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导演也好,歌手也好,当他们的一些作品成为了经典以后,我们总是在期待这样一个有才华的文艺创作者能拿出“和过去一样水准”的作品。
因此,当越来越多曾经喜欢的歌手改编曲风,喜欢的导演改变电影风格,我都会感到出奇的愤怒。无论他们是出于市场需求还是放飞自我的心态,这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作为粉丝的背叛——可我也依然年复一年地等待他们的下一部作品,期待他们能够“重归本真”,做回和最初经典一样的作品出来。
我最终在去年暑假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有一天再也不能吃到妈妈烧的菜的日子。我曾经以为这一天离我很遥远,直到我妈开始从微信上学会了养身。
几年没有回国,每天都在国外对我妈烧的菜朝思暮想,上班想糖醋小排,下班路上想油面筋塞肉,晚上刷牙想韭菜饺子。结果下了飞机,问我妈晚上烧什么好吃的,我妈:凉拌海带折耳根。
从此以后我就被迫和“童年母亲的味道”断奶了——但也因此开始重新审视如今那些背弃经典的老牌文艺创作者的新作品。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老牌导演都不再重复过去的自己了。尽管如今的观众对他们现在的作品褒贬不一,我们仍然能在这些作品上看到许多不一样的突破。无论是从剧本题材上、技术上、还是其他各方面因素上,他们仍然可以给观众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期待和展望。
而李安正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
从剧本角度来说,《双子杀手》中所论述的“我!杀我自己!”和克隆伦理已经是影视作品中不再新鲜的题材了。更何况,这是一本好莱坞酝酿了22年的剧本——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刚刚诞生的时候,就已经萌生了《双子杀手》这部电影的想法。技术问题导致了电影项目的搁置,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整个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了新锐的光芒。尤其是在如今动作片泛滥,越来越多的动作片为了吸引市场,正逐步从“科幻动作片”“魔幻动作片”发展为“违背物理定律的超现实动作片”等匪夷所思的行为,《双子杀手》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脱引而出,逃离“平庸”的标签。
李安却带着“120帧+4K+3D”技术来了。
我曾经和朋友吐槽,说如果非要拍克隆题材,“51岁有着中年危机的太太在生日这天回家发现老公和自己23岁的克隆人搞在一起了”远比“51岁的杀手被自己23岁的克隆人追杀”看点有趣得多。毕竟,说真的,如果克隆人真的渗透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前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远远大于后者,但似乎从来没有导演为人类这样选择两难的未来而感到担忧过。结果在我看了《双子杀手》以后才发现,原来李安为我们展现的是我们还未曾观测到的现在,而不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未来。
我还能记得三年前120帧版本的《比利林恩》上映时,大家为了得到最佳观影效果,做足功课、抢购特定影厅的电影票的情形。在那时,《比利林恩》成为了电影创新技术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从来没有人能想到竟然有商业电影的规格会超出普通影院的配置,更没有人能想到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李安又创造出了一部更加创新、技术更加前沿的作品。相比《双子杀手》,《比利林恩》更像是李安的一部实验品,让《双子杀手》成为了一部技术成熟下效果更为精湛的作品。
首先,120帧+4K+3D意味着什么?帧率简单地来说就是一秒内播放了几张(帧)图像,帧数越高意味着每秒播放的图像越多,也更加流畅。定格动画属于低帧数映像,每秒只有几帧;普通电影的帧数为24帧,这已经是肉眼能感受非常流畅的帧数了。《双子杀手》的帧率高达120帧,能让人肉眼看到的影像远远超越流畅,更加丝滑,也更接近人眼在现实生活中看待事物的流畅程度。
4K可以让人看到超高清的影像,因此120帧+4K的效果就是,你的眼睛不仅在观影过程中接收了比普通电影更多的图像,看这些图像还非常清晰。这样的效果在飞驰物上的观感体验会更为直接,因此李安在预告片和电影开头,就给观众安排了威尔史密斯千里射火车的情节——一开始我以为是李安想给男主塑造超现实的主角光环,直到我看到火车飞驰而过的时候,竟然还能看清每个乘客的脸时,我才意识到李安只是单纯地想直截了当地展示这部电影的技术……
120帧+4K的效果可以逼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肉眼所捕捉到的平面视觉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李安又加上了3D,使景象能够环绕于观众眼前,这让整部电影的观影效果更上了一层台阶——你可以感受到现代电影技术正在尽可能地在荧幕上还原肉眼观测到的真实视觉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浸入式观影体验。
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中出现了这么多水底,以及从水下浮动到水面的场景。其他电影里的水底就只是水底,《双子杀手》的水底在技术处理后更加还原了水荡漾、清爽的本质,让人很难去忽视那些丝滑流畅的水波和跃动的气泡,是这部电影在观影体验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之一。
其次,本片夜景也是技术亮点之一。后半段大部分时间都在夜景中完成,李安解决了普通电影中夜景常常很暗,看不到许多场景细节的问题,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一段很重要的打戏在人骨墓穴中完成,我在观影的时候觉得李安取景在满是骷髅的墓穴是想讨论克隆人生命的哲学问题,现在仔细想想,很有可能也是在利用满墙的骷髅尽可能地为观众展示这部电影的画面效果。
除了120帧+4K+3D的画面技术,本片另外一个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返老还童,让他和自己的23岁童颜克隆人一起演对手戏。为了让童颜版威尔史密斯看起来更像真实的人,剧组参照了很多他年轻时候的视频素材。
对于威尔史密斯认出克隆人的剧情设置也很直接。在别的电影里,超人带上眼镜就没人认得出他是超人了,柯南美黑一下也没人认得出他是柯南了——克隆人刚出场的时候戴了个墨镜和帽子,和51岁的威尔史密斯经历了上蹿下跳飞车互殴对狙等一系列对手戏,所有人竟然都一眼就看出来他们俩长得特别像!可能是这么多电影里视力最正常的角色了。
电影取景也仿佛让人觉得是个大型旅游宣传片,从色彩缤纷、艺术作品充斥大街小巷的哥伦比亚、布达佩斯雄伟壮观的大型浴场到最后的地下人骨墓穴,总会让人在观影之余留恋在场景的细节之中。这也是120帧+4K+3D的技术使然——在观影过程中会为观众展示出更多在日常电影中难以注意到的细节。
可以发现,尽管《双子杀手》的剧情不是本片的优势,本片的视觉技术却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点。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双子杀手》这部动作片的剧本,如果它只是一部普通的剧情片、爱情片,导演也很难在最大程度上为观众展现当今电影技术的最佳效果。在过去,我们常常认为电影技术应当服务于剧本,只能让剧情锦上添花,却无法为电影雪中送炭;在这里,电影剧本和电影技术互相服务,如果要拿出20多年前那部同样作为动作片、名声远扬的《卧虎藏龙》,我们不能将它们进行单纯地比较。因为《双子杀手》远远超越了它作为一部动作片的分量,而是一部充满技术挑战性的实验电影,注定成为一种电影的标杆。
也正如我在前文所说,李安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我们未观测到的电影技术现状。他让观众可以兴奋地预想未来电影的发展,让人发现原来现在的电影技术已经可以如此逼近肉眼的视觉效果。如今的焕颜技术已经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么有实力的电影演员是不是就不用再畏惧衰老,新生代的电影演员会不会再演技上更加努力?如果和deepfake技术相结合,那我们是不是也有机会在荧幕上看到已故演员重新登上荧幕?
作为一名华人导演,李安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如果李安还是那个《卧虎藏龙》、《饮食男女》中的李安,如今《双子杀手》的创新观影体验或许会更晚一点才出现。我觉得这就跟我妈教我对凉拌海带折耳根的态度一样——你可以觉得它不好吃,但你不能否认它是个好东西。
所以,请记得去高配置的影厅观看本片——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双子杀手》的精髓所在。
李安作为一名探索者,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直走在电影技术前沿,为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的全新观赏体验。
而在今年,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的李安,再次回归,且再次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新片《双子杀手》用60帧看,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本以为一个“自己打自己”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但在李安的手下依然看到了他想表达的关于“人”的探讨,人的痛苦、困惑,都来自每一个人与自己“我”的关系。
以及他一直以来的“父子关系”这种家庭核心情感。基于这两点,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
但李安的这次尝试又是一次对观众期待的考验。
影迷预期的是他之前高口碑剧情片的讲述如《饮食男女》《断背山》,普通观众预期的是他之前的视觉美学如《卧虎藏龙》《少年派》,《双子杀手》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就我个人而言,技术造活人(如何与另一个我相处)、60帧看超长动作戏依然能有刷新认识的爽快体验,这也是影片最大的两个看点。
安叔的《双子杀手》,从片名就可以直观感受得到,这是一部一人两角的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再一次完成了从未有过的技术革新。
用技术手段“造人”,李安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
以前我们看影视剧里的“一人两角”,大多是同一演员扮演两个角色,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同框。
最典型的就是让演员在同样场景下演出两遍,期间机位、灯光、构图等都保持相同,然后演员换装,根据地上标记走位再演另一角色,最后通过后期实现同时出镜。
1992年成龙主演的《双龙会》,算是比较早的运用电脑画面合成技术,让演员一人分饰两角,最终在一个画面下呈现。
《双龙会》里的成龙一个会打、一个不会打,一个斯文、一个鲁莽,有不少“自己跟自己”的对手戏。
下图出现两人互动的戏份,则采取了替身和替手,能发现在镜头中只出现一只手。
即便当初的技术还略显生硬(比如下图右侧的成龙,眼神明显没有对上左侧的成龙)。但在1992那个年代的香港,一部电影里看到两个成龙,还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我们更熟悉的其实要属92年的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
最后几集里许仕林高中状元去见许仙的相认场景,也采用了同样的拍摄方式。
两个人都由叶童扮演,演出两遍,后期合成,必要镜头时采用替身和借位,小时候看的简直惊呆下巴。
另一部有代表性的是1998年的美国家庭爱情喜剧片《天生一对》。
电影让年仅12岁的琳赛·洛翰(Lindsay Lohan)一人扮演古灵精怪的双胞胎姐妹。
她在镜头下演出两个姐妹的不同戏份,惟妙惟肖,电影镜头真的如此神奇。
大卫·鲍伊之子邓肯·琼斯在2009年拍摄的《月球》,由山姆·洛克威尔饰演自己和自己的克隆人。
到底哪个是本体、哪个是克隆人,谁该返回地球、谁又该留在月球,在山姆·洛克威尔的演绎下真假难分。
上面这些都是采用的是同一演员出演两遍+后期合成的处理方式,同样拍摄原理的还有:
《草叶》里爱德华·诺顿饰演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叛徒混子,多处同框。
《宿敌》里杰克·吉伦哈尔饰演两个身份、地位、个性截然不同,却长得极其相似的男子,他们决定互换身份一天却酿成了悲剧。
《传奇》里汤姆·哈迪一人分饰两角出演伦敦黑帮史上叱咤风云的克雷兄弟,西装汤老师不要帅炸,而且一次来俩。
最近几年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豆瓣9.0高分的网剧《白夜追凶》。
潘粤明分别饰演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被网友吐槽为潘粤明V.S.潘粤暗。
《白夜追凶》这部剧不仅剧情在线,它的绿幕合成特效也堪称一绝。
技术的进步,让电影实现用“数字造人”的梦一步步靠近。
演员和替身饰演两角+后期合成逐渐成为过去式,这其中最显著的进步就是“动作捕捉”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最开始“动作捕捉”只是实现小部分特效镜头,如1990年第一部使用动作捕捉技术的电影《全面回忆》,施瓦辛格经过X射线时的几秒镜头。
到了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借助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了CG人物动作库。
2001年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树立了一个新里程碑。
这部动画片着力于塑造角色的真实感,动作和真人一样自然,实现了全程都用动作捕捉。
同一年,彼德·杰克逊用《指环王》制造了著名的动作捕捉角色——咕噜(安迪·瑟金斯 饰)。
此后安迪·瑟金斯变成了“动作捕捉第一人”,包括之后的《金刚》和《猩球崛起》系列。
2004年,罗伯特·泽米吉斯启用汤姆·汉克斯为动画片《极地特快》进行动作捕捉,还成立了工作室专门研发动作捕捉技术。
于是诞生了2007年的《贝奥武夫》,导演同样是泽米吉斯,人物真实感和动作流畅度都达到了空前高度。
动画角色越来越像真人,导致观众观感也越来越奇怪…乍一看是安吉丽娜·朱莉,定睛一看还是个假人。
电影“造人”技术发展到此,到底能否真正造出一个看上去不假的真人呢?
2008年,大卫·芬奇用《本杰明·巴顿奇事》尝试了一个布拉德·皮特的老年版头部。
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达》进一步让动作捕捉技术走向成熟。
捕捉技术的成熟,却日趋满足不了“数字真人化“的需求。
于是2015年的《终结者5》通过CG实现了施瓦辛格年轻化。电影里出现过老年版自己跟年轻版自己的对打戏,但很短暂。
同年的《速度与激情7》,采用兄弟替身+动作捕捉和数字合成,已经可以让保罗·沃克“起死回生”。
2016年的《美国队长3》也让小罗伯特·唐尼返老还童回到了鲜肉年代。
虽然上面这些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真人复刻或复活”,但在电影里出现的时间都不长,往往只有短暂几分钟或个别片段,且无法跟现实中的演员进行长时间的互动。
2019年,《阿丽塔》打造了一个超级高仿的”虚拟人“,且以她为主角讲述正片故事,把她活生生置身于现实世界的演员当中,跟男主克里斯托弗·沃尔兹进行互动”演出“。
阿丽塔完全融入了现实,和真人演员在现实场景中一起出现,依然用到CG特效+动作表情捕捉等技术手段,来传达逼真感。
只是…”阿丽塔“再高级拟人化,究竟还是个虚拟的假人角色。
李安再往前一步,在最新作品《双子杀手》里制造了一个鲜活的数字版威尔·史密斯,让他跟真人威尔·史密斯在现实场景中进行长时间的对戏。
”数字造人“的影像历史到李安这里已经登峰造极,真假难辨。
《双子杀手》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这里,一个演员同时饰演年龄跨度大的两个角色。
完完全全实现了真实明星克隆版的全片数字化。
“这次能够跟威尔·史密斯来合作这部新片,是一个非常特殊和美妙的经验,因为要感谢最新的科技,能够让我不只是跟一位威尔·史密斯、而是跟两位同时地合作” —— 李安
电影里的两个威尔·史密斯,一个是50岁的老年版特工亨利,一个是只有23岁的青年版小克(Junior),通过数字技术,让他整整年轻了27岁。
年轻的小克在片中被派来杀年老的亨利,“自己追杀自己”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也成了一个有趣的概念。
所以,李安是怎么完成这次新技术挑战的呢?
创造一个数字化人物是视觉效果方面最难做的事情之一,这不是做“年轻化”,也不是“面部置换”,我们所看到的是对威尔·史密斯表演百分百的视觉捕捉。
这是凭借威尔自己的表演、动作和能力,去创造出的真正丰富的表演。
同时,维塔工作室(本片特效)在打造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时,还参照了他20多岁时的生活影像视频,几乎找来了他年轻时候的所有视频素材。
1989年威尔·史密斯21岁时的录像视频
不是《绝地战警》(27岁)、《独立日》(28岁)、《黑衣人》(29岁)等电影镜头里的威尔,而是生活中的素颜视频,如家庭录像等。
《双子杀手》在拍摄时,威尔·史密斯只需带上下图的这个头部装具,在脸上布满摄影机跟踪的黑点,模具上的两台摄像机就可以记录他所有的面部表情。
特效师再通过模具校准脸上所有的跟踪点。
然后跟踪点通过电脑进行数字空间上的计算转换,在虚拟形象上重构整个面部和表情细节。
电影中,年轻版的小克因此才拥有了除了如假包换的皮囊外,还有了丰富和变化的表情、情绪。
数字人物呈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惊叹技术可以使影像以假乱真。
有人或许会问到,李安为什么启用威尔·史密斯这个演员,而不是其他人呢?
因为不是每个明星都能接受大银幕60帧/120帧的考验,“数字造人”也需要花更多技术手段来打磨。
威尔·史密斯是一个无畏和敬业的演员,当他们共同接触到到这个构想时,便一拍即合了。
再来看看《双子杀手》里“数字人物”小克和真人威尔·史密斯的更多对手戏吧!
除了“数字造人”,李安在《双子杀手》的技术革新其实不满足于此。
我们都知道早在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就尝试了120帧。在今年的这部新片里,他希望把这些新技术能融合的更好。
120帧过于完美,所有演员、景别在电影镜头下纤毫毕现、展露无余。
到了《双子杀手》,李安继续尝试数字人物 + 高帧+3D的终极结合,全方位地呈现这部“自己追杀自己”的动作科幻片。
影片拍摄还是120帧,但为了照顾观众以及实际播放的银幕介质问题,同时做了60帧的版本(24帧的也会有,2D的也会有)。
用《比利·林恩》体会120帧的技术革新,在一部剧情片里,肉眼可见的体验其实不多。
高帧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科幻动作片才叫过瘾。
我们用24帧和60帧看《双子杀手》动作戏份的对比图看下效果,就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次尽量要看60帧及以上版本。
电影片头部分,威尔·史密斯在两公里外射杀高速火车上的人。
24帧看是一列快速行驶中的模糊车身,而60帧看甚至能看清火车上坐着的乘客。用下对比图做个简单体会(仅作示意):
年轻的小克出现后,两人在布达佩斯的摩托追杀戏,不仅动作劲爆,视角上第一和第三人称的不断切换也很有味道。
最主要的,镜头快速运转,车速不断提高,在60/120帧下观看酣畅淋漓。
即便是高速动作,中远景镜头里的周围建筑、路人也都一览无余,清晰入眼。
老年亨利被撞倒落地后,年轻小克直接用摩托撞向亨利肉身。这一回合的交手里,通过这些高速动作戏,小克显出年轻人的强悍和灵活。
之后几场贴身肉搏,真人与数字人扭打在一起,“数字造人”的技术呈现出最高难度的虚实结合,看不出任何不同。
最精彩的一场机枪扫射戏,把60/120帧+3D的技术做到了最大化。
肉眼可见的一地狼藉和子弹时间,这是只有走进影院才能切身体会到的绝妙之处。
爆破、追逐、打斗…动作片里应有的戏份,《双子杀手》样样不少。
这些都值得你走进影院前去体验。
李安在《双子杀手》里创造了惊人的视觉奇观,科技的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电影创造了一个由威尔·史密斯亲自表演的数字人类,“他”与人们希望看到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完全一致。
这一次,李安希望通过《双子杀手》实现三点技术理想:
1、数字人物
2、高帧
3、3D
把它们完美融合和包装,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全新观影体验。
如此来看,李安对于这部电影有着更宏大的愿景。
他一直在说,必须提升制作级别,因为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数字人类,我们将一个会呼吸、有生命力的年轻威尔·史密斯放在了画面里。
数字人物可以让观众体会两个角色矛盾点与共存体的微妙。
高帧下则可以看到更清晰的高速动作戏、更全的景别和更多的细节。
打斗的细节、情感的细节都一览无余,而在普通的电影格式下这些都被模糊了。
3D则更有沉浸感。并且这一次,《双子杀手》革命性地采用了超越以往的3D标准,观众可以在画面中获取更多信息,仿佛真实地置身其中。
李安坚信要把电影制作推进到21世纪,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得到的经验是,数字电影需要做到更真实、更沉浸、更加充满人性。
他是一个总能够打破视效界限的人,他竭尽所能地想为观众提供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
《双子杀手》不仅是一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好看”的动作科幻片,它依然饱含着李安对“人”的探讨,更深的内核东西也等待着你一起去发现。
简单来说,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技术革新的电影,如果没有选择60/120帧 +3D的影厅,基本很难体会到爽感。
电影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在李安这次的技术理想下,有条件的话,优先选择 60/120帧 + 3D 的影院放映厅,才算顶级体验。
好消息是,不同于《比利·林恩》上映时全国才2块120帧技术规格的银幕(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上海SFC上海影城),绝大多数观众都未能接触到120帧的真正魅力。
本次《双子杀手》上映时,全国将有至少39300块的60帧银幕提供技术支持放映,不愁看不到。
当然,如果有机会看120帧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离上映还有近半个月,目前了解到的更多放映版本资料如下,仅供参考。
杜比影院只能2K/3D/120帧或4K/3D/60帧; CINITY可以4K/3D/120帧(CINITY可LUXE改造); 三星LED只能2K/3D/120帧; IMAX设备是锁帧60的,激光IMAX GT和新一代激光IMAX是能4K/3D/60帧的。
《双子杀手》国内发行版本:
24帧2D
24帧IMAX5.02D
24帧IMAX12.02D
24帧激光IMAX12一代2D
24帧CGS2D
24帧DTSX2D
24帧ATMOS2D
24帧CGSATMOS2D
24帧CGSDTSX2D
60帧3D
60帧激光IMAX5二代3D
60帧激光IMAX12二代3D(原版、译制)
60帧ATMOS3D
60帧CGS3D
60帧CGSATMOS3D
120帧杜比视界3D
120帧CINITY3D
120帧CINITYATMOS3D(原版)
(数据来自数字版影片发行通知)
李安还是那个李安,挖掘人性魅力,突破技术极限,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位值得我们”出一部看一部“的导演。
因为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停留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只会不断革新。
Vol.19,《双子杀手》,李安的第十三部电影长片作品。
这一次依旧是“临危受命”,请多指教。
10月18日,在沉寂了三年之后,李安终于带来了他的新作《双子杀手》。120帧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依旧是其最大的卖点。但和以往的光辉不同的,这一次李安所面临的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本片糟糕的市场表现令其注定血本无归;另一方面,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的影评人士,对于本片均为两极分化的评价。视听边界的大胆开拓,亦或是自废武功的文本颓废?现在的李安,是正在走火入魔,还是放手拥抱未来?
本期金羊观影团共有26位友邻参加,25则短评,均分6.7分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李安已经在革新电影技术的道路上走了将近7年。传统3D的“立体感”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从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开始,李安就投身于一种更加先进,更加大胆的技术——120帧拍摄。这也许是你有生以来在电影院最为流畅顺滑的观影体验:细微到毛孔的面部细节捕捉,高速运动中背景的清晰重现,碎屑与火花在屏幕上的曼舞,以及火焰在流动中与观众超现实的互动。这些元素是你无法在24帧所能体验与想象的。那么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言,李安在技术的苦行中真的找到了属于未来的“影像”?
@ 笑别掩柴扉 ,8/10分,3D 60帧2k版
一场母体/媒介的探讨?观众在120帧的失真与致幻中徘徊,正如男主对克隆体将将挥出去的一拳。人类最后彼此回归体制的温床,是最“兽性”的冲动。母体与媒介永远在吸收/同化中反噬主体,又给予主体生命力。那么,120帧是对电影的异化亦或是赋予电影新生呢?of course are both ,李安用一场技术的盛典来幻化另一种真实。
@ 不死者 ,7/10分,3D 120帧4k版
“自我”追杀一如自我思辨的内部抗争,联结起来的不止是自我的、更是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两者的孕育与取代,协调与共生(并合伙抹杀了未来电影的极端游戏化 非人化的 苗头),文本映射的是李安对技术,对电影的探索过程。此外,李安在技术的激进展现中更多地架空自己,剪辑色调构图通通做减法让位给形式实验,用技术捕捉“真实”(以此时的“真实”对比调动视听构造的“真实”),同时以“第三子”来警示技术化的反噬。不过绕回剧本上……还是不作过多评价了,你我都懂的。
@ 德卡的羊 ,8/10,3D 120帧4k版
文本我就不谈了,感觉其他人说的差不多了。但是影像真的完全惊掉下巴,有史以来最嗨的观影体验。栩栩如生的镜头捕捉,丝毫毕现的运动,每一滴水、每一束火花、每一粒粉尘,都在高密度的影像速率下疯狂的曼舞。或许影像上没有传统电影那种所谓的“质感”,但每当你离开电影的虚幻去回归现实后,都会产生极大的落差。但是李安的《双子杀手》并不会,这部无限接近真实的作品,不是带你进入电影的虚幻,而是把电影带入可视可听可感的现实,几近于一种真实的融合。当然技术上还是有限制,近景或是特写时的景深镜头还是多少影响观感,但每一次伟大的蜕变不都是从一次次的探索中来吗?当然我不会觉得这是电影的未来,但至少未来的电影中,不应该没有这样的组成部分。
@ 下次开船 ,8/10分,3D 60帧2k版
广义来说,“父亲”的角色可以有三个指向:老年威尔·史密斯(肉体)、克隆计划领导者(精神)以及美国Gov.(多次借角色之口,明示暗示美国Gov.近些年的作为)单单讲个人际遇的话,落脚点是俄狄浦斯式的弑父、宿命、轮回。若是提及个人与gov.的关系,则。
@ 海鸥马步 ,8/10分,3D 60帧2k版
李安最近几年在做卡梅隆的活吧或者帮他过渡。视效体验作为电影的承载介质再次被强调并显现出其独一无二的影响力。似乎可以算是目前3D动作片最前沿的作品了,颗粒感的撞击与完美图像好舒服。故事旧派但内核很中式家庭,而且全片基本都是正反打或者错位简洁又老道。
@ tabokie ,7/10分,3D 120帧4k版
高清+高帧带来的过量视觉细节并不必然削弱电影文本轴向的表达,本片流露的复古化叙事特征当然是有意为之,自断肢体证明观点的同时纪念性地透过尖端之眼回视潮流,双子隐隐点题。技术角度,为超视力做减法着重复原主观视觉,杀手们的窥探和视角争夺,泛滥特写人像,大力虚化全景,以及镜面和屏幕伪像的使用,或多或少都是这条基本指导的演变。动作戏中短暂的快切序列形成瞬时失焦,在整体影流中格格不入,也局限了高帧使用写实笔法。溺水和人魔镜头疯狂加色加深度,配合超高清材质,形成全片视觉甚至通感高潮。本片的体验远非完美但其创造的异质性无疑说服了我,个人而言这或许会是未来影院观影的唯一动力。
@ ಥ_ಥ🦔 ,7/10分,3D 120帧2k版
I want you both, or three. 我从未如此喜欢一位黑人男性,眼里的光看得清清楚楚。 第一次水中下沉的气泡,amazing。还有摩托在小巷内追逐,我太热了,一直很热。 克里夫欧文完完全全认不出来。
@ 无色无味的气体 , 8/10分,3D 120帧2k版
技术>剧作,没想到本来通常以剧作取胜的李安这次反了过来。发现李安在构图时很喜欢运用镜面反射来营造情绪和人物关系,例如《断背山》中的车镜,《色,戒》中的柜镜,本片中多次使用了此元素,车镜和摩托车镜都在塑造紧张气氛,而楼中镜的设计暗示了两人的关系。几场打斗戏都非常惊艳,尤其是古堡底下照着亮光的互搏,追逐戏也实打实的体现出李安出色的调度。但剧本确实是拖后腿的一环,非常的稀碎,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我”人物的刻画和转变都是极其失败的,间接地导致父子关系的建立是不成立的。但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个“我”之间的关系和对话。
@ ┣━┳━┻━┫ ,8/10分,3D 120帧2k版
如同神一样轻盈简练地跃动着身姿的第三子直接将过去的温吞虚伪的情感构建扯碎,他从火焰中徐徐站起、走在飞溅绽放的火星之中的绚烂画面“超越清晰”形成了“跃过真实”的恐怖幻象。我们都知道他是谁,我们都似乎做好了迎接这种错位的准备,可复杂对视后小克不自觉抬枪的动作还是暴露了一切——这是所有人想要回避却无从回避的鬼魂(一如技术本身)。
诡异,实在是太过诡异。在观影途中,除了对于画面细节的惊叹之外,我还感受到了一种异常的不协调感。不知道是只有我,还是其他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很多画面内,用双眼所感受到的景象十分“不统一”,往往是近景的面部特写与远景的虚焦在视觉上几乎一样“立体”,在画面上甚至没有远近之分、景别之分。如果说的再夸张一点,这部电影在本质上,是没有“景深”这个概念的,真的太恐怖了。这样的一部实验性质浓厚的电影,真的还能被称为是“电影”吗?
@ 铎mao猫 ,5/10分,3D 60帧2k版
李安失手,承认专注技术忽视电影本身有什么难的?无法接受没有电影感的电影,有这种技术反而更想看高帧率拍出来的porn,而不是十八流的好莱坞烂俗概念科幻动作片。
@ 和光同尘 ,6/10,3D 120帧4k版
观看的顶配,从第一眼就把观众引领到了影像本身,诚然这是好的,可是粗暴的剧本只是不断呈现技术。扬言是“电影未来”,在过分强调真实的基础下,如同cg一般的过场把律动的真实硬生生扯出来。不否认也不讨厌完全类型化是为了迎合市场,以此才能继续革新。可是能否挑选一个更加优秀的剧本来呈现?
@ 法式曌影 ,6/10分,3D 60帧2k版
几处惊喜,全片败笔。李安看得出来很努力在做技术革新了,但问题是,电影真的有必要做成这样吗?这是真正的技术革新吗?当年“比利'林恩”特意看了120帧都没看出任何创新之处,这部选60帧更是觉得毫无必要。剧本简直俗气老套到骨子里,不过惊喜的是李安仍然把自己的人文情怀成功嫁接,于是它至少还显露出一丝生命力。全片的所有文戏老气的只剩沉闷(或者说几乎所有戏份),而高帧率的清晰度反倒削了一层电影的质感。只剩中间一场动作戏几乎惊掉我的下巴,李安的顶级执行力完全显露,镜头被赋予了灵魂一般游走,把动作拍出了灵动感又不缺凌厉,并且将人物的第一次对峙通过镜子进行压缩串连起两个空间,一个变焦镜头变换主观和旁观视点简直可谓绝妙啊!李安可不可以不要再执念再这无意义的“技术革新”中浪费他惊人的才华了啊!至少革新也拿个好本子啊!
@ 身不在场 ,4/10,3D 120帧4k版
仿佛看到了未来游戏界的CG制作水平,在这样处处设限的拍摄环境下,还不如以全CG拍摄一部影片,人类在高帧数下的不自然表现永远是短板。动作戏情感戏更是一塌糊涂,由于看不见旧时的动态模糊,史密斯和克隆人的追逐场景你甚至不能感受到哪怕是一丁点的速度感。一些为了展示新技术而刻意设计的场景也纯粹沦为了发布会上DEMO的存在。电影产业是在技术的不断升级之下快速发展,但电影美学却并非如此,声音与色彩让创作者们看到了电影在创造现实渐近线方面的潜力,哪怕是近年来大家褒贬不一的3D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在景深构造和观看体验方面的截然不同之处。120帧+4K+3D格式和当年宽银幕、气味电影的技术一样,在本质上只是一次试图将观众再次拉回影院的奇观化手段,当我们在美学的层面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进步时,这些技术也就完全担不起电影之革命之名。如同那些匆匆忙忙修筑而起的Cinity影厅,它们也行能让你看清一切,却看不到电影的未来。
@ 妳的世界几点,6/10分,3D 120帧4k版
这顶多算是好莱坞商业片的一般水准。但因为120帧 cinity 却又变得不一般,cinity提升了3D的亮度,而120帧的清晰度宛如真人就活生生站在你面前。总觉得这部算是李安的一次技术实验(比利林恩那个是野心,不纯是玩票),这次完全是商业片试水,以此投放市场,看看反馈怎样(安叔的勇气可嘉)技术>一切,所以这部并不那么李安。电影里面当然也有李安的东西,比如人欲望的压抑,挣扎和膨胀,人文的关怀和反思,父子之间的关系。视效上完全是第一人称玩动作游戏的既视感,很cool,尽管打斗有点健美操(120帧呐!),但代入感很强,身临其境非常嗨。当然了,故事文本太弱也是不争的事实,文戏确实也无聊,至于克隆人的探讨也就是蜻蜓点水。
@ chaos ,5/10分,3D 120帧2k版
高帧加上3D,对焦使得背景虚化更为立体,甚至连人脸抖动的纹路都能看清,细节流畅得好像按了慢速播放,but so what?克隆设定掐头去尾流于表面,结局更看不到一点深入的情感刻画。诚然有弑父镜面元素的高度解读空间,但这是真正融入于电影且自然真切的传达方式吗?用动作类型片来承载这种被扭曲化了的概念传达是不可行的。可以解读,但于我绝不是合格的、能引发自然情感共鸣的类型载体,所以是失败的。我宁愿李安老实拍一部爽片,也不想看到牵强符合的意象表达。高帧带来的震撼只持续了十分钟,文戏武戏都索然无味。120fps可以拍任何类型的电影,但绝不是这一种。
@ 伏眠 ,6/10分,3D 60帧4k版
电影是需要灵魂的。
如果灵魂只剩下一个伟大的帧数,附带着粗糙的逻辑激烈的战役生硬的剧作,那可真是太可惜了。60和120这两个数字可以用于定义任何一段伟大或者平凡的影像,但这两个数字不能让任何一段平凡变得不凡,也无法为任何一段伟大加冕,技术终究只是载体,仅此而已。
@ 西卡里奥 ,6/10分,3D 120帧2k版
看到最高版本的第一秒与具有实感的动作场景时,也许或许我们就如百年前第一次看到《火车进站》的观众一般,对眼前影像具有高度敏感的感知能力与对其的贪婪信任,把对观众的吸引力重新还于了影像本身。虽如此,我也不完全认为这就是“电影”的未来,高帧率下人物的运动就如同CG制作出一般,如此虚假感与动作场景结合如果说尚可的话,那么文戏部分的全程特写就完全是技术实验的牺牲品了,放之更广阔的电影范围,提高影像的被感知力的同时使影像的内容变得虚假,如果未来的电影变成这样,那电影同时也就终结了。
无论《双子杀手》的视觉效果有多震撼,技术革新有多超前,对于电影和它的运载本身,我们始终无法忽视以下两点:一,在商业上,这是一部非常失败的作品。无论是北美还是中国,其票房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二,在故事上,就算可以在枯燥的故事中解读出“俄底浦斯情结”,这仍然是一个无比枯燥且矫情的好莱坞烂俗故事。无论是资本方,还是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想必都不会继续为李安的“技术革新”所买单。那么,李安能否争取到下一次自我证明的机会,而他所作出的尝试,对错与否,真的可以交给时间来判断吗.....
@ 浮草 ,6/10分,3D 120帧2k版
不懂运动影像看不出高深之处。援用艾略特的话“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情感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我完全支持巴赞倡导的完整电影,更鼓励技术革新,我也非常支持李安将这项技术实验进行下去,但头发毛孔看的更清晰的今天,内心有探索的更清晰么,这项技术拓展了情感并有高明的表现了么。我并没有太感受到。从剧作来看,节奏、完成度是可以的,镜像、自我、弑父、父权甚至可以做政治隐喻时代解读,但整体依然只是普通类型片的水准。所以“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韵律或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
@ 意识流螺丝刀 ,7/10分,3D 120帧4K版
李安此次最为显著有开创性的创新即是:将技术赋予了某种作者属性,技术切实地成为了作者表达的一部分,呈现出的效果也着实迷人,借开头火车出站一瞬间给人带来的身处站台上的恍惚感,李安完成了同卢米埃尔的致敬;高帧数下的动作戏结合导演精彩的调度营造出的迷幻而让人提心吊胆的氛围被无限放大,电光火石清晰可见乃至是切实可感,在完全沉浸的基调之下完成了对主体和克隆体共生关系的探讨,也因而在第三个克隆人头套被揭开的那一刻造成了全场惊呼。然而“故事”这个概念本身就必然伴随着某种抽离,文戏在本就蹩脚的对白之下显得尴尬和多余,技术托起的文本本身过于套路,对于情感的渲染与呈现亦过于浅薄,使的作品离开了技术便平庸不堪。因而引发的对于技术的探讨也愈发发人深省,如果说高帧数的最终目的在于观者的完全沉浸乃至于消解“导演”的存在,以狭义“真实”作为广义“真实”的佐料,那么本片的充其量就仅是一次探索而已,至于电影世界是否需要这样的探索,就留待时间去评判了。
@ 香香菲舞 ,5/10分,3D 120帧4k版
从《少年派》开始,痴迷于玩最新技术的李安,就逐渐放弃了一些早期佳作中,灵魂的细腻之处。《比利林恩》更是某种执迷不悔的探索。李安骨子里的叛逆,不仅是随处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父权讨论,也凸显在每一次新作的新锐特点追求。 所以,《双子》的选择,更像是李安过了花甲之后,一次笨拙却不服输的潮流之举。剧本的浅薄已经不需要再做深究,120帧在配套设施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眼球在观看过程中模糊,也不知是激动还是感慨而就。有点心疼李安的执着,如此身价的导演,探索着电影界中的下个里程碑,奈何时间节点不是每次都符合他推举的节骨眼啊。 对他的下一次仍旧有期待,但对他的《双子》终究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 卡佛啪啪卡夫卡 ,7/10分,3D 120帧4k版
一场依靠高强度视听推进的inside out,一生二,二生三,意外精致的复合结构。中年独身者内部欲望的滞留,刽子手枪下的过往的幽灵,被赋予了形体成为实在反过来haunt这座本就淫秽的忒拜城,只是这一次的闯入者并非俄狄浦斯。双子再到三子,你来自于我,却不再成为我,恰恰是因为另一个父亲,因此这一场弑父有没有成功,又得另当别论。而比探索视听语言的边界更重要的是,李安的作者性标的或许已点滴融入技术本身:不以技术接近真实,而是拥抱技术的虚假,以技术的“非人”穿刺真实的人的世界。
@ 幽幻 ,7/10分,3D 120帧4k版
先不考虑剧作上的问题,观看120帧这种全新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爽感,得天独厚的优势带来前所未见的真实,甚至,超越了我们所定义的“真实”。固然,我们仍不知道这种失真感是好是坏,但它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足以称赞。李安在挑战着电影的未来,即使不一定成功。
@ 果樹 ,6/10分,3D 60帧2k版
这依然是一部过程电影,真心觉得有点可惜。对于叙事上的不足,或者有另一种视角,在这一部电影中,内容本身就是为了形式而让位了,于是在文本层面只选择了最有效率的路径。如果这个故事放到一款游戏中还有人会多加诟病其问题吗?高帧率对镜头的束缚带来的电视感真的是问题吗?那又如何看待追逐戏、自我互视等具有游戏感的桥段对于全片的加分?从这个层面上看,当形式的实验性一再被突破,第七第八第九艺术的壁垒是否也被突破?
@ 六个月亮的六 ,6/10分,3D 60帧2k版
抛开技术噱头来看,这不还是那个挣扎在父与子母题上的李安嘛,只是用了更财大气粗地方式来讲一个陈旧老套的故事。可能是没有选择顶配放映场的原因,所谓的沉浸感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却总是被以往看好莱坞商业片时感叹的“这都是钱啊!”所短暂地抽离开。这几年的李安走上了电影的另一条路,他一意孤行地探索着电影新的出路,无法评判对与错,只有喜不喜欢。那很可惜我不喜欢。
仅打分:
@ 思路乐 8/10分,3D 120帧4k版
@ 失意的孩子 ,8/10,3D 60帧2k版
历期评分TOP5:
1.《痛苦与荣耀》 8.0;
2.《同义词》 7.7;
3.《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7.6;
4.《你的鸟儿会唱歌》 7.5;
5.《太空生活》《江边旅馆》 7.4;
下一次见,估计就是《兰心大剧院》了。。。。。
PS:昨晚排版问题引起各位阅读不便,现在于10.23号凌晨已修改完毕,望各位谅解。
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是10月18号在北京上映的,上映的时候因为我不在北京,也就没有去看首映。
结果这就跟我拖稿一样,随便一拖就是二十多天——
前两天,我才跑去电影院看了最高规格(3D/4K/120帧)的《双子杀手》。
看之前,我的期待值很低很低。
因为之前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对这个片子的差评。
这些差评来自且不仅来自于各大媒体的著名评论人。
差评的理由基本上是且不限于是:
故事俗套,打斗无聊,毫无新意。
我真的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影院的。
看完,我的心落地了。
我可以非常确定地评价这部作品:
深刻而优美。
一点儿也不觉得失望。
但与此同时,我也确实理解了很多对《双子杀手》的差评:
确实从剧情层面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故事。
从受众层面来说,这也的确不是一个特别大众化的作品。
什么叫大众化作品呢?
最近比较火的美剧《致命女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从故事内核来说,它跟《双子杀手》一样,也是讲多方「博弈」、讲「夺人性命」、讲「自我成长」的一系列故事。
但你看《致命女人》就会非常轻松,跟着剧情线索走就行了——
这样的美剧,其实它是诉诸人的生理刺激的。
演员、台词、服装、剧情……
你放心,编剧和导演已经想好了一万种不让你犯困的套路他们绝对有的是办法让你兴奋。
而文艺片,或者说优秀的文艺片,往往相反——
它们更倾向于给观众以心理刺激。
(注:这里文艺片主要是指导演的作者性比较强的电影)
这种心理刺激,往往又是需要本身有较为主动的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做支撑的。
它不仅是故事,而且是理念、趣味、视角,甚至哲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起来的有机体。
你得本身对这种东西敏感,才会嗨,否则,那些东西就会失灵。
所以好的文艺片对观众的观影素质要求,是会更高。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作者性很强的电影。
它包含了李安的许多个人甚至是私人的表达。
同时,也因为它运用了新的电影技术,所以它是一个极富哲学性的作品的同时,还极富实验性。
如果不习惯动脑筋、不善于观察细节、也不热衷于主动获取信息的话,看《双子杀手》觉得无聊,是必然的。
因为李安确实不会拍爽片——
或者说,他爽的点跟大部分人爽的点不一样。
他没事儿喜欢思考哲学问题,但是试问,有几个人愿意在电影院里看威尔史密斯纠结两个小时: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要去往何处」呢?
但李安不管。
这一次,他比以往都要来得更笃定、更强势,更疯狂。
他不仅完全不像一个65岁的老人,反而好像真正开始了自己真正的青春期,开始思考一个真正属于青春期的问题,那就是:
「我」的未来。
此处,「我」一方面指电影,「我的未来」也是电影艺术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也指李安自己。
「我的未来」也是在指李安个人的历史——
在创造电影史的基础上,所书写的个人史。
他坚信120帧的优越性,他坚信《双子杀手》的艺术价值,他坚信自己是对的,其中必有一个原因是,他太清楚了:
即便错了,这也必将载入「我的未来」。
这样的诱惑,远大于金钱,远大于地位,远大于奖杯—— 远大于那些他早已经唾手可得的东西。
「未来」,或者说「史册」,是真正的高强度的刺激,它能无限地满足李安那已经非常人所能想象的阈值。
所以,李安六十五岁了,但是他拍片的激情却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杀手。
这不是因为他天生神力、精力过人,而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要去哪。
在大家感慨「李安老矣,尚能饭否」的时候,殊不知,李安已经在那个通往「未来」的战场上,杀红眼了。
正是因此,他才开始直白地表露自己对剧情、对故事的不在乎——
故事,是自古就有的;
但电影这个东西,却是依托于摄影技术以及放映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电影史绝对不是一部剧情片史,而是一部「如何定义电影」的实验作品史。
过去一百年,电影人们是在通过不断地去定义「电影是什么」,来给电影创作者以创作方向的;
电影艺术是在这样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形态的。
李安深谙此道,所以,他开始重视电影技术创新,他开始索要导演「真正的权力」。
「那观众有兴趣的,其实是人物和情感;你拍电影拍得多了不见得对这个开始有兴趣,(用)那些东西去满足好像变成你的工作一样,而不是你的权力。」
本文,我们就来简单地窥探一下李安。
不是那个钝感的、宽厚的、温吞的李安,
而是那个锐利的、激进的、杀气逼人的李安。
有句老话叫,小孩子才有杀气,大人都只看利弊。
我总觉得,李安是在从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重新获得那种——孩子气——杀气的——
那好像是一种,终于开始可以直面内心对「满足他人」的烦厌的痛快。
我(拍那么多电影)到现在,其实我对于观众想要什么,感到一点烦厌。
生活有时候特别有趣。
有些人自小就是那种不好惹的刺头儿,长大后反而渐渐被磨平了棱角;
可也有些人,从小含蓄隐忍,长大后却逐渐发现自己原来獠牙锋利,是断然不好对付的食肉动物。
李安,无疑是后者。
他2017年接受杨澜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不可能像昆汀·塔伦蒂诺那样拍电影,原因是:
「我想每个人都还是有个限制,虽然大家觉得说我做片子,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不是这样的。」
刚说完自己有限制, 转身就做出了《双子杀手》。 跟并不赚钱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李安还在坚持没人看好的: 3D/4K/120帧。 这个时候,我才仿佛读到李安在采访中没有说出来的的下一句话,那就是: 昆汀·塔伦蒂诺也有他的限制,他做不了我现在做的。
以我看来,才是真实的李安:
你以为他是没有战斗力的「猪」,但他确实艺不惊人死不休的「老虎」。
他从《少年pi》做到《双子杀手》,从24帧做到60帧、再做到120帧,他还不满足,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加码。
现在,他已经用特效制作出了真人演员来演戏了,这种突破常识的想象力和独行背后承担的压力,年轻和热血得让人羡慕。
(除了技术难度之外,李安还背负着巨大的票房压力,《比利林恩》的最终票房收入甚至无法补足投入的成本)
陈文茜问李安:《双子杀手》这个故事为什么打动你?
李安回答道:
不是故事。
其实我觉得,故事你可以瞎编。
故事,是你把你的主题阐释出来的一个载体、一个工具。
有的人看故事,就是看故事(情节发展);可是对我来说,故事只是一个承载体,一个结构上的工具,没有它你没办法开场,没办法收场。
那《双子杀手》这个故事也好,其实主要是一个构想,而这个构想就是「复制人」。
它是指人跟自己打斗、挣扎、互相毁灭、然后互相扶持(的一个过程),(我是在)把一个内省的东西、抽象的东西,把它具体化。
这就是《双子杀手》在探讨的内容。
它的立足点,其实是概念层面的。
而这个概念,之所以能打动阅片无数、拿奖拿到手软的李安,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内容上,他可以在《双子杀手》这个故事里,延续他要讨论的「自我」的这个议题。
早期李安的作品,比如像父亲三部曲,其实还是在讲社会、讲家庭关系,讲相对来说宏观一些的事情的。
它们都很写实,它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东西,拍得明明白白
但《卧虎藏龙》之后,李安就开始更多、也更强烈地进行「自我」探索了。
李慕白、绿巨人、少年派…… 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李安自己?
《色戒》《断背山》《比利林恩》这所有的片子,哪一部不是在讲:
李安的理性与感性。
真的,他其实不太关心别的。
他这一生的艺术创作,就好像完全是一个双手互博的过程。
他对于日常性问题的思维层面是很清醒的,但是他依然寻找着自己灵魂深处触不可及的幻觉。
所以《双子杀手》里才有这样的镜头:
模糊。
浓郁。
骤变。
好像人生不可测的历程。
那种矛盾与复杂、那种你溶于我、我塑造你的生命必然,都被李安藏进这样的画面里。
它很写意,但它就是我这样的人,看到会爽的地方。
李安是从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越来越喜欢玩这种捉迷藏的:
不是藏什么故事,而是藏一点… 好像不能用语言精准描述的感觉。
大家没有发现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实就根本不是一个故事,它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情节上的高潮可言。
它只是一场对于外人来说,无法窥探的海上漂流。
它是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揭开来就是,李安在说:
我「杀」我自己。
(我在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迭代)
就这么点东西。
《卧虎藏龙》也讲的这个,《双子杀手》也讲的这个。
但是在那个打自己的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好像能从他的心里,连接到我的心里。
我没法简单地用语言形容这种连接的产生,但是,我曾经历的某种痛苦、某种困惑,以及某种绝望与希望的拾取,都被唤醒过来。
这就是我给李安、给《双子杀手》打五星的原因。
我觉得我看完获得了一点点安慰。
而这种安慰,我从他的每一部作品里,几乎都获得了。
所以,我赞同李安自己表述的:
「一部一部作品,大家看我在变化,其实我好像,只是在拍一部很长的电影。」
而这部很长的作品,是无限向内的。
所谓的120帧,说白了,也是李安斧凿自己内在的一个工具。
这就跟挖井一样,挖到少年派,他发现工具不够用了,于是找一个新的。
人人都在问他,为什么要用120帧来拍电影?
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全球还只有4-5家影院可以放映120帧、4K、3D的规格时。
全球的导演,此时都还在用每秒24帧的方式拍摄电影。
——为什么还是要这样去做呢?
对此,李安具体说了三点。
第一点:
「就是很想看啊」。
「想要做到最好的舞台、最好的灯光,看会是什么样子、要怎么演、最好的观众是怎么样」。
想看,就做。 李安坦白自己的欲望。 谈到120帧,他也承认有时候「非常无奈」(因为几乎没有人理解), 可是也因为它而非常兴奋,所以他有兴趣去探索它。 不仅是要做《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未来如果有条件,他还会继续这样去做其他电影。
在没有遇到120帧之前,李安说他从没有想思考过,为什么要用24帧拍摄电影。
后来去想,才发现原来因为对于彩色有声片来说,24帧只是最低规格,而非最优规格。
大家只是习惯了这样的做法。
但,这种情况又会维持多久呢?
李安,做出了他的思考,他也选择了120帧作为实验的方向,并且现在加入了「创造真人演员」的部分。
对此,李安说得很清楚:
尝试120帧,不等于放弃24帧。
正如我们现在有彩色片,不等于我们放弃黑白片一样。
而这些信息,其实并没有被有效地传递给大众。
120帧与24帧,似乎被理解成了一种对立的存在。
第二点:
针对不同的放映规格,李安全部都进行了单独的创作。
也就是说,拍摄的时候,李安用了最高规格去进行拍摄,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考虑到放映设备的问题,他依然依据不同放映规格的特性,去单独进行了制作。
「当我每做一个降格、每做一个放映(的时候),我都就着它的特性,重新创造一遍,甚至是2D版本,有120格有24格的,我都去重新把它那个打光等各方面,重新调整一次。」
「其实艺术有时候会有一个补偿作用,当你没有什么东西去补偿它的时候,它本身就有价值在里面。」
李安的意思是3D/4K/120帧,固然是针对他最近两个作品最佳的观影形式,然而:
一个本身就富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绝不尽然依赖于放映的形式。
换句话说,李安仅仅只是提高了电影制作和放映的规格,但是他并没有去真正意义上去挑战电影的叙事的语法。
说白了,觉得120帧好看的人,也不会觉得24帧就不好看。
第三点:
3D/4K/120帧这种高规格的技术,实际上是为了让观众对「人」的阅读更深入。
「3D其实应该用来拍人脸,因为我们人生在彼此看的时候,就是这种方式。」 「扫描对方用两个角度,同样的方法,然后我们人是能看得更清晰,只是没那么大。所以我觉得3D应该用在戏剧上,而不是动作上面,现在正好相反。」
「3D最应该做的,就是对脸的阅读」 「它不光是捕捉细微的表情,而是在这个清晰度下,即便所有演员都没有化妆,但是她们的气色你看得进去,拍的时候,他内在有的感受,你都会跟他感同身受。」
「(这个技术)感染力很强,它不用靠演或者靠台词来告诉你,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技术下,演员要真的有足够多的东西给观众看才行,他的眼睛里面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物活过来。」
这一点,其实也是李安对于120帧的追逐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支撑,那就是:
他所追求的技术,实际上也是他所追求的「真实」。
换句话说,李安认为,我们现在看的电影,远远不够真实。
那么,什么是「真实」呢?
李安从表演层面聊了这一点。
他的意思大概是,在2D、慢帧率的情况下,我们对于演员的宽容度其实也会比较高,因为低帧率下,演员与演员之间表演的细微差异,并不容易被发觉。
但是当拍摄规格变成了3D、4K、120帧时,演员与演员之间的表演差距就会被急剧放大,演员的表演细节一定会随之在人眼中更清晰——
这种清晰意味着,演员表演的一切都会被放大,这种放大尤其包括对演员表演时心中的空白的放大。
而这种空白,实际上就是表演上的一种「虚假」。
因为我自己看了好几次120帧的放映,加上我本身对于「表演」也有一点点自己的研究,所以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没有为什么 ,就是能感受到。
当我看《比利林恩》时,比利林恩站在舞台中央,李安给了他一个360度的旋转镜头,我深深地被那个镜头震撼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与那个世界之间的距离。
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他无以抗争的无助。
我第一次看《比利林恩》时,前半个小时我只是觉得特别清晰,但是其他的感觉并不强烈,我还跟朋友确认了一下这就是120帧吗?
直到我被那个镜头撼动。
如同李安所说,
高规格的放映其实是增强了人们的感知能力,它让电影的里的世界跟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更短促,也更模糊了。
李安:不止看得到,还感觉得到。主持人:对。李安:那种感觉是很奇怪的,你看得到的东西你可以分析,感觉到了却说不出来。
我是基于第三点,给《双子杀手》打五星。
其实真的不是说别人不喜欢,我就喜欢。
而是,我在电影院里看着老年威尔史密斯跟青年威尔史密斯在摩托车上较量的时候,我看着他们彼此看着彼此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一种无以言喻的时空感。
那种时空感仿佛比我过去理解的三维,要更三维。
我有一点点进入到老年史密斯身上的感觉。
对,这甚至都不是一种进入人物,而就是「进入演员」。
并且在这种进入中,我能够非常迅速和强烈地获取导演意图,进行自我寻觅。
所以我才说,我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是: 深刻而优美。 我看着青年史密斯一次次打倒老年史密斯,我看他们激烈的打斗,却听着神秘安稳得如同一场独舞的背景音乐。 我臣服了。
五体投地。
我作为一个观众,我给电影打分,一定都是尊重我的体验、以及综合认知的。
我打的高分电影,一定是我认为它的亮点,足够亮,亮到了一种特别的程度;低分同理。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给出我自己评判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对于其他人是否适用,我不在意。
我在意的:
是作品给我的内心留下的「痕迹」,是它对「我的自我」产生的塑造;
是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意图是否「真实」。
那么又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是真实呢?我不知道,或者说我也只是模糊地知道,李安也是模糊地知道,所以我们去采取一些方式验证我们的推测——
比如说,「杀」掉过去认知,建立一个新的。
也是最近,陈冲与许知远有一个谈话。
陈冲问许知远: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真实,但与此同时,在中国最好卖的一个软件是什么?
许知远说:修图的对吧。
陈冲说:
对,所以就是(我们现在)对真实的质感有一种失去,它是通过一层(滤镜)磨光了以后(来被看待的),这不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关注。
这种东西,容易得多啊。
你在里面,有安全感。
我深以为然,我也相信—— 真实,就是去往「不安」。
我这一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对于「安全区」的沉溺是过量的。
所以所有人生的决定,当你要用自己的良心去做分析,用自己的良心去感受对错,会很艰难。但是这个其实是人应该有的。
嗯。
所以,其实短暂的对错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还真的就是人不断地正视自己、不断地寻找真实的过程。
即便没有真实。
但有趣的是,「寻找真实」也是在「创造真实」。
这就是电影,或者说艺术特别值得玩味的地方。
有时或许是我太过敏感?我总是能在李安的电影里,看到他一遍又一遍地解构自己,重建自己,拆胳膊卸腿,动作利落得让我常常忍俊不禁:
像李安这样天天「杀」自己的杀手,真是睿智又可爱呀~
我也要去试一试。
其实本来不想写长评,但最近友邻无限转发各种抽象人文词汇无限,但科技理论水准几乎为零的文章,简直让人抓狂。大家在狂看各种符号学书籍之余,能不能拿起单反,好好研究下快门和光圈呢?
先拿下图为例
这是《双子杀手》推介高帧率最为常见的两张对比图,据说代表了24帧和120帧的差距。并且无数人由此发表了120帧更清晰的言论。
很不幸的告诉大家,这是宣传方鸡贼的套路。实际上,这两张GIF都只有8帧。对,你没有看错,这两张帧速是一样的,都只有8帧!
然而这两段gif画面,肉眼可见的清晰程度不同,但是分辨率和帧速相同的话,为什么看起来下面清晰很多呢?
下面我给大家看下两张图第五帧的单帧画面对比
原因就是这两段gif里每一帧的画面是不同的,而看单独一帧的话,相信有摄影基础的同学已经能够指出,下图比上图清晰的原因在于快门速度够快。
快门是每帧画面曝光的时间;帧速率是每秒画面的帧数。摄像机快门不能改变帧速率,帧速率也只能影响快门的最慢速度。
不管是24帧还是120帧,都可以拍摄快门速度很快的影像,这时候单帧的运动模糊就会很少。甚至连上面的8帧都做到了。
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的24帧电影,在拍摄运动场景时,为了让大家看清动作,减少拖影,快门速度不可能是按照最低标准,人家只是找了一个感觉运动模糊和动作清晰的平衡点而已。
所以,如果有人叨叨120帧技术上单帧就比24帧更清晰,并不成立。
那120帧完全没有意义吗?不是。帧率对画面本身并没有直接影响,但对画面播放的连续性是有影响的。越高的帧率就有越完善的运动过程,观看过程就越流畅,而不会有跳跃感。
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的说,清晰程度(运动模糊程度)是由快门速度决定的,而流畅程度是由帧率决定的。
同时,我发现许多人无意或者故意的在混淆《双子杀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把大量原本属于3D或者4K或更不着边际的功劳,硬往120帧身上安。
而所谓毛孔都看得清,过度清晰这种说法,其实也和120帧关系也不大,这只和单帧画面有关系,主要就是4k的高分辨率和高快门速度的低运动模糊,或许还要加上HDR和3D技术。拍摄一个不动或者运动缓慢的物体,本身对帧率和快门速度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我搞不懂ripple同学一本正经,一会巴赞一会德勒兹的扯这个镜头高帧的意义。这个镜头的主要观感都是广角镜头的畸变造成的,把技术扯成玄学,真让我哭笑不得。
至于文内提到各种变焦,这都是传统电影技法内的发展而已,和帧速搭不上关系。
我个人认为李安的120帧尝试是失败的,尤其很多运动场景模糊太低导致极强的CG感,仿佛在看游戏的过场动画。而游戏界原本做的东西都是清晰的cg,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反而在往里添动态模糊,李安和游戏厂商,大概总有一边是错的。
在这我拉个大佬卡梅隆,他认为:“我对高帧率技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解决3D的某些特定问题:比如当你快速平移镜头发生抖动的时候。对我来说,高帧率只是这类情况下的一种解决方案,称不上一种格式,也不像70mm一样会成为一个大事件,但显然李安不这么认为。在‘阿凡达’续集中,我会有节制地使用这一技术,但整部电影不会采用高帧率。”
《双子杀手》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实验了新技术但不成功且剧本稀烂,但导演一些视听调度还蛮精彩的电影。这个剧本在1997年大概还算新潮热门,现在完全属于烂大街水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什么反抗父权,俄狄浦斯情结之类,就像看个《时间规划局》使劲分析无产阶级革命论,不是说不相关,而是没这个必要。
最后放点有意思的吧。
如果说奇爱博士把李安称作是21世纪的格里菲斯还能算是恭维的话,那关雅荻吹的依然是没边级别的。
朋友们,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那是什么级别啊。格里菲斯谁啊,我给你翻译翻译,他是电影艺术之父。我无法想象吹捧能到这地步。过分到让人恶心,滑稽。
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技术史上开创性足够大了吧?导演没什么人知道,和格里菲斯能比吗?第一部彩色电影影响大不大?不百度,友邻谁能知道名字?大家扪心自问,仅仅一个120帧,能和有声或彩色对电影本体的影响相提并论吗?
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您真的可以。
很多影评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双子杀手》的技术面,但没人认真分析一下这事儿,感觉像拿通稿写的。看不出本片实验性质的影评人不是影评人,是书评人。
先抛结论,李安不是一个技术流导演,只能说是一个技术爱好者导演。但是基于他的影响力,让高帧3D电影在他手里两次试错,是很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为此他不惜搞了个质量比《第六日》还差的剧本,明摆着就是不要让你去分析故事啊内涵啊父子关系啊,而是要注重这个电影的皮相,让你关掉手机回到影院,在座位上好好享受影像带来的原始快感——运气好的话,哪怕你不能体会当年观众看《火车进站》的惊愕,但也能至少重温一下第一次看《阿凡达》时的激动。
我有幸也看过120帧4k3D版的《比利林恩》,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双子杀手》在《比利林恩》几乎是在抖抖索索试错的对比前,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他没有再尝试《比利林恩》中已经pass掉的错误用法(比如过多使用固定镜头、跳切和长焦特写,还有黑白画面),同时大胆拓展了横移、跟随、慢镜等表现可能性。先竖大拇指,然后逐一分析。本片不剧透(这有啥好剧透的)。
1.开场logo。Sky Dance 的画面没有配合做高帧,所以有明显的卡顿感,让人有买个显存的冲动。后面的复兴影业、阿里影业没有这个问题。
2.在本片中李安想通了一点,就是如何处理景别与摄像机距离的关系(或者说是景别与焦距的关系)。《比利林恩》中,他曾经过多用长焦镜头拍摄人物特写或人物关系,导致人物成了纸片人,背景又是虚的,观众像看ppt。这次他用短焦靠近人物拍特写,表现人物关系时就离得远一点,全景就离得更远。这个才符合人肉眼习惯,没拖技术后腿。尤其是特写镜头里人物立体感就正常了。
3.五场动作戏,分别是火车狙击、逃脱暗杀、摩托追逐、墓穴大战、小镇大战。在此逐一分析。开场的火车狙击最惊艳。李安在这里疯狂地、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展现3D情况下长焦镜头横扫的表现亮点——还有什么横扫能比模拟狙击枪视角横扫几公里外的高速火车更极限的?要知道24帧的话,观众早晕歇菜了,但60帧就稳如铁。鱼眼镜头(存疑,也可能是特效)也用了一次,恐怕李安自己也不够有信心,但是效果出色。之后的文戏也拍得风生水起,李安高高兴兴狂拍横移,就怕前景不动。尤其是克里夫欧文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240度近景环绕,把迈克尔贝拍死在沙滩上。
4.逃脱暗杀。这个场景是低照度。要知道高帧拍摄,对光线要求很高的,毕竟感光器接收光的时间缩短了几倍。听说本片以实拍为主,我不知道李安是如何做到的,夜景漂亮极了,后面还有个星空镜头,真的是又“漂”又“亮”,请想象一下在被窝里把手机屏幕调到最亮的感觉。本片的夜景戏是一个高帧摄影的突破。不过,这个动作场面嘛……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尤其是妹子与拔牙兄的缠斗,因为追求真实感很到位,我感觉就像是站在身边看这两个不会打架的人尬扭在一起。这个动作设计风格与后面大小史皇对打的风格完全不同,不知道李安是怎么想的。
5.摩托追逐。这段动作设计得最精彩,很讲战术逻辑,老史经验足,小史体术强,两人旗鼓相当、有来有回所以很好看。尤其要注意一个长镜头是老史皇驾驶摩托车穿过各个路口,简直生出了看VR电影的感觉,让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是真的!我猜不久后引入高帧概念的VR还会继续炒热一波投资。在这场戏中,李安还玩了一把第一视角射击游戏拍法,还有开侧镜切换高倍镜和红点,请问安叔你也沉迷绝地岛吗?再提一嘴,里面有几个高低搭配的摩托镜头让我想起了《终结者2》里的泄洪道追逐,感觉良好。
6.墓穴大战。同样是低照度,安叔换了个拍法拍动作,这里用比较长的镜头用手持摄影跟踪两人打斗,还是比较出效果的,比妹子打斗可看性强多了。而且又玩了一把夜视镜第一视角,是不是致敬《边境杀手》?
7.小镇大战。这里面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点。一个是机枪曳光弹狂扫老史,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很期待这个镜头,不过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因为没有什么镜头语言的设计。倒是后面最后一个能打的反派(为防剧透就叫小金刚吧)出来的时候,小金刚简直无敌,压迫感很强。小金刚着火的慢镜头,设计得很好。天啊,这可是高帧慢镜,这个马达和感光太牛啦。我宁愿相信是电脑做的。
8.动作戏讲完了,再讲讲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高帧3D镜头。第一个是所有有蚊子、蜜蜂飞舞的镜头。太真实了,我一开始真有投诉影院清洁阿姨的冲动,后来才发现是自己被骗了。第二个刚才讲过了,是夜景,尤其是星空。第三个,是水下镜头,因为前景有无数小水泡。以前的水泡是“表示一下这里有水泡”,如今的水泡是“表示一下这里真的有水泡”!第四个,是我发现高帧摄影尤其适合用广角跟拍,那个现场感是真的出色,目前最佳体验。这除了我刚才说到的摩托车跟拍,还有一个是老王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贴在水上飞机上拍摄漂向沙滩的镜头,我有眩晕感。第五,还是要表扬所有的横移镜头,前景无比清晰有质感。这是决定性的力量,真的让人感觉站在现场。
9.说了好的再说点不好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就是“假到真处真亦假”。由于过于强调现场感了,电影感却弱了。我感觉像是站在现场看两个特技演员表演武术,像是在看8K超高清电视纪录片,像是在迪士尼乐园看真人秀,唯独不想是在看电影。这里有个场景特别有意思。有一个场景是克里夫欧文的公司里雇佣兵训练,我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怎么这么假,结果真的是训练。其实全片的动作场面看上去都是这个感觉,只是唯有这场戏是点破了而已——所以这是需要想办法彻底解决的,我在写《比利林恩》时就总结为“实拍也有恐怖谷”,如今这个问题仍然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了。在此很担心卡神能否解决好。
10.说好了高帧3D效果,再说说本片另一个技术宣传点:动作捕捉与表情捕捉,即让史皇变年轻了。对不起,这个不是新突破,而且我很不满意!不满意的第一点:小史皇年轻的脸上闪耀的还是苍老的眼神。请别说我是挑刺。如果你看过的话就让我来我问你,你觉得老史皇演的好还是小史皇演得好?当然是老史皇了!各种眼神对味啊!但是这个小史皇怎么也是一副老气横秋苦大仇深阅尽沧桑的神态?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李安指导史皇表演的问题。他只区别了小史皇的特效化妆,却没有区别小史皇的阅历和灵魂。这个就是错误的,所以我说李安只是技术爱好者,不是技术大神。我不满意的第二点是,最后大学里小史皇出现的时候,这个CG脸第一次在日光下展现,这个车祸现场啊!惨不忍睹啊!简直怀疑特效团队拿了半成品测试就上了!要不要干脆在画面右下角打上“Demo”啊!敢情低照度拍摄不是为了强调光影技术的细节,而是为了遮丑啊!
11.最后还是不吐不快,本片文本太糟糕了。墓穴里,老史皇含泪对小史皇告白的一段,是网文水准。哪有人是这样自己说自己多么不容易的?
好了,报告写完了。就这样吧! 2019.10.22更新:夜景听说还是白天拍摄再转的老手法。摄影是《借刀杀人》的摄影。
在贴吧看到了一位大哥说,“双子杀手是史皇又一部捧儿子的失败之作…”看了半天才发现问题出在哪…
开场的广角镜头+高速列车颇为惊喜,运动镜头+主观视角契合现今影像「游戏化」潮流,高亮度视效呈现的细节纤毫毕现,但这般技术加成于「电影」本身有何真正改观的意义吗。平庸甚至俗套的剧本与台词,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关于父子关系的探讨,即使放在李安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不过重拾旧文而已;置于广泛的商业/类型片范畴,亦是平平,从《比利林恩》至今,李安突破之心可敬,然而并不能苟同。较有感触的一点:创伤/噩梦形成的所谓ghost,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怪人」模式下,生成为实体的镜像。
刚看完觉得,天呐李安为什么会拍一部科幻版007?细心回顾,感觉少年派到双子这几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摄技术来追求一种“逼真的虚假”,就是作为“电影”的本身啊!一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但同样演绎“我和我自己的惊天动地”。摒弃更有深度的剧情是种风险行为,但也尊重李安的尝试和冒险。
1、仍是部非常“李安”的作品,新瓶装旧酒的《绿巨人》。探讨的依旧是本我与超我的认同关系,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2、首映看的60帧率版,已很惊艳:广角镜头下的高速快车、主观视角镜头、远景迅速拉近景、高速摄影机下机关枪扫射的慢镜头…Impressive;3、特效超屌!高空中的飞机、暗光中的搏斗以及年轻版史皇的眼泪,真是登峰造极!
四星半。《双子杀手》昨天国际评分开分,不是太理想,但我坚持自己对于李安的判断: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手段去讲故事。这是关心故事和奇观的观众,通常会忽视的切入点,他们不晓得,安叔要做的,以及怀揣的雄心,其实是要重生一种新的电影语言概念——它可以放置于各种传统商业类型当中,正如《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和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并配合道道地地的李安作者风格,比如对父子关系的一贯探索。讲真,想到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影语言可能由我们华人开创,我是激动的——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安叔要做的,就是当21世纪的格里菲斯。
这部片不是李安拍的,是他的克隆体拍的。
北美影评人中意两个牛仔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接受两个杀手的儿女情长。也确实,把李安一以贯之的亲子关系母题,放进科幻悬疑片的外壳中,几分哲思却又带着几分拧巴。但最令我惊喜的倒是动作戏的调度,光一场摩托追逐戏就已展露宗师级的水准。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的。
李安导演正在用激进的技术和优雅的气质拓展着「电影」的边界。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还能拓展甚至重新定义电影的边界,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格外鼓励了。而《双子杀手》在激进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没有放弃电影的叙事传统。对于一部在技术上如此激进的电影来说,狭义上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的占比是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或者说,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这件事情上,远远没有「如何讲这个故事」重要。「故事」作为承载「电影」的载体之一,它并不是电影本身。有些导演选择讲故事,有些导演选择如何讲故事。而这一次李安导演明显选择了后一条路。最后,高帧率格式是 3D 电影的未来!
加入“每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困惑”、李安一直以来“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120帧/60帧全程逼真和爽快的观影体验,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比利·林恩》打开了一扇门,一部分人进来了,然而技术革新并未就此普及。《双子杀手》将让更多的人踏进去,切实感受高帧带来的观影体验,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电影世界。在技术手段已登峰造极的今天,安叔依然能走在前沿,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观影习惯,这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彻底的融入电影。
豆瓣超前点映,传统的“摄影机每秒撒谎24次”,感谢盗梦3D60帧的谎。正片120帧会二刷对比。#不搞科技的武指不是好导演#,这片子故事和特效都值得看。1故事:我们年轻时总想把所有事和人都看透,弄明白,不明白就慌,一慌就死磕,过来人管这死磕叫南墙和黄河。 长大了才明白,这慌就是青春,等你TM不慌了,你也就老了。但让你再活一次,相信我,这些南墙和黄河,你还是会死磕。你拽着跟我说你还年轻,没事,再过30年,你就也不照镜子了。2特效:真人特效吓到我,上次被吓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两场打斗太爽了,枪械追车和骷髅地窖肉搏,呼哧哧的能听到风那种,上次看得直往后躲还是《突袭》。这片子就是李安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你不去影院会后悔。现在相当期待《马尼拉之战》Thrilla in Manila(2020)
第一批看120帧的人太会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无聊到吐,唯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飞行员还挺像真人版红猪
父子伦理与时间年轮的点水探讨是习惯性策略表达,类型元素是骨骼支撑,几场动作戏继续“比利·林恩”中例如演唱会段落、战争段落等用以测试探索全新视觉革新下的场面调度、画面美学和空间运动的重置标准,是真正起点,好比那只蜜蜂,服务于主角体质制造戏剧功能倒是其次,更多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比利·林恩回家后房间中的那只苍蝇。各种更加丰富的多焦点长纵深置景,光线、建筑、植被、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都开始参与对故事情节注意力的分散抢夺,甚至表演面孔都被减龄与高帧技术多元拆解细化。九十年代的美国动作片刚刚脱离B级制作的粗糙和平面,追求更加极致丰满的全球化视角下的视听造戏,且还未被新世纪流行起来的高速剪辑摧毁流畅持续运动与充分环境感知,李安以此为材料切入,不止锤炼锻造未来前沿,挽救曾经大众影像的真切流动,更是重中之重。
明明是和自己的克隆人对话,但却处处都像是在跟自己的儿子对话。更深一层是,李安打通了故事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创造”。影片开头的高速火车狙击戏,威尔史密斯要在高速运动的无数窗户中射击某一个窗户,这就是李安自己面对每秒120帧的任务。故事中的人创造了克隆人,恐惧克隆人,接受克隆人,与此同时李安也在面对电影行业的“克隆人”。
实际上,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大家的着眼点。如果从技术角度,影像探索,电影语言说,这确实是想要往前再走一步的新电影。但是,从剧情本身,这就是一个无趣、老套、甚至被有意弱化了剧情的常规动作片。大家偏向哪一边,给出的评价自然各自不同。至于我,很爱李安导演,也很尊重他的探索精神。但刷了两遍《双子杀手》,还是喜欢不来。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OH MY GOD! 真正的僭越者。电影的Creation和剧中的造人合二为一,结合4K 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坚实地雕刻出了一个“非人”。当我们对小克的“非人性”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小小克出现了,以恐怖的姿态奔跑跳跃飞腿。心有余悸的亨利和我们决定把它留在世界之外,like tears in the rain.
【C】真的,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儿,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导演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这次讲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李安对电影整体的节奏掌控又是教科书级别!导演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术的尝试上,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