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感缺失,是之前争论的一个焦点。在看完三个不同技术规格的版本之后,我认为这种缺失是李安有意为之,而120帧4k的技术呈现,则是将这种有意为之做到了极限。 李安想要呈现给众人的,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而是直抵人心的真实。 真实到让你感受到战场上子弹与被打碎的血肉迎面而来,真实到让你感受到两人拼死打斗时的窒息氛围,真实到让你跟着比利林恩一起迷茫与难过。当所有人都远远看着他们并称之为英雄的时候,可有人感受过他们内心的恐惧? 我在影院看到的第一个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金逸影院的60帧版本,在观影之前,这个版本也被部分技术控认为“没有那么高清到像看电视”,是相较于120帧的高规格版本更适合于普通影迷观影的版本。 但是即便是60帧的版本,一开场感仍然让我有一种在观看高清电视的感觉,直到林恩开始穿插回忆在伊拉克的生活,这种感觉才逐渐减轻。 不得不说,60帧版本的影像在3D效果、亮度等各方面就已经非常出色了,在影片开始一群大兵列队时,就能明显感觉到人物仿佛立在你面前,在战场上的镜头,大兵射击时也能感觉到子弹好像在扑面而来。通观下来,对于观众来说,“电影感”的确会弱一点,但是个人的情感也会跟着电影中人物内心的起伏而变化。 第二个版本是在五棵松耀莱影城观看的24帧版本。24帧版本对比60帧版本,缺点就非常明显了,3D效果下,被拍摄物体如汽车或者人物在进行移动时,都带给观众非常明显的镜头在摇晃的感觉,细节和亮度也相较差之不少。 但是回看这三个版本,24帧版本或许算得上“电影感”最浓的一个版本——更多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你是在远距离的看一部电影,但是对于这样一部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以直描人物内心为主的作品来说,这种距离感也会让观众的情感变化没有太大的波动。 实际上,如果你看过24帧版本的《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你就会发现其实最普通版本中所谓的“电影感”也并不强烈,这种“电影感”的缺失与高清技术并没有绝对的关联,而更应该是李安的有意为之。 那么我们一直在说的“电影感”,到底是什么? . 我想更多的是源自于过往观影中形成的习惯。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跟我们的真实生活有所差距的,比如说电影的色彩,比如说配乐,我们也是通过这些亦真亦假的、或是超脱于现实的影像与声音,来按摩自己的情感——之如此前《阿凡达》中让人惊叹的影像技术,恐怖片中生活中平常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血腥场景,喜剧片中一些怪异的引人发笑的行为。 而到了《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几乎没有配乐,大部分对话或者是人物行为的片段都是在无配乐的情况下进行的,有配乐的电影片段配乐也都比较清淡。 配乐是电影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却非常能影响人情绪的一个神奇事情。如果恐怖片没有惊悚的配乐,那么恐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读者可以自己在电脑前看恐怖片时关掉声音试验一下);比如说《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拉拉队员与林恩的对话与眼神交流,在一部我们通常观看的电影中,尤其当两个人接吻前眼神接触时,一般都会响起一些舒缓的音乐,配以两人柔情的眼神上,是不是会像个爱情故事?但是当我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会不会觉得如果配上音乐,就有点别扭?因为李安要呈现给大家的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其次这个电影的色彩异常艳丽与真实,如果你看过120帧版本的话,那么这种真实的感觉就更加强烈,强烈到甚至会让你觉得不太自然。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在后期处理时都会进行调色,营造跟现实有一定距离感的色调,比如说魔幻类的电影,通常电影总是给人灰暗的感觉;张艺谋的电影中,色彩也通常饱满、浓郁,能带给人一种有别于语言的表达。 而在120版本下,不仅仅是色彩,各个维度与细节都会异常的清晰与真实,而且所有存在于低版本3D电影中的晃动也都不见了。 这种清晰是一把双刃剑。 在另两个版本里,很多时候电影的画面都有主次之分,而在120帧版本下,一个镜头扫过来,连主角背后的人物和物体、环境,你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观众很容易被带到其他信息上。 但是更清晰可能也意味着能让你在视觉之外有更多情感甚至是味觉的感受。B班用餐的那一段,林恩看餐台上的食物的时候,有一段香肠的短暂特写,在24帧与60帧版本下,你都很难注意到那几根香肠,但是在120帧版本下,你能看到香肠的色度非常艳丽,甚至会有看上去很可口的感觉。 在班长牺牲那一段,悍马上的M2机枪扫射到人身上时,24帧版本你会感觉人消失了,60帧版本你会看到人散成血雾了,120帧版本你能看到散成血块的人肉——是不是会感觉更加残忍?而在B班进住宅搜查那一段,120帧版本下,你能清楚的看到小男孩眼里隐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这也就是120帧4K的意义:直到今日写稿,想起小男孩眼中的泪水,我都会不自觉的感觉到难过,而在另外两个版本中,小男孩的镜头难以从视觉上带给我触碰到情绪的东西。 所以说,在120帧版本下,在各个场景都更加真实,每个眼神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的情况下,你也就更容易感受一年只挣一万四千八百美元的步兵(小说中林恩的收入)林恩的胆怯、孤独,以及自己的难过。 电影在北美并没有得到像在中国一样高的评价,这也并不意外。首先电影狠狠打了伊战的脸;其次从好莱坞的套路角度来讲,李安并没有讲出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这部电影他仍旧一如既往的混杂着东西方的思维,在影片之中又借班长之口讲出“我们天生就应该在战场上”这种宿命论的东方式信仰,或许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不少欧美观众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好理解了。 影片没有很好的故事,也不那么好莱坞,但也正是这种拥有更多内心戏的影片,才能更容易让我们找到实验的结果:影像的真实程度能影响观众的感知与情感变化吗? 我认为是可以的。第一遍看60帧版本的时候,我的情绪会有波动;第二遍看24帧的版本,我可以做到很冷眼旁观的感觉,当时我以为是因为我已经看过一遍,对于情节都有心理准备了;直到我看到120帧版本的时候,看到林恩被打倒在地的时候,仿佛一块石头压在了心上,你自己也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绝望,不自觉的流下泪来。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处林恩对拉拉队女孩只透露出一点离开军队的念头,女孩就瞬间变脸,全然不似刚才甜美的模样。我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绝症后用难以听清的口音艰难说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开场前李安一直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反倒觉得,技术已经够好了,情节反而大大削弱。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看到中间差点悲愤得夺门而出。有人为了6000刀的补贴赌上性命奔赴沙场,有人随便花几万刀就为了抢一场球赛的前排座位。军人在战场每日面对生死和炸弹,而你所保卫的国家的人,他们只关心你们是不是搞同性恋。
3D电影的未来一定是高帧数的天下。这部电影就算没打开未来的大门,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在战争戏和Half time show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李安说自己抛砖引玉,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能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实在是荣幸
都嗷嗷什么鬼120帧啊,有几个真的在看电影啊,为毛没人说这个电影就是没什么故事,或者说讲了个特别土的故事,从事件人物到价值观都土,李安以往最会的那种,在有限的电影空间里传达无限暧昧可能性的神手笔几乎没用上。四星给稳定的制作水平和眼珠子美得想攒在手里偷走的鲜肉男主
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是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我想,没有比天秤座更知道选择的重要,和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可能因为我不是技术控,120帧不影响我的观感。#
不管技术怎么样,李安始终是李安,除了几个太过于匠气的镜头,故事全程平滑流利又抓人耳目。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4K 120帧 RealD3D 将观众瞬间拉近电影里 开启电影的新纪元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 更是一个男孩在地球另一侧的成长 短暂的中场休息 却让他意识到更为远大的人生和目标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吧
“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 120帧初体验,文戏部分无直观差别,每个人的脸都清晰如潮红,纤毫毕现,太挑战演员的皮肤。最明显的是5分钟战场戏,枪林弹雨,身临其境,但太短了…开头战争时间“2004.10.23”植入了安叔生日,儿子李淳相对酱油。“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
我晕帧
120帧+4K+3D,摄影机每秒都很诚实,1秒120次。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拍法有代入,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两个空间的平行剪辑,混淆了战场与生活,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相比中场,战场似乎更安全,很讽刺。
2.5。安叔也有能力拍奥运开幕式。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里大人带着第一次去逛大中电器的液晶电视区。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这部电影让我想在结束前冲出影院大哭一场,很久没看到这么沉重的电影了。那场show里的真命天女组合从头到尾都是背影,主角站在大屏幕前,头脑里浮现出伊拉克的战争画面,而此时此刻,周围是明星、焰火、欢呼的美国人,那一刻,我真想大哭一场。李安把人更深的孤独(想不出更好的词)拍得那么好!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 家人不理解 制片商利用 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 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 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 一旦入了军营 就再也出不来了 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感谢安叔亲身经历般的120帧4K体验 电影的未来
三星半,120帧的确是非常不同,非常独特的体验,亮度,清晰度,立体感都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之前看的3D大多是垃圾。不过,我的问题还是无法入戏,过度关注视觉,而在情感共鸣不多。反而是看24帧的渣版,在剧情和情绪有了更多收获
时间会证明这是电影史的一座里程碑。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