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我的苹果电脑坏了,只好送修。原先电影都是在电脑的27寸屏幕上看的,没了电脑也就看不成电影了,当然也就没有观后感了。郁闷之中,突然灵机一动,把我的外置硬盘接在电视的机顶盒上,果然很灵光啊,上面的电影基本上都能看,只是没有什么新电影。除了看了十几集的《西部世界》电视剧外,只看了一部1993年拍的《葛底斯堡战役》。
这部电影全长四个半小时。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场转折性的战役。说到南北战争,原因很复杂。起源是南方的独立运动及北方的反分离主义。人们广泛认知的废奴运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非是它的根本原因,至多也就是推动战争发展的一个动力。其它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诸多原因。战争之后,人们进行了普遍的反思。时至今日,这场战争的孰是孰非的问题仍然没有停止争论。所以,和其它战争的动因不同,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独裁与反独裁、压迫与反压迫那样明显的是非界线。看这电影不能预设立场,战争的双方,都是些有理想有信仰的人。
影片集中了展现了战役中的三个典型事件。通过这些事件使我们对战役一窥全豹。
一是南军的决策过程。李将军的失败在于两个失误,首先是轻敌,一直以来他率领的大军无往不胜,打的北军灰头土脸。而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一天,南军又获小胜。更使得他晕了头。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其次是敌情不明,他派爱将斯图尔特率骑兵去侦察敌情,结果这位老兄在战役开始后两天竟然就不在战区!影片描述了李将军对归来的斯图尔特大发雷霆的情景,但显然为时已晚了。平心而论,李将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曾经担任过西点军校的校长。在北军和南军中,他的桃李满天下。战术老到,思维缜密。所带的部队,士气也十分旺盛。可无奈的是,这次上帝是站在北面的。当李将军知道败局已定回天无力时,他对部下和所有的士兵说:“这都是我的错!”不知道在战场上,还有哪个指挥官能够有这样的魄力和担当?
二是北军缅因第二十团的小圆顶防御战。小圆顶是整个北军防线的制高点,是整个阵地的关键。如果说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那么小圆顶战斗的胜利就是葛底斯堡战役的转折点。守卫小圆顶的是缅因第二十团,团长是学者出身的张伯伦。虽非军事科班出身,却有着为自由而战的坚定信念,并感染着所有人。他当时手头的兵力只有385人。在南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几乎崩溃了,结果硬是撑了下来。整个团几乎几乎全部伤亡,只有不到80人安然无恙。当南军又一次出现冲锋的征兆时,张伯伦上校意识到这次是不可能守住的了。这时张伯伦要求手下所有的士兵全部上上刺刀,所有人站成一排,并率领所有健全的部队冲下了山头。结果这样出其不意的正面进攻使不知山上情况的南军一下子不知所措,退了下去。于是在这充满戏剧性的冲锋中,防线的最南端安全了。
三是著名的皮克特冲锋。战役的最后一天,南军集中了所有火炮,对北军的墓园岭阵地实施了近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硝烟未尽,南军15000人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小碎步发动攻击。所有的师团指挥官一手拿指挥刀,一手握左轮手枪,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战役结束时,这些指挥官非死即伤。而对面的北军戒备森严,拼死抵抗,在墓园岭前1000公尺的开阔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南军方面,李将军和其他的高层指挥官明知道不论是赢是输,这些冒死冲锋的士兵们都不可能回来了,仍然咬着牙命令他们前进。战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整个战役,南军伤亡28000人,北军伤亡23000人。应了那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话。而战争的胜负其实不是用伤亡数字可以体现的。而在于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战略目标。自这次战役之后,南军元气大伤,失去了战争主动权,已成了强弩之末。
影片对150多年的那场战役进行了真实的再现。让观众了解到那时的战争是怎么打的。先看武器。士兵手里用的基本上是M1855式燧发前装滑膛枪,咱们叫火统枪。射速慢,精度差。如影片中所见,打一枪,赶紧装药,再拿统子使劲统,再击发。让看电影的观众无比着急。命中率基本上是瞄准脑袋打屁股。要有效的杀伤对方,只有增加射击密度和瞄准时间。所以就有了排枪步兵团方阵。在火炮方面,通常使用M1857型的前膛野战火炮,也即所谓的“拿破仑炮”。射程1400米。按理说,这种火炮的炮弹重5公斤,威力是不小的。但前提是打得准才能产生威力。由于是滑膛炮,精度很差。观测和通信设备也很初级。基本上靠嘴和耳朵。南军在实施皮克特冲锋前,进行了两小时的炮火准备,而对北军的战力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相比较一下,我本人曾经参加过的79年对广西方面的作战,参加的火炮中,射程通常都在10公里以上。炮火准备45分钟,敌军战力损伤40%。
再看排兵布阵。电影中无论是进攻方或防御方,都采取密集队形,人挨着人,军官喊着口令齐步走。进攻出发阵地到对方防御前沿也就二三百米。完全是对方的活靶子,实际上,采取这种队形也是无奈,前面说过排枪射击,而那时火力密度和人员密度是一致的。而通信手段主要靠指挥员吼,太散了就听不见了。火炮由于射程近,阵地只能安排在步兵后方几十米的地方。步兵指挥员一回头就可以告诉炮兵打哪儿。美国南北战争共死亡68万人,超过了美军之后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正是这些血的经验,才产生了后来的前后三角的散兵进攻队形。
这类战争史诗片曾经看过一些。相类似的有前苏联的《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日本的《日本海大海战》,中国的《三大战役》等等。与后者相比,《葛底斯堡战役》在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更周到一些。虽然很少那种宏伟的大场面,却也反映出当时战场的真实景况。在细节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作战方式、鲜艳的军服、宿营的帐篷,双方血和肉的厮杀。充分展现了150年前那场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本人评分:7.5。
老K观点:
好电影很多是超过2个小时的,那这部4个半小时的《盖茨堡战役》就是好电影加倍了,哈哈。
■前装枪盖茨堡战役发生在1863年,正处于步枪出世500年来,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前装枪之历史行将结束的时候,尽管1860年美国首先发明了连珠枪,但是这种后装枪的实际应用却是盖茨堡战役之后,是在1877年,土耳其军队用3万支连珠枪快速射击,使俄军阵亡逾3万人。所以在电影《盖茨堡战役》中,参战的十多万南北士兵还是得用探条把弹丸塞进枪筒里,这种前装枪除了装弹麻烦外,枪弹的射速和出膛的硝烟效果也都有其特点,这在影片中展现的很好。
影片把士兵拿枪的姿势拍的很漂亮。
■士兵的竖立扛枪方式感觉很危险,比如这个镜头,后排士兵被炮火炸的飞起来并向前排士兵落下,感觉插在刺刀上的机会比较大。
■炮兵
自己的火炮离己方士兵很近,发射时士兵不得不全部卧倒。
冒着炮火前进的南军,悲壮!
■其他精彩画面
■精彩画面之二,有点油画的感觉
这个战役相关的油画也都很精彩!WIKI上的油画。
■士兵肩章的方向
这样前后放置的肩章比较不科学,主要是从一个角度看不全肩章的内容,旋转90度和肩膀走向平行的排列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全肩章,似乎现在大部分国家军队的肩章都是和肩膀平行的。例如作为团副指挥的张伯伦的这个肩章,从正面看不全是几颗星。张伯伦本人历史照片局部。
■敬礼的姿势
这个军礼有点像古罗马,不过古罗马是握拳平击左胸,和上面截图中伸展手掌还是有区别的,电影中的这个行礼也是持长枪军礼的一种,持长枪军礼简称持枪礼,在世界各国军代近现代化后基本大同小异,只有细节上的区别。抗战时期八路军士兵向聂荣臻行持枪礼。
■南军的旗帜,十三颗星代表反叛的南部十三个州。
■战鼓除了正处历史交替的前装枪,这种和士兵一起排排被枪毙的战鼓队估计也是历史绝唱了,一看到战场上这样的战鼓手就有一种很悲壮的感觉。
■摄影之美 考究精致的摄影在本片中可以多次看到。
■角色和演员几个主演相当精彩!
约书亚·劳伦斯·张伯伦 。
历史上的朗斯特里特将军。
历史上的李将军。
配角也很精彩!
就连这个只有一个镜头的老号手都令老K过目不忘。
■战役结果和影片拍摄地 南北军超过53000人在战役中死去,而整个南北战争在盖茨堡战役2年后才彻底结束。
影片是在盖茨堡国家军事公园拍摄的。
■原著小说三部曲小说原著作者是Michael Shaara和Jeff Shaara父子,小说是三部曲,分别是《众神与将军》、《杀戮天使》、《最终战役》。三部曲英文原版小说封面。
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杀戮天使》英文原版封面。
小说的前两部已经拍成长篇电影,本贴介绍的电影是根据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杀戮天使》拍成的《盖兹堡战役》,电影最初的片名就是小说的原名“The Killer Angels” 杀戮天使,小说第三部的《最终战役》听说过有拍摄计划,但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小说的中文简体版目前只看到有译林的《决战葛底斯堡》,翻译自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杀手天使》,2013初版定价38元,2015再版换个封面就52元了,看来老K收的初版已经自动保值了,呵呵。这部中文版有个明显的缺点,没有相应的作战地图,不知道原版有没有。
■电影配乐精彩!由曾创作出《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的配乐名家Randy Edelman操刀。
■其他时光网语:因为影片长达4个多小时,所以影院只能一天上映两场,但即便如此,本片依然成为票房榜中的Top10。时光网没说是哪个定义或哪个地区范围的票房榜前十,但是对于一部一天只可以翻台两次的长片,能有任何一个票房上的突出成绩都实属不易,老K也是纳闷,这样一部描写美国人自己窝里斗的,被誉为影史上最伟大战争片之一的酷片,票房也是不错,但却没有获得美国奥斯卡的任何提名,在老美自己的IMDb上也只有7.7的得分,参与投票的人数才两万多,这与一般有影响的美国大片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票数也是反差巨明显,莫非美国人也不愿意自揭疮疤?资料来自IMDb。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IMDb上参与每部电影投票的基本是非美观众要比美国的多,因为IMDb是面向全世界吗,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非美参与投票的要比美国的多,只是很多时候非美电影的美国投票数的绝对值过少,似乎可以佐证一下美国人对非美电影的忽视,这个之前老K论证过。不过这部《盖茨堡战役》的投票数是美国投的比非美的多了,而且还是多了很多,这就令老K对这片7.7的得分更加困惑了,片好题材还重大,票房也好,从投票数上看老美也重视,可为啥8分都还没到呢?有点儿费解。资料来自IMDb。
■电影《盖茨堡战役》的观影建议这片如果感兴趣想看的话,最好选择画面素质较高的版本看,最佳选择当然是在电影院看,还得是千席以上的大厅、大银幕的那种,退而求其次就是蓝光版了,显示器最好是FULL HD的,尺寸越大越好,这样才能从质感的层面淋漓尽致的体验影片的精彩,最好不要从网上随随便便的看流媒体,那样的话就是暴殓天物啊。 资料来自豆瓣。
~战役结束~
精彩回复摘抄:
关于前装枪处,硝烟效果并非前装式线膛枪独有。在无烟火药应用于装药之前,战场硝烟一直存在。
火炮距离己方士兵的问题,前装滑膛的加农炮弹道平直,但是士兵卧倒并不是为了躲避己方炮火为主要目的(南军的炮兵在己方步兵行军时是停火的)。而是以没有加高到胸墙高度的石墙为掩护,准备应对南军步兵的徐进射击和最终的冲锋。
最后,美国内战仍然是敏感因素。尽管说已经过去了将近160年,但邦联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仍然大有人在。我在拜访堪萨斯和阿拉巴马的农场主时,其家中都悬挂有邦联旗帜。在西点军校的内战纪念碑处,讲解员也说过“任何关于内战的话题被抛出来公开讨论,总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但我们知道一点——就像纪念碑里炮口冲天嵌入的火炮一样——我们永远不要再进行内战了。”而美国人本身对于美国自己的历史的了解,虽然教育上有,但一如任何国家的学校历史教育一样,大部分人仅仅是为了绩点而学,了解的人有限,感兴趣于一部作品的更是如此。在纽约和波士顿的美国国家公园景点(西奥多罗斯福故居和邦克山纪念碑),讲解员都曾跟我感叹过,真正有一大堆问题(question list)的参观者往往是外国人而不是美国人。
老K回复:
借用一下,纪念碑前真正有一大堆问题(question list)的参观者往往是外国人而不是本国人。
电影很长,花了几个晚上才看完,不过还是值得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描写南军和北军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9分。4个半小时。史诗作品,豪迈配乐,气势细节都很棒。片中不乏哲理性台词,或激动人心或耐人寻味。这场战争双方各自坚守自己的信念,参战的军兵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和贫民。博弈双方又不乏兄弟好友,这就是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无法忽视的胡子,片中的胡子真是千奇百怪各有特色。
这部片的名气很大呢,怎么会看的人这么少。个人看的版本是148分钟,和公映版比几乎是剪掉了一半的剧情。有点地方叙述模糊不清,分辨南北军都不太容易
4个半小时再次突破单部影片观看时长记录。总体故事性稍偏弱,有点纪录的风格,能做到公正客观从双方各自视角来描绘人物还是非常难得的。南北战争中共有75万士兵死亡,远超二战中美军阵亡人数,许多前晚还一起喝酒的好兄弟,转眼就成了敌对阵营在战场相见。影片对于战争双方都给予了同样的描绘和尊重,这也是美国人对于这场内战的态度,战后南军的罗伯特李将军也依然受到优待和尊崇。至少在对待内战的态度上,美国人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
线列战术时代的最后一场大型排队枪毙,南方人说我们要捍卫生活方式的自由,北方人说我们要捍卫黑人的自由。
表演场面都是史诗级的。 影片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反正坏的一面,完全看不到... 美国人也是很会掩饰啊... 算你牛
空有史诗的野心,却无史诗的气场——但至少展示了什么是有礼节的战争,南北破裂但永恒的兄弟情谊让人动容
270min的加长版,比起《众神与将军》里的几次战役,对葛底士堡的战役背景熟悉得多,不知不觉间竟然完整看下来了。 也许是美国史上动用志愿群众演员最多的一部电影,虽然组织调度起来困难,场面难免显得有些混乱,可这排队枪毙的效果还是CG来得有质感的多。史实还原高,可惜对北军高层的描写太少,8分。
比起《众神与将军》一口气讲五场战役而言,这部只讲一场战役,对于战略战术目讲述更为详细。战争的愚蠢以及挥枪向故友同胞的无奈展现的也更深刻。遭遇战,小园顶战役,皮克特冲锋三场战役拍摄的非常细致壮观。那个时代火器不发达只能靠命堆胜利也挺残酷的,但那个时候好歹可以拉司令一起感受命运无常,现在就只能自己当炮灰了。被过分寄托期待并且确实有改变别人命运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幸福的事,选择很多,但正确的只有一个,能承担失败的打击并重新奋起真的很难,这也是李将军即便是败军之将也被尊崇的原因之一吧。现在恐怕也不能拍对畜奴的南军有客观同情的片子了,真不希望以后美国讲南北战争也只说是为了解放黑奴,那样太悲哀了。之前太忙断续花了几天才看完,其实应该是泡茶吃点心,静静的抽几个小时认真看的,希望未来有这个机会重温。
美国内战主旋律片,太长了 ,制作还算精良吧!
战争的漫长与残酷、荣耀与关怀,还有那种最真实的无人掌控全局的战争不确定性都拍出来了,关于内战缘起表达得也很平衡,可以说很客观,州权利与联邦权利的对抗这场战争过后也没能取得平衡,但我们不能抹杀历史。这场战役是内战的转折,但它没有提供一个非黑即白的历史观,反观当下美国抗议的过火行为,只能感叹某种倒退。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美国人用一次“关税战争”完成了殖民地独立建国(法兰西两肋插刀力扛英国间接导致王朝覆灭),用另一次“关税战争”达成了国家统一并确立了“普世价值”的核心主旨,其实转化过来和中华大地上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非常相似的,只是他们又多了个自由之精神和信仰之坚持(民有、民治、民享),体现在具体事物上可以参看“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南北双方的阵亡将士获得了同等对待,幸存者在战后也未遭受大规模大清洗运动的迫害(对比超级大佬托洛茨基被暗杀,"红军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被枪决等)。影片的视角很客观,并未偏向于哪一方,比起天朝的量产钢铁侠横扫一切全无敌的大型团体操表演要客观许多。在“爱憎分明”的“仇恨教育”的引导和灌输之下,许多人连自由(自主)思想的能力都失去了,这个才是真·悲催。
2004/1,New Haven,下载
7.0 【271min】看了一个月。更多以南军视角描绘战争,以歌颂的方式刻画南军将士或许是属于南北战争的主旋律,渲染战役重头戏皮克特冲锋这一悲壮的大失败调动观众的悲悯之情,在这场看起来只要最高指挥官不一意孤行就能避免的集体自杀之前甚至不忍心看下去,但是真到战争场景,场面却并非很有感染力,或许是十九世纪的作战方式辜负了电影,然而突然想到苏联《战争与和平》,又觉得还是水平不行。而文戏则是以一种后知的视角回望,甚至台词都明显如后来人所写的而非当时人口中应说的,最过分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激起你感情波澜的配乐,规模甚至不逊于战役本身,太让人厌烦了。
剧情上紧接着《众神与将军》,葛底斯堡南方联盟军和北方联邦军的大会战,罗伯特·李太有范
看了一个多小时,才分清楚大胡子们;原来冲锋号和熄灯号都是美国人弄出来的;Lee感觉很业余,Longstreeet很牛逼。
节奏很好,虽长达4个多小时,但不觉无聊,并不避讳战争的血腥残酷,也不吝于表现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视角并不只偏于北方,事实上对邦联的正面描绘更多,当你看到众人激动地向李将军欢呼握手和请战,很难不为此动容。甚至我觉得拍得更好的是文戏,从士兵到将军,无不体现出南军的家园归属感(强调为弗吉尼亚而战,反感外部势力左右弗吉尼亚),也体现出北军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我觉得太过理想化,电影中对军官与士兵关系的描写也非常理想化,南北都如此,南军尤甚,我觉得开头那段逃兵体现出的隔阂可能更符合当时战场实际),而这种观念的巨大鸿沟甚至影响到了今天。虽然电影中每每感慨同室操戈,但不同理念又紧密联系的人,不是最为彼此恨之入骨了么。
四个多小时.我略掉中间一半的时间.或许导演要述个完整的.就电影来说就算是史诗也不要那么久.
罗伯特·李,率领“叛军”反抗联邦的败军之将——"perhaps the most beloved general in America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