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黑白故事片,出色的镜头调度,故事线索清晰,情节紧凑,以多瑙河上的船运展开。 面对战争期间鱼雷密布的河流,船长米哈依也极不情愿冒着性命的危险跑船运,多次咒骂、推脱让其运送德国军火的安排,可能他更多的是出于拒绝服务法西斯的心理。片头他以船长要掌舵不能下水为由,生硬地命令船上的帮工下水去排除鱼雷,这种做法有些置他人生死于不顾的冷漠无情。这也是真实的人性,正常的做法,人本质上都是自私的,拥有权利的上级(船长)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可以利用职权对手下施以命令的口吻,去承担惨重至死的后果。不过就像服从长官是士兵的天职一样,大局至上是约定俗成的道义,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对人物真实的、生活化的描写避免了国内早期抗战电影里正面人物伟大、光明、正直的英雄人物的刻板描写。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也不都是一副水深火热中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伟岸模样,更多的时候还是作为社会化的个体,身处特殊时期艰难生活的各种矛盾之中,做着似是而非的、很难用绝对的道德去考量的无奈之举。米哈依后来得知了托马截走军火的任务之后,夫妻俩毅然协助托马抗敌,对德军实施了果断有力的击打,终于成功转移了武器,补给前方军队,赢得了罗马尼亚的解放! 船长小夫妻亲昵爱恋,如胶似漆,想到生死未卜的前程,米哈依醉酒的痛饮、脆弱的絮叨是对未知命运悲苦的怅惘和恐慌。他痛恨德国人,因为他们用鱼雷布满了多瑙河,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 共产党员托马奉命拦截德国军火并转移给前方的反法西斯组织,他沉着机智地以囚犯水手的身份秘密潜伏在米哈依的船上做事,开始工作的时候也被表面粗鲁霸道的船长使唤训斥,也曾被怀疑对船长美艳的娇妻心怀不轨。正直稳重、机智勇敢的形象,这是一个标准的英雄形象,他和米哈依夫妻一起一次次排除险情,战斗中同志的友谊在他们之间生根发芽。躲避鱼雷、给船灭火、营救小男孩、情节曲折紧张,张力十足,细节刻画得准确生动,三位主演的表现都很精彩,情感传达得真实细腻。 另外见识了一位欧美主流文化圈之外的大美女,不是好莱坞艳光四射的女星,却美得让人惊艳而难忘。连衣裙衬托着窈窕婀娜的身姿,秀发之下是漂亮可人的面庞。这种美既经典又现代,有修长舒展的身姿、温柔娴静的仪态,骨子里又是性感娇媚,机敏睿智的,她在影片中不会过时的美貌让人欣悦赞叹,心向往之。
影片的主要情节相当简单:苏军大举反攻已挺进到东欧一些国家时,罗马尼亚地下抵抗力量的骨干共产党人托玛用计谋到了一条给前线吃紧的德国占领军运军火的运输船上当水手,他联合才新婚的船长米哈依和他妻子安娜,消灭了押运的德国兵,排除漂在河里的水雷,最终把军火送到正在与德国占领军苦战的游击队手中。故事的意思很清楚,尽管会有牺牲,但争取解放的战斗终将胜利,而为正义而战斗的人民运动就像多瑙河水一样永远奔流不息。影片用相当细腻的笔墨刻画出了托玛,米哈依和安娜这三个形象;托玛大智大勇;米哈依看似粗鲁内心妬恶如仇;安娜善良,爱憎分明。他们是罗马尼亚人民的光辉典型。影片有不少细节很耐人寻味,如托玛刚到船上,是安娜教他如何用提筒从河里打水;托玛还不会用拖把,正巧从旁驶过的船上一个妇女在用拖把拖甲板,托玛高兴得向那女人挥手欢呼。米哈依将自己的一件还能穿的外套剪下一大截给收留的孤儿穿上,还在外套上画上两杆;米哈依临终时,还想抽上两口烟,等等。这些细节非但不生硬,还非常贴切地勾画出了人物的形象。
《多瑙河之波》是罗马尼亚电影,从记载来看,它是1973年在全国公映的。
而实际上,这部电影,长影早在1960年就已经译制完毕,但似乎并没有投放市场,而一直到七十年代,才进入中国电影市场,这中间似乎有着某种隐衷。
《多瑙河之波》拍摄于1959年,中国引进还是挺早的,但是,一直延至七十年代才在全国放映,也是与七十年代中罗关系步入更为亲密阶段有关。
现在看来,《多瑙河之波》不过是一部比较平庸的电影,并没有什么宏阔的视域。
影片里的多瑙河,就像一条我们中国人司空见惯的平静的河流,两岸相距并不远,并没有什么气势。
电影人物刻画也比较单调,影片里的两个德国鬼子也在船上,但并没有介入到人物的冲突,视同无物,这无疑是不够真实的。
影片的镜头处理也显得简单、生硬,拖泥带水是这个电影现在给人的观感,但在当时公映的时候,却引起了非同一般的反响。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却暗藏着三角关系模式,一男二女之间的微妙关系,构成了战争大环境下的个人恩怨的主要冲突模式。
而实际上,这种模式,日后在中国电影里屡见不鲜。
比如,在《红高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多瑙河之波》里的人物设置模式。
《红高粱》剧照
《红高粱》中,有一个掌控权力的掌柜,相当于《多瑙河之波》里的船长,他真实掌控着全船的命运,包括他手下的水手与他的新婚妻子。
《多瑙河之波》里的船长出现时,并不可爱,他无视手下人的生存安危,直接命令新上船的水手去扫雷,导致水手触发水雷,玉石俱焚。
后来,游击队员上了船之后,他对游击队员也是疑心重重,并没有把他作为一个人对待。而他最大的忧心,就是他的新婚妻子随时要面临受到游击队员裹胁的危险。
《红高粱》剧照
这正是《红高粱》电影里的酒坊老板一方面要守护着年轻的妻子,同时要提防手下的长工们对他的女人觊觎模式的另一种演绎形式。
《多瑙河之波》的人物关系被如此设置之后,游击队员在船上的生存动机,便蕴含着两个维度:一个是要获得掌控船的前进方向的主导权,这就要求他必须从船长手里获得权力,电影最后表现他如愿以偿地左右了船长的思想,获得了掌控全船命运的航向的最终胜利。
另一个维度,是他要获得船长女人的支持乃至后面潜伏着的女人芳心这一个维度。
这样,我们可以在《多瑙河之波》里隐性地看到西方小说里一直强劲地申诉着的一个男人对权力与女人的攫取的动机因素。
这种代表性的西方小说的设置,可以以《红与黑》为代表。小说里的主人公于连一方面有着飞黄腾达的勃勃雄心,另一方面也对贵族女人充满着强烈的渴求与渴望。
《人生》剧照
《红与黑》的脉线,后来催生出路遥的《人生》,小说里的高加林,甚至重复与重演着于连的人生欲望波动与轨迹。
中国文学再往后发展,就出现了《红高粱》这样的对权力与女人攫取的影片。电影里,姜文扮演的角色,通过一番杀人越货之后,成功地占领了造酒作坊,上位成了掌柜,同时,也继承了掌柜的女人。
这一个情节,几乎与《多瑙河之波》的设置如出一辙。
甚至怀疑是莫言的创作直接受到了《多瑙河之波》的影响。
这种创作冲动,一直深刻地影响到张艺谋在八十年代的拍片兴趣,他在那一个时期拍摄的电影里,始终安排剧中人物,作为一个低端人士觊觎着权力与权力掌控下的女人。
《菊豆》剧照
如《菊豆》里侄儿窥视叔叔掌控的染坊的权力与叔叔的女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镜头代表着对老爷所拥有的权力与女人的窥视欲望。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欲望主题,从而成为八十年代中国文学与电影的一个非常强烈的标志性符号,而如果追溯起来,会发现这一个主题早就在《多瑙河之波》里“春江水暖鸭先知”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多瑙河之波》对中国文学与电影的影响还不是非同一般的浩大,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深远。
当然,这种深远影响,要隔着相当长的距离,才能事后诸葛亮地看清来龙去脉。而在当时的观众眼睛里,显然被电影里最醒目的表象给震慑住了。
这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电影里出现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镜头,以及当时电影里非常罕见的接吻拥抱场面。
我们可以从很多那个时代人的回忆中看到到这个电影在全民中产生的强烈反响。具体是:
影片里的船长与新婚妻子刚刚走出教堂,便上了船,正处于新婚状态,所以,船长对年轻的妻子特别宠爱有加,两个人逮着机会,就在船上亲密接吻,拥抱亲热,一时震惊了当时中国主流电影里连一点情爱都看不到影子的拍片风格覆盖与熏陶下的中国观众。
余华在他的《录像带电影》一文中写道:“‘文革’后期罗马尼亚电影进来了,一部《多瑙河之波》让我的少年开始想入非非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见一个男人把一个女人抱起来,虽然他们是夫妻。奸险上男人在甲板上抱起他的妻子时说的一句台词‘我要把你扔进河里去’,是那个时代男孩子的流行语,少年时期的我每次说出这句台词时,心里就会悄悄涌上甜蜜的憧憬。”
其实,余华没有发现,船长还对德国鬼子说过同样的话:“我要把你扔进河里去”,而把一句对敌人的愤怒之语,用在心爱的人身上,可能正体现了爱情关系中“相爱相杀”的心理动机吧,正如中国人会把心爱的人称之为“小冤家”这样的昵称一样。
罗马尼亚人带有古罗马人血统,我们在古罗马雕塑中感受到的身材曲线,作为基因,无疑会潜伏至罗马尼亚人的身体之中,受此影响,他们的身材无可挑剔,这也是日后罗马尼亚在体操大赛上斩获颇丰的原因。
《多瑙河之波》里的女主角年仅十九岁,但身体的曲线弧度,在单薄的衣服衬托下,给中国观众以一种今日难以想象的震撼感。
在河北作家何申所著的《千年醉一回》中收有一篇名叫《看电影》的文章,提到《多瑙河之波》,“这片子较之样板戏就强多了,特别是其中女主角穿极薄的连衣裙,曲线毕露。每逢那些镜头,银幕前鸦雀无声,山民瞪大了眼睛,大概是暗叫天底下还有这么迷人的东西……”
影片里的安娜,时而长发飘飘,显得青春活泼,时而长发盘头,看上去干练成熟。
这一盘头发型,操作简易,一时被追求时尚的中国女青年纷纷效仿。
这种盘发的妆型,当时叫“微拉头”。为什么不叫安娜头?
“微拉”这个名字,来自于阿尔巴尼亚电影《创伤》,影片于1969译制,七十年代初在国内公映。
《创伤》剧照
影片里的女主人公叫微拉,是一名医生,她的丈夫志愿到僻远地区,服务社会,微拉开始无法接受,后来经过各方的影响,终于选择了与丈夫同行,一起到广阔天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创伤》剧照
影片里的微拉将蓬松的卷发,束在头顶,立刻给人一种果敢的印象,与她的医生身份颇为相符。
可能是《创伤》公映时间要早于《多瑙河之波》,所以,这一束发的发型,就被中国观众称之为“微拉头”,而《多瑙河之波》里安娜的发型,更为这一简单的发型塑造添波助澜,在当时中国人的妆束单调呆板的整体气候下注入了几分暗流涌动。
《多瑙河之波》还是体现出罗马尼亚电影具备不可小觑的相当功力,近年来,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在世界电影的大框架里,也颇有影响,在三大电影节上时有收金斩银。
从罗马尼亚电影的前世今生的脉线来看,《多瑙河之波》可以说影响到整个中国观影的一代人,它随风潜入夜地影响到中国人的记忆,也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日后走向,而它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突兀地出现在中国的特殊年代,还是与罗马尼亚电影在资质上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功底有关。
安娜真的好看,当年才19岁的埃琳娜帕翠斯库吔,我宣布我是她的颜粉【可以拿来YY40年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22岁科琳娜惹😜】。
托马下水小心翼翼推开水雷那里配合背景音真的太紧张了,隔着屏幕明知一定不会有事还是寒毛都乍起来了。米哈伊给小正太一剪子把衣服剪短超可爱。我喜欢米哈伊受伤、托马还不知道于是喊他“抛锚”,他咬牙爬过去拼命下好锚那里了,我好了,我可以😉我也喜欢接近结局时托马终于在庆祝胜利的人流中找到安娜,安娜隔着人群问他“米哈伊在哪儿?”【想起了终于还是没找到薇拉的兹维亚津采夫,sigh。】【还有胜利游行中快哭了的乌德利亚qwq】
这部也是823事件背景吔,罗马尼亚完全拍出了个823电影宇宙吧!从乌德利亚偷玛格丽特2号计划又跟崽坦克对轰,到托马和米哈伊送军火,再到另一位托马作为工人爱国卫队成员参加起义,还有死守布加勒斯特电台,以及我还没找到中字的《此路不通》军校生参战什么的……你们罗马尼亚是因为二战只有这件事拿得出手露得了脸上得了台盘了吧😜【不拍拍敖德萨围城战吗,能打赢苏联人那么有面子呢,虽然当年拍出来的话会被苏联爸爸揍【所以苏联都死了他们拍过吗,虽然好像还是不太上得了台盘.jpg
米哈伊是他们导演演的吗……好想看他导的另外那部《吊死鬼之林》啊!真的好想看啊!好奇演员表里22岁的崽【???【⬅️看到了!水灵灵的无辜大眼睛!还有当年的雷本久克穿着雨衣告诉利维乌丘列伊他想到战线另一面去那里的侧脸简直盛世美颜啊啊啊啊?
【以及明明罗马尼亚制服也有戴船形帽的,到底是为什么要想不开戴教堂顶……太丑了啊!!!
安娜确实漂亮,船长挺逗的。其实封闭空间里的人物关系可以处理得更有意思一点,排雷那段学《恐惧的代价》学得真挺像的。真心体会不了上一辈人听到“安娜是个好姑娘”这话有啥好这么激动的,死前托妻这事儿的确挺像欧洲人干的。
作为二战电影太过边角料。这内容最后让我想到一句话,汝妻子吾养之。
珍爱生命,远离水雷~
长译100分钟版。心理戏不如《吊死鬼之林》,但调度、剪辑都还是蛮漂亮的(排雷段真的很《恐惧的代价》!)。“罗马尼亚搂搂抱抱”果然不是浪得虚名←_←
反法西斯影片,故事集中,情节动人,感染力强,手法朴实深刻。
看的时候可能还没上小学,现在情节全忘光了。得再看看。
时代印记和社会主义家庭的印记都非常深,小时候错过了这部电影,现在很难看下去。配乐很糟糕,镜头衔接太跳,情节节奏太慢。亮点就是女主角身材脸蛋都很漂亮。门上竟然贴有裸女的照片。男女亲密的镜头应该也是超过了当时中国人的 习惯。
蓝色的多瑙河深又长
#5400。对照看了一下译制片版和原版,长译的风格是会把超过三个字的地名都改成三个字吗哈哈。最后战斗场面竟然还有往下删戏的@@。论片子本身,剧作肯定还是比导演前作要好不少,加上自己演船长(二番位才是真男主啊),这个人物算是立住了,其余比较套路。“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安娜是个好姑娘”。
女主真美,故事真无味
6。过配略有增色
多瑙河没水也要开,这是战争,是战争!。。。要不我可揍你!
在简单的剧情、环境、人物关系中能拍出惊人的戏剧张力,表演、对白、摄影实在不凡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罗马尼亚故事片。
和联邦德国人拍的勃兰登堡部队高度相似。
CCTV6,长春电影译制片厂配音,难得一见年代久远的老片子,摄影优秀,朴素的写实视角,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黎明前的黑暗,战争与爱情,因为反法西斯几个年轻人聚在了一起,战争中朦胧的爱情,在多瑙河上对抗德国纳粹——安娜是个好姑娘,船长米哈依和托玛都是勇敢的英雄,一船人水上扑火的一幕很是紧张刺激,多瑙河上密布的水雷阵太惊险,最后米哈依牺牲的镜头是令人感动的(还铺垫了未来托玛与安娜俩人的重逢),他们都是可爱的人,致敬那些为反法西斯而牺牲的战士们。
当年最有情调的一部外国电影,很多台词耳熟能详。水中排雷那段特别刺激、紧张,米哈伊与安娜调情的戏,看得人心潮澎湃。米哈伊剪短衣服给孩子的情节特别温馨、暖心。
非常经典啊
曾经的经典
刚结婚丈夫就要去多瑙河上排雷送死……然后可恶的法西斯希特勒……然后兄弟照顾好我老婆安娜……么么么……该片在世界影史上并不出色,但在罗马尼亚影史上上却不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