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中心

HD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玛丽亚·贝罗,康勒·帕奥罗,摩根·弗林恩,迈克尔·佩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世贸中心 剧照 NO.1世贸中心 剧照 NO.2世贸中心 剧照 NO.3世贸中心 剧照 NO.4世贸中心 剧照 NO.5世贸中心 剧照 NO.6世贸中心 剧照 NO.13世贸中心 剧照 NO.14世贸中心 剧照 NO.15世贸中心 剧照 NO.16世贸中心 剧照 NO.17世贸中心 剧照 NO.18世贸中心 剧照 NO.19世贸中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趁着六十耳顺,构建和谐美国

六十而耳顺,奥利弗.斯通也不例外,愤怒了一辈子,现在耳根也该清静了。于是见他在六十大寿来临之际,收敛了以前尖锐的政治立场和怀疑论调,并在那些曾被他以阴谋论影像打得七零八落的历史真相、政党阴谋、传媒暴力及越战灼伤的废墟间,收拾打理出一个崭新的和谐社会景象。这次个人心灵轨迹的重大转变显然适合911,于是在世贸大厦的废墟间,他领衔开始了这次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并企图以此振聋发聩的和谐社会重建工程。

在这幅曼妙的和谐主义画卷中,被困在废墟之下的两个港务局警察是不能睡着的,睡着了,他们就会真去见耶稣,而没机会被911当天这个美国精神的现实耶稣拯救。而作为第三世界旁观者的我却浸泡在这严冬即散春意即现的温泉里,舒服的睡着了。不是说不同情美国灾难,那一天的灾难是全人类都关注和震撼的,而是因奥利弗.斯通把这传统的好莱坞最后一分钟营救原则实践得实在乏味,相互鼓励、家庭焦急、方案争持怎么都在无谓的延长这“最长的一日”啊,难道是导演叛逆惯了,要回到传统模式中还一下对不上位?还好,还有那些比比皆是的英雄主义煽情桥断,从当日赶往事故现场的路上到两年后的家庭聚会,伴着恢弘配乐的慢动作如一颗颗催泪弹,再加上表达美国精神的坚毅画外音,立即把深有英雄主义情怀的我炸得热泪盈眶。于是,我睡醒又哭,哭完又睡,反复几次,电影总算完了。

毫无疑问,《世贸中心》彻底背离了奥利弗.斯通曾经那“宁可失之偏颇,不可失之平庸”的电影政治观。在废墟间,我们只听到一首首歌唱生之信念的英雄赞歌,除那个退役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教堂里对神父的告解外,没加入任何让人物内心突然转变的外因故事。其实这很真实,美国人内心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的确在那一天毫无铺垫的爆发了。人物形象上的坚定其实是奥利弗.斯通一贯的理想,比如《刺杀肯尼迪》中凯文.柯斯特纳扮演的律师,比如在《生于七月四日》里高呼“we don’t need your fucky war(不要你他妈的战争)”的汤姆.克鲁斯,比如《萨尔瓦多》里为拍摄最好照片而牺牲的战地记者卡西迪,还有那两个杀人无数并过上幸福家庭生活的《天生杀人狂》,只不过那些坚决的叛逆在世贸的废墟间变成了坚决的团结。

从肯尼迪到尼克松,奥利弗.斯通曾严重怀疑政府对重大事件的任何定性,然而在911事件中,他却对政府的每个应急动作都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对他曾极度反感的电视媒体宣传功能,他这次也无条件的信赖甚至依赖,“单向信息倾斜”作为媒体暴力在911事件中是必须运用的。看来,国家灾难足以改变一个上年纪的愤老。

奥利弗.斯通一直都很爱国,只不过以前是恨之愈切、爱之愈深,他也一直很爱人类,不过都以沙文主义的同情目光去看第三世界。911如同他那些电影中的阴谋论,伤害了这个国家,于是趁着“清醒”的六十岁,换个姿态,以和谐大美国的论调继续关爱人类。

 2 ) 视角狭窄影响了整体性

想对导演论上几句。是因为电视中对斯通的专访是我产生了对他作品的兴趣。斯通总是立志于拍真实题材的电影,从他的越战3部曲到这部世贸中心,继承了他一贯的作风。该影片也是他作品风格的延续。
这部作品是真实事件的重现。片中两名获救警察是20位生还者中第18、19名获救的,而在他们身后的是3000多名遇难者。仅从表现人性的一面来看,影片还算比较成功的,也是导演所希望展现给观众的。他说,该片既没有对恐怖主义的谴责,也没有宣扬美国政府的反恐思想,完全是从2位警察和他们妻子的视角切入展开剧情。2位男主角2/3的时间也是在黑暗中度过的。
然而,片子的局限性也在于此。正如黑暗中主角的视野一般,观众的目光也被局限在了极小的范围内,无法对整个911中受难者有个哪怕是轮廓般的了解,片中对大多数遇难人员的描写太过缺乏,我认为这也是本片最大的不足之处。

 3 ) 世贸中心

看电影《世贸中心》之前我一直在猜测这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Oliver Stone,越战三部曲,尼克松,天生杀人狂,最近的一部电影是《亚历山大》,他无疑是主流导演中最具有反叛性,最具有冲击力的一员。

他最擅长的是从小人物的故事上,来阐发他在政治上的见解,而且是用怒吼的方式。

那么在911这件事情上,他会说点什么呢?

电影刚开场的时候,我才突然想起,他们要如何制作世贸中心的影像呢?模型还是电脑特技?

然而当双子座大楼第一次出现在荧幕上,在晨曦中露出她的影子时,我陡然觉得心头一痛。我想起911的次日,有人在QQ上给我说关于“报应”的话。我很失态地对她大骂“混蛋”。那时我心中也觉得很痛,和现在一样。

整部电影,Oliver Stone都在讲述疼痛。

他依然把视角对准了小人物,单是他不再怒吼,他只是低声地述说生命的承受与尊严。

两个警察本来以为自己会成为英雄去救助别人,可是他们连一级楼梯都没有爬上去,就被埋在了地下。他们俩互相安慰鼓励,交流痛苦的感觉,他们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里的痛苦。昨日的温情,在这瓦砾之下,都变成了痛苦的回忆。

他们都在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出去,又彼此鼓励,要一起活下去。

显然,Oliver Stone在用这两个人暗喻911之后的美国,如何在创痛中挣扎。

那两个警察一直在说,疼痛帮助我们活下去。对疼痛的忍受,变成了生存的尊严。我想这是Oliver Stone最想传达的信息。

我想,我可以理解,为何Oliver Stone在这部电影上表现得如此温柔。事隔五年,这创痛的回忆依然让我们难以正视。更深刻的反思,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现在Oliver Stone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如此而已。

无论如何,我还想再去影院看一次这电影。

IMDB得分6.7(8265人投票),我打7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4 ) 世贸中心 - World Trade Center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World Trade Center》,感觉不错~ 视角非常独特。这部片子从整个 9·11 这样一件大事件中挑选了一个这样的小视角。而透过这个视角,看到了家庭、兄弟、甚至为了同一目标努力的陌生人之间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才是整部片子想要展现给观众的。

如果真要展现 9·11 事件的全貌,用最近流行的《Crash》和《疯狂的石头》里采用的“网状叙事结构”(感谢同事当某提供术语支持)再合适不过了。之所以不采用这样的叙事方式,也表明导演无意展现事件全貌。

由于开始的时候 并没有看过故事梗概,在进电影院之前,我认为这是一个讲述消防队员“英勇事迹”的英雄主义片子,甚至直到影片开始也是这样。看着开头,我就在想 —— 不会又套用《Crash》和《疯狂的石头》里面那种方式吧?可出人意料的是,片子没开始多久就到达了我构想中的高潮——第二架客机撞击双子大厦。于是,我在想“这部片子要说什么?”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给心理带来的触动越来越明显,我终于明白整个片子想给人带来什么,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这部电影感觉很不错,但具体怎么样,还是到电影院自己感受一下比较好。在这里,我也就说说一些零星的感官。

    * 片子拍得很有意思。在事件现场,光线总是蓝调的冷暗,到处燃着零星的火焰,让人看到就不由得想起“战场”或者“地狱”这样的词汇,让人感觉非常压抑。而在表现被压在地下的警察的美好回忆的时候,总是高调画面再加上柔光,尽可能地把那种温馨、甜蜜的家庭温暖表达出来。而在这两种画面之间切换的时候,总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冲击,让人充分感受到家庭亲情的重要。
    * 整部片子一直都是以那种非常压抑的气氛。而这种气氛随着在最后一名警察获救,看到越来越多的笑脸、听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回家”的问候时终于消失了。我想,这种从心理的变化正是整部片子想带给观众的感受之一。
    * 片子里面也有一些细节很值得说一下。9·11 事件对美国社会和民众的心理影响非常巨大。特别是这部片子又是以当事人的回忆写出来的,因此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场面是这部片子刻意避免的。影片一直使用一些局部的来表现飞机撞击大楼这样的场面,例如房间的震动、废墟的坍塌、电话中透露的小道消息……

另外,还有一些喜欢的一句台词,虽然是引用别的电影的 —— “The agony is a good thing. The agony is your friend . If the agony that you still think , Even if prove you are still alive .”

赫赫~ 祝某位同学生日快乐~ :P

P.S.:不知道“ I Love NY ” 那个流行的元素是不是因为 9·11 事件而诞生的?

http://www.sinoutopia.org/wp/?p=1055

 5 ) 世贸中心——善与美的震撼力

今天和爸爸去新城市电影城看了《世贸中心》。可以说是因为911事件和尼古拉斯凯奇而去支持的票房。在评论影片之前真的要感叹一句,现在的电影行业真的很不景气,我们去看的那场,整个厅就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一不小心看了个包场。

《世贸中心》有些辜负我的期望。影片应该属于记录手法拍的故事片,这样便似乎注定了在情节上不会有太多波折,矛盾冲突也不会很激烈。影片讲述的事件很简单,911事件发生后,港务局的两名警官约翰和威尔为了营救围困人员,自己被困在堆满钢筋水泥和瓦砾残骸的20英尺底下。在被困12小时后,终于得到营救。影片所涉及的层面,都表现得比较浅显,个人认为,拍摄这类灾难题材的影片,其实可以从很多方面将人性挖掘得更深的,无论是人性的自私面还是善良伟大的闪光点。而影片并没有表现港务局的警员奋力营救围困人员的场面,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绘他们被困于20英尺下,以及两家人的等待与担忧。而对于两家人焦虑与由失望到希望心情的表现,也没有太过深刻。看完影片以后,感觉其中没有哪位人物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到欣慰的,只有世贸大厦倒塌时那几个视听场面,真正让人有一点身临其境的感觉。余下的百余分钟,心情始终都在期待与失望间循环。

还有一点让我感动了的,就是影片的最后,救护小组为了营救被困的两名港务局人员,而不顾自己的安危。我在想,人性的无私其实也可以发挥得如此极致,明知营救过程需要面对巨大的死亡威胁,却也不放弃一丝使他人生还的希望。最后约翰被营救出来,终于见到天日时,那抹阳光照在他满是尘埃的脸上,也照进了我的心里,让它豁然明朗起来了。或许,这就是善与美的力量。 

说起灾难片,在看完《世贸中心》出来的路上,就和爸爸谈到了《泰坦尼克号》与《美丽人生》。《泰坦尼克号》留给我们的记忆,除了沉船场面带来的天崩地裂般的绝望,还有杰克、露丝、未婚夫三个鲜明的人物与一段至死不渝的真爱。当然,最令许多人感动与难忘的,还有那支在临死前仍镇定演奏的乐队,他们视死如归的坦然和对人的尊严的坚决捍卫,一直留存在我们心底,久久不淡。而《美丽人生》也算得上是我最爱的一部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以及黑色幽默的方式,去重温那段被无数作家、无数导演描绘过的二战历史,去纪念里面许许多多带着人性光辉无辜逝去的灵魂。有两部影片的观影经历在前,《世贸中心》便显得空乏单调了一些,无论是情节还是对人物的刻画。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种大题材大制作反映真实事件的电影,稍有不注意便会遭来反对,而《世贸中心》敢于选择在911五周年之际上映,还是勇气有佳了。而且,凯奇的表演,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

忆又未尽博客链接:http://yoyochan.tianyablog.com

 6 ) 在无尽的主题面前

看这部电影不说感动的人,似乎有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只是觉得,我是一个对这个主题、这个事件有太多感触,本期待一部电影能压榨出藏在心中的那些东西,却只能在遗憾中反省。

警察小分队临时被派往现场,根本对状况一无所知,影片让他们换好装备就立刻深陷轰塌的废墟之下。在这种前提下,他们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英雄、是不是该承担英雄所该受到的尊崇,就会是一个被争议的话题。
——这是我看片时的胸闷之处。我觉得他们无所作为,整整一个半小时里都埋在地下,挣扎着不要死去。我在想,那些普通市民、那些原本享受着世贸写字楼以及身份感的高级白领们、清洁工之类的蓝领们。这个故事里没有他们的身影。当两个海军在半夜打着手电在废墟里找到他们后,抢救出来的过程被拍的感人肺腑,掌声雷动,或是诸如警察局的人开着车前往他们的家宅通知最新情况时,我忍不住在想,那些从几十层楼直接随着钢筋水泥崩塌的人们。
而且我很不解:在那些重要的夜晚,为什么没有连夜大规模拯救的行动呢,为什么非得搞得像是两个神秘英雄去查找存活者那样呢。

这时候我发现自己落入一种偏见之中。但我无法克制。因为这种政府人员、警察的视角让我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抵触。这大概是我个人的问题。

影片当然是感人的。他们是在用家人带给他们的力量去和对立的、强大的、甚至毁灭性的恐怖势力平衡生死。他们除了平凡的人生之外,别无其它的、所谓的武器。

后来我努力劝服自己,抛开偏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量。警察这个身份也许有更多的好处(虽然完全可以拍一个在世贸工作的公司,这是我的剧本,公司里同样人种复杂,和睦,敬业,乃至有口角,但在这个时刻,他们是如何挣扎在巨石和绝望中的。。。这很像个蹩脚的好莱坞剧本吗),尤其是他们“别无作为”这一点上,值得人去琢磨。
突发的恐怖犹如战争一样,警察被推到第一线,但他们也是老百姓,说是疏散群众,其实他们也得从头开始熟悉路线。就算他们没有功绩,却是政府在第一时间调动所有力量解决这一悲剧的表现。他们不是英雄,人们给他们的欢呼只是因为:他们活了下来,是废墟里出来的活人,是被同样象征政府的官兵所救出来的活人。因此他们可以保全家庭,这才是意义所在。

无论如何,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狭隘了911这个无尽的主题,也狭隘了人性,乃至生活本身。就像一种过于纯洁的感化片。

 短评

奥立弗·斯通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重现了911事件

6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2006.11.12 星美国际影城

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么错我是冲着那点胡子去看我家凯奇叔的。导演拍的实在没劲。一片漆黑。事实证明介个片和那点胡子一样无趣。。

10分钟前
  • 酚酞
  • 还行

为了人性的光辉~~

13分钟前
  • 我爱大猪宝儿
  • 推荐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17分钟前
  • xiaonanhappy
  • 很差

记得是在电影频道看的,不过如今留下的记忆不太多。

2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事实是看到一大半去睡觉

25分钟前
  • 绿山林的Vian
  • 较差

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人活着才最美丽。

29分钟前
  • 小乙
  • 还行

just so so

30分钟前
  • 毛利
  • 还行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正在哈尔科夫冶金球场看比赛,回家看直播顿时震撼了,半夜老爸打来电话说他此时就在纽约,我擦顿时觉得好奇特的情节~

35分钟前
  • 菠菜逛基辅
  • 还行

看到 行尸走肉 里面的某位了

37分钟前
  • 没头脑又不高兴
  • 还行

精神可嘉……

41分钟前
  • 镜花水月
  • 还行

911九周年。2749人(343个消防员)。87个国家。

4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just so so

49分钟前
  • 阿诺说
  • 还行

it's very touching

52分钟前
  • word999
  • 推荐

一个消防员的纪录片,最繁华的地方,变成了绝境。。。中立的纪录片风格却感受到控诉——不仅仅是对恐怖行为的——站在一个“人”的立场……

57分钟前
  • 奋意|呆萌の国
  • 推荐

故事背景众人所知,演员也不错,拍得不错。

59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只有20人.

1小时前
  • |
  • 推荐

奥利弗斯通,浪费我家凯奇哥。凯奇是很好用,但是也不能到处乱用。

1小时前
  • 匡轶歌
  • 还行

音乐不错

1小时前
  • 懒得懒了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