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猜想》,很唯美的一部电视剧,拍在《大明宫词》之前。我惊讶以前怎么没看过,后来才得知因为它面世时正逢某某功盛行,因剧中佛教轮回的思想导致刚播出就被禁播。此剧在台湾比在大陆更出名。
三世轮回的爱情只是一条线索,要展现的是晚唐的典雅、绮丽和哀伤。
法门寺的地宫为什么除了佛指舍利还有那么多的珍宝?大唐是怎么供奉佛指舍利的?为什么地宫要被封闭,长眠在地下如此之久而没人发现?《法门寺猜想》用故事、猜想来解释这一切。
第一世,她是元公主,清新美丽,实际是宰相宗正的女儿。他是法门寺的学僧觉能,被公主选中为她讲佛法的故事,实际是武宗的儿子。因为皇后嫉妒,逼宗正上演狸猫换太子式的阴谋,用自己的女儿换了皇帝的儿子。他们相爱,相约私奔。武宗要毁掉佛指舍利,觉能纵身一跳,在火里化为晶体,代替佛指舍利承受宗正重重的一锤。宗正那一锤粉碎了觉能的晶体,也粉碎了元公主的心,公主拨剑自刎,死在亲父脚下。
第二世,她是缘妹,法门寺前烧茶的姑娘,代表大唐最优秀的茶艺。他是阜能,茶具的能工巧匠、身怀出色的武艺。他们相识在茶馆,相爱在皇宫,被赐婚。阜能为了保卫大唐的疆土,捍卫自己的爱情而出征,消失在漫漫黄沙中,再也没有回来;她哭倒在法门寺前。
第三世,她是元缘,电视台主持人。他是小唐博士,法门寺地宫的考古专家。他们因法门寺地宫而重逢,似曾相识,又分明不识。他身边已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开着千年前缘妹的茶馆。小唐博士认出元缘就是在他梦中反复出现的姑娘,但他怎么说得出口?十年后,元缘收到小唐博士的手稿《法门寺猜想》,她终于想起过往的一切。当她赶到法门寺,小唐博士已出家为僧法名可能,不再相见。
觉能、阜能、可能,元公主、缘妹、元缘。
联在一起是:绝不可能圆缘。
剧本早已设定的宿命。
为什么小唐博士没有圆这个缘?即使他不能说你是我等待千年的爱人,也完全可以追求元缘,元缘对他一直是有好感的。因为他开茶馆的恋人吗?小唐博士在恋人怀疑他别有所爱时曾说:“我是这样的人吗?”。他心里也很矛盾,才会酒后喃喃自语:“从来人们就不能引导爱情,只能被爱情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小唐博士要出家?在一个夜晚,他们并肩走时,他说:上千年,太虚无了,太虚无了。。。。。元缘以为他说的是地宫,其实他指的是他们三世的爱情。难道他终于参透世俗的情爱,放下情执?关于他出家的心理活动,再没有其他。或者,另一出讲轮回的爱情故事《玉琳国师之再世情缘》可以解释吧。
玉琳国师说看破爱情,不过是聚散。
珍格格曾问玉琳国师的前世,来生再续前缘要多久,玉琳国师说:
“也许很快,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也许几百年,也许几千年。”
珍格格悲痛欲绝,说:“那岂不是天也老了,地也荒了”。
如果这一生二人在一起,死的时候还是要分离,如果不舍得,再相约来生,又要彼此寻找,生死轮回,无有穷尽。而人生的苦,并不是只有爱别离,还有许多许多。。。。。。即使相约千年,终成梦幻泡影,所有的过往都如昨日之梦。
但放下情执,谈何容易。所以才会有六世达赖的“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部电视是被剧名耽误的,看名字谁知道他讲的是啥?以为是纪录片呢。陈家林导演,袁立主演。拍的太有意境了,大唐文化太迷人了,台词也很有禅意。三世情缘因佛而起因佛而灭。我再也看不到这样一部剧了,特别想写个长评,里面无数对白美的让人落泪,主题曲也是。拍这部剧的人,是真的很有才华,也很爱这剧中人物。可惜那么深的情谊,一世皈依佛,一世皈依法,一世皈依僧。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弘扬佛法,歌颂伟大爱情,还是展现大唐之美,每一面都美到了极致,却碎的灿烈。好想知道这个编剧到底怎么想的,拍这种电视剧,就是想让人一见倾心,一辈子都忘不了,一直一直留着遗憾吧。为什么第三世了,没有战争,没有阴谋,前世都想起来了啊……他居然出家了,这让爱他们的人情何以堪,佛骨都现世了啊。缘公主这一世明明叫元缘的,骗人!干脆第三世叫缘灭好了啊!想起来就心动神摇,偏偏想起来就遗憾……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看完《法门寺猜想》第一个故事(元公主和觉能),第一反应居然是《金刚经》里这句话。我对佛法并没有什么了解,一部叫做《法门寺猜想》的电视剧看完能让人想到经文,那么我觉得在弘扬佛法精神上是很扣题的。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很“假”(梦幻)的故事,但是却很凄美,又短暂,有一种莎士比亚悲剧的意味。具体来讲,这个故事展现了: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牺牲不一定有价值,邪恶不一定有报应。
伊美年轻的时候只想跟宗正在一起,但是她没得到。她嫁给皇帝,曾经野心勃勃地想当皇后皇太后封情人做宰相,但是她没得到。她在十七年的艰辛中抚养不是自己亲生的元公主长大,终于守得云开月明元公主复明自己复宠,还见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好日子不长久儿女就都死了。她在中年时期对荣华富贵都不再期待,可是晚年荣华富贵又纷纷找上门来。伊美希望在自己的掌控下宗正能做宰相位极人臣重修旧好,宗正真的做到了,可是宗正却是通过联合皇后迫害伊美的方式做到的。伊美活得最长,终于看到那些伤害自己的人一个个都死了。
对比伊美年轻时候的野心勃勃,宗正年轻时候的野心也只是像那个时代所有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正常途径攀登仕途高峰。他将伊美伊春拱手献给皇帝,把自己的女儿献给皇后狸猫换太子,奉圣旨砸舍利,看上去都像是权势下逼迫为了求存的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出自本心,然而他的这种不彻底抵抗的软弱,又实在是一而再再而三对事件相关人造成实质伤害。他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有闲情逸致的时候还能拜拜佛帮助女儿私奔,实际上却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恶人。犯下调换太子、染指妃嫔等等欺君罔上的大罪,亲眼目睹妻子、女儿、女婿的死去后,这个人终于在一生风光无限后的垂暮之年为自己赎罪了。
元公主的生命因为太短暂,格外的悲剧。她一生都在悲苦中度过,为不是自己的罪过承受,直到牺牲了性命。她天生眼盲,被视为皇家耻辱,也葬送了养母的荣华富贵。她和养母的关系亲如母女,可是养母心中一直因为孩子被调换怀有对命运的怨怼。就在她终于认了真正的父亲、又与养母的亲生儿子结婚,好像一切都要往正确方向发展的时候,她和丈夫又双双为养父暴虐的政令殒命,临死之前对自己的生父说要遭报应。
觉能是一个跟着善念和直觉走的人。他对比元公主,也许有一个稍微幸福一点的童年。然而他身上流淌着的血脉和这个人的理想性,注定他的悲剧结局,做不到“不负如来不负卿”。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丧失了荣华却活得祥和,直到元公主的现身打破平静,阴错阳差还是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不得已娶生母的女儿为妻,然后跳进熊熊烈火为佛法献身,延续李氏王朝父子相残的厄运,既负如来又负卿。这个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轰轰烈烈活过的。
看这四个人的一生,两个有过“恶”念的,却活得长;两个善良的,却死得早。不想要的不期而至,苦苦追求的终丧失。于四人的一生中展示了命运的变幻无常。
年代久远影响力也有限,像素低倒不成为观赏的障碍,配合了这种不是很真切的缥缈的画面,诗歌般的台词与这种莎士比亚悲剧气质的故事也很吻合。
这不是真实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人生。
因緣際會看了這部作品,首播時的我還是小孩子一個。我對輪迴三世情緣的言情沒有什麼興趣;雖然我不否認其動人之處。而這一切的起因卻是一僧一公主因父母輩的過錯。在完全錯置的地位--王子落為僧,盲公主備受冷落地生活在深宮,和轉折的節點--被埋藏多年的陰謀在佛光照耀下水落石出,以及在權力面前佛法將受的殃害,兩人相遇。最終在轉折發生之時,兩人都決定此生應先行命運之責--保護佛法免受災難,有來世再了私情,之後才有了<千年女優>一般無果的尋覓. 覺能純潔寧靜,元公主心明眼亮,一對勇敢的戀人一起做出最有擔待的選擇,才有了之後千年的尋找。劇本如此的佈局,比一般文藝作品裡的大愛小愛不能互容以及爛俗的”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高明而壯闊了許多。覺能和元公主並沒有因為“不負如來”就負了對方,相反地,只有不負自己的使命,兩人的愛情才沒有淪為廉價的癡纏。對比宗正,他的虛妄愚昧造就了他的罪惡和墮落。若雙方都是聽從和執行命運之鐘召喚的勇者,一起去實現理想又怎麼會辜負高尚的愛情呢?正是愛使人能承受心天的季候,如同承受田野上常常度過的四時。我實在太喜愛覺能那句告白:“難道你不能從我的眼睛中讀出,不能從我的手、我的寧靜中感覺出,非要我用言語說出來嗎?” 簡直美到讓時間停止的愛情理想.
人的一生有自己的道路,有自己應當去做的事,這些事常常不是驚天動地的犧牲,卻也不會是輕易無知的選擇。對於基督徒而言這是神交付的任務,對於佛教徒而言這是Dharma, 對於無神論者而言會稱之為歷史節點中一個人的責任。對自己的運命渾然不知,或在命運之鐘面前掩耳盜鈴,在教徒的眼中是褻瀆神明,在世俗的眼中是愚昧虛妄。知會運命與堅守職責,兩者皆須逆流而上的勇氣,不是把頭埋進砂堆裡的鴕鳥有能力完成的任務。我們的言語中對勇敢的定義似乎太膚淺:勇並不流與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時橫眉瞪眼的虛張聲勢,也不等於不經思量計算而草草上陣的魯莽愚蠢,而是在平凡的每一日中拒絕碌碌和昏庸,清醒地做有擔待的抉擇。所以智慧和德性是相互依附的特點,一個人不會具有其中之一卻不具備另外一個. 美德不是枷鎖和教條,而是心智的寬廣和能力。
立意深廣,語言攝影音樂各方面皆精緻瑰麗,輕紗暗燭中,悠長的沉思和情思娓娓道來,人物鮮活,真是一部製作用心且值得用心去看的好作品。雖然不得不說第二世的人設和情節比起第一世都要弱許多,第三世中考古相關的對白顯得很不專業,但仍不掩蓋其能將人的心拉入深潭的神秘魅力。若強'國的文藝作品都能有我出生頭十年的擔待和分量,發聲之人都得以有充沛的文思和執著,華文也不至於淪為今日這樣髒臭腐朽,詞不達意。
三世情缘,三世无缘。那时的袁立觉得真美啊。据说这个电视剧还被禁过,但是我是看全了,电视播的,很奇怪。小时候看了这个电视剧知道了很多东西,真的是学习了,以致现在还不能割舍,虽然与课本上的历史不大相同,但谁知道课本上的知识与真实的历史又是不是接近呢。比如大唐王朝的(戏说)历史,皇家寺庙法门寺及其地宫,阿育王塔(当看到法门寺地宫开启发现这个塔的光照耀在每个考古队员身上时,真的震撼了),佛骨舍利(来之不易啊),唐朝人吃茶喜欢加盐(当看到元缘和后来出家法号可能的小唐在亭子里吃茶的时候真的太感慨了,等了千年,就为了这一刻吧),还有那把埋在石板下的小刀……元,觉能,缘,阜能,元缘,可能……情牵三世,原是不可能啊
王涛好英俊哦哦哦哦哦
这尼玛是一部披着宫斗剧外衣的佛教剧。有一种很空灵的美,包括布景和人物着装化妆。那时候的女明星才是天然丰腴健康的美啊。
可能因为受97年时代的局限 有些地方还是粗糙 但是太美了 伊春美得柔顺 伊美美的明艳 宗正这个大坏蛋 真的惹人气急 三皈依之后 觉能下一世是否该皈依元公主 陪她饮茶呢 又或许千年的风沙吹过已让觉能看透了小情小爱 回归了他的无上密法 泰戈尔纪伯伦的诗引用的毫不违和 自由又活泼 是荣耀的大唐
柔光厉害了片头风吹黄沙现法门很有意境轮回辨法部分就看不太懂
这部剧的服装、发型、头饰、礼仪、氛围无一不精美绝伦严谨考究,在所有唐代电视剧当中都是独树一帜啊。袁莉那个时候,是她最美的时候,却扇时恍若天人,她真是有幸碰到了这部电视剧。讲佛法讲吃茶,讲地宫挖掘讲千年爱情,这么好一部剧,却被广电封杀,让那些雷剧辫子戏频频上演,做出决定的人去死啊!
唐风考证严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元公主。““皈依元公主。”
后来才发现编剧抄纪伯伦 0 0
我认为是中国大陆拍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剧!
因为这个而爱上考古,我童年印象最深的电视剧。不知道当时7岁的我怎么看懂这部电视剧的,不管懂了多少,它给了我对历史,对考古,对茶道,甚至是对爱情的启蒙。这是一部如诗的电视剧。千年的等待,换来的是凝眸一瞬间。
第一次听说舍利 还有袁立的大肉手 一度十分迷恋制茶的过程
是关于唐朝发型妆容最严谨的一部了吧?还认真拍了茶道流程,用心了。台词方面,和大明宫词是一个风格。美学方面意境颇高,背景时而让人想起“唐朝豪放女”,而灯光似李仁港“九阴真经”。编辑文学和佛学造诣很高,导演镜头语言非常不错。唯一的bug是主角们一说到佛,镜头就给出一个石雕菩萨像,尴尬
极美。有些粗糙,台词情节也有纰漏,然而极美。果然穷尽雍容精致的《大明宫词》里有些这部剧的影子。金色的白昼与幽蓝的夜意境脱俗,泰戈尔和纪伯伦用在独白和对白中居然也自然得很。五哥真是讨喜,德妃娘娘由明艳至素雅再至迟暮的慈和从容,始终美得惊人。一千年后,我们还坐在这里喝茶。
恶究竟能有多恶?归根结底,不过是愚蠢而已。
大写意的美,那时候的袁莉美得像粒珍珠
看这个真心难过,三生三世的爱情悲剧最怕看这种题材了,虽然武则天也涉及爱情,但毕竟是以政治为主,而且可惜的是网上并没有清晰版本,使得本来精美绝伦的画面打了折扣,袁立一人分饰四角,古装扮相亦是十分可人,表演功力扎实,而剧组在服饰妆容方面也是极尽考究,让人不得不佩服剧组严谨认真的精神
生往异灭。
除却烂大街的白娘子西游记,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这部。说严重点,简直就是直接影响了某人幼小的世界观。片头风吹沙飞露出法门寺遗址的画面,一直是我认为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的最美的画面。
整个故事挺压抑的。第一世,皈依佛;第二世,皈依法;第三世,皈依僧……下一世,终要皈依元公主了吧。可是,若情缘三世已尽,还会有下一世么?(叮叮噹噹,海螺燒香,粗米細米,黑米白米,大米小米,四季五榖都是你。 ——这段挺好玩)
现在真的不会有这么用心做的国产影视了,关键台词还都是那种既通俗又不烂俗的。另,袁立好美!
三世轮回,情系一处,有缘无分,不得解脱;看的是效果最差的一版,却也能感受到色调的迷人。台词文绉绉,有点文青的酸,类似舞台剧,能看出编剧用了心,没少旁征博引,东挪西借,比如当一个唐朝老和尚的嘴里念出纪伯伦诗歌的时候,我都跟着穿越了;总体来说还不错,算是国内佛教影视作品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