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最重要的是感觉——特别是慢歌,不是要唱出妳有多伤心,而是唱出唏嘘。唱快歌不是唱出兴奋,应该是唱出反叛。」电影《梅艳芳》中,华星唱片总经理苏生对初出茅庐的梅艳芳讲出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其实纵观整部影片会发现,《梅艳芳》本身,也正如一首令人唏嘘的时代挽歌。我相信,对旧日香港无限怀念的朋友,没有一位能干着眼眶离开戏院。
《梅艳芳》的开场是大家熟知的、她生前最后一场大型演唱会:梅艳芳穿上刘培基为她设计的婚纱,说自己一生无子女,但希望能「嫁给舞台」。《夕阳之歌》的旋律幽幽响起,穿越场馆外壁,随镜头的升起扩散到空中,回荡在香港的土地上,而这位「香港女儿」的故事也由此穿越回70年代,从歌厅里的小小梅艳芳的片段开始,为各位看官细说从头。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场景气氛乃至人物装扮的还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今天被大家追捧的「港风」,在电影里如此鲜活:明眸皓齿烫着及肩卷发的女孩、红唇大耳环、英气十足的垫肩、飒爽的牛仔服、有着独特印花的连身裙、小挎包……女孩们吮着棒棒糖在街头遥望着看板,眼光潋滟,顾盼生姿。塑造「港风」的土壤——那个年代的香港也充满生机:街边的小摊档熙熙攘攘,年轻人眼里带着光,大家贫乏着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富足着,那是充满希望的八十年代。
当出身卑微的梅艳芳夺得了新秀比赛冠军,她的事业随着屏幕上年份数字的滚动不断再下一城,在迅速而华丽的声画剪切中,观众仿佛也随之重温了属于香港的黄金年代。片中其后亦有关于作为梅艳芳挚友的张国荣逝世的细致描绘,那是一代人沉痛的集体回忆,也是一个时代缓缓落下帷幕的开始。
本片的另一个巧妙之处,在于新拍摄的内容与真实演出及采访素材的无缝衔接。新人王丹妮的演出令人惊艳,特别好地把握了梅艳芳「坏女孩」的酷感和倔强,也呈现出了她的脆弱、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的一面,两种特征的梅艳芳对镜对峙一段,更是片中的神来之笔。但相信对梅姐资深粉丝而言,即使演员与偶像再形神俱似,依然更想重温偶像的音容笑貌。
片中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先拍摄一小段由王丹妮演绎的片段,再续以真实的梅艳芳演出资料,观众既能欣赏到质感更好、细节更丰富的服装及舞台效果,又能一睹偶像当年风采,甚至渐渐会忘记这是一部关于梅艳芳的传记片,而是仿若乘坐导演订制的时光机,一路看着梅艳芳的成长变化,与她一起回到人生中的各种场景:在鱼龙混杂的歌厅与哥哥张国荣的初识、坚持在演唱会上演出《坏女孩》引全场疯狂、卡拉OK厅的掌掴事件、为《1:99音乐会》忙前忙后……
《梅艳芳》中也颇有几处精彩的细节设置:掌掴事件后,当梅艳芳在东南亚「避风头」,忧心自己是否还能再回到舞台唱歌时,她在水灯节的表演舞台上,听到一位小女孩唱着《Que Sera Sera》,不由潸然泪下:「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儿时满怀唱歌梦的梅艳芳,如今只能避世自我安慰,这首歌一定是她当时的内心写照,在这里的运用自然又动人。
而片中年幼的梅艳芳,虽然个头小小,但已经很爱「见义勇为」:搬来小凳子、踮着脚为比自己更小的小朋友取下挂在树上的气球,也难怪长大后会成为积极投身公益事务的「女侠」。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片中虽也有提及,但对梅艳芳的感情状况、社会活动参与方面略有些语焉不详,考虑到篇幅所限和介绍个人生活时涉及各方隐私和名声的考虑,也算瑕不掩瑜,尚可理解。
早在2003年,梅艳芳本人便向安乐电影公司的江志强提出,希望他能为自己拍一部传世的电影。江志强多年来一直惦记着梅艳芳这个未圆的梦,而时隔18年,梅姐的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一天想到归去但已晚。」《夕阳之歌》的旋律中,电影院内的抽泣声此起彼落,观众们收获了惊喜和感动,梅姐自己呢,如果可以看到的话,会满意这部讲述她生平的电影吗?
以婚紗開場,以婚紗結束。
「做人要有頭有尾,有交代。」
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讓我流淚得這麼盡興。
看《Anita》的感情是很複雜的。王丹妮的扮相超乎我想像地神似,令我在觀影途中無數次恍神:「到底這是演戲還是現實?」梁樂民導演亦很適時地穿插了很多紀錄片和真實舞台片段。對於一部出色的傳記電影而言,重要的不是拍攝技巧,而是抓住觀眾對主人公回憶的共情點。在這一點上,導演可以說做到近乎極致。
梅姐四十年的人生相當燦爛,但系電影只有兩小時,主創團隊抓住了更多梅姐人生里重要的情感節點和「愛人」,圍繞著Anita一生的「愛」展開故事。無論是姐姐梅愛芳、造型師摯友Eddie、日本初戀男友定系哥哥Leslie,這些都是改變梅姐人生的存在。這同時也是討巧的,觀眾對於這些人物本身就帶有相當濃厚的感情,所以在觀影時可以很輕易地代入情緒。
主演的表現是我在觀影前最在意和擔心的。因為大家都太熟悉梅艷芳了,新人到底能否演繹出她的神韻?看完電影我只能說造型師太勁,特別是短髮演唱會造型,和巔峰狀態的梅姐簡直一模一樣。王丹妮的演技前半段還算過關,但後半段梅姐與癌症鬥爭的情節表演稍嫌遜色。Anita最令人銘記的性格特徵就系「硬淨」,她從來不認輸,不向命運低頭。王丹妮的表演在這一part還是稍嫌柔弱,不過綜合全片以及扮相的相似程度,倒也無傷大雅。
幾位老戲骨每次出場都能觸及淚點。可能系林家棟同古天樂真系老了,他倆飾演嚴父和慈父毫不違和;相對而言楊千嬅反而不像在演戲,像在做自己(可能因為佢個人風格太鮮明)。廖子妤扮演的梅愛芳反而令我眼前一亮,她將姐姐的溫柔、慈愛、善良演繹得很到位,她和王丹妮之間的對手戲也很有看點。只有在姐姐面前,梅艷芳才會卸下所有的盔甲和武裝,從「完美的神」變返一個會扭計、會耍脾氣的活生生的人。看完這部電影,觀眾會更加強烈地體會到梅家姐妹互相扶持的精神。
最後,一定要講下我最著緊嘅劉俊謙。(先聲明我很主觀地喜歡他所以這段比較subjective)很多人質疑劉俊謙不像Leslie,這是肯定的,但感覺比外貌copy更重要。劉俊謙在自己的演技加持下盡力演繹了,和Anita年輕時江邊飲酒那段側顏其實還是比較神似的。和Eddie在酒店裡食飯那場戲也著實把我看哭了,劉俊謙的眼神真的很抓人,他擠出微笑拍著Eddie的手叫他不要告訴梅姐病情,不要令她擔心。那一刻我真的相信,他是Leslie,他是張國榮。
「我成日都覺得夕陽和黃昏很美,但是很短暫。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不然眨眼一過,很多東西就會消失。」
還是要感謝這部電影,對於喜歡梅姐但錯過了她黃金年代的我們而言,提供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陪伴她走過人生的重要時刻。我很滿足。
兩小時太短了。字幕滾動結束後,我呆坐在座位上。多想沈浸在這個夢境里,久一點,再久一點。
今晚回去再看看Anita的演唱會錄像吧。
1.“退休”是梅姐刚出道就有的想法,具体到年那种,出道后年年采访都说,原因是唱太多年了,太累了,想尝试别的人生
2. 91,92告别舞台,随后江湖事件,但在此之前就放弃枫叶国ym,原因是不被尊重,当场撕外籍/gc走人,还有就是爱港
3. 90年宣布不领奖后就看清这圈子了,资源流失、攀炎附势什么都经历了
4. 为慈善而唱她做到了,95复出舞台后每一次演唱会都有慈善性质
5.不能讲的就不讲了,能讲但没说的有:
业务方面:梅姐最遗憾的是没做musical,但她几次把它融进演唱会里。虽然梅姐拿奖太多,但个人觉得88年拿金像影后97金像女配98年拿金针奖以及外媒给的“东方麦当娜”称号还是要提的。
为人方面:94年成立个人慈善基金会,因慈善被授予多伦多、奥克兰、旧金山当地政府“梅艳芳日“的荣誉。为了反黑+保证艺人基本权利和众人成立演艺人协会并于01年票选成为会长,03年以会长身份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去北京为香港电影在内地上映争取权利。梅姐格局很大,心系天下华人,所以哪里需要帮助,她都有站出来。
6.最后,感谢剧组的用心制作,不去炒作恋情,也没有依仗梅姐强大的朋友圈光环,各方都做得相对体面,我想,江老板的心意,梅姐是一定收到了。
这些天强摄入,多少也算半个Anita通了。看完《梅艳芳》五味杂陈,理解主创的苦劳,但是这是个啥????
真人传记片注定是不讨好的,毕竟年代太近、港迷滤镜太深,苏孝良、加菲猫黎小田、刘培基大概什么人物形象大家也熟,演得就哪看哪不像
尤其是古天乐,怎么说呢他太古天乐了,刘培基瘦瘦gay gay的哦,不过他台词还行,有那种生存智慧,补回来几分,但古天乐那张国字黑脸一看就钢铁直怎么能是Eddie呢?(而且Eddie恐婚族来的,片中这么热衷阿梅感情不对味
最吃力不讨巧的还有,片子里有人敢演张国荣,哎,这不找骂吗。张国荣可是活色生香花蝴蝶,一出现就是人群焦点,演员太瘦太羸弱,我理解《胭脂扣》那段片场戏,他想做十二少的暧昧眼神,但哥哥出戏很快片场怎么可能还是鸦片少爷,张国荣整个就是疯狂卡机位找角度,偶尔俯拍和侧脸有点神似(但凡神似的镜头我又立马勾起太多影片回忆,有点想哭
而且张国荣抑郁症是病理性的,就是说不是情绪病而是身体真的缺递质需要吃药,他去世不应该沦为超级过时的忧郁哥哥自杀叙事,而是旧时代香港对精神疾病不了解太多污名化,没有足够吃药重视给害的,这不能忍
所有别的人物的问题也是演梅艳芳的主角的问题,单个历史事件对故事是对的,情绪都错了,某几个角度是神还原的,气质全错了
阿梅有好多关键词“小歌女”“女侠客”“舞台皇后”“奋不顾身的爱情”“爱迟到”…太多了,都对,但根本没能力放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最后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形容词,公众号分part写文章的复杂性都没达到,浮光掠影,且浮皮潦草
演员王丹妮太现代了太干净了太多包袱了拿腔拿调,像小孩穿大人衣服,要知道无论多少个形容词按梅姐身上,她一直是松弛的坦率的甚至俏皮的
都看过阿梅和哥哥像两个铁憨憨在演唱会上互相调侃搞笑,那才是老朋友的相处,片子里倒是情真意切但紧绷得苦大仇深,我不相信一定要端着演才有诚意,观众能看出嘻嘻哈哈里面的悲剧性,脏兮兮里面的庄重,日常细碎里的时代巨响,观众也值得看到☝️
差点以为片中还会出现周星驰真是捏一把冷汗,现在年轻人可能真不熟张国荣了,但多少还知道星爷,不可能演好的,他也是镇复杂幽微,还好以几段《审死官》的电影原片蹚过去了
好,我满腔吐槽欲还没到主题。这部片讲梅艳芳的一生,她40岁一辈子的厚度真的是浩瀚,传记片既要有要还要肯定大扣分,片子的处理方式也做减法,不过是以完全牺牲复杂性为代价:
啥意思?譬如童年她和姐姐卖唱,片子只有姐妹情深,只字不提剥削她们的妈妈和哥哥,以及当歌女的飘零和苦难
初恋跟日本巨星爱得死去活来,演员用我最近最迷恋的日本大帅哥,把爱情变成了棒打鸳鸯,完全不提其实是渣男出轨、自杀威胁和轰动世界的三角恋
刘培基是伯乐成就了阿梅不错,但八卦狗仔疯狂中伤的前史完全被隐去(事实上八十年代香港娱乐圈,小报记者就是重要构成部分,片子一个镜头都无
正因为片子描绘的童年太美好,成名又太容易,戏完全做不出梅艳芳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也做不出她行侠仗义的江湖英雄气概,于是王丹妮那种小孩学大人舌的不适感更强烈了
把ktv被黑帮掌掴和梅艳芳短暂推出娱乐圈直接划上因果,我也是存疑的,but在大问题面前小问题不提了
(可能是我要求过分)片子还让人失望的是,没有香港感,电影是物质现实再造,那个片的香港完全坍塌(我在想塑造梅艳芳和香港就是同构的,因为她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香港符号)
一切都太干净了太网大了看不到烟火看不到港人,那个时代的香港分明是鱼龙混杂的方兴未艾的黑道和狗仔齐飞的,脏兮兮又活色生香的
好了,我吐槽到此觉得我确实要求太高了,这年头国内有能看的传记片吗?脑子里一直追溯到了《阮玲玉》,好笑的是她比本片更加梅艳芳
国外的传记片也不见得好,你说狗爹的《至暗时刻》,我们要是真熟历史的英国人,估计也受不了电影的粉饰太平
《波西米亚狂想曲》直接乱写水星弗莱迪不还是得了奥斯卡吗
我心中的传记片导演天花板托德海因斯,不也失手了吗,还是做他最擅长的摇滚巨星《地下丝绒》
所以一腔怒火本就不该出现,好传记片太小,遇着了全凭缘,但我吐槽半天,估计就是那一股新晋梅迷的愤愤不平
但也有歌迷打高分吖,我懂,其实我也数次湿了眼眶,不是戏好,而是好多场景兜勾起的对那个大时代的追忆,(类似情迷巴黎那种对黄金年代的崇尚爱慕向往又唏嘘)各种情绪无以为报,只好洒狗血泪了
我理解所有抱着没有功劳有苦劳的心情打三星的人们,但在我这,《梅艳芳》努力了,王丹妮努力了,看见了
但,不能及格
(本篇只为了澄清张国荣在电影中的不实情节,不涉及梅艳芳本人的利益,仅讨伐电影主创团队。)
我绝对不相信此电影没有拿“张国荣”作为营销噱头,捆绑吸血,证据如下:
①预告片AI换脸张国荣,欺骗观众。(我自己本人就是被预告骗去看了点映的受害者)电影实际成品货不对板。
②电影内容误区之一:1983年梅艳芳鼓励指点张国荣面对嘘声???
事实:张国荣在1983年凭借《风继续吹》事业已有很大的起色,1984年更是凭借《Monica》爆红。张国荣的确经历过被吹嘘的阶段,但是发生在1980年,那时候梅艳芳根本没有出道。发生在电影的桥段完全是为了衬托梅艳芳的仗义凭空捏造。而实际上张国荣是什么性格?自信到嚣张的人,就算遇到嘘声都会认为是观众不懂欣赏的人,就这还需要指导?
③电影内容误区之二:电影《胭脂扣》是因为梅艳芳的争取使得张国荣戏份增加???
事实:导演关锦鹏曾回忆过一段关于《胭脂扣》选角的往事。当时不同的电影公司是有「门第之见」的,演员们很难跨公司去拍片。影片的出品方是「嘉禾电影」,而张国荣是「新艺城」公司的。为了能够与张国荣跨公司合作,身为嘉禾艺人的梅艳芳便主动找到导演关锦鹏:「我去给新艺城拍一部电影,换张国荣来演十二少好不好」。这样一「换」,才促成了梅艳芳与张国荣的经典合作。
而张国荣本人,亲口在综艺《今夜不设防》中提出,关于十二少的戏份,是因为导演关锦鹏看了毛片后很喜欢这个角色,所以添加戏份。
④用张国荣的葬礼做宣传,在各大平台大肆宣扬张国荣葬礼拍摄花絮。
事实:实际上张国荣的葬礼根本不设观遗容仪式,有专业的保安团队,只有亲人,唐先生,几个至交好友才能看到遗体。其他人和任何媒体包括梅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遗体。制作方还把这作为营销噱头,张扮演者躺进去让梅尽情痛苦十分敬业这种事情还被当成制作方营销的热点。
……
这部电影真的狡猾,明明主角是梅艳芳,但是张国荣在这部电影却有如此高的存在感,而且电影里面但凡张国荣出现的场景竟然可以没有一次是符合事实的,任由主创为了衬托梅艳芳而凭空杜撰。反而梅艳芳实际更亲密的好友谭咏麟,曾志伟,成龙等却只以秒为单位出现在影片。欺负人死不能为自己辩解?怕活人还在,自由杜撰会摊上官司?
电影还严重美化渣男近藤真彦,你问问中森明菜的粉丝愿不愿意?
写这个帖子对梅艳芳本人没有任何关系。我自己很欣赏舞台皇后梅艳芳,但是《梅艳芳》这部电影的主创如此下作,我不希望自己的偶像成了别人的嫁衣。他在这部电影就是妥妥的工具人,被捏造,被矮化,成为了衬托别人的绿叶。
张国荣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我不希望被无良资本利用和消费。
王丹妮,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和《尚气》里的老龄新人女演员张梦儿一样,让人眼前一懵。
说实话,我对于梅艳芳的了解并不多,我也不想学习很多影评人那样煞有介事地查询很多“历史资料”来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很懒的......)
她的几部经典作品,正剧只看过《男人四十》,《胭脂扣》《半生缘》还没有碰。喜剧的话,撸过《审死官》《钟无艳》《东方三侠》。
对于她的音乐,我更是一无所知。(看完了电影之后,这一个星期都在听她的《梦伴》)
可能是因为单身叭,上周日去看了《梅艳芳》这部电影。观影的感觉,算是让我认识了一个梅艳芳吧。
因为不是很熟知梅艳芳的过往,甚至没有听过她的歌曲。作为“梅艳芳”的王丹妮和观众的我之间并没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社会契约。
换句话说,我不会把一些新闻报道、网络文章里塑造出来的“梅艳芳”和电影中的“梅艳芳”做什么对比。
我对于这部电影仅有的期待是能让我在这个周末有点事做,认识一名风华绝代的女明星,电影确实也做到了。
王丹妮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温柔、开朗、做事认真的梅艳芳。这一切都是电影想要展现给我们的梅艳芳,王丹妮也通过她的举手投足传达出来了这一感觉。
而对于那些沉迷于“大姐大”的小伙伴们,以及那些被梅艳芳某一放大的性格所激励过的人们,他们会完全否定这部电影,甚至认为是在否定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
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是个人,然后我们成为角色,(有些人)最终成为人物。(by 罗伯特·帕克,我觉得说的不准确,括号里的'有些人’是我加的)
生活中的角色是需要扮演的,不管你是家庭主妇,还是公司职员;而公众人物,则需要神话的铸造。
即使是梅艳芳也在扮演“梅艳芳”;而王丹妮试图展示的则是“梅艳芳”这个符号背后的梅艳芳,而不是被自以为是的大众剥削过度的“梅艳芳”。
看到某绿色网站上指指点点各种这个不像、那个不像的,好像这些渺小的观众是这些明星是相处已久的朋友似的,只不过是可悲的符号爱好者罢了。(哈哈,这可能是我不追星的原因叭)
人都是自私的,看电影的是,评论电影的也是。
You only see what your eyes want to see
How can life be what you want it to be?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nyway,整部电影还是挺舒服的,里面的歌曲也很好听。刘俊谦饰演的张国荣,让我想起了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And 中岛步饰演的“后藤夕辉”很有匈牙利哦,就是查了本尊,不是很像......
最后献歌一首:近藤真彦的《梦伴》真是好听啊,梅姐的也很棒。(保命要紧!)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也撑把伞,梅艳芳小时候吃过太多苦,所以更懂如何为善。现在太多明星拿慈善公益做人设,反倒丢失了一颗真心。突然想到一直在建小学的古天乐,现在的他,有几分当年梅艳芳的影子。
最多科普片,梅姐的粉絲不會滿意
过程中真是各种泪目,结束更是一个爆哭。当然,倒也不是影片有多好,只不过由之想起了曾经的梅艳芳,以及那个满是回忆的童年。影片本身真的太普通了,如此的浮皮潦草,毫无重心,好像一个大型人物流水账,你哪怕就拍那场谢幕的演唱会,应该也会更精彩一些吧。现在的感觉基本就是什么都想拍一点,却又什么都不能拍太深。连众多角色的名字也只能用英文名代替。除了去世的张国荣可以用全名,也是太刻意了一些。以及,我也觉得这片稍微有点消费张国荣了,为什么会在梅艳芳的电影里,拿那么多时间讲张国荣的去世和葬礼,也有些太明显了。感人的部分,其实都是属于梅艳芳的部分,终究,是部有些可惜的电影。
好像什么都讲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隔太近的人物传记好难拍…
为什么不是关锦鹏来拍……这个导演拍得太新太商业了,而且哥哥的演员是什么鬼!为什么会那么猥琐!一点都没有哥哥的忧郁和温润如玉的气质,不说他是张国荣我真看不出来。。但是女主挺好的,抓到了梅姐的倔强和落寞。就是中年后很拉垮,不如后半段让袁泉来演。虽然我这不满那不满,但梅姐真的很值得爱值得记住。
超出预期的一次完成。立项时深知有些东西不可能(还)有机会拍,有些东西暂时不能拍;于是“曲线救片”,转而聚焦她生命中几个最重要的时刻- -对舞台的钟情、最重要的电影还有决意奉献与给予;虽有遗憾,但也算讨巧。猎奇的传闻、秘辛、分歧先抛低一边,却将所有心力放在“香港的女儿”与“演艺圈大姐大”之上;那一幕幕由各种大牌撑起的cameo,还有数个台词里面闪现的名字;大家挂住她不仅仅因为她,也因为那背后美好而又黄金的年代,和超出作品之外的人性光彩。王丹妮证明是惊喜,因为在外形完全吃亏下,却下苦功抓了神韵,态度难得;廖子妤和刘俊谦的诠释,和千FA的“华星人演华星人”一样让人津津乐道。【看的时候觉得差一首《梦伴》,全场大合唱竟然了了心愿;眼泪夺眶而出,圆满】
10/31 上海环球AMG/// 7分,我哭了,很多人都哭了,别和我讲电影技法,我喜欢就行。
若以張曼玉在《阮玲玉》裡的神級演出為標準,王丹妮其實並不差,有兩幕我甚至覺得演員已經超越單純「似唔似被扮演者」的階段:第一是舞廳首次和哥哥一同登台獻唱;第二是梅姐最後一場演唱會裡的那段獨白。王丹妮在那兩場戲裡是沒有「消失」的:前者是王丹妮作為新人出道的心境,如果是她,面對和梅姐同樣的情況會怎麼做?而後者則是作為扮演者的王丹妮從未遇過的狀況,那時候,出現在她臉上的是一場「戰爭」,一場故意要被識穿的虛假表演,沒怎麼改變的容顏所帶出的間離效果正正告訴我們,梅艷芳是不可能被原樣複製的,王丹妮必須重新掌握這副身軀的主動權,對抗依附於身上的亡魂。導演既不相信電影,又不相信演員,所以只能不斷以穿插歷史影像和流水賬的方式來製造催淚時刻,觀眾會被感動完全是因為那是看似轉瞬即逝,實則深深銘刻於腦海的回憶片段。
还不如重映梅艳芳的告别演唱会。
慢歌唱的是唏嘘,快歌唱的是反叛。
原来快歌是唱反叛,慢歌是唱唏嘘
加一星给情怀、Mui姐和Leslie。粉丝向电影,身边不少落泪。传记片很容易拍成流水账或者MV,所以这部也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演唱会部分剪辑有些乱,不如波西米亚那样的长镜头来得好。看哭了两次,一次是哥哥离世,一次是最后的夕阳之歌。
这种比较近的传记电影是免不了有些流水账,毕竟有些人和事不能全拍出来,可以理解。电影没有胡乱夸大编排,给了梅姐充分的尊重,但是情节不够细腻生命力不足略显平淡。主演能抓住几分梅艳芳的神韵和性格特质,表现挺不错的,就是后面年龄感和阅历没有体现。很喜欢早期舞厅的那场戏,有原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张的选角则不太像,可能因为是配角。电影的高光在穿插的梅艳芳真人影像,尤其是末尾的婚纱舞台非常感人,敢拼敢闯不屈服于命运的梅艳芳,香港的女儿。电影可能不太能让梅姐的忠实粉满意,但是能让不太熟悉梅艳芳的年轻观众看到她的一生,进而去了解她真正的生平,这是它的意义。总体上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传记片很难拍,电影切入的角度看出了创作者的善意,没有刻意强化其他角色负面的标签,强行制造太多冲突,可能有人觉得平淡,但我反而觉得看到了很多美好。梅艳芳的仗义、对朋友的豁达、对社会的无私,都源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从小她跟着姐姐在歌厅驻唱,比同龄孩子早熟,也更坚强能吃苦。她从成名后,一直有人在帮助她,支持她,她知道感恩、知道回报,就像她对刘培基说的:“我四岁出来赚钱,长得没有足够美,如果没有你们支持我,我也不会这么成功。” 变幻动荡中的香港正需要这份有香港印记,永不过时的信念与善念,一起度过难关。
相信自己,你的所有情绪或感动都来自阿梅本人。
对事件的高度尊重与还原,资料影像和现场拍摄竟然高度重合,路演场,梅艳芳扮演者王丹妮为此接受了一个人的训练营,没想到里边有几首也是王丹妮自己唱的。张国荣出场的一瞬间全场唏嘘,两个人互相不想让对方担心结果都在最漂亮的时候走掉。色调看出来有特意致敬上世纪的香港,霓虹的色调。
拍得很是平庸,Leslie随便找个人乱演一下,又拿最惨痛一幕暴击我们。但梅艳芳已经蛮惨了,又不忍心看她比电影里更惨的人生。八了那个日本男朋友,我去,原来是百度词条“渣男”举例代表,电影也太美化了,梅艳芳死前还去见面也是真的。掌掴事件这种出几条人命的事,啥都不敢写,导致分手戏也毫无道理。无良梅妈也没出过场。这种传记片,还是等所有人都去世了再拍吧
编年体传记片,经典场面一一复刻,也插入了必要的纪录片段,不违和。演员神似,虽然比较大只,但更凸显女主角地位,也不是不可。张国荣的演员,一开始觉得不像,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动态像,很不错啦。从2003年张国荣去世那里开始哭哭哭。我觉得这个票房好的话,一定会接着拍Leslie的。看的粤语版,超让我意外惊喜的是还有狄龙一个镜头。女人如花花似梦,夕阳之歌,永远的Anita,芳华绝代!!
一边吐槽流水账一边哭的稀里哗啦,我不太能够分清究竟是电影的原因还是梅艳芳的原因……
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很纠结,一方面觉得它没有深入去探究梅艳芳的内心世界,只是浮于表面的描写,另外一方面又被梅艳芳的真实经历所打动,观影时有时感动有时疑惑。王丹妮的表演是及格的,很多造型和神态都很像梅姐,尤其是最后穿婚纱的部分,演唱部分也不错。但是她身高实在是和阿梅差别太大了,又总是穿高跟,日本酒店的大门都快装不下了......并且可能是因为演员本身比较年轻,没有演出梅姐稍年长时的状态,稍年长时的表情和语气和刚出道时基本没有差别,让人有些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