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片本身的记忆点
1)在日本高知县培育的土佐斗犬被要求无声、不退缩、直接撕咬。按照中国人的讲法就是会咬人的狗不叫,讲究的就是又狠又准。黑道如此、乱世里大流氓们也是如此,到了今日,人们还会说“这家伙,闷声不响,手段毒辣,是个狠角色”。 影片一开始养女松惠被鬼政否决了读书的要求而去看的这场斗犬比赛可以说是点破了黑帮身上的那股劲, 鬼政也说了句:光看眼神,我就知道能赢对方(那条等级为横纲的犬)。土佐斗犬能评到横纲无疑也是狠角色,一般要求每场比赛打满15分钟,还要连赢三场才能去评价晋升,没个两年混不到这位子。联系到鬼政选孩子时要扭过孩子的头去看他们眼睛,仲代达矢在塑造人物时圆睁双目,也就有了第一个记忆点:黑帮看人,就是得看眼神,有没有那股劲在。
2)因为输掉比赛怀恨在心,输家最后把赢家的狗刺瞎双目并杀死。养狗人表示只要鬼政愿意主持公道,自己这条命就是鬼政的。而鬼政也确实去了,最后还绑回了对方的一名侍女弦子。 弦子一开始也很高傲,迟迟不愿意融入这个群体,直到最后和众人摩擦升级,连养女松惠也设下一局让对方难堪。但鬼政在处理矛盾时用了一套看似简单粗暴却实用的方法: 让养女和弦子对视,如果觉得是对方撒谎,那就扇对方耳光。这里的逻辑是谁被真的冤枉,谁就更气,也会更有底气,从而扇对方时才更用力。这里也就有了第二个记忆点:黑帮处理问时,谁先动手、谁下手更狠,谁就有底气,有底气的既是赢家也是占理的那一边。
3)鬼政和妻子歌常年无子嗣,所以才会想找养子、养女。结果养子跑了,有骨气的养女松惠被窝囊的老父亲要求留了下来。养女松惠初入这个新家时也是被当物件看待的,虽然下人们都善待孩子,但在鬼政和妻子歌眼里,不过是工具人。按理说松惠幼年时被歌扇了耳光,要求叫鬼政爸爸时应该是恨在心里的,但当歌染上传染病将死时,敢来照顾的只有松惠,而且还是自发的。临死诀别时,歌重新化了艺伎妆容,并回忆起和鬼政年轻时的种种,她相信那时还有爱,最后时刻向松惠表达歉意后还提了一句:希望你不要走我的老路。这里也就有了第三个记忆点:和很多其他片子一样,松惠作为某种新时代女性的象征选择念书教书,做为独立个体走下去,善良坚毅的女性似乎广受大家喜欢,男权也似乎注定谢幕。但可惜的是,即便已是令和,很多女性似乎还是没有逃出歌的那条路。
4)影片在快要结束时,弦子的女儿花子因为失去两段婚姻的机会而记恨父亲鬼政,同时在影片的最后花子也没能理解父亲,导致鬼政顶着光环一穿四十个对手后还是选择去自首,草草在监狱中结束一生。自己的第四个重要记忆点发生在鬼政出发前,这里养女松惠算是彻底认可了鬼政,真心的叫出了一声爸爸。鬼政也发自内心道了歉,并表示松惠无愧是他看中的孩子,既懂他又传承了鬼政身上的某些特质。那么传承了什么呢?恐怕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比较直观的就是松惠去亡夫家要带走一点骨灰,结果被对方侮辱,并要求她滚出去。松惠请公公吃了一记来自黑帮的耳光,并告诉对方,自己没有什么错,她只是作为妻子正当的带回先生的一部分作为纪念,如果有人敢挡道,她就会以黑帮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股劲确实很顶,可以感受到黑帮那种霸道、笃定,同时又高傲的姿态。
关于情色、革命与大正时代的感想
1)看完整片,自己的最大感受就是,此片和日本黑白胶片时代的风格,千禧年后的风格都完全不同。如果问我喜欢吗,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原因大概是因为表演上的用力,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也许只是错觉,但自己忽然想到的是陈道明、斯琴高娃那辈的演员,又或者是再后面一点陈宝国、蒋雯丽,虽然自己小时候爱看,甚至能看到目不转睛的地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口味似乎也慢慢变了。现在说起日本电影,似乎都是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那样的美学才好,又或者近一些,如同北野武、岩井俊二、是枝裕和所呈现的独特调性才能过目不忘。而1970到1990那段时期的日本电影似乎被打上了停滞不前的标签,要说炒冷饭没有大的突破也可以,要说保守、遵照传统也行。如果让自己来说,大概就是四平八稳了些,故事情节上没什么反转和惊喜。但不得不承认,作品本身还是很扎实的,细节上的前后呼应,各种伏笔都会被巧妙用好。也许这就是拍摄时代的真实写照,泡沫经济褪去,百废待兴,既然做不出创新,老老实实在有限的资源里尽量做出一点地道的东西,也不失为一种复古。
2)片子这么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贴上了情色的标签,太太也问我,对于几段情色描写感觉如何,作为男性会有生理上的反应吗?我想应该是不会有任何反应才对。相反的,自己感觉导演是偏向克制的那一类,比如片子里不会给出切指的镜头描写,鬼龙院圈养的情妇也是半遮掩的点到即止,即便是鬼政和情妇们寻乐做爱,也都会找角度遮挡一些不必要的全程裸露,可以说情色是基本是服务角色,然后服务故事,最后才是服务商业需求的。片中最能回应观众心底担忧的一段情色应该还是鬼政和养女松惠,按照鬼政的阅历和世界观,他坚信松惠背着他和人发生了关系、勾引了男人,这还导致自己亲女儿的首段婚姻告吹。鬼政那一刻认为即便是养女也是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她不可背叛、不可离去,更不可私自约会。所以,鬼政要亲自验身,这段也确实有疯狂践越禁忌和伦理的感觉。 影片的情色是有痛感的,几段情色都给到了一个完整的黑帮流氓形象,你感觉他是流氓,但转而一想也有道义,但再往下你发现的是滥情和幼稚。流氓依旧还是那个流氓,流氓的特质给予了鬼政某些方面的强大,但在情色面前他依旧是野兽,在爱情面前他不过是个初学者罢了。
3)自己也不怎么喜欢田边的那段,所谓革命革的不彻底,前半段的骨气在后半段的穷苦生活里被磨得一干二净,不但动摇了信念,还怀疑自己不如鬼政有能力、能办成事。松惠想必有一刻也是怒其不争的,自己想要选的是个为国为民的士大夫,没料到田边遇到生活窘迫没顶住,还变得自哀自怨恨起来。电影如果换成是明治维新,恐怕又会是另一番面貌,电影必定对那种革新的意志力和决心大书特书,升华到一个高度来激励日本同胞。所以从影片情节看,一方面对日本向中国开战持有反思,另一面又对田边所谓的左翼改革思潮又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不成熟也没有力量支持起日本改革。
4)自己比较喜欢的是涉及大正时代的描述,风土人情以及时代色彩。影片能把鬼龙院放在大正尾巴和昭和的龙头是非常绚烂夺目的,大正时期的日本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游客、玩家、影迷所熟悉,这里面有博客和视频网站的努力,也有很多团队和深度爱好者的付出,自己所知的一切也基本都是从互联网这些渠道得来的。以前知晓得“昭和魂”,极具代表性的唯美与丑陋、,绚烂而又荼蘼。但大正似乎才充斥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充满了异国人对日本的幻想,有一种老外看唐宋的味道。直到我们再深入了解,才看到了大正的风流、浪漫,看到了大正的情色与市井。穷有穷风流,情系樱流间,大正也许是革新后日本传统的最后风光,从此之后浅草区凌云阁崛起风花雪月褪色,洋装和洋枪都渐渐走上舞台。鬼龙院把我们能解释的东西都缩小、浓缩,制成影像供人穿越。而剩余无法解释的那份古典破败、神鬼消亡、忠义决断都只能放在鬼灭里再续前缘了。
没想到第一次看五社英雄的电影竟然如此的不适,原本是冲着仲代大神看的,可看完却陷入一种用言语难以描述的困惑中,仲代大神为什么要接拍政五郎这个渣到让人唾骂的角色?观影中一直搞不清楚的是“五社英雄是在批判男权主义的恶还是赞美日本男权主义自以为是的无上光荣”?这模棱两可的道德感实在是让人困惑不已,就我看的这第一部五社英雄的电影给我的直观感受是“五社英雄是沟口健二和今村昌平俩人的混合体”,我不知道他其他的电影是否也是这种风格,沟口健二的电影一直给我的感受是“我不知道他是在赞美日本女性还是在羞辱日本女性”,今村昌平则是用他强烈的反小津的风格在批判日本社会揭露日日本人的民族性,但他的电影风格大多数是有迎合人们内心中某些深藏不露的阴暗的一面的,而五社英雄这部电影结合以上两位导演的这些风格,很难去评价,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道德观,不知道该赞同还是该批判,一星吧。
原文载于个人公众号“无水之池2”,欢迎关注。
电影《鬼龙院花子的一生》无论是对夏目雅子、五社英雄还是当时的东映都意义巨大,观众也第一次能够从女人的眼中观察整个黑道世界。然而,就电影上映三年之后,女主角夏目雅子死于急性白血病,享年27岁。
2000年“キネマ旬報”评选20世纪最伟大女演员,夏目雅子在日本女演员中排名第7,同号“读者选出的20世纪最伟大女演员”中她排名第10。2014年旬报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日本女演员”,夏目雅子排名第8。
夏目雅子出生于1957年12月17日,旧姓小达,家里是开杂货店的,父亲借着东京奥运会的风头扩大经营,家境还算富裕。尽管母亲非常反对“做演员”这种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是在17岁那年看到德西卡导演的《第二个月亮》后,雅子还是发誓将来要做一个索菲亚·罗兰那样的伟大演员。
19岁那年,雅子参加了电视剧《能看见爱吗(愛が見えますか…)》的甄选会,从486人脱颖而出,被选中扮演双目失明的女主角,以本名“小达雅子”正式作为演员出道。然而盲人角色对于新人演员来说难度太高了,最多一次她甚至连续NG了57次,让导演犹豫要不要干脆把她换掉。播出之后,夏目雅子的演技也是饱受诟病,被嘲讽为“大小姐表演”。
20岁时,雅子被选为了化妆品牌Kanebo的广告女孩。广告中的她身穿泳衣、化着那个年代流行的彩妆,充满夏日气息,而当时的广告导演就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伊集院静(日后成了著名作家,获过直木赏)。这个广告让她一炮而红,贴在路边的广告海报被人偷走这种事时有发生。母亲对于她进入演艺圈的反对依旧强烈,甚至不许她使用“小达雅子”这个名字。有时因工作晚归、带着妆回家时,母亲也会训斥她道:“等你变成小达雅子时再回来!”最终,她取了“夏目雅子”这个艺名,取“吸引夏天人们的目光”之意。
次年,夏目雅子在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了“三藏法师”一角。这个温和儒雅又美丽的“女唐僧”成为了她的代表角色,同时也是她最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角色之一。因为她的成功演绎,唐三藏从此在日本人民心目中彻底被烙上了美女的印记。
《西游记》续集还作为中日友好项目赴中国取景,后来曾有人疑心夏目雅子之后身患白血病是因为在中国受到核辐射的影响,但实际上夏目雅子因为档期问题并未前往中国,因此核辐射之说也是无稽之谈。
时间来到1982年,女演员梶芽衣子带着宫尾登美子的小说《鬼龙院花子的一生》找到东映的工作人员,希望能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由自己来饰演女主角,导演就请増村保造,女主的父亲鬼政则可以找胜新太郎的哥哥若山富三郎来演。计划看上去很完美,但是制作人认为梶芽衣子来演女主的话太过成熟,于是整个班底不得不从头考虑。然而从梶芽衣子的角度来看,这相当于自己的企划被夺走了。
后来,这部作品定下由五社英雄来导演。当时的五社英雄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女儿因交通事故身受重伤、自己也因违反管制刀枪法而一度被捕、富士电视台的工作干不下去了、老婆也离开了他……生无可恋的他甚至一度考虑过自杀。但就在这时,他得到了执导《鬼龙院》的机会,当时的黑道电影主要以男性观众为目标群体,东映想要通过这部从女性视角看黑道世界的影片来打开女性市场,五社因为擅长拍床戏而被选中。
在女主角的选择上,五社犯起了愁。当时的电影里,裸戏主要由专门的情色片演员出演,愿意为艺术“献身”的女演员并不多。就在这时,夏目雅子听说了这部戏,主动找到导演家里,请求让自己出演。五社原本对她只有“三藏法师”的印象,却被她的热诚打动,再加上夏目之前在电视剧《ザ・商社》中曾有出演裸戏的经历,便决定启用她来饰演女主角。
五社英雄认为,要让女演员愿意为艺术“献身”,关键在于对方能够信任自己,而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导演首先抛掉羞耻之心。于是每次床戏前,他都会和副导演两人脱光衣服,将床戏的每一处细节实际演给演员们看,甚至做到舔副导演脚趾头的份上。电影拍摄之初,原定夏目雅子是有裸替的,但是她被导演的认真所折服,主动表示“其他很多出演的女演员都脱了,只有我不脱很奇怪。我也要脱掉衣服展现演技。”
电影上映后受到了热烈欢迎,最终夏目雅子凭借这一颠覆她以往形象的角色获得了“蓝丝带最佳女演员奖”,确立了自己作为演技派演员的地位,片中她的台词“小看我的话可不行哇”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语。五社英雄也一跃跻身大导演之列,之后又接连翻拍了两部宮尾登美子的作品,使东映确立了“女性文艺大作”的路线。
1984年,《鬼龙院》上映两年后,夏目雅子结婚了,对象就是上文提到过的作家伊集院静。其实两人最初开始交往的时候,伊集院是有老婆的,在多年的地下情后,她终于等到伊集院和原配离婚,而此前她已经多次为伊集院堕胎,这件事也被伊集院写进了小说《乳房》中。
婚后不久,夏目雅子被选为了舞台剧的主角,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然而,在1985年的舞台公演中,她突发严重口腔溃疡与剧烈头痛,医院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对她本人则仅说是“极度贫血”。从来没有看过夏目任何作品的母亲,在她生病后开始和她一起看她过去的作品,丈夫伊集院静也停掉工作日夜照顾她。据说当时如果有一亿日元的话,就能送她去美国做手术,但是家里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她一度好转,但最终因为抗癌剂导致的并发性肺炎,于1985年9月11日离开人世,年仅27岁。
在雅子去世后,母亲用她留下的遗产建立了“夏目雅子向日葵基金会”,帮助那些同样在与癌症斗争的患者们。2002年,夏目雅子还当选为日本骨髓捐献推广计划的形象大使。
夏目雅子只做了9年演员,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优雅超脱的身影仿佛诠释了何为隽永。除了五社英雄的《鬼龙院》外,夏目雅子还和不少著名导演合作过,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桥留美子漫画《相聚一刻》的女主角音无响子,其原型也是夏目雅子。
下面这张身穿红色和服、捧起樱花花瓣吹散的照片,曾被误传为夏目雅子生前最后的照片,而实际情况是,这张照片拍摄于数年前她尚未发病的时候,夏目雅子本人十分中意这张照片。正因如此,这张照片现在看来更令人伤感。吹散的花瓣仿佛是她短暂生命的隐喻,而她本人却对此一无所知,只是游戏般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如今距离她的逝去已过了36年,她的爱情、遗恨和梦想也早已被时间吹散,只留下银幕上那些美丽的瞬间,永远地陪伴着我们。
xzd
鬼龙院皇阿玛和紫薇的一生
一生的动荡让人唏嘘不已,两位关键人物一个见证了时代更替下江湖的起起落落, 另一个更是成了这场血雨腥风的推动者,不同的人生态度书写了两种命运,再绚丽的烟花也终究转瞬即逝。ps:除了花子全部都是美人,仲达的演技真的太过传神~
20210615 SIFF No.15|智商硬伤的地方也太多了……人物塑造也不讨喜,踩雷
十分好看,有失隽永。
摄影上的空间构图出彩,人很多时候偏离中心,空间造成压迫感。松惠“成为女人”伴随着被“父亲”逼着与阿鹤狗咬狗这个细节很出彩。取骨灰时,说自己是鬼政的女儿,而非田边的妻子,非常耐人寻味,她终于投靠一个非理想化、靠力量威严说话的世界逻辑。
五社也拍女性。仲代达矢神经病一般的逆天状态,和岩下志麻的超然简直看得人心旷神怡。虽然前半段会觉得在人物过于突兀,剧情伏笔什么也太简单,但是到了最后也真觉得“英雄末路,凉风索索”。PS,鬼龙院家所有的人戏份都比花子多,但是一细想,只有这个角度的切入反而是最好的。
【补標】DVD收藏
50分钟左右花子总算是出生了,长大后芙蓉般的长相算是说明了片名完全是幌子。土佐……第一印象是长曾我部,算是关西腔的变种吧?鬼政仲代的土佐味出来了,岩下倒还好。虽然后半段的故事“编”的痕迹太重了,但莫名就对这片子有好感了- -。ヤクザ的范儿果然是有历史了,要骨灰那段很ヤングミ囧
仲代达矢出演这样一个直接纯粹的混蛋倒契合,他关于侠客的理想图景之幻灭,恰由非血缘的“女儿”以另一种他所欣羡向往的方式承接(可对比他对工人活动态度的转变)。略冗长,视点多重,片名是幌子。
果然留下来的才是坠痛苦的那个。
@siff, 悲惨而(/得)令人费解,但岩下/仲代/夏木很劲
中字不太靠谱,电影太短,一生太长,明明是鬼龍院松惠Matsue的前半生,大气,个体,家族,时代,配乐甚好,夜色中桥上决斗点亮的灯泡晃晃荡荡咣当咣当,让她堕落吧,做妓女本来就是她的本性,因为互相信任才能成为夫妻,没有信任的话,迟早会分开,
名为花子的一生,实则重点叙述鬼龙院里的另外两个人。父亲和姐姐其实可以被视作各自世俗阵营的边缘异类:政五郎身为流氓头子,却有侠义之气,不甘随黑沉沦;松惠穷苦出身寄人篱下,却不愿随波逐流沦落青楼,坚信独立性格与接受教育可改变人生。成长过程中,背景与血缘上的巨大差异让养父女间冲突不断,甚至出现了如题图那般的刎颈决绝,但深嵌骨缝的坚强与高贵性格最终使二人相互理解冰释前嫌抱头痛哭。
电影节第十一场。
花子这么丑,是故意的吧
仲代达矢这个老流氓,哈哈哈~花子丑得额要吐血了~搞得和仲代达矢演对手的那2场很悲情的戏看得我只想笑场……
看完之后,有些莫名的怅惘~
夏目雅子不错诶~~
诶。。。头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