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超赞,不论是文案还是胡歌的朗读。逐集整理下来与大家分享。
编辑、译者,一群隐身于书背后的人。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洲。
朱岳,豆瓣秃顶会会长,小说家。他的作品荒诞不经,充满奇思妙想——手指被切除后安上面条的女朋友、胸腔里长有小型影院的“默片人”、靠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战斗力的刀客。相对于精神世界的丰饶,他的现实世界就有些......枯燥。
本科法律,做过三年律师的朱岳,却在一次应聘出版社法务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做了编辑。
在朱岳看来,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长期以来,他都以写小说为志业,而只把编辑当做糊口的手段。这样茫然颓丧的工作状态持续了近十年,直到朱岳遇到一本书——《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台湾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擅长以孩童般纯真的双眼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但在大陆,他却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朱岳觉得,这样的好作品,应该被更多人看到。(《送行》)
尽管屡屡受挫,朱岳和同事们没有放弃努力。终于,这本书凭其生命力,获得了媒体推介,赢得了众多读者,并获得了2017年“新京报·腾讯年度十大好书”等多个奖项。
《寂寞的游戏》的成功,让朱岳对华语文学的出版有了信心。此后,他更多地投入到对华语文学的阅读,挖掘那些不为大陆读者所知的好作品。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黄锦树、中国台湾作家黄国峻和童伟格等一批华语作家的作品,由此破土而出。
这些华语文学作品,无论是在语言、叙事手法上还是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准。朱岳认为,华语文学已经发生了一场爆炸,却因为处于大陆以外相对边缘的地带,几近无声。而他们要做的,便是通过出版和推广这些作品,调整华语文学的经纬度,让华语文学的爆炸能波及更广,获得更多的读者。
相较于文学价值已经被肯定的华语文学作品,让朱岳更为“头秃”的是本土原创文学的新生力量。这些在业余坚持纯文学写作,但无论在市场上还是体制内都没有得到肯定的新人作家,被朱岳称为“野生作者”。
他们的作品另类、边缘,或许尚不成熟,但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朱岳希望通过挖掘和培养这些新人,为本土文学输送新鲜血液和更为多元的力量。但想让相对小众的纯文学作品,在浩瀚的书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并非易事,这让朱岳常常陷入一种深深的忧虑。
尽管现实常常让朱岳充满沮丧、精神恍惚,但在骨子里,他还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主义。从不遗余力地挖掘新作品,到不择手段地推销书,他希望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也努力让纯文学在商业上能够运转下去。
2018年年底,朱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相信文学的未来,不会是鲁尔福笔下铁板一样的土地,而将是一块肥沃、丰饶的土地。
在被一些人视为夕阳产业的出版业,仍有无数像朱岳一样的编辑,坚守着文化的阵地、编织着思想的载体。从一字一句地校阅,到挖掘优秀作品,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却意义非凡。
在被称为“板凳一坐一辈子冷”的古籍整理编辑岗位上,俞国林已经工作了十八个年头。靠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他主持并直接参与了十多种国家级古籍整理项目,策划出版了陈寅恪、顾颉刚、陈梦家、容庚等近现代学人的书籍。在俞国林看来,成为一个好编辑,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甘于坐冷板凳的耐心,还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
2018年出版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正是这样一部被挖掘出来的书。它是历史学家、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时期日记的整理本,详细记录了郑天挺在那个非常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想,对研究西南联大校史、近代学术史,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
然而,让俞国林意想不到的是,日记的出版历经周折,前后居然花费了十三年。
十多年间,俞国林始终没有放弃出版的希望,他每年都会去天津拜访郑克晟,两人还成了忘年好友。2017年,郑天挺的后人终于一致同意出版这些日记,俞国林心愿得偿。
郑天挺的日记,从1938年1月1日写到1946年7月14日,几乎贯穿整个西南联大时期。内容翔实、巨细靡遗,涵盖了治学、教书、交通、学校事务、学人交游、日常饮食等各方面。在俞国林看来,这本书不只是一部个人史,更是一部西南联大史,为研究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拿到这些珍贵的日记后,俞国林马上组织团队,投入整理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对日记手稿进行了释读与考订,以及七八遍校对,终于赶在2018年1月,推出了上下册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一经出版,这套书便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热烈欢迎,被多家媒体列入读书排行榜。截至2019年9月,销量已逾两万册。
对俞国林这样的编辑来说,虽然做的一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但当他们以细小而绵密的针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然而,作为书籍的幕后工作者,他们的这种快乐往往是隐秘而短暂的,但焦虑却会长久伴随。一本书出版之后,编辑总是要率先面对读者的质疑,对所有问题负责。
为了对作者和读者负责,俞国林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为了校勘比对,他往往穷尽力量搜集一本书的各个版本,为了验证资料,他常常出入于各大图书馆和档案室。他对文字锱铢必较,希望用慢工细活交出更好的作品,并在一次次修订重印中不断完善书稿。
和编辑一样,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与孤独相处的工作。他们凭借对文学的热爱,独自泛舟于浩渺的词汇之海,以迟缓而审慎的态度,为读者扫除语言障碍,让人们得以领略到更多非凡的作品。
范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朗读诗歌、纸牌游戏、故事接龙,他的课堂总是别出心裁,花样百出,范晔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对于西语文学的热爱。这种感悟,来自范晔的亲身经历。1995年,范晔高中毕业,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的他,因为北大西班牙语老师赵振江的一句“拉美文学大有可为”,误打误撞进了北大西班牙语专业。
出于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想要将它们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范晔从在论坛上发表一些译诗开始,走上了翻译这条路。2009年,第一本由他独立翻译的作品《万火归一》出版,作者是范晔最喜爱的西语作家、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科塔萨尔。
但直到此时,只把翻译当作兴趣的范晔并没有想到,自己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2010年,正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的范晔,收到了一封邀请他翻译《百年孤独》的邮件,这是马尔克斯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百年孤独》。自1982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便掀起了一股“马尔克斯热”,市面上先后出现过十几个未经授权的《百年孤独》中译本。面对这部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一,面对前辈翻译家的珠玉在前,范晔有过犹豫。
在试译了几个段落以后,范晔在当时的几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百年孤独》首个正式授权中文版的译者。出版社要求他尽量在十个月内完成翻译,时间紧迫,而这本书的翻译也存在诸多困难。
为了达到理想的翻译状态,范晔搜集并阅读了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和《百年孤独》各种研究论著,反复阅读《百年孤独》西班牙语原文,试图捕捉马尔克斯创作时的感觉。
2011年6月,范晔花了11个月翻译的《百年孤独》面世,成为出版业的一个现象级事件。上架后,这本书一度占据畅销书榜首位,而范晔流畅诗意的翻译风格,也广受好评。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批评的声音。
事实上,对待不同的作品,范晔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这些年的翻译中,他灵活地游走于科塔萨尔的轻盈幽默、波拉尼奥的狂野和颗粒感、塞尔努达的沉郁与节制之间。
但随着译作越来越多,范晔的自信却越来越少了,每一次翻译他都抱着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情。
和文字缠斗、与自己较劲,在范晔看来,文学翻译是一种艰难的快乐,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快乐。因此,尽管工作越来越忙,尽管翻译收入微薄,他始终不计得失,在坚持翻译这件事。在享受这种艰难的快乐的同时,范晔也把翻译视为一项使命。在他看来,西语文学是一副巨大而美丽的拼图,他要做的,便是连同几代译者一起,努力去补全这幅拼图。
这一集讲的是书籍设计师的故事。在这集里,我们并非要表达读纸质书就是一种”政治正确“,而是让更多人了解,纸质书在记录和叙述功能之外, 被赋予的更多内涵、美感和意义。
本集由最“艺术范儿”的导演王悦阳执导,在她的镜头里,三个做书人的故事,也呈现出一种似水流年的意味。下面是她写的导演手记。
—————————————————————————————————————————————
2020年的第一天夜里和团队的朋友们一起看了我拍摄的这一集,虽然已经看过很多很多遍,但是想到这一遍过后,它将不再有什么改变,永远留在那里了,还是觉得很特别。
在决定这一集的主题是设计师后我兴奋地(瞎)想这一集在视觉上绝对是非常有表现力的:想象一摞洁白赤裸的稿件经过设计师的手改头换面,这就和那些教人穿衣或者装修房子的节目一样总能吸引人耐着性子看下去……可是临了才发现,原来那些最富有魅力的变化场景都发生在这些设计师的脑子里,而且它们大都已经发生过了。因此现在呈现出的状态大部分是拍摄对象对设计思路的陈述,这也就成为了我的一个遗憾。
还能想起很多琐碎的细节,宁成春老师工作室播放着古筝曲的cd机,何浩老师工作室卫生间马桶旁诡异的塑像,薄英的工作室里那个沉重的来自他祖母的小木桌。这些细节不合适变为影像放入片中,但正是这些细节让这些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立体,也让这一集片子成为它现在的样子。
我对宁成春老师的大露台印象深刻。至今记得他在那个空旷的露台上,看着眼前的北京,告诉我们他记忆里北京的样子:“这儿是平地,那儿是菜园子”。那时我清楚感受到时间。回到屋里,他总客气地要给我们倒茶。他翻着自己整理的他设计过的书封,从60年代的开始,一直给我们讲到如今的设计。关于片中所提到的网格设计方法,宁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了三四遍,我花了很久去理解,因为考虑到篇幅的关系,没有放在片中。我不是专业人士,也尚不能对此作出评价,但这种方法一直为宁老师所用,他也颇为推崇,如有需要可以了解看看。
何浩老师是位非常低调的设计师,在网上能搜到的关于他的报道非常少,可是他的履历却很有震慑力,与他合作的都是非常卓越的艺术家。认识之后,发现何浩老师是个特别幽默的人。有一次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你说现在为啥没人谈恋爱了,都养猫? ”走在路上,他问我:“很多人学纯艺,你说说,纯艺可咋学呀?”我们去公园拍摄的时候,我请他去草地上蹲着拍一些意象式镜头,拍完他说:“这镜头我感觉会显得特寂寞,跟那(nei)相亲节目男嘉宾vcr似的。” 因此我没胆用那个镜头,我从此也没胆再拍那种镜头。
在与他的交谈的过程中我想那些恰到好处的设计真都“事出有因”。他说冬天的湖面上,在某一些时间会泛出各种各样微妙的色彩,他总爱散步到那里去观察那些色彩。
薄英是我们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中的陈晓维老师的朋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陈晓维老师带来的,在这儿再次感谢他。在他的那篇《薄英,充和,桃花鱼》中,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立体、丰富、动人的故事。它不仅讲书,也讲人,是我们第一个确定下来要拍的故事。
我在出发的前几天,忽然想起来去查所谓“桃花鱼”究竟是什么。一查才知道它是一种淡水水母,据说张充和在重庆嘉陵江中见到这种生物,因此写下《桃花鱼》。在正要退出那个网页时,我瞥到它们的照片,才恍然发现我竟然见过桃花鱼!在我还只17岁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学校的小池塘里出现了一群指甲盖大小的透明水母,那些日子我每一天午饭后都去那里看它们。曾有一次我甚至明确地想到: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忆起此时此刻。这件事令我开始神经兮兮,怀疑着是否有神有话要对 我说。但至少可以确信,这件事让我对这个故事更多了一份喜爱。我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若是没人把关,我很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弄成一个唯美乡村mv。
在薄英家的后院,种着几棵他为了纪念对他来说重要的人们的小树,其中有一棵就是给张充和的。薄英说张充和对墨的喜爱深深地影响了他,在他的画作中,墨是极为重要的元素。薄英有一只纯黑色的小狗,名字叫做“inky”,这个名字来源于“ink”,也就是“墨”。
我想从某种程度上,是我的拍摄对象自己导演了各自的故事。只荣幸我能拥有这样的机会,走进属于他们的空间去和他们交谈,再截取他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呈现给大家看。
我成立读书俱乐部,已经3年了。一开始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现在在知识星球。这三年一刻也没有停止读书,并且非常高兴找到这么多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和我一起读书。
2019年,为了更好的给粉丝输出,开始倒逼自己学习一些干货类书籍,做笔记,做思维导图,一口气做到10月份,才开始放松下来,读一读小说。
这一读,心里居然开始涌动起来,捧起小说的我,是那么的快乐。可能我这辈子一半的时间,都是躲在书里的吧,一想到这种安全舒适的感觉,就开始沉迷无法自拔。闻着书香都让我兴奋。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最近这部超级火爆的B站纪录片
——《但是还有书籍》
B站出品,胡歌配音,讲述人和书籍之间的关系
豆瓣9.4分的高分,B站9.9分!
这个年代,依然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啊。
一共五集,第一集是讲三个从事书籍相关工作的爱书人。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后浪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朱岳。
其实我在豆瓣上早就关注了朱岳,果然戏里戏外都一样,聪明绝顶没头发。
朱岳形容自己上班,就是枯燥的每天打卡,看书,看稿,然后一天就过去了。
感觉和我也挺像,每天不停的看电影,看书,写书评影评,推荐,日复一日。
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给上帝打杂的,因为作者是上帝,编辑是打杂。他的梦想,就是发现一部可以震惊世界的好书。
比如《百年孤独》这样的。
有一次,他真的发现了一本好书,台湾作家袁哲生《寂寞的游戏》,朱岳说这本书不输给任何一个西方文学大家。
可惜作者袁哲生39岁自杀了,否则可以撑起文学的江山。
朱岳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推荐给自己的好朋友,希望可以帮忙推广。
结果好朋友看都不看一眼,说这种书我不看,也不推。
然后朱岳直接把这个好朋友拉黑了。
其实我非常理解拉黑这个操作。所谓书,如果就只是消遣或者商业产品,那确实以销量为主。但是这个新媒体发达的年代,人们真的缺少娱乐吗?
一本看过就忘的书,和那些一闪而过的10秒小视频到底有什么区别?
毛姆在《刀锋》中曾经写过一句话,说一个作家呕心沥血几十年的作品,就被人放在床头随意翻动两下,实在是令人心疼。
而如今,人们连翻都不翻了,身为出版界的人,【看都不看一眼】,一点机会都不给。那么以后像《百年孤独》这种奇书,怕是再难有了。
这几年来,我读书的胃口越来越大,只能去找过去的那些古书,冷门书来读,有时候饥渴难耐,求一好书而不得。
这时候,想想还在替我们筛选好书的编辑,真希望他的理想快点实现,这样我这种书虫也有得读。
第二集,讲的是一对上海的80后夫妇,蜗牛和lulu,开了一家二手书旧书店。
两个人一直都很想去旅行,但是又放不下自己的书店,于是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开着车,拉着一车的书去旅游。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真的想不到还有比拉着一车精挑细选的书去旅游更浪漫的事了。
Lulu和蜗牛一边旅游,一边在各个城市的闹市区,把书摆出来,供人挑选,阅读。
他们说,并不是人们不爱读书了,很多人是有阅读诉求的,只是可能没有碰到把阅读欲望勾起来的一个契机点。
当阅读便捷的时候,人们就会过来读书。
他们不仅在城市里,也在没什么人乡村摆摊。对那些看上去都不怎么识字的人,他们也丝毫不嫌弃。哪怕是新书,也随便翻阅。
书,就希望被人看。
他们给农民量身推荐书籍,居然还卖出去好几本。
蜗牛和lulu的移动书摊,从上海出发,经江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北京等地,跨越11个省,
他们一边把好书推荐给全中国的人,一边完成自己环游世界的梦想。
茫茫人海,能够找到一个和自己梦想契合的灵魂伴侣,实现大部分人想做不敢做的事,实在是又幸运又伟大。
其实,像lulu和蜗牛这样的老板,只是尘世里平凡的角色,若不是这个纪录片,也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
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我们何尝不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然而到最后,各自都走上了自己的平凡之路。世界也许不会被读书人改变,但读书人可以改变自己。
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到那么多和我一样爱好相同的人,真的感觉到无比的温馨。
人生,也许注定会失败
我们会感空虚无意义。这个时候你要把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也许你会失败,但你和目标之间这一点小小的希望,就是你活着的动力,就是你应该做的,也是只能做到的。
活在当下,别管人生的意义什么样,别管以后什么样,你现在做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躲进书里,人生哪怕不堪,但所幸还有书籍。
编辑出版,相对小众的行业。 但是还有《但是还有书籍》这样的片子出炉, 不能不让编辑们提神振气。由此萌生了动笔的想法。
以编辑之眼去看《书海编舟记》,职业病是免不了的:首先就会尽力去看,这个片子,都有什么书被推荐,什么书上镜了(有没有自己单位的书)……
我主要聊三点:一、片中被推荐的书;二、片中“入镜”的书;三、片中其他有意思的细节。
两种思路贯穿其间:“书究”思路,找寻片中书的镜头及相关细节;编导思路,排片的人有意用书的镜头表达什么,无意间又有哪些亮点细节。——我的想法是,不只是盘点罗列出现了什么,还要看出现的镜头背后的东西。
【第一节 朱岳——后浪】
问题 一:朱岳老师推荐什么
(一)外国文学
根据朱岳的言语,再看后浪版的译者,可推断当年让他着迷的《往事与随想》旧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这两本,推荐的地在片尾作了推荐(彩蛋?)。个人也有印象:书先出了,豆瓣推了一阵《太古》然后作者获诺奖,书才蹿红的。有时爆款就是这么“不期而至”。
(二)中国文学
度外这本,从排片角度,值得一提。该片描绘朱岳编辑生活时,朱岳在豆瓣“打(刷)分”的,就是《度外》。此后,在拍摄后浪编辑室书架时,又几度有《度外》的影子。
(三)原创文学
“火之组”三本,是他们主推的。其他“无意”进入镜头的,无法一一细聊了。其中下面这本值得一提,朱岳不只是编者,也是作者。
这本书是朱岳在抽出《寂寞的游戏》时出现的。
问题二:朱岳和他的编辑们读什么
《象征、交换与死亡》
《西洋世界军事史》
……
(不由地摸了摸头发)
左边出现了老版本的《儒林外史》(话说,朱老师《说部之乱》都出了,那除了《儒林》,“说部”之书《聊斋志异》等等敢情也要看起来?)
【第二节 俞国林——中华书局】
问题一:俞老师他们编什么书
孟森著作集//book.douban.com/series/2093
容庚学术著作集//book.douban.com/series/12441
陈梦家学术著作集//book.douban.com/series/12379
其中,孟森是两度被提到的。
“西南联大”,成为了这本书的一大卖点,让小众的学术事业有了大众化的关注度。片中提到郑天挺的书受各大媒体推荐,而我们再从镜头看,郑天挺的日记,是平摆在书店的——可见这类书,还得到了线下实体书店的推荐。
而绝大多数的书的“待遇”,如上图(架上是中华书局的古籍书系)……学术终究还是寂寞的事业,还有很多学术精品在架上等待着懂它的人们去发现
像上面,书店平摆的书,更醒目。郑天挺、梅贻琦的书信,能进入推荐之列,是幸运的。(细看,还有台湾郭廷以的书)
我们看看俞老师的案头《仰顾山房书信集》——仰顾山房,就是俞老师本人。
该片还有一处给了俞老师档案的镜头,涵盖了《文献家通考》《孟森书信集》《陈梦家书信集》《宋云彬文集日记》《徐旭生文集》等各类已出、未出图书资料档案。正如片中所说,背后都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
问题二:俞老师读什么书?
一个细节:俞老师从书柜里拿出这本书,翻到书信的那页,可以看到,早就脱胶了——可见平时这本被翻了多少次。
另一个细节,很考究。俞老师在图书馆书架中逛。先拿了本线装书,——以镜头语言彰显他编校学术经典的身份(渊博的学识)。
然后,俞老师又拿了一本翻阅。有意无意间,他挑的书,就是和中国近代学术史相关的书——《吴宓日记》!
当时,俞老师提到:别人提到的一句话,他就去寻。《吴宓日记》正是这一类的好资料。
中国近代学术史,作为这一节的主线,通过前前后后出现的书串了起来:《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吴宓日记》、《读史阅世六十年》、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等,前后呼应。
关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编导可能唯恐梁启超署名太小,用了下面更形象地方式做了展现。
但其实细心看,俞老师生活中处处有梁启超,从他的档案袋,再到此处《梁启超手稿精粹》,均如此。
问题三:俞老师他们怎么编书
其一,核对原文。
片中提到,俞老师他们常常编一本书,要去比对多个版本,经常要跑档案馆图书馆。可能为了看观众对他们工作辛苦,有更形象的理解。编导挑的俞老师工作场景,是查微缩胶卷。很累,很费眼,也可见俞老师的耐心与细心。
这种镜头很能让人感受到“工匠精神”。
此处,俞老师核对的是《万斯同先生传》,核对后,他说:漏抄了“人受其”三字!
那么,俞老师为什么要对《万斯同先生传》?最大的可能,是片中提到的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书中提到了钱大昕或者万斯同。(近三百年,自然主要是清代)
其二,录入尊重原文。
有一处,俞老师提到某个字不能类推简化。
关于“类推简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些字,就被类推简化了。比如赵孟頫,现在右边要写成简体的页;智yi高僧,左、右两边现在也被类推简化为(岂页)。
此次他们谈的问题,可能是,遇到的生僻字,偏旁部首里面有繁体,词典里也找不到,可不可以按照国家《一简表》里对一些偏旁部首的简化方式,类推简化。
另一处,对比郑天挺先生日记原稿,和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版本,可见,原来汉字数字的写法,被保留了。
其他细节/花絮
巴黎贝甜和编校工作,出入古今中西之间……
【第三节 范晔——西语译者】
一、主推的书
最近看到图书馆上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又看到此片谈《百年孤独》,不由感叹拉美文学的热度。我在地铁上,就看到有人在读这本(范晔译本)。
二、问题:范晔老师读什么?
他的书,目前南大社、拜德雅出的比较多,大家可以去看下。
《百年孤寂》,是《百年孤独》的台版,豆瓣找不到和这本书封面一样的版本。因为范晔要翻译《百年孤独》,所以这个版本摆在案头。(或者,这本是范老师译本的台版?)
【总结:三节之间的关系】
这部片,是个三角(环形)的结构。
先华语/现代/小众/文学(策划),后中华/近代/小众/学术经典(整理点校),再外国/现代/大众/文学经典(翻译)。三节看似相对独立,实则前后呼应。
先看——从第一节到第二节,从后浪到中华的过渡。
华语/现代/小众/文学(策划)VS中华/近代/小众/学术经典(整理点校),编导选取了两者间的共同性——看稿子——来做前后镜头过渡。在连续的旁白中,悄悄地从后浪编辑的改稿镜头,切到了中华书局编辑改稿。
再看——第一节与第三节的联系。
第一节,朱岳说:如果我发现一个《百年孤独》,那我觉得我做编辑这个职业也值了。
而第三节,聊的正是《百年孤独》!聊的还是文学小说。我们看了第二节,不会忘了开头。
这是编导的“有心之笔”。而无意间,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朱岳等编辑也关注拉美,看西语文学。
这一摞老书,除了著名的《马丁·伊登》,还有《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书已经再版),以及西班牙作家的作品《君走我不留》。阅读面,是朱、范二人的又一交集。
最后,三位老师的联系。
细片中重点展现的三位老师共性所在是“编书”,但细究起来三位老师不只是编辑,其实都是作者。
朱岳除了编书,自己也写小说;俞国林做古籍整理点校,点校是一种著述方式,而不只是出版社的编辑校对;范晔做翻译,而有一说法是“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即创作?)”。
总之,他们所做的其实超越了狭义的“编”(编校修改),都在参与创作……
三个板块,三十几分钟,彼此交织,“编”出了编辑们的日常,与理想。
【按】写这篇时,是按我旧文 《书影寻踪:《大江大河》,那代人的书,那代人的路》的思路去走,写完才对比发现《书海编舟记》已有下列文章,盘点片中的书。不过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的立意也不在于详尽列举所有出现的书(因为没有买B站会员,享受1080p的画质……)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哈。
//movie.douban.com/review/12092404/
最早在bilibili看到《但是还有书籍》定档预告片的时候,我认出了几个熟悉的面孔,而最令我激动的莫过于朱岳、俞国林、范晔的出场。范晔老师的知名度就我交往所知,是三位中最高的了。而定档预告片对于朱岳老师的介绍是“豆瓣秃顶会会长,小说家”,我作为得到会长签名确认的“新晋会员”也是会心一笑。而俞国林老师的会参演,则是我去中华书局递交外审稿的时候,偶然听他说起bilibili剧组的人会来补拍一些镜头,因而我就跟着他一块下楼,他出镜,我围观。记得自己时常混迹古籍出版圈,所以这条消息发布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个老的“出道”也就成了圈内的佐茶配饭话题。
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以及翻译家的关注,始自初中,而接触古籍并且稍微知道几个点校整理者,则在高中快卒业时,至于关注编辑,则是大学以后的事。而阅读华语文学,是最近两年的事了。而逐渐地,虽然自己不论是在外语,或是在文献学,或是在编辑出版都并不专业,但觉得这三者的工作或许有相通之处,尤其最大的共同点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都是隐藏在书的背面的角色。从前我对于这样的“幕后者”也只是抱有礼敬,但自己确实参与了以后却又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样的工作。是故《但是还有书籍》的第一集选择了这样的三位角色,在我这样的华语文学、古典文献、世界文学三栖书迷来说,称得上是一本满足。会长作为小说家其编辑工作总与文学创作相济,个老的身份既是编辑同时也是古籍整理者,范公子则是译得一手好诗歌的翻译家。翻译是我限于自身能力可能无法实现的梦想,文学创作则是我明显知道自己天赋不足所以难以涉足的领域,所以自己最愿意做的还是编辑。
而我其实在前去中华书局交稿的那天,就已经听剧组提起胡歌配音的事情,至少配音演员是我听说过名字的,这在向来对文娱事务几乎声闻断绝的我而言,倒是罕见事。也听个老和剧组说起怎样提供适宜的出版物,以借用其流量为书局拉动销量的事。彼时听剧组工作人员说,胡歌拿到书以后,是真的会阅读的——这在多数红人愿意做的仅限于摆拍而已的大环境下,总算让人觉得有些快慰。
尽管这部纪录片的前期宣传工作不可谓不尽劳,但是预告片放出之前,追剧人数一直只有三万馀人。但在预告片放出以后,这部纪录片由胡歌配音的消息,不胫而走——我在想,自己到底是对流量无知,毕竟在开播前接触到剧组人员的我自己,只是跟人说,个老会“出道”,而并没有多少人会因此愿意关注本片;但是胡歌配音的消息放出后,每次因为预告片更新而点进剧集页面,都能明显地看到追剧人数的增长,几乎每放出一集,就多处一万馀追剧的人来。到了第一集正式开播这天,已经有二十一万追剧了。
我为每一集预告片而激动,尤其是为定档预告片,除了我一直向人广为推介的会长、个老和范公子,我还看到了满头花白的书籍设计师宁成春(尽管书籍的装帧设计和材质印刷依然是我尚未开发的知识领域),看到了一些买书卖书人,就看侧影的话,感觉是今年刚谋面的谢其章和陈晓维,此外还见到了布衣书局的胡同,胡局那句“感谢感谢,感谢花钱”在我觉得几乎有些洗脑。在那以后接连几天我几乎如逢人说项一样地说起胡局。
全剧集预告片走到第六集也就是最后一集的时候,是胡歌朗诵的米沃什诗歌《但是还有书籍》,彼时正逢图书界一件大不可思议事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杞忧,是故这首诗的这次朗诵,多少让人有些安慰。
不过,这首诗出自《故土追忆》,是《米沃什全集》汉译四卷本的第三卷。另外三卷皆由林洪亮、赵刚担纲。虽则这套书的条目在豆瓣出现得非常早,但是没有想到正式面世让人等了这么多年,记得最早看到条目的时候我只知道林洪亮,大约知道全套书的规格以后,杨德友先生逝世的消息已为昨日黄花,虽然也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此事。而我从知道赫贝特开始知道赵刚老师的名字以后,也在新书发布会上知道《赫贝特诗集》汉译本即将出版的情况。记得大家在发布会上得到林洪亮、赵刚两位老师的签名以后,竟然有一位读者拿着《故土追忆》请林洪亮先生签名,说起:“也许杨德友老师今天因故没有来,所以请您帮忙签一个名。”我说:“不是因故没有来,而是永远不能来了。”而我自己也在发布会结束以后,发了一条状态说,可惜第三卷永远得不到签名了。
是故我和人提起,虽然译者已经不在人世,但是还有他的译文,他的译文在别人的声音里也传播下去了。“但是还有书籍”这个主题,指向的是某种永恒。
只是不论是哪一集预告片,弹幕中几乎都是与胡歌相关的内容在霸屏。起初我对这套纪录片借用流量的事,并没有表示太多的抗拒态度,尽管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也许大多数粉丝的可能就是带着追星的态度来看,而对于这部纪录片所愿意传达的内容,未必能心领神会。但是我也想,也许让原来不那么关注书籍,或者虽然也读一点书,但是对于做书、买书、藏书这类隐藏在书籍背后的人与事也能有所了解的话也好。哪怕纯粹为了胡歌前来追番的十几万人里,能有三到五万人看完这部剧集,并且对纪录片里的人与事也能有了解与共情,也愿意把这人与事讲给别人听,那可多好。
但是在纪录片更新第一集以后,我还是感受到了深层的割裂感。我是在吃饭的时候追着看第一集的,这天下午收到新出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是个老签名所赠,这段时间几乎预告片中每每有他出现,我都在转发的时候如同划重点一样标出来,个老也颇有些“练习生出道”的风范,屡屡为自己打广告。
在观看第一集的时候,我也每每为一些自己所知的事而感动甚或觉得温馨。就像片中提到秃顶会会长去年杪写的文章,那篇我还读过,《我们分到了土地》,记得我就是从这篇文字开始,决定正式入坑自己从前只是围观而犹犹豫豫一直未下水的华语文学,而且便打算以后浪出版的这套丛书作为钥匙。尽管目前只读了很少的几本,而仅限于对黄锦树别有感触。
至于范公子,大家会提他与《百年孤独》的缘分,而本集也提及他入坑西语文学是因为赵振江先生——也译小说也译诗的前辈,“拉丁美洲文学丛书”翻译主将——虽然从时间上看,是赶了热潮的尾巴。全片近尾声时,也提起了范公子翻译涉及的作家——科塔萨尔、波拉尼奥、塞尔努达……我当时想着,这些都是范公子的很好的值得看的译著,但是还不足。至少,当我看到西语本《三只忧伤的老虎》时,我想,如果纪录片能也提一句这本书,该多好啊。
似乎,当我对书籍的关注已然引着我走向书籍的背面以后,我就一直关心着这些纸页背后的人与事,会默而识之,会向懂的人如数家珍,仿佛这就是我作为三千世界中的一颗微粒,与其馀星尘联系碰撞的暗号。我会恨不得,把他们所有的好,作一箩筐倾倒出来,只要我确信和我对话的人会愿意听我讲这些的话。
但是,看着弹幕和评论区,我会有期待落空的感觉,我本希望大家能够跟着别具磁性的声音,将那些本来“不足为外人道”的人与事化作自己的感动。但是我看着弹幕和评论区的狂欢,似乎分明是得筌忘鱼,他们迷恋的是声音,而不是声音承载的内容。
尽管会有人在评论区开列纪录片中提到的书,做了一期书单,甚至有些人因列得比较“完整”,而被推许为“科代表”。可是他们又会有多少,真的去买书,真的关注到《寂寞的游戏》所属的“后浪·华语文学”,真的理解秃顶会会长在《我们分到了土地》中隐然标榜的价值追求?而又有多少人,会知道个老的工作其实意味着怎样的烦难与艰辛,他们或许看到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的过程一瞥,但是他们又是否会知道为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明年将出的《清代学术概论》做汇校、做“定本”,需要怎样难以想象的搜讨与难以索解的斟酌?之于范公子也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出同在纪录片里出镜的汪天艾老师,我也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他们的译者前言后记中,读到作为象寄者的情怀的投注。
而事情就是这样的,就这集的观感来说,或许“书籍”氛围并没有一些要求较高或谓求全责备者想象的那么浓厚,但是这样的娓娓叙述才最为温情,最具有感染力。我本来希望纪录片可以为旁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给他们带来向所未知的感动。可我看到的,分明是更多的人关上了窗,然后沉浸于自我感动之中。
那么,我之前不遗馀力地在豆瓣以外的世界为会长、个老和范公子作鼓吹,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来给大家整理书单啦!
第一集 书海编舟记 朱岳老师部分 《往事与随想》 赫尔岑 四川人民出版社 《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社 《送行》 袁哲生 《雨》 黄锦树 四川人民出版社 《无伤时代》 童伟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北雨》 童伟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考》 童伟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 《度外》 黄国俊 四川人民出版社 《隐歌雀》 不有 四川文艺出版社 《迁徙的间隙》 董劼 四川文艺出版社 《大河深处》 东来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余国林老师部分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郑天挺 中华书局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何炳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范晔老师部分 《马丘比丘之巅》 聂鲁达 (范老师开头在课上朗读的是第XII部分) 《万火归一》 科塔萨尔 《八十世界环游一天》 科塔萨尔 《克罗诺皮奥与砝码的故事》 科塔萨尔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致未来的诗人》塞尔努达 片尾出现的书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奥尔加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奥尔加 第二集 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旧香居部分 《和菓子图鉴》 布衣书局部分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鲁迅编 《晦庵书话》 唐弢 《蜜柑》 沈从文 《边城》 沈从文 《书贩笑忘录》 陈晓维 中华书局 《买书记历》 陈晓维 中华书局 《好书之徒》 陈晓维 中华书局 乐开书店部分 《小王子》 李继宏翻译 《日本MOA的自然农法》 《俺爹俺娘》 焦波 华艺出版社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片尾出现的书 《陈映真小说选》 陈映真 第三集 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蔡皋老师部分 《一蔸雨水一蔸禾》 蔡皋 《宝儿》《荒原狐精》 蔡皋 《百鸟羽衣》 蔡皋 《孟姜女》 蔡皋 《花木兰》 蔡皋 《晒龙袍的六月六》 蔡皋 《月亮粑粑》 蔡皋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月亮走我也走》 蔡皋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桃花源的故事》 蔡皋 松居直 《小房子》 维吉尼亚.李.伯顿 熊亮老师部分 《寻暗集》 熊亮 新星出版社 《小石狮》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兔儿爷》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灶王爷》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悟空传》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二十四节气》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变形记》 熊暗(熊亮) 《饥饿艺术家》 熊亮 新时代出版社 《点点点》 埃尔维.杜来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屠龙族》 熊亮 《梅雨怪》 熊亮 《京剧猫》 熊亮 《游侠小木客》 熊亮 《湘州记》 庚仲雍 《 管子.水地》 管仲 粲然老师部分 《小夜熊》 酒井驹子 《骑鲸之旅》 粲然 片尾出现的书 《野兽国》 桑达克
昨天才看到这部优秀的纪录片,今天整理了前三集出现的一些书。
基本上是按照在片中出现的时间顺序整理的。如果有哪里欠缺,欢迎大家给我指出来。
那些标出版社的都是在视频里出现的确定的书籍,我去找出了他的出版社。没有标的就是,在片中没有出现或者时间久远没能找到。
坦白讲,这套片子从拍摄编导角度来讲谈不上什么水平,每一集好不好看有没有料主要取决于受访对象本身经历的深度或广度。第一集,10分;第二集,6分;第三集,8分;第四集,10分;第五集,6分。合起来,每一个参与做书(编辑、画师、设计师)的人的故事我都很喜欢,而绝大多数参与“传书”的人的故事我都觉得没劲,未必是故事本身没劲,而是编导没挖掘出味道。
请列个书单,让我成为那万分之一哈哈~
语言乏味面目可憎急解。如此功利浮躁的时代,阅读者心中自有一把火,那是昭路阅世指明灯。(中华书局那位干了18年的编辑,13年才编辑一本个人日记,瀚海编舟不过如此。后浪承包了我的很多专业书籍,最近又购入几本。范晔老师,本尊原来如此年轻,拜读其翻译的《百年孤独》真是享受。书店经营和旧书藏书者,一生的情怀吧。比如视频里照例是要放个购买链接或地址啥的。上海文庙那个书市,只有一家旧书店其他早就关了,现在很多手办店。面包车流浪买书那对夫妇是知识传教士。最后表白胡歌配音,润,很润。B站太让我感动。)
必须五星,第一位就是朱岳老师,然后是中华书局的这位,然后是范晔老师,最后是范晔老师桌上非常耀眼的霍加狓手办。书和手办都要去下单!
假如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干成,但看了两小时书,我就觉得这一天没有荒废
五星预订!朱岳老师、百年孤独的译者、胡歌的配音,第一集我就开心坏了!!!
第三集最后那段话说得太赞了:绘本的力量不是征服一个王国,不是造就一个成功的人,它总在微小的事物上呈现它的力量和魔法,就像小草萌芽一样。只要孩子的心灵被这样的事物润泽过,这样的魔法就会支撑着他们,在最叛逆的时候,在心里有失败感的时候,在遇到孤单和死亡阴影的时候,支撑着他们去选择近乎心灵的一面,选择最光明的那一条路,这是成人世界传递给孩子的最大的祝福。
生无可恋,幸好有书。唯有书能方便人大小解,小解为解惑,大解为解脱。
但是还有书籍作 者:米沃什 [波兰]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杨德友 译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米沃什
一个纪录片,B站同时在看人数4000+,只能说胡歌牛逼!
第一期,后浪文学,中华书局,《百年孤独》译者范晔。
这是视频的胜利,也是书籍的胜利。
佩服像朱岳老师、俞国林老师这样的编辑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书籍才得以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还要感谢每一位用心的译者,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是了解各语种文学作品的媒介,第一期的几位都非常喜欢。
两句掉泪——我来是为了国王的葬礼。象寄门下临深履薄堂仓皇右使。第一句是为了那种热爱直接催生的强烈的目的性,学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第二句是为了那种使命感。深恨自己读书太少,不配称爱书人。
为了书籍,我推迟了死亡。
选题超赞。去呈现书籍背后的挖掘者、翻译者、整理者,这种呈现本身,就在重塑大众对于书籍、对于读书的欣喜和敬畏。
“开一辆书车,走遍中国。”浪漫的过份了吧!!!
第一集打个5星不为过吧。
哔哩哔哩你倒是把购买链接放网页上呀 还可以给个哔哩哔哩礼品码在后浪打折 节目中重点出现的图书都可以获得折扣 啧啧 你们文艺人搞营销真是太不灵活惹
明星看书的没几个,出发点是好的,什么时候不用这些明星来代言和推广了,可能也就真做到读书细无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