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正片

主演:乔·阿尔文,加内特·赫德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李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2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8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19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l 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取财有套果皮钢珠飞车鹿鼎记2020歼灭行动国语版夜·店REPEAT~改变命运的10个月~再战江湖(粤语版)康纳一家第六季山女无间之战特殊保镖5·无限街区碰碰狐音乐电影:奇幻城嘉年华声优广播的幕前幕后银行攻防战第一季夏日情深深默杀惊天东方号九龙之首冲天小子粤语版1883巴乔:神奇的马尾辫真爱背后双龙争珠奇门飞甲不协和音火刑警VS冰检察官梨花情蟑潮2020蚀1962妙女郎九一八事变后纪乖仔也疯狂To.Two飞天女郎脑雾研究所帕克兰医院播客大追杀:好莱坞性丑闻录春色漾荡行尸之惧:核潜艇第一季燃烧0.7度

 长篇影评

 1 ) 被宣扬的技术和被损害的故事

(文/杨时旸)
    自从120帧4k技术被大张旗鼓地宣扬,李安的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注定会引发一场争议。在海外上映后口碑扑街似乎更加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兴趣。不知道其他“低配”版本的观影感受如何,标准的120帧4k画面给人的感受很诡异。这部电影充斥着大量面部特写,原本只需中景的镜头都被义无反顾地推得极近,几乎每个角色都顶着红鼻头以及泛着血丝的面颊和眼睛。这是启用这种技术的初衷或者副作用——李安企图在这部作品中把一切变得纤毫毕见。所以,没有什么比毛细血管破裂带来的红晕更能表现这一点。当男主角林恩和拉拉队员在帷幔后偷偷亲热完毕,尴尬地走回座位时,班长问他,为什么像刚打了炮一样?(中文翻译故意回避地改成了‘像刚刚睡醒一样’),那种羞涩、掩饰和努力回归清醒的微妙红晕,只有这样的细微的技术才能得以呈现。但是,这样的“真实”恐怕不是现实意义中的“真实”,它更像是显微镜下的“真实”,一种“超真实”。
    这种技术剔除了电影独有的某种质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觉得这更像是在看高清电视。它或许更加适合表现足球比赛或者现场演出之类的内容,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近处的毛孔与皱纹都可以被凝视,远处的不同风景也都层次分明。怎么说呢,这有点像图像范畴中的“恐怖谷”理论,一旦真实度超过某个上限,它就有点古怪了。
    不知道擅长故事叙述的李安把多少精力放在了研究技术之上,至少从故事本身的层面来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有更好的叙述方式。这种在热闹现实和残酷战场之间闪回衔接的方式十分老旧,更何况在很多时候,它的转折做得过于生硬,比如庆典的焰火声、琐碎生活中敲击桌子的声音都成为了触发记忆的扳机,引爆对战场炮火的恐惧,这种做法,次数多了就显得了无新意。其实,这个故事也并非在表达对于战争的态度,更多的是在向人们展示,现实生活有时猛于炮火。
    在真实的战火中被当做英雄的人,一旦回到俗常,就必须被纳入一场表演。而林恩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一旦进入影像、解释、传颂与报道,就都被娱乐化了。他们的恐惧、自豪和悲伤都化成一种象征和固定格式,进而被消费。林恩和自卑的姐姐与疲惫的家人重逢,和想用他们赚钱的二流经纪人周旋,与充满算计的球队老板对峙,更何况还有一群把他们当做异类的吃瓜群众需要应付,自以为是的能源公司老总,没完没了询问他们各种枪械功能和杀人感受的橄榄球队队员,日常场景俨然突变成为战场,人们的语言、观点和审视态度都像是子弹,林恩和战友们像无辜的动物,被一群人环伺。林恩对只肯出五千五百美金的球队老板说,“你还不如那些圣战分子懂得对我们尊敬。”那些圣战者至少还是以命相搏,但这个衣着体面的富人,不过给出了打发乞丐的价码,就企图买断这几个战士的叙述权。某种意义上说,这群现实中的人们更危险。
    一群穿越生死的士兵,远离战火之后,发现自己必须被纳入一部电影才能把生死变现,被世人铭记,但很快就没人愿意投拍这样一部电影,他们成为了一种用后即抛型装饰物,用来短暂地被别人拿来装点自己的情操,他们最终拒绝了这种娱乐化的状态,宁愿选择回到生死未卜但真真切切的战场。这个故事中植入了有关拍摄电影的桥段,充满小小的自嘲和幽默,电影成为了一个象征,有关资本、有关娱乐化、有关对于留存记忆的需要。这其中有李安自己作为电影导演的一些隐秘又有趣的心绪和况味。
   这一群有着战争心理创伤后遗症的人们还是要选择回去,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战场。回到那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更像回家,对于旁人来说,只有在那里,这群人才真正维系了英雄的模样,这一点才最残忍。但是每条情感线索,在这部电影中都没有被更深入地呈现。
   其实,这个故事,以李安对人物心理细腻的把握和故事讲述节奏的精到,足以可以呈现出另外的方式,但现在更多的时候为了呈现技术上的先进更损失了太多其他的韵味。目前看来,这种技术不太能代表着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至少不适用于这一类故事。电影的发展方向绝不是线性的愈发清晰,相比于技术,它存在的价值还是基于情感。

 2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2016

如果有人问光棍节这一天什么最抢手,多数人大概会掏出手机翻翻购物车;但如果有人问光棍节这一天什么东西想抢也抢不到,想看也看不着,那必定只有一样东西——就是以4K、3D、120帧标榜的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在此之前,技术问题一直是受到谈论最多的话题,各种技术分析帖也是满天飞。但事实上,从个人的观感和体验来看,技术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并没有造成障碍,甚至并不是很容易察觉。初次能够察觉到的,只是更接近人眼的观感,视觉效果得到了显著增强。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李安虽则激进,但并没有革掉电影的命,120帧、4K、3D……暂时抛开这些技术名词不谈(如果可以的话),对普通观众而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绝对是一部可看性极强的电影,实验性可以忽略不计。

    更深一步挖掘则会发现,120/4/3这三个数字到底能够带来多少商业价值实在存疑,而它们所带来的技术革新确实切切实实的。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观众最惊讶的地方和最反常的体验莫过于会看到各种脸红眼睛红、景深控制、快速摇镜,这些想必都是李安为了突出真实感精心设计的机巧。几处黑白也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结尾减色所暗示的故事氛围(同样让人联想起《少年派》的还有“蘑菇”对印度宗教的提及,让人隐约能够捕捉到李安的兴趣所在和创作心路)。李安很敏锐地发现了交叉的双线故事虽然在内容上大相径庭,但却都可以用超高帧率、三维和超清三种方式综合提高真实度和临场感,从而间接操控观众情感,而这对于以前动辄就以纪录式风格体现真实的手法而言,的确是完全不同、另辟蹊径了,因此也无疑是对电影语言的再造和颠覆。

    从故事本身来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仍旧是一部极为精巧的水准之作。故事背景设置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故事的主人公比利·林恩在战场上救下了自己的班长,并和敌人进行了肉搏。拜媒体所赐,林恩从伊拉克战场回归之后便成为了全国熟知的英雄人物,整个故事便是通过林恩对伊拉克战场的回忆和美式足球联赛中场表演双线并进的方式讲述出来。在这之中,比利·林恩一生中“最惨烈的时刻”与碧昂斯的表演同时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编剧可谓颇富匠心,节奏上也可谓严丝合缝。

    李安的电影,从来不是难于理解的类型。这部新片也不例外,有些时候甚至是显得过于“肤浅”了。比如比利·林恩在经过艰难抉择之后最终选择归队,很多人就认为仅仅是“兄弟义气”,或者是“美式主旋律”的体现,其实不然,甚至恰好相反。影片结尾,林恩在与姐姐的对话中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我多想让你为我感到骄傲。”“为我感到骄傲”(be proud of me),这句话在英语中简直不能再常用,然而在这里,作者实际是在暗示他在且仅在部队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那么,作者也无疑暗示了一层潜台词,向观众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林恩在德州时为什么只是个“小混混”?为什么在美国本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关于这一点,电影中并没有透露太多,对于比利·林恩的生存环境也并没有太多交代,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极少的描述勾勒出他的家庭情况:他政治上极度保守的父亲,被豪车撞伤却无钱医治的姐姐……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显得有些落魄和贫穷的家庭(用林恩姐姐的话说,“这个家真是糟透了”)。正是在这样看似极简的交代当中,我们可以一窥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社会状况,可以料想美国底层民众生存的窘况,甚至可以看到新总统特朗普胜选的民意基础和潜在必然。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对美国近十年来的政治社会状况都有着惊人的前瞻和深刻的认知。

    “隔阂”是这部影片的又一大主题,但却也不是通过惯常的方式展现的。片中,比利·林恩的创伤性回忆很多都起到了结构性作用,另一些则具有高度的讽刺意味,比如碧昂斯中场表演的高潮时,银幕上迎面飞过两颗绘有国旗的炸弹,随后化作了美丽的焰火。反观此时120帧的比利·林恩,脸上是一脸惊恐,心里是万马奔腾。正如林恩所说,“一生中最惨的一天给人庆祝,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美国社会与战场士兵的真正隔阂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商人的压榨、观众的打趣、赛场人员动手伤人……隔阂、不解、无知、亵渎,无处不在。归根结底,比利·林恩等一干士兵的真正悲剧不在于经历过悲欢离合、生死考验,而在于英雄不再是人物,而成为了国家符号,英雄的事迹不再是真实,而成为了量贩商品。他们不得不在社会对他们的“功绩”的反复提及和褒扬中咀嚼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刻,无限接近“他人即地狱”的哲学悲剧。至于爱情的火花,无非就是一个修饰的音符,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浪漫而伤感色彩。

    几乎可以料想,《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全球范围内并不会获得一片赞誉一声。对一些观众来说,它的技术太激进了;对美国观众来说,它的批判太尖刻了;而对中国观众来说,它的表达又太温吞了。不过,这也正是李安的优势所在。他似乎完全不在意讨好某一批观众,只是“一意孤行”地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他能够游刃于当代政治社会文化之中,面满笑容下藏着几颗让人心悸的獠牙。其实,李安到底还是那个李安。

 3 ) 我看了三个版本的《比利·林恩》,才决定来谈谈这部电影

电影感缺失,是之前争论的一个焦点。在看完三个不同技术规格的版本之后,我认为这种缺失是李安有意为之,而120帧4k的技术呈现,则是将这种有意为之做到了极限。 李安想要呈现给众人的,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而是直抵人心的真实。 真实到让你感受到战场上子弹与被打碎的血肉迎面而来,真实到让你感受到两人拼死打斗时的窒息氛围,真实到让你跟着比利林恩一起迷茫与难过。当所有人都远远看着他们并称之为英雄的时候,可有人感受过他们内心的恐惧? 我在影院看到的第一个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金逸影院的60帧版本,在观影之前,这个版本也被部分技术控认为“没有那么高清到像看电视”,是相较于120帧的高规格版本更适合于普通影迷观影的版本。 但是即便是60帧的版本,一开场感仍然让我有一种在观看高清电视的感觉,直到林恩开始穿插回忆在伊拉克的生活,这种感觉才逐渐减轻。 不得不说,60帧版本的影像在3D效果、亮度等各方面就已经非常出色了,在影片开始一群大兵列队时,就能明显感觉到人物仿佛立在你面前,在战场上的镜头,大兵射击时也能感觉到子弹好像在扑面而来。通观下来,对于观众来说,“电影感”的确会弱一点,但是个人的情感也会跟着电影中人物内心的起伏而变化。 第二个版本是在五棵松耀莱影城观看的24帧版本。24帧版本对比60帧版本,缺点就非常明显了,3D效果下,被拍摄物体如汽车或者人物在进行移动时,都带给观众非常明显的镜头在摇晃的感觉,细节和亮度也相较差之不少。 但是回看这三个版本,24帧版本或许算得上“电影感”最浓的一个版本——更多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你是在远距离的看一部电影,但是对于这样一部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以直描人物内心为主的作品来说,这种距离感也会让观众的情感变化没有太大的波动。 实际上,如果你看过24帧版本的《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你就会发现其实最普通版本中所谓的“电影感”也并不强烈,这种“电影感”的缺失与高清技术并没有绝对的关联,而更应该是李安的有意为之。 那么我们一直在说的“电影感”,到底是什么? . 我想更多的是源自于过往观影中形成的习惯。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跟我们的真实生活有所差距的,比如说电影的色彩,比如说配乐,我们也是通过这些亦真亦假的、或是超脱于现实的影像与声音,来按摩自己的情感——之如此前《阿凡达》中让人惊叹的影像技术,恐怖片中生活中平常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血腥场景,喜剧片中一些怪异的引人发笑的行为。 而到了《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几乎没有配乐,大部分对话或者是人物行为的片段都是在无配乐的情况下进行的,有配乐的电影片段配乐也都比较清淡。 配乐是电影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却非常能影响人情绪的一个神奇事情。如果恐怖片没有惊悚的配乐,那么恐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读者可以自己在电脑前看恐怖片时关掉声音试验一下);比如说《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拉拉队员与林恩的对话与眼神交流,在一部我们通常观看的电影中,尤其当两个人接吻前眼神接触时,一般都会响起一些舒缓的音乐,配以两人柔情的眼神上,是不是会像个爱情故事?但是当我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会不会觉得如果配上音乐,就有点别扭?因为李安要呈现给大家的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其次这个电影的色彩异常艳丽与真实,如果你看过120帧版本的话,那么这种真实的感觉就更加强烈,强烈到甚至会让你觉得不太自然。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在后期处理时都会进行调色,营造跟现实有一定距离感的色调,比如说魔幻类的电影,通常电影总是给人灰暗的感觉;张艺谋的电影中,色彩也通常饱满、浓郁,能带给人一种有别于语言的表达。 而在120版本下,不仅仅是色彩,各个维度与细节都会异常的清晰与真实,而且所有存在于低版本3D电影中的晃动也都不见了。 这种清晰是一把双刃剑。 在另两个版本里,很多时候电影的画面都有主次之分,而在120帧版本下,一个镜头扫过来,连主角背后的人物和物体、环境,你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观众很容易被带到其他信息上。 但是更清晰可能也意味着能让你在视觉之外有更多情感甚至是味觉的感受。B班用餐的那一段,林恩看餐台上的食物的时候,有一段香肠的短暂特写,在24帧与60帧版本下,你都很难注意到那几根香肠,但是在120帧版本下,你能看到香肠的色度非常艳丽,甚至会有看上去很可口的感觉。 在班长牺牲那一段,悍马上的M2机枪扫射到人身上时,24帧版本你会感觉人消失了,60帧版本你会看到人散成血雾了,120帧版本你能看到散成血块的人肉——是不是会感觉更加残忍?而在B班进住宅搜查那一段,120帧版本下,你能清楚的看到小男孩眼里隐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这也就是120帧4K的意义:直到今日写稿,想起小男孩眼中的泪水,我都会不自觉的感觉到难过,而在另外两个版本中,小男孩的镜头难以从视觉上带给我触碰到情绪的东西。 所以说,在120帧版本下,在各个场景都更加真实,每个眼神都让人看得一清二楚的情况下,你也就更容易感受一年只挣一万四千八百美元的步兵(小说中林恩的收入)林恩的胆怯、孤独,以及自己的难过。 电影在北美并没有得到像在中国一样高的评价,这也并不意外。首先电影狠狠打了伊战的脸;其次从好莱坞的套路角度来讲,李安并没有讲出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这部电影他仍旧一如既往的混杂着东西方的思维,在影片之中又借班长之口讲出“我们天生就应该在战场上”这种宿命论的东方式信仰,或许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不少欧美观众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好理解了。 影片没有很好的故事,也不那么好莱坞,但也正是这种拥有更多内心戏的影片,才能更容易让我们找到实验的结果:影像的真实程度能影响观众的感知与情感变化吗? 我认为是可以的。第一遍看60帧版本的时候,我的情绪会有波动;第二遍看24帧的版本,我可以做到很冷眼旁观的感觉,当时我以为是因为我已经看过一遍,对于情节都有心理准备了;直到我看到120帧版本的时候,看到林恩被打倒在地的时候,仿佛一块石头压在了心上,你自己也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绝望,不自觉的流下泪来。

 4 ) 你当强壮,并且纯粹。

时隔四年,李安又带着新作归来,从少年派到比利林恩,他依然延续了少年与成长的主题,依然是着力去刻画一场成长的阵痛,两位少年都同样失去心爱之人,同样直面死亡本身,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试图加入更多,对战争的反思,对荣誉的质疑,以及最核心的对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信仰的追寻。而且这一次,在我看来,无疑他距离那个答案又更加推进了一步。

如果说早期李安的故事更擅长的是去表现人际关系的张力,比如推手三部曲,那么,从少年派 到比利林恩,李安开始越来越专注于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向内挖掘故事,专注于对个人孤独的纤毫毕现的表达,再以灵魂深处的痛苦蜕变为一面镜子,反射出整个世界的光怪陆离。他也越来越确信了一件事,越自我的,才会是越普世的。

一向佩服李安选角的眼光,无论是上一部戏里的印度少年,还是这部戏中的美国少年,都带着一种既朴实羞涩如孩童,又明显成熟于同龄人的复杂气质,有一双温柔眷恋尘世,又对形而上的终极之物充满渴求的眼睛。他总是能准确的抓住那一份独属于少年的,浑然天成的动人。

人一生动人的阶段不多,青春期当然是最闪耀的那一个,那时的人以惊人的速度飞快长大,骨骼,胸脯,都在时时承受着生长带来的冷不丁的疼痛。

与此同时,灵魂成长的速度更是惊人,比雨后蹭蹭冒尖的春笋更快,童年那纯真而黑白分明的世界观,无法容纳快速成长的灵魂,就像童年的衣服无法容纳迅速成长的身体,它们在灵魂的急速膨胀之下迅速崩毁。

青春的灵魂如同困兽,在命运的冰雪之中赤身裸体,它迫切的想寻找一套新的价值观,来护卫自己,从未如此迫切的渴求被保护被温暖,被理解,被黑暗中的光芒指引。

青春的身体与灵魂,都带着初生的新嫩,无比敏感,轻轻一碰就能痛彻心扉。少男少女们对世界和自身都感到如此困惑而又陌生,那种如燃烧弹一般的生命力如此真实,种种感觉如同烟花绽放。那是成年之后的麻木的人们再难重新体味的感受,所以人们总是一再的怀念青春,怀念那些疼痛又美妙的感觉。

看着比利时,我心中无数次想起拉里,毛姆《刀锋》中的那个男孩子,无疑他们是太过相似了。同样是一个愣头青,去服了一场兵役,亲眼见证了战友的死亡,同样的陷入不可自拔的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和困惑之中。

不同的是拉里从此放弃一切。他先是钻进书堆不舍昼夜的阅读好几年,又徒步在异国的乡村行走。他和许多人谈话,做许多无用之事,浪费大好光阴与前程。他一路徒步走到了印度,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他心中如冰山般的疑问一点点被敲碎溶解,最后他回到伦敦,成为一个最最平凡的计程车司机。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拉里曾说生命的欢愉就像一团云雾,它遮挡住了死亡的悬崖。但若有一天,大风猛然吹散雾霭,死亡就如此赤裸裸的出现在你眼前,试问看过这一切的人,还如何像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奔跑跳跃呢!

当比利把尖刀插入圣战徒的咽喉之中,他一定深深记住了那双充满了痛苦和仇恨的血红的双眼。那样的一双眼睛,他也曾在一个伊拉克小男孩身上看到过。盲目的杀戮和仇恨代代相传,夺走人们命中挚爱,没有能说清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该如何让 它停止。而这一切 却被冠以荣誉之名。

我为你祈祷,比利的嫂子如此说,我真的为你骄傲。
当那个漂亮的拉拉队女孩吻了比利,临走之前,她说了同样的话。我为你祈祷,我为你骄傲。
为你祈祷,这话我也常常听到。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呢?为你祈祷的人们,真心在乎你的死活吗,还是仅仅只是表达一份惠而不费的好意呢?

比利说,只有一点,还不如没有。
圣战徒都比你更加懂得尊重。

唯有姐姐凯瑟琳有切肤之痛。
她同样是从死亡深渊中被拯救回来的人,是真切经历过成长剧痛的人。只有她才知道死亡有多真实可怕,是如何的迫在眼前,也唯有她知道与生命本身相比,所谓的荣誉都只是过眼云烟,一文不值。

但比利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
因为布雷迪上士,也就是死去的班长“蘑菇”。

全剧最美的一段镜头,莫过于蘑菇与比利的那段菩提树下说因果。
如果说比利是那个仍然在迷茫的拉里,那么蘑菇无疑就是那个已经找寻到答案的拉里。

他说,无需质疑,无需迷惑,我命中注定是属于这里。
他说,比利,别忘记那一枪已经开了,无论留在故土,还是客死他乡。生命的意义不是停留在无穷无尽的思考之中,不是迷失在五花八门的选择中,不是困惑于他人形形色色的评论中,它在于认定,你如今到底身在何处,你肩负怎样的责任,你的生命又与何人紧紧相连。

你不需要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为了任何看似伟大的命题去牺牲,你要的信仰只是那浩大于你自身的东西。

所有的不幸,都来源于不信, 如果每当你确定一个信仰之后,你都不断的再去推翻它。每当你拥有希望,却又忍不住去拆毁他,用理智的显微镜去对它的缺点无限放大,挑挑拣拣,无论是一个工作,还是一个爱人,你永远在怀疑,这是不是最好的?这为什么和我想象中不一样?这到底有何意义?
最终,你总是选择放弃,选择离开,你永不满足,永远满心缺憾,永远一无所有。你像掰棒子的狗熊,掰一个,扔一个 ,永远找不到田里最大的那个。最后当你回头时,身后只剩下被你遗弃的旷野,满目疮痍,一地狼藉。

说真的,生命最终到底能够剩下些什么?谁曾直视过逝者的双眼?谁能说,我无愧于我的一生?又有谁在现在活着,是为了在未来获得宽恕?

没有什么是可以绝对纯粹而完美的。
这场战争是正义的吗?是美好的吗?当然不是。
它充满了死亡和杀戮,充斥着政客的权力斗争,充斥着各种利益集团背后那无尽的盘算。
姑娘们高歌:“哦,我需要一个士兵,强壮到能够保护我。”
而你的父母只需要一个被邻里夸耀的好儿子。
还有些人,需要的只是你战争英雄的光芒,来为他商业上的筹划加持一份虚拟的情怀。
更有人嘲笑你不过是个傻大兵,同性恋。
但你到底是谁?你为了谁而战?这场战争是否真有意义?你为之付出生命的到底是什么?是国家的利益,还是商人的算计?是父母的荣耀,还是女孩们充满崇拜的眼神,她们热情似火的亲吻?你究竟为何而战?


如果你想放弃,你当然可以挑出1000个缺点,再找出1000个理由。
但你若坚持下去,就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你在爱。
你爱那些跟你并肩作战的兄弟们,那些和你一样命中注定属于这里的少年人。
你想和他们在一起,想守护他们,他们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们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像圣经中的路德,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的国就是我的国。

安妮宝贝很爱说一句话: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期待。
确实,这个世界不符合任何人的期待。
若你足够聪明,你迟早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完美到值得信仰的,一份工作,一份婚姻,一场战争,一个团体。任何处境都可能是千疮百孔的。
但是,世界不完美,所以你就沉沦的心安理得吗?
完美,是不是说你要一定在1000个处境里反反复复的跳来跳去,不断的去选择那个更完美,更没有瑕疵的让它来适合你呢?
不是的,而是你,可以照亮你的处境。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曾说:
“命运本身是中性的,它等待着被一个目的照亮,以便表露自己是一个对手还是一个助手。有如一块岩石,如果我想搬动它,它便表现为一种深深的抵抗,然而当我想爬到它上面去观赏风景时,它就反过来成为一种宝贵的援助。人总是试图说明自己生活在限制中,是不自由的。如果命运并不是我的选择,还有什么责任?能够负担什么罪责呢?然而英雄与懦夫的区别,不在于他是不是怕死,是不是怕苦怕痛,而在于他敢不敢正视自己的这种自由,承担起自己的存在,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就像蘑菇在残酷到足以扭曲人心的战场之上,始终不忘在每一次战斗之前,对队友说,我爱你。因为他已明白,这场战争不是属于国家的战争,是属于他自己的战争,战争或许失败了,但是他的信念从来没有失败。

中国古话也常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到底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懦夫呢?
那些看似无比聪明的人,他们永不满足,永远都在挑挑拣拣。他们永远无法下定决心去做些什么。因为他们总是太容易看出这个或那个东西的破绽,这个或那个人的不堪。
他们总是太容易失去信仰。
所以尽管他们的选择有那么多,他们却永远不信,永远充满迷茫。永远在等待,永远在期望,也永远在绝望。

蘑菇对比利说,这就是欲望。

所以蘑菇毫不犹豫的说,我去了。
于是端起机枪冲进战场,仿佛殉道。

他的眼神如此温柔清澈。
他是如此强壮,而且纯粹。
他毫不怀疑,他死于确信,他是幸福的。

最后,他说,比利,你终于来到这里。

---------------------------------------------------------------------------------------

补充一点:
看完几天以后,很多镜头仍不断在脑中回放
忍不住再来夸李安导演几句:
李安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他出片很慢,但是真的没有扑街的。
李安两个字就意味着可以放心看。
4年才出片一部,他没有被盛名催逼,慢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选角,选本,镜头的取舍,都是心思
但最后出来的效果却自然流畅,看不出雕琢痕迹。这是大师风范。

他拍比利,其实就是在拍自己。
他就像比利一样,被冠之以国际大导演的光环,经常被拉到各种秀,被各种当英雄。
但是他通过这部作品对自己说:
我就是一个纯粹的战士,我能做到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尽责。
DUTY IS PRIDE。
因为他知道所有幸福的人都一样,没有选择
无论你们赞也好,骂也罢,觉得有没有意义都好,我只想做好自己命中注定的事。
他对自己的初心坚定,不为外界环境所动。
如同寿司之神,如同村上春树。

你平凡,真的不是因为你在做平凡的事
而是因为你总是自命不凡的,认为你所做的配不上你。
真正不凡的,是那些认真把平凡之事做到极致的。

再次感叹一下:只有纯粹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牛逼的作品。
感谢李安导演。期待你的下一部佳作。

 5 ) 用120帧靠近角色的灵魂

星级:★★★★

我并没有感觉到4K 120帧3D版本和普通的24帧2D版本在本质上有太大的不一样,我前后看过这两版,真正让我记住的都只是故事本身。

对于120帧的版本,眼睛所能察觉到的不一样,只是它更亮,更立体,多了一层泛蓝的光(应该是特制眼镜的缘故吧)。反正第一感觉是一切从未如此清晰过,眼睛很快适应了之后,看电影就像你以前看过了DVD,一下子给你换上了蓝光碟,可以看到了更多的细节,眼睛也不累了。从观看的角度,它是有益的,但不会给你一种从未见过的奇观式的差异,你甚至最后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

李安导演一直在提这个120帧的新技术,新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了这个新技术,他在电影拍摄上的调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的优点和缺点都要靠李安自己探索。

这不是《阿凡达》《奇异博士》那类奇观式的电影,我们不知道它拍起大片是什么感觉,不过这项技术让银幕上的细节异常清晰,演员脸上的毛孔、斑点,眼睛里的血丝都看的清清楚楚。从细节来讲,那些烧钱做特效的片子,很难想象真做120帧时需要多花多少钱。像DC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那类黑漆漆的电影,电影高潮时的夜戏大战根本就看不到细节,省不少钱。

因为120帧的画面实在太清晰,所以演员基本上就是素颜,因为皮肤的一丁点瑕疵都会被镜头捕捉放大。所以片中的灯光都尽可能的模拟自然光,看不到具有电影感的打光,整个画面非常的明亮,这让一切显得异常真实,不知道用这样的技术,打很戏剧化的光,片子的观感会不会变得很假。

不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灯光足以提名奥斯卡,它的难度就像格斯·范·桑特当年拍《哈维·米克》,看着没有打光,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到了片场,实际的光都不能用,都需要模拟自然光,看着还要像没打光。

有些人可能觉得不打光的问题就是容易感觉像纪录片,缺少所谓的电影感,像高清电视,其实这个观点纯粹是瞎扯淡。

为了这项新技术,片子用了很多固定镜头,就连阿富汗战场也是很稳定很流畅的摄影,没有手提或者肩扛镜头。120帧的流畅画面,眼睛已经察觉不到脱帧和卡顿的现象,这时候太晃动的画面容易让人产生眩晕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在万里无云的大白天,乘坐电梯快速爬升到828米的迪拜的哈利法塔顶端,如果你的眼睛从透明玻璃往外看,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双腿发软。当电影清晰逼真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摄影上还用了大量的近景和特效镜头,画面的景深很深,可能是为了画面足够的曝光,摄影机的光圈开的太大。这也是所谓电影感变弱的原因,不过在我看来,这些相应的技术调整都不是问题,这样一个中场表演的故事,就是一场大型的直播秀,120帧的画面刚好足够有现场感,让人有如临现场的感觉,和全景VR直播有的一拼。

用3D 120帧拍演员的表演,就像把你放到一个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你隐形于演员之间,他们在卖力的表演,你可以近距离,甚至趴到他们脸上观看。对于表演,这样的距离有点近的可怕,想象一把刀子刺入一个人的脖子,你看到他在挣扎,看到的眼睛圆睁,白眼球在慢慢充血,一丝丝的从白变红。

这样的技术一旦遇到坏品味的导演,绝对可以让人做恶梦。好在李安在新技术面前相对保守,选择了很安全的做法,它在细节的呈现和临场感上逼真到可怕。

这个新技术之外,这是一部非常李安化的电影,以前你可能觉得李安并没有鲜明的作者化的导演风格。直到这一部,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李安的导演风格不像其他人一样,在灯光、美术、摄影或者音乐上辨识度很高,李安的风格在于他看待故事的方式。比如片子的配乐用了云淡风轻感的吉他,配乐非常的克制,和《断背山》如出一辙。

以前大家开玩笑套用李安那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青冥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绿巨人”等等,其实这就是李安的执迷和套路,他每次讲故事的套路。就连他在文化上融汇东方和西方,会在表达上如何走钢丝,满足东西方观众,都是同一种套路。

如今这些在《比利·林恩》之后,你突然能摸清李安的套路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之后,李安也是我心目中作者化风格极强的大师了。李安讲故事,每次都是个体的选择,也不是理智上最正确的选择,每个故事到了李安那里,都有他看待世界,都有他思考的方式。

李安对这个故事的看法还是他那套要靠个人去领悟的讲法,他用120帧的新技术,让你离男主角比利·林恩足够的近,让你尽可能的去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它提到牛仔、石油、战争、反恐、爱国和个人自由,但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反战电影,更不是《美国狙击手》《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那类的美式主旋律。它对美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提出了质疑,但并没有给出答案,最后他聪明的选择回归到比利·林恩这个个体,给这个普通的个体指出方向,但当个体的悟性扩大到群体,你会发现方向好像就不管用了。所以李安这次的钢丝走的不够稳,美国主流观众可能不太买账,但对反恐战争没什么经验的海外观众,特别是东方观众应该更很容易接受。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比利·林恩最后终于主动选择了,但战争和爱国这事,终究还是属于大众的。身为士兵,他只能回到战场,拿起枪,去尽自己的职责。在这个故事里,比利·林恩周围的人不能了解他,他的家人不能,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女孩不能,他最亲密的姐姐也不能。人们对待战争,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一次李安用120帧的高清画面让你近距离的观看战争,认识比利·林恩,你也同样很难理解战争是什么,只有像比利·林恩一样,亲自上了战争,你才能真正明白,这就是电影真正想说的。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用去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的时间,看这个男孩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学会主动的选择,走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其中透着的不是爱国,不是军人的职责,不是英雄主义,是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美国小镇青年在生活面前的无奈。他需要归宿感,他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比自我更大的东西,最后他觉得他找到了。

 6 ) 一个存在主义者如何回答“普度众生”的问题?

李安的哲学是东方哲学(大乘佛教)与存在主义的深刻结合。这种结合在《少年派》中体现为海阔天空的场景构想和奇幻的宗教体验。派是我们爱做梦的年少,对奇幻和冒险的憧憬。而比利林恩中,所有美丽和幻梦被导演冷酷地打破,只变成三个字,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美色,食物,金钱。

作为一个看《少年派》不下十遍的李安迷,我已经很习惯李安的套路。李安善用暗语,真正的表达和看不见的情绪推动,全部是在冰山之下,要前后结合起来思考的。在这里,我慢慢把自己看见的一些暗线挖出来,昨天晚上刚看的,有很多细节之处可能会有偏差,还请大家指正。

让我们先从“美色”这条线来看。这条线的明线是:林恩和姐姐对话,说明自己是处男。接着作为英雄接受采访,十分钟后跟美丽的菲姗make out。球赛开始,奏乐,在这个圣神的时刻林恩对未来生活产生极其美好的幻想,泪流满面。歌舞表演结束后,B班和工作人员争执,啦啦队姑娘们来拉手走下去,此时林恩和菲姗有了第二次对话,这一段很平淡的对话里藏了很深的玄机。最后,两人在比赛结束后接吻,告别。林恩看到姐姐,又说了这句话:我可能到死都是处男。

在这条线中,大家可以先思考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1、一个长得不错的德州白人男生,为什么19岁还是处男?(这不符合常理)
2、情绪高潮的性幻想,大房子,金毛狗,为什么导演刻意安排的是女上位?为什么比利当时会泪流满面?
3、菲姗和林恩的第二次对话中,说道自己为了琐事烦恼,提到(引擎作响,室友的猫把沙发抓破了),这两句台词是什么含义?
4、告别的时候,菲姗对林恩表达崇拜,大家都解读出来她爱的是英雄的标签,为什么最后林恩对姐姐说自己仍然是处男? (否认和抹去刚刚发生的一切)

第二条线则是“食物”,人活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吃饭而已。从《饮食男女》开始,李安对于食物的语言和意义就已经驾驭得相当纯属,吃什么,和谁吃,怎么吃,食物本身就带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种种含义。我们回顾一下从影片开始:林恩刚刚回家的时候,母亲说做芝士焗鸡给他吃,冰箱里已经放满了他喜欢的可乐和Dr.Pepper。家人的晚饭,菜品是可乐、芝士焗鸡(火鸡)以及一大坨很难看的藜麦。进入体育场内,两边售卖的Papa Johns, Burger King 和各种香肠。刚刚坐下来的时候,他们盯着前面的观众端着大份的Burger和薯条,有了这样一段对话:“你说这些人在想什么呢?”“深沉的问题吧,哲学,上帝,生命的意义。” 接下来,是华丽的午饭,镜头特写又落到了羽毛装饰的火鸡上,被装饰得丰满华丽的自助餐吧,然后是狼吞虎咽的B班大兵们,吓到了旁边穿香奈儿套装的一位老奶奶。餐桌上,一位页岩气开发商过来对话,然后被当成出气筒骂了。之后,B班大兵回到座位上,买来的饮料是一人一杯咖啡。中间有人突然拿到一瓶Whisky,藏起来(重要,注意!) 并不知道那瓶Whisky是哪里来的,只知道有人送的。另一个和食品有关的暗语是“头疼药”,一共出现了三次,从车上跟manager要,到了会场后manager忘记给他,后来见完大老板之后给比利了。此外,牵强一点地说,死去的上校名字,也和食物有关,他叫“蘑菇”(Mushroom)。

在食物这条线中,大家可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为什么死去的上校叫Mushroom(蘑菇)?你知道蘑菇是什么的话,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导演会这样取名了。
2、林恩的家庭晚餐,火鸡,藜麦,可乐,整个餐桌上的画面色彩是非常单调的。儿子载誉归来,为什么我们却完全感觉不到欢乐、庆祝的家庭氛围?
3、导演用食物渲染普通美国民众,肥胖、臃肿、粗鄙,无节制的喝可乐、吃汉堡、吃薯条、披萨的样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在那顿很华丽的午餐中,为什么导演要刻意渲染大兵们狼吞虎咽,惊呆四座的样子?当中有一句重要的台词是:体育场的蛋糕太好吃了(The Stadium Cake is so good), 为什么导演选中的食物是一块没有营养的奶油蛋糕 (而不是鹅肝、牛排等更好更高级的食物)?
5、“头痛药”前后三次的出现,都在说明什么?
6、那瓶Whisky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忽然就有人送他们whisky了,那是谁呢?为什么要送他们Whsiky呢?

最后,刚刚提出的所有问题,明线暗线,可能都要串联到“金钱”“贫富”的主题上来。关于金钱这条线:从高级酒店,加长悍马开始,我们有了一个华丽的场景开端。悍马上黑人公关说,拍电影,一人十万美金,然后他们开始讨论十万美金要拿来买什么。镜头跳转,比利回家,他家的楼很破,年久失修的样子。和嫂子对话,说哥哥出去打工了(后来这个哥哥在整个家庭场景都没有出现)。父亲瘫痪。再到姐姐身上的疤痕,深夜打工开车回来被一辆奔驰撞了,在医院时未婚夫甩了姐姐,比利愤怒地砸烂了有钱未婚夫的新跑车,才被迫入伍。大老板,球队的拥有者Ogasby,第一次问候他们、在镜头面前表达对英雄的崇敬,第二次出现则是和他们谈合约,画风突转。吃饭时,谈到退伍后,有一名技术兵说道自己可以去IT企业,收入很好。中间和waiter小哥一起抽烟,三个人说有人花二十万美金只为了能买个座位的权利,而自己要养家,待遇太差了,也想去当兵,能拿到六千美金,还有很好的福利待遇。三个人默默无语,抽完一支烟。再转回拍电影,十万的报价,希望落空,唯一的offer只要班长和林恩,变成了每人5500美金的巨大落差。到最后结束前,姐姐来找他,开了一辆显然很旧的酒红色二手车。

金钱,是现代社会中所有行动和所有存在的根本原动力。食物、衣着、住房,也无不跟金钱有关,在单纯的金钱线中,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是:

1、林恩和B班的大兵们,从他们想买的东西来看,说明他们的原生家庭状况如何?
2、从林恩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来看,为什么他们的家庭较穷?
3、姐姐想把林恩留下来,除了负罪感和舍不得,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4、关于金钱的矛盾激化,在老板身上得到体现,老板将他们请来体育场,在镜头面前各种尊敬和崇拜几乎流泪,到会议室里谈电影Offer的冷酷无情,老板在想什么?
5、为什么吃午饭的时候,做页岩气的企业家如此友好,却激怒了班长?
6、剧中下台之后,大兵和工作人员发生第一次矛盾冲突,与在停车场内工作人员冲上来打人,为什么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对他们如此粗暴野蛮,甚至还要冲上来报复? (临时工啊,临时工)

好,三条线,几个主要问题讲完了。接下来我们一层层地把冲突、矛盾和价值观的变化,重新构建起来,最终理解,导演在这部戏中,怎样一层层地构建梦想,再打破梦想,最后来完成了——大乘佛教与存在主义深刻结合的哲学表达。

整部电影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比利林恩的自我价值,幻想,崩塌,与重建。

在第一层,我们看见的是荣耀,是大兵们牺牲自己而保卫国家,得到关注和荣誉。此时,他们的意义被构建为国家的英雄,是众人的骄傲。大兵们自己也在这个角色中感到非常飘飘然,这是他们的第一层幻觉,我是英雄,我正在被崇拜、被欣赏,我们可以和真命天女一起演出,我们在全国上各种主流媒体得到关注。这是第一层的幻梦。

然后,第一层幻梦就很快被破掉了。“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这样的人是不是值得被保护?”脑满肠肥的,庸俗不堪,甚至对他们恶言相向的普通民众。很快打破了这种我为人民的幻想。

当他们开始讲冠冕堂皇地话的时候。当比利是为了避免入狱而不得不参军的时候。当他们在媒体面前美化自己的军旅生涯的时候。他们回到第二层的现实——参军也许并非是一种主动的、为意义献身的伟大选择。它其实是每个人出于无奈,走投无路而被迫做出的选择。就像此时此刻银色勋章加身的比利,其实只是为了避免入狱、为了姐姐才不得不参军。就像他们被认为是英雄的那场战役,紧张、混乱而没有章法,策略失误和mushroom的牺牲。他因为那一天而成为英雄,那却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并不光荣,也并不伟大的一天。

从无所不能的英雄开始,李安轻轻就破掉了这个云端的幻梦,把他们拉到了深深的地底,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深渊中挣扎,都只是在美国社会中没有选择的普通人。比利问班长,如果你有选择,你还会回伊拉克吗?班长说了三次,我没有其他选择,所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其实,英雄是假象,没有选择,才是真相。那么,我们因为穷,因为我们无能为力,因为没有其他选择,采取参与战争,我们是loser,这就是全部的意义和答案吗?

这里,还有第三层的幻想,我们曾经没有选择,那今天,当我们已经是英雄之后,是否可以用英雄的名义,来商业社会换一个合理的价码,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上媒体,站台,被采访,都是虚假的光环,但随之可能而来的“十万美金”,却是所有大兵们一直念念不忘最重要的事情。人可不可以单纯地给自己一个对价,把自己当成某种商品出售呢?钱带来某种安全感,选择权,和人生被改变的喜悦。是否可能呢?

而十万美金标志着的,从“英雄”到“成功变现”的路径,最终被证明走不通。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真的有价值吗?对于B班的同学来说,他们将自己的英雄价值,锚定在了拍电影的10万美金Offer上。活在商业社会久了的人,都知道用价码来衡量一切。那么,什么虚无的、爱国的的意义如果不能被“庸俗众人”认同

班长与比利在老板会议室里,因为5500美金,而感到自己像乞丐般受辱,最后说:sometimes nothing is better than something。有时候,什么都没有,比有一点总好。这句话背后,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如果商业社会给出的价码够高,好,那么我们其实是不介意卖自己的。但第二层,心理落差,带来的价码落差之后,就像“英雄值十万”在三小时后通货膨胀就贬值到了“五千五百美金”的时刻,就是自我价值摔得粉碎的时刻。

好,第三个商业变现的梦想破灭了。自我价值该去哪里寻找?

这个体育场不属于他们,这个社会,这些梦想,可能也不属于他们。属于他们的,可能只有战场,真实的,伊拉克战场,真实的远方。他们只拥有彼此,也只属于彼此。

回到悍马车,开往营地。他们如释重负地说,I love u。共同经历一场幻梦,一场破灭,而最终,一切就像是一块好吃却没有营养的奶油蛋糕,像是烟花瞬间绽放却毫无真实。所以,任何事,其实都只是人,面对自己的本心,自己当下状况的选择。当它被标签化,被阐释、被放大,被解读,甚至可以交换和买卖的时候,都只是带来更多痛苦的妄念和假象。

印度教,mushroom,谈因果,谈something larger than life,象征物是那一只白象雕塑。佛教建立在三条绝对真理上,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诸法无我。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诸行无常和诸受皆苦这两个法印,是古印度智者们早已发现的真理,“诸法无我”是佛陀自己发现的真理。那么,李安选择的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的象征隐喻,恰恰是因为,他对诸行无常,诸受皆苦的两个客观真理作出的解答,和佛教不一样。

诸法无我,是佛陀说,痛苦产生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在任何当下都能达到无我的状态,痛苦便无所依附,也无法产生了。

而李安说,诸行无常,诸受皆苦,人在社会中无力,又被各种幻象和外境折磨。我们做不到无我,但我们可以选择全部的我,用最大的诚实,和最大的勇气,来面对现实。纵使没有选择,纵使有软弱和痛苦,但这,就是生命本身。这,就是存在本身。我们不再需要寻找,“赚钱”“做英雄”“保卫国家”这些虚无的,美国梦般的意义。梦碎了,人不骗自己。来这个世界上,人要向前走,人只能也必须向前走。

这是尼采,是加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答。

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每个英雄都说自己普度众生。空中楼阁的意义面对腐烂又浅薄的大众,你这一生所有的血泪真的是为这些人而流?
谭嗣同拿断头台唤醒观众,康有为终究被翻案定性为小人,台面上的人都只留下标签和脸谱,比生命中最惨的一天变成荣耀,媒体嗜血撕咬你作为一个人最深的伤口。终有一天,我么不在寻求理解,不在寻求作为一个人意义上的解释和诉说。

众生不是你旁边的那一个,它中就必须是个虚无到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世界上有一些工作必须要去做,有一些责任必须要去承担。存在的主体终究明白责任只是对自己的救赎,与他人有关,又与他人彻底无关。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不动声色地讲Karma是李安。观众们在台下嬉笑怒骂随意评论,英雄们存在与自己的存在。

因为,我始终明白,自己这一生的责任。

 短评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处林恩对拉拉队女孩只透露出一点离开军队的念头,女孩就瞬间变脸,全然不似刚才甜美的模样。我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绝症后用难以听清的口音艰难说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9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开场前李安一直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反倒觉得,技术已经够好了,情节反而大大削弱。

13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几十年来一直在倒退,当年批判越战的电影可不是这样。一边回放残酷的血淋淋的战争画面,一边又和战友们打趣说笑,“战友情义”就能让一切的怀疑消解吗?那怀疑的意义在哪里。不知男主的姐姐有未被说服,反正我没有。另外一味批评高帧率有什么意义,换成正常帧率内容也不变啊

15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看到中间差点悲愤得夺门而出。有人为了6000刀的补贴赌上性命奔赴沙场,有人随便花几万刀就为了抢一场球赛的前排座位。军人在战场每日面对生死和炸弹,而你所保卫的国家的人,他们只关心你们是不是搞同性恋。

17分钟前
  • 卡卡森
  • 力荐

3D电影的未来一定是高帧数的天下。这部电影就算没打开未来的大门,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1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在战争戏和Half time show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李安说自己抛砖引玉,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能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实在是荣幸

20分钟前
  • 引歌
  • 力荐

都嗷嗷什么鬼120帧啊,有几个真的在看电影啊,为毛没人说这个电影就是没什么故事,或者说讲了个特别土的故事,从事件人物到价值观都土,李安以往最会的那种,在有限的电影空间里传达无限暧昧可能性的神手笔几乎没用上。四星给稳定的制作水平和眼珠子美得想攒在手里偷走的鲜肉男主

23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是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我想,没有比天秤座更知道选择的重要,和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可能因为我不是技术控,120帧不影响我的观感。#

24分钟前
  • 惘然
  • 力荐

不管技术怎么样,李安始终是李安,除了几个太过于匠气的镜头,故事全程平滑流利又抓人耳目。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26分钟前
  • 夏目的丑猫猫
  • 力荐

4K 120帧 RealD3D 将观众瞬间拉近电影里 开启电影的新纪元 字符子弹烟花全都飞出屏幕 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 更是一个男孩在地球另一侧的成长 短暂的中场休息 却让他意识到更为远大的人生和目标 这才是其真正的含义吧

31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人们忘性大,在好莱坞过两周就像过了两年” 120帧初体验,文戏部分无直观差别,每个人的脸都清晰如潮红,纤毫毕现,太挑战演员的皮肤。最明显的是5分钟战场戏,枪林弹雨,身临其境,但太短了…开头战争时间“2004.10.23”植入了安叔生日,儿子李淳相对酱油。“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

3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晕帧

37分钟前
  • 陀思妥曼妥思
  • 推荐

120帧+4K+3D,摄影机每秒都很诚实,1秒120次。剧情和技术是交互的,拍法有代入,主观镜头和碎碎念不像电影,更像一种生活体验。两个空间的平行剪辑,混淆了战场与生活,大众看到的战争不过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唯有士兵自己才知道战争的真正意义。相比中场,战场似乎更安全,很讽刺。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2.5。安叔也有能力拍奥运开幕式。像第一次看真人秀像家里大人带着第一次去逛大中电器的液晶电视区。高帧率的愿望也许是身临其境却依然用浅景深拍摄。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技术更新了新的电影语言也应该配套升级。探索可敬余勇可贾。

45分钟前
  • 好样的
  • 较差

这部电影让我想在结束前冲出影院大哭一场,很久没看到这么沉重的电影了。那场show里的真命天女组合从头到尾都是背影,主角站在大屏幕前,头脑里浮现出伊拉克的战争画面,而此时此刻,周围是明星、焰火、欢呼的美国人,那一刻,我真想大哭一场。李安把人更深的孤独(想不出更好的词)拍得那么好!

49分钟前
  • 席幕瞳
  • 力荐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 家人不理解 制片商利用 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 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 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 一旦入了军营 就再也出不来了 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感谢安叔亲身经历般的120帧4K体验 电影的未来

54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三星半,120帧的确是非常不同,非常独特的体验,亮度,清晰度,立体感都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之前看的3D大多是垃圾。不过,我的问题还是无法入戏,过度关注视觉,而在情感共鸣不多。反而是看24帧的渣版,在剧情和情绪有了更多收获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时间会证明这是电影史的一座里程碑。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