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已完结

主演:希拉·马达德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2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3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4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5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6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3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4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5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6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7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8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19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汇总】每个人身上至少有4种病毒(疫情之下的影视)

关于病毒

站在人类角度,会感到恐惧

站在病毒角度,是为了生存

现在自然角度,或许,只是在进化

疫情之下,十部影视作品推荐:

两部纪录片、三部剧集、五部电影

【1】《病毒为何致命》 2010

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

通过世界各地医学研究人员的介绍,了解病毒原理以及人类如何对抗病毒。

病毒太小、太轻、可悬浮,生活中随处皆是,大部分不致命。每个人体内都有至少4种病毒,一般情况下不致命。

不同病毒进入身体后,破坏方式不同。流感原本产生于禽类,病毒从动物身上转到人类身上,是在穿越物种障碍,需要通过变异,而这种变异是种偶然,属于概率事件。

人类阻止病毒很难,如HIV,生产出一种疫苗,它会迅速产生变种,原疫苗立即无效。同样,席卷全球的H1N1也是病毒与病毒之间互相交换基因,重组后产生的新变种。

人类总在感叹为什么有这么多病毒,但从生命起源来看,细菌与病毒的出现比人类早得太多。

凡事都是一体两面,人类恐惧病毒,但病毒也在促进人类进化。

而且,病毒其实不想杀死人类,它在找平衡点——可自由复制,又保持宿主生存。高感染率低致死率,是病毒的成功。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病毒统治世界。

【2】《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2020

Netflix播出,六集纪录片。

全球范围拍摄,细致真实全面,了解抗击流行病一线的各类工作人员,以及他们为下一场全球疫情爆发所做的准备。

人类控制无法掌控流行疾病,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制作时还未出现全球疫情,播出时新型冠状病毒便由中国武汉而始,令人毛骨悚然。

解决疫情,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哪怕是医学水平高度发达的美国,医护人员也会由于资源补给问题而担心无法控制疫情。

人类对抗病毒,一种有效的办法是研发疫苗。然而研发过程困难重重,不仅是关于病毒本身的研究,同时也要面对资金困难的问题。疫苗研发成功后,又要面对打不打的问题,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存在着抗拒打疫苗的现象。

此外,镜头对准印度后展现了另外一种困难:面对突发疫情,官员在处理上一片混乱。想要击败病毒,医生、政府、民众缺一不可。这警醒着人们——面对强大的流行病毒,我们的能力还差得太远太远。

【3】《血疫》 2019

National Geographic播出,六集剧集,改编自美国作家Richard Preston同名原著。

《血疫》是基于真实历史进行的创作,作者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份获奖的得主。

剧情讲述了1989年,埃博拉病毒突然出现在华盛顿,面对不知情的政府与民众,军医Nancy凭借着对病毒的高度敏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阻止疫情蔓延。

在最初面对埃博拉时,美国医务工作者甚至科学研究员,存在着各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判断与表现。

政府也由于对埃博拉危险程度的不够了解以及担心民众恐慌,一再阻挠Nancy想要向公众示警并且深入研究的行为。

此剧主要呈现的是人类早期面对病毒时的表现,让现今的人们更深地了解到病毒的恐怖以及心怀敬畏的意义。

《血疫》原著中的一段话极其深刻: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

【4】《切尔诺贝利》2019

HBO出品。

1986年4月,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

此剧严肃认真呈现了事故始末。截至目前,在IMDB剧集排行榜上排名第五(同属HBO出品剧集《权力的游戏》排名第八)。

因切尔诺贝利事故,六十多万人前往隔离区服役。尽管有很多人因辐射病倒身亡,苏联政府没有官方记录,记载这些人的命运。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污染区,最终范围2600平方公里,约30万人被迫离开家乡,在当时被告知暂时搬走,目前仍禁止返回。

戈尔巴乔夫执掌苏联直到1991年解体,2006年他曾写道:“切尔诺贝利事故可能是苏联垮台的真正原因。”

2017年,切尔诺贝利新石棺完工,花费近20亿美元,可维持100年。

切尔诺贝利实际死亡人数,永远不得而知。一般估计死亡人数,4千至9万3千人。苏联官方公布死亡人数,从1987年至今未变,31人。

重大事件中,个人、国家、国际,每一个层次的思考与表现都极为复杂。

什么是真相,谎言又意味着什么。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人性。

【5】《王国》 2019

Netflix播出,韩国制作。

一种恐怖的瘟疫在腐败、衰落的李氏朝鲜蔓延,已故的国王死而复生变为怪物,感染瘟疫的人们变成行尸走肉撕咬未感染者。朝堂之上,领议政赵学洙把持朝政,以叛乱罪名捉拿世子李苍。李苍逃出王宫展开调查,与医女舒非一起寻找真相、拯救国家。

宫斗+僵尸,二者单独看起来都不算有新意,但缠绕在一起却如此精妙,可见剧作功力之扎实、水平之高超。

第一季仅六集,经得起仔细推敲,值得不断回味揣摩。虽是剧集,却接近电影的水准。因其在Netflix播出,而美国是最早把电视剧拍出电影感的国家,《王国》也可称美式韩剧。

除去制作精良,《王国》所呈现的批判意味更为深刻。虽然僵尸题材影视作品在欧美屡见不鲜,但此次把僵尸置于东亚传统文化之中,批判性极其强烈。

人一旦变为僵尸,所有的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瞬间土崩瓦解,哪管什么父母儿女、官员百姓,通通乱咬一气。而那些纲常规矩更是一次次加剧了僵尸的传播,可气可恨、可笑可悲。

“僵尸病毒”降落人间,到底因何而来,又如何而去,值得深思。

【6】《流感》 2013

韩国电影,灾难类型片。

以医生金仁海与消防员姜智久为主要视角,展现了韩国突然爆发致命流感后,医学界、政府以及民众的一系列反应。

影片故事较为完整,深度不足,但依然是东亚电影圈具有代表性的流行病灾难片。

《流感》影像化展现了飞沫传播类疾病的传播过程,正是这种传播方式的隐蔽性、广泛性,造成了流感的大爆发。

政府相关人员在传染病大爆发时,应对方式极端而自私,有一定批判性。

【7】《传染病》 2011

美国电影,讲述了一种新型致命病毒由中国香港而始、几天之内席卷全球的故事。

虽说是电影,但看起来像新闻专题片,以时间线记录了病毒传播的全部过程,将病人、医生、政府、媒体、民众的不同表现呈现得面面俱到,这也导致哪一部分都刻画不深,从电影角度来讲显得散乱。

不过,比起纪录片的科学性和优质电影的深刻性,《传染病》能带给人的,是一种相对直白而真实的代入感。

影片提及关于病毒的思考,病毒最先感染的是朋友、是亲人。正如《血疫》中所讲,病毒可怕之处在于,当我们表达爱意时,却带来了灾难。此片中关于握手最初意义的情节也表明了同样的道理:握手起源于表达无危险,可是这一点,病毒不知道。

影片展现了重大疫情中社会的混乱现象,尤其是借由恐慌情绪发财的行为:被宣称能够“治愈”疾病的连翘虽未经科学证实,却被民众抢购一空。

此外,影片还提出了对疫苗的思考。

首先,不管是这部《传染病》还是韩国电影《流感》,都是以研制出疫苗为结尾。可现实情况是,太多致命病毒至今没有疫苗。

其次,即便科学家能够研制出疫苗,但此片给了无比赤裸的展现:疫苗有限,人太多,谁先打呢,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其他人会感到不公,这是社会问题。

第三,即便有疫苗、即便可以所有人都打,记者一段话引人深思,谁又能知道,疫苗的副作用到底是什么,一年后,十年后,会面对着什么。这是医学问题,也可能涉及伦理问题、哲学问题……

影片中最为感人的一幕,是医学家研制出疫苗后,决定不在猴子身上做实验,而是注射给自己。片中此前讲过相关的话,“猴子真可怜,又要被送上太空,又要被注射全身病毒。”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拿其他生物做实验,这样的行为到底该如何评判?不断发生的全球性传染病,到底是病毒在侵犯人类,还是对人类侵犯的一种反击?

【8】《惊变28天》 2002

英国电影。

动物保护组织成员不慎释放了实验室中携带致命病毒的大猩猩,短短28天,伦敦城沦陷。躺在医院中的快递员Jim28天后醒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险些被已感染者袭击,两个幸存者搭救了他,三人一起踏上了寻找希望之路。

影片的色调、质感像录像带,包括那氤氲的空气,都有极强的真实感。

这部电影是导师级,如果先看它,可能很多电影的评分会被改写。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会想到《我是传奇》《寂静之地》《盗梦空间》《釜山行》《王国》《血疫》等。日后太多作品中都有它的影子,类型比它明确,但深度却比它不及。

影片后程将酝酿的情绪集中爆发,反乌托邦的设定再次探讨着人类自相残杀的本性。活重要,还是怎样活重要。

影片处处弥漫着深深的绝望感,但天上的飞机好像是希望。可看完后,依旧无比压抑,因为有些东西就是人类的本性。

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惊变28天》有提及,这也是此类影视作品中亘古不变的思考。

【9】《恐怖地带》 1995

美国电影。

此片讲述的是美国传染病专家调查研究非洲的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神秘致命病毒,并阻止病毒扩散的故事。

这是早期埃博拉病毒电影,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很少。

《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纪录片中流行病科研人员表示,自己对于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某种程度上,就来源于儿时看的这部影片。

这是影视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10】《十二猴子》 1995

美国电影,科幻片。

2035年,人类因被十二猴子军研制的一种病毒侵袭,只能躲在地下偷生。科学家派志愿者(囚徒)James穿越时空回到1996年调查十二猴子军。时空穿梭发生了错误,James在1990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屡次穿梭后终于得到医生的信任,二人一起追查十二猴子军。

James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关进医院,有《飞越疯人院》中的受困感,正常人该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呢。

精神病恐怕是最痛苦的一种“疾病”,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医生。因为没有人能证实——对于所谓的“正常人”来说,精神病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片中医生所讲的一句话就是这个道理,“精神病学是最新的宗教,决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医生后来相信了James,其他人又开始质疑她的精神状况。而James由于反复穿梭,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精神分裂。

好在,James穿梭回战乱时期,打进自己身体的子弹能够证明时空穿梭的存在。人多短暂啊,物体才是真正的时间拥有者,能够给时间打点。

反复时空穿梭,是《回到未来》系列中的复杂感。

此片是时空科幻类型中完美轮回的那种,所呈现的是平行时空中的一条线。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由未来那个时空穿梭节点组成。

历史不是不能被改变的,这是本片的一种宿命感。而人类永远在消灭自己,也是一种终极宿命感。

·

以上十部推荐,有纪录片、有剧集、有电影。其实不管什么类型的影视或者书籍,归根结底都在思考着同一种东西,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

或许,很多事情是人类没办法改变的,但通过不断的思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或许,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思考,让我们无限接近真理。

病毒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也是一种思考的促进。

不去接触它,源于敬畏,也是自我保护。

毕竟,即便认清真相,也要像英雄一样,努力活下去。

 2 ) 挺特别的纪录片

Netflix的纪录片Pandemic, 一共六集终于补完。和之前CNN拍的那部纪录片不一样,这部更personal, 聚焦在世界各地五六个为流行病做出贡献的医生, 团队, 志愿者, 研究人员和他们的私人家庭生活。有不少讲到信仰如何方方面面渗透到从医人员的价值观和生活。片子有点闷,但属于渐入佳境型,尤其推荐Ep3-6, 强推一下。终于把和流行病/病毒/瘟疫有关能找到资源的纪录片都补完了。

 3 ) 可以了解全球的流感病毒防疫的情况

特朗普消减卫生预算20%,美国的乡村医院面临关闭,部分人反对疫苗接种原因是会造成副作用和自闭症,但该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who认为反疫苗是健康卫生领域的重大威胁。一家旧金山的私人科研机构正在研究少接种高效的疫苗,并获得了盖茨基金会的资助。涉及到的中东印度Ebola 美国麻疹 印度猪流感。

 4 ) 押注

这大概是Netflix 最力不从心的想传达内容片的剧集了。猜到了标题和框架,却猜不到开头篇章。这些事情一直预防在纽约的发生和爆发。

看了syra madad 推特,连接到这篇文章,保险起见到8月份 疫区分三种的可能性 这份大数据还牵扯考虑到其他国家防控情况的,春末夏初5月份一波小高潮,秋天开始再来一波小高潮。病毒研究不清楚,持久战继续,公共安全说没有见到二战后损失这么惨重的经济现状了。

 5 ) Notes

S1Ep1

“When we talk about another flu pandemic happening, it's not a matter if, but when.

面对流感时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要麻痹大意,觉得只需担心季节性流感。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能够威胁到人类物种生存的新流感变种。

我们回到1918年,那次流感爆发深刻影响了这个星球。病毒最初出现于一战的末期,从战场归家的士兵把病毒散播到了全世界。我们最终看到了一场传播迅速的全球疫情,尽管那时的人口流动和现今相比都不值一提。在为期18个月的疫情期间,死于流感的人数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总人数,大约是五千万到一亿人。在1918年,全球人口数量是18亿,而现今,这个数字是78亿。如果现在出现类似的病毒,那结果就不是五千万到一亿了,而是可能会死亡数亿人。

而这种致命流感的另一个版本是肯定会出现的。我们不知会是何时,但我们应该要假设,这可能会很快。

谈及流行病时,有太多未知因素。这关系到社会混乱。立即就会被威胁到的就是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此外,普通基础设施的运营也会面临严重问题。电力要依靠发电厂,而发电厂要依靠劳动力,当劳动力病倒时,就会出现巨大的漏洞。如果食物供应遭遇数周的破坏性影响,城市区域将会如何?到时人们不止会死于流感病毒,也会死于一些如今可预防的死因。”

by Dennis Carroll

S1Ep2

“流感极端难以预测,只需要一个人、一个宿主就能导致疫情爆发引起疾病流行。

每天有超过三千个商业航班经过纽约市各机场。如果一名带着新型疾病的乘客例如H7N9流感到了纽约市,疾病就能够开始扩散并不被察觉。这种病毒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咳嗽、打喷嚏甚至是呼吸都是传播疾病的方式。由于没有事先免疫,疫情爆发会非常猛烈。纽约市有八百六十万居民。每天医院都在超负荷运行,只需要几周时间,一种新型的强毒流感毒株就能让我们的城市无力抵抗。

(两周)葬礼会变得供不应求。停尸房都会容纳不下尸体,就像我们在1918年见到的那样。

(一个月)不到一个月,病毒就能传遍全国。

(两个月)再过一个月,就能传遍全世界。

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引起这一切。”

by Dr.Syra Madad

 6 ) 未來的提示

原本以為是部科普紀錄片,沒想到整部片把敘事重心更多放在在各個疫情不同階段的現場工作者身上。

偵測疫情的人們:

1-1.由於近年毒性更強更危險的傳染病都來自於人畜共通病毒,美國政府有針對開發中國家農業與傳染病進行長期常態觀測的部門,其中主事在東南亞四處奔走的科學家

1-2.禽流感雖然擴散源於中國,但最終最嚴重的是埃及,中東地區常態偵測養雞場、畜牧業者、與蝙蝠的醫療專家

1-3.定期追蹤美國候鳥遷徙田野採樣調查隊的獸醫師

對抗疾病的現場:

2-1.美國中西部小鎮全鎮依賴的唯一一個女醫生

2-2.在非洲剛果對抗篩檢伊波拉病毒,又必須面對當地武裝組織認為自己是西方邪惡勢力的WHO特派員

2-3.麻疹重新肆虐期間,奧勒岡州反對疫苗的自然靈性派家庭與推動學童全員義務接種疫苗立法的參議員

2-4.印度豬流感肆虐期間,進入貧民區普篩的護士和公立醫院鼓舞病患的醫師們

替未來做準備:

3-1.推動紐約各醫院從事高危險傳染病演習培訓,希望推進國際合作幫助更多人的醫療顧問

3-2.開發泛流感疫苗,希望克服病毒突變疫苗失效限制的新創醫療團隊

以往並沒有意識到在防堵疫情的鏈條上有這麼多日常注意不到的角度,而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又是多麼寶貴。畢竟疫情如果沒有大規模爆發,這些投入對很多政府來說可能都是沈沒成本,沒有付出代價之前,許多人並不一定覺得值得。川普刪除CDC國家疾控中心預算,以及片中提及近十年美國偏鄉醫療機構大量倒閉的數據,正反映了美國政府對於醫療這種公共財支出的態度。

由於科普病毒如何傳染、病毒的威脅等等並不是這系列的重心,各個「人」所面對的現場,他們的喜悅、煩惱、熱情、支持他們努力的力量與信仰變成這部作品的主軸。這樣的安排本來可能有可能是一種巧思,有機會舉重若輕呈現「Pandemic」不同的視角。可是,影集的結構和素材組合並沒有發揮最大效果。各個人的生活變得有點流水帳,沒有凝聚成某些典型的普遍性。而「傳染病」本身也弱化成為背景,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社會經濟政治議題都沒有繼續跟進,非常可惜。

譬如印象深刻的其中一點是,由於開發中國家富裕起來,蛋白質攝取需求大幅成長,促成更加密集的畜牧養殖業。然而這種畜牧養殖的密集度在人類史上前所未見,所以在人口稠密、人畜混居的亞洲更容易引爆頻繁的人畜共通病毒突變,這也是這幾十年來許多嚴重疫情譬如禽流感或SARS爆發或起源於中國的科學背景。比起盲目基於愛國心爭論病毒的命名與來源,我對這部片提到的這個科學線索更感興趣。若是如此,中國畜牧養殖產業現場與法規的改善,以及跨國畜牧業與傳染病影響因子的比較,甚至中國人飲食習慣的轉變與推廣,都可以為防範未來危機帶來更多提醒與幫助吧。

 短评

说得有点散

6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主题总结其实比较一般,线络多不够深入,不过揭示了很多真相。另外真是想辱骂那些发达国家所谓的神棍自然主义者,不接种疫苗靠自我净化,颇有一种吃饱了撑的之感。人类引发新问题总在于打破不应该打破的界限,而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是在抵抗自然疾病时获得了经验,靠前人的死亡获得的疫苗免疫,而这些在贫困地区更难以求得。

10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流感当然不会只攻击穷人,但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穷人往往死亡率更高。富裕地区的人们在讨论是否有疫苗自由,贫困之地却为了能否再获得一支疫苗而挣扎。全球化确实在要求我们每个人成为超人,只是在把人累死之前,能不能让好的制度运作起来,让人别流血流汗又流泪。

12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印度和刚果的部分令人思考很多。喜欢医生那句“你要去婚礼上跳舞呀”。小时候我们热烈的拥抱地球村的概念,到今天很多人却把它当个笑话。但病毒可不管国家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的纠缠,它在生死之间轻轻的告诉我们“你们都一样”。

13分钟前
  • 滑溜小姐
  • 推荐

拍的是不怎麼樣 不給小孩打疫苗的家長真是有毛病

16分钟前
  • Lainey
  • 还行

整天读着大陆新闻,看着这个纪录片里纽约每个医院都在进行的防疫演习,羡慕不已

17分钟前
  • 黑米糕小姐
  • 力荐

非常时期,尤其感谢Netflix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向守卫着我们健康和生命的人们致敬!

20分钟前
  • 旺仔流奶
  • 力荐

#Netflix# 3.3分。难说好看,不如记下中间出现的人查查他们的新闻或者资料。

21分钟前
  • 宇宙
  • 还行

北美Netflix

22分钟前
  • 猫觅
  • 力荐

作为纪录片不大行。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剪得那么碎,几条故事线虽然涵盖了发达国家/发展国家、中心/乡镇、现有防疫/未来预警,但故事片段之间根本够不成对比,为什么不干脆一集以一个人为主角、跟踪展开对应的故事线?现在这样看完了什么都没明白。ghc面对的是预算和国家优先级不足,who面对的是当地居民对西方社会的排斥和敌对,印度医生面对的是穷人的不良生活环境,小镇医生面临的是乡镇衰退与人力不足,分布生化面临的是探索的未知,议员面临的是家长的自作聪明,白发病理学家面临的是变幻莫测的大自然,而他们都将在各自背负的基础之上,提防着背后来袭的下一场瘟疫。

25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还行

豆瓣er打分都这么严的吗???为什么就我觉得非常好看一口气看完了???哎呀好怀念大学,大一时选修化学也是白大褂护目镜塑胶手套戴着做实验,可能我心里也有个医生梦这辈子实现不了了吧,片中这些医生和科研人员可真都太帅了

29分钟前
  • Erzählerin
  • 力荐

几天前网飞上线的最新纪录剧集,发问点就是:下一场大型流行病会在何时爆发?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真是巧了。剧集主要从医护人员和研究者、疫苗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广撒网,将美国/印度/越南/我国等多地面对埃博拉/禽流感/非典/猪流感/冠状病毒等流行疫情的不同情况和启示呈现出来。在当下特殊时期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值得看看。比较大的问题在于资料片的制式,即便采用小标题分章架构,过多的视角与案例也让整体显得庞杂散乱,缺乏良好的结构和叙事性,故而“好看”是谈不上的。

3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感谢为世界变好而努力着的人们

34分钟前
  • Dacrygelosis
  • 力荐

十星也不多

37分钟前
  • 凯丽要一夜暴富
  • 力荐

Vox和Netflix共同出品的Explained纪录片剧集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还在猜测下一场新型瘟疫什么时候来临。结果一个月之后就来了。

41分钟前
  • 猎户座
  • 力荐

从对当下会带来启示这点是失望的。分别从纽约穆斯林疾控女专家(这点很有启发,第一次知道发达国家对医务人员的防护是一个专门的工种,意识如此之强)、美国疫苗科研前沿科学家、反对强制儿童接种疫苗的美国家长、医疗资源稀缺的美国乡村医生、欣然接种疫苗进入美国的难民、在刚果抗击Ebola瘟疫的医务人员、黎巴嫩难民出身的病毒学家、印度抗击猪流感的医患这几个角度,阐释全球化的当下,预防流行病的窘境

46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20200127」流行病學就是政治學。醫療即政治。是關於各種人力、資源、組織,良好的制度。這片子裡的一線醫生、前線防疫專員都有著堅定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天主教、印度教,醫療不是萬能,醫療是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而科學家是激情澎拜的,莎拉和傑克,他們敢於踐行徹底的解決方案。雖然在人類這種超級物種之前,地球總有意想不到的反擊。「下一場流行病並非是否存在,而是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爆發,最有可能的是,在中國⋯」一語成讖!

50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太符合時事了,原以為是引進舊片⋯既然出現了,沒有能力找出解藥的我們,就應該一起努力預防與對抗,而不是一味謾罵,敵人是病毒,感染者也是受害者

52分钟前
  • 推荐

太应景了...里面预测的就都发生了...美国居然还有做防疫演习...看到评论说关于流感部分讲的少,其实真正抗击流感的,都是鲜活的人,道理都懂,但错误接着犯。

57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

没想到现实这么快就印证这部剧的预言:下一次全球性的流行病,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在哪儿、以什么方式爆发的问题。希望公众能借此更多的了解病毒的成因以及正确的防控,尽量减小下一场传染病到来时的损失。同时真心感谢那些用生命与疾病斗争到底的科学家、医生、护士们。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