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大电影

HD中字

主演:乔纳森·布洛,菲尔·费斯,埃德蒙·麦克米伦,汤米·里弗内斯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2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3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4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5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6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3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4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5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6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7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8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19独立游戏大电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独立游戏大电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Indie Game: The Movie 独立游戏大电影 是一部关于独立游戏的纪录片,讲述独立游戏过往的精彩故事。  关于该电影: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新的一类独立艺术家诞生了:独立游戏开发者。他们有独立的构思,特别的设计以及个性鲜明的游戏。当然,他们也希望获得成功。  影片中,设计师 Edmund McMillen 和程序员 Tommy Refenes 经过两年的努力,等待着他们第一款XBOX的游戏 Super Meat Boy “超级肉食男孩” 的发布。游戏讲述的是一个绷带男孩寻找女友的故事。  而在一个名为 PAX 的视频游戏展中,开发者 Phil Fish 则推出了众人翘首以盼的画了四年制作的游戏 FEZ “费兹”。  Jonathan Blow 则在考虑继 Braid “时空幻境” 之后的新游戏。而时空幻境曾一度是历史上平均最高的游戏之一。  Lisanne Pajot 和 James Swirsky 第一次共同制作了这部电影,他们精心捕捉独立游戏艺术家们奋斗历程的点点滴滴,以及其艺术表现过程中的情感历程。  四个开发者,三款游戏,一个终极目标 —— 通过这部纪录片共同表达了出来。青春王室 第一季天桥骄子 第十六季狼烟北平花甲少年趣旅行第五季黑暗弥漫斩、巴啦啦小魔仙11度青春之《拳击手的秘密》胜女的代价那片星空那片海贰山炮贼中贼2绝世艳贼大逃杀2:镇魂歌新万家灯火归家之路住在家里的杰夫钢琴之森 第二季杀漠当我每次想起你求职公寓德州棉花群盗:民乱的时代山丘之王少林活宝贝我的蛋糕王子烈火群舞赌霸(1991)古法泰拳海盗2014感化院女孩1986特种兵王之原子核爆贞子3D抗日儿童团剧场版假面骑士时王OverQuartzer曾经千面特务 AKA凤凰大视野:太平天国战争跑出一片天蛇王子冬日奇缘白象2022终极对决我的徒步之旅

 长篇影评

 1 ) 《独立游戏大电影》

《独立游戏大电影》

1、纪录片+游戏制作+独立开发小组+市场
2、美国+白人开发者
3、开发团队,没见黑人,似乎也都不是有色人种
4、玩家有黑人,还很high
5、这是一个午餐不免费的世界,这是一个创业有温床的市场,这是一个可以开发而生存的天地。


作为一部讲述独立游戏开发者的记录片,《Indie Game : The Movie》自身就充满了浓郁的独立气质。
影片通过Kickstarter开放融资平台筹集所需的资金,2010年7月他们想筹集1万5千刀,结果297个资助者共资助了23,341刀。2011年为了后期制作他们需要融资3万五千刀,这次1596个资助者给了他们71,335刀。影片发行完全通过数字渠道发行,统一价9.99刀。
这是一部很小众的电影,理解的人自会被其打动。
没有喜欢游戏却没有接触过独立游戏的普通玩家可以通过这部作品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想走上独立开发道路的人也可以通过这部作品一窥业界姣姣者的生活。
作为曾经也独立制作过最最最最低级游戏的我而言,更是可以理解那些设计与衔接的不易。当然,我们也知道,在真实世界中,处理各种社会事务,也很难,甚至于一点都不比通关要容易。



影片关注的是一群专注独立游戏开发的人。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新的一类独立艺术家诞生了:独立游戏开发者。他们有独立的构思,特别的设计以及个性鲜明的游戏。当然,他们也希望获得成功。
历史上平均最高的游戏之一的“时空幻境” 、影片拍摄时游戏展上最大热卖的“超级肉肉男” 、众人翘首以盼的画了四年制作的“FEZ ”测试登场获得好评 。

已经成功、正成功、将成功----四个开发者,三款游戏,一个终极目标。当然,也很励志。
这就是美国的游戏产业链、美国游戏制作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有极大基础的创新世界。

最后,给不了解这三个游戏的人介绍一下:   
  Braid,马里奥形式的横板过关解密游戏,玩法特色是随时可以按shift键倒退到游戏的任何时刻。  
  FEZ,3D解谜游戏,但永远只在一个2维平面上玩,随时可以旋转摄像机调整当前玩的2D平面(比纸片马里奥复杂多了。)  
  Super Meat Boy,横板过关游戏,难度高到死死死死死死。

最具悬念和美感的“FEZ ”,2012年上市后在Xbox360銷量達到20萬。
FEZ已有steam PC版,9.99美元,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4760/,大家如果真心喜欢,可以去买一套支持一下。
通关者表示“确是美!不!胜!收! ”
另附braid的steam版: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6800/
super meat boy的steam版: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40800/
另,FEZ II 宣布取消,并声称退出游戏业界。

 2 ) 短评写不下

纯五星。 中国大多数写创业文章的只敢跪舔已经得了诺贝尔奖或者大投资的研究和技术。 谁来讲讲那些尚在黑暗中探索的人呢? for this thing, they sacrifice their social life and almost adult time. and still, not sure for the response from the world. or in another way, does it really matter that much. but also, the echoes from the world, especially those player who really got their inner spirit through the game playing seem the most beautiful miracle ever happens.

 3 ) 这TMD才算是本时代的“摇滚”。

实在不记得有多少次,在一个所谓的“成长过程”中,见到一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人故作深沉的去嘲笑一个努力实现理想者的“天真”。(这里且不去说这帮人中的某些,如何如何心安理得的在安逸的环境里吃着送上门的早餐,一边极尽酸腐的打压年轻人的奋进,一边夸大自己生活里的困难以便吐出“我也不容易”的烂槽。)这里只是想从心里表达,对影片里所代表的独立创作者们,百分之两百的,尊敬,欣赏,认同,支持。在一个“摇滚精神”已经差强可见的时代,他们身上所带有的,才TMD是真货。

也曾经和片中的Edmund一样热衷于画怪物,在生命中遇到过无数无法理解自己的人,如今面对着耗尽心力想要完成童年梦想的这样一种“天真”的青年,除了内心被狠狠的触动到里里外外内牛成河以外,我真再说不出什么了。多余的注释都是苍白。当他说着自己童年的绘画,那置身孤独的宇宙,而地球支离破碎的故事时,相信被触动到内心深处的应该不止我一个人。

创业。

独立的创业。

在一个纯脑力的设计行业,独立的创业。


——以上的一切,用不带感情色彩词的陈述句来表达就已经够了。真的。



Tommy说他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没有社交,忧郁,各种不同类型的忧郁。最后销售量超出预想的时候,他只是说,很累,真的很累。

但是这TMD就是真义。天降大任,其他我就不说了。
只想拍拍这哥们的肩膀,说你真是好样的,你比那帮吃闲饭还聒噪的人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看看周围,看看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究竟有几个人能把年少时的梦想坚持到最后,低物质,低社交,牺牲很多东西作为底线,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份“天真”。真TMD的太帅气了。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样的努力。
希望更多的这样的年轻创业者,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4 ) 少壮不努力,长大做独立游戏

第二次看完这部电影,尽管还是很激动,但总觉得还有点别的什么该说说。

不知道有没有谁做过这么一个调查,统计游戏玩家的自杀率与人口平均自杀率进行比较。我个人臆测玩家自杀率会低些,因为游戏中充满了失败挫折死亡,玩家通过失败熟悉游戏系统,有的游戏甚至需要死亡才能进行下去(说的就是你,无名氏)。也许玩家更能应付现实中的不如意,毕竟在游戏中我们已经演练了无数遍,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重新来过就是了。

片中面对《Super Meat Boy》发售前媒体的好评,Tommy还是没法开心起来,担心销售情况会不如人意。也许这只是Tommy的偏执,但现实中这是常常发生的事,某款游戏评论界一致好评,结果销量惨淡,最后只能以工作室关闭,人去楼空收场。这种事不仅仅发生在独立游戏团队身上,3A级公司也同样逃不过,写这段文字的同时THQ还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怀揣梦想加入独立游戏开发行业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无法圆梦,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前赴后继地加入进来呢?

是金钱的诱惑?的确,成功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可以收获惊人的财富,比如Notch,《Minecraft》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溢。但那只是少数佼佼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赚到自己的一日三餐不用露宿街头已经算经济成功了。

名气?没有骨肉皮;不会有八卦周刊派狗仔跟拍;Nerd即使被邀请去了奥斯卡晚宴也还是改不了他的Nerd气质(嗯,这是说的Linus);不会有电影来表现你的创业经历(好吧,还是有的,比如这一部),因为你的生活毫无卖点,人们要的是戏剧性。有谁知道Tarn Adams或者知道他的游戏《Dwarf Fortress》,这个游戏在Google搜索有2090000个条目?有谁知道Francisco Téllez de Meneses,他在两年里的空闲时间开发了《Unepic》,这款游戏被翻译成了8种文字,包括简体中文?又有谁能第一时间说出《World of Goo》《Limbo》这些独立游戏佼佼者主创的名字?我们可以说出斯皮尔伯格的经典作品,我们期待马丁大神快点把冰火写完,但我们很少能记住某款让我们倾倒的游戏作者是谁。不,绝不是名气,因为游戏而出成为名人的时代还没有来到。

并不是说独立开发者们不为名利所动,谁不喜欢这些东西呢,特别是在这么一个出名就可以拥有一切的时代。但如果只是为了追逐名利,又何苦来做独立游戏呢,别的领域也许成功几率更高些。我不敢妄加揣测别人进入独立游戏行业的目的,虽然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名利,但更详细的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清楚。

正如片子里描述的那样,独立游戏开发过程中最痛苦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你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开发完成,你想快点完成它,但你却不能允许自己在明显知道不足之处的时候去发布它,学到了新的技巧后你发现能做得比以往更好,但代价就是你得推迟发布日期,这是一种煎熬,个中滋味只有做过的人知道。

作为中国的独立开发者,还有一大堆国外开发者不会遇到的破事等着你去解决,不过就像Zen Pencils的漫画《Air and light and time and space》讲的那样,没有什么能阻止你去创造。工作很忙,没问题,掐掉闭路电视,把娱乐时间用来创造就行了;没有钱,没问题,少买点东西,利用手头有的资源做就是;不会,没问题,学英语上网查资料就行了;链接被重置,没问题,翻墙就是了;要弄成天朝局域网,没问题,去东南亚国家旅居就是了,比如泰国,物价也便宜。

也许要过许多年,游戏才能获得电影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而你现在做的所有一切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但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做了自己想做的,并乐在其中,不是吗?

 5 ) 做游戏只为一个目的:表达自我

四位开发者,三款游戏,做游戏只为一个目的:表达自我。开发了游戏《Super Meat Boy》( “超级肉食男孩”)的Edmund McMillen(埃德蒙·麦克米伦) 和 Tommy Refenes(汤米·里弗内斯);开发了游戏《 FEZ》( “费兹”)的Phil Fish (菲尔·费斯);开发了游戏《Braid》( “时空幻境”)的Jonathan Blow(乔纳森·布洛)。

为什么选择做游戏?

游戏的表现形式汇聚了绘画、音乐、故事、互动于一身的极致艺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表现形式比游戏更丰富。

只是自我表达。

汤米说做的游戏不是给玩家做的,而是做给自己的,把自己的想法做进游戏才是重要的。

一生应该如何过?

菲尔四岁的时候偶遇任天堂,便定下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决定要做游戏,尽管不知道如何开始。一生的快乐莫过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做。

关于心理健康。

埃德蒙小时候喜欢画怪物,老师认为其心理有问题应当看心理医生,长大后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家长应当多关心小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真的。

关于生活

各个主人公们都有出色的代表作,但是他们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汤米似乎有高血糖,要打胰岛素,但是他还在吃汉堡,看起来不注重饮食。菲尔经历了父亲白血病,父母离婚,合伙人离开,投资人撤资,压力大到极点。乔纳森在《时空幻境》发布后抑郁了好几个月。怎么说呢,个人觉得一个健康地生活方式也应该是追求的目标。

 6 ) 我好想玩游戏

独立游戏(independent games/ indie games) 是什么?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更多的是指由少数人创作、具有独立精神的游戏。创作者的独立精神一般在于勇于表达自我,展现不一样的想法与创意,其出发点更多是在表达而不是盈利。

整部纪录片以这三个游戏及其创作人的故事为中心内容:<Super Meat Boy>“超级肉肉哥”, <FEZ>“菲斯帽”,<Braid>“时空幻境”。纪录片呈现了创作者们对游戏设计的专注和付出:一台电脑、四面贴满了海报的墙、或者在加州湾区的一间普通的咖啡厅、一张放置着或白或黄的草稿纸的书桌、一只黑框眼镜,似乎足以将其隔绝于他人,除了盯着屏幕一次次修改细节外,一切将才华浪费于其他生活琐事的行动都是煎熬。

但是,除了专注和天才般的能力,独立游戏的创作者们更需要勇气和自信。一方面,他们有表达自我的自由和渠道,建构了自己精致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们随时准备接受大众的批评意见——许多意见尖锐残酷,但不被贬低的作品难以创造新的价值,正如<Braid>“时空幻境”的创作者Jonathan Blow所言,我们制作游戏是希望得到玩家的理解,希望与玩家有共同语言,最让人沮丧的事情其实是 “对游戏的正面评价”“哇,真好玩”“非常好玩”“快买吧”“9.5 out of 10”……——这些对游戏的解读都非常肤浅,玩家并不真正懂得创作者的心思在哪里,因为玩家可能依然活在与创作者不同的一个世界里, “They are not seeing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ame…”

那么,独立游戏的创作者们到底希望玩家看到什么呢?

我认为,不比大型公司制作的以宏伟虚拟世界营造为目标的游戏,独立游戏更像是创作者的写作、自我表达,是非常个人化的。而极度个人化的东西必然是有缺陷、有脆弱性的——正如人际交往,如果你看不到对方的脆弱之所在,只能说明你并没有与之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因此我在想,独立游戏制作人会否把自己的弱点放大后再放入游戏之中、并希望读者去发现呢?

恐怕是会的。

例如,Super Meat Boy游戏的创作人之一Edmound是个住在美国海滨小城的有些胖胖的男生,他从小就对怪兽感兴趣,不爱和其他同学一起游玩,交给艺术老师的绘画作品总是 “与众不同” 以致于被老师怀疑有心理问题。但幸福的是,当老师们认为他画的小男孩身体里的小怪物是“a cry for help”的时候,Edmound的妈妈和奶奶却相信他是一个艺术家, “he will be a success”。在游戏Super Meat Boy里,男主人公是一个没有皮肤的肉肉的男孩,随着关卡升级他也不会改变装备(不像超级马里奥),他的游戏任务就是解救自己的女朋友“绷带妹”,此处的隐喻即是:绷带可以包裹住肉肉哥,让他变得完整。现实生活里,Edmound与女朋友Danielle在一起很多年,最后当Edmound游戏在独立游戏节(1999年开始在旧金山举行的独立游戏节是独立游戏领域的商业盛会)获奖后,向女友求婚成功,成全了一段姻缘。

再例如,<Braid>“时空幻境”的创作者Jonathan Blow把自己对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的敬意表现在游戏中,以《看不见的城市》为蓝本编制了6个世界最后破关的标识旗语;同样,Jonathan还把自己对文字的热爱表达了出来:整部游戏除了最后一关,都没有使用任何过场动画,全部叙事都是通过每一个世界开始处的若干本书的纯粹文字形式呈现的——玩家甚至不需要按键开书,只要走近书本,它就会自动打开,呈现出文字碎片——而要理解整部游戏的精神主旨,必须集齐三落在各个世界中的文字碎片,单独的碎片完全难以形成理性且符合逻辑的认知。(在我看来,这也太浪漫了;或许,创作者需要的就是像我这样浪漫的玩家吧哈哈)

当然,除了灵感、创意、世界观的自我表达,独立游戏的创作者们还面临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可能感到窒息:想要 “被别人看见”,需要获得游戏网络平台,如Xbox,的广告位——因为只有少数独立游戏能利用实体通路贩卖,大多数依靠较低成本的数位下载模式。大型游戏、商业游戏的开发有资金雄厚的发行商赞助,但独立游戏却可能因资金短缺或无法与平台签署合同而在 “临门一脚” 时惨痛流产。而当独立游戏终于“天时地利”地可以发售时,恐怕市场玩家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其他新游戏上面。

中国游戏产业起步本就较晚,且由于政策(以及最近一些政策,懂的起)的原因,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很低,受到很多公众的不理解。虽然我国这些年讲要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但是对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解与英美日韩等国存在差异:我国注重科技、文化、创意的 “有机融合”,美国通过版权连接整个数字产业,强调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但是,怎么融合?看着续作成风、奉“微创新” 为圭臬的市场,便会知道真正大胆而新鲜的创意很难得到实验机会,创作者与玩家处于不平等关系——保守的创作者只想满足玩家的期待,再难做出挑战玩家期待的选择。因此,“数字创意产业”,仿佛“创意” 在 “产业” 面前矮化了,否则,腾讯游戏也不会成为腾讯集团的印钞机、现金牛。独立游戏的存在,使命感就是让“创意” 不断成长,少于10人的创作团队的风险相对大型游戏而言较小。

目前中国独立游戏人的 “春天” 还没到来(相比于2000多亿的游戏市场,单机游戏所占份额不到1%)他们依然需要 “开源节流”。但是,独立游戏公司正逐渐成为在腾旭、网易、盛大等巨头之间的流动实力:例如FunPlus。因此,如何挑战大型游戏所设的天花板?这部纪录片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也可以给中国的独立游戏人们以精神力量。

“游戏是终极艺术形式,就好像史上所有传播媒介加在一起,再加上互动功能。” 未来,游戏电影化,电影互动化,电影游戏化….已成互相影响和融合的趋势——举世无双的《时空幻境》游戏,在未完稿时就获得了独立游戏节设计大奖,它和电影《信条》分享了一个内核:时间逆流,游戏英文名就是Braid,就是 “辫子”的意思,自行体会其暗喻。

惭愧的是,我之前从来不了解游戏,几乎一切的游戏于我都恍如无所适从下的世俗的选择。

但我想对我之前的这种看法以及我口无遮拦所伤害的人说一句抱歉,因为,我今天也想玩游戏了。

 短评

一些想要从游戏里找到自己和同类的孤独的人

8分钟前
  • judeuniverse
  • 推荐

Celebrate the identity as a code farmer! Yes your life sucks but make yourself enjoy it! Independent game designers, another group of wild dreamer, express the voice of all idealists through their games. 但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电影中规中矩。

12分钟前
  • Sophieven
  • 推荐

无论是技术宅、电影宅或是其他什么宅,这种电影总你找到些心理对应。很多时候获得认同比金钱更让人激动,这也是影片会从励志角度打动我的原因。一群沉迷自我世界的、童心未泯的人的逐梦之路。就像那个游戏FEZ一样,影片先是展示他们大众常见的一面,然后是亲情、童年、脆弱的其他面,整个人就立体了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这群宅男真不容易,为了梦想信念去专注于一件事情确实让人佩服,这电影最大的教育意义在于千万不要想着越狱去下载免费的游戏了~

22分钟前
  • 隐遁
  • 推荐

其实最触动我的还是中间微软高管说的那番话。作为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个可以让观众参与到生成主题的仪式中来的主流艺术形式,未来游戏的艺术表现力怎么强大也不会让我感到惊讶。如果这个艺术形式一直停留在玩物的等级,我才会感到惊讶呢。为了十年后才能实现的理想而赌上今天的全部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25分钟前
  • Karuto
  • 力荐

成为神明就是要孤独地创造世界

28分钟前
  • Mwolf
  • 力荐

该纪录片靠KickStarter筹款拍摄,跟踪一群孤僻、自恋的程序员和设计师走过人生悲喜。富有洞见,热血励志,向资深玩家和从业者推荐。建议译名《爱支撑我们走下去:独立开发者的人格缺陷大全及其压力测试临床表现》。

32分钟前
  • 消极
  • 力荐

游戏的本质在于创设一个情境与相关的机制,让玩家在情境中利用所设计的机制得到感官与思维上的刺激,并或多或少地获得愉悦感。从这一层面上来讲,独立游戏与商业化游戏是完全平等的,并且往往略胜一筹。真该让那帮在正式公司里却不断制作垃圾游戏的人来看看这部电影,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电子游戏之魂。

37分钟前
  • 流星飞绊
  • 推荐

要看哭了操,都一样需要个 孤高又偏执的狱魂!

39分钟前
  • B超
  • 力荐

各类型独立文化的最大广告点大体相同:屌丝变身高帅富的Underdog故事

42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其实这比在facebook、twitter这种公司创业更加艰难,独立游戏开发者一旦失败就真的玩完了。Phil说:如果失败了,我会自杀。成功最困难的部分是去找到一个可以分享你成功喜悦的人。他们没有钱,可能即便成功也赚的不会太多,但他们心怀梦想值得被尊敬。

46分钟前
  • 赵龙
  • 力荐

纪录片拍得像故事片一样起承转合。那些在燃烧生命做游戏的人令人肃然起敬,把青春“浪费”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好想玩FEZ!

48分钟前
  • 感情丰富的毛巾
  • 推荐

独立游戏都是何其的不容易啊!

53分钟前
  • 大發
  • 推荐

幸好Braid和FEZ都买了正版,不然看完这片得不好意思到死。

55分钟前
  • rse43
  • 力荐

http://inpla.net/show-18.html inpla上的观看版本~

57分钟前
  • Freelancer
  • 力荐

Phil蛮帅的额……我关注的点好奇怪。除了粘粘世界好像都没玩过……act真的很难啊……不过fez看起来确实很有趣。外国人留胡子的好多。

1小时前
  • [已注销]
  • 推荐

做游戏和做电影一样疯狂,只是更加孤独⋯⋯

1小时前
  • 孙先生
  • 力荐

种草了十年前的优质游戏!Fez的创作者情绪问题很严重,但却觉得他的游戏最有趣。

1小时前
  • ibelieve
  • 推荐

这部片子试图去了解独立游戏制作人更深的动机,他们其实在小时候因游戏而触动时便已经定格在那里,这个片子所呈现出的是一个成人世界和儿童心灵的碰撞,同时还有追梦者因一个小小愿望的偏执和勤奋。不适合所有人,但技术宅和梦想家们应当被这部片子感动。

1小时前
  • 任原
  • 还行

感动哭了,玩过大部分电影里出现的游戏。独立游戏和音乐电影一样可以自私得热泪盈眶,很多人对游戏有误解,许多游戏不是打发时间的,它同每一位独立创作人一样,和世界分享自己的热爱和生命。

1小时前
  • 薾苨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