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儿之名2016

HD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塞巴斯蒂安·科赫,玛丽-乔西·克罗兹,克里斯特尔·科尼尔,利拉-萝丝·吉尔贝蒂,艾玛·贝松,克里斯蒂安·米厄特克,塞尔日·费拉德,弗雷德·培森,皮埃尔·布雷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2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3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4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5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6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3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4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5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6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7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8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19以女儿之名201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以女儿之名201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根据法国的一个真故事改编,1982年7月的一天,男主得知了女儿的死讯。他的女儿只有14岁了,在去世之前在德国和妈妈、继父一起度假。不过很快,她的死亡状况出现了疑点。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跟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纠缠了30年,但德国一直不肯引渡女儿的继父到法国进行审判,最后还是生父把他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猎人那座山闺蜜嫁到幸运旅行家黑暗之心僧侣和枪家春秋龙拳小子2016恶女202380后的独立宣言外滩探秘第三季牛仔裤的夏天激情年代绝望的牛仔2022花瓣舞奇门飞甲恋爱兄妹圆梦2020新鱼之恋双峰第一季祈望爱情,在记忆中停留替嫁医女 第二季失身我的妄想症男友苹果村的苹果事儿黄石的孩子风流家族杀戮都市火柴小姐和美味先生小猪佩奇 第三季夹心沙展我们永不逝去奥特银河格斗:新世代英雄 普通话版崩塌末日最不情愿的转换24小时 第六季即使爱,也有秘密至死不渝的爱让人生变得轻松的幸福法则爱情盲选:日本篇凶间疑影超时空救兵

 长篇影评

 1 ) 我遵守了我的承诺

“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
       电影《剩者为王》里,老戏骨金士杰有一句台词是,“30多年前,正是她的到来,才让我成为一名父亲”,因此,当她离开的时候,父亲还是父亲吗?
     《以女儿的名义》回答了,倾其29年多父亲都选择了采用法律许可的方式,“今天,你就44岁了”,父亲还是父亲,因为卡琳卡一直都在他的心中,屹立不倒的山还是山,那些准备好的教导(坏人最终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正义会迟到,但永不缺席)一直都在。你一直都是父亲。
     “我很想你”
     这大约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

       其实你从未离开,44岁快乐!

 2 ) 全网热议的“货拉拉事件”,让我想起了这部真事改编的良心好片

最近一则新闻震惊了很多人:“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

生命的逝去固然可惜,而因平台缺少监控,女孩的离世几乎死无对证。

这才是人们愤怒的原因。

对女孩的父母来说,不仅要承受失去爱女,可能余生都要因那无人知晓的死亡真相饱受煎熬。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个关于女儿离奇死亡,父亲追凶30年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1974年的摩洛哥,男主安德烈原本是个事业有成的商人。

有自己的公司、相爱的妻子达妮和一对可爱的儿女。

这宁静的幸福,在科拜医生的出现后被打破了。

科拜医生是安德烈女儿卡琳卡同学的爸爸。

他在卡琳卡车祸时伸出援手,获得了安德烈一家的好感。

谁料,情场高手科拜很快俘获了达妮的心,演变成一场老套而不伦的婚外情。

发现妻子出轨的安德烈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大度地表示愿意离婚,成全妻子和科拜。

达妮虽表示愿意回头,可最终还是没能抵御科拜的死缠烂打。

忍无可忍的安德烈只好出动律师,结束了这场婚姻。

离婚后,安德烈带着一双儿女在法国生活,达妮和科拜住在德国。

适逢假期,双方商量好让孩子们去德国与妈妈小聚,顺便度假。

安德烈亲自把孩子们送到机场,目送他们离开。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趟度假之旅,却成了父女俩的诀别。

不久,安德烈接到一通电话,说女儿卡琳卡意外身亡,放下电话的安德烈痛哭失声。

当他再次见到女儿,是在停尸间里。

几天前还健康活泼的女儿,现在却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安德烈抱着女儿流泪不止。

然而最蹊跷的是,女儿的死因含糊不清,没人能给安德烈一个确定的回答。

科拜认为死因可能是中暑。

一旁的达妮也附和着说那几天很热,卡琳卡一直待在游泳池。

他们甚至还强行解释,说也可能是几年前那次车祸的后遗症。

科拜说:叫卡琳卡起床的时候,就发现她已经失去意识。

身为医生的他尝试了各种急救方法,包括注射刺激她的心脏。

现在能揭开女儿死因的只有尸检报告了,安德烈等了很久,才拿到一份德文的验尸报告。

报告显示女儿手臂上有淤青,还有注射痕迹,但科拜说那是为卡琳卡注射的补铁剂。

此外,科拜承认为了抢救卡琳卡时,还施打了兴奋剂、强心剂和降血压剂。

尸检报告认为这些药物的选择相当诡异。

尸检还发现卡琳卡下体有撕裂伤,阴道内有粘液,明显是有过性行为的迹象。

但报告的结论仍说无法判定确切死亡原因。

安德烈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他把女儿的尸检报告拿给医学教授看,医学教授很震惊,他认为卡琳卡的性行为可能就和她的死亡有关。

他还建议安德烈忘了这份报告,因为真相很可能带给安德烈无法承受的痛苦。

愤怒的安德烈来到德国质问科拜和达妮。

为什么给女儿注射那些药物?为什么科拜也要参与尸检?

科拜一推干净,声称自己是医生,至于注射的药物是因为急救时太慌张。

而卡琳卡的母亲还站在科拜一边,斥责安德烈无理取闹。

身为父亲的直觉告诉安德烈,科拜一定对卡琳卡犯下了不可告人的罪行。

安德烈来到德国慕尼黑中央法院,要求重新调查卡琳卡的死因。

德国检察官却说案件已经结案,以缺乏证据为由,断然拒绝。

尽管尸检已经提供那么多线索,他们就是视而不见。

安德烈不顾语言不通,站起身怒斥德国检察官:你才是那个想保护杀人犯的人。

走投无路的安德烈,只好每天在德国街头发传单揭露科拜的罪行。

他希望得到舆论的支持,扩大影响力,结果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藐视法庭”“诽谤科拜”被警察逮捕。

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公司也顾不上了,安德烈甚至开始自学法律。

科拜找来一位擅长跨国案件的律师,准备在巴黎法院跨国控告科拜。

律师建议开棺验尸,找到卡琳卡被性侵的证据。

开棺后,令人发指的是卡琳卡盆腔内的器官,以及外生殖器官都被摘除了。

盆腔内是空的,没有任何残留。

显然,这是科拜在上次尸检时,把关于强暴的证据全部销毁了。

第二次尸检也终于确定了卡琳卡的死因,因为科拜当晚给她注射的丧失意识的药剂,导致卡琳卡在昏迷中被呕吐物呛死。

之后的日子里,安德烈一直没有放弃为女儿奔走伸冤。

转眼来到1990年,此时距离卡琳卡遇害已过去8年。

要起诉科拜,需要达妮的配合调查,但执迷不悟的达妮却拒绝配合。

连调查人员都忍不住反问:为什么一个母亲会拒绝帮助调查自己女儿的死因?

尽管此时的科拜已经抛弃达妮,和一个更年轻的女人结婚生子。

可达妮仍然坚持认为科拜不是凶手,这一切只是安德烈在报复当年出轨的事。

之后,安德烈辗转多国,奔走13年之后,这起案件终于在法国正式开庭。

本来根据法律,科拜至少要被判30年。

可由于科拜生活在德国,迫于政治压力只好把刑期减半,只判了15年。

奔走十几年才换来这15年,也是来之不易。

判决是下来了,但法国判决的结果根本无法在德国生效。

而且德国不愿意引渡科拜,逞凶之日遥遥无期。

后来,安德烈听说科拜最近因强奸16岁女病患,已经在德国被捕。

开庭当天,安德烈也来旁听。

听着受害者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经历,也是先被注射了不明药剂,意识清醒但无法动弹的情况下遭到科拜的性侵。

安德烈仿佛看到了女儿被害当天的情景,他忍不住跑到洗手间呕吐出来。

然而,如此恶劣的性侵案,竟然只判了2年。

听到这个结果,众人一片哗然。

安德烈知道,只有把科拜引渡回法国,才能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

他把国际通缉令送到边境周围的邮局和车站。

希望科拜出现时,第一时间实施抓捕。

终于,距离案发17年后,1998年,科拜在奥地利被捕。

同样是迫于政治压力,奥地利并没有将科拜引渡到法国服刑,而是把他放了。

再次陷入绝望的安德烈几近疯狂,他每天在家写信给检察官、司法部长、总统、总理,希望他们尽快抓捕科拜。

此后的8年间,安德烈关掉了公司,来到德国寻找科拜的下落。

终于被他找到了科拜的住址,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24年。

最终,走投无路的安德烈找了几个壮汉绑架了科拜。

一路闯过边境线,进入法国境内,这才让科拜得以接受那15年的刑期。

安德烈传奇的追凶经历,立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记者争相报道他的遭遇,这让他获得了空前的舆论支持。

科拜终于被送进监狱,虽然只有15年的刑期。

但这场为女报仇的战役,却打了30年。

影片结尾,安德烈带着鲜花来到在女儿墓前悲伤地说:

“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

我不太认同那句广为流传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在这个案件中,如果不是这位父亲30年的坚持和努力,谁会真正关心少女猝死的原因呢?

真实事件中的安德烈

天下最悲伤的事恐怕莫过于此,小心呵护着养大的孩子惨遭杀害。

最可恨的是很多时候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难以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

真实事件中的卡琳卡、科拜和达妮

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不幸的故事总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但做父母的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可能会穷尽余生、倾其所有,只为给孩子讨回公道。

所谓“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世间能少一点这样的悲剧。

*本文作者:RAMA

 3 ) 一位父亲用生命为女儿写了30年的情书

去年,国内虐童事件频频被曝光。 我们开始关注关于幼童、未成年的灰暗地带。 然而,公众的关注只是一种开始,那些经历过未成年性侵、虐童的家庭之后的故事呢? 没有人能想到他们经历了什么。 杉姐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是一部足以让人心头震颤的作品。 见证了一个父亲为被强奸女儿奋战的30年—— 《以女儿之名》(我的女儿卡琳卡) 豆瓣评分8·2,评论数没有超过3000。 番茄君告诉杉姐,这部电影的热度不够,很有可能你写完文章,没人看。 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杉姐想把好电影推荐给你的冲动! 毕竟,有些文章的存在不是为了流量。 电影改编自一起轰动一时的法国案件,杉姐下面讲到的这个故事,是一段完全不虚构的真人真事。 故事开始于1974年,妻子向丈夫介绍女儿卡琳卡同班同学的父亲科拜医生。 这位科拜医生外表出众、身材高挑。 格调不俗,和卡琳卡的母亲经常谈论音乐。 还热情地向卡琳卡的父母发出聚会的邀请。 这位科拜医生无论言谈举止、生活情趣、还是人格魅力都比男主卡琳卡的父亲更胜一筹。 两个男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卡琳卡的父亲忙于工作,与妻子聚少离多。 很快,卡琳卡的母亲疯狂的爱上了科拜医生。 而这一切,也被明眼的父亲发现了。 妻子表示自己并不爱科拜医生,只是一时难以抵抗,并衷心希望以后还能做他的妻子。 丈夫也非常宽容的捧起了妻子的手表示原谅,条件是全家人离开现在的居住地。 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丈夫还是撞见了去酒店与科拜医生乱来的妻子。 两个人的婚姻就此结束。 女儿卡琳卡与弟弟全都由父亲抚养,留在法国。 母亲则和科拜医生住在德国,过着上流人士的生活。 8年后,14岁的卡琳卡和儿子去母亲那里度假。 父亲也找到了新的爱情,趁此机会与恋人去海滩度假。 没想到,前妻的一通电话再次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女儿卡琳卡死了。 坐在女儿墓碑旁的父亲呆若木鸡,整个人就像死过去一样。 科拜医生把女儿的死因解释为中暑。 但父亲始终心生疑惑。 因为需要遣送遗体,女儿需要被尸检。 父亲每日等待着从德国寄来的尸检报告,报告寄过来了之后他马上找到了一位德语翻译。 翻译的结果是让人震惊的。 女儿卡琳卡的身上有淤青、死亡当天注射了处方药物铁剂、兴奋剂、强心剂、降压剂。 更骇人的是,女儿私处有明显损伤,并且有性行为痕迹。 尸检报告最后给出的结果是:无法判定卡琳卡的死因。 一个14岁的女孩忽然死亡,私密部位还有损伤的情况下,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怀疑是否有被性侵害吗? 父亲马上找到了生物学的教授来分析尸检报告,教授非常确定的告诉他,当时的性行为很可能与女儿的死有关。 教授还奉劝父亲,这是一场无证可取的官司。 最好的办法就是:烧了这份资料然后忘记它。 但父亲无法遗忘,为了女儿他选择了铭记这份痛苦。 父亲跑到德国去上诉,但是法院给出的回答是,案件已经结束,无法上诉。 父亲跑到了大街上发传单,希望能得到舆论的支持。 结果是,父亲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抓走了。 父亲再次拿起法律武器,这次他找到了一位得力助手,一位律师。 律师提议开棺验尸,再次取证。 结果是,卡琳卡的生殖器官全部被摘空了。 自己取样不成功,他们就和德国相关部门沟通,希望得到第一次验尸时的取样。 结果是,卡琳卡被因为注射而陷入昏迷,结果被自己的异物呛到窒息。 法国法庭因此判处科拜医生监禁15年,虽然这已经是减半的的处罚。 但这是一个父亲用了痛苦的13年,换来的对坏人的惩罚。 13年与15年几乎是一段相等的时间了。 然而,科拜最终因为德国方面的施压、法国不想惹麻烦没能来法国服刑。 父亲只能再次求助舆论。 结果仍然是科拜逍遥法外。 终于,在卡琳卡被奸杀后的第15年后,父亲接到德国记者的电话。 科拜因为强奸16岁女病患被告上法庭。 父亲坚持要亲眼看到科拜被法律制裁。 被强奸的女病患在法庭上陈述了自己被强奸的经历。 父亲仿佛看到了女儿凯琳卡被强奸的现场。 呕吐不止。 德国法庭判处科拜监禁2年,但因其有悔改之意,判处停止事业2年缓刑。 科拜再次被释放。 但这次之后,科拜2年内都不能在德国境内行医,他只得跑到周边国家。 父亲利用这个机会, 跑遍了德国边境的每个邮局,给他们寄送科拜的国际通缉令。 这样,科拜就可以在没有德国保护的情况下被引渡到法国服刑。 父亲切实跑遍了每个边境邮局,科拜也确实成功被逮捕。 但他最终没被引渡到法国。 此时的父亲已经几近疯狂,他向总理写信,请求动用整个内阁的力量逮捕科拜。 向律师申请状告全部贪污渎职、懦弱无用的法官。 一个疯狂的父亲,为了女儿想把全世界都告上法庭。 这种心情有多少人能理解。 如果不是穷途末路、绝望到死,又怎么会有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的感觉。 那位法国最怪异也最仗义的律师终究熬白了头发、敖干了斗志,决定不再参与卡琳卡的案子。 还有离婚后始终陪伴在父亲身边的那位女士,她没有前妻的美貌,但她温和、睿智、且忠于他。 但这位女士终究留下了空空的衣柜,决定不再回来。 陪伴在卡琳卡父亲身边的10几年,她们每次的庆祝和约会都与这位女士无关。 父亲虽然是个好男人,却无法答应这位女士再生一个孩子的请求。 两个人在一起时父亲经常是沉默的、痛苦的。 只有卡琳卡的案子有进展时,他才疯狂的像个小伙子。 有一次,父亲甚至因为案子有了新的进展冒着大雨来敲她的门。 因为父亲难以想象的坚持,陪伴在他身边的律师、恋人都成了有故事的人,以至于有人提出这里的每个人物都可以再拍一部电影。 卡琳卡的母亲,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过多的表达过自己的内心,她自始至终认为这是卡琳卡父亲为了复仇对科拜医生的诬陷。 所有的盟友都离开了他。 按照法国法律,在卡琳卡死亡30年后(即2012年)还不能将科拜医生绳之以法的话,此案便过了追诉期,届时科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逍遥法外了。 在这样一个退无可退的时刻。 父亲想出来了一个最愚蠢也最有效的办法。 他雇了两个黑帮,把科拜绑架到了法国。 为此,他花了约23000欧元,请来几个科索沃人实施计划。 绑匪把科拜打晕后,马上报警说这里有一个被法国通缉的强奸犯。 2009年,科拜在法国被判刑15年。 恶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父亲也因面临着教唆绑架罪被判处15年。 至此,一段30年的恩怨告终。 这时的父亲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 30年来他没有正常生活、丢掉工作、气跑了恋人、律师...... 30年来他精通了法国法律、德国法律、国际法。 整部影片十分克制,本该大煽特煽的地方都尽量的缩短了时间、拉远了镜头。 这就是父爱的深沉啊!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文森特·贾洪精心挑选的每位演员都与原型十分相似。 (卡琳卡、父亲、弟弟) 不光父亲的形象相似,就连陪伴在父亲身边的那位伟大的律师也做到了神还原。 入狱前的父亲再次来到女儿的墓地。 站在墓园内的父亲前景是栏杆,正如镜头中的暗示,30年来他生活在自己的牢笼里。 他像完成作业的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对女儿说了这段话: 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 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 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但我丝毫不后悔 而影片的最后,镜头再次回到父亲当年目送卡琳卡登机去德国的画面。 成为整部电影让人泪崩的高潮段落,忙着打官司的父亲一直没有时间流露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活成了假面人。 今天,你就44岁了 我很想你 说出“我很想你”这句话时,一个父亲的无限温柔在压抑了30年之后凶猛又缓缓的倾泻,杉姐一时间被这股力量震撼到哑口无言。 原来在父亲的心中,女儿从未离开。 为了守护女儿的笑靥如花,父亲用了30年的时间写下这封情书。 所有坚持的时刻、不放弃的时刻、绝望的时刻,都深深侵染着这位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女儿是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私情,女儿是父亲在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软肋。 王朔曾在书中,写过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的汉子,在面对女儿时都变成了慈父。 你从宇宙的洪流中,受到我们的邀请,欣然下车,来到人间,我们这个家,投在我们怀中。每个瞬间都是一幅画,美好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 ——《致女儿书》 小时候的我们很浪漫,每个女孩都想离开家门、穷其一生想找一位守护者。 但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永远视你为公主的人,只有自己的父亲。 只要你有需要,他永远为你而战! 不管是帅气的当年,还是白发苍苍的现在。(杉姐又把自己写哭了)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平台《电影烂番茄》,作者:杉姐,转载和作请豆邮或者微信公众平台(《1895电影评论》(id:aizai1895))留言

 4 ) 我无法跟过去告别,因为我的女儿永远活在过去了

又是一个为了复仇/让罪犯受到惩罚而研究法律的爸爸。看到男主通过卡带第一次发现孩子母亲出轨,到跟踪到第三者公寓带着法院调查令被当场捉奸,再到后来亲生女儿被强奸致死都维护当初她出轨的对象,真的相当厌恶这个女人,枉为人母。最后罪犯在绑架者的冒险下才得以受法国法院管辖被司法裁决刑期15年,并且仅仅定罪为过失致死,可怜一个父亲为了让强奸并导致女儿死亡的罪犯受到法律制裁耗费了将近三十年,从一开始的各处奔走到后来关了公司潜心研究方案,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法律制度和司法官员的腐败。无法想象真实案件中那位父亲如何能鼓起这样的勇气用自己最黄金的那三十年去与罪犯、法制反抗,那一定远比我们看着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那种绝望、悲痛、疯狂更来的苦涩。

 5 ) 以卵击石,螳臂挡车

这几天因为豆瓣春日影展的活动,新推出了一个限时得到的徽章,最后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在这几天里集中补一下片单里的电影。

如果不是因为此,我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电影,即使看到这个条目,特意地去下载来看的几率更是小之又小。

像是这类的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某件事的故事总是很容易被翻拍成电影(多是伸张正义),但是其中的多数,即使挂上“真实事件改编”的标签,也只是活跃在少数人的口中,能出现在大众口中的电影寥寥无几。

单拿最近的《黑水》 来说,还是奥斯卡提名影片,这个噱头够大了吧,但是目前在豆瓣上标记过的人数也只有5.4万,而其余的诸如《爱尔兰人》《极速车王》都是10万+,观众似乎对这类的题材总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也许他们喜欢看全程无尿点一个接一个地向观众输出刺激点的电影,对于此类漫长又枯燥而又大体只有两种结局的电影倍感无聊。

可是那主角接连耗费的数十年时光又怎么会是有趣的呢?我们如果仅仅从一部电影里就对此倍感无聊(不考虑某些垃圾导演的菜鸡拍摄技术),那主角所经历的光阴更应该值得人们铭记。

《黑水》中的挺身而出保护环境的律师,《以女儿之名》中的日日夜夜想要伸张正义的父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遭遇,身边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远离他们的生活,最后或成功,或失败,唯一不变的,是对司法体系背后官官相护的恶劣行径的不满。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惩处不力的司法体系,而这才是这类电影永恒的主题。

培根曾经说过“一次犯罪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但是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则是污染了水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司法是全世界的通病,法律永远没有真正完善的那一天,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依靠当下已经尽力去完善的法律体系,去做一次真正公正的司法,不要官官相护,不要钱财贿赂,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讲述这类故事的电影,再也听不到这类数十年如一日乞丐般苦苦抗争最后螳臂挡车的故事。

 6 ) 人不可貌相 !!!(我不是来写影评的,但这里有你想要看的东西)

图片尺寸不一,勿怪~
全是网上收集来的,为的是让大家更清楚的看清这个故事,侵删~




慈父:André Bamberski,1938年出生于法国,二战期间他被德国人带到了德国,然后去了他父亲的故乡波兰。20世纪70年代初,Bamberski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担任会计师,和他的妻子Gonnin还有两个孩子在一起。在那里,他们第一次遇到了在领事馆工作的德国医生。他的名字是Dieter Krombach

傻母:Daniele Gonnin,好像是位律师,具体未经查证。一直袒护医生,对女儿的死不太在乎,直到审判时才认清禽兽医生的真面目。

女儿:Kalinka Bamberski,由于父亲是波兰裔,所以名字偏德文。非常迷人可爱的妹纸,可惜香消玉殒。

儿子:Nicolas Bamberski(片中叫pierre),对本案无什么太大作用,但是影片中能看出他对父亲的执着追凶,并不是十分理解。

禽兽医生:Dieter Krombach,在认识傻母前,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死于车祸,和第二任妻子感情不和,在认识傻母时,并未离婚,属于婚内出轨。

抚养权:当初孩子的抚养权,是判给女方的,所以女儿其实和禽兽医生相处的时间更多。

案情:禽兽医生给Kalinka注射的是一种叫做,葡萄糖酸铁钠复合物Kobalt-Ferrlecit,此药剂是用来治疗贫血症的。禽兽后来宣称只是给她服用了安眠药。经尸检报告证明,禽兽医生不止一次性侵Kalinka,并非只是那一晚,就是说性侵行为发生并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期间禽兽医生多次强奸被害人。

绑匪:2009年,三名绑匪在Lindau小镇附近找到医生,并在同年十月份把他抓回法国。由于慈父长期追凶,导致积蓄不多,绑匪并没有收取高额的绑架费,良心绑匪啊~

跨国律师:François Gibault(片中叫Maitre),现实中真的是一名很出色的律师。维基介绍

个人心情:如果换做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这个医生,坐牢太便宜他了,我会想尽办法绑架、折磨死他。慈父用了三十年,其中辛苦无人能体会,影片中那些翻译、律师,其实现实中对他的帮助并没有影片这么多,都是靠这位父亲自己的坚持换来的,父爱伟大!
慈父由于追凶,生活极不稳定,积蓄也不多,当地福利也只是微薄之力,幸亏遇到良心绑匪,否则真的无法抓住那个禽兽了。
禽兽医生的亲生女儿,一直在支持自己的禽兽父亲,也是没良心的女人。
最后,真的想说:人不可貌相!!!

禽兽 VS 慈父


-------------------------------------------------------- 以下图片高能预警 --------------------------------------------------------------
-------------------------------------------------------- 以下图片高能预警 --------------------------------------------------------------
-------------------------------------------------------- 以下图片高能预警 --------------------------------------------------------------


慈父:André Bamberski

死者母亲 Daniele Gonnin

死者弟弟

禽兽医生

瞧他那满不在乎的表情

被抓前,推特里的照片

美丽的Kalinka

美丽的Kalinka

美丽的Kalinka

美丽的Kalinka

这张超级可爱哦~

临死前在夏令营的合影

本来幸福的一家四口

美丽的Kalinka

被打码的不知道是谁,站着的是Kalinka

人面兽心的铁证,人不可貌相啊!

人面兽心的铁证,人不可貌相啊!

被抓时在Lindau的住所

被抓时在Lindau的住所

慈父在争取舆论关注

继续宣传

左边是影片中的那位善于跨国案件的律师,右边是本案当庭律师

不知道在和谁讨论着什么

禽兽医生的亲生女儿,就是影片中接他出狱的那个女儿

慈父在法院前

接受采访

禽兽上诉人权法庭,这是在人权法庭获胜的情景,正义永远都在!

右边是那个跨国律师

一个伟大的律师,片中演员找的和本人真像啊,有没有同感~

放个小福利,片中饰演小Kalinka的演员,超级迷人的小可爱

在法庭上

上报纸了

傻母独行,只在乎自己的人,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慈父

和影片宣传合影

伟大的父爱!

此景最震撼,慈父真实去看望女儿的照片

今年你已经四十四岁了,可在我心中,你依旧如当初一般美丽!!!

永远美丽的Kalinka



今天,你四十四岁了,我好想你!!!

 短评

感觉比焦点好看多了。。。另外欧洲国家所谓的人权和极左思潮,真是够了。。。

5分钟前
  • 范进从没中过举
  • 力荐

其实法国的国内司法并没有太辜负他(狭义理解,早已判决医生有罪),让他失望的是国际私法的区际司法协助中的政治问题。这和当前国内相关话题有着质的区别。剧作太中规中矩了,采用父亲的视角,限制了更有戏剧性的亲生母亲拒绝承认,辛西娅离开的处理可能。

6分钟前
  • mOco
  • 还行

14岁女儿被奸杀后,父亲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追寻公义、最终将凶手绳之以非法的故事。因为是真人真事,拍得非常节制,感觉就像在看法国版的“秋菊打官司”。倾其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父爱,拒绝煽情好评。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穷其一生,为女儿打一场战役。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父爱无声但却深沉,内敛但却决绝,三十年间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女儿临别时的笑靥如花。

13分钟前
  • 肥头大耳大宅男
  • 推荐

【你看 我没有放弃 我信守了承诺 这一场战役 是为你而打】 尊重施害者人权真的是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18分钟前
  • 一封未读邮件
  • 推荐

这个妻子真的很蠢,男主应该娶个three billboard女主那样的女人

20分钟前
  • 真的好严格™
  • 推荐

看完之后,泪流满面,父爱如山,不像母爱那样温柔细腻,却是我们一辈子的支撑。

23分钟前
  • 儒家颜路
  • 推荐

没有正面冲突,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渲染煽情。克制得惊人,也压抑得令人郁结。30年的抗争说来轻巧,压缩成电影也不过两个小时不到。这背后却是一位父亲难以入眠的万千日夜和心如刀割的每分每秒。“今年你44岁了。我很想你。”结尾的告白,字字诛心。

26分钟前
  • 鸟仔
  • 力荐

3.5 Daniel Auteuil 坐在女儿墓地那个失魂落魄的样子,叫人心碎。

27分钟前
  • vivi
  • 推荐

父亲为了女儿打的一场跨越30年的战役。那个强奸犯谋杀犯继父是个人渣,亲生母亲则是个纯种傻逼。另: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强奸,致死,只判15年,就这,德国政府还死不让法国引渡犯人,后来才知道是法国德国两地法官一开始就商量好了。天好黑...

3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今天,你就44岁了。”真实又充满悲伤的电影,女儿被禽兽奸杀,父亲四处奔走寻求正义,坚持不懈了大半辈子才等到正义的到来,孤独一人在墓园为女儿献花,那是父爱的身影。“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

33分钟前
  • 沙客
  • 推荐

看完之后哇哇大哭。 30年后父亲在女儿墓碑前说“看吧,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真的泪奔。30年,为了给女儿查清真相,他自学、精通了几国法律,卖掉了自己公司,与亲人决裂,与欧洲几国最高司法机构为敌。

37分钟前
  • 段本司
  • 力荐

与其说继父禽兽不如,不得不说其母亦可诛,还有所谓的外交,盲目的公民保护!事实成立的强暴案判刑两年缓刑两年真是醉了。电影有点流水账,但安德烈先生执着的精神和对犯罪恶行的愤懑让我想一直追寻结果

4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基本符合現實,阿爾巴尼亞綁匪首腦是長髮的部分都弄出來了。本片中可惜沒呈現那些聲援紀念卡琳卡的後援會,參與人大多是男主在圖盧茲的鄉親,這些默默無名的人全都被濃縮在那位化學教授和律師上。男主日後為阿爾巴尼亞綁匪作證其義舉,使得綁匪能通過難民庇護留在法國定居。

41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以要认死理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最加分的地方是它竟然很短。尤其很感动导演以Andre为主线,而对国际法、性犯罪判定、欧盟关系、媒体等容易在其他同类型片子被放大的元素都做了最轻的处理。看到Andre心中说Kalinka现在应该44岁了,那个时候看到了一个最原始、最单纯的父亲形象,哭成狗。

4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法国版《秋菊打官司》,真人真事改编,导演没有刻意煽情,但故事已经非常震撼人心

44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真是悲伤,这个爸爸的坚强非常人所及

45分钟前
  • 丁扁扁
  • 推荐

什么使生父坚持数十年用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使用私法制裁?是对法制的坚信…为什么生父可以直接见到司法部部长?人权和公权观念的不同…正义的得来从来不易,为什么网络上正义感却爆棚?因为“正义”从未如此廉价…为什么生父能保障30年的花费?福利体系…

47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一个父亲故事。法律,公正和坚持。看他几十年的坚持,年华老去,众叛亲离,我们会思考,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48分钟前
  • oh la l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