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找三个对各个主题都基本不懂的人去踏寻日本??!!
每个主题都过于浅显了,浅显到我都有很多问题想问那些日本人,而主人公却只问了是什么为什么这种问题,真心觉得浪费了资源。
最气的是讲手冢治虫只讲个阿童木??!!手冢治虫的价值真的非常深远和深层啊,都不仅是漫画层面了,不仅是可爱和好看的层面了,只阿童木?!
个人想法,可以有一个人完全不懂,一个人喜欢但懂得不太多,一个人非常懂完全享受的那种,这三个人来讲同一个主题,不同深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我会更喜欢。
当然最好找比较懂的人来玩,给观众点营养。
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目前的生活节奏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曾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如今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爷爷奶奶辈曾经拿来教导我们要努力的生活,不曾想却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令人唏嘘不已。其实不是我劳作,只是想脑袋可以更轻松一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绞尽脑汁去吸收更多,但是信息还是太杂,太乱,以至于乱了心神。于我个人来说,总是“朝三暮四”总想大而全,其实是平庸的很,啥都没有抓住,继而又特别羡慕专业的人才,白白蹉跎了岁月而已。所以一直想要心静下来,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享受心态平和,精神时代的来临,正如节目中的设计师说的,做出治愈心灵的设计,这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也一直在寻找能自我治愈的设计。
- 觉得大海可怕的人停下来了 觉得它很美的人跳下去了 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拥抱自己向往的新世界的方式吧
- 二次元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 那么人类有没有可能也是高次元创造的呢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显得这么的恰到好处 反而给人一种被操控的感觉 造物者或许是真的存在吧 我们都是在一场自以为自由与自以为掌握主动权的被动的游戏中罢了
-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 因为努力不一定有结果 我们存在的这个行业 天堂和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地狱无关 都觉得自己和天堂有关 我们这一辈子都在学会认识自己 但永远也做不到完全客观剖析自己
-西川对二次元文化的包容也非常打动我 我们很多人都很难做到发自内心地去接受自己理解不了的事物的存在
- 当动物和人亲近的时候有个问题就是 谁都可以伤害她 所以人们被其他人糟糕的对待 归根结底原因在自己
- 有时候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给你看到的 眼见虽为实 但是关注的地方错了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人们心中的一些的信念会支撑人们渡过一些艰难的时刻 人还是需要去相信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说它是综艺真人秀,我觉得它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样的节目,我在午餐摆在桌面时打开,在天晴时打开,在夜晚入睡前打开。一看到这个剧名,它就像有深深的魔力将我吸引,让我情不自禁地爱上。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是一组短句,是三行情诗,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向往,用诗意,营造出了一种让人心之所往的意境和情趣。我怎么会不迷恋它。
什么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原来是书啊。不过,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工业时代里,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好好读完一本书?你有多久没有身心舒坦得将自己放空?你有多久没有去关心粮食和蔬菜,去思考、去想象、去行走?
其实这部综艺节目真正吸引我的,不过是 “旅读”的定位。带上一本书,去感受这个世间真实的温度,去理解一个有着相似根源,但是却和我们当代社会发展截然不同的文化载体。旅行和阅读,大概就是这繁杂世界中,唯二能够让人慢下来,去思量的事情了吧。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海报
在这样的定位之下,以什么样的视角和层次去体验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这里,不得不感叹节目的眼光真好。电影、音乐、诗歌;演员、独立音乐人、诗人;夏雨、陈粒和西川,三个艺术领域,三个不同的职业。这三个是我在一定程度上都认可的人,这样的综艺,我怎么会错过。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空镜
影帝夏雨,迷茫时走弯路,沉迷魔术,一切坦然。
1976年出生的夏雨,在18岁时主演了姜文指导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举拿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等大奖。年负盛名,现在看来,少年时期的夏雨,没有再攀高峰,也没有就此堕落。
在《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中的夏雨,坦言那时候没有先例,没有前辈,不知道要怎么做。于是,迷茫的夏雨在现在看来,就像是“泯然众人矣”的仲永。
一整季节目中,我们能看到的夏雨是“玩物丧志”,偶尔迷茫发呆,更多的是坦然洒脱,心态平和。漫画、滑雪、魔术……在日本,夏雨有一种从容和闲适,但是他所展现和表达出来的深度和气韵,仿佛不是演员,而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去捕杀鲸鱼的码头,行走在酿造清酒的小镇,在推理的世界中漫步,那个站在镜头前的夏雨,稍有情绪波动,这或许就是这些年的收获吧。
从《日本漫画60年》《设计与死》到《嫌疑人X的献身》再到和日本新时期导演岩井俊二对话。关注无用和渴望内心宁和,甚至是到了四十多岁,对表演和电影依旧存在疑惑。
找寻自己内心答案的夏雨,或许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陈粒,突如其来的爆火,内心依然纯真。
大概是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总是听赵雷,所以网易云音乐给我推荐了陈粒的歌。那时候,《奇妙能力歌》还没有在大街小巷播放,我却爱上了《祝星》。所以对于陈粒,我从来不知道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或许,与我而言,她仅仅是个唱歌的人。
在这档节目播出之前,我其实看了陈粒很多的演出视频,印象最深刻的确实陈粒和姜思达的一场对话。如果分别用五个字、四个字、三个字、两个字、一个字去形容你的人生,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闪闪惹人爱”“严肃活泼”“差一点”“孤独”“玩”。这样的陈粒,我怎么可能不被她迷惑。从音乐节到演唱会,从和好妹妹的鬼扯到综艺节目中的严肃,让我一度想到了“粒粒”,也许,一直以来,我眼中的陈粒是粒粒,是陈粒的部分我理想中的形象。
“人生于你而言是什么”截图
在《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中的陈粒,漫步在“自杀圣地”东寻坊,找寻日本的便当文化,行走于白桦林中的美术馆。从《任天堂哲学》《百鬼夜行》《持守小而美的一间咖啡馆》到《音乐即自由》,多样却随性的陈粒,有着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活力,亦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沉静。
在最后一站自由行中,不认识坂田一龙的我,却能听到佛经和摇滚的妙处,能够内心宁和。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剧照
那关于西川呢,诗人,怎么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年代生活。
我眼中的诗人,是清代以前的文人,他们的诗歌造诣和艺术成就紧密地和政治抱负结合在一起,印在课本中“折磨”着我,或者,诗人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那群内心凄苦的朦胧派诗人。西川,在我印象中,他的存在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这样的一个诗人,不是应该拳居在山水间吗?他怎么可以行旅在日本街头。他说,他要在日本找寻,那些从中国流入的文化,但是在中国已经消失而存在于日本的文化。五十年代生的西川探访二次元,追问乌冬面中的乌冬是什么意思,在茶室喝抹茶喝得浑身不自在,但是还是谨慎地听着讲论,在山间追溯松尾芭蕉的《奥之细道》,解读日本俳句。
不拘于时代,接受新鲜事物,西川带着几分传统文人的笨拙,行走于日本,感受中日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这,或许就是诗人跟上时代的印记,是我们当代还有诗人的原因吧。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中的西川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同一个主题下,三代人用三种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日本文化,去感受在异国,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人的生活,找寻自己内渴求的答案和对于生活的思考。这样的综艺,才是慢综艺,让嘉宾和观众一起静下来的慢综艺,引导人去阅读,去行走。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最后一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行走和阅读的结合,人才能让人明白,阅读的真正目的,才能让行走的人抱着热烈的崇敬和敬畏之心,才能去期待明天,释然昨天。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一场旅读,在深析自我的过程中,找寻自己。
第一眼看到《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的名字,怦然心动。
就像看到了很熟悉的人,很熟悉的事物,就像,看到了自己。
第一集看过后,果然如此。
很多深刻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往往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但你莫名地喜欢。
然后再看下去,会发现其内涵之深刻,气韵之动人。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其中的“面包”,“空气”,“奇迹”,都指向了纪录片的主题——书。
而这样的语言形式,一是如诗一般,二是很有日语的风格。
是的,这是一部在日本拍摄的、关于书的、有嘉宾真人秀形式的,旅行文化类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真的好喜欢这句话。
仅仅看了第一集,我便已然感知到这部纪录片的奇迹。
这几年我们常说高级感,如果说有高级感的纪录片,我上次看的,还是去年的《奇遇人生》。(纪录片风格的真人秀,或者有明星名人参与的纪录片)
打开此片。
一眼望去的低饱和色调,这很日本。
迷离梦幻的剪辑,这很日本。
安安静静地推进,这很日本。
看到有人说看不懂片子的剪辑,我恰恰相反。
我很喜欢它的剪辑,那种混乱中的迷幻感,像极了这看也看不懂、猜也猜不透的人生。
而在日本的土地上,人们对于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思索之多元、之深刻,更像这看似混乱实则关联的剪辑一样。
所以,我喜欢。
但我也理解不喜欢的人。我不想说欣赏水平孰高孰低,只是眼前世界不同罢了。
就像纪录片中那些不同选择的人、那些不同的生命体验一样,这世界原本就是不同。
关于自杀者。
我一直认为,自杀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勇敢者。
很多生者往往会说,“有什么过不去的?自杀太懦弱了。”
其实不然。
很多自杀者,不是害怕生活,是看到了生活的无意义,是失望,是绝望。
自杀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探索与世界新的接触渠道罢了。
有一处,很特别。
东寻坊防自杀组织的爷爷说,现在自杀少了。
因为现在流行一种游戏,很多来这里的人一直在玩游戏,自杀的人想等这些人走了再跳海自杀,但是玩游戏的人都不愿意走,那些自杀的人没办法只好回去。
这种情况,听起来好像很荒诞。好像是游戏“拯救”了生命。
再仔细想想,里面蕴含的信息太多太多。
我从很小就想到一些事,很多事想不清楚。
我后来觉得,可能就是想不清楚的。
有一天,我顿悟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这话从小就属于“名人名言”,很熟悉很熟悉,可直到那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后瞬间想起了这句话,也便理解了它的意思。
我想,我不知道我热不热爱,起码,我就这样生活下去吧。
我能理解部分自杀者。
我不爱玩游戏。
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去看片,会深感剪辑之细致动人——把看似完全两个相反气氛的事情散乱地剪辑在一起,自杀和游戏。
跟老爷爷聊天结尾处,陈粒问了一句:“那您觉得,不自杀了之后,有什么途径能获得长久的快乐。”
画面中老爷爷停顿了一下,然后,切到了海浪,伴随着老爷爷的一句话:“不改善社会环境是不行的”。
这个片段经过了剪辑,我不知道陈粒问过后,老爷爷说了还是没说。
或许没说,这一句是从别的对话中剪辑过来的。
或许说了,但是隔了很久很久才说的。
或许说了很多,不适合播出,只留了这一句。
进行了这样的剪辑,如果是刻意为之,那么我想说,我接受到了。
我不知道老爷爷心底究竟怎么想,可当他看到了那么多的自杀者,又挽救了那么多自杀者,他对生命的认知应该是与很多人不同,对快乐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什么是快乐?
我想,就是虚无的活着。这是悲观吗?不是,是本质。
我前边说,这个纪录片是高级的,也便体现在此了。
高级的作品从不是直白地给你的,它只是用看似平淡的记录和不经意间的剪辑,悄悄地传递给你信息,让你思考。
你或许接受到了,你或许延展更多,因为每个观者都是不一样的,都会从自己的经历与价值观出发,产生新的东西。
这就是一种高级的循环。
纪录片选择的三个主人公,挺成功的。
夏雨。会画画,和日本漫画产业贴合性强,自身经历也比较丰富,喜欢极限运动,不断挑战自己,本就是对世界的一种思考,与片子气质相投。
陈粒。喜欢听她的音乐,这次才看到她音乐之外的一些表现,竟是比较可爱、欢快的风格,不知私下里是否如此。不过,能写出很多细腻作品的人,应该都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部分。
西川。诗人,是很融入生活的那种诗人,很地气的那种诗人,是介乎于普通人和虚无缥缈类的诗人中间的那种诗人。于是,他能从普通人常态化的视角去看一些看似奇奇怪怪的事物,并且通过他诗人诗意化的视角去尝试理解、体会。有举重若轻之感。
我喜欢这个纪录片,我说它高级,说它深刻,甚至我想说它伟大,想说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们伟大。
它和完美无关,与心灵契合有关。
就像日本,最神秘,最古老,最传统,最克制,却又最发达,最先进,最多元,最包容。
这说明经济和文化这两个部分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像西川看到的三国志,虽然源自于我国的三国演义,却在日本被重新演绎,并且不断丰富形成产业。
所以我说,拥有很多,很厉害,抓住一点无限深入,也很厉害。
一集,太快了。直到片尾出现才意识到结束了。滚动字幕中的“本集书单”让我惊讶地想起,哦,这是读书节目啊(纪录片)。或许读书节目(纪录片)本就该这样做,有些刻板的讲书节目多么生硬啊。书的形成本就源自于生活,书的故事本就写着脚下的土地。
一集,却又太丰富了。我看后思索了很多很多,我想此后每一集,我可能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思考,毕竟我们是同一个世界的。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也许童年会时不时地与动漫/动画联系在一起,我小时候是先从看木偶剧开始的——大概在三四岁,我记得我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打开电视,看《红黄蓝》,里面印象最深的是木偶剧。现在虽然记不起故事内容,但是木偶剧是我幼年时期的最爱吧!慢慢地,到五六岁的时候,开始看动画片,我还记得大概是早上七八点,会有《花仙子》播出,我特别爱看《花仙子》,当时就想得到七色花,摘下一片花瓣,愿望是心想事成,然后就不需要余下的六片叶子了……
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而我们又在创造另一个世界——虚拟世界。生活在东方的我从小被来自日本的动漫强烈影响着,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动漫自成一派,你会发现,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眼睛大大的,却不圆,头发五颜六色,也不黑,既不像东方人也不像西方人,是纯粹的另一个世界的人,人物形象特征统一,只要更换发型、服饰、身高等就会变换出数不清的角色,因此他们的动漫世界其实是一个人的天堂。(是不是有点齐天大圣的味道,拔根汗毛生出无数只猴子,哈哈哈)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由三位嘉宾的旅行展开探索,挖掘一些我们常见的、固有的、好奇的认知。比如——二次元。
三位旅行者的探索行动线:
西川直奔“二次元”的显性世界出发
夏雨奔向动漫创作
陈粒解密游戏密码
三人行都与“二次元”相关,只不过领域不同。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西川之旅。他拜访了一位名叫近藤显彦的人。就是那个和初音未来结婚的人。
近藤显彦说,他喜欢初音已经有十年了,是因为女上司欺负他,偶然间听到了初音未来的歌,于是被歌声治愈,进而喜欢上初音。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和虚拟人物结婚的近藤显彦,但是近藤显彦做了一项调查,就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和动漫人物谈过恋爱,调查结果是67%。所以在他看来,这个数字是可以说明他自己并不属于少数人群。
对于和虚拟人物恋爱结婚的现象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虚拟人物按照其自身的程序运行,他/她不会对TA的恋爱对象有负面情绪,和TA谈柏拉图式恋爱的现实中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程序设定,就像机器人一般。因此,一般情况下,吵架分手的几率为零。另一方面,现实中的人进入虚拟世界中,和虚拟伙伴们谈心、共处,可以一定程度上将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解脱和释放,自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逃避现象。不过真的对很多人有治愈效果。
忽然让我想起两个故事,一个是1996年郭达蔡明的小品《机器人趣话》,一个是2013年美国电影《她》。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和非现实人类恋爱,想来90年代的中国创作者真的是意识超前啊!
离开近藤显彦,西川来到三国街,原来日本人很着迷三国故事。他们被“义”字打动,于是创作了他们的三国志故事,并产生了三国街。由中国文化衍生的日本三国动漫,形成了一条有趣的商业链条。
随后,西川来到女仆咖啡屋,他不理解为什么日本这么推崇少女文化,他提到了中国的《红楼梦》——典型的少女社会,但是中国并没有专属少女的文化圈。而日本有,并且将少女文化圈发展成特色文化。西川在面对咖啡屋里少女们热情的招待时,直呼“受不了受不了。”当看到装扮成女仆的少女在舞台起舞,他竟然觉得像儿童节目——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也许这种文化还得在特定人群展开吧!
我其实有些不懂的是,为什么现在的我失去了对日本动漫的痴狂,小时候可是天天急着放学回家看柯南和美少女的。而我对于阿童木的印象已经不那么深了,因为在我那个年代,阿童木更早一些。夏雨拜访了手冢治虫的助手,漫画家渡部淳以及漫画家五十岚日向子,并和他们一起作画。
于我而言,一看到绘画原稿就超级兴奋,不管是何种题材,总会有马上拿笔的冲动。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二次元”的探索,并没有解开西川的疑惑。西川试图请教三国街书店的老板,可惜的是,得到的回答是日本没有“二次元”的意识,只是称作动漫。也就是说,“二次元”是中国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衍生出的网络词汇,只有中国人这样用。当西川听到这样的回答,他直呼不可思议,专属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居然日本本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
我也是get了一个新的知识点。不过,想想也合理。就好比世界上每一种不同语言,都不可能有一一对应的词汇相互应用,只有意思相近,然后让我们自行学习理解罢了……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知识
是河流,是大海,是生命啊——水
是曾经,是当下,是人生啊——经历
……
欢迎接力
多么日式的名字 风格很清新简约 算是轻度纪录片 没有太深刻也不会食之无味 还是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关于阅读与旅行的意义和方式 很喜欢日本对于各种多元文化的支持与保护 每一集主题都挺好 对日本人的印象 谦逊 温柔 体面 周到
断层太厉害 太枯燥
关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值得看。第二集剪辑很棒,夏雨对日本人还在持续捕食鲸鱼的行为无法接受:“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以前是为了生存,那么现在呢?也许是为了开心,为了取乐,或者其它一些目的。”站在生物链顶端就有资格如此自以为是吗?贪得无厌导致的恶果最终也会由人类自己承担,这一点不分国界。
没有西川,看不下去
只看西川的部分就可以了
第二集剪辑上班了。
当代中国才应该派遣唐使回到当时的唐朝。
日本拼命想洗白捕鲸行为有些恶心。不管你对这个东西有多深的感情,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故意伤害就是故意伤害,而且伤害还在持续。
尺度上拿捏的很好,既不过深也不过于浮于表面,腾迅做的这几个文化类综艺都蛮好的,日本真的值得一去再去
居然还有这么精日的节目啊~真的是治愈系~
第一集剪辑乱七八糟,想一出是一出。问的问题很好但缺乏深度思考,节目的出发点很好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归纳,给人的感觉像流水账,而且故事显得枯燥了。按照记录片来讲缺乏深度,按照综艺来讲欠缺娱乐。but 第二集比较第一集要好很多。
这塑料感的记录片,就是感动自我的vlog。
岁月为百代之过客,逝去之年亦为旅人也。于舟楫上过生涯,或执马鞭而终其一生之人,日日生活皆为旅行。
文化有很多打开的方式。今天的《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不是一般奇怪的名字)有不一样的感觉。摄制组用西川、陈粒、夏雨各自走一条路线,探求日本文化中二次元文化的不同层面,看起来是花费了不少心思。这个节目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看日本文化的方式。唯有熟悉,才有认识,才会搞懂与邻居更好的相处之道。
粒粒给的小惊喜。很轻很舒服的纪录片。
很喜欢这片的感觉,本来就喜欢文化旅游类的节目,还有陈粒!!!我太爱了!!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西川,倒谈不上对他的诗有什么过多的感触,只是对于他这个人而言有些许佩服,在节目的表现让我对他的喜欢又多了一些,他对于二次元文化不理解,直至节目最后他可能也无法对二次元举手赞同,但是他却做到了极度的包容和尊重。
题材蛮新颖 然后剪辑一般 不怎么惊艳 故意的晃动 有点不舒服 继续观望
本来想吐槽这个做作的日剧风名字的,结果一看就真香。切入点非常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解读日本文化方方面面,但还是比较表面化,好多内容只是点到为止,有点可惜。
看着西川喝抹茶时紧张得满头大汗忍不住笑出声。小心翼翼尊重对方文化时候的他真是可爱啊啊啊!!最后一集全戳我的点:音乐滑雪电影(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