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 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白岩松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篇影评

 1 ) 安慰

白老师,您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您在节目中谈到了爱情观,金钱观,人生目标等一系列。聪明,愚蠢,勤奋,懒惰,在这四个词中引出前所未有的含义,和四类人来相匹配,这真是绝了。

在节目最后,您这样调侃,“白说白说,但还是要说,总有人会得到一些改变”。我在这代表青年给您承若,您没有白说。您是好样的,你很好的提醒了我们。

2019.8.31

 2 ) 演讲语录节选

1.即使你成为了这种“佛系青年”也没问题,只要你将来不抱怨。你别将来还抱怨,那可不是佛系青年。我很少听见佛抱怨。每个人当然有每个人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最后你要为你的选择买单。

2.就像酒吧一样,“进来吧,我不会让你的人生发生改变,但是会让你舒服一会儿”。如果真的只是舒服一会儿,要面对的问题你终将面对。我们现在很多的专业的确需要研究生,可问题是现在的本科太好读了,研究生也有大量的空白时间。我们最好通过教育改革,能让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更对得起本科和研究生。否则就是集体把痛苦推延了一段时间而已。

3.教育不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变革,因为教育非常难。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满意自己的教育,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能拿一两代人当小白鼠,所以教育只能渐变,将来还会遇到今天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明白中国的教育是为什么,不是寻找人才,而是培养未来的中国人。

4.你行你上是最荒谬的一个语言。

5.当你说出了很多的道理,你其实只是和人群中的10%在说。

6.我长跑的原因:一是保持体能继续踢球,二是今天跑完我真开心。越自律越自由。

7.每个人都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在规则之内做事,才是最好的爱国。否则就是害国。

8.90后的父母积累了较多的财富,我们曾认为需要抗争的事情,被他们路过了。因此我寄望于90后。

9.30岁之前要不断做加法,因为你还有时间能力来纠错。30岁之后要做减法,打一口深井。

10.你去哪儿只有两个答案:你的兴趣在哪儿,你的机会在哪儿。人的一生看似很短,其实也蛮长的,可以做几次决定。

11.如果外在的声音能够影响到你,那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主见。我的一个信念始终是:我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12.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愚蠢但是勤奋,破坏力最大。

14.这世界会不会变好我不清楚,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变得更好。

15.做50后、60后的孩子是很不容易的,50、60后的妈饿过,她们见不得剩饭,给你们的减肥事业拖后腿了,对不起。

16.饥饿最大的好处是让你善待食物。

17.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它拿走了你的时间,却不一定能真的提升你。

18.做人要正,做事要奇。

19.收入是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

20.正常的时代里,让自己不同几乎是唯一的机会。

21.恋爱是欣赏对方的优点,婚姻是接受对方的缺点。

 3 ) #对白#笔记4

1.越读书越知道读什么书

2.读书是跟高于自己的人交流,而朋友圈全是同等人。

3.解决孤独的真正方式是:爱读书、爱运动、爱听音乐。学会与自己相处。

4.读书不保障命运可以好好地对待你,但是书读多了可以保障你能够更好地对待命运。

对白

1.越读书越知道读什么书

2.读书是跟高于自己的人交流,而朋友圈全是同等人。

3.解决孤独的真正方式是:爱读书、爱运动、爱听音乐。学会与自己相处。

4.读书不保障命运可以好好地对待你,但是书读多了可以保障你能够更好地对待命运。

 4 ) #对白# 笔记1

1.过去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行当而存在,现在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行当正在某种缩小的过程当中而几乎其他所有的行当都在加媒体,甚至个人也开始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2.当一个行业拥有巨大的跳槽空间的时候,说明这个行业正在被社会更广泛的需要。

3.媒介素养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将成为重要素养的一部分

4.传播的主导角色有传播者逐渐变为受众

媒体正在由媒体人操控的媒体时代变成受众时代

5. 传统媒体有版面限制与边界。新媒体没有,它是无限的、海量的。但是新媒体没有门槛。编辑放弃了基本职能,让大众来做把关人。信息投其所好一个相当重要的弊端就是让你原地踏步不提升你。所以我们才要全面地去接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物。一定要在青年时代喜欢不喜欢,靠近变扭。

6.海量信息带来大量信息同质化的范畴。在有限的空间里跳舞各不相同、个性突出。

7.如果是你不熟悉的知识体系范畴,一旦你能够靠近它突破它,你就进步了

8.手机是人体的外挂器官,其实人在无意识当中都会有“手机瘾”,离开了手机便发慌。

9.信息的无尽是引人成瘾的导火线,当海量信息和没有边界之后,就正在产生一种瘾,再然后产生了什么呢,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10到达是传播最重要的因素

11.现在学讲故事,晚了;现在还不会讲故事,死了。

12.讲故事不是不讲道理,是为了更好地讲道理。

13.传播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在人性的基础上讲故事。

14.现代人在海量信息和海量物质之前方便成了第一位的选择要素。忽略对品质的要求。

15.技术永远会不断更新,成为最优秀内容的提供者才是铁饭碗。

16.提升自己才是迎接注定会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式。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

 5 ) 老白和我们一起面对青春

关于老白的书其实先前读了不少,对他的观点更多的是接受认同,而真正能一直做到行动实践却不多,比如健康投资、年轻要多做加法、年轻要勇于试错、大学不提前焦虑、越自律越自由以及正确看待自己的缺陷等等很多细枝末节这些当初深感认同的东西。 如今到了20岁,正值青春,正是老白当初在《白说》中对话的那个年纪,也是如今老白在《对白》中要和我们聊聊的年纪,这么多年过去,老白还是那个“一贯”的老白,而我已不是当初旁观青春的我,而是已真正面临青春各种问题和迷茫的我。如今再次“重温”老白关于青春的回答,除了后悔没有更多地实践一些理念,还有则是对老白几十年来一直身体力行要和年轻人对话,和我们一起面对青春的感动。 场上同学们的提问很多也都是我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其中最能感同身受的则是场下的一位男同学关于专业选择的问题,他说,怕的不是以后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是后悔当初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也是我大学两年多来一直犹犹豫豫的一个问题,究竟是学现在的理工科,还是去学传媒?要不要转专业?但现在,我对未来要怎么去做有了更加坚定的方向性的答案。 真的很感谢我与老白在青春的这场相遇,虽然我与老白之间只是一场“单相思”,但这个过程却一直都让我受益匪浅。

图为河南大学场

 6 ) “对话Z时代”访谈感触

白岩松老师在回答一个关于考研保研的问题时说,中国文科的本科太好读了。

这是一个目前我非常有感触的点,在文理科分班的时候,大多数家长的建议会是因为理科好找工作而让我选择读理科。而这样的理由就不能说服我,那些文科也一样能找到工作呀。那时候我觉得我是能找得到工作的文科生,现在只能说啪啪打脸了。文理科里面都有我喜欢和讨厌的科目,当时我把轻松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选择标准。现在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觉得轻松而选择的话,该来的还是要来,就像白老师说的“就像酒吧一样,进来吧,我不会让你的人生发生改变,但是会让你舒服一会儿。如果真的只是舒服一会儿,要面对的问题你终将面对。”就像数理这个问题,之前选择了容易,现在就要花时间去补。

白老师也说,要拿得起放得下想的开。这种道理,我们可能听了好多好多了。我理解白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是:做决定,不是做单选题。我现在只能选择这一个,不代表我在未来就不能选择另一个。此刻我做了A选择,,并不意味着你就把B pass了。你的选择可以是此刻悬置B,等到你能选择B并且还想选择B的时候选择。在高中我记得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事。分科之前班上的女同学,自己很喜欢文科。可是父母非要她读理科。本来就选择了文科都已经上课一段时间了,而且在文科最好的班里。后来还是被她父母给闹着弄到了理科班,而且这个理科班的等级也不是和文科对等的。她的父母总是会以很强硬地态度要求她按他们的想法做决定。这个女生让我最钦佩的是她“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她接受了父母不可商量的决定,她没有选择说堕落自己报复父母,在理科班也学得很优秀。

 短评

听君一席话。于我而言,来的恰是时候。

4分钟前
  • 牛三牛
  • 力荐

白岩松这张嘴,可太厉害

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还是喜欢的岩松,只是有些道理式的东西,这个阶段不是很想听。但,男神还是男神

7分钟前
  • 颜禾
  • 推荐

老白还是挺真诚的。

8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当你下顿饭前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的时候就饿了,说明你上顿饭吃对了!

13分钟前
  • muzilang
  • 力荐

忘记标记了?白岩松真是越老越有魅力啊

17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白岩松当然是好的,无论是阅历,学识,口才......各方面吊打提问者,但这种碾压式的个人秀,少了很多交流和交锋的趣味。还有,所有站在这种高度的人,大概很难不显示出一种俾睨众生的傲慢,即使他已经非常小心。

21分钟前
  • 还行

白岩松的思维能力也是我的梦想之一

22分钟前
  • winkingdear
  • 力荐

很想看看梁漱溟先生的书了。这一生有个事儿真的很奇妙,你永远都不知道在你人生的哪一时哪一分那一秒你做了一个偶然的选择看到了那本可以开悟你的书,遇到了那个和你伴一生的人,犯下了一个终身懊悔的错误。

24分钟前
  • suelence
  • 力荐

优酷官方推荐里点进去看的。很奇怪这三集的设置,第一集30min,白岩松与95后门的交流机智应对吧,很有些妙语;第二集,白岩松的演讲“这个世界会好吗” 讲了很多个人成长的历程;大概90min;第三集则是把前二者打包放在一起???这是个什么操作。我个人更喜欢第一集对谈的环节。

28分钟前
  • 刚度分配法则
  • 推荐

电视新闻人中的活化石,从1997到现在,看这台演讲想起朱光潜《给青年的信》。最近的《新闻1+1》可以看看了

33分钟前
  • 慈悲鞋底
  • 推荐

前半部分说得很好演讲为了照顾大部分人,也可能是为了白自己的大格局,讲得很空泛。这里一点那里一碰,只讲人生的大道理。可是学了大道理,依旧是不能过好一生的。不如放下着急的灌输,让我们坐下来,慢慢聊。最后有一些观点十分傲慢,无逻辑的定论我不喜欢。

37分钟前
  • Feem
  • 推荐

白的个人讲座,虽说关照八零九零后,当然离不开自己的经验,这样的话,新的东西就不多。

40分钟前
  • 钵中衣
  • 还行

中国文科的本科太好读了。毕业十年的人越来越体会到的的确如此。可以随时被替代的感受很糟。

43分钟前
  • 小小
  • 力荐

马未都人生的意义*$&(优酷

44分钟前
  • hungry
  • 推荐

实实在在的讲解了很多平时大家都张口就来的大道理 生动演绎什么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最后压轴的非名校关注计划让我这个学教育的眼睛心里都一热 教育均等不只在于入学率、教育历程与结果,结果的评价同样重要。作为新闻人,电视人,媒体人,白岩松愿意在结果评价上给予对资源配置平等充分关注实属难得。

49分钟前
  • bitterlemon
  • 推荐

很多对你人生的重要决定都是在你不在场的时候做的。做人要正,做事要奇。

53分钟前
  • 起飞吧小蜻蜓
  • 推荐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久没有听一个对话节目,会出现鸡皮疙瘩的状态。白先生在一直在我们的眼中是一个不苟言笑、睿智、言语犀利。在这个节目,依然如此,但是标签中又加了一个可爱不油腻的老头。在节目中,让我们了解他的努力、看到他的睿智,他的对一切事物的90%理论,让我们有重新的认识做人做事的方法,做人要正,做事要奇,这句话一直在我脑中盘旋,给我更多的思考,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不一样的生存。如何去面对选择前的准备,如何有更多对未来的准备。感谢他,给我带来的感悟。谢谢先生!

55分钟前
  • 墨子醉
  • 力荐

看了第一集,感觉说的东西都比较空泛。

58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节目想制造80后与白岩松身后的时代的冲突,其实我已经看腻了质问中年人新媒体时代何去何从的套路,这些问题太低级了但是白岩松的从容让人心安。大家努力不让世界变坏就好了。

60分钟前
  • 也要元气满满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