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戈王后1994

HD

主演:伊莎贝尔·阿佳妮,丹尼尔·奥特伊,维尔娜·丽丝,让·雨果·安格拉德,文森特·佩雷斯,多米尼克·布隆,帕斯卡尔·格雷戈里,克劳迪奥·阿门多拉,米盖尔·波塞,艾莎·阿基多,朱利安·拉萨姆,托马斯·克莱舒曼,让-克洛德·布里亚利,让-菲利普·艾科菲,Albano Guaett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语言:法语年份:199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2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3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4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5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6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3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4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5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6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7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8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19玛戈王后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玛戈王后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六世纪后半叶,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和新教残酷战争不断。而宫廷内部也奢华淫靡,腐败不堪。为了平息连年内战,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宫廷决定将玛格丽特公主(Isabelle Adjani 伊莎贝尔·阿佳妮 饰)嫁给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Daniel Auteu il 丹尼尔·奥德耶 饰)。  1572年8月24日,婚礼在巴黎隆重举行。正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时。凯瑟琳皇后(Virna Lisi 饰)却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即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影片改编自大仲马的名著,荣获199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维尔娜·丽丝)和评审团大奖,1995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项大奖。巨齿鲨2:深渊 普通话版二重奏街角少年第二季创世记第二章安吉丽娜鬼灭之刃 那田蜘蛛山篇制胜一击人民公仆 第一季玩火基地疑云死亡塔拉贝日记勇者王FINAL杜十娘1957爱人同志泡吧侦探2误色老兵新传继承者们虫师 续章逃狱兄弟2粤语版夏日历险外来女婿OK公司把外婆放进冰箱狄仁杰之深海龙宫盗匪情怀金钱第一信义兄弟梅赛德斯先生第三季高校奇女子赤月青日幻海奇情第一季临死!!江古田神秘小镇间谍教室第二季烈爱倒忌时家有一老恶老板佐原老师与土岐同学去日无痕喊山2013

 长篇影评

 1 ) 玛戈王后:那个时代总是吞噬你最爱的东西

历史剧不亚于一次探秘和审判。需要解释的是在黑暗的年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审判的往往是现代人的灵魂。什么改变了,什么又依然故我。与还原史实的正剧不同,《玛戈皇后》将历史重新剪辑并添枝加叶,本未相遇的人相遇了,没有生于同日的事件相碰了。大仲马挥笔写就小说的时候,关心的是跋涉在历史丛林中的英雄奇遇。他们如何死里逃生,又葬送在命运的手掌中。电影则把镜头对准了血雨咆哮的黑色海洋中,那一张张惊恐、冷酷、疑惑、意味深长的面孔。用不安晃动的特写,将观众与人物一同推向困境与危机的悬崖边缘。人们不再像大多数历史剧那样,有序地进出宫殿,他们像肆意疯长的植物,拥挤在“英勇的死比胆战心惊的活更容易”的年代里。镜头毫不吝惜地揭露了皇亲贵族气定神闲的外表下,疯狂、激荡的黑暗之心。他们微笑的背后埋伏着阴谋,友谊的面具下是尖刀,道德的裙底踩着放浪。在争权夺利的猎杀游戏中,他们从坐拥天下到一无所有。



一、戏说中的戏说

在男人掌权的历史图卷中,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女人不外两种:一种像伊丽莎白一世这样,将国家挽救于乱世之中,让人民过上与之桂冠一样闪亮的黄金时代。一种是如玛丽•安托内特这般奢靡无度,间接导致了大革命与社会动荡的有罪之人。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却不属于这二者之一。她的名字作为政治的献祭与阴谋酿制的悲剧,与法国历史上最为惨绝人寰的圣巴托罗缪屠杀紧紧相连。大仲马的《玛戈皇后》并非玛格丽特的个人传记,小说仅仅围绕宗教惨案发生前后两年卢浮宫内的风云变幻展开。从1572年8月18日,新教教派领袖纳瓦尔国王带领手下来到巴黎联姻,想由此得到和解,到1574年查理九世驾崩后,几经生死并改宗的纳瓦尔,独自一人踏上逃亡之路。走上圣坛的玛格丽特刚满二十,两年对她来说不过是一场噩梦方醒,然而,婚礼上的惨案却像是对她余生的诅咒,让她毕生与囚禁和出逃为伍。像每个拥有美貌与学识的女人一样,人民崇拜她,说如果没有见过玛格丽特就是没到过法国。而她所走过的用死亡铺就的旅途,也令人看到十六世纪被宗教纷争撕裂的法国残影。

历史有时候本身就是一出传奇,有时候则需要一些艺术加工,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大仲马的小说比历史更具有戏剧冲突。他突出了纳瓦尔每次犹如神助的化险为夷,并将查理九世的驾崩、安儒从波兰赶回夺位、拉莫尔的绞刑、纳瓦尔的逃亡都凑在了一起,如同安排人性这个丑角登台,表演它如何鞭策死神在卢浮宫内外游荡。科科纳和玛格丽特之间虚构的恋情细节,则让这场丑恶的宴席多了些许浪漫色彩。科科纳与拉莫尔相遇时,由现实中的同盟变成了书中势不两立的敌手,他们为信仰而战,又因为友谊结成生死之交。让人看到排除异己的宗教战争,不过是为高权重的人们政治斗争的手腕,所谓信仰不同的仇恨,并非那么坚不可摧。为了塑造查理九世丰满复杂的性格,小说将卡特琳娜策动的几次暗杀归到他身上,让他成为了一个有着软弱外表、邪恶内心的阴谋家。
电影为了将这个浩荡磅礴的故事浓缩,将线索和人物关系更加集中。两年多的时间跨度就像是一个漫长的血腥之夜和一个无休止的叛逃白日。帕特里斯•夏侯将他的剧场经验和之后在银幕上钻研的不和谐的情感关系融会贯通,寻找了一个平衡点,在这个法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中独辟蹊径。他摒弃了宫廷生活繁复华美的细节,废除历史剧字正腔圆的人物介绍与内心刻画,用性爱的狂躁语意代替了爱情中的温情缱绻。他用一本狩猎小书作为支点架起整个悲剧的命脉,用阴谋扰乱人群让他们不断加快步伐和影片节奏,就像不断涌入宾客的舞会,最后在人群中爆发出丧失理智的残杀。带来精神上的冲击与视觉上的快感。

电影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得比大仲马再富有戏剧性。影片让玛格丽特提早相遇在拉莫尔被劫的小巷,让他们的命运连结的更加紧密。索弗夫人没有在最后,而是故事的一半就亡命于皇家对纳瓦尔的暗杀,推动剧情更快的发挥咱,降低人物的分散。故事在小说之外选取了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传闻,比如在婚礼上玛格丽特不肯屈服,是由查理按着头完成了仪式。还暗示了安儒公爵未经确凿证实的同性恋取向。人物的复杂性被削弱,查理还是那个软弱屈从的国王,由美蒂奇在幕后操控一切。但是,增加了他们各自的无奈与悲哀,不仅要在彼此的阴谋中勾心斗角、求得生存,还要面对命运猝不及防的围剿。

大仲马详尽揭露的政治斗争,最后都化作那句“人类都是可怜的造物”。在电影潮涌般的仇恨与激情退却后,剩下的只有玛格丽特的泪水,和她喃喃低语道:“那些你所爱的终将成为牺牲品。”



二、倒在爱恨交织的血泊中

卡特琳娜曾找药剂师勒内在死人的头颅中占卜,得知她的三个儿子将死于非命,家族衰败,由纳瓦尔统治法国。美第奇不肯接受命运的嘲弄,她一次又一次设计铲除纳瓦尔,却总是落得一场空,她就像一只垂死的鸟,越是挣扎,羽毛掉落的越多,便越接近死亡。影片最吸引人的,正是这种无可抵抗和挽回的无形之手。它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漩涡,将每个人虹吸进去。最妙的是它毫无人为痕迹,如同来自血液,该牺牲的不可避免,该活下去的又无法阻挡。表面上它是上帝之手在掌控一切,实际上,它是特殊年代与人性所驱使的。它的悲剧之所在,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里,它不在于迟来的送信人,错过的恋人,它的根源是那可笑的仇恨,被禁止的激情,险恶的用心,泯灭的良知。你会看到,本该带人飞向自由的爱,如何将人推落死海。邪恶没有获得胜利,纯真却也遭到了摧毁。

因为受到国王的敬爱,新教将领克利尼最先遭到了毒手。凯特琳娜在婚礼上示意梳妆女官夏洛特去勾引纳瓦尔,意欲支配、控制他。但夏洛特被纳瓦尔的真情所打动,数次解救他于危难,最后成为凯特琳娜毒杀纳瓦尔的工具,殒命于爱人的眼前。她的死让心灰意冷的纳瓦尔与玛格丽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夫妻。也引来了纳瓦尔之后对拉莫尔的嫉妒。间接将他推向了死亡。

科科纳和拉莫尔本是信仰不同的陌路人,最初邂逅在婚礼前的旅馆中。屠杀之夜,科科纳红了眼的追杀,让慌不择路的拉莫尔闯入爱情小鸟的宫殿。仇恨带来了爱,爱又将人推向更深的仇恨。得到悉心医治的拉莫尔提着剑,再次冲上街道与科科纳扭打,最后,耗尽力气的两人纠缠着昏死在成堆的尸体中。被人视为恶魔的刽子手救了他们的命。擦肩而过的死神让两个男人成为莫逆之交。因为这份友谊,科科纳为拉莫尔与吉兹公爵的手下拼杀、被捕,抱着双腿受伤的拉莫尔一起走上断头台。在曾经解救他们的刽子手跟前,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卡特琳娜只听到算命的说自己的儿子会早逝,却没想到查理九世会死在自己手里。她给那本稀有的狩猎书涂了毒,让小儿子阿郎松悄悄放在纳瓦尔的房中。不巧被酷爱打猎的查理抢先看到,他用手指蘸着口水翻开粘住的书页。阿郎松躲在一旁,怀着被压抑的野心并没有出面阻拦。看着查理的身体日渐衰弱,卡特琳娜视而不见。当她得知正是自己当初发出的暗箭,又回身打中了自己的家族。她留下了倍受打击的泪水,她恨纳瓦尔的奸诈,恨命运的不公,恨这旁生枝节的宫廷丑闻。她没发现,正是这仇恨一路将她拖向深不见底的塞纳河。

天主教的盗贼让拉莫尔在街巷中遇到了玛格丽特。她捡起他唯一剩余的财产,那本绿色的狩猎书。之后,又是天主教徒的追杀将他赶到玛格丽特的身边。当他从纳瓦拉奉命回去接玛戈,并不知道等待他的是自己当初典当的狩猎书招致的血光之灾。如果他不曾拥有玛戈的爱,也就不会受到死神的妒忌,可是,那他又还剩下什么呢。


三、猎杀丛林的血婚

“当我走出卢浮宫,就像是进了一座美丽的森林;我感到轻松了,我复活了,我自由了。”在小说里,查理九世曾这样感叹道。在电影里,宫殿中的人交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他们用眼神、密语、信函传递着阴谋、仇视、奸情。每一堵墙都长了耳朵,每一条走廊后面都是一个陷阱。结下的姻缘中埋藏着血海深仇,同样的血脉间翻滚着谎言与密谋。儿子杀了父亲,母亲又害了儿子,更别提兄弟间的剑拔弩张。那些大声喊叫的人是丛林中负伤求生的猎物,那些不动声色的是等待时机一击毙命的猎手。

在一开始的婚礼上,这张大网已经初露端倪。面对不肯低头的玛格丽特,在场的人面面相觑。画面在几个人物的特写中传递,略显不满的克利尼,看向他视为儿子的国王查理。查理无声地询问着威严的母亲。面无表情但又了然于心的卡特琳娜用眼神将矛头指向吉兹公爵。玛戈当时的恋人吉兹显示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深爱姐姐的阿郎松对吉兹含有轻蔑的敌意。察觉异样后的安儒不自觉地寻找母亲的示意。当沉默的内心斗争完成后,几个人之间的思量与怒火都汇集成查理愤然而起猛推玛格丽特的那双手。无情的不是她的兄长,而是这座隐藏了太多欲望的冷酷宫殿。

夏侯极具表现力的画面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张力。镜头静止的时候,人群当中不安地攒动,他们欢呼、叫喊。主角与镜头一样静止在画面中,在不断震荡的环境中完成引诱与交锋。一旦镜头移动起来,便有手持摄像机特有的晃动,仿佛大地都在波动。当克利尼遭到暗杀,人群像是被捅的马蜂窝,忘记了秩序,开始四处冲撞。身着黑衣的新教徒拥挤在楼梯间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黑色热浪。镜头随着它的流动颇具动感。

在圣巴托罗缪之夜的屠杀中,影片并没有用普遍的快速剪辑来控制节奏,而是在几个较长的镜头中做了非常细致的场面调度。国王卫队冲入纳瓦尔的栖身所想要挟持他,几股特定的人流骚动、碰撞,他们向四面八方撕扯着狭窄的画面。玛戈逆流冲入奔逃的人群,快速流动的人群夸大了惊恐的女王每个动作,就像处在不同的缓慢时空。刀剑割破喉咙和插进身体的动作,让死亡的静止为暴乱恐怖的鼓乐声添加了间歇的空白。玛戈瞪大的双眼和几乎昏厥的表情,为这种空白制造了巨大的回声。血浆喷射在空中,如同狂欢节上喷洒出去的红酒,美得令人毛骨悚然。

伴随着无情的宫廷斗争,无止尽的恐惧,表现主义的血红色被泼洒、点缀在画面中。红色婚礼上的衣袍、挂毯,夏洛特的口红,查理国王渗出的血汗,包裹玛戈与拉莫尔的毛毯在灰蓝色的晨光中守护他们仅存的爱情。玛格丽特白色衣袍沾上的血迹,仿如被渲染上的血红色装饰,是从她心中长出的绝望花朵。



四、封存爱人的头颅

“死亡即将把他的灵魂变得圣洁。”——大仲马

玛格丽特是个有着星星一般双眼的女人,太阳都会为了目睹她的美貌提早升起。死神也想要独占她,于是总是带走她的爱人,留给她月光下的泪水,同黑夜一起归入它的怀抱。

玛格丽特一生中有过无数情人,很难说拉莫尔是否是她最深沉的一次爱。在遇到拉莫尔之前,她刚与吉兹公爵决裂,和三个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过于亲密。她不纯洁,也不天真,不是被困在卢浮宫等待救援的公主。她的智慧与其过人的美貌如孪生姐妹,她知道如何在这座充满陷阱和冷箭的丛林中穿行,不受伤害。她知道怎样骗过精明的母亲,安抚暴躁的兄弟。她与纳瓦尔国王结成同盟,一是出于天主教徒对婚姻的敬重,一是因为她想成为法兰西的王后。不过,她的政治雄心也只是止于在卢浮宫求得生存,从不让血迹沾上细滑的双手。对相残的手足她始终怀有虔诚的爱,为他们的暴行流泪、祈祷。在这个满是虚伪的世界里,她还留有宝贵的真挚。在爱里,她保持着纯洁的初心。她的爱可以奋不顾身,勇于牺牲,心怀宽容。当拉莫尔淌着鲜血,被死神逼退进她的房间,她用身体挡在闪着寒光的刀剑前。在被几个兄弟当着波兰使节的面侮辱后,看到中毒痛苦倒地的查理,只有她不计前嫌,关切地扑了上去。

在电影中这对恋人的感情戏只占了不多的篇幅。他们不多的相处也都是沉默无语的肉体痴缠。夏侯更擅长以情欲戏表达人类情感。他认为言语是具有欺骗性的,“人们说我爱你是有隐含意义的,这常常隐瞒了他们的解释和辩护。你必须找到一个他们说了什么,和想要说什么的平衡。”在他的镜头里,性是一门语言。在小巷里,玛戈与拉莫尔的初遇不过是一夜欢情,他们没有脱衣服,只是站着寻欢交合。她不许他吻她的嘴唇。当他再度回到她身边,她一万次地亲吻他的唇。他们希望每一寸肌肤的接触,融合。不过,显然让一段恋情变得更加缠绵动人,只有这些还不够。幸运的是,他拥有阿佳妮。三十九岁的阿佳妮俨然就是二十岁的玛格丽特的化身。集脆弱与坚强于一体。她仿如电影中抢眼的红,她的眼泪、颤抖、低喃、破碎的心,完成了美学与情感的结合,弥补了情感戏的不足。

虽然玛格丽特与拉莫尔的爱远没有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那般的曲折传奇,也没有温莎公爵抛弃河山的豪情,但却极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甚至对文化界影响至深。在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女主角之一便是拉莫尔的后代马蒂尔德•拉莫尔。她对自己的祖先十分崇敬,每逢四月三十日都会穿上黑纱为他戴孝。她还效仿玛格丽特,在于连被处死后,将恋人的头安置在汝拉山的洞穴中。玛格丽特的这段恋情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因为它体现了与宫廷中相违背的风气——坚贞与牺牲。人们看到一个拥有美貌、权利的女人和普通女人一样受尽折磨,对她的痛苦感同身受,加大了人物的悲剧性。拉莫尔的逝去比他被玛格丽特拥抱时更加动人。他们的生死两别代表了被癫狂的法兰西抛弃的珍珠,而他们凄凉的结局也为恋情蒙上了不可磨灭的浪漫色彩。

即便拉莫尔出身贵族,为皇家效力,但仍只是离权力中心甚远的属下。大仲马在书中预言了这类小人物的命运:纳瓦尔国王可能丢掉一根羽毛,阿朗松公爵也可能失去斗篷的一角,而他们却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与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的公爵亲王们不同,他为了爱情而活。白天他是她的臣民,晚上则是她的主人。为了保护爱人的安危,他被推向了断头台。他唯一想要的,是在死后,她的唇还能时不时地贴在他冰冷的额头。面对爱人冰冷的尸身,在玛戈的心几乎要被撕裂的时候,还要强颜欢笑。查理告诉她:“一个人能坚强的面对死亡的悲伤是一种荣誉。”作为王后,她没有权利悲伤。只能将凄凉的微笑挂在唇边,祭奠她的爱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2 ) 美人依旧

看《玛戈皇后》只有一个理由,伊莎贝尔阿佳妮。一直觉得她是最美的法国女人,尽管只看过《罗丹的情人》,尽管是多年前的事。然,那张清丽容颜根植于心,始终相信,她,是最美的。

碟片封面上的阿佳妮身着浴血白衣,双手掩面,满目惊恐。这个遮去大半面孔的女人是否那个我倾慕的,不确定。黑幕上历史背景和着挽歌般的音乐缓缓滚动,法国宫廷片,新教与天主教的斗争。那么阿佳妮又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茫然。

开画,一片混乱黑暗。镜头一转,大婚教堂,宫廷片的华丽精致扑面而来。我钟情的那个身着红衣跪在台前,漆黑长发,浆白面孔,湛蓝眼眸。冷漠的眼神,仿佛一切与她无关;略微抬起的下巴,骄矜而倔强。依旧没法把她和记忆中的卡米尔重合起来。这个阿佳妮美则美矣,没有灵魂,荒淫生活中的她只剩空壳,灵性早已不知所踪。

再次出场,9分50秒,长发裸肩的她娇慵地靠在侍女身上,肆无忌惮地大笑,骄傲不羁,无视一切。突然有种熟悉感。这样的笑容,这样不遮掩的姿势,与我美丽的姐姐如出一辙。是的,太相像的感觉。那时她不这样笑,那时年纪还小,那时一切还很美好。

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多大?初二?或者更小?不记得。姐姐大我9岁,那时已是成年女子,有娇好容貌,光洁肌肤,当然还有美丽恋情。晚上,我们拥着被子在床上聊天。她说她和她的男友,絮絮地说。说他们初遇,说他们相处,甚至说他们争吵。眼睛注视前方某处,眼神迷恋而陶醉,仿佛他就在眼前,就在这里。说着说着就咯咯笑起来,有些甜蜜又有些疯。

然后的某次她说,有部片子叫《罗丹的情人》。她和他一直很想去看,却错过了电影节时的上映。不久后一天,她发现电视会播,于是电话他。两人一面看电影一面抱着电话聊天。我不知道谁是《罗丹的情人》,不知道那是部法国片,甚至不清楚罗丹是谁,听过名字而已。记得她说是很好看的片子。又说,那个女人的技巧远高于罗丹,最后为爱疯狂。小小的我懵懵懂懂,不明所以,只是从此很向往,要去看它。
几年后看到电报纸央六那栏里《罗丹的情人》几个字兴奋好久。待得那天,早早坐着等影片开始。很老的片子,画面始终处于一种昏黑不明的状态。老实说当时并没怎么看懂,以至于看完后多少有些失望,心目中牵挂那么久的片子也不过尔尔。唯一记得的是阿佳妮雪白美好的脸孔,纤尘不染的清丽气质,不食人间烟火般。那种感觉像是她和罗丹初遇时雕刻的那只脚,通透纯洁,散发美丽光芒。即便最后为爱疯狂,即便最后衣衫破败地待在堆满雕像的黑暗小屋中,还是脱俗,令我念念不忘。

今时今日,每每有人说苏菲玛索如何如何美丽,总不以为然。苏菲无疑是美的,在《勇敢的心》里的面容堪称精致完美。可是心目中最好的那个一直是阿佳妮,不甚完美却特色的面孔,略带神经质的夸张表演。最重要,超凡的气质,那样有灵魂。特吕弗说我从没如此迫切地渴望把一张脸固定在胶片上。单是你的面孔就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单是你的目光就能创造出戏剧性的氛围。当然他是对的,阿佳妮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大婚当天,她的丈夫和她的情人离她而去,她说:今晚竟然没有男人和我一起度过。于是,她和侍女穿着华服,带着面具来到街上,遇见了拉莫尔——她的命定。这个原本被兄弟视为性欲俘虏,被母亲出卖许配给新教国王的贵族女子就此坠入爱河。

屠杀过后,她面对惨绝人寰的街道,在一堆尸体中寻找翻找。她说,每天晚上,我梦见一个鬼,每天早上,我期待你活着。我知道你会认出我,始终知道。不可思议的湛蓝眼睛看着他,深情中又带着某种渴盼,潮湿而温暖。

他说,我知道她比我更孤单,她像报负一样宣泄激情。我想也许面具里的她或许很丑,或者毁容,那不要紧。屠杀之中,我张开眼,你在那里。

她在他的话语中绽放笑容,不同于开篇时纵情声色的笑容。那种笑容不羁却冷漠,笑意达不到眼中。此时却完全发自内心,甜蜜而满足。于是我爱的那个女人,那个充满灵魂的女人又回来了。就是这样,就是这么简单,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有爱。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争斗。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终究是小说,倾一座城来成全一段爱情的故事只是虚构。历史总是残酷,勾心斗角的阴谋争抢才是主线,异教间,同种间,无一幸免。屠杀的镜头,大量的鲜血、泥泞,这哪里像最浪漫荒诞的法国片?残酷、血腥、肮脏,全然没有法国人的美丽优雅。每个男人都要霸住玛戈,她的兄弟,她的情人,她的丈夫,每一个,不肯放手。而她,她勇敢、坚强、智慧,拼尽全力去保护她的丈夫和她的爱人。最后却只救下她的丈夫,她的爱人终不能活。在动乱中,即使是国王也摆脱不了命运的作弄,何况是她。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玛戈没能和拉莫尔一起,卡米尔得不到罗丹,而我的姐姐终于也要和男友分离。只有荧幕上的阿佳妮仍旧如往昔般脱俗,如往昔般吸引人全副注意,30岁的卡米尔,40岁的玛戈,美人依旧。

依然记得最后的场景。玛戈怀抱情人的头颅,远走他乡。画面定格在她的美丽蓝眼,泫泣表情上,挽歌般的背景音乐再次响起,幕黑。

 3 ) 《玛戈皇后》人物篇

凯瑟琳·德·梅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又一位著名的“阴险贪婪”的摄政王太后,控制着自己的儿子、当时的法兰西国王查理九世。为缓和新旧教派间的关系,她将女儿玛戈嫁给新教领袖纳瓦拉的亨利。但新教力量的渗入以及对国王的影响,又让凯瑟琳不安。婚后不多久,她策划了对新教主要人物的刺杀行动,由此引发了对新教徒们大规模的屠杀(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同时迫使纳瓦拉的亨利改变信仰并软禁于皇宫中。 她的眼神,时而阴险暗藏杀机,时而无助又显得力不从心。两者的交替折磨,是缘自对权利的贪婪。有时候,是很难弄清楚有关权利的得失与意义。权利扭曲了她对儿子应有的正常的爱,堂而惶之的以保护的名义利用抽榨。当她躲在远处看着行将就木的查理九世时,看着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时,禁不住的悲痛中才显出那份原始的久违的爱来。于是痛者更痛。 扮演王太后的Virna Lisi ,曾是《黑郁金香》中女主角。 查理九世 Charles IX:从10岁登基到24岁去世,始终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他是被操控的提线国王,真正与他相伴的只有一条狗和常常的泪水。他的确性格软弱,但泪水决不仅仅是软弱的表现。泪水是委屈,同时也更是不甘。他不是昏君,不是小丑,只是苦于从来都不曾拥有一股真正属于自己、可以帮助自己的力量,在这场混战中去为自己抗争。他清楚自己的处境,寻找着可以依靠的力量。 首先信任给了新教的海军上将科利尼(虽然科利尼也可能只是在利用国王),结果科利尼遭到太后招募的杀手的刺杀,并在大屠杀中丧命。后来,在一次狩猎中纳瓦拉的亨利救了查理九世,查理又把信任给了他,并将他保护起来躲过了暗杀。纳瓦拉的亨利是个很好的潜在的盟友,可惜查理因此却间接造成了自己的死亡,刚要起步就发现自己再没有机会。 查理九世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精彩,层次分明,有转折有爆发,再加上出色的表演,给观者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扮演查理九世的是让·雨果·安格拉德,最熟悉的作品是《巴黎野玫瑰》和《尼基塔》。 安茹公爵亨利(Anjou):查理九世的弟弟,当时的安茹公爵,查理九世去世后继承王位,成为亨利三世。他是凯瑟琳最喜欢的儿子,母子间的情感非常微妙,很有乱伦的嫌疑。而坊间还流传着玛戈是她兄弟们的性奴隶的丑闻,所以他和玛戈间也很有关系。同时,他还是世界同性恋名人中的一员,他的身旁总追随着一群男宠。 安茹公爵是男性角色中最显眼突出的一个。这倒不是因为上述的那些“传奇”,而仅仅是外貌和气质便足以。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合适,笼统点说,就是“妖”,非常“妖”,且是带着男人味的“妖”(大概因此所以男女通吃)。美与邪,光与阴,在他身上都有闪现。他是个最美丽的骑士,也是个最虔诚的教徒,但他并不想当一个最好的国王;他沾过大屠杀的鲜血,也露出过阴谋的微笑,但他最在乎还是他的美和“友谊”。 他是法国瓦卢瓦王朝最后一任国王,没有留下子嗣。 扮演这个耀眼角色的,以前不熟,后来知道是著名的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纳瓦拉的亨利(Henri de Navarre):继承了纳瓦拉王位后不久,就来到巴黎和玛戈结婚。在针对新教的屠杀爆发后,被迫改变自己的信仰,并被软禁在卢浮宫内,直到查理九世去世前才被放回纳瓦拉。他和玛戈之间只有名分没有爱情,他们都有各自的情人。但他们的关系并不差,他们是朋友,有时候还象是战友。玛戈多次帮助和掩护他,而他的纳瓦拉王国也提供了玛戈逃离母兄控制、逃离伤心地唯一可去的避难所。 相比查理九世,纳瓦拉的亨利的形象就显得有些虚有些单调。或许可以说是因为他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处在被软禁的境况下,需要刻意去保持隐忍和低调。而当查理九世遭到野猪袭击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救下查理九世,则体现了他的勇敢(一个人杀死了野猪)和智慧(借此取得了查理九世的信任)。 之后的故事。因为玛戈的关系,纳瓦拉的亨利成了亨利三世的合法继承人(亨利三世没有子嗣,原来的继承人、他的弟弟先他去世),即位后便是亨利四世。他结束了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允许宗教自由,发展经济,成为法国历史上颇受欢迎的一位国王。后来取了一位新王后,生下了一个著名的儿子“路易十三”。 扮演纳瓦拉的亨利的是丹尼尔·奥德耶,另一个著名的大鼻子叔叔,见的很多。 拉莫勒(La Môle):玛戈的情人、爱人,年轻英俊的一名新教徒。在大屠杀中为玛戈所救,经历了九死一生后,将把玛戈救出王宫视为己任。最后以毒杀国王的莫须有罪名被处死。比起他和玛戈的爱情,他和一个名为Coconnas的男性天主教徒间的故事似乎更加传奇。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玛戈结婚时在一家旅店中,因为城中来的人太多,两人只能挤一张床上。之后的大屠杀中,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兵戎相见,杀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最后双双昏死过去。之后被一名处理尸体的刽子手所救。拉莫勒先康复,他没有杀死Coconnas,反而救助和照顾了他。之后拉莫勒离开,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Coconnas扑过来抱住拉莫勒不放。经历了生死一瞬的Coconnas,此刻已不仅仅是把拉莫勒看作救命恩人,更是一个先导,给了他醒悟和忏悔的机会,给予了他新生。这样的以德报怨、脱胎换骨是相当感人的,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热烈激动,喜极而泣。再之后,Coconnas便追随在拉莫勒身边,最后一起在断头台上身首异处。 他们,一个英俊细腻,一个粗旷直接,也算是般配。另外,关于Coconnas的转变,非一般的理解是和他脑袋正中被拉莫勒砍的那一刀有很大的关系。迷信的说法是那一刀相当于帮他开了天眼,于是一下子顿悟了;科学的说法是那一刀虽不致命但让他大脑受损,因此造成了记忆和思维的混乱。 扮演拉莫勒的是著名的银幕帅哥文森特·佩雷斯Vincent Perez,帅就一个字,被说了无数次,从《大鼻子情圣》到《玛戈王后》,从《芳芳》到《云上的日子》,从《印度支那》到《追忆似水年华》都有他的身影。 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关于“玛戈”我们也许已无须再多说了。无须为她的爱情和命运唏嘘,无须为她的放荡和真情辩护,无须为她身着华服或赤身裸体在意,只要看着她,抛开所有的那些相比之下无限空洞的俗事。她不是那个玛戈,也不是那个伊莎贝尔·阿佳妮,她是“伊莎贝尔·阿佳妮的玛戈”,散发着独一无二的美丽魅力。她炉火纯青的对我们进行引诱,又同时保持着那段致命的距离,她留下高贵的转身,又允许我们对此加上任意的想象。 个人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iowed)新上路,渴望您的关注! 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电影,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感动!

 4 ) 美则美矣 了则未了

现在回想六七年前读大仲马的小说时最伤感的那段: 从刑场的行刑,到教堂的探尸,再到抱着爱人的头颅一路返回卢浮宫。在Nevers公爵夫人已经哀恸到失去知觉的时候,她还得重新穿戴好查理九世送来的华丽的红宝石衣饰,去参加这个变态宫廷为安茹公爵送行的宴会。她的心里一定是在滴血吧,如红宝石般惨而艳。只因为如她所说的,她是一个国王的女儿,两个国王的妹妹,一个国王的妻子。她容颜艳冠宫廷而才华世人称颂,代价却是一辈子受制于这个变态的瓦罗亚王室。

所以对这部电影的感觉,只能是未及全图。阿佳妮的美貌完美展现了出来,拉莫尔的柔情也如此动人。但是然后呢,还剩下什么? 变态宫廷的淫乱(当然这种料大家都很爱...)? 来衬托玛戈的纯洁么?

那岂不是大错特错。因为她的美丽,很大一部分,不正是来源于她强大的政治头脑,巧妙地周旋手段,和神秘的个人魅力吗? 深陷敌营的亨利四世,要不是她多次倾力掩护,又怎能在一群饿狼中护得周全而最后得到查理九世和阿朗松公爵的保护,尔后波旁王室统治法国数百年? 因为首先,她是一个政治家。她是聪明的。她不是需要保护的弱者。她心甘情愿被剥夺着,因为她也在得到着她想要的。这种凄美的爱情对于她来说,只能是多年之后一个午后心碎的回忆罢了。

再到后来,她的出逃,被遣返,被幽禁,被流放,而又政变夺权又被推翻终于死在修道院. 这些Medicis和瓦罗亚家族女人们的故事强大到丝毫不亚于武媚娘 太平和韦氏的那段历史。

她的结局这样写道,“(亨利的心思都放在一位弗瑟斯的身上)玛格丽特在他的身边,成天郁郁不乐,在她的那些风景优美的山上,她不找消愁解闷的乐事,而只是设法减轻生活中两件巨大的痛苦: 分离和死亡。“ 她远离了她的巴黎土壤和爱人,只因无法失去头上那一顶皇冠,谁叫她是一个公主。 至于她那凄惨贫穷的晚年,已叫人不忍再看。这个瓦罗亚王室的最后一个公主,天潢贵胄,就随着那久而必倾的华厦与王朝,留给世人感慨罢了.

 5 ) 在时间重生时老去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那时只有电视台可看,CCTV-6放了三次。我第一次看是在凌晨。我一个人扑在沙发上嚎哭。父母依然睡死着。那时我是不安的,但一定是安全的,因为我还不用为“现在”担心。
当马尔戈抱着情人的头颅离开;在马车细微的颠簸声中,歌特式的女声暗暗响起。泪水掉过她洁白的脸庞。
----当你用尽全力也只能看着心爱的人死去;当他死去身体的一部分还在你怀里;你却又怎么再能靠近他?又有什么办法,为他、为自己?
马尔戈是坚强的,一直是勇敢的,在最后她还是昂着头。
时间会让一切死去,但也会让一切重生。
我只是希望,能在老去前,面对理想、爱人的时候,能更有力量和勇气。

 6 ) 死亡总是带走他的情人

十六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徒与新教徒进行着残酷的内战,宫廷内部奢华淫靡,腐败不堪。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德·波旁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便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玛格丽特与亨利的婚礼在巴黎举行,就在众人欢庆婚礼之时,在凯瑟琳·德·梅第奇王太后的策划下,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拉开帷幕,圣巴托罗缪之夜使整个法国血流成河。后来又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波旁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公主变成玛戈王后

电影改编自大仲马的同名小说,不仅让文学著作焕发风采,也使法国历史里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重返公众视野,重现波旁家族在宗教战争的腥风血雨中入主王座的历史背景。《玛戈皇后》所描述的时代,残忍的杀戮已持续十多年,电影提及历代法国王室均以百合花作为家族纹章,天主教和新教在长期的拉锯战中都成了"嗜血的百合花",电影呈现史实。

 短评

“她生着黑色的秀发,光泽的皮肤,肉感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红润的小嘴,雅致的颈脖,柔软丰满的身躯,紧裹在高跟缎子鞋里的一双孩子的脚。法兰西人为自己的国土上开放出如此艳丽的花朵而骄傲。”——大仲马《玛戈皇后》

9分钟前
  • 宁宁
  • 推荐

那个时期的欧洲宫廷真是从里到外的野蛮肮脏啊,又淫乱又血腥。阿佳妮太美了,全程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移不开。

11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关于法国历史上圣巴托罗缪之夜事以及人物玛戈皇后的传记影片涉及战争、人性、宗教、欲望等内容。不管何处,动荡不安的时代,都会有无数惨死的人们,而所谓的统治阶级远比你想象的肮脏黑暗玛戈艳丽妖娆不失顽强坚毅的形象在阿佳妮演绎下变得如此真实灵动,最后抱着男主头颅流泪的场景看得令人心碎

13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力荐

1、清教徒的尸体都非常美,(有点瘦但符合他们的教义)个个修长的好像练瑜伽的,而起充满年轻的弹性。导演相当的热爱美。2、演亨利的家伙好像就是巴黎野玫瑰里的男主角。他的眼睛非常温柔,虽然这是两个毫无可比性的角色,我还是凭这温柔认出他。3、拉莫尔这种娃娃脸圆眼睛仿佛才是法国人民最爱的帅哥模式。他细瘦得可怜的大腿还有小屁股有点遗憾。他跟那个脑袋被他砍了一下的家伙之间的情感另我羡慕。4、我欣赏影片中那种红色,希望有朝一日能很好的运用它。5、阿佳妮当然是雪肤花容,她唯一的缺陷就是嘴角向下,可这却很好的

17分钟前
  • 石卓灵
  • 推荐

我总觉得她的艳丽乖戾里面含有不可遏止的苍白和自我决裂。当她怀抱拉莫尔的头颅坐在马车上时,阳光把她眼中的泪水照耀的如同宝石。

22分钟前
  • 力荐

本身对这类题材没什么感觉,而且对相关背景也不了解,虽然没觉得闷,但感触不多,除了阿佳妮完美的面庞外。比较纳闷的是,这部明明阿佳妮角色和戏份都是主角的片子,女二号却凭借此片获得戛纳影后,戛纳评奖不看戏份的么...

26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那天早晨,你闻起来像茉莉花一样,当时我对自己说,也许面具下的她很丑,或是被毁容了,但是这不重要……那时我想,她比我更孤单,她的爱就像人们的恨一样强烈……是上帝把我带到你面前的,在屠杀中,我睁开眼睛,你就在那里。

29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只为阿佳妮

31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讶异于它竟如此血腥暴力,电影在还原历史方面的确不错。或许是得益于原著,几个人物都刻画得很棒。相比起片子里一个比一个妖冶的男人,丹尼尔奥图都没有存在感了;而能镇得住佩雷斯、安格拉德这种相貌的,或许也只有阿佳妮了……(看的修复版,美哭!怎么还不出蓝光让人舔啊。。。

3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阿佳妮的脸就是一桩盛大的大众审美事件

38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只要是阿佳妮的片子一律五星!全是最爱!!

39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玛戈,39岁的阿佳妮。如果女人的虚荣和欲望是如此真实而直接,那么这种无需言说的赤裸更接近于一种近乎神的美丽,也可以说是魅惑。玛戈,浮世繁华仅仅只是刹那,只要真实地活过,众生颠倒又算得了什么。玛戈,玛戈,玛戈……想一次次呼唤你的名,直到双唇紧锁,直到沉迷,沉默。

42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阿佳妮的美貌,油画质感的场景,歌剧一般的配乐都是这部电影的华彩之处,可是观感上却是时间冗长又感觉情节跳跃,玛戈和拉莫尔的爱描述的太浅太容易,反倒最后国王和哈里之间的情谊更深刻。

44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诸神渴了,巴黎又成修罗场。宫廷的药剂师,同时调配香水和毒药。卢浮宫的地下,是巨大的下水道。历史的书页黏连,一页页浸过砒霜。老佛爷亲手烧毁罪证,“这里还有一点血”。新王后裹起七层纱舞,又一颗情人的头落地。相比美得亡国的阿佳妮的玛戈,更爱美第奇太后备受催残的阴鸷面孔

4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拉莫尔决定为玛戈赴死之前对她说,如果你的爱人死了,他就会永远在你身边了。绝望的玛戈,就这样拖着被染红的白色长裙,背离了自己的城池。走过泥泞的街道,白皙的面孔镇定如初,但翡翠色的眼眸里却有一种燃烧成灰的决然。终于,有泪滴下。

4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毫无历史宗教背景知识只觉得阿佳妮美得令人窒息。

50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还有谁能四十岁还美成这样?

51分钟前
  • 沈书君
  • 还行

看完只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法国人热衷于起义了————自上而下,完全是一群狂妄自大有勇无谋的蠢材。

52分钟前
  • GIVIND
  • 还行

谁能美过阿佳妮?!

55分钟前
  • vritti
  • 推荐

阿佳妮美得让人肝儿颤!PG的安茹公爵有种魔鬼般的邪恶美,摄人心魂。DB的红发造型像女先知西比尔一样灵秀。美男子VP反而被他们的光芒盖过了。屠杀场面如史诗般宏大惨烈,阴谋斗争惊险,结局孤寂凄凉令人嗟叹———永恒的只有女人。但每逢历史剧,我总怀疑影视的杜撰太多,盖过真实或粉饰真实

56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