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美国黑人的故事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综艺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我们很难使用同样的语气谈论中西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我现在能够理解自己最近的想法,并且找出一个原因了。

最近看了关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政治经济的一个勾画和与政治交织的心理学的讨论。我无论如何无法理解作者对自己细致研究的历史微末怀有的激情。比如,它非常一本正经地讲述了当时的北大教授持有的一种偏向于浪漫派的心理动力观点,是如何被其它学者、社会活动家以革命话语内的方式批判的。那些批判在今天看来或者在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时期,都显得幼稚僵化,也就更让人想问:为什么还要如此一本正经地讨论它?

我们也可以努力找找理由,说是便于理清当时中国刚刚建立起来革命的话语,究竟是怎么渗透进学术研究的,怎么处理一些不同观念之间的矛盾的;也可以说是便于看到当时中国对心理动力的研究是怎样在冷战思维里排斥西方,与苏联成果努力趋近却又趋近得并不成熟。

但我们总是不能满足。还有什么不对劲,有什么东西说服不了自己。

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观察成熟的西方。只要你想,可以从十九世纪开始侃侃而谈,可以讲一脉思想如何发源,如何被不同的人混用或误用,又在近代的什么时候成为了现在一般提起这个词时的含义。只要你想,你可以在它的成熟的枝叶里找到你自己。

就像五十年代的英国自由电影。创作者本人因何拥有自由的状态,因何能拥有优秀的非专业演员,因何能在没有资本和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完成表达,因何他们选择的场景既有时代的气味又有文化传统的印记,因何他们的小而美能被观众欣赏成功。同样处于战后,为什么他们的如此让人羡慕?这些都是我们当时没有,今天也没有的,以前恐怕也没有过。

看着看着我就想,这应该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意思。它的经济总量、增速不比当代中国,社会制度也有很多问题,但经过漫长的积累,它是那么成熟、完备,不该错过的一切它都没有错过。而中国跳过了太多阶段,文化的冲刷造成的空白还没有来得及填补,又在资本的推力中连滚带爬地向前。艺术家们、青年知识分子们的思考有许多的不成熟,或者说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形态;即便是想要表达,也会因为市场的不成熟转向投机,或者因为颓丧无话可说。这些都很糟糕。我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不光是在本国。

经济上,中国采用的是供给学派。因为我们的生产太不成熟了。文化生产也是一样。内容需要想象力。我们不够。我们要努力,去获得人的自由。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来,一种理性的讨论,作为一部运转的机器,它正在发出有节奏的响动。而因为它所讨论的对象太不成熟完备,这种讨论是没有灵魂的。它规范、有条理、可被学术的体系接受,但我仍然坚持要称,这是一种坏的形态。

并不是理性本身有问题。就像一部电影,严谨的结构、巧妙的叙事能呈现效果、带动观众,但如果缺少情绪、缺少最初一种激情和冲动,是不能打动人的。所以我们是否应当尝试着去质问一种讨论中是否有着本来的激情?所以,中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可研究的吗?它太新生了,很难被赋予足够多的想象。所以我坚持抵抗它。

相比之下,哪个时间是可以带有激情的?对中国,对中国的电影来说,从《马路天使》的年代开始,它浪漫甜蜜、活泼可爱;它之后的下一个时间点,我选择怀念1992年,《大撒把》里的葛优深沉迟钝,又有一股子轴劲,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他和徐帆,从革命的年代、话语里醒来,重新成为人类;又以孤男寡女的形态,创世纪一般地,游荡在大年三十的北京。

 2 ) 关于自由电影

在一家偏僻小店淘到这张DVD,英国五零年代的实验短片合集,封面是简洁的黑白。应是截取了影片的几帧画面,吸烟的男子以及女孩挽若鸟类的警觉眼神,于是顿生兴趣,买下了它。
起初对自由电影的概念并不了解,花了一个通宵看完整张碟。仍觉得我对这样的影片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疏离感,有时甚至觉得它们是枯燥乏味的,失去了将整三张碟看下去的耐心。但单是那单调粗糙的黑白画面吸引着我,50年代的老胶片,有厚重的质感,在于表现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琐事。导演花大量的时间用长镜头去表现两个男子间的谈话,以及他们的手势,或是拍夜间游乐场和舞会,贴在玻璃橱窗上儿童扭曲的小脸,甚至是用十分钟来拍一条伦敦繁华街区上行走的人们,拍他们的衣着和各种各样的表情。
它们有统一的风格和表现手法,除了玩了些情节把戏的《在一起》和超现实风格的《脸红的食物》以外,其他十几部拍摄手法都比较朴素现实,并且由于很少有对白,它们总让人恍惚回到默片时代。但期间却夹杂了很多画外音,特别是导演们使用了大量民谣儿歌做背景声音,令人亦感觉非常清新。比如《欢歌的街道》,从头到尾都是童谣,竟也容易让人感受到当时生活在英国那种欢乐轻松的气氛。
后来去百度找了一些关于自由电影的东西,自由电影这个词是由评论家、电影导演Lindsay Anderson发明的,此人后来在英国电影的重构中成为重要人物。自由电影之所以“自由”某种意义上讲是因为完全处于电影产业的构架之外,它们的陈述完全是个人化的。自由电影建立了两条原则:一是不在制作上花费资金,二是放弃电影版权。
他们不把注意力放在作者本人的主观世界上,而是更多的以市井为拍摄及生活对象,向观众展现了1950年英国人们的娱乐及生活。游乐场、街头游戏、舞会,是影片中出现最多的元素,观众由此可知当时的娱乐方式。
关于自由电影,这仅是我所了解到的一点皮毛。官方有一个网站,有更为详细的解说。
http://freecinema.org/index.html

 短评

只是一次简约的梳理。

8分钟前
  • 吴丝月
  • 较差

The Story of the Free Cinema films told by their makers (2006) 

10分钟前
  • 鹰头猫
  • 推荐

50‘s 英国自由电影 @2020-11-24 18:44:28

11分钟前
  • 是野良犬
  • 推荐

补标。

16分钟前
  • 庆祝无意义
  • 推荐

英国人民争夺在现代电影生发的话语权的有力武器。

21分钟前
  • 镜头乐园
  • 还行

b站真是什么都有。

22分钟前
  • 媒介野
  • 还行

作为纪录片严重不合格,只能作为普通访谈,内容也不怎么样

25分钟前
  • Amber17
  • 还行

简单的扩展了一下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电影背景

28分钟前
  • 现现x–x
  • 还行

能学到很多,很多

32分钟前
  • MoBlacksWan
  • 推荐

43.09

36分钟前
  • 豆友66
  • 还行

时空中的时空

37分钟前
  • 斜杠过多王静阁
  • 推荐

参考价值,简略了解英国自由电影运动

40分钟前
  • mandyzyx
  • 还行

小即是美,精练的镜头语言,虽然不引人入胜,O Dreamland & Food for a Blush, 非常Impressive

44分钟前
  • 多价弗价
  • 推荐

虽然这些自由电影运动的纪录片都看不到了……但纪录片的制作却被纪录片保留下来了呢。

48分钟前
  • マツハラ
  • 还行

我一度少了一张没看。

52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一段珍贵史料。

56分钟前
  • 沟口
  • 推荐

自由電影

57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