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一次看法国版《触不可及》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但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感动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无数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部豆瓣评分9.2、由真实经历改编的经典影片。
与《绿皮书》不同,《触不可及》讲述的不仅仅是产生于黑人与白人之间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更引发了人们应该如何平等对待重度伤残人士等弱势群体的思考——当人生行至僵局,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原版的忠粉,当得知美国版上映后,第一时间去看了。
美国版《The Upside》的中译名依然和2011年上映的法国版相同。
在我看来,《触不可及》这个片名正所谓一语双关。
故事中的两位男主角——白人富豪Phillip与刚刚刑满释放、好逸恶劳的黑人混混Dell身处不同阶级,在正常情况下,二人的生活是很难产生交集的,横亘他们之间的原本应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难以打破的社会偏见。
但由于Phillip的高位截瘫以及对生活的绝望,二人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相遇了。
遭遇滑翔伞事故后,才华卓越的富豪Phillip脖子以下的躯体失去了感知与行动能力。
身为高位截瘫的重度伤残人士,Phillip的双手、双腿形同虚设,他需要随身看护帮他完成吃饭、喝水、洗澡、出行、换尿管这些日常生活中近在眼前却“触不可及”的琐碎事务——刚刚刑满释放、急于集齐3个面试签名好去向假释官交差的街头混混儿Dell就在这时出现了。
与法版不同的是,美版《触不可及》虽在故事走向上大致相同,但对人物的背景设定却有了改变。
法国版中,顽劣的黑人底层青年Driss年轻气盛,常常一脸凶相,却不乏青春活力,是个头脑简单的青涩大男孩。
美版中的黑人看护Dell却早已身为人父,但由于长久的失职与不负责任,前妻和儿子都对他充满了鄙视。
在Dell与Phillip相遇之初,Dell因为着急去接孩子放学而闯进了Phillip的办公室。
看起来仿佛是一副“儿比天大”的慈父模样,但其实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Dell从未尽过做父亲的责任,连送儿子唯一的一份礼物,还是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从Phillip家偷来的。
与法国版中单纯青涩的Driss不同,如何获得前妻与儿子的谅解与尊重,是美版《触不可及》中Dell在生活中需要面临的考验。
所有的友谊建立的基础都是相互给予,而不是一方的无私付出。
底层黑人Dell与残障富豪Phillip的相处过程不仅让绝望中的Phillip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在睿智善良的Phillip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原本好逸恶劳的Dell生活境遇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与法国版的温情感人不同,美版《触不可及》更像是一部手把手教你如何改变生活的诙谐励志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位比JayZ还要有钱的富豪Phillip在影片中教会我们的那些事~
1.
“你的创意是什么?你想做什么?——把它们转化为你的资本。”
富豪Phillip的特长与职业是帮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
当他最初问Dell想做什么时,Dell的回答还只是“睡觉”和“女人”。
但随着Dell与Phillip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Dell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随时随地思考挣钱的创意,开始希望拥有自己的“ideal”——在Dell的影响下,他的思维模式已与过去那个好逸恶劳、一心只等着拿失业救济金的自己完全不同了。
2.
“找到一件你喜欢的事,然后把它放大。”
当然,在这条建议下,Dell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女人和玩乐…嗯,改变总需循序渐进。
3.
“重要的是激发潜能,鼓励发展。”
在陪同Phillip去了一次画廊、见证Phillip花了天价买了一幅令他不屑一顾的艺术品后,Dell觉得这买卖他也能干,便在房间里开始“创作”。
当他召集众人欣赏他的“大作”时,Phillip对他的创造才华表示肯定,管家Yvonne在Dell离开后满脸疑惑地问Phillip:“你真的确认他有才华吗?”
Phillip如是说。
机缘巧合下,正是这幅画,帮Dell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4.
“你能从这上挣得只有这些,这不是你的生意,但这是你的本钱,你可以拿它去做你想做的事。”
在Phillip的生日会上,Phillip以恶作剧的形式将Dell的画以5万美金的高价卖给了对Dell有偏见的朋友。
拿到支票的Dell狂喜到失态,表示这买卖他要继续干,“我早就知道我有天赋!这就是我喜欢的事!我想做的事!我要放大的事!”
“NO!” 轮椅上的Phillip果断严肃地制止了Dell,并对他说了以上那些话。
清晰地认清事实,理智地判断投机行为的风险与成功概率——有些成功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产生的幸运,而有些幸运并不可复制,脚踏实地才是根本。
5.
“你没法对一个艺术品定价,你付钱,只是说明它对你有意义。”
或许不仅仅是艺术品,对待爱人、感情以及生活中的很多事,也都是如此吧?
我们无法用数字简单定义它们的价值,我们之所以愿意付诸于时间、精力、金钱,只是说明某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非同一般。
反之亦然。
6.
“有些人对我很好,但另一些人,在没看到我的钱的时候,只会无视我。”
“那咱俩一样,除了我没有钱。”
“别看不起我,我也没看不起你。”——第一次见面时,底层黑人Dell对富有却身患残障的Phillip如是说。
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也是他们此后能够产生友谊、维系友谊的关键之处。
“有案底的底层黑人”、“重度伤残的残障人士”是他们身上贴着的不同标签。
外界的歧视、偏见、同情、悲悯令他们愤恨、敏感、唯恐避之不及。
为什么那些自称可以“成为他的手和脚”、可以“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照顾他”的应征者都没有打动Phillip?
真正的善意绝不是居高临下,
平等相处,才是人性当中最高级的善良。
7.
“是人总会犯错。”
当发现Dell曾经偷过自己的东西后,面对Dell的解释与辩解,Phillip没有一句指责,他在长久的沉默后说出了这句话。
“书就是让人看的,是人总会犯错。”
——尽管那本书是他逝去妻子送给他的礼物,对Phillip来说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Phillip此时的沉默与大度令人动容。
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与了解,对他来说,Dell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看护,而是他同样珍视的朋友了。
即使是睿智成功的Phillip,他自己又何尝没有犯过错呢?
曾经的一次鲁莽的误判甚至让他失去了余生的幸福、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是人总会犯错”——Phillip的这句话,既是在宽恕Dell,也是以过来人的角度提醒Dell要宽恕自己。
8.
“伤残令你产生的痛苦会让你想要放弃生命吗?”
“不,但失去挚爱的痛苦会。”
因滑翔伞事故造成重度伤残的Phillip梦到最多的不是健康时的自己如何运筹帷幄,而是已逝妻子的音容笑貌——失去挚爱的痛苦甚至大于伤残带给他的折磨,令他痛不欲生。
但,和法国原版一样,美版中最令我感动的转折是Phillip在历经漫长的绝望与孤独后,又重新遇到了新的伴侣、新的爱情,开启了新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看《泰坦尼克号》,最大的不解就是Rose和Jack那么相爱,Jack为了救Rose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活下来的Rose却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了新的爱情,后来,她和别人结了婚、生了孩子,看起来过得还挺不错……
“Jack为Rose牺牲了那么多,她怎么可能再爱上其他人呢?!”——这曾经令童年的我觉得非常不解且愤愤不平。 时至今日,再次回想,却觉得这是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美好的结局。
没有什么比失去挚爱更令人痛苦,但在漫漫人生中,遇见真爱的机会或许并非只有一次。
享受爱情带给人生的希望与滋润和对逝去旧爱的怀念之间并不矛盾。
不过,与原版剧情所不同的是,美版中的Phillip最终并未和他的笔友走到一起。
即使Phillip贵为富豪,但仅仅通信了几个月,便可令对方毫无芥蒂地接受与重度伤残人士的爱情与责任也似乎过于传奇,很浪漫,但不现实。
而在美版中,第一次约会的笔友在与Phillip见面后,由起初的热情到不由自主产生的顾虑,到最后的坦言放弃在人性上来看显得尤为真实。
即使Phillip再富有、睿智、幽默,身为普通人,要接受他的爱情、接受未来要事无巨细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份责任也是令人深感压力、望而却步的。
再次经受打击的Phillip随之深陷痛苦。
与其说是一段无果而终的感情带给他伤害,不如说是严酷的生活再次提醒了他:他人生所需面对的痛苦与绝望漫漫无期,他与幸福之间似乎永远“触不可及”。
最终,在Dell的帮助下,Phillip与他多年的管家Yvonne走到一起——一个足够了解他、懂得他、不会被他残障的表象吓走的女人。
在我看来,这是比原版更合情合理、更让人感动的结局。
多年以后,Phillip与Dell之间仍然持续着密切的友谊。
两个曾经帮助对方改变了彼此命运的男人,仍然惺惺相惜。
友情最好的样子,大概即是如此吧?
感谢你走进我的世界,陪我走出人生的僵局。
开头看了半天才认出来是老白。 看的时候感觉是一个守法版的有钱老白和有趣小粉。 高知分子 X 不羁混混(绝命毒师余毒不散 特别是演员说“Nothing(Philipp )Yo(Dell)”瞬间回忆起剧。 电影里两人互帮互助,从生活的泥沼中寻到向上的出路。P 帮 D 发家致富,D 让 P 收获真心与友谊。 在我心里和绿皮书一样都是很精彩的故事。
法国原版《触不可及》豆瓣9.2分,豆瓣TOP 250排名第25,作为小成本电影博得4.2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前不久上映的《绿皮书》同样是一黑一白的配置,所以也有许多网友称之为“肤色对调版的《触不可及》”,足以证明这部电影有多么的热门。
美版《触不可及》沿用了原版的框架,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没想到时隔两年,我又和家里人看了美版的触不可及(法国版的还是没看成),感觉是一部及格的心灵鸡汤。说及格,是有感人情节,一动一静双男主,一黑一白两人性格思想社会地位对比鲜明,都有自己内心的桎梏,并且在两人相处过程中互相理解包容,互相救赎。有人与人之间从陌生、有偏见、不信任,到尊重、信赖和关爱。说仅仅及格,是有关于社会阶层差异但并不深入,有关于人性展现但也比较俗套,有好几个有实力的明星但情节的设置却没表现出那么丰满立体的感觉。就家庭看看,温馨一刻吧。
🧲各种细节展现,🈶被美到。 1、法拉利 其实一开始我以为是野马牌[捂脸]自己都觉得搞笑,仔细看是法拉利。不得不说的是,其实与法版没有可比性。但是真的喜欢上这辆法拉利。 2、男主家面试等候区装修装饰品 最喜欢的是通往面试区的那扇玻璃双开门,深深长草,可以说太爱了。玻璃门上的图案超爱的。 等候区的户型格局,等候区长沙发,等候区洗手间,太喜欢这种户型了。 3、妮可基德曼左手写字✍🏻 我不知道别的观众是否喜欢,反正我喜欢[调皮] 教条性格也演的真好。 🧲贫富差距与文明程度对比 地处不同区域、楼层的住宅对比、你能买下棒球队吗?… 推着轮椅去公园买DM… 热狗店表达礼貌待人的点餐… 画廊画作与男主创作画视觉和销售价格冲击… 🧲残疾人护理的日常细节演绎 扣安全带、刮胡子、喂饭喂饮品、不同场合穿搭、插导尿管…残疾人车牌号… 🧲感情线 当低至谷底的人有了可以胜任的工作,赚到钱立刻给老婆家用,换房子,不同肤色且被现实生活打压极致的无声张力,离异家庭一天天好转且温情无太多言语交流的互动令人感动。 🧲你的情绪,我代你抒发。 生日礼物和长期看不顺眼的物品,我替你砸了,情绪抒发爆破力好强。 各种细节展现+剧情演绎, 我给五颗星。
有部经典,条姐相信你们肯定看过——
2011年,它在法国上映。
900万欧元的制作成本,换回了全球2.3亿欧元的收入,跻身法国影史票房第二;
一黑一白两位男主,包揽东京电影节双影帝;
甚至连今年的奥斯卡状元《绿皮书》,都有它的影子。
它就是《触不可及》。
生活中细碎的小视角,圈起了强烈的情感浓度。
人性的弧光,给影片镶上了金边。
它封神了——
豆瓣9.2分,位列第25名。
满满温情的高雅喜剧。
封神后,它被翻拍。
(阿根廷版《形影不离》)
兜兜转转,它终于来到顶级的造梦工厂,好莱坞。
用的也是顶级卡司——
近两年最炙手可热的喜剧明星,凯文·哈特。
这位从街头混混一路走上大荧幕的笑星,从来都懂得从屎一般的生活里掘出黄金。
布莱恩·科兰斯顿,《绝命毒师》里的“老白”。
金球奖艾美奖视帝都拿过,奥斯卡影帝也提过。
就连动画片的安妮奖,都拿过“最佳配音”。
妮可·基德曼,更不用多说了。
无数光环加身的大美人。
按说这套阵容,怎么都不应该出错。
但第一遍刷下来,条姐有点失望。
因为它跟原作相比,实在太“像”——
故事结构不说,连镜头构图都做到“分子级”模仿。
而原作,又是那么美好,那么不可复制。
但条姐看走眼了。
这部美版《触不可及》豆瓣开分8.7,51.1%的五星好评,大写的“F型”评分。
再沉下心来,条姐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理由:
这样的电影,固然很珍贵。
但这样的故事,更珍贵。
过了这么多年,条姐再给你们补补课。
“触不可及”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手”。
一双苍白的手,来自高位截瘫的富翁菲利普。
他也曾热爱生活,也曾热爱冒险,也曾热爱过一个人。
但他被生活搞得够呛。
癌症夺去了他的妻子;高空跳伞的意外夺去了他脖子以下的知觉。
他的灵魂,连带着这具糟朽的肉壳,被封印在轮椅上。
他从不示弱。
报以同情的护工,都被他干脆地开除。
他没有朋友,最亲近的就是每天料理起居生活的团队。
他拒绝让人走近。
执拗的难熬。
又一双健壮的手,来自刚刚出狱的小偷戴尔。
失败的婚姻,失败的家庭。
整天游手好闲,连儿子的赡养费都付不起。
最可怕的还不是穷。
是真的不在乎——
好不容易送给儿子的一本书,还是顺手牵羊拿过来的。
别人问他,你有照顾过什么人吗?
他说,有的。
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这两双手,本没有握在一起的可能。
奇就奇在这儿。
在众多优秀的竞选者当中,菲利普偏偏就选中了最不够格的戴尔作为护工。
所有人都不看好戴尔。
就连菲利普本人,也为此吃着苦头。
偷奸耍滑、挑挑拣拣...
甚至还把地下车库里的豪车偷开出去吹牛。
菲利普还是为他打着掩护。
凭什么?
说白了,要的就是他那股鲁莽。
比起细致和温柔,菲利普更需要的是“碰撞”。
能将他撞出自怨自艾的生活范围;
能把他当做一个正常人来对待。
慢慢的,你也能看到戴尔身上的某样特质缓缓从“垃圾堆”里升了起来。
他是会逼着菲利普给从未谋面女笔友打电话,把他狠狠地从不自信的舒适区里推出来;
他也会在菲利普感到灰暗的时候与之交流,一起在深夜的大街上游荡。
他会为菲利普挺身而出。
更重要的,是他在全身心地照顾一个人的过程里,学会了担当。
由最简单的金钱纽带,转换成了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
再回到起点。
“触不可及”,来源于两大看似无法攻破的困窘——
菲利普的“肉身障碍”,让他本无法体味到任何事物的触感。
戴尔的“心灵障碍”,让他本无法体味到任何真情的触感。
好在,他们找到彼此。
像一根木棍的两个极点,被命运牵拉相遇,构成一道完美的圆环;
像冰与火交融,迸出彩色的虹光。
美版取名更有意思,叫做“Theupside”。
既像是易碎物品“此面朝上”的标识,又像是指引生活向前的标志。
脆弱如菲利浦,不再那么惧怕upside-down。
低谷如戴尔,开始整装出行,走向upside。
它没有原版那样的精致优雅。
但,多了几分烟火气——
融汇种族、社会、家庭更多话题。
它好像离我们更进一步。
条姐相信这是几个好演员产生的力量。
哪怕经典台词、场景都原封不动,他们照样能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有人问,这样的“纯鸡汤”故事,值得来回来去翻拍吗?
答案都在电影外——
事件改编的真人原型,菲利普和戴尔两人至今还是要好的朋友;
这部片子被尘封许久后上映,依旧打败了同期的《海王》,获得单日票房冠军。
你就知道,有些故事,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变淡的。
它们本身,就是生活的馈赠。
疲惫常在。
愿我们鸡汤常温。
趁“鸡汤”尚热,也多给别人盛一碗。
我怎么觉得还是imdb的评分中肯一点....原版剧情有点记不清了,但是最后为什么是跟妮可基德曼和解做大结局???
3.5星,跟原版差不多,依样画葫芦,美式电影跟原版的细腻腔调感受是不一样,多出了好莱坞式的心灵鸡汤,或者说陈词滥调。但这版最大的亮点就是凯文·哈特,只要他一出场就有意思,整部电影让他带动起来。真不夸张的说,这黑哥是看过原版的观众再看一遍美版的最大动力,妮可基德曼真美。
3.5 被好萊塢娛樂化和去煽情化處理了之後就只能犧牲情感表達了
题材和故事放在那,怎么拍怎么有。美版更具喜剧效果,毫无煽情。黑人朋友矮了点。
7分。还好吧,街景和家庭风格也还原得比较欧式。但和第一次看原版的感觉还是差了很多。黑人男主的转变还是比较突兀的,家人匆忙几笔,也显得比较市侩。
基本复制了原版,温馨而逗趣。剧情有点更改,倒也合情合理。妮可女神身材真的太棒了!大屏幕上看老白也是棒棒哒----第一次在剧院看电影好激动~TIFF
原版过于深入人心,不过我同样喜欢这一版的演绎。
人生的极限在于突破自己的认知。但是前提是,要有钱……
再次诠释了笔友(网友)见光死。7.7
比原版好玩些 但是少些感动
法国原版的细节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只记得一个大致的故事轮廓,很难对比美版与原版之间的差别,不过好莱坞的改编版本比原版还要长14分钟,故事却显得碎片化、表面化,不够流畅也不够深入,很敷衍、功利的一次改编,可夸赞的段落基本是完全复刻原版的,例如Dell在Phillip最压抑又无法发泄的时刻代替他释放压力(砸东西)等。
凯文哈特像崔西摩根一样神经兮兮的,老白怎么看上去都坏坏的,像是在装残疾
很有趣的翻拍,双男主都有戏。有时候改变世界不用想那么多,做你最喜欢的事,奇迹就会发生。
翻拍的挺有美国味儿的,特别是看到老白和基德曼同框居然有了时空错乱的感觉。于是乎,有个想法,有没有需要私人陪护的?我欣赏得来classical也爱听唱hippop,看得懂抽象派印象派,也钟爱班克斯这样的街头艺术,骑自行车能双手脱把,开车能放飞自我,什么米其林路边脏摊都吃得下。最关键,我不嫌弃帮别人插导尿管。反正就是静若处子,动若疯兔。只要价格合理,包您满意~
在故事情节上,美版与原版有80%的相似度,所以在剧情和人物表演上没有明显的孰好孰坏,尤其是白人富翁这个角色上,老白和原版基本是一个表演模式。但与原版有差距的一点是,美版的故事情节很满,这种“满”导致没有给观众留下沉下心来思考的空间。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国版的配乐实在太经典!
准备去看一下法版。明显感觉美版这个美术没骗人啊哈哈哈哈美国街头就是这个色调…看完心头一酸的原因是想起来去年我在溜冰场有个老人allen一直找我说话还给我打电话 我后来给他拒接了…也许他可能真的只是善良的空巢老人…想找人说话罢了
完全复制了法国原版,好莱坞最爱干的事罢了。纯当娱乐片来看就行了,尤其是能在大银幕看克兰斯顿老爷子。
总觉得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男主结识了上层人物然后从小混混无业游民到白领的飞跃。说明接触的人很重要
比起原版,影片只是让故事变得更符合好莱坞的俗套叙事,更多的俏皮话,更多刻意的冲突,没有原版里细腻的故事留白。当然这部电影并不差,只是有原版玉珠在前,感觉怎么拍都会显得照猫画虎。
生活在底层的人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人到底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