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已完结

主演:施琰,骆新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剧照

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2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3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4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5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6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3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4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5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6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7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8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19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梦想改造家 第四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花三万元帮助小夫妻装修婚房、到40余平方米容纳7口之家的惊艳改造,再到传承民族文化的布依族百年村庄重焕生机,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一直给人们以生活的希望。8月29日起,每周二22:00,由立邦独家冠名播出的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第四季将重返电视荧屏。相较前三季,本季节目最大看点是设计师们将会更多地聚焦普通房型,以“更紧凑、更实用、更态度、更现实”为理念,提供更多改造实用干货,展示人与居住空间之外的人文关怀和更多社会话题。拉尔复仇记安娜曲象丛生锅盖头超能联盟之极品天使倒霉熊的杯子之旅Yes!光之美少女5 GoGo! 糖果王国的快乐生日一路向暖第二季谁说理科生不懂爱情 电影版Angel of Fury奇迹的缔造者结过一次了给爸爸的信国语版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SP舞蹈风暴第二季地海传说怒江之战2016萌宠成长记第一季吸血鬼男子宿舍公路狂飙芝加哥待嫁老爸王志文版海豹突击队第五季男女变错身名侦探柯南:银翼的魔术师女皇陵下的风流娘们浪花一朵朵重庆森林常开笑口目击者之追凶天使与我同桌男人四十跑出租原始生活21天第一季抢钱夫妻(粤语)鸿雁(1960)巴啦啦小魔仙之魔法的考验唇唇欲动悬崖上的金鱼姬致命禁闭未确认进行式幸福密码2020

 长篇影评

 1 ) 奇怪看这个节目特别想评论

奇怪看这个节目特别想评论,可能是真的有感同身受,不吐不快。

按集来评价:

《预设性改造开创养老计划新篇章》

面向老年生活的设计理念很应该推广,如何说服老人和巧妙。其他比较平庸。

《空间魔术师史南桥回归 挑战38平四代同堂之家》

看过日本版的话就能猜到会用跃层了,花哨的东西占的空间太多,能用来做实用的空间就好了。

《漏水"迷你小黑屋"瞬变敞亮豪宅》

这集困难不大,预算又少,没有值得评论的

《日本设计师为渐冻患者打造未来功能型空间》

这集是全季精华,本间贵史的理念是最符合节目的,解决方法和其他集都不在一个层次,包括精神层面的……

《俞挺超前卫理念颠覆打造“育儿版未来之家”》

这集就是全季最差啦,首先这家条件很好本来就不值得上节目改,然后没想到设计师可以越改越差,哈哈,槽点我可以举出10个以上

《绝版湖景房实为陷阱 婚房成危房难改造》

这集绝对有WOW的感觉,前面铺垫得不错把这个房子描述得很烂,BEFORE&AFTER 改造后直接上天变豪宅

《设计师拯救破败院落 当代设计传承中华传统》

从实用角度把一座难用的房子改到好用当然不错,从节目角度泛善可陈,像拿原来的柱子放回原来房子中无论从精神还是实用是上都无意义,纯属交作业

《园林工艺巧妙拓宽魔都34平小两室》

年轻设计师真的用心了,这么困难条件下实现了主人的全部要求。细节还不够完美,夯土墙效果不怎么样,阁楼的那个柱子看着难受。另外不惜成本地玩黑科技有点炫技了,不要欺负我也会上网查价格的~

《高纬度小屋挑战零下38度保温极限》

建筑师应该找个室内设计师搭档的,外表很惊艳,内里不实用,也是槽点很多的一期

《全人工作业改造 重现废墟上的百年老宅》

凡是这种主人需求不强烈的案例,最后做出来的设计都没有灵魂,设计师介绍屋子的时候有句话很有意思:“这个天井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用我的身高来取决这个是不是可以过人”,暴露了这其实是他自己的“梦想改造家”

《沧桑老宅浴火重生 极致防火改造温暖人心》

这么大的房子,竟然讲不出什么亮点,防火是房子基本要求撑不起一集的看点

《民国洋楼迎最难改造 书香门第四代人传承好家风》

虽然和前几期差不多都是不算很有意义的改造,但书香门第让设计师有了发挥的借力点

最后一期离题了,不评价

 2 ) 扎心了,高分暖综《梦改》回归,直面“养老装修”

“这次,以一份孝心郑重地对待这份委托,以同理心去看待这份设计。”

——梦想改造家

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或许三十年以及更多,当你老时生活的样子,你是否想过...... 作为豆瓣平均分9.1的高分暖综,昨晚回归的《梦想改造家》第四季之《三十年日记里的家》,给了我们一个真实又深沉的答案——预设性养老设计

简单滴说,这次的设计,是为了给50多岁的父母能住到七八十岁设计的,是为他们的养老未来服务。

姐想先说其中最让人感同身受的一个点,也就是这次设计的初衷。

设计师王晨给委托人带来了一套“拟态服”,它可以模拟小腿肌肉跟腱萎缩、指关节风湿后紧缩、关节老化、腰颈椎老化、视力下降等等状态,而这些都是人老以后最常见到的身体衰老症状。

50后的尚大爷穿上了这套衣服,佝偻着身子完全直不起来,被女儿尚楠嘲笑为“像九十岁的老头”。

而真实的衰老情况就是这样,在“拟态服”的模拟下,老人行走脚步开始只能靠拖行,抬手变得非常困难,以前觉得随手可以拉到的开关,现在抖着手,都只能是勉强抓到。⬇️

因为视力退化,光与亮的模糊分界几乎占据了视线里的全部内容。⬇️

上个世纪的老房子还普遍使用的蹲坑,是再也弯不下去了。⬇️

即使是二十几岁的女儿尚楠穿上“拟态服”,走楼梯也必须一步一步迈,拉着扶手也显得极为吃力。嘴里念叨着“特别理解公交车那些老太太们”。⬇️

这位喝了酒没戴眼镜还差点从楼梯掉下去的网友,看了这段也是各种心有余悸。⬇️

老尚夫妇体验了人老的“艰辛”后说,各种行动都受到了限制,不仅是胳膊、手脚不听使唤了,连摸头都觉得困难,人最好不要到这种地步。⬇️

脱下这套沉重的“拟态服”的女儿尚楠,那种解脱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仿佛又活过来了,这时再想起父母老年时的种种不容易,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然鹅,“拟态服”尽管可以把身体上的“折磨”尽量依靠弹力绳表现出来,但老年人最易得的“阿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还不在这一次的体验范围内啊。

可见,老,或许大多数人都想要避免,但万物生息自有规律,这又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直面衰老的时候,看着模拟的老年生活,想到自己或者亲人正在面对的,或者即将要面对的。有网友说看这一段,真的有点想哭。⬇️

这是第N次安利《梦想改造家》了。前三季豆瓣平均9.1的高分,足以见得它的打动人心之处。很多奇葩的房型改造,很多让人惊叹的奇思妙想,也有很多暖心的回忆。

而这次《三十年日记里的家》新加的特点就在于前瞻性+可模仿复制的同理心

老尚住了三十年的家位于天津,是一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按照前苏联专家意见修建的住房,基本格局是两个卧室+厨房+狭小的厕所。老夫妻卧室旁稍大空间的是厨房,而最靠墙的长方形隔间就是厕所。老两口的女儿尚楠出嫁后,女儿的卧室就改成了储物间。⬇️

这套老房子的问题真的太多了,厕所由于空间过于狭小,安装坐便器就没有办法洗澡,因此多年来一直还在使用蹲坑。老人每次洗澡还需要用铁板将蹲坑盖住以防滑倒,另外需要隔板将门挡住,从而不让水花往外溅。⬇️

乃们看,2米多高的设计师王晨在厕所里,连转身都很困难。⬇️

另外,老房子的返潮也特别严重,老尚每年刷一次漆,也抵抗不住墙壁不停地剥落。

相较于房子本身的缺陷外,因为平时老夫妻两人都属于勤俭过日子的类型,三十多年积累下的老物件几乎已经把这个家给填的满满当当了的。满眼看去,尽是36岁的牡丹牌缝纫机。⬇️

38岁的三五牌座钟。⬇️

38岁的飞鸽牌自行车。⬇️

还有33岁的热水瓶,35岁的凉水壶,哪一件的年龄都比尚楠的年纪大。⬇️

两夫妻日常要找东西,就是翻箱倒柜加掀床,往往是知道东西都有,却怎么也找不到。⬇️

也是出于老物件太多,老两口又怀旧这个原因,他们一开始才没答应改造的计划。⬇️

一直到“拟态服”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本来身体就已经出现了各种预警的老两口才欣然答应。

蹲厕得解决,空间得改造,还要预想老年人未来的身体变化,最关键的是保护那种情怀,让他们一住进来就有一种亲切感,而不是完全走进了崭新的房子,就像住进了宾馆,好却疏离?

这次负责改造的设计师是王晨和陆嵘夫妇。王晨有着多年的留学日本的经历,对于居家养老有很深的心得,而妻子陆嵘则是“东方卢浮宫”无锡灵山梵宫的设计师。⬇️

插一句,由于两个人的最萌身高差,宣传照的拍摄也是不容易hhhhhh

梦想改造中,按照他们自己的话,就是以一份孝心郑重地对待这份承诺。

首先,改变家庭格局时,让卫生间的位置处于老年人最容易又最方便达到的中间位置,因此这是改造后的样子,面积最大的是客厅,其次是老两口的卧室。⬇️

而改造后的家从进门的连廊可以直通客厅,全部采用了暖色调的搭配,看着很温馨。⬇️

细节处理上,所有过道的宽度都是大于一辆轮椅宽度的,这样就考虑到了老人晚年行动不便的可能性。

开关的高度从一般的1.3m下调20cm,满足老人的高度需求。

而在连廊与客厅中都有这样看似是摆设的扶手,日常可以放置一些小物件,而对于日后行走不便的老人来说,则是处处可以搭一把手。⬇️

在这样的扶手下面,还有一排灯光的设置,高度的设置不刺眼,但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的作用。⬇️

卫生间是焕然一新,坐便器与淋浴花洒分离,中间有一长条地漏,可以防止水外流。⬇️

并且别看卫生间依然是小小的,设计师却是花了不少的小心思,可拆卸安装的扶手,现在不需要,但或许未来的哪天就有用处了。(坐便器是全自动的)⬇️

淋浴的扶手是有暖触感的,老人冬天洗澡可以尽量减少冷的刺激对身体的负担,可以承受几百斤重量的坐凳也是可以拆卸安装的,不用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往上收靠墙,不占用地方。⬇️

再就是考虑到老年人有时会请护工,更或者是身体行动不便无法自理时,连廊处的两扇移门一关,连廊的一部分加入卫生间,空间加大不少,完全可以再容下一个人,并且也不会影响卧室或者客厅的人。⬇️

乃们别看现在改造后的新家似乎现在只有一个卧室了,但其实在设计师王晨的考虑里,如果未来老人因为生活习惯不同需要分房睡,或者同时女儿、护工也需要住到家里来照顾的话,家里最多可以有三张床提供休息。

这个操作就来自与对客厅的处理,移去原本窗边老尚的工作台,沙发变床,卡座变床,中间还有可以推拉的移门,并且这样看起来竟然一点也不拥挤。⬇️

看看老尚一家的反应,连着说了很多谢谢,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啊,王晨和陆嵘的设计最暖心的地方还在于将老物件们“变废为宝”

之前姐提到的那些大龄物件们通通有份,例如自行车经过改装,看着更加复古了,内里却变成了在家就可以锻炼的健身器材,保证了老年人一定的运动量,延缓衰老。⬇️

热水瓶可以继续用,老的樟木箱改装成了茶几,竟然看着那么好看,打开来以后还有惊喜,正好可以吃吃东西喝喝茶看看电视。⬇️

老式的红皮箱啊,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因此成了镜子挂在墙上,不仅可以打开储物,就连上面的装饰也是从原来的家具上拿下来的。下面就是阿姨最喜欢的缝纫机。⬇️

真是处处有心意,老尚的工具特地挂在了大立柜里,又像展示品,又满足了老人满满的骄傲。⬇️

坐在几十年不变的小红椅上,老尚仿佛还是那个几十年前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啊。⬇️

而阿姨最爱的老式钟,还可以继续履行使命,放在客厅如此显眼的位置,阿姨说真的爱死这个设计了。⬇️

阿姨最宝贝的瓶瓶罐罐,成了装饰品。⬇️

还有老尚最重要的日记本,整齐地排放在客厅中,当你老了,记不得了,翻开一本看看原来的生活原来的日子,是尙楠说的那句“爸,这967的工资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日子,温馨的日子,不就是这个味儿嘛。⬇️

或许有人会说,这期的梦想改造似乎没有给人那么大的惊喜,的确,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震撼,但却息息相关每个人的生活。⬇️

其实,养老的话题,放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带着浓浓的社会现实性,而这一期《梦想改造家》想要传达的,就是让老人既愿意服老,又能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能自己走的尽量自己走,不至于从身体到心理的全线垮塌:

老人的一个体面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直面我今后老年的生活,有足够信心去面对它,而不至于被它击垮。⬇️

这是姐很认同的一点,毕竟,老不代表着一无所措,不代表着完全依赖。安身立命这个词说的好,预设性养老设计追求的,就是能够在家安身下来,同时,精神也有所寄托。

在设计师的设计改造下,老尚夫妻俩看似是被情怀浓浓包围,实则是被各种隐性防护给安全保护了。设计师王晨说:

关于预设性养老问题,一方面有的老人的身体开始衰老,但是心理上并不希望别人感觉自己正在衰老;另一方面我们既不要在心理上给予老人衰老的暗示,同时在身体上呵护老人,从视觉、生理和心理三点去思考。也还要兼顾设计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需求。

确实,小的时候啊,父母牵我们的手,长大了我们得为父母做点什么。都说父母的健康是子女最大的福气,但这福气,也需要用心营造啊。

走心的设计,良心的考虑,以及留心的提醒,深夜看了《梦想改造家》,尽管还不能算尽善尽美,但更多的感觉是暖心。

下次给父母装修的时候,很多的建议不妨可以试一试了。

原文请戳👉扎心了,豆瓣高分暖综《梦改》回归,直面“养老装修”

 3 ) 户型没有人奇葩

第一集:天津红桥区安岳楼,王晨、陆嵘。这季又解锁了新的角度,针对不同受众住房的打造,比如这集养老房。比起第一个两个过道的方案,更喜欢第二个,厨房还是有朝外的窗户比较好,总觉得不安全。养老房的打造在细节,开关位置、室内扶手、卫浴一体化、完全无障碍。 第二集:上海徐汇区思南路,史南桥。爷爷的床太矮了,就算有高低柜,也很难站起来,应该把床换个位置,移到对面,爷爷本来睡觉的地方做柜子。小朋友玩的地方太多,房间最上面的位置可以做一排柜子,小两口放东西的地方太少了,没有满足衣帽间的需要。一楼的客厅和二楼的餐厅空间重复,不过是住家自己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在一个平面,便于招待客人,史老师已经尽力。史老师说,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史老师说,因为是史老师。史老师是万能的,能解决困难群众提出的所有住房问题。 第三集:北京,颜呈勋。这集本来的着重点是展示设计师强大的动手能力,但是用低预算的原因真的太矫情了。第四集的妈妈,那么困难,丈夫儿子生病完全没有收入,还拿出了全部积蓄十万元,小两口身强体壮,只有六万的预算,不是节目太假就是占便宜的心思太重。整集没有讲下雨了倒灌怎么办,灰尘太大怎么办,可能解决了,只是没有讲,外面的高科技设备,被人偷了怎么办。做椅子做了半集,废弃的木料算谁头上。可可西里那辆车,跟设计师整个人非常契合,这一集只能说差强人意。 第四集:江苏启东,本间贵史。这个母亲,已经被苦难折磨的麻木,只能漠然的面对所有一切。本间贵史,又一次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个母亲和孩子打造了唯一能栖息的港湾。当面对的结局只有悲剧,当事人该怎么办。节目组把十万块钱还给他们,他们感动,但是知道可以通过手贴画来实现自己的时候,小李痛哭不能自已。他们已经习惯了别人的怜悯和施舍,他们更需要自己价值的实现。对于病人,尊重和平等对待比同情更重要。 第五集:上海闵行区古龙路,俞挺。有钱人可以参考,像我们这种苦苦挣扎在平均住房线的,感慨一下就行了。不敢多评价,因为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滑梯旁书架设置不合理,书架是半悬空的,紧挨滑梯,就不怕动作大点砸到小朋友么。吐槽一下爸妈,觉得隐患和危险太多,直至落泪,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陪伴。 第六集:武汉汤逊湖,陈彬。好喜庆的一集,剪辑很棒,观众不讨厌讲故事,只讨厌乱煽情。这一季的房子比上一季好很多,配色太漂亮了,查资料陈彬是版画专业出身,怪不得。真是一片原木色中的亮点。 第七集:成都暑袜街,孙华锋。为什么那一片全部拆完了,只有他们这几栋房子保留。基本上是重建,既然已经是钢结构,为什么还要在中堂放那几根柱子,纯粹当装饰太占地方了。 第八集:上海浦东新区上南路,刘津瑞。很年轻的设计师,要满足很多愿望。北上广的悲惨生活。沙发上方设置的小朋友玩耍处很鸡肋,那么小的一个空间,大人在里面很难直起腰,小朋友又很难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一个人玩耍。用来睡觉下面还有个透明的洞,况且紧挨窗户。这家人爱好广泛,要擀面,要弹琴,要唱歌,要健身,要瑜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间贵史说,你们以谁的需要为主。重点太多,房间太小。看好设计师,虽然往返了近千公里,以后的单子会很多。 第九集:哈尔滨,史洋。又是一次重建。设计师是好的,人又平和又善良。然而造价在哈尔滨能买一套新房子。设计师拿着相机在大街小巷走了这么久,就设计出这么一个和城市整体建筑外观相符合的房子,请问哪里符合了。二楼闺女的卧室,隐私的依赖就靠一个帘子,这是住宿舍,不是住家。 第十集:苏州平江路,孙建亚。这连重建都不是,就是新修一栋房子。节目组大概立志要在所有的老城区老地段找一栋老房子,所以在上季无法如愿的情况下,找到了这一家。这家条件挺好,虽然爸爸得了癌症又受了工伤,但是一直坚持到现在依然健康,女儿女婿在北京,工作生活俱顺利,也是幸福的一家了。设计师做这栋房子,几经周折,反复修改方案,房顶太矮,所以二层阁楼难站直,出露台要低头。其实女儿对这个房子能有多少感情呢,如果说父亲十岁到了南京,对房子还藏着童年记忆,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女儿对爷爷奶奶和苏州老宅的记忆恐怕寥寥,她的记忆更多应该还是停留在南京。而对于外孙女,南京和苏州只有母亲的家乡这层含义了。一代又一代的迁移,老宅难寻,传承难继。 第十一集:上海徐汇区天平路,徐明。寻求创新的节目组,又找到火灾重建这个主题,装修费用实在不便宜。这家家大业大,节目整个过程弹幕都在探讨女婿是不是上门女婿。其实觉得还好啊,可能因为面积够大,不像小房间那样变来变去,而且我觉得窗帘颜色挺好看的。如果非要吐槽,大概就是女儿房子太小,原先明明是双人床,改成了单人床。儿子的床太高,小时候可能觉得有趣,长大了必然觉得麻烦。以及那一色的红木家具啊,被一色的宜家替换。 第十二集:广州越秀区惠吉东街,谢英凯。这是谢老师做的最后一期了,谢老师很辛苦,三季分到的任务都是大宅子,劳力费神。谢老师对空间的运用,光线注入简直是炉火纯青了,从一楼往上,挑空、设置室内窗、楼梯安排,即使是70多岁毕业于清华土木系的业主,都首肯他各种改动,最后送给业主的短片更是各种催泪。最后一期谢幕,完美。 第十三集:什邡,章明、张姿。每次公益活动请设计师,都是大师级别,上一季中央美院建筑系的院长,这一季请了同济大学的教授。什邡的社区中心,来参观的很多都是外地居住的本地人,非常美好的建筑,然而如何使用,有没有那么多的演出,有没有那么多的活动。建筑的意义在于引领,然而建筑是否能够引领。我们缅怀过去的种种,可是过去的是否需要缅怀。吕品晶说,诚惶诚恐,但做总比不做好。大概如此吧。

 4 ) 一点思考

看过几集一共,我个人其实很喜欢这类节目,有时候也相当惊叹设计师的想法和实践结果,但是我对一片唱好的事情总是忍不住找其消极的点,或者唱衰,说白了我有点杠精特质。拿我看过的京城小巷四合院和共济失调患者两集来说,前者一段时间后原来设计者设计的功能并没有有效实现,反而成了杂物间。后者我却不免担心房间内那么多便利设施的耐用度,未来能用多久?这类方案显然有特殊性,是特意打造的,而将来维修的途径显然也极大被缩减,甚至没有。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改造,这是针对一类患者的生活不便,既然有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对于其他类似家庭能不能移植和推广是否同样值得节目探究和纳入考量,而这个方案成熟又能反过来为节目中的家庭解决上面的问题

 5 ) 梦想改造家

去年暑假没事,在爱奇艺里看到了这类节目,对于本身就喜欢看装修房子的我,当然不会放过啦,于是一集一集看下来。

感叹每个设计师都好神通广大,每次改造最后都让人眼前一亮。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360°湖景房,改造后真的太厉害了,设计师真的妙手回春啊,把一个看起来并不好看,也不实用的房子,改的一点都看不出来之前的样子。也难怪女主人一直夸。

希望梦想改造家能快点出第五季第六季,希望一直做下去。还没看够呢。

 6 ) 《梦想改造家》里那些细腻到泪奔的改造小物件

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梦想改造家》这档节目有着神奇的魔力。
看到这些设计师将各种户型怪异,设施老旧,人口拥挤的房型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惊叹设计的智慧,也为设计细腻的观察考究的创意折服。看了那么多期节目后,惊奇发现,这些建筑设计师,对旧物改造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甚至其中,很多细小的创意,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参考的。
旧物改造最多的,当属设计师王平仲。在对上海纸片房的改造中,他对以前的老旧物件物尽其用。
1⃣️缝纫机配件改造
妈妈最钟爱的缝纫机被改造成电动式。拆卸下来的缝纫机的支架,进过加工处理后,成为门上装饰,既是老房子独特的装饰也是对这个陪伴了妈妈大半辈子的战友的一种纪念。
缝纫机架门饰
老旧缝纫机架拆卸下来镶嵌到门里做装饰


旧木梯做的置物架,和缝纫机踏板结合也是猫咪的爬梯



纸箱改造
我的父母也渐渐老去。发现那一辈经历过苦难的爸爸妈妈都有舍不得丢弃的情节。断舍离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伤天害理。王平仲没有去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强迫她们丢弃这些纸箱,而是把这些纸箱改造成小物件。
️纸箱改造的茶几灯

️多肉植物花盆和猫窝

横梁椅子
房子拆卸下来的旧横梁也没有丢弃,而是做成了椅子,放在露台上。


设计师还特意挑选了具有防蚊虫效果的植物,来缓解冯家一到夏天就蚊虫多的困扰。
还有一个不算改造,但也非常打动我的小设计
冯宅门牌

这些巧思的旧物改造,让住户一见就能想起那些旧物,又充满了实用性,人性化理念一目了然。即便是搬进了改头换面的新家,老旧物品也物尽其用,家也不会那么陌生。
在最新一季(第四季)的《梦想改造家》中,夫妻档设计师王晨和妻子更是为一对老夫妇的怀旧情结做了诸多细心的设计。
凤凰自行车


老爸的的凤凰自行车改成了动感单车,爱锻炼的大叔在家就可以随时锻炼了。

老木箱茶几改造
老夫妇结婚时的老箱子改成了可升降的茶几,还带小抽屉。



红皮箱镜柜
用老阿姨的30来岁的红皮箱改成一个镜柜,镜柜可以放置缝纫小工具


还有我很喜欢的日本设计师也做很多精巧的小设计。
青山周平在第三季青山周平《北京老胡同改造》屋子里丝瓜瓤挂饰的设计,我最个人喜欢的一个改造。
丝瓜瓤挂饰


我的家人也很喜欢收集丝瓜瓤,他们说清洁球容易刮伤瓷器,丝瓜瓤用来洗碗环保卫生。当胖大婶把一把一把的丝瓜瓤从箱子里拿出来,我都惊呆了。胖大婶估摸着也是有收集癖哈哈。最后呈现设计中,青山大师把丝瓜瓤切成一个个圆圈,用线串联起来做成了挂饰。简单又独特,浑然天成。当时还脑洞大开了一下,以后胖大婶要是想用来洗碗了,随手剪两个也是可以的哈哈。

看了那么多期梦想改造家,不断有人在说,这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吧,一般人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当然,在这么严苛的居住条件和要求下,改造确实费钱费力。

但除此之外,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才是真正决定改造的价值。

好的设计,是可以发光的。看到那些让人感动的使用细节,真的让人有流泪的冲动。

感知住户生活方式-适应生活方式-优化生活方式,设计师将创意的触角延展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短评

最爱四集:天津的养老房、北京地下室的小蜗居、江苏母子的无障碍房、广州百年红砖老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生活才是最重要,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家装设计,都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服务的。

7分钟前
  • 桥本圆奈
  • 推荐

从第一季追到第四季,虽然一直被模仿,但是从来没有被超越。《非正式会谈》和《梦想改造家》可以说是两个非常神奇的综艺了。虽然不是大制作,但是口碑却极好。《梦想改造家》让我对家真的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看节目的时候总是觉得好幸福。我以后要跨专业考建筑学的研究生了。

9分钟前
  • 一个帅哥
  • 力荐

钢结构简直就是旧房改造的神器

12分钟前
  • 稍息立正
  • 力荐

9/19一期太窝心了。等儿子病情发展到完全无法自理的时候,母亲已经70岁了吧。还得照顾他。婚检真的很有必要。父亲的外婆、妈妈都是这个病,50%的遗传几率……这样的家庭情况还是依然选择生下儿子,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位母亲也太辛苦了,将近二十年照顾丈夫,老了之后还得一个人照顾儿子。

16分钟前
  • 良疱
  • 力荐

第二集史南桥的设计好棒!12集老奶奶开头的话:我不能选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37年的经历和相册里的照片,感觉是那个时代的进步学生。2018-10-5看过|补标,半地下室那家还是没解决尘土问题,而且窗外的各种设备不会被小偷盯上吗。湖景房笑哭,中介忽悠话术的典范了。

1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被知识分子的百年老宅改造这期圈粉了 建筑师是酷啊 当年差点读就读建筑去了。节目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但个人认为有一个通病在于改造后作为住房的烟火气少了,一下子变成精品酒店风格显得有些突兀。另外为了解决旧房屋的一些问题会引入一些性价比并不怎么高的产品比如地暖。& 钢结构我记住你了

23分钟前
  • 好奇家
  • 推荐

史南桥是神

27分钟前
  • 连翘
  • 推荐

这一季装修选人,还是以类型示范房为主。多了一些人文关怀,日本设计师那一期为渐冻症患者的设计方案,让人感动。设计改变生活,优秀的设计师,总能在实用和美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29分钟前
  • 柯同学说
  • 推荐

本间老师似乎第一次上门都要带礼物,标准姿势是左手怀抱礼物右手握手鞠躬,真是太客气了

33分钟前
  • 豆瓣酱
  • 推荐

史南桥nb

38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推荐

看的第八期《十三步走完的家》,真不错,设计师审美,细心程度,真的对改造太重要了。

42分钟前
  • 黎黎洲
  • 力荐

史南桥,日本设计师的好看

44分钟前
  • wise
  • 推荐

看个综艺就学会了一句上海话:“灵啊灵啊灵啊灵啊灵啊老灵了!”最喜欢的还是广州的设计师,反差最大的是武汉那个湖景房,剩下好几期都让人莫名其妙!!

49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还行

这一季下来印象最深的是武汉陈彬老师的江景房 配色太高级 细节到卫生间给女主人用的灯(涂脸什么的打光太重要。还有广东一家子的学霸 书香门第 十分羡慕了

50分钟前
  • 推荐

9/19这期哭得不能停止…知道自己有遗传疾病隐瞒结婚还生子的父亲固然不对 承担了家庭所有重担任劳任怨的母亲让人心疼 看到父亲疾病加重最后离世自己遗传走上父亲老路的儿子鼓起生活的勇气让人倾佩 花费全部积蓄改造房子 是为了提高看起来已经不堪的生活质量。看到了活着的意义。

55分钟前
  • 乌璐
  • 力荐

上海改一室一厅那一期,改得面目全非,设计师还迷之自信,荣登本季最差改造奖。哈尔滨那套小房子,改成了mini工艺品,地处极寒,六十万改三十几个平,性价比实在低。太小的房子躺下人都要占上几个平,蜗居在这种房子里,基本没有隐私和生活可言,设计和改造的介入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化地保证人的居住尊严。

58分钟前
  • Nébuleuse
  • 推荐

环形湖景房,简直就是梦想的一种。

60分钟前
  • 闵思嘉
  • 推荐

九月二十六号这期改过后真不如不改,门口粉色真是迷之尴尬;不是说跟着宝宝一起长大的房子吗?减少很多独立空间的话,宝宝长大后怎么处理?家里如果来客人需要住宿怎么处理?宝宝的上下床楼梯看起来比较陡比较窄;对比以前的几期,人性化没有很贴心,设计美感也没有,总之,如果我是业主一定后悔死了

1小时前
  • 187****7548
  • 推荐

除了那个儿童房改造得像屎一样,其他都好棒 哇,看完了!特别是最后一集!今年过年去什邡!

1小时前
  • 墨西哥墨子
  • 力荐

初现疲态。湖景房是本季最佳,业主姑娘的性格实在讨人喜欢。四世同堂的川西老宅改得好看,火灾后改造的上海洋房业主一家真是典型的上层中产,书香门第一家人都超优雅的。整季看下来感觉故事好看而且大气,但是并没有太想重看一遍的欲望。

1小时前
  • 恶隐息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