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正常2016

HD

主演:张兴超,叶锐洪,李会,周嘉亨,黄馨,苏雯珊,李伊,卓雅雯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2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3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4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5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6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3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4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5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6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7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8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19呼吸正常201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中国版《濑户内海》吗?

通过毒舌电影众筹才看到这部电影,事实上这部影片开画时间是四月份。
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当然也谈不上多好,毕竟是影评人的非专业处女作,不得不承认,处女作拍成这样已经相当厉害了。
影片节选了身处广州城六个青年的生存状态片段:一个富二代不断的泡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因为他的事业发展已经被家族所圈定;一个青岛广漂长期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方向,不断求职失败,屡败屡战,以为从事文学创作能够证明自己;一个外漂回广的科研胖子,在相亲中认识一个本地女孩,两人开始一段若即若离的交往,然而最终也是无疾而终;一个银行工作的眼镜男,来自交往的女孩所给的物质压力非常大,终于不堪忍受选择分开;一个字纸媒即将终结的女孩,却仍然选择去报社做记者,面临的人生也是十分困惑;还有一个满嘴心灵鸡汤的职场培训师,他貌似积极向上的职场发展真的是成功的唯一渠道与证明吗?看上去恐怕更多是自欺欺人的心态吧
毫无疑问,这是六个非常典型的当代青年写照,毫无掩饰,真实的状态。这是一部非常真诚的写生电影,绝不矫情,虽然缺乏戏剧性,但无疑是原生态的,就是描写了六个人生失败者的当下状态。影片镜头下的广州非常有感觉,演员的粤语原声尤其能够带出广州地域特点,而且影片的配乐也是出人意料的惊喜,作为一部处女作太棒了。
要说不足之处,可能就是整体太过散文化,没有一个故事主线,更糟糕的是这六个角色完全没有变化,开始什么状态到结尾也是什么状态,所以一个半小时让观众看得有点难以忍受,毕竟大部分还是作者假借人物在自言自语自己的心情,要是剪掉半小时效果一定会更好吧。演员的表演就没什么可说了,毕竟都是素人,自己演自己没什么不对,所以即使这是一部相当任性自我的作者电影,但满满的是真诚姿态。
我可以理解,院线经理极少给这部影片排片的理由,但不同意这是一部艺术电影的判断,事实上,要不是没钱做电影的宣发,这部作者化的电影未必也就完全没有受众。其实即使没有明星,这部片子也是有一定商业性的,只是大概导演自己都没想过怎样挖掘推广吧?
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倒觉得影片气质上有点像日本电影《濑户内海》,一样是百无聊赖的人生状态描绘,当然后者聪明的使用了两个当红炸子鸡小鲜肉,更重要的在于后者只有七十分钟。

 2 ) 年轻人很迷茫,然后呢

观后感的开头,很感谢Amy的赠票,让我的这次观影得以成行。另外,基于我是毒sir的粉,我可能很难做到不带一些感情色彩,但我会尽可能地客观。最后哆嗦一句,我只是非常非常业余的影迷,以下纯粹是个人观感而已。

————————————————分割线—————————————————————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呼吸正常”,英文名是“Something in blue"。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有独立电影的味道:我不是商业片,但文青肯定一眼看穿。我想就这个名字,说说我的理解。而理解这个名字,就必须从电影里的故事讲起。片中有多位人物设定:信用卡推销员A、工厂富二代B、小说男C、励志哥D、女记者E、物理学宅男F和其相亲对象G。

A银行打工仔,拿普通工资,有任性女朋友,经常被抱怨工资低,终日游走在失意的工作和感情生活中。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E,擦出火花却不敢建立新的关系。
B是一名富二代,过着被家里安排好的生活,连选择床单的权利都没有。电影中,他不想接受家里安排的工作,终日无所事事。在偶然机会下认识并痴迷女生树树,经常想在树树可能出现的地方碰到她,多次未果。
C是双失青年:工作失意、情场失意。一直在找工作,也一直在换工作,想成为小说家。
D应该是所谓的梦想讲师,正能量溢出。
F是物理怪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沉迷艺术,据说要寻找所谓的可能性。G与其相亲,并有所交往。但G最终没有接受F。

故事发展下来,几位年轻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迷茫。但还是俗语可以神总结这些“迷茫”:男人烦,要不为了钱,要不为了女人。但失落、彷徨和厌烦,无不是个人的情绪。广州,是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一个人要哭,不会影响一个城市的毫厘。导演也用了大量的城市景象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一觉醒来,大家该干嘛就干嘛,广州呼吸正常。而英文名Something in blue,原来是爵士歌曲的名字。但私以为,blue也可作年轻人的小情绪。

说说优点。这部片,拍出了广州的市井气。不了解广州的人,可能认为珠江新城、广州塔这些物才是广州。但老广却觉得,情才是广州的真义。百花甜品店的一碗糖水、城区老巷、奔袭在马路上的运输货车、年轻人上山时下山的那群老人等等,这些才应该是让老广心安的影像。导演花了大量的功夫表现一个老的广州,值得点赞。导演也常有神来之笔。例如,天桥上,A与女朋友互相抱怨时,背后的路灯亮了。晚上,A与岳父岳母晚饭后,来到江边通完电话后,很累,背后的海珠桥灯饰灭了。通通这些,都显示城市对个人情感近乎冷漠的态度,细节中不断印证电影名字:呼吸正常。


另外,语言方面,也很本(cu)土(kou)。粤语的大智大慧,有一部分是体现在日常惯性的粗口使用上。如果街坊或者兄弟之间的一段话也没有夹杂一两个广式粗口,恐怕是丢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质感。能在大屏幕上听到广式粗口,实在是爽,有种主场作战的快感。

说说缺点。可能受限于场地或设备,镜头语言略显单调和平实,未能用镜头去引导剧本。大量的聊天场景,例如在咖啡店、图书馆、甚至在白云山的亭子上,镜头都是对称的。镜头让我觉得这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而不是电影。大概记得白云山亭子的那一幕,A自己说喜欢了另外一个女生,此时广州城区上空的云朵飘开,镜头拉远,依然是对称,C君念了一段话剧,结束。本以为云朵飘开,镜头由局促,最后变得开朗,都预示着A君要勇敢建立新关系。谁知道,最终的行动只是至于雨中的碎碎念,有点失望。




另外,整个电影下来,电影过于碎片化,而且故事也无趣。整个电影下来,我看到年轻人身上尽是迷茫、无聊和没意思,但然后呢?每个年轻人都会迷茫,但选取一个故事摆上银幕,是否需要让我们在看到迷茫之余,得到点什么呢?启示不必须是伟光正和心灵鸡汤,但总该让我们得到什么吧。很多纪录生活的电影,都是如此的平淡,但一点都不平凡,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诸如“知足常乐”“平淡是福”等启示。很可惜,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这一代人的迷茫,却就止步于此了。

总体而言,瑕多于瑜。评分3星,我希望这是作为云舅在独立电影路上的一种鼓励。加油!

 3 ) 看完之后,更舍不得广州了

在离开广州的前夕,看了这部片,心满意足。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广州本土故事,只要你在广州混过几年,来看这部电影绝对会觉得亲切。我要离开了,越看越舍不得。

首先是因为《呼吸正常》把广州拍得太美。

以特定城市为背景定基调的电影,之前也看过一些。《火锅英雄》里山城重庆,《白日焰火》里的哈尔滨……当然,最突出的肯定还是伍迪艾伦片子里拍了又拍的纽约。

但以广州为主角,还是头一次。

贯穿全片的爵士乐《something in blue》,(也是片子的英文名),还有主要以台词撑起全片的风格,都能看出导演对伍迪艾伦的模仿。

但纽约的浪漫在于街边的咖啡馆,河边的长椅……广州的浪漫,则在于小市民的柴米油盐。

镜头缓缓扫过,我们看到了2014年广州塔附近的灯光节,好多人拿着手机照相。还有荔湾老区,道路两边树长得很密,所以那些路往往显得暗沉沉的。也有爬白云山的部分。大家把鞋子脱下来,在石头路上走(刺激脚上穴道对健康有益),一边走一边呲牙咧嘴。

还有北京路的街道下面,是宋朝的街道。在北京路上,有一段路能让人隔着玻璃看古代的街道,非常超现实。

我最喜欢的是片中拍广州食物的部分。

没钱,就点便宜的猪脚饭,油腻腻的一盘,饱肚子,肉味浓。手上有闲钱,大可以去北京路上,或者荔湾找家老字号甜品店,点一份杨枝甘露什么的享受一下。

看完这部片,估计没来过广州的人都会想来住一阵。

还是说回电影。

故事分为了两条叙事线。

一边是三个大学毕业没多久的男生。一个广东男孩家里开了个厂,随时都可以回去过清闲日子,但是他觉得太没劲,就先无所事事地漂在了广州。从头到尾,基本上就做了一件事——暗恋一个叫树树的大四女生,天天在她学校旁边晃悠,显得很寂寞。究竟是因为寂寞而找个暗恋对象,还是因为暗恋无果而寂寞,我们不得而知。另一个广东男孩则没这么幸福,他是个银行销售,每天穿着西装,磨破嘴皮子到处缠着别人办信用卡。最大的压力来自他的女朋友,一个漂亮,时尚,物质需求很高的女孩。每次见面,女孩都要去昂贵的餐馆,买礼物,还有……抱怨他的工资低。

看到这里的时候,一开始我真是有点不理解为何男生会继续跟这样的女孩交往,因为这样的恋爱简直跟压榨没区别。但当男生得到一个去上海工作的机会,女朋友站在天桥上低着头说,你走了,谁陪我看电影,谁跟我一起喝摩卡咖啡的时候,突然有点明白了。男女之间的感觉,说到底陪伴二字,只要还想有对方在身边,其他的缺点倒不那么要命。

扯远了,说说第三个男生。

这个从北方来到广州,换了无数个工作,只存下6千块,蜗居在大学城的城中村的男孩让我看到了一些认识的人的影子。他们在职场上,社会中混得不怎么样,脑子里老是想着自己感兴趣的那点东西,比如写一本叫《我,机器人,上帝》的小说。

但把这些想法跟别人说的时候,自己说不好,别人也不爱听;最终,好多都不了了之。

另外一条线,是拍一对男女,但不是拍日常生活,而是拍他们的精神世界。

两人都挺有个性,男生是一个说话特别好玩的物理学博士,第一次见面就开侃量子力学;女孩瘦高,剪很精神的短发,常常被误认为是同性恋;都是我们身边被称为“很有趣的人”这样的类型。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戏份不多的人物。比如那个南方报业的主任,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挺深的—— 我们做报纸的,自己都不看报纸的,再做下去有什么意思呢。因为对这个演员有了解,所以基本知道他说的根本就是真心话。一个在传统媒体干了10多年之后离开的人的心声,看开了,但还是无可避免得无奈。

实际上,这部电影里的角色说的每句话,基本上都不是出自剧本,而就是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导演云中说,他在拍这部电影之前在网上发帖子找演员,然后选了20多个。大家每个周末出来一起聊天,然后,他们生活的内容就直接被重现,成为电影里的故事。比如暗恋树树的男生,他在拍戏过程中真的跟树树表白过,被拒绝了,后来他结婚了,妻子是另外一个女孩。还有那个物理学博士,在生活里就是个妙语连珠的人,给电影贡献了不少段子。

据说这种即兴拍摄很过瘾,王家卫,阿巴斯都玩过这种拍摄手法。

而这种拍法,让这部电影特别省钱,演员基本上都不用片酬,就是导演拿着相机,边走边拍。很多时候还是偷拍街上的行人,充当群众演员。

在国内,这样的电影很少见,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觉得电影跟小说一样,都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世界观的工具。之前去西宁电影节看几个导演的处女作,有拍自己80年代的童年回忆的,有拍自己暗恋老师的经历的。但云中导演的这部片却是导演本人退了两步,隐没了,我们看到了全都是演员自己的故事。他隔着一段距离,拍这些认识了两年的人,更重要的是,拍这个呆了10年的城市。

据说当年云中导演从北京刚来广州的时候也混得不好,晚上睡不着,就坐在阳台上听隔壁的人打麻将。那时候的心态,估计跟片子里这些刚进入社会的男生差不多吧。片子里有一幕,是3个男生聚在ktv里唱歌,喝酒。喝高了,真心话都出来了,他们其实多少都有点互相瞧不上,觉得对方是在逃避生活。说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不满意。这时,他们的朋友,一个一开口就是心灵鸡汤的男生这样开导他们—— 我们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走自己的路就好了嘛。结果他们愤愤地回嘴:对,走自己的屌丝之路。

这样的碰撞挺有意思的,每个人都多少有过虚无主义的时刻,和拿心灵鸡汤/鸡血鼓舞自己的时候。

而《呼吸正常》就是在展现这种不断被问题困扰的生活,普通人嘛,换一次工作,失一次恋,都是大件事了。

而导演就只是讲了故事,呈现了问题,剩下的,就留给观者自己想去了。


 4 ) 广州,影像

一部电影,一个城市。
他是关于广州的影像记录,记录着四位生活在广州的青年(广漂、白领、富二代、天文物理研究者)各自或相交或平行的情感生活状态,同时记录着广州这个城市。是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现实写照,或忧伤或励志,或迷茫或逗比,时不时还蹦出一两句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
私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负能量太多,只是迷茫。

 5 ) 广州屌丝青年的生活意见


在华语聚焦单元看到这部《呼吸正常》,影评人云中的导演处女作。

抱着很低的期待去看的这片。

一方面,见多了写文章头头是道的影评人,一旦得到机会拍电影,拍出来的东西比他骂过的烂片还不如,拍电影和写文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容易眼高手低。

另一方面,云中在影评界的朋友已经给这片做过推荐,但是语焉不详,评价模糊,遇到这种情况,十之八九是片子质量不行,朋友介于情面勉强说些好话,自然就说得吞吞吐吐,不清不楚。

结果,这片是个大大的惊喜。

没有影评人的自说自话、疏离感和高冷态,而是充满幽默感和市井气。

影片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像一篇流水行云的散文。

描写了几个广州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包括一对相亲认识的geek男女,一个来广州打拼的外地文青,一个无所事事镇日里想着把妹的工厂二世祖,一个陷入劈腿恋情的银行四眼仔。

故事发生在广州,片中大部分对白是粤语。

大概看到五分钟左右,从两个geek相亲见面聊量子力学开始,味道就出来了,是一个很有层次、耐人寻味的高级喜剧,混合了彭浩翔、周星驰、伍迪艾伦甚至王家卫的感觉,像一支气味复杂盘旋氤氲的烟草。

戏里面到处是彭浩翔式的人物。

还记得《志明与春娇》里那些“淫贱”的广告公司同事吗,还有大楼外站成一圈抽烟吹水的家伙们,基本上《呼吸正常》刻画的四五个年轻人,再工作几年、换个地方上班,就是《志明》里的人物。

而《AV》里“思想猥琐”的香港学生仔,搬到广州来工作,就是《呼吸正常》里的人物。

人物腔调、气质是一致的。

就像《顽主》写活了九十年代的都市年轻人,《呼吸正常》写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都市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自带毒男、屌丝、geek、文青属性,会令你想起身边的某个人,他们的苦恼,也许就是你现在的苦恼。

他们面对的生活的压力,追求的迷惘,无奈的恋情,你难道未曾经历过?

很高兴,终于有一部电影,里面刻画的都市年轻人不打架,不堕胎,没有从事奇怪的职业,也没有干出一番狗血励志的事业。

而是像平凡普通的芸芸我们,散乱而迷惘,被生活推着随波逐流,而他们个个真实有趣,那么可爱,令人想要与他们成为朋友的可爱。

在影片映后的主创见面会上,有女记者忍不住把对人物的喜爱投射到演员身上,问起他们的现实生活情况,称对其人“很感兴趣”。

片中台词很多,近似一部话痨片。

喜剧方面,有周星驰风味的,如“作为一名跟踪狂来说,你都算是专业的了”“朋友,我是搞地下艺术的好不好”。

也有典型的彭浩翔杜汶泽风味的,比如“青春的奋斗的血液”、“云母逼”,全场大笑时时发生,效果强过大批打着爆笑喜剧旗号招徕生意的国产片。

抒情方面,有王家卫feel的,如劈腿仔的“残破收音机”情话、geek哥的“薛定谔的猫”表白,以及二世祖偏执地追踪一个陌生女孩的行为。

只不过王家卫的台词找的是金城武李嘉欣来说,云中找的是普通肥胖青年。那么腔调不一样了,但也各有各的触动人心。

再配上伍迪艾伦式的爵士小调不时点缀其中,那个味道不要太嗲。

说了那么多这部戏长得像谁,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它的好处,不存在导演刻意模仿谁的意思。

影片看到后来,过了多久已不记得,只希望它不要结束。

这是中国影坛上一部少有的高级的喜剧。云中导演充分证明了他的能力。

期待看到他的下一部作品。

PS:片中主要讲粤语,不懂粤语的观众看它效果会打个折扣,毕竟白话韵味天下无双。

(for 小鲜电影)

 6 ) 这只是活在臆想中的广州印象。

       离开广州已然五年,然而所有的童年回忆依然在,每年也依旧会回去一两趟,特地去几家白吃不厌的老店坐上半个夜晚。感情没有变。百花,白云山,花城广场,这所有意象堆积出来的确实是那个广州。
      不谈情怀,我首先要问的是,这部真的是电影吗?
      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交流当中,导演提到他的阅片量过万,台下观众表示,“假如你看过一万部电影,你的电影还拍成这样,我建议你放弃电影。”
      文本的泛滥让这部电影陷入一种毫无方向感的境况。对比戈达尔的《随心所欲》,也是以标题来引导叙事的电影,单一主人公把人物的状态紧紧抓回到巴黎这一具有强烈景观性的地域中,其对话也在这一空间中得以合理化。(在巴黎讨论哲学应该并不算是一件非常突兀的事情吧),而《呼吸正常》中主人公所谈论的事情他们的生活状态似乎都是封闭的,他们的困境与其说是在广州这一地域所存在的困境,不如说是一种作者观察下的当代人的困境,然而这种所谓的困境看起来更像是作者臆造出来的,全无因果,全无语境,因而让我无比困惑。多视点多向度的人物关系更是让作者急切讨论的主题陷入泥潭之中,作者似乎失去了对整个叙事结构的控制,电影语言的匮乏放大了这一叙事技术(而非具体的电影技术)的缺陷。
      就我所看到的电影语言的匮乏而言,作者好像对场面调度毫无概念,人物在空间之中的唯一功能就是把作者书写的台词念出来,镜头的功能只有对着平衡构图下毫无状态的人物进行记录(而这种记录却并非纪实性的记录)。而主题的显现都是通过台词和字幕实现的。作者似乎沉溺于对称构图的美感之中,镜头之中毫无景深可言(这导致了整个电影观感的平面化)。剪辑也显得稚嫩,单一场景内部的剪辑都是功能性地对准了人物的对话,场景之间的切换毫无设计感的黑幕标题实现。而具体到表现内容的人物对话的实现方式除了一镜到底和正反打,节奏上全无统一可言,操作上全无设计可言。
      是否作者低估了观众的认知能力,还是作者低估了作为表意手段的电影,这我不得而知。电影文本当中所有的幽默点都是人造的,沉溺在作者的小资生活情调当中,而不指向社会与生活。然而这种人造的幽默却并非通过电影的手段呈现的,更像是电影中的栋笃笑,广州沦为这场栋笃笑的一块迷人幕布,观众除了听作者自以为是的对话与生活体验以外,全无其他观感的体验。这是不是电影?引萨里斯对作者论的观点,在作者论的同心圆中,技术在这部电影中是幼稚且简单的,个人风格是毫无特点的糖水片式的,内在意义是浅显而无益的。综上,这个作者连场面调度者都算不上,遑论作者。
      这不是作者电影,那么他的商业性几何?除了影评人的集体站台而导致的遮遮掩掩,大家似乎都无话可说。戈达尔也没有原谅他眼中的特吕弗对法国优质传统的回归,同样是影评人,似乎我们只看到了当代中国影评人的同谋。我们期待电影主题内容与手段多元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容忍这样的电影?对不起,它并不是电影,所以我们无须容忍。
      至于导演以后要不要再拍?独立电影请加油,导演也务必不要放弃电影。可是拜托作者请先翻翻巴赞的那本《什么是电影》,再翻翻基本的导演艺术的书籍,然后多拍几部短片练练手再卷土重来吧。

 短评

去年419在库布里克书店大旗虎皮偶然提及的作品,今天竟然在电影资料馆看到了,真是天大的缘分!云中老师不仅人帅而且编导摄影剪辑样样拿得出手,好一封写给广州的情书,现实向无野心文艺小品定位精准,台词聪明不罗嗦,西装鸡汤男&天体物理学逗比博士最出彩,映后见面会最欣赏桃姐的发言,迷影精神万岁

8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3.8 屌丝青年的迷茫在一个水汽盎然的城市不断发酵与流溢,广州在我的生活经历里面并没有四季,电影的节奏就好像广州无休止的四季一样粘糊糊。演员本身要比影片出彩,李会几乎成为了笑点担当。影片对广州的写照比人内心感受的描述更真实,导演对演员的控制太松,有点过剩。

11分钟前
  • 🫀Psyche
  • 还行

尊重年轻时每个卑微的梦想。每个迷影者心中都有一个导演梦,云中践行了它,这种创作的态度值得鼓励;想必跟我一样,导演也是深爱着广州的。@BJIFF 电影资料馆

12分钟前
  • 豆友1576610
  • 还行

最难,平常心。

13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段子电影。台词略猪扒,运镜构图很狗屎。各种手法跳剪阿什么的杂炖,不过电影基本的剧情都讲不清楚,演员很让人出戏。

15分钟前
  • 拾人牙慧者
  • 较差

九零后的dazed and confused,突然超想去广州

18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3.9 Blue. 散乱迷茫混沌,空有斗志得百无聊赖,没有人会喜欢这种状态,我也是,就像我不喜欢潮湿的广州,南方嘛,可我现在就是这样。所以,这种直接甚至是纪录式的手法,是不是有些太不负责任。偌大的黑暗的影厅,时不时滑亮手机,找不到出口。(又犯病了)

20分钟前
  • La~jum~bo
  • 较差

人们喜欢的电影要么是自己的梦要么是自己的生活,这片子属于后一种。看着很散,但内在气韵是统一的。云中很聪明,处女作不搞宏大叙事,也不玩炫技游戏,踏踏实实回到生活,磨出一篇闲散不失工整的小品文,看得人心情舒畅,还有点麻麻酥酥的。我反正是从头笑到尾,一下都没瞌睡。

21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至少让我对广州有了想象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这种强调自然的主题比商业片导演并不高明到哪里去,真实的生活我每天都在自己过,何必花钱去看一个矫揉造作的版本?好电影会用镜头讲话,甚至连台词都不要,而这里竟然还要关键句提示?天体物理博士那一段还挺有意思的。云中以前没关注过,但看现场觉得是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

29分钟前
  • Esther GDB
  • 较差

不是朋友圈的缤纷人生,而且real文艺青年的生活日常。尴尬癌犯了,男神陨落~

30分钟前
  • 我要复仇
  • 还行

论如何心安理得地逗逼和无所事事”。散漫的爵士乐结构,有些侯麦的假日电影有些奥尔特曼的《人生交叉点》甚至有些伊奥谢里阿尼的味道,实际上形成了某种城市交响乐式的database(可惜拎得不够明确)。粤语本身自带的喜剧性在这种连接着港片传统的即兴创作中被处理成一种尴尬弥漫的冷幽默。

3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整天就知道上知乎上豆瓣刷微博,秀个优越感,装个专家……”

39分钟前
  • 一几巾人
  • 还行

“我就像一台残破的收音机,能时不时收到她的消息,就很幸福。” 影评人云中的处女作,带着偏见去看,居然一点也不装,也不故作高冷或深沉或无病呻吟。完全轻松的生活小品,随性又有情趣,广州或远或近就贴近了……“豆瓣”有台词硬植!

4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7.30.WE影城,坐在錄音師旁看完。這部片感覺是越往南走,越易被接受。我在線上線下都與雲中不識不熟,拋開之前網上的互捧吹牛以及不厚道的北上首映,單純從電影上來看還是引起了我共鳴。不論是在地緣、人緣、姻緣等層面上都讓我感到無比熟悉。而且我特別喜歡葉洪這個角色,仿佛將我演到戲裡頭了。

41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求映后那些影评界大佬别再拿这片子和贾樟柯、杨德昌做比较了,真心没得比。新导演新电影,我还是老老实实支持毕赣的《路边野餐》吧!枉费我旷了一上午课来看个举世大烂片!

45分钟前
  • 痴人许
  • 很差

广义地把男生划分为理想、无聊、鸡汤和理论,实则都是文青loser。女性成为他们YY的符号。碎片化的小品,没有实质性内容,呈现出的是一种颓态的生活状态。它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地存在于薛定谔的猫箱中。

4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摇滚乐的真正鼻祖是贝多芬,理工男的泡妞神器是薛定谔。镜头之下的广州很美,百无聊赖的青春很丧。

4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几个影评人互捧,于是我就坑到电影院看完了。极其陈旧的性别观念,泡不到妞就恨生活的落魄24岁男青年的意淫。也没有指向任何社会问题。演员演技很差,对话没什么大意思,还被当宝一样摘出来作为小标题………

54分钟前
  • Rostock
  • 很差

感觉像在大屏幕上看网络情景剧,只是选了一个好位置架起摄影机也算得上导演所说的“精心设计的镜头”?这也太对不起那些布景打光机位调度的人了吧… 哦对了我们还需要体现广州的城市感,那我们就拍拍大远景+音乐煽煽情吧

59分钟前
  • 真圆!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