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洛伦索之夜》 La notte di San Lorenzo 年代:1982年/ 国家:意大利 / 导演:保罗·塔维亚尼、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 主演:奥迈欧·奥托努提、克劳迪奥·比加利
1、大敌当前,兵分两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有一个叫圣马丁诺的小村子,德国人来到这里,要把全村的人都招进教堂里去。但有一部分人意识到这是纳粹的诡计,还得到了凌晨三点德国人就要轰炸村子的消息,于是他们决定当晚就逃走,但还有一部分人并不相信。于是在这个人口并不多的小村子里,村民们站成了两队,一拨儿人走,一拨儿人留。片中很有趣的一幕是,要走的那些人却坐下来吃东西,而留下的那些人去转身走向教堂,行动上的错位暗示着他们之后命运的走向。这其实象征着意大利当时的状况,墨索里尼等人推崇的法西斯主义让一部分意大利人癫狂,但大量平民却仍旧是法西斯主义的受害者,意大利就像这个小村子一样,也被分裂成了两部分。
2、战争炮火里的幽默细胞!
意大利电影人偏爱在严肃沉重的历史里,编写出谐谑幽默的旋律,比如《美丽人生》《七擒七纵七美女》等就能让人在笑声中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圣洛伦索之夜》这部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回顾二战的电影,也不乏一些逗趣的细节。逃亡途中一个女人用西瓜擦洗身子,而一个想撩妹的男子撩她的方式竟然是吃掉那个西瓜;小女孩因一不小心弄碎了一个农妇的鸡蛋,引发了两家人的互殴,为了报复,小女孩把幸存的两个鸡蛋也打碎;收割麦子时德国飞机从天上经过,村民赶紧躲进树林不敢出声,好像在玩躲猫猫似的;两个青年男子为了一个女孩大打出手,却抱在一起像在搞基。虽然逃亡之路非常艰辛,但是却促成了一对老人的黄昏恋。看似搞笑,但所有的不可能都在象征着战争的炮火是不可能消灭那些美好的事物的。
笑点
第72分钟,小女孩偶遇到了美国大兵,跟他来了一段鬼脸大PK,然后大兵又用安全套吹了一个“气球”给她,她欢欢喜喜拽着它找妈妈去了。这有点让我联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个同样把安全套当气球吹的夏雨。
亮点
第82分钟,突然一群罗马帝国时期的士兵出现在麦田里,手拿长矛向法西斯分子扔去,长矛一根根穿透他的身体,让他犹如万箭穿心一般跪倒、死去。这个姿势就蕴含着军国主义为全世界谢罪的含义。不过这看似超现实的一幕,其实是小女孩臆想出来的。
加我微信jingyurizhi
1
简单的人,一直信奉简明的生活,心中烦躁,就无法集中心力去做任何事。一心无二用,影评则完全无法动笔,一下压了这么多碟,每每看到最上面的《疾走繁星夜》,连叹息的力气都没有了。这诗意浩瀚的片名真好,晦暗不明的人生,犹如置身于魔法的世界,往往此门开,彼门开,这又何尝不是“疾走繁星夜”,愈挫愈奋,又殊途同归。抑或,活着,总会遇到令人揪心的无奈时光,也许一生受用。
现实总是残酷的,它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梦幻,它总是企图毁灭一切,毁灭我们心中最为美好的仅存的愉快。因而,人生的安心、衣食无忧与梦想,才显得最为珍贵。没有经历不安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简朴的想法,正如《疾走繁星夜》(1982又译《圣洛伦佐之夜》塔维亚尼兄弟(保罗·塔维亚尼、维托里奥·塔维亚尼)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历经恐慌中的情趣人生,虽然死亡的气息紧随而来,但麦田上的星空,依然闪烁。如此多的电影,我也只能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2
十几年前,看过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人与鼠》,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小说,着实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富人与穷人关系上的不同,而电影的冷静与节奏,呈现的是另一种光景。归根到底,仍是贫贱与富贵的有形与无形的较量,只是多了一层漂亮的迷雾。
3
好莱坞不只是电影,与电影相关的音乐等各色艺人,也聚集在那里,而“月桂谷”,只是一条穿越好莱坞中心的街道。
一个叫简的女音乐人,人到中年,所爱的正是乐队年轻的主唱伊恩,简的儿子带着读医的女友,来到简的居所。过程可想而知。母亲、情人与未来的儿媳妇,在“月桂谷”的居所里外,三人乱性同乐。放纵与冲突,在母子间不可避免,这就女导演丽莎·查罗登科 的《月桂谷》(又译《桂冠街区》)所发生的事。
2005.7.23
處理同一件事,他們的方法總比別人要笨拙一些,甚至有時顯得拙劣,但因為十足的原創力,所以還是很可愛。一種很接近亨利·盧梭的感覺。
1944年前途未卜的小镇居民,一拨去寻找投靠美军,一拨留守在德军治下。用了个6岁小女孩的叙述视角,但故事不局限于她的所见,本片主要还是个舞台剧感强烈的群像戏,讲了个特殊年代人们互相残杀的事件,群像的塑造是失败了,各种角色乱糟糟的登场,他们说的台词跟主线剧情又毫无关系,你要说这是基于小女孩破碎的记忆也可以,但像刚才我说的,剧情不以女孩视角统筹内容。除了横幅中景的舞台式构图、大阵仗的弦乐配乐与吟唱,本片还充斥着形式化的演绎,比如教堂被炸后,家属跟神父头碰头三角形的搬运伤者、寻找美军的人们在半路弹坑里挨着睡成花朵形状、小姑娘幻觉青年像死于罗马军团的长矛雨什么的,这些形式化的画面有时是美的,和那些遽然而至的死亡一起,渲染出天地不仁的残酷诗意。但本片凌乱的主线,造作的桥段并未拓宽它浅显的人道主义主题
冲突并不很吸引 但好在如此之真
浪漫与无常,不知道姜文有没有受到启发 2333 关于割麦子的力量美感有四五部可以相关联想的 后来才知道从最早和 Valentino 合作纪录性质素材就是取材从小的生长经历
三星半四星。看似儿戏的战争片,其实充满了残酷,尤其那段枪战,简简单单讽刺力拉满,彼此都认识的普通人互相开枪,何等荒谬可笑啊。无力庇护百姓的宗教,搞怪的女孩,想搬家的少女,农民枪战,鬼脸士兵,夕阳恋,太阳雨。最后的恋爱想起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意大利的太阳雨很常见吗?第二次在电影里看到了。
冲着入围视与听杂志百佳找来看的,片名起的太好了,听起来很高级,影片本身的电影感却很弱。
导演很会拍风景,一度让我忘了是一群人在逃亡,小孩总之不知道现实的残酷,用她们天真的视野让我感受了一个不那么可怕的逃亡。片中老年人的黄昏之恋,眼看着孩子被杀后自杀的法西斯,群像刻画的很好。不过确实这流星的意向没有什么必要,关联性不大,影片不需要这个意向也已足够。
塔维亚尼兄弟的作品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古典味,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将这种意味发挥出来;此片虽是二战题材,同样更具有这种风格倾向。
二战时意大利百姓逃难的故事,故事本身一般,但摄影、配乐很棒。开场镜头非常吸引人,从窗口望出去,深蓝的夜空有金色的星星闪烁,这个长镜头可以成为经典。
和《随心所欲的五月》题材相近,但剧情更丰富,诗意,使用了平民的视角来与战争相逢,表现了正常的人性,而不像中国的战争题材片,一切为打仗服务。只是因为说着意大利语,又只有英文字幕,对一些对话没有完整理解,尤其是一些名词。
节奏太别扭。好在画面考究,情感真挚,戏剧味十足。
个体塑造少有闪光,甚至不算成功。实际意在国民性的展露,略带舞台风貌的群像调度具有高于场面的象征含义,即突出群体在历史视角下作为一整个机体的运作,每个人都像一个身体里的血液和骨肉一样流动、舒展,他们的消亡残酷而荒诞,但是不会阻断一个民族继续生存下去。
第五颗星星献给1982年~
通过小姑娘的视角观察使得这个残酷的故事有了些许温存,但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命运已然不在自己手中掌握,由于信仰与认知的差异,进而引发了相互的仇恨与屠戮,一出无可避免的国家之痛、民族之殇悲剧,天空划过的不是繁星,而是闪烁的炮火……
不太喜欢流星的设定,给我的感觉太出戏,相对来说其他部分就好多了。行程途中的毫无目的,是那个时代农民思想混乱的真实写照。虽说引入了美军,但重点却不在之上,而是同镇人的自相残杀。
观看动力:一村子人的命运。视听乐趣:非戏剧的结构,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浪潮。要不是最开始的星夜与成熟女人的叙述视点,这个电影会是对观众的残忍。
美丽的群像,尤为真实地展示了战争下人特殊的精神状态
被零碎的人物分散了注意力,一个简单逃亡的故事,怎么能被评价“好看到爆”呢,想找来宝琳凯尔的这篇影评读一下。片中也没有出现一个流星夜,那一夜他们简简单单的在收割麦子中度过了。海报中的那一幕出现在小女孩的想象中,是老爷爷常讲述的古代希腊故事的具象化。人物的内心独白,细腻丰富的插入情节,是这对导演一贯的手法。重看一遍,还是提高好感,有些怪怪的片段还是只属于塔维亚尼兄弟的不拘一格。比如耳朵和钥匙的重复特写,拼命做鬼脸的可爱小女孩。记录几个翻看了评论后才注意到的地方:1、早上睡在坑里的人体摆出的形状也是本片形式美的一部分;2、对那些遽然而至的死亡,和对死亡的描写感触更深了;3、在麦田对战时有处于敌对阵营的人本来互相认识,这场戏里还有很多荒诞成分;4、开头的婚礼后分道而行的三组人在后面又走到了一起。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看得不认真,好像还不错?
[想看2011-06-22]#31stTrieste#特别展映。2018保罗·塔维亚尼监制的修复版+1982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修复得真是好看。塔维亚尼兄弟的群戏相当出色,影片对意大利的民族性有着不错的吐槽和反思(有那么几个时刻竟然让我想起[鬼子来了]),比较复杂的不同阵营、不同阶级也表现得很清晰。麦田大战和老头老太太告白两段拍得美极了。叙事人=长大了的六岁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