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涯海角---短发的妹纸kelly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涯海角---短发的妹纸kelly
这部电影是1996年拍摄的,作为一个资深港片迷,虽然我现在记不得从前看过她,但是我想在我读高中的某个周六晚上一定和同桌在我们学校旁边投影厅的午夜厂里通宵看过的,因为我记得陈慧琳和金城武在车里守到天亮等玫瑰园的玫瑰花开的情景.......当时我可能是这样想的,为什么金城武不去吻陈慧琳呢???
电影的导演是李志毅,让我怎么都没想到的是香港除了一个王家卫,还有人能把这爱情文艺装逼题材的电影拍得这么好看这么动人这么的有味道,让人看了整晚睡觉都睡不着,还会回想每个镜头,卖报摊前被父母遗弃的小女孩,一直不放弃找寻老婆的陈小春,腿有残疾还勤奋工作的张达明,每天背着行动不便女儿送她上下班的Maria Cordero......
李志毅还拍过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叫《不夜城》,是请金城武做的男主角,金城武啊金城武,为毛金像奖的评委看不到你的表现呢,把那影帝的奖项颁发给了梁朝伟N次,也没有给阿武一次肯定,尼玛,这不是坑爹么!!!
金城武还跟陈慧琳合作过另外一部爱情戏是2001年叶锦鸿导演拍的《薰衣草》。那时kelly已经留起了飘飘的长发,其实你会发现她真的和适合演那种安安静静,呆呆傻傻,纯真无邪的可爱角色。但是不知道为啥她最众人皆知的歌曲却是<不如跳舞>、<花花宇宙>之类的劲爆舞曲,电音女王的称号还是要感谢雷颂德哦。
点解当时金和kelly合作的时候没有传出绯闻呢,他们俩是多么搭啊,现在kelly都孩纸她妈了,小金还是单身一个。不过最近拍了《武侠》,汤唯,和汤唯也不错啊,小金你可要加油了!!!
1995年kelly的第一部戏《仙乐飘飘》是跟郭富城一起出演的。那时她的短发看起来好青春啊!还带个眼镜!!
据说cctv-6播过这部戏,不过一定是国语版的配音。哈哈,我最不喜欢的。自从我学会了广东话,才发现,看香港电影一定要看粤语原版的配音,要么这部戏最起码少了50%的精彩度。
戏中她扮一个暑假的音乐班老师,她老爸是吴耀汉 演的,是算命先生。哈哈,她的家庭状跟我很像啊,因为我老妈也是会周易的而且还经常帮人家看八字预测婚姻命运什么的呢。
《仙乐飘飘》准确的说是爱情励志片,你看kelly为了能考上舞蹈团,白天教小朋友唱合唱,晚上练舞蹈,而且精力充沛,激情洋溢。
话说香港的学校都很漂亮啊,校园里还有教堂,学校外面还有一个水库,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郭富成带着kelly走到瀑布旁边,就大叫啊~~~~啊~~~ 啊。。。。我读书的时候不开心晚上也会一个人跑到操场上大叫,只是结果就会被校务处的保安拿手电筒照着赶回宿舍。不是像电影里面陈慧琳给了郭富城一个紧紧的拥抱哈哈。。
这电影里面穿插了好多歌曲,因为是排练合唱的剧情嘛,有一首是kelly的独唱《一切很美只因有你》很好听的,有兴趣可以下载来听听。
香港电影类似这样的校园题材片还有《辣椒教室》《自从他来了》前者里面也有很多音乐是雷颂德做的,后者导演是吴镇宇,据说还是蔡卓妍的处女作,但是作为一个蔡卓妍的忠实粉丝我看了N遍也找不到阿SA在那部戏里扮演的是谁~~~
还有一部《小亲亲》也是kelly和郭富城一起主演的,最近打算找出来在看一遍。
套用一句网友的原话-------
“从来觉得要看一个女人是否好看,1是看她把头发全部梳起来的时候,即无刘海。2是看她短发的时候。”
1995的kelly是最美的!!!
2 ) 03年写的
难得看到一种叫做希望的形式,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很多年我是这样在幻像中寻找一种生活的答案。
有关文字,有关音乐,有关近来让我深释的影像。
我发现意外是需要很多条件上稽核的,我必须要有坦然平和的心境,绝对相信事实预测的答案,还要把希望值精减为零,才不会让刻意追求完美的自己感觉是在这一时间里消毫了生命(有时间蛮可以听听音乐或是好好睡上一觉),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我当时在看到它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心里环境的。
《天涯海角》给了我这一个意外的的惊喜,它让我的心灵在一次打开电视的偶然进行一次平静中隐痛着的撼动。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必须去面对死亡的时候我是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是像《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中深田恭子那样痛苦的之极的哭诉、迎得同情,然后选择面对坚强;还是像陆幼青那样写部名声赫作的著作安静的离去;又或者极端的像大门乐队的吉米梅里森那样简单的不去让世人了解即结束生命的全部历程。但我绝对想不到,还可以以旅行的方式,去远方,寻找、看望,可能最终依然没有找到要寻找的,但却在其间更深刻拥有一种去面对的坦然,美好的,终不需要一个答案但绝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有时候我用大量的时间去看所有评论者笔下优秀的文字和影片,但最后依然让我生涩的觉得在我的视角领悟力下不可洞晰其绝绝的深渊。可能一直寻找的反而是简单、直接、情感触动更鲜明的东西。故事中主人公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是命运的安排让她可以在坚持的寻找中遇见这些可爱而真实的人们,更是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得以了解了生活在她周围的家人对她的关爱。这完全在画面与音乐中心灵的读白和碰撞,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挥洒的淋漓尽致。我很喜欢张爱嘉和岩井俊二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更擅于运用影像画面、读白、情节、情感这些方面的结合。让人以忘怀那一目目心碎的瞬间,我想这应该就是电影表达的一种极致。
如果电视剧是长篇小说,那么电影则是诗,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下很大的功夫去完成这样的一个使命。最开始的时候我是通过最直接的演员来看决定要不要看一部电影的,以前一直以为金城武是要在日本摄影人的超特写下才够完美的体现他特有的个性,但在《天涯海角》中没有特写,(好像在国内和港产的影片中摄影师都不大爱用特写的手法,很有可能是技艺不够纯熟的原因)在帮助他人的寻找中探寻自我,我在想其实评价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不单是现在人们看的学实阅历,最重要的是心地,是追求,是对于人生的看待的方式,比较来讲我还是重视后者。帅气的金城武仍然把一个小人物对人生的探究表现得很真切。王敏德好男人亲善的外形和特有的安全感加上片中另人神往的生长背景--
神秘的天涯海角、苏格兰的风土人情、世代的海员生活,是全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慧琳的长像在我看来一直是一种厚重的美,几分夸张,气质上的沉稳是她独有的魅力。有关死亡可以没有一滴眼泪,在这段即将结束的人生旅程中却又偏偏多了许多让人充满遐想的自然风情。苏格兰风笛、海上代表春天到来的暖流风袭、家的定义与回归、情感的交融与思念,死亡在这里升华为一种永恒。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选择一种死亡前的生活,我想我要去旅行,如果没有找到一个真正愿意同行的人的话,我就一个人,最后死在路途中。
这让我想起了三毛的那些作品中的情形,“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那个时候我可能不是在浪漫,是在想念,是在回忆,因为只有在路上我才能真正的学会珍惜......
后记:总是要在这后面写上一些我要补充的话,主要是因为我太要求完美,我不忍心去破坏我一口气串下来的思考。
最近让我感动的电影不多,我是喜欢细细品的观众,好的电影我想看一遍是不能让我完全释怀的,《天涯海角》我第一遍只看到结尾部分,但已让我印像很深刻了,第二次看的时候已经开始五分钟,影片的名字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虽然在不知名前我就一直叫它这个名字,很好看,而且和在租碟的店里找来看的感觉不大一样,我认为讨巧在电视上看到说明一种缘份,冥冥中又多了几分惊喜在里面。我不在文字里面讲故事的情节是想让大家能留有几分想像的找来看看它,因为要写上情节就不如找本子来看更专业些。我强调的只是情感,是我理解下的这部电影的延续......
3 ) Lost & Found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东西,它们闪闪发光,看似魅力无穷,总有人在谈论在争取,得到地透着洋洋得意至少也要装的洋洋得意,没得到的既满怀期待有忧心忡忡。于是那些东西愈发的闪亮在愈来愈多的人眼中,我们被自己的欲望控制,被某种标准所套牢,我朝思暮想,一心一意,朝目标奔去。---------
爱,我认为真正的爱是源于了解。不说爱,它太沉重,说喜欢,喜欢得深是必定了解得深,所以我很难很喜欢一个人,因为了解一个人太难,需要观察,有效的交流,这是很难的事情。了解一件事情或实物要简单得多,你可以尽情地去了解,不必害羞,不必拘束,他不会有直接的回馈,他不会说话,不会做表情,他只会默默的影响你。
也许我最终想了解的还是人,自己和别人,了解人太难,我们要找一些途径和借口,由易及难。那口蟲,他叫那口蟲但他不姓那,它是蒙古人,生在蒙古,长在蒙古的草原上,经常方圆几十上百里都见不到一个人。他来到香港,有六百多万人在那么一个小地方,每天都能碰到很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几百万个故事。他开了一家寻人找物公司,他认为所有丢的东西都能找回来,人或物。他的成功率只有一到两成,有人说他不是太天真就是欺骗顾客。他说不找就永远找不到。他以为她自己很会看人,却总也猜不出顾客的身份和招人的原因,他想要知道,他想要了解他的顾客。--红嘴鸭,一天前我们还不知道红嘴鸭是什么,现在我们是红嘴鸭的专家,我们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红嘴鸭 玫瑰花 他都做到了,结果仍然不好,没关系,有些事情是要做给自己的。
他凭着手里的一张明信片从香港找到了苏格兰,他不会英文,在苏格兰的小镇上用中文问路,他不知道结果如何,不知道他找的那个人是不是肯见他,这一天在苏格兰的天涯海角是寒流与暖流交汇的日子,他在哪里见到他要找的人,一起回香港。
一个人喜欢海就不会太笨。 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 他们的墓碑都向着海,斜着冲着天,死了还想离开。
三文鱼千辛万苦地从海里游回山上,它们出生的地方,交配、产卵然后死去
做人就不能太现实,要不然还不如苏格兰的三文鱼。
遍寻蓬莱仙山,却并不在飘渺的天涯海角,而在我们自己心里。
心向往蓬莱,想身处蓬莱
仰望蓬莱所在,似被浮云掩盖
想找到蓬莱,偏不见蓬莱
遍历人间世外,费劲劳力钱财
遥看天边飞鸟,原野夕阳照耀
顿觉宁静舒泰,恨怨渐似开解
方知却原来,不必盼蓬莱
已是埋藏心内,蓬莱就是爱
http://ning-rimland.spaces.live.com/blog/cns!264681EAFCFD9E7D!1225.entry 4 ) 李志毅的97呓语
借着嘉禾出的蓝光,随便说说。
演员和角色
96年的阿武还是单眼皮,广东话带口音。阿虫整体又憨又木,编导没给太多空间去让角色释放情感。96年的陈慧琳肤白腿长,挑眉配上婴儿肥,真的太有特色了。这次扮演第一主角,面对两个男对手,感情戏略显青涩。但编导确实将感情戏做了淡化处理。王敏德无功无过,英语广东话混杂估计也是他私下的样子。张达明马浚伟方平徐濠萦何超仪打了个酱油,陈豪和陈小春更惨,本来有戏的角色后半段直接没戏了,我说编导你们是不是有点省略过头了啊。
节奏
中段红嘴鸭段落跟前段寻人脱节有点大,而且冗长,实为败笔。苏格兰的段落风光迤逦,细节确不少毛糙处:阿琳突然出院奔赴天涯海角,阿虫片尾想当然的出现,陈豪的求婚没了下文等等,难免令人狐疑。
主题和诠释
断定电影跟97有关是在太容易了。阿虫是蒙古人,阿德是苏格兰人,阿琳是香港人,还是末期绝症。起初向往苏格兰和天涯海角,中段跟阿虫暗生情愫,感触本港的人事。后段发现天涯海角也尽是人情世故,游客遍地,谋生不易。所谓何处觅蓬莱,回归故地,勇敢拥抱香港和家族,乃至安心入土后自有子孙延续。李志毅借阿琳讲出,身边的点滴皆是魔术师。一头一尾的香港街拍,一黑一白,含蓄地传达着编导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借着失物搜寻的点子,导演还向人们展示那可贵的探索抑或努力。呐,即便结果看似注定,但大力出奇迹这事儿,也并非绝无可能。片尾的合影戏,中西共聚,阴阳互通,着实饶有深意。
5 ) 好几年了,还是很感动。。。
难得看到一种叫做希望的形式,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很多年我是这样在幻像中寻找一种生活的答案。
有关文字,有关音乐,有关近来让我深释的影像。
我发现意外是需要很多条件上稽核的,我必须要有坦然平和的心境,绝对相信事实预测的答案,还要把希望值精减为零,才不会让刻意追求完美的自己感觉是在这一时间里消毫了生命(有时间蛮可以听听音乐或是好好睡上一觉),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我当时在看到它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心里环境的。
《天涯海角》给了我这一个意外的的惊喜,它让我的心灵在一次打开电视的偶然进行一次平静中隐痛着的撼动。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必须去面对死亡的时候我是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是像《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中深田恭子那样痛苦的之极的哭诉、迎得同情,然后选择面对坚强;还是像陆幼青那样写部名声赫作的著作安静的离去;又或者极端的像大门乐队的吉米梅里森那样简单的不去让世人了解即结束生命的全部历程。但我绝对想不到,还可以以旅行的方式,去远方,寻找、看望,可能最终依然没有找到要寻找的,但却在其间更深刻拥有一种去面对的坦然,美好的,终不需要一个答案但绝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有时候我用大量的时间去看所有评论者笔下优秀的文字和影片,但最后依然让我生涩的觉得在我的视角领悟力下不可洞晰其绝绝的深渊。可能一直寻找的反而是简单、直接、情感触动更鲜明的东西。故事中主人公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是命运的安排让她可以在坚持的寻找中遇见这些可爱而真实的人们,更是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得以了解了生活在她周围的家人对她的关爱。这完全在画面与音乐中心灵的读白和碰撞,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挥洒的淋漓尽致。我很喜欢张爱嘉和岩井俊二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更擅于运用影像画面、读白、情节、情感这些方面的结合。让人难以忘怀那一目目心碎的瞬间,我想这应该就是电影表达的一种极致。
如果电视剧是长篇小说,那么电影则是诗,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下很大的功夫去完成这样的一个使命。最开始的时候我是通过最直接的演员来看决定要不要看一部电影的,以前一直以为金城武是要在日本摄影人的超特写下才够完美的体现他特有的个性,但在《天涯海角》中没有特写,(好像在国内和港产的影片中摄影师都不大爱用特写的手法,很有可能是技艺不够纯熟的原因)在帮助他人的寻找中探寻自我,我在想其实评价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不单是现在人们看的学实阅历,最重要的是心地,是追求,是对于人生的看待的方式,比较来讲我还是重视后者。帅气的金城武仍然把一个小人物对人生的探究表现得很真切。王敏德好男人亲善的外形和特有的安全感加上片中另人神往的生长背景--神秘的天涯海角、苏格兰的风土人情、世代的海员生活,是全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慧琳的长像在我看来一直是一种厚重的美,几分夸张,气质上的沉稳是她独有的魅力。有关死亡可以没有一滴眼泪,在这段即将结束的人生旅程中却又偏偏多了许多让人充满遐想的自然风情。苏格兰风笛、海上代表春天到来的暖流风袭、家的定义与回归、情感的交融与思念,死亡在这里升华为一种永恒。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选择一种死亡前的生活,我想我要去旅行,如果没有找到一个真正愿意同行的人的话,我就一个人,最后死在路途中。这让我想起了三毛的那些作品中的情形,“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那个时候我可能不是在浪漫,是在想念,是在回忆,因为只有在路上我才能真正的学会珍惜......
后记:总是要在这后面写上一些我要补充的话,主要是因为我太要求完美,我不忍心去破坏我一口气串下来的思考。
最近让我感动的电影不多,我是喜欢细细品的观众,好的电影我想看一遍是不能让我完全释怀的,《天涯海角》我第一遍只看到结尾部分,但已让我印像很深刻了,第二次看的时候已经开始五分钟,影片的名字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虽然在不知名前我就一直叫它这个名字,很好看,而且和在租碟的店里找来看的感觉不大一样,我认为讨巧在电视上看到说明一种缘份,冥冥中又多了几分惊喜在里面。我不在文字里面讲故事的情节是想让大家能留有几分想像的找来看看它,因为要写上情节就不如找本子来看更专业些。我强调的只是情感,是我理解下的这部电影的延续......
6 ) 温馨而忧伤的文艺小品(2005.09)
香港导演李志毅导演的一部温馨而忧伤的文艺小品。
该片的故事、情感、氛围、手法都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但很有味道,有点像维姆·文德斯的电影。
该片的音乐甚佳,节奏和缓,曲调低沉,意蕴悠长。
这样的文艺小品在香港是不多见的,似乎是主流工业之外的“游戏”之作。这可能也是李志毅的“游戏”之作。当然,我说的“游戏”是一种心智与情感上的“游戏”,它使人疲惫的心灵离开喧哗与混乱,回到平静和舒展。李志毅导演的其他电影作品,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水浒传之英雄本色》,我念小学的时候就看过的。该片的恶搞有点类似于《大话西游》,堪称“大话水浒”。可能很多人看了该片和《天涯海角》之后,都很难相信它们出自于同一个导演之手。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很多导演都是两面手乃至多面手,一方面能够拍些卖市之作,另一方面也能够拍些心仪之作。拍了N多搞笑片的导演陈嘉上多次声称自己最喜欢的导演是小津安二郎,我对此毫不怀疑。我反而喜欢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导演,他们真正有着“爱电影”——就像古希腊人“爱智慧”——的赤子之心,却又有着令人放心的个人平衡能力。
(勘误:《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的导演是陈会毅,我记错了。06.11.8订正。)
和很多类似的“游戏”之作一样,该片的“客串阵容”也是十分强大的,马伟豪、陈德森、阮世生等知名幕后人员都有请出场,令我惊喜不少。更令我意外的是,陈小春在里面演了一个十分痴情的“丈夫”,戏份也极少,算是高级客串吧。后来陈小春拍了一个“爱妻号”洗衣机的广告,不知道是否因为他在该片的“痴情”表现。
凭《无间道》晋身一流导演行列的麦兆辉是该片的第一副导演。香港的导演一般是从底层做起,慢慢爬到导演的宝座的。久经片场磨练的导演一般有较强操作能力和控制能力,拍戏轻车熟路,不大可能把戏拍砸的。也因为这个,在香港,未经片场磨练或电视台训练的年轻导演,很少有独立执导的机会的,除非先自己自资拍摄一些短片,使自己的导演能力得到认可——黄精甫、彭浩翔都是这样“发迹”的。在香港的电影体制当中,麦兆辉所走的路好像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而黄、彭二人所走的路是另类的了。麦兆辉这样的导演在镜头运用上一般较为稳重,而黄、彭这样的导演即喜欢“搞搞新意思”——这一点在他们的处女作上都体现得非常明显。香港电影需要麦兆辉这样的导演,同样需要黄、彭这样的“另类”。
世界有尽头,爱没有
散文诗一般,温馨,浪漫,却又伤感。97后UFO创作组拍不出这种味道的电影了。
2008-5-10 15:05:54 8/7.8(172) 心向往蓬莱/想身处蓬莱/仰望蓬莱所在/似被浮云掩盖/想找到蓬莱/偏不見蓬莱/遍历人间世外/费尽劳力钱财/遥看天边飞鸟/原野夕阳照耀/顿觉宁静舒泰/恨怨渐似开解/方知却原来不必盼蓬莱/已是埋藏心内/蓬莱就是爱
失语的香港 p.s. 陈慧琳的造型真的仿佛是我妈在90年代的造型再现……港式smart lady
夕阳舞曲,浪漫悱恻。只是选角方面有点问题,陈慧琳最终从苏格兰回香港我看主要是因为金城武帅出鬼佬王敏德几条街,而这就是贯穿全片的主线:要找回失落的东西,所谓真爱,所谓家园
陈慧琳早年也有些好片的
三星半吧。(还有,陈小春根本是个龙套好不!那里是什么主演!!被坑了啊!~就露了两三下脸!)
中港英三角隐喻,感伤爆棚之作。
小心肝哦
“原来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皆是魔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魔术师。”记得那年电脑被偷窃后一度生无可恋,后来被这部电影带出低谷。很喜欢九七前港片的末日情怀,惆怅缠绵。那口虫、琳、阿德,何处觅蓬莱,苏格兰如泣如诉的风景,Skye岛,心向往之。
【嘉禾】“去找就还有希望,不找什么都没有。”“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起码我们尽了力。”为啥小武的角色总是那么萌,笑起来眯着眼睛两个酒窝儿真是……因为才看完南极探险,更觉得早期一些角色真的好贴合他本人的个性。(配乐雷颂德;摄影指导黄仲标。
今天珍宝海鲜坊沉没,又把这片找出来看了一遍。逐渐觉得这是九十年代后半程最好的港片。三个地域化作三个人物交错留情又生离死别。再没有看过比它氛围更伤感的华语电影,而且它的悲伤都是用笑容承载,即使是面对永别都无法磨灭的释怀笑容。王敏德因为演了这个片终于可以说自己是个演员而不仅是型男,陈慧琳前所未有的童话般苍白脆弱,金城武更神,他在重森和本片里几乎演了同一个角色,但人物的内在实质却是截然相反。这么多电影都曾用科恩的歌,唯有天涯海角赋予了旋律最感性的画面,仅仅开场几秒黑起镜头穿出过海隧道时歌声一起就会泪眼朦胧不能自已。
不知不觉被感动
卧槽。。。出来看个电影,老师居然点名了。。。。。
电影像一曲悠扬的爱尔兰风笛,隽永、动人。有些隐喻中港英的三角关系,可动人的还是爱情。
编剧太棒了。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水平可真高。滴水渗透的那种人生无奈与美好。金城武啊,太帅得总是让人忽略他的演技,替他抱不平。
居然把九七心态拍得那么唯美倒是真没想到
风格杂乱 前半部是香港市井电视剧 后半段是苏格兰旅行风光片 最后几分钟是温情戏码 陈慧琳的演技永远是减分的 两位男主和配角们无论多么卖力都无法拯救这部手法凌乱主旨含糊的早期港产片
以三角恋爱的小戏码暗喻港中英的大关系。港女在“蒙古族青年”与“苏格兰船长”之间二选一,一面是“真脏真乱”的故乡,一面是“好山好水”的异乡。寻找的答案即“何处觅蓬莱”。全片虽略显松散零碎,却呈现出97独特的影像气质:迷离忧伤。自呓、苏格兰音乐、黑白镜头、定格全家福颇耐人寻味。
我怎么那么喜欢看这种调调的电影啊。我超爱这个电影的配乐。超爱这个电影的独白。超爱这个电影的故事。那种热烈的,纯粹的,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多么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