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要进入阿萨亚斯的电影是一件相当简单,又相当随缘的事。
事实是,如果你曾在香港的某一栋破旧大厦从某一层楼的某一间闪着令人头昏目眩白炙灯管灯光的某疑似贮藏走私货物的杂乱的似乎有着无数个小门背后却藏有预料不到的宽阔空间的公司,顺着窗外的水管一直爬到另一楼的另一个未知空间的百叶窗窗台,然后从窗台跳下,在昏暗中委身快步行进,走下楼梯,经过一个无人的疑似废弃的墙上又有正在转动的排气扇和裸露在外的锈铁的管道的仓库,接着又在一片黑暗的办公室中徘徊跟随直觉摸着铁闸门走到一个有光的地方,你扭开门把手,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很像过道的狭路,你推开眼前某一扇你根本不清楚将通向何处的大门,诚惶诚恐地穿过两三个貌似很久无人使用的出租写字办公室,出到一条闪着惨白冷光的走廊,沿着走廊到了尽头的楼梯通道,你不争气的下楼梯时摔了一跤,扭伤的脚踝让你难以思考,顺着本能你一直沿着楼梯旋转向下到了楼底,扒开了又一扇你压根不知道后面是什么的橙色小门,你竟然直接进了一家满堂客人的拥挤茶餐厅,在众人的注目下你走进了厨房,再次打开一道铁门,你看到有几个洗碗工正蹲在水泥地上洗碗,你顺着后门终于重回了香港的街头。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进入《登机门》的钥匙。这是一种由香港鱼龙混杂,横纵错乱,在狭窄逼仄与宽敞敞亮,隐匿无人与热闹嘈杂间,形成未知且富有神秘性韵律变奏的奇特建筑空间感受,而生发出来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剧作结构。
非常奇怪,究极奇妙,无敌奇特。
它会在每个即将被预料到的情节点,发生令人大跌眼镜或令人匪夷所思又或者令人击节称叹的意外转折。它会在每次即将陷入沉闷文艺片窠臼的氛围趋势时,杂糅大胆撩人的情色桥段或惊险刺激的动作戏码。你几乎无法描摹出这部电影的故事走向,又或者把握住它的影片结构,就如同游历在梦呓般迷幻的香槟大厦内部,你不知道这扇门会通向哪里,那条道将引向何处,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我甚至怀疑阿萨亚斯是某次在香港瞎逛闲游的时候,偶然构思出这个电影的,为得就是把他在香港wtf的空间感受传达出来,又或者他就是为了把这场女主逃脱戏才前后编了一个故事。
电影到了香港才算附上了灵魂,没有香港,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几乎毫无魅力。
还好,香港太有魅力了,然后分给了阿萨亚斯一些些。
一种粗糙低沉的影像风格,脏脏的破落的各种场景转换,摇晃的镜头,前半段女主和前男友过长的关于爱与不爱及啰嗦又色情的对话反反复复让人有些心烦,之后的很多情节逻辑也有点混乱,但是坚持看完的话会觉得其实还不算太差。
缺点在于导演的文艺写实风格确实不太适合拍这种悬疑动作电影因为拍不出来那种节奏感和酷帅的动作场景就会觉得有点怪。
女主沙哑的嗓音 颓丧叛逆的性感和电影粗糙的风格非常吻合,在混乱的欲望和冲突中不断觉醒挣扎的个人意识,这个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只是结尾处柔肠百转之后的不忍难免让人有些唏嘘。
什么情况…
没看懂,绣花嘞时候看的,心不在马。。
Kim Gordon客串
两星给阿基多的大波和S激情
四不像电影
陈小春改名整容还是那鸟样,导演这片是拍给张曼玉看的吧~
混乱 不知所云
Olivier_Assayas
人物的动作纯粹由情感所驱动,所有的动机都是感性的,直接的,非逻辑的。短评区的各位嘴可真毒....
读了 Shaviro 去看的这片,Shaviro 拿这个讲新自由主义跨国经济的 any-space-whatevers 和 affective labor. 空间间互相独立存在又被串成网络,而人作为资本在其中流动,永远被同时推在没有细节的抽象性与令人窒息的亲密性的两极之上而无从寻得中间的缓和地带。不过其实这个例子也像是 Alex Williams 说的属于晚近资本主义内生的 speed 而不是 acceleration, 也可能是 Shaviro 整个书给我的感觉。比较惊艳的是 Kim Gordon 在里面演了个讲(塑料)粤语的社会大姐。
这片子的影像风格太舒畅了~两段式,前半的对话有多漫长、情绪的沉潜有多平稳,扭转点的现身就有多具破坏性。实际上整个电影,就是角色的力场、角色与影像性质、城市地景之间的对峙——我们看到女性角色在H.K.的遭遇、她的面部神情的转变都与城市地景密不可分。因而虽然整体上像弱化了戏剧的欧迪亚,但显然再难用法式类型片的视角定义之,它有了更多东方式神秘与内敛的物质,也许可以解释2010年代阿萨亚斯的风格越来越像黑泽清?
什么玩意儿……
此片很烂
没怎么看
傻了~~~~~~~~~~
啊!居然是B MONKEY!还有,吴嘉龙还是很帅,但是演的电影依然很瓜
太太太奇妙 用视觉构建预期 再用叙事瓦解掉 操纵观众预期屡屡落空 却又在回溯时发现场景中的音乐是指向将来的 ;情节是流动的——没有人可以掌控一切 都免不了被摆弄、操纵;港口、全球资本建立起远走高飞的希望 却也抻平了差异的褶皱——下飞机的镜头语言暗示似乎从来没有离开巴黎——杀死过去迎来新生是不可能的 逃亡(登机门)不过一场迷梦; 最后一场戏太美妙 媲美格雷的移民 简单的正反打 男人颔首 仿佛洞悉危险降临 却将命运交给了女人决断 背影中似有真情与歉疚 女人退缩 他便开上车决绝到头也不回 女人退出——一个虚焦——她将永远带着游离与模糊生活下去;对话戏极富张力 试探中又涌动真情(表演真好);玻璃也是一绝 不仅承担悬疑功能 还构成影片最大的隐喻——以为望向未来却不免映出过去
Copy the word from Olivier Assayas: "I started to dream about a film through which I could elaborate new forms of dramaturgy, make an incursion in the world of dreams, follow a logic that would be that of dream; a film that would give me a new freedom in relation to the tools..."
最后杀了这个男人比较好。毕竟连前夫都杀了。
混搭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