶好莱坞凶案组担任警探的一系列故事,现已播出6季。
(《博斯》第六季海报,已于去年4月播出)
《博斯》一剧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的同名系列小说,他本人也积极地参与到电视剧组中……
(左起分别为:康奈利本人、博斯演员、搭档埃德加演员)
因之,这部剧不但保留了小说悬疑、写实的“硬汉派”风味,更在其基础上深挖人物内心和城市面貌,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宏伟而细腻的“黑色洛城”图卷。
(游戏《黑色洛城》海报)
作为一种特殊的推理类型,硬汉派作品带给读者or观众的观看乐趣,绝不仅仅在于欣赏侦探们如何巧妙地运用学识与智慧破案——
(如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
恰恰相反,硬汉型侦探们大多学历不高(当然也不至于目不识丁),他们破案所凭借的,多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硬汉派大师雷蒙德·钱德勒塑造的经典人物:菲利普马洛)
《博斯》的作者康奈利本是费城人士,在就读佛罗里达大学期间,他正是因为读了雷蒙德·钱德勒的小说,决定踏上文学之路。在新闻界打拼了多年,小有名气后,他终于来到了菲利普·马洛所在的城市——有着“天使之城”称号的洛杉矶,在《洛杉矶时报》专门报道犯罪新闻。
有了这样的经历,康奈利创造的博斯一角或许不如马洛经典,但绝对充实、立体:
博斯于1967年出生在洛杉矶,他的母亲是个妓女,由于喜欢荷兰画家Hieronymus Bosch的画作,所以给儿子取了一模一样的名字。
(Hieronymus Bosch的名作人间乐园,康奈利认为,他画笔下各种光怪陆离的意象,正是洛杉矶这座城市的犯罪写照)
因为母亲的身世,1978年,博斯被送到麦克拉伦青少年福利院,和顽劣的同龄人、严苛的管理制度相伴。
(第一季第七集)
次年,博斯的母亲被人谋杀,在《穆赫兰高地》一书中,康奈利写道:
“当时他刚刚从青年活动中心的游泳池里爬上来,一个警察告诉了他这消息。他的反应就是一头跳回到池子里,再也不想出来了”。
(第四季第五集,还原了小说内容)
悲惨的少年经历没有让博斯堕落,反而激起了他的求生与复仇意志,他在手上纹了“Hold Fast”的纹身,想要抓牢生命中一切可以阻止他沉沦的事物。
(第三季第二集)
再后来,他参军入伍,并参加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又在“911”之后被重新征召去了阿富汗,隶属陆军特种部队。
退役后,他回到洛杉矶,在好莱坞凶案组做了一名警探。
(第一季第一集)
【注】以上为电视剧讲述的内容,和小说有出入(如在书中,博斯参加的是越南战争,相应的,年龄也有所不同),《博斯》这部剧对原著有许多合理化改编,后文也会提到。
当警察前的经历,构成了博斯“铁汉柔情”的内心基础:沙场上的生死相搏让他的身心足够强大,
也让他见识过太多“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时刻,更明白有时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而母亲的遭遇又使他分外同情受害者们,他全力破案的原因,不是为了在警局晋升,而只是想还原一个真相。
(第五季第三集)
做足了“一个不断触犯规则、忤逆上司,却又坚守原则、同情弱者”的侦探设定,博斯的探案故事便好讲了。
(第一季第一集,博斯的亮相是他日后种种“反规则”举动的缩影)
不过,如果《博斯》仅限于此,定然不能从亚马逊一众优良剧集中脱颖而出。身为前记者,康奈利的野心远不止单纯地虚构一个硬汉和他的一个个故事。
(剧中最常出现的好莱坞警局,拍摄于现实里的警局)
与小说相比,电视剧在多线叙事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那些“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生硬转折,都可被巧妙带出:
如在第三季第一集开头,警察局长欧文在上班途中专程带着早餐来到爱子墓前,
短暂默哀后嘬了口咖啡:
紧接着,下一个镜头便是博斯拿着咖啡杯,与女儿道完早安去警局:
同样是清晨喝咖啡,同样是出门上班,甚至是出现在两个场景前同样的俯拍镜头,
反映出的,却是两个父亲全然不同的心境。
再比如,《博斯》第一季开头,政治因素原本只是推动案件发展的一个环节:急功近利的检察官因为粗疏放跑了凶手,从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案情。
(第一季第三集)
而到了第二季开头,“警界的政治生态”则直接被作为一条明线进行叙述,与破案线并行,有时还互相影响。
尔后,无论是比利茨警官参加晋升面试,
(第三季第二集)
却因自己的一段同性办公室恋情被刷下,
到后来,又因为向报社透露警局内的舞弊,被警监报复投诉;
还是局长欧文决定竞选市长,
(第五季第十集)
又由于从前的旧事被对手要挟而退出,
(第六季第十集)
此间种种,莫不反映出官场的错综复杂,也与博斯等一线警察的工作相映成趣。
几乎每一季《博斯》都由2-3本康奈利的原著改编而成(除了第五季,只改编自《两种真相》),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每季的第一集,台词里都会说出改编的部分书名。
(第一季第一集)
(第二季第一集)
(第三季也是个例外,书名在第三集出现)
(第五季第一集,两种真相)
(第六季改编自《穆赫兰高地》,英文名《The Overlook》,这里与字幕组翻译不一致)
这种改编不是类似单元剧般简单的排列,而是把小说情节拆分开来,重新穿插组合。
例如改编自《白骨之城》与《回声公园》的第一季,在剧情上,后书中的连环杀手正是谎称知道前书中凶案的真相,
这才骗取了众人的信任,得以逃脱。
可以说,《博斯》是一部体量超大的小说,随着剧情的推进,许多一开始不经意的细节闲笔,再次出现时,会带给观众别样的滋味:
第一季的最后,博斯的女儿对他说起Uber时,他对此尚还排斥;
(第一季第十集)
在第二季里,他自己便用Uber开起了玩笑:
(第二季第七集)
第一季里,博斯教女儿做糖浆煎饼,
(第一季第六集)
到第六季,女儿也给老爸做了煎饼,
(第六季第四集)
只是,当初和他们一起吃早餐的人,却再也不会出现了。
丰富的细节不仅能调动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刻画人物,《博斯》剧里出彩的,除了主角及家人,还有一票鲜活的群像:
博斯的搭档、海地后裔埃德加——
(第五季第二集)
这也是一个优秀改编的例子,剧中保留了原著对他的注重仪表,讲究生活品质的描写,
(第一季第四集)
(哪怕是搜查罪犯的家,他也会看一眼对方的西装品味,第六季第六集)
而把他在书里和博斯只刚成为搭档,还出卖了博斯的情节,改为两人已共事多年:
(第三季第二集)
此外,剧中还着重讲了埃德加的家庭:他和前妻的关系,他两个儿子的成长,
以及在第五、六季,他也有一条令人唏嘘的故事线:当年他劝诫博斯要坚持“程序正义”,
(第三季结尾)
可两年多后,当对现实彻底心寒时,他自己也跨过了体制规定的那条线。
(第六季结尾,埃德加射杀了未被定罪的罪犯)
同样在书中写到,但只一笔带过的“胖桶-木桶”二人组,他们的平生事迹也从剧里的不同维度勾勒而出。
(两人均为老电影迷,第六季第五集)
(第五季第四集,独居的巴瑞尔家有大狗)
(第五季第三集)
(第五季结尾,和博斯一样,两人对新生事物说不上排斥,但即便是接受,他们的态度也是戏谑的)
固执的越战老兵、迷恋经典电影、作风old-school的警探,他俩俨然便是年长版的博斯。
再如,始终兢兢业业的皮尔斯,
(第一季第四集)
从第一季里的巡逻警,到第三季的新人警探,再到第五季自己带新人,角色的成长,一目了然。
而剧里最出彩的女性角色之一,也是来自小说《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里的律师哈妮·钱德勒(这个名字或许是致敬雷蒙德·钱德勒)。
(第一季第一集)
在小说的结尾,钱德勒被发了便当,剧中不但对她的外形做了修改(书中为金发),让她的性格变得世故幽默,而且让她一直出现在主线里,
(第五季第六集,一身名牌+搞笑的自我介绍)
剧里还为她配了一个身为前罪犯的调查员,
(第五季第二集)
这是否会让你想起《风骚律师》呢?或许,钱德勒就是Saul和Kim创业成功后的模样吧。
作为硬汉派侦探小说影像化后的产物,黑色电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一时,
(如由硬汉派小说改编的黑色电影经典《马耳他之鹰》)
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如有大量室内戏、夜景戏、雨中戏,让角色孤独地处于阴影之中;城市(大环境)的存在比人更长久,侦探的追查往往徒劳无功。
(黑色电影经典《唐人街》结局)
从《博斯》第一季便参与制作的导演欧内斯特·迪克森(Ernest R. Dickerson)在一次采访中说,“《博斯》是洛杉矶的‘黑色电影’,这个剧集最好的地方在于洛杉矶是这个系列的主角之一,我们可以展示这座城市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以上三图皆来自《博斯》片头曲:庞大的城市、孤独的博斯。上下颠倒的画面拼接在一处,既是城市“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的直观表现,又预示着是非混乱、道德崩坏的现实社会。
事实上,《博斯》这部剧出现最频繁的镜头,就是他站在自家阳台或窗边,俯瞰夜里洛杉矶的万家灯火。
(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人和他一起,咳咳)
这些镜头也是改编原著的产物:在小说里,博斯的经历被记者写成书、后又被拍成了电影,博斯用版权费买下了山上的一座房子。
(第一季第二集,《黑色回声》是博斯系列的第一本)
不过,在后续《最后的郊狼》一书里,博斯的房子已毁于94年的洛杉矶地震,
(这个房子的实景,上图为作者,果然现实总是差点意思)
但剧中,博斯一直住在这里。
纵观已播出的六季,除第二、六季外,其余四季,博斯与歹徒的最后决战,都要么在室内、要么在夜晚,
(第四季结尾,洛杉矶旧地铁隧道内)
(第五季结尾,夜晚,博斯家中)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首尾呼应的第一季:第一集开头,博斯在一个滂沱的雨夜打死了只是有嫌疑的犯人,
虽然事后证明此人确是凶手,但博斯的行为还是为他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凶手的遗孀控告他滥用职权杀人,警局面临舆论压力,在法庭上,他母亲的死亡被公之于众……
(第一季第八集,连环杀手模仿博斯母亲的遇害方式作案)
在第一季最后,见识了各种荒唐、无奈、与黑暗后,博斯依然射杀了凶犯,
片尾曲的音乐,依然是下个不停的霏霏淫雨……
而巧的是,第二、六两季虽然缺乏处于叙事高潮的室内与夜景戏,但它们都有“黑色电影”的标配角色:看似无辜纯洁,实则工于心计的金发蛇蝎美人。
(第二季,Veronica Allen,Veronica这个名字,或许也是致敬著名的Veronica Lake)
(Veronica Lake经典造型,她也是黑色电影的常客)
(第六季,Alicia Kent)
《博斯》不但延续了黑色电影的主题与设定,也在画面和摄影上花足了心思。
第三季第六集有一段充满怀旧色调的回忆部分,讲的是博斯在母亲去世后,到她常去的餐厅吃甜点,复古的滤镜、哀伤的情愫,竟给我一种《美国往事》的既视感。
(美国往事)
而在摄影上最有趣的一集,莫过于第五季第四集。编剧在写这集的时候,已经想好了用黑白画面的形式呈现以前的案件。
这种风格化的视觉形式有点像以前的黑白胶片,偶尔出现的一抹彩色,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也是剧情里重要的线索。
(第五季第五集也有这样的镜头)
不仅如此,第五季第四集的开头和结尾,都分别用了一个巧妙而优雅的方式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
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对黑色电影的致敬与突破。
在《博斯》里,城市也不再是以往黑色电影中“虚无”、“冷漠”的抽象背景,剧中出现了大量洛杉矶的地标:
(第一季第一集,好莱坞标志牌)
(第一季第七集,唐人街)
(第二季第六集,回声湖公园)
(第四季第一集,天使航班,号称世界上运营最短的铁路)
以及与发生在此地的知名罪案:
(第三季第一集)
(第三季第二集)
(第五季第三集,夜行者是连环杀手理查德·拉米雷兹的外号)
如果说上述几例只是洛城相关元素的堆砌与列举的话,那么《博斯》第三、四季的“韩国城杀手”一案,则是从宏观层面对城市的演绎。
(第五季第十集)
“韩国城杀手”是一个骑着自行车,在洛杉矶韩国城随机作案的黑人罪犯,他的犯罪方式一开始只是抢劫,
(第三季第一集)
但很快便升级成了劫财害命,
(第三季第二集)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他没有因警方的追捕落网,而是死于一起交通事故。
(第四季第六集)
剧里对这起案件的讲述,也并不侧重于警方或凶手的视角,而是如社会派小说般,主要反映案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季第二集,社区应急小组的成员关怀家属)
(第三季第八集,大会上民众的发言)
起初,我觉得韩国城杀手拍得有些虎头蛇尾:一个如此重大的案子,竟然就这么收尾了?
直到又看了遍,再结合第四季里市民的示威(此事与韩国城杀手无直接关系,但警局在此案上威望尽失,也算是此事的导火索),
(第四季第十集)
大抵意识到主创想表达的心思了:个例的凶杀尽管令人无比的愤怒、悲痛,但它们绝非生活的全部(这也是剧里会花大量笔墨,去讲看似与凶案无关的生活琐事的原因)。逝者已矣,在这个充满不同肤色、人种的城市(国家,参考美国现状)里,人们经历着世事无常,也体验着苦辣酸甜。歧视与偏见固然存在,和解与信任,也依旧存在。
(第六季第十集,白人看着电视上的结为夫妇的黑人与黄种人,说着支持拉丁裔候选人,颇有意趣)
剧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季的第五集,两个小女孩在妓院外面无忧无虑地玩耍,她们的母亲都来自国外,被黑帮扣留了护照,强制接客。
其实,所谓“天使之城”,又哪有什么天使,只不过是一个个心碎的凡人,在认清世界和自我的本色后,仍然努力地生活着——
就像一本书里写的那样:一个优秀的警探,即便受过再多的挫折、见过再多腐败与黑暗,在他接起下一个报案电话后,他依旧会全力以赴地查明真相。
哈哈~
Edgar在《the wire》里演第五季的大反派~
+++++++++++++++++++++++++++++++++++++++++++++++++++++++++++++++++++++++++++++++++++++++++++++++++++++++++++++++++++++++++++++++++++++++++++++++++++++++++++++++++++++++++++++++++++++++++++++++++++++++++++++++++++++++++++++
想从头再刷一遍
CCR一首Long as I Can See the Light 辞职做了私家侦探 没完结太好了
作为最终季,主线案件并不复杂。Bosch破案的最大阻碍永远来自LAPD内部。他遇到的枪战永远又朴实又刺激。只有8集,4条线并行,最后合归一处。编剧着实厉害。能看出受疫情影响,部分剧情只靠台词推进。开衍生剧吧。侦探剧中应该有这款写实风。
最终季,也是观感最商业的一季,千头万绪终有了断,充斥利益置换的浊世里还有这么个老头会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赌上一切直捣黄龙,还是有个搭档会在这种局面对他坚定地说句“那我想你需要后援”。一切都让人欣慰。之前几季都给的四星,这季五星拉满,为盛大又余韵悠长的结局,为这个年代稀缺的老派警探故事。算是冷门剧了,能遇上并追完需要不小的缘分,已经想不起谁顺口一提带我入坑,总之十分感谢TA。故事收束于博斯从容的微笑和依然矫健的身影,是值得记住很久的画面。
可以说是完美收官,但又有点意犹未尽,每一个女性角色都强悍独立
最多5集的量。这个最后将被驱逐出境的墨西哥父亲召回,然后被警察射死,并且还一脸过程正义~~~~
近年最佳系列美剧。那种慢慢破案,人物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而显得鲜活,细致而从不拖泥带水的剧情设置,加上从不啰嗦多余的对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不显得自作聪明,让人一下子就看完了。
再也没有了啊~~Crate变胖了,于是Crate & Barrel变成了两个桶233警督的性取向在前面6季没有表现,突然出来个这个真的让人有些失望,没有诚意。但是警督的职场性别歧视和性取向歧视斗争实际上是这一季的最大亮点,真让人捏一把汗。2020新年的庆祝挺好看的,想想都很激动。最后一集还出现了新冠的报道,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次只有8季吧。让人很惊喜的是前面尤其是第一季的众多熟脸回归。Bosch的结局和《火线》里的男主是一样的结局。都是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有点走火入魔了。
不经意间两部大戏上线(另一部是傲骨),疫情时代继续产出高水平剧集真的不易,还记得傲骨上季尾集彩蛋讲一段配乐是如何在居于各国的制作人家穿梭才完成,可惜博世一下子就到了最终季,不过结尾明显是留了扣的,未来资本允许还可以重启,疫情时代还可以有好剧看,真好。
戛然而止。不会有更好的康奈利小说剧集了,演员也极贴切。
2023年3月5日。剧集完结,对于好莱坞分局这群侦探的解散,十分不舍,令人唏嘘(虽然有下一季,博斯:传承)。推荐观赏。1489人在豆瓣标记看过。1301人评价。
For Sonia
一年时间,看完了bosch的七年,最后在所有在场的时候,完成了最后的最决绝的告别,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终究会发生告别这一幕,或早或晚而已。期待看到成为私家侦探的bosch,更大的自由,更大的压力,没有后援,无路可退。
8.5/10 分。,趁着衍生剧《博斯:传承》开播,重看一遍。就这么结束了吗。。。
1. 满分!满分!我觉得它是有瑕疵的,但是瑕不掩瑜!绝对满分的一部剧。和美剧常见的那种急于在第一集就铺好线索的用力感不一样,也和那种一点都不急着铺线索、非要慢慢来以至于有点矫情到苦闷的英剧也不一样,它的节奏就是气定神闲。我看到第四集的时候都为编剧这种无所谓的态度逗笑了。之所以说它的风格写实,就是因为整部剧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随意抓取了一段洛杉矶警局的日常一样,静静播给我们看。所有角色尤其主角的每一天的轮替感非常强烈,知道他们昨天干了什么,今天又做了什么,但不会觉得无聊。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剧集。2. 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最后一集了,还有不认识的面孔和姓名的剧集。这剧对脸盲症非常、非常不友好,以至于看完以后不是全明白。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我好想吐槽,行了行了,知道你们人脉广了,但这又是谁???
最后一季了,真的又愤懑又悲哀/第二三四季,博斯为了查他母亲的案子,黑化了,使了点手段才能干成一点事。这一季,博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查案,做了所有的努力要让凶手得到审判,却还是不能和体制抗衡。一种无力感笼罩心头,久久无法散去/当体制失败之时,正义之士将会崛起/每个zz人物都会有黑料,每个警察手里都会有悬案。现实世界不是童话,有些正义就是会缺席/好人难做,好警察难当/敬坚韧,敬正义/期待衍生剧!再见,LAPD警察博斯!你好,私家侦探博斯!
博斯指引着加州的阳光,照亮了原本黑色的洛城。追了7年,阶段性完结,博斯的私人侦探生涯将在明年的衍生剧中开启。与很多知名罪案剧品牌不同的是,《博斯》没有满是噱头的故事,和黄金主演阵容,主创是靠着戏里外的“坚韧”造就了一部脱离浮躁和娱乐的精品。已在S5、S6中评论过它的艺术性,不再赘述,我愿称这部剧是近年来的现象级作品。康纳利在90年代就将博斯IP授权给派拉蒙,但没拍成电影,打了官司才把版权收回,并选择荧屏。这值得庆幸,因为娓娓道来的博斯IP很难适应院线。奈飞接触过康纳利,但最终亚马逊满足了康纳利对原著进行保护性改编需求。维里沃这位让我这个直男都能短暂一弯的演员,在拍《变形金刚4》时被火速选上,主创说从演过退役军人的他的眼里,看到了一个受伤男人的丰富内心,与博斯的人设堪称天作之合。
“Watched The Wire?” Jamie Hector:”Yeah, I binged it.” 看完了,还是最喜欢以上对话那一段。
bosch真的是生活中提炼抽象出来的精神,是这股精神的圣化。该剧说明社会亦正亦邪,即使警察正义化身也有败类,有的人为了权势,有的大男子主义,有的小肚鸡肠,有的为女性平权做努力。高高在上的法官,还有非常杰出的律师亦有一死。世界并非非黑即白,
悬疑探案,硬派写实,冷门佳作,质量始终未曾下滑,多年相伴,终点亦是起点,怀念此剧,同时期待由男主继续出演的本剧衍生剧,感谢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