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吴秀波,贾玲,吴君如,小沈阳,宋小宝,沈腾,李菁,俞白眉,代乐乐,梁超,杨金赐,乔杉,修睿,高晓攀,马丽,刘仪伟,张小斐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5

 剧照

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2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3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4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5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6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3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4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5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6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7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8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9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15年4月,一档有东方卫视与欢乐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喜剧经验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正式与全国观众界面。节目延请国内各界极具代表性的喜剧明星加盟,如在时尚都市男女中知名度颇高的开心麻花、东北军后起之秀宋小宝、心宽体胖的女汉子贾玲、相声领域的李菁和曹云金、邓超做老板的白眉工作室、爱笑兄弟乔杉、修睿,此外更有高晓攀、九孔、刘仪伟、吴君如等人的乱入,让节目精彩纷呈,笑果不断。除此之外,被万千女性视为男神的吴秀波担当主持,使这档节目平添了更多的看点。  最强喜剧人大混战,不容错过!青春创业手册伴娘玫瑰骑士2022吸血鬼生活2014兽医杜立德我为邪帝·动态漫画真爱如血 第六季永安梦金色曼陀罗莉莉安2019老友记 第六季死亡幻觉2森林里的熊先生月球时代白日梦范海辛给我钱第4季用心出拳恐怖地窖2022我老婆唔够秤(粤语)拼了妖倾天下虚拟入口 INGRESS外星恶客突袭之丛林脱险广告女皇我的妈呀(国语版)维塔利娜·瓦雷拉公平竞争2023绝色春城六壮士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冷血达·芬奇的恶魔 第二季人上人游客2014血光假期沼泽王的女儿感情劫匪生无可恋的奥托神童1965顽固分子龙清秀万圣节传说

 长篇影评

 1 ) 这才是各类型的喜剧人大乱斗

①推己及人打感情牌的共情派——贾玲

②东北喜剧文化代表——宋小宝队

③正统学院创新实验派——沈腾

④宣传没落传统文化煽情派——高晓攀

⑤港台式幽默派——吴君如 九孔

⑥转型转成四不像派——李菁

⑦浮于表面过气幽默派——白眉

⑧小众喜剧流派——杨金赐

先说①贾玲

贾玲的作品最爱抖的包袱就是自己对体重和人生经历

追寻梦想之路艰难 父亲男友不理解 自己一介女流顶着压力追寻梦想

追寻梦想放弃结婚绝不后悔

致敬前辈 整80后时代回忆滤镜

她确实很容易让观众共情 而且这些共情点是绝大多数观众切身会思考会面临的问题

所以她打煽情牌让观众由人到己切身思考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引发了强烈情感共鸣与升华

但这也是她的一个局限性,把自己的经历当包袱,很难跳出舒适圈,她第一季的作品里我觉得女魔头这种纯粹搞笑的反而好很多。

②宋小宝队

宋小宝他们队所有人都挺能整活儿的

文松杨树林并不比宋小宝逊色 尤其是杨树林 他每次贡献的笑点都不一样

但宋小宝和文松比杨树林胜在喜剧人的生理特征

宋小宝的黑矮属性 文松的娘娘腔属性

长得太好笑往那一杵自己本身就是个包袱

杨树林输在看起来太像个正常人了哈哈哈哈哈

这组就是典型东北喜剧,好笑 笑中偶尔带泪

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主创团队没有创新性

从演员本身在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搞笑效果来看,宋小宝当之无愧,是可以稍微比肩一下当年的赵本山

可是他没创作能力 他自己写的本子 只有甄嬛后传是有趣的

 2 ) 沈腾你什么时候给我打钱?

从2019回来补这部综艺,写了3k字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花式吹沈腾,沈腾你什么时候给我打钱?

第一期

这一期没啥好说的,血吹沈腾就完事了。《热带惊雷》甩其他作品八条街不止。《热带惊雷》作为压轴出场,让我紧锁了一个小时的眉头得以舒展,换脚那段让我放声大笑长达一分钟,创造了我的观小品史上的最长纪录。在《热带惊雷》之后,其他组如梦初醒般的开始使用大屏幕交互式场景。

其实《热带惊雷》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它最后的煽情完全不突兀,不是春晚上那种最后【突然话锋一转拉长声音提高音量音乐起】的煽情,而是把煽情注入到每一个笑点中,反战主题恰到好处,悲剧内核的喜剧,不需要把口号喊出来去表达一个大主题。可惜这个作品放在了第一期,之后难以超越。

第二期

这一期,宋小宝模式化,贾玲倒霉卖惨,分列第一第二。还记得陈佩斯(?大概率记错了)说过,他去乡下做排戏,很多人围观,他认真演喜剧没人笑,他一遍遍失败,脚都磨破了之后,观众一次笑声比一次大。中国人喜欢看别人倒霉,别人越倒霉笑得越大声。这对于喜剧来说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宋小宝两期的作品都是类似于大杂烩式的舞台,是靠模式中的重复和变化来使人发笑,没有大主题。于是我得出结论:宋小宝多多少少是靠观众基础连拿两次第一的(没错,我就是对《热带惊雷》只拿了第二不满)

这一期沈腾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表演太话剧了,可能是临时改剧本的原因,三番的剧情本来可以更加丰满,笑点更密集的,得第五也算差强人意,不过我真的爱惨了话剧式的表演。

第三期

这期沈腾不在就给我了一个逼叨其他组的机会。宋小宝和贾玲的喜剧本质上都是靠自嘲完成的,其中免不了夹杂着些许歧视的味道,但没办法,底层群众,低级趣味,大势所趋。

李菁的作品太生硬了,完全不好笑,还要硬插政治正确,尬的我脸都僵了。

白眉工作室其实蛮不错的,剧情完成度每次都很不错,也蛮好笑。却在这里成为5566工作室,第一是缺少群众基础,没有辨识度观众就不喜欢,第二是笑点陈旧,每一次都能猜到“下一句话你要逗我笑了!”,能正中下怀的笑话,不好笑。

第四期

这期沈腾的《纯闺蜜》没什么人关注,但我想唠唠这个作品,《纯闺蜜》的笑点密集,包袱够大,我现在还记得“能不能把这些菜给我热一热”和“手机掉马桶里捞出来之后正好来了个电话我就接了”,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又笑出了声。

这可能是沈腾在这个舞台上唯一一次抛弃了大主题,抛弃了创新,抛弃了煽情的作品,只剩下了单纯的台词和表演,也许我可以称之为单纯的喜剧,或是回归本源的喜剧。不知道观众怎么看这种单纯的喜剧,反正我很喜欢,喜剧的本质就是逗你笑。你哪怕是只看这个舞台上喜剧的发展,也已经不知道到底喜剧的内核是搞笑,还是喜剧的表层是搞笑。

第五期

这一期沈腾的《爸爸爸爸爸爸》拿了第一,果然煽情是永远的话题,人类都是情感动物。沈腾这期的煽情也回归了春晚水平,刻意又突兀 (艾伦那句“哥!接词儿!”还让我懵了一会儿以为腾妹真的忘词了)

不过沈腾的煽情太真诚了,举着失踪儿童的信息眼含泪水地走到台下呼吁关注拐卖儿童的问题,试问谁看了能不被打动呢。沈腾巧妙地用自己的真诚掩盖了喜剧的不足拿了第一,戏的煽情是刻意的,但我的煽情是真的,手段了得(褒义)。

九孔是怎么做到一整个作品中一个笑点都没有的?也是神奇。

第六期

我一个腾吹也想吹一吹小沈阳的《上海新滩》了,可以说是《热带惊雷》之后最好的作品。十年后馄饨摊和强哥混熟调戏的那段戏堪称神来之笔。墙后闪回的那段其实还不错,创新带来的冲击力配合还算恰到好处的煽情都使这部作品的记忆点深刻。(不过又是第二,我心中的好作品都是第二)

贾玲这作品我倒是笑了好多次,不过全都是无奈的笑,观众肯定是看她蹦了那么久累得满头大汗才投的辛苦票。

看完沈腾的《一念天堂》我发出感概:好学院派的先锋话剧!沈腾表演灵魂从床上站起来那段我感概:这身段太话剧了吧!

第七期

沈腾这期想讲道理,出乎意料的讲的还不错,不是光在最后喊两句口号的硬拗,是把现象放大给观众看,不喊口号,不说道理,只讲现象。有时候就能隐隐的感觉到,沈腾是一个想改变一些事的人。

宋小宝,真的是努力型选手,从这期开始他开始求变,放弃了以往的大舞台式的喜剧,开始做有主题的作品,但这期的《甄嬛后传》其实披了一层故事的皮,内核还是宋小宝最擅长的大舞台式的表演。

第八期

这一期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沈腾放弃接地气开始全心全意拿出学院派的高傲,宋小宝开始下定决心抛弃刘老根大舞台式的喜剧在求变的路上摸索,贾玲的自嘲式搞笑终于让观众审美疲劳,至此。

第九期

沈腾在《赏金猎人2》中把学院派发挥到了极致,对舞台的掌控太强了,对每一个视觉效果都精细再精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碎瓶子后用手套表现玻璃碎片。有人说沈腾的黑幕喜剧的缺点在于无法忽视道具,我认为恰恰是道具的不流畅感才是黑幕的精髓,如果追求的是道具的完美和流畅,那干嘛不用大屏幕?有点磕磕绊绊的道具才是黑幕追求的视觉效果。

沈腾说之前自己一直想着怎么去接地气,这次干脆彻底放弃地气,西部+黑幕,直接飘到天上去了。直接让我想到了奇葩说里的詹青云,她也是学院派却久久苦恼于如何接地气,半决赛时彻底放弃地气,从黑奴贸易讲到资本聚集,从法治讲到人治,越讲越激昂,讲完这期她就被淘汰了,但她说她不后悔,她把想说的,想控诉的都表达出来了。沈腾手握十几年的话剧经验,学院派的打磨以及才华横溢的脑袋瓜子,大可做他想做的作品。

第十期

这期都挺一般的,不想写,那就用小论文凑数吧。

赛程至此,很多人把宋小宝和沈腾做对比,说宋小宝是草根沈腾是精英,这点我是同意的。但,宋小宝是很想成为精英的。其实他完全可以坚持二人转舞台的老路,毕竟受众广观众喜欢。我之前说宋小宝的观众基础拉票,其实他就是个从观众中生长出来的喜剧人,靠着一次又一次表演时下面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找到表演方式,他扮丑角时观众笑声最大,突然十几个后空翻时观众掌声最响,宋小宝对于这种喜剧方式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他就是要缺什么补什么(也是传统思维),学习文化,苦练书法,喜剧也想朝学院派靠拢,放弃了大舞台的喜剧模式,也想讲一个故事,也想深刻,也想煽情。

这两个在舞台上生长起来的喜剧人,一个是传统的刘老根大舞台,一个是剧院的话剧舞台,或许代表的是,两个时代。

第十一期

后面还没写......因为还没看.......写了再发

 3 ) 贾玲你该向哆啦A梦道歉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mytrust2014

这是《欢乐戏剧人》的总决赛,前四组都走了煽情路线。每个节目的长度都达到了微电影的级别,煽情是目前大陆综艺的通病,从最初的选秀时各选手的可怜身世,现在已经蔓延到了喜剧人的舞台。该干嘛干嘛,这是喜剧的舞台,当然是要让观众笑,至于背后的深意是靠作品本身的力量,而不是一开始就奔着煽情去,这方面沈腾做得很好,尤其他模仿卓别林的那期。 比赛前高晓攀回到自己的曲艺母校,作品是宣扬传承传统艺术,走悲情煽情路线,我当然不反对传承传统艺术,但是光在舞台上煽情飙泪有什么用,几十个人一起打快板,几十人一起唱京东大鼓,就是传承传统艺术了,我看到的只有矫情。真正的传承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不断推陈出新,足够多的好作品让观众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传统艺术。 乔杉修睿在赛前去了自己当年北漂时的住所,作品也是讲诉北漂的艰辛,鼓励坚持梦想。笑中带泪,总体属于正常发挥。不过你们被贾玲PK掉,实在是冤。 贾玲你该道歉,之前的花木兰风波我觉得你没必要道歉,结果你道歉了,我也能理解你迫于舆论的压力做出的妥协。 但这次,你真的该向机器猫道歉。你的故事严重抄袭《哆啦A梦:伴我同行》,要知道我是下午才看的这电影,晚上就看到你这严重抄袭的小品,表演生硬,毫无笑点,做作无内涵。 宋小宝也是失常,演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婚日常、白头偕老的烂俗剧,又是煽情路线,偏偏现场的观众特别买账。我多怀念那个“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你个损色”的宋小宝。 开心麻花的沈腾团队,是我今晚看到的唯一亮点,一如既往的好创意加扎实的演技,带出不少笑点,开场会有一些美剧的影子,但是很好的将本土元素融合,尤其前面埋下的蓝翔技校的点再最后也很好的得到呼应,那段僵尸跳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也是一大亮色。 沈腾团队拯救了最后这场比赛,没有他们,整个档次会再降一档。他们是我喜欢的喜剧类型,这届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当然批评总是容易,真正要把事做好很难,感谢所有喜剧人带给我的一路快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mytrust2014

 4 ) 无题

真的没想到是2015年的作品了。当时夏洛特烦恼上映,连带这个综艺,加上电影票房破十亿,你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乌龙山伯爵的巡演。那时候你俩有大把的时间窝在一起创作,一起整宿熬夜,一起经历作品难产,一起走上舞台,一起享受掌声和欢呼,所有的褒奖和荣光都是你们的。 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你们爆红之前和之后不会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你们还是观众眼里最默契的最佳拍档,你们还是会在舞台谢幕以后去搭伙喝闷酒,凌晨两三点约了去撸串,把微博玩成朋友圈,所有的关心和问候全都毫无保留。夏洛特烦恼只是开始,未来有无数的作品、舞台、角色给你们,夫妻也好,死党也好,上下属也好,老板和经理也好。只要你们演,我们可以一路看到你们演不动为止。 可后来所有人都预料不到,流言和中伤都朝你们席卷而来。她率先叫停了和你所有的互动,你接着忍住了向她伸去的手。你们在镜头前礼貌微笑,礼貌问好,礼貌地退到安全距离,假装之前的放松和自在都是玩笑。再后来,你们两地分离,各自奔忙。恋爱,公开,结婚,生子,对方的人生大事你们斟酌着送上祝福。再到后来也没有合作了,她不再是你的女主角,你也不再参与她的创作。 你们终究退回了自己的凡尘俗世,生活和事业全都各自安好。 而这些,我们都猝不及防。 绝望一路漫延到2019,你们突然开启了新的合作。当时我看完你们的小品,那种久违感恍惚间把我送回了三年前第一次看你们跳乌龙山伯爵谢幕舞的时候,那时候的你们,眼里有喜悦和欣赏的光。 我从没有怀疑过你们是灵魂搭档,无数观众从每年那么多喜剧作品里挑出你们不是因为巧合。这不是最优秀和最优秀的简单重叠,掌声作证,你们在舞台上有独属于对方的磁场。我曾经为你单人作品里表现出的才华和天赋激动不已,却也毫不怀疑你和她并肩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候能够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论抖包袱,她是全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这是你说的。 你们的未来不会捆绑,但也不会彻底剥离。我始终相信,最好的永远是下一场。

 5 ) 最喜欢《智斗小偷》 看好沈腾

看完喜剧人,印象最深的是沈腾致敬卓别林的那期节目。如果说人们戴上墨镜冷眼旁观是第一层讽刺,小偷给主角包扎的那幕则更有一种深层的心酸,还有最后列车上孤独的眼神…演绎地很到位。<图片4>
沈腾是继星爷以后我最喜欢的喜剧人,期待开心麻花以后的电影。知乎上看过一段评价,大意是《夏洛特烦恼》作为沈腾团队的第一部电影,价值观迎合大众以争取创作自由,以他的才气以后也许就不会“重复这种省力 安全但卑微的迎合”。希望如此,希望他们以后的格局走得更大。
《夏洛特烦恼》三观太屌丝?它的笑点之密集而不俗、插曲融入之精妙和悲剧内核这几个特质已经足够让我喜欢了。

 6 ) 畅谈《欢乐喜剧人》高晓攀决赛作品

开门见上不做那些没用的尾巴序言了,《欢乐喜剧人》这么多期下来,认为最有情怀的应该是高晓攀,最具学院派特点的是沈腾,最接地气的是宋小宝,水平明显不足的是桥山和修瑞,装傻充愣自黑赚廉价认可的是贾玲。

这里单纯针对高晓攀最后一期的作品进行一下解读。这个作品讲述的一个在敬老院工作的年轻人遇到三位老艺人从而在这里拜师学艺的事情。这里面相对作品之中的两个细节进行解读。

“调表”

所谓调表,作品之中的院长指出了原因不能让老人知道时间,否则他们就可以算出自己的年纪,从而长生巨大的压力。我们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样的压力是什么压力。第二个是高晓攀一样的问题,这些人都不糊涂为什么调表。第二问题院长也做了直接的回答说万一有一个糊涂的呢,但是我们看作品的时候注意到高晓攀一跪以后三位老艺人背过身去都不忘记提醒他调表。实际上他们都明白时间只不过是认为制造的假象,换句话而言这几位心里都明镜似的清楚得很,这也就明确点出了实际上他们没有一个糊涂,他们之所以装作糊涂认可这样调表留住时间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等待寻找可以延续他们希望和能耐的人。顺理成章的也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戏老艺人们的压力也就是从这样的等待中得到的,他们的压力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因为死亡而造成的技艺的消亡。这样的压力在他们给高晓攀示范的时候展露无遗,就像京剧师傅说的那样:“但凡你能学到我这东西,我决不含糊”。他自己快没了担心的是这么多年来辛苦练习的技艺失传。打快板的更干脆的退了一步提出了就留一个盼头也行。唱曲艺的女师傅则直接点名了,“这么多曲种都灭亡了,也不差我们这一个”直接将自己的花鼓送给高晓攀做了最后的纪念品。这几个师傅情怀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嘱咐和希望却一个比一个简单,学不来没关系,留个念想也行,念想都留不住,那留个东西做纪念看看它知道还有这样的一门技艺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也行。一步步的后退,更显示出了这几位师傅心中的焦虑和对自己身上技艺的执着。所以调表只是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假象,但是几个老艺术家却都希望利用这样时间静止的假象寻找可能传承技艺的人和机会。

“折扇”

高晓攀在最后的一段扇子表演,可谓入情入理,是完全诗意化的表达。我们先看看这把扇子是怎么来的。高晓攀起身按照往常一样伺候各位老人休息后走到吴秀波面前。吴秀波问他,老这么调表合适吗。高晓攀问他,那到底怎么合适呢。吴秀波没说话而是递给了高晓攀一把扇子,高晓攀拿着这把扇子挑了表,然后表演了一段穿越春夏秋冬四季的扇子舞。吴秀波的潜台词就是,不用调表了,你自己跟着他们学习了老人家的技艺,就是最合适的。扇子是一种象征,象征传承和学习,高晓攀拿着扇子调表也可以看成对吴秀波建议的理解和认同。对了,我学习我继承,拿着扇子调表才是最合适的。当高晓攀一个人拿着扇子缓缓地在舞台上走过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时候,他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姿势。春天的时候抬头望,夏天的时候遮头笑,秋天的时候弯腰拾,冬天的时候静默看。个人以为这里表达的是艺术经历漫长的洗礼过程,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又冷又热,但却永远不死。而对应到作品中的意思就是因为有了高晓攀这样的人执着的持扇子走过四季,这敬老院里的老艺术家才不孤独才有盼头,才能传承自己的能耐。很多时候,许多东西,生死都不由人说了算。但是许多时候却又是人力可以挽回。就好像是调表那样认为的设计,各种艺术也是在人与人的传承和对接之中,依靠人力长久不衰延续古今的。而且高晓攀这个穿越四季的扇子舞,还可以看成是针对个人的一种启示,人的一生是需要这样的艺术陪伴才显得完整,才能够诗情画意。

“相思赋予谁”

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简直就是为高晓攀这个作品量身定制的。悠扬而柔缓的曲调,古文冉冉的曲词,将那种深入骨子里的深情和眷恋,缠绵和思念,不舍和忧伤表达的淋漓尽致。略带昆曲风格的配乐让高晓攀这一作品增色不少,以至于很多人听着曲子看着高晓攀一一为各位师傅盖好被子都不禁潸然泪下。
明月妆台纤纤指,
年华偶然谁弹碎,
应是佳人春梦里,
忆不起,双蛾眉。
翩翩霓裳烟波上
几时共饮长江水,
而今夜雨十年灯,
我犹在,顾念谁。
一番番青春未尽游丝逸
思悄悄木叶缤纷霜雪催
嗟呀呀昨日云髻青牡丹
独默默桃花又红人不归
你说相思赋予谁。

就像这歌曲唱的一样“相思赋予谁”这不仅仅是老艺术家们的疑问也是针对当下整个浮躁中国的叩问。就像高晓攀最后说的,当我们不断学习众多新事物追赶新潮流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少人关注过中国留存下来的传统的瑰宝?我们只是在浮躁中疯狂乱舞迷失本性,而让祖先的精神金玉在黄土里蒙尘直到再也放不出一点光亮的时候,找也找不到了。

高晓攀本身就是科班出身,不同于沈腾专门于西方表演风格他从小接触传统艺术的熏陶和训练,在经历整个社会大变迁的同时,深刻的认识到传统的文化和艺术正在一点点消散,从而深刻触动了他心内的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无形的责任和传承的呼唤让他在最大可能的情况下为传统为艺术摇旗呐喊,振臂高呼。他的确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当然我们在流泪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要客观的认清楚现实,许多的艺术和技艺都是面临严酷的现实的选择和再造才重获生命力,重新得到传承的机会的。我想在浩浩荡荡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伟大的艺术和技术太多了,消失的肯定更多。这里面原因很多很多,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它们长盛不衰的原因。所以呼吁社会关注传统艺术的确应该,经历社会的淘洗也无可厚非——哪怕是这个社会现在浮躁不正常也不怕因为艺术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克服,并且克服了这些的艺术才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其实最关键的是如何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生发出时代的气息,触摸时代的脉搏。毕竟每一种艺术都是在特定时代里产生的,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所以让这些历史的记忆焕发出我们当代的精神和诗意才是传承的王道。

 短评

中国顶尖喜剧人集结,喜剧类型也多样,哑剧被淘汰很可惜,小沈阳宋小宝纯粹的很搞笑,开心麻花一直在尝试新情景新形式,贾玲的小品看到我热泪盈眶,白眉李菁好弱,吴君如只靠人气,一点也不好笑

5分钟前
  • 叉个手
  • 推荐

管中窥豹看到喜剧人台下的另一面,感觉他们真的很不容易。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向喜剧人致敬。

9分钟前
  • amelin
  • 力荐

为杨金赐惋惜,真正的喜剧大师都是孤独的。

11分钟前
  • 松萝
  • 推荐

真的好喜欢宋小宝,沈腾团队也不错,开心麻花的笑点我是真的get不到。

16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沈腾真心不错。在舞台上一句一个包袱,演得眉飞色舞;舞台下面眼睛一直望着地,有点忧郁的味道。被他致敬卓别林的默片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正的艺术家时刻不谦卑,哪怕他在舞台中央贫嘴耍贱,都能让人在乐过之后陷入思考。可惜太多人仅仅把喜剧理解成搞笑,拿别人的短处开刀,拿民族、性别、身体差异玩笑

1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除了开心麻花,其他的也好意思出来现眼。台下观众又哭又笑演技比台上的都好!我已经不懂喜剧了吗?

21分钟前
  • 还行

他们之间不仅是喜剧之间的交流,而是相互之间的理解,理解对方的艰辛,苦涩,与无尽的落寞和孤独。

22分钟前
  • Elizabeth
  • 力荐

为了开心麻花去看的,果然没让我失望,笑中带泪,一贯的风格,然而又有更深的意义,很赞~ 喜剧是最难的,这种尝试让大家看到了不少好作品,很成功!主持人也很棒,整个节目越往后整体质量越高~

24分钟前
  • Sunshine
  • 力荐

沈腾实至名归。

25分钟前
  • 拣尽寒枝
  • 推荐

逗人开心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一周出一个小品更难。大爱宝哥!沈腾也很厉害。另一方面,大家想一想:现在好多唱歌的节目都有假唱,糊弄观众;比较而言,这个节目里,这么多一线的明星拼死拼活地构思、表演,多么不容易。

29分钟前
  • 坤桑
  • 力荐

各个喜剧演员都很棒,觉得贾玲很有喜感,赞👍

34分钟前
  • 老黄鱼
  • 力荐

沈腾和开心麻花高级,电影布景玩小品,致敬黑幕喜剧、战争片、西部片、黑白默片,有种;宋小宝依然能让人笑疯,团队成员似乎憋着一口气,不给师傅丢脸的感觉,二人转不失去魅力;贾玲心态不错,但进入怪圈了,取笑剩女、胖姑娘之外没想象力。俞白眉工作室就像邓超的电影一样,吵闹咋呼,硬搞。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特别爱看这个节目,喜剧。

39分钟前
  • 第27章
  • 力荐

麻花和赵家班 甩那几个不是一星半点

44分钟前
  • 借我把爱情的枪
  • 还行

要说前几期有滥竽充数的,后几期可算是见了真刀真枪。沈腾真是个疯狂的喜剧科学家,舞台就是他的实验室,冠军实至名归。马克几个非常棒的作品:热带惊雷、喜剧啊喜剧、被冤枉的记忆、上海新滩、超能英雄、甄嬛后传、我的初恋是大佬、赏金猎人2、大话西游、吃面条、小偷在哪儿、梨之院、人生、感染者。

46分钟前
  • 马什么梅?
  • 力荐

零星看过几集。不同的喜剧表演形式,我最偏爱的还是沈腾。靠地域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歧视、性向歧视来制造笑点的作品,我都笑不出来。沈腾的作品绕开了这些,靠作品的内容和节奏自然地生发出笑点来,而不是靠甩包袱,这个我觉得高级多了。

47分钟前
  • 邓安庆
  • 还行

前面靠宋小宝,后面靠开心麻花,贾玲除了自嘲胖和调戏吴秀波真的没什么别的干货了。

52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喜欢吴秀波,他怎么不见老呢?自由基全长头发黑色素里了?东北人民在喜剧方面确实有优势,至少有口音优势→_→

57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因为这个 彻底爱上沈腾了

60分钟前
  • 耿春咪
  • 力荐

第三期差点哭死我。唯一一个特别让我反感的地方在于:关键时刻摄像机不拍舞台,而是把镜头对准了台下的美女观众。恶心。我是来看小品的,不是来看美女的。要看美女也不用看这节目啊~

1小时前
  • 电影造梦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