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 总爱拐弯抹角地告诉读者:—不要在女人的背后说她的坏话,更不要在女人的当面说她坏话! —不管年代如何更迭神父都是躲在上帝的袍子下打酱油的角色,这就是现实。—一个强壮的家庭必须有至少两个求大同存小异的孩子,女孩要美,男孩要机灵。—所谓的黑白是非,真的只是角度不同,“能动手的时候尽量不要只动口”。—黑色幽默支撑人们前行,因为有时候镜头很帅。—这是悲剧,因为旷野始终漆黑一片,这是喜剧,因为车厢小分队里支离破碎的亲人们还有一条狗,一个都没有少。以清水之名祷告【别惹我】
一家人爱恨分明的性格和人生,遇到麻烦解决麻烦,遇到贱人就打爆他.
与中国教育和国情完全迥异,国内孩子被欺负,爸妈只会教育孩子老实听话报告老师,苦苦指望老师和警察能够解决暴力问题.
国内遇到被侮辱被虐待的事情,只会被教育:老实等待相关调查,等待法律的制裁.从不会宣传教育,受侵害要学会正当合理自卫!!!
殊不知越是软弱,越是被人看不起,越是容易招欺负.自己都不帮自己,只指望别人帮忙的人最可怜.
自己勇敢一点,当场用力反击回去.一切都会结束,用行动告诉别人,你不是好欺负的.
笔者对于法国电影一直以来都敬而远之,甚至对整个欧洲电影都是如此。在被好莱坞大片轮番轰炸之后,已经不太静得下心来欣赏别有一番风味的法国电影了。然而法国电影又以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屹立世界影坛。吕克贝松就是笔者为数不多的能叫得出名字的法国导演。
笔者对于这位大导演的印象仍旧停留在他大名鼎鼎的《杀手莱昂》和非典型科幻大片《第五元素》。这位号称只拍十部电影的名导演,已然食言,然其亲自执导之作品,依旧屈指可数,他更多的是充当编剧或者监制的身份。
无论是道地的法国电影,还是披着法国电影外壳的好莱坞电影,吕克贝松的个人印记或者说是法国电影的印记总是那么明显。就拿这部《别惹我》来说,同你看过的其它好莱坞黑帮电影完全不同。虽然电影中有很多向好莱坞暴力美学和黑帮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致敬的成分,然而电影的关注点,却不在黑帮斗争,而是黑帮老大的寻常生活。
从电影剧情的角度,比起黑帮家族,别惹我这个片名真是翻译的恰如其分。本片讲述了被证人保护计划弄得四处避难的纽约黑帮老大弗莱德一家,在融入法国当地生活中的种种趣事。不仅仅是法国和美国的文化冲突,也有黑帮老大和普通人的背景冲突。弗莱德各种看邻居不爽,却又苦于被负责保护和监视他的FBI探员束缚,只好在心理意淫一下如何整治邻居,或者用尽手段背地里做点坏事。
弗莱德一家子,真是让人不省心。弗莱德的妻子玛姬到了新家的第一天,就因为超市收银员对美国人的冷嘲热讽炸了这家超市。弗莱德打坏下水道修理工,收拾化肥厂老版,最后还炸掉化肥厂的排水设施。而这家人的两个小孩更是青出于蓝,瓦伦一到新学校,就用尽敲诈勒索贿赂等各种黑道手段,将学校中被校霸欺凌的人拉到自己的阵营,还和一个搞黑市烟草贸易的学生瓜分买卖。而贝尔则教训了想勾搭她的不良少年,偷她东西的女生,最后还和一个数学代课老师坠入爱河,虽然这段爱情以杯具告终。
本片并不是用一种流水账的形式来叙事,而是通过弗雷德写回忆录的方式来讲述他的黑帮生活。而他的两个孩子的校园生活则成了弗雷德年轻时候叱咤风云的折射。校园恶霸文化不就是校园中的黑帮文化吗。
在影片的后半段,弗雷德已经不满足于写写回忆录了,他借当地的电影协会放映马丁斯科塞斯经典电影《好家伙》的机会,装作谈论电影讲述的纽约黑帮文化,向人们讲述他自己的黑帮生涯。戏里戏外都是人生。
唯一遗憾的是,影片最后的枪战戏过于简陋。
通过本片,笔者对于FUCK一词,有了新的认识。正如外国人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中文中“加油”一词,因为这个词语包含了各种语境下的不同含义。而FUCK这个词语竟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弗雷德不论在何种情境下,高兴或者恼怒,都只用FUCK来表达情感。看来英语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啊。
整部影片表现的相当幽默,观影完毕让人心中愉悦。这就是法国幽默文化的功力了。就像笔者以前看过的一些法国老电影,他们的幽默是语言的幽默,生活的幽默。并不需要故作浮夸的动作或者表情,甚至是极力搔首弄姿,更不需要低俗和下贱,一个简单的情景一句机智的对白一种略微夸张的举止足以让观众会心一笑。很多喜剧电影,诸如《泰囧》或者《澳门风云》,并不能真的直达观众内心,也许他被逗笑了,但仅仅是帮他活动面部肌肉罢了,他的心里也许并非真的有一种长久的愉悦感。
影片结尾,弗雷德一家人又踏上了转移的旅程。他说他的回忆录跟着被炸毁的房子一同化为烟尘,他又得从头开始写他的人生回忆了。这也许不只是电影中角色的独白,可能也是本片主角罗伯特德尼罗想要表达的意思。
生活如此多娇,还有大把大把的未知需要他去探索,现在就开始写回忆录,是不是太早了。
如今看到吕克·贝松的大名,总会不自觉的降低期待值。鉴于这位“只拍十部”的名导近些年惊世骇俗的表现,本片的水准可谓远远超乎我的想象,真是难为您老了,故三星好评之。
原来是个喜剧片,大概就是让黑帮过普通人生活的点子。不过确实有点普通了,尤其是结尾相当草率。配上这样的阵容,让人失望是难免的
3.5,甚好
看完发现:是吕克·贝松耶,这就解释了为啥故事小烂看起来还是赏心悦目的感觉
美法文化冲撞最有趣,对老马丁的致敬非常可爱,冲突的设置和高潮堆积都很精彩。美中不足在于一切都浮于表面,哪个人物都挺有趣但都不够深入。
整片基本都是吕克贝松的恶趣味和冷笑话,这一家子的设置有些像2010年的《巴黎谍影》,美国碧池到了法国大肆破坏什么的,可看度还可以
完美的光影
【C+】有些浪费演员,一头一尾还算可以,中段乱七八糟演完了啥也没记住
黑色、幽默和暴力,都差那么一点点。
白额虎老雄风在,德尼罗老霸气在。黑帮+家庭+FBI题材,喜剧效果不错,可惜结尾打斗略显仓促,小鬼当家收拾坏人,不免落于俗套。7分。
前半段其实蛮不错的,爸爸列出来的十条证明自己是个好人真是笑喷了,妈妈炸掉超市的时候真是干净利落,弟弟用一个早上搞定了学校里三教九流,姐姐温温柔柔笑意盈盈地揍了咸猪手。还有最后面的一家的结局,不愧是黑帮家族,不愧是吕克贝松,看着真欢乐~
结尾不够力。
多年后又看了一遍。这片子看着尤其爽。老罗在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Goodfellas》,哈哈哈这不就是他自己演的吗?
吕克贝松电影的枪战情节、画面感、配乐、冷幽默都一如既往赞(《好家伙》段子尤其搞笑!)。但开场和结尾惊艳,中段叙事散漫凌乱,靠话痨段子支撑的毛病还是一直没变。作品依旧高水准,不能说失望,但作为吕克贝松的影迷总是不太舒服。
感觉还是喜剧多一些,黑道什么的实在没感觉出来,无非脾气爆了一点儿;德尼罗不应该留胡子,感觉太软了,米歇尔也老了,完全没有猫女的妖娆了~·~
吕克贝松这是一门心思玩好莱坞的思路啊,其实一半是致敬一般是戏谑,结果是还蛮欢乐,把黑帮片的故事喜剧化家庭剧化,甚至青春剧化和闹剧化,刚柔两方面的节奏很好看,以及相对应的剪辑也颇凌厉干净。音乐方面亮点也很多,几个场面戏风格华丽,都拍得相当好看。
太可爱了,一群老家伙,魅力是随年纪增长的呢!一边看一边笑;吕克贝松是导演,可马丁斯科塞斯是制片呢,俩人联手之作吧,各种致敬调侃让我觉得好温暖。每年好看的新片真是屈指可数,这部不给五星太委屈了
看完以后分不清是用力过猛还是没用力,四口人各自的性格太套路了。有点失望,预告给的期待太高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导演剪辑版。
贝松,德尼罗加上汤姆,让我无法不去看试映,可惜啊,如果哥几个都年轻十几岁,就是另一个黑帮传奇。如今腆着肚子信手玩票的罗伯特也无法撑起这松松散散零零碎碎的家庭剧,还好年轻一代的表演相当抢眼,如果最后血拼杀手能再血腥曲折一酷到底,那还真对得起咱的期待。
吕克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