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香无痕

HD

主演:上白,许曦文,王新忠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残香无痕 剧照 NO.1残香无痕 剧照 NO.2残香无痕 剧照 NO.3残香无痕 剧照 NO.4残香无痕 剧照 NO.5残香无痕 剧照 NO.6残香无痕 剧照 NO.13残香无痕 剧照 NO.14残香无痕 剧照 NO.15残香无痕 剧照 NO.16残香无痕 剧照 NO.17残香无痕 剧照 NO.18残香无痕 剧照 NO.19残香无痕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部金鸡首映的电影,残酷道出现代女性的生育困境

由青年导演大飞执导、方励监制的电影《残香无痕》4日上映全国院线。

目前《残香无痕》已经斩获包括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奖、南非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鸡电影节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奖等在内的十几个国内外电影节奖项和提名。

文:凌霄 东SIR 公众号:抛开书本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90年代末的中国北方农村,一对兄弟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在亲情和爱情的催化下,三个人的命运最终该去向何处。大飞导演说:“当你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那就留给时间让它腐朽,活着就是希望。"

影片围绕着婚嫁这一行为展开。90年代末,婚嫁成为农村适龄女性去往城市的出路。电影一开场,两个年轻人在交谈,一男一女,新婚的女人拿着手里的银镯子交给对方,“这个你拿上吧,人家给买了金的”。随着其他人物的出现,拉扯、厮打、犬吠充斥着画面。

画面中的男子是影片的主人公老二,老二性格内敛,不善言谈,靠吹唢呐营生,闲时躲在自己的小屋里闷头看书。

那个时候,嫁娶可以是一种买卖行为,老大拿着老二给的六千块钱,去贵州一户贫苦人家,带回了女主。而“卖”女儿的钱,被家人用来给儿子“买”媳妇。娶妻生子,繁衍后代成为男男女女生命中的重要环节。而女性如同这一环节中的螺丝钉,被紧紧地拧在她无法看见的这一环上。

就这样,作为老二的“嫂子”,女主走进了那个日后带给她无尽痛苦的家。在葬礼上吹着唢呐的老二远远地望着未来的“嫂子”,女主的脸变得模糊不清,刺耳的唢呐声响彻在二人中间,暗含着人物的悲剧走向。

喧闹声中,载着女主的车一闪而过,跑出镜头,跑入了时代的巨轮。

影片前半部分节奏舒缓,导演很有耐心地刻画剧中的人物,影片大量使用分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中,常常是两个人平行于镜头。老大老二相对坐在桌前喝酒,在“嫂子”进入这个家后,出现在酒桌正前方,三个人不自在的动作,微微躲闪的眼神,都在暗暗向观众道出些什么。

作为“过来人”的导演说“九十年代已经很远了,那个年代我开始懂事,开始看世界,开始懵懂地去尝试思考、理解“感情”的问题。那时的世界就是老家,那些人和那些事。怎么样把大家带入那个年代,对于一部小成本影片来说是个挑战,那一代人有那一代人的节奏。”

影片所表现的,是一种记录,一种呈现,一种真实。导演把那个时代的记忆,90年代末的山西农村,那片土地的人情风貌,通过片段化的形式张贴出来,供观众揣摩。“看,这就是我曾走过的年代”。

影片提供的一个可供思考的点是,在讲述了买卖婚姻带来的一系列悲剧后,后半段并没有落入对这种婚姻的惯有批判方式。女主在结尾说:“如果当初买我的是老二,一切就好了。”

对她而言,最开始因为怕生不出孩子被老大打,为了能活着,为了生存,转而求助老二。后半段两个人才衍生出不一样的感情。她这么说实际上意味着她自己并没有想要“逃离”这种婚嫁买卖关系,也并没有寻求解放、追求自由的意识。女主面前存在一个看不见的障碍物,她不知道那是什么,也没意识到它的存在。裹挟在时代里的女主,最终也屈服于时代。

女主和老二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是也不是。我们在女主的目光看到了老二,老二此时内心的挣扎因为有了前面让婚的铺垫,显得愈发让观众揪心。

在发现弟弟和自己老婆偷情时,老大选择沉默,他选择把自己深埋在地底,甚至希望借此给老二和那个女人留下一点赔款。自始至终,老大都是被动的一方,他被动地接受自己的要娶媳妇这一事实,被动地把自己置于两难的处境,甚至被动地选择离开的方式。他被驱使,却无可奈何。

而老二和女人之间的不幸故事,内因当然是错配婚姻带来的,而诱发的外因是一起和影片主线剧情无太大关联的杀人事件,在影片结束时,服完刑期的女主在众里寻他千百度后,嫣然回首老二就在灯火阑珊处,刑期不仅是他们杀人的代价,也使他们放下了因为所谓的偷情带来心理负担,他们似乎可以这样幸福的生活了。

影片就这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和三个复杂的人物,对于导演而言,更重要是一种记录,是对时代碎片的打捞,是对过往生活的重现,故事背后的真相就留给观众去探索。

而影片开头中那个嫁到城市的年轻女人呢?或许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2 ) 残香无痕似有痕

2017年冬天,与大飞同在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大师研习班学习。当时大飞给我看一部电影的预告片,看完顿时眼前一亮。他说还在后期修改,等彻底修改好了一起看看交流。2018年冬,我去北京参加剧本创投会,大飞晚间约我喝酒。我回复酒可不喝,电影必须看。第二天下午,我坐地铁来到高碑店。晚间大飞约了三五好友一起吃饭喝酒。我心中一直着急,无心应付。饭毕后,已是九点半,我来到大飞的工作室+宿舍。我坐在阳台上,大飞给我沏一杯灵芝茶。我用笔记本电脑一口气看完,大飞没有陪我看,他坐在床上看手机。在片尾曲响起时,我送给大飞三个字:确实好!用陕西话描述我的心情就是:把他家的,事成了!之后我有一些疑问,与大飞交流了近两个小时。我给大飞说,我要在西安给你办一个影展。一定要办!大飞很开心,他说西安是他一直想来却没有机会来的城市。昨夜,在小寨知唔知老虎庙虎爷的支持下我如愿以偿了,我想大飞也是。来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是来的朋友都是有态度、有立场、有追求的电影从业者。大家观影后的感受与我一样,震撼、走心、有温度。作为同龄人,大飞成了。他比我们早起了一步,我由衷的替他高兴。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有更多人拍出优秀的作品。

 3 ) 方励2019年新作品来袭

2018年以来,一批优秀的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来势汹汹,大有刷屏之势,引发了观影热潮和社会热议。从上半年的《爆裂无声》的横空出世,到下半年《我不是药神》创造了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一个奇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市场上逐渐获得重视,是一个市场回归的过程以,每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佳作的问世,都是这个时代的幸事,也是影迷的幸事。小编有注意到鼎鼎大名的方励老师也有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即将在2019年面世。电影名字叫《残香无痕》。 花开有声,了红尘一梦。花落无痕,遗残香半缕。《残香无痕》片名看起来很诗意唯美,实际中电影表现是隐晦的。

这部撩遍全世界电影节的现实主义影片从蒙特利尔电影节、长春电影节、澳洲金考拉华语国际电影节、米兰国际电影节,再到前些日子海南电影节及入围了北欧国际电影节4项提名,国内外好评如潮。

宿命

历经时间酝酿《残香无痕》终究会让光芒绽放、拍摄过程中,导演大飞煞费苦心,90年代末家喻户晓的摩托车、自行车、金庸小说、海报、烫发、收音机等等,一件件小小的道具,都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影片也出现了丰富的隐喻,唢呐、猎枪、杀猪刀、心形镜子、宋朝长城,从中也可以看出小人物不同的结局走向,但内核却依旧不变,生命中包裹的尊严。

“若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时、今生做者是”故事讲述了九十年代一对兄弟和一个女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借助“宿命”这一主题,表达当下人们在现实困惑下找寻出口时的哀叹和坚强。剧中老大粗暴闷实,老二细腻犹豫,女人难以取舍,三人之间的伦理孽缘将他们困顿。借着各自人性深处最微弱的光芒,他们在黑暗中不断地前行,寻找…

老二的擦枪

愚昧贫穷是悲剧的开端,生离死别是悲剧的结尾。从现实之悲到感叹时代,在时间的坐标里,都同时在苦苦找寻存在的必然和情感的寄托。老大离开的时候就感觉矛盾非常尖锐但环境非常压抑,让人很难受想吼想吵想放枪。老二跟嫂子的感情说是爱情太奢求了,那不过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漂浮的芦苇以为是救生圈。三个性本善却不断做错事的人最后都不得不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背后所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也是值得我们所探讨的。但导演大飞把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提升了一个新高度,给了影片有一个漫长平和的结尾,所以他实际并不像盲山那样的绝望,留下更多的是哀叹。

现实主义爆款

如今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影片,当中并没有真正有价值的现实主义态度或者感情。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市场上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成为国内外电影的主流。之所以能俘获大批观众的芳心,靠的是就是真实,而现实题材影片存在的最大含义,便是影片中所涵盖和揭示的各种社会问题。

拿日本影片《小偷家族》来说,这是一个社会底层不幸人物的聚合家庭,他们虽然各自面临生活逆境,但这个临时组合的家庭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美好,这样的影片是从人类心灵温暖的角度对现实的一种细致观察,《小偷家族》目前形成的影响超出了一部电影所能到达的高度。

说到《残香无痕》,它讲的是卑微人性中最闪烁的光芒,是我,也是你,甚至每一个人。《残香无痕》其实不仅仅是给观众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更重要的事,是向观众或社会抛出一个问题,引发民众反思,推动社会进步,导演大飞无疑把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映射了一个新高度。期待2019年它的面世。

 4 ) 又一部超写实的电影

如果你喜欢写实的拍摄手法,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写实一个是表现在拍摄手法,一个是故事本身。看到一半的时候,感觉似曾相识,后来看演职人员名单,发现和电影盲山是同一个监制。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写实类,现实类电影人才辈出。略微瑕疵就是女主很典型的整形脸,容易出戏。

电影就跟茶一样,适口为珍。

 5 ) 方励监制的这部电影,真实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现状,可惜…

01

讲述男主和嫂子的奇情故事,但我为什么很感慨

首先要和大家坦白一下,我已经很多年不看文艺片了,如果不是亲闺蜜的片子,我肯定也不会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从广州郊区坐完高铁,再打车去参加首映礼,从精神和肉体上支持一下亲闺蜜。

(图中的我虽然憔悴,但感谢摄影师把我拍出了大长腿,必须PO照)

但我深夜写影评,显然不是因为友情,而是因为太多话想说,就像你喝了一壶老酒,想要坐下和人唠唠嗑的那种倾诉欲,所以断更的婆婆又来和大家唠嗑了。

首先要说,这片子远远超出我的预期,看百度链接和预告片,本以为是一个狗血乱伦片……

看正片,果然是个狗血乱伦片。

但,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狗血乱伦的文艺片,也是一部张力精彩的剧情片,导演讲了非常多的东西。

如果电影改个名,改成例如 《我和嫂子的故事》,或者,《你是我嫂子》,甚至就叫《嫂子》;

然后宣传花絮改一改,片子里,男主有三四次对女主强调“你是我嫂子”这三四句对话+两人滚床单的镜头,桌上再摆盘饺子……

相信我,一定会有很多人买票。

这波营销出来,还担心票房吗?真是不懂营销啊。

但是我闺蜜、制片人白小白说,那样就太俗了,一点都不文艺,导演肯定接受不了。

没办法,每一个拍文艺片的导演,都有一颗文艺的灵魂。

你看这个片,取名残香无痕,听听,多性冷淡,多么劝退观众,在一众狗血片名里,摆明了不想去挣市场上的票房。

导演大飞说,残香无痕的寓意是:踏痕而来,寻香有迹,反正我听了这句话,就很想吐槽一下导演大飞的文艺魂。

但如果不是他的文艺魂,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作品了,一部真实展示上个世纪的女性,甚至是当代女性生存现状的电影。

而在我看来,电影讲述的,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好,以下步入正题。

02

“你是我嫂子”

一个被家暴、被强暴被蹂躏的女性命运

故事讲的是,90年代末,俩山西兄弟为了娶媳妇儿,去四川山里买了个老婆,哥哥本以为这媳妇是给弟弟买的,弟弟感恩哥哥多年来的照顾,坚持说这媳妇是给哥哥买的,兄弟礼让一番,最终这媳妇属于哥哥。

但是买来的媳妇(女主)不听话呀,不甘心就这么跟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睡,而哥哥是个性情粗暴的乡野汉子,媳妇不让睡就天天打。

更悲惨的是,这媳妇儿被睡了还怀不上孩子。

如果你是在农村长大的,你有农村生活经验,就会特别懂。

在农村,那些吃饱了闲着没事做的妇女,就是聚集在一起碎碎念谁家媳妇不能生娃,谁家媳妇和谁偷情。

哥哥不能生孩子,自然被嘲讽,回去又对着女主一顿胖揍+强暴。

男主,也就是女主的小叔子内心敏感,情绪细腻,同情女主挨揍却又无可奈何,毕竟他更爱护自己的哥哥。

在村长的建议下,小叔子带着女主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女主没问题,那自然是大哥身体有毛病不能要孩子,这多丢人啊,大哥必然继续揍媳妇。

女主没辙,只能找机会跟男主说,你要是不想让我死,你就帮帮我。

男主经典台词第一次出现了“你是我嫂子”,所以,不能睡。

后来哥哥因为赌博,欠债,为了还债,也为了过个安生年,躲到矿上去工作了,大过年的,只留下男主跟女主在家。

两人喝多了酒,在荷尔蒙的驱使下,男女主终于滚上了床单,没想到一发就让嫂子有了孩子,女主问他孩子咋办,他说“你是我嫂子”。

在农村,小叔子睡了嫂子,这种事情必然是长了腿的,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在矿上干活的大哥耳朵里。

一天,同事说,隔壁矿上死了三个人,一人赔了10万,大哥就动了念头,带着个雷管就下矿,把矿给炸了。

当然,把自己也给炸死了。

他临下矿之前,最后看了一眼这天,主动放下了防护用具,那时候他就没想着还能活着出来,再见到这片天。

我猜测,大哥的想法是,自己这辈子活着也没啥意思,10万块足够弟弟和女主肚子里的孩子,也就是他家的后代好好生活下去吧。

但他是个没读过书,没有常识的村里汉子,一腔真情赴死,却是个法盲,他不知道,这样私自炸矿破坏他人财物是犯罪,主动炸矿怎么可能得到赔偿,不让你赔偿就不错了,因为当事人已死,不用承担财产损失罪。

哥哥死后,男主去找矿长要钱,钱没要到,还被矿长的妻弟追上门要哥哥欠下的赌债,把男主一顿揍,女主冲上去护着男主,推拉中,肚子里的孩子没了。

于是,女主拾起了地上的刀,捅死了打人的家伙。

男主虽然想帮女主顶罪,但是扛不过警察的火眼金睛。(这里说个彩蛋,审问女主的老警察,是本片监制方励先生。)

最终,女主因正当防卫过失杀人入狱,过了几年,出狱了。

至于男主,不知去向。

电影只是在最后留了几个镜头,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让观众自行脑补。

好了,剧透完了剧情,现在来说说我的满腹感慨。

03

一部让北师大学生打差评的电影,现场却有姑娘哭泣,有人共鸣

因为,那不是女主一个人的命运,是某一个时代女性集体的悲剧命运

据说在北师大点映的时候,收获的是一片差评,很多学生还特意跑到豆瓣上打差评,导致发行方对于这部片子在商业市场上,完全没有信心,所以这一波上映,完全不准备投钱做营销。

但我看完这部电影,讲真心话,觉得这种讲述底层人在生存和尊严之间的挣扎,非常真实,这才是文艺片该有的样子,比《送我上青云》那种女文艺青年的哀痛更有普世价值。

北师大的大学生们打差评,从逻辑上来讲,是非常能理解的,北师大啊,那可是,一流学府,天之骄子,他们的未来是光明而美好的,大部分都是95后。

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人们无法对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产生代入感。

共情,是需要经历过那种贫穷,或者经历过农村落后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的。

换个说法吧:假如有个明末清初的电影,讲女主受尽压迫和伤害,我肯定也会觉得这片子沉闷无聊,到底想表达个啥呀,啥玩意儿啊?因为那距离我太遥远了。

但今天我之所以有共鸣,包括现场的映后交流会,很多女生激动得和制片人小白发表了大段大段的肺腑之言,我总结了一下,基本都是80后,有陕西的,贵州的,这类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女生,我们对于很多场景有共鸣。

有个女生说,她的家乡就跟片子里的场景类似,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片子里面,那些农村人聚众碎碎念,聚众赌博,甚至买卖婚姻的镜头,太有代入感了。

而这些,恰恰是今天的北师大,95后,甚至00后的孩子,那些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天之骄子们,所不能够共情,不能感受到的苦难和悲凉,他们怎么会给出好评呢。

95后生活优越+前景美好,片子里面,90年代山西贫困地区那种食不果腹的生活状态,他们几乎是难以共鸣的,他们看到的是落后和愚昧,看到女主被强暴,被家暴,居然还不反抗?不去豆瓣打差评才有鬼了呢。

所以我跟小白说,这片子你放错地方了,一开始不应该去北师大点映,如果你去广西,贵州,山西,甚至湖北那些偏远山区,给高中大学做公益片,去播放这个片子,将会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这比空口白牙说知识改变命运更有说服力,这是前人用血淋淋的真实的惨痛的故事告诉女生:

如果你不努力读书,将来不能走出大山去大城市工作赚钱,不能够养活自己,你就无法摆脱自己的宿命;

这个宿命的真相很残酷,那就是:父母会把你当做摇钱树,嫁给别人要拿彩礼,大白话就是卖女儿。

电影告诉女生们,要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指望你爹,也不要指望你男朋友。

因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这样的电影,比1万篇咪蒙系的寒门难出鬼子的情绪文章,都更有普世价值。

我特别想和家里没矿的普通女生说一句,不要被女权大V洗脑了,喊口号无法改变你的命运,能够改变的命运的,只能靠你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认认真真的挣钱,你挣的每一分钱,都是你为自己争取主宰权的底气和后路。

很多女权分子会政治正确的说,父母不应该卖女儿,可是你无法改变父母们的想法,唯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是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放眼当下的中国,甚至放眼全球,中国女性的地位,确实是在切切实实的提高着,那是无数女性努力的结果。

用我的朋友邱导的话说,上个世纪的女性没有女权,那是因为时代不允许她们为个人命运作出选择,她们被物化,被作为附属品,而且没得选;

而这个时代的女性,若没有婚姻自主的权利,则是自己选择的,自愿被物化的。

一些女生被洗脑,一心只想依靠老爸和老公,觉得老公买房买口红买一切就是女权。

我跟邱导吐槽说,我们公司之前招聘的一些姑娘,不是开着宝马就是开着奔驰来上班,江浙沪的娇娇花们,在温室里长大的,一言不合就辞职,反正家里有钱,爹妈养得起呀。

邱导马上补了一句,“如果靠不了老爸,还有老公啊。”

把自己当做他人的附属品,还怎么能指望她们去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很烦怨妇们整天逼逼叨叨的说自己地位不够高,地位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想要获得什么权利,就要付出相应的责任和担当。

这个年代,一个女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和婚姻,那一定是争取的还不够,付出的还不够。

04

上一个世纪的女性没有选择权,只能被物化

如今的女性如果被物化,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因为对那个时代有着深切的了解和代入感,我才能够感受到女主逆来顺受的绝望和对命运的妥协。

在那个没有电话只能靠写信来往,出大山只能靠双腿,连见到大巴车都是新鲜事儿,你让女主反抗,怎么反抗?

靠双腿走出十万大山?

靠不吃不喝成仙吗?

出走之后又能怎样?

在我看来,那不是女主一个人的妥协,那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女性的悲哀。

女主最终刺出的那一刀,是她对于命运的反抗,尽管这反抗很惨烈,但那也是她所能做的唯一的反抗:她只有命,也只有用这条命来反抗。

那个年代,别说女人了,就连男人出来也没有活路。

片中的女主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她只能被动的接受,可是这个时代,只要能够读书,就能改变自己的宿命。

防杠,请注意侧重点:我说的是改变宿命,改变被卖身的宿命,不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麻雀变凤凰。

前两年那篇咪蒙系操盘的寒门博士之死,导致很多人说,农村孩子就算再努力也拼不过城市的孩子,教育已经不公平,教育内卷,两极分化,贫富不均,巴拉巴拉巴拉……

在我看来,这都是瞎扯,中国的教育已经最大程度上帮助农村的孩子走出来,你非要说学校教育无法教育出顶级精英,那是肯定的,怎么能指望通过学校的义务教育批量生产出精英?

但是,能够让这些农村孩子认识字,接受基本的教育,来到城市里工作,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不需要回老家被牲口一样卖出去当媳妇儿,拿一笔钱给弟弟娶老婆,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改变了农村女人的宿命。

电影最后,这段字幕很触动我:

在那个年代,聚众赌博,买卖婚姻,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很多的悲剧。

这部片子里,哥哥的悲剧起源,也是因为嗜赌,欠债,才导致后面一系列悲剧。

现如今在大城市里,你可能很难见到这种场景,聚众在一起打牌,或者聚众碎碎念不干活的农民工,不多了。

因为,来到大城市的农民工,都是为了生存而努力奔波的打工人,大家每天都被生存的压力压得直不起腰来,回到出租房里躺睡,愿意走出来的农村人,都是愿意拼搏奋斗的。

正是因为国家大力发展城镇建设,农村人得以出去打工,开始有了出路,改变了命运。

05

对苦难的凝视与铭记

是不断前行的初心,也是内容人的使命

我带过去的采访记者,在交流中问小白,为什么要做这部明显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片子?

毕竟,大部分时候,人们走进电影院,只想买一桶爆米花,花几十块钱,收获两个小时的愉悦,毕竟生活那么累,去电影院就是为了放松和爽的,谁还想去看个片儿面对现实呢。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众文化电影,就应该彻底退出观众的视野。

快餐吃多了,习惯了快餐的味道,但精心烹制的高汤,也还是会有人买单的。

爆米花电影看多了,偶尔换换脑,看一部走心的片子,而不是走肾,能够引人深思,这不就是价值所在吗。

做内容行业,并不是只有钱,如果一切都只跟钱挂钩,那这个行业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远不如炒股干实业来的赚钱,但人类的灵魂总需要栖息地,低头捡起六便士的时候,总有人想抬头看看星空。

所幸,总还有一些人心怀理想,背负情怀而行走,时代需要这样的人,内容行业也需要这样的情怀。

身为一个内容人,如果没有对于普通人命运的关怀,没有对众生的怜悯,没有基础的人性,又如何照见光明。

换而言之,对苦难的凝视和对悲剧的铭记,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意义。

所以你就明白了,为何我疯狂吐槽导演大飞太过文艺范儿,但是看完你又会理解他,正是因为有着这么文艺的灵魂,有着这么细腻的情感,身为一个男性导演,他才能够以非常悲悯的视角,拍出这样的一出悲剧。

电影行业从不缺那些追名逐利挂着旗号拍烂片的导演,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电影人。

也不缺那些做片子不看故事,先问演员卡司和资金,以及平台的制片人,缺的是小白这样能够扎扎实实花4年时间,从0~1,真正用一部片子、用行动在为女性发声的制片人,这才叫做情怀。

新女性在崛起,但也不能忘记,旧时代的女性是怎样的命运,不忘过去,我们的奋斗也有了更大的目标。

小白说:

“那样的悲剧,就让她留在上个世纪吧,新千禧之年之后,希望大家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希望每一个女性,都不再重复这样的悲剧”

上映的电影是2.0版本,最初版本的结尾并非如此,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最初的结局,也尊重真实故事,非常悲凉,非常绝望。

方励先生看完以后,给导演提出了修改建议,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版本:女主出狱后,农村终于通上了公路,女主坐上了车去向远方,无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尝试着寻找自己未知的命运,给人一线光明和希望。

这段修改,不仅体现出方励老师的高屋建瓴,也让整部片多了一抹暖色,如果结局很悲凉,仍然没有希望,无疑看完会抑郁。

但看完电影最后这段话,瞬间觉得未来一切都会更美好,就像我们回望旧世纪,有许多女性的命运很悲剧,而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只要敢于抗争,女性的命运,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觉得,这才是女权。

-END-

作者介绍:孟婆,广东作协会员,孟婆文化创始人,写作10年,靠写作买了3套房。

微博@孟婆在修行

知乎:孟婆

人生信条:笔耕不辍,用自己双手码出我想要的人生。

 6 ) 一缕残香 散去无痕

西安是大飞导演一直想来的城市。2019年春节前夕,他的电影《残香无痕》帮他圆了这个梦,在西安最时尚繁华的小寨商圈,大飞带着他的电影亮相知无知文化艺术空间,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一场嗟叹宿命的心灵之旅。

贫瘠荒凉黄土高原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晋北山村在大飞的镜头下竟然释放出一种凄美的力量,似乎在为主角们的命运叹息,也似乎在为已经逝去的年代悲鸣。

两个正值壮年的兄弟在封闭落后的村庄里,过着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日子,一把杀猪刀、一柄唢呐几乎就是兄弟俩生命的全部。一个能从四川接媳妇的消息让他们如同死水般的内心泛起涟漪,不是因为他们对女性的向往,而是传宗接代和告慰泉下父母的需要。于是,美丽的女主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却也彻底击碎了他们的生活。老大娶了用老二的钱接回来的女主,女主从撕碎家乡来信的那一天起,彻底卑屈于命运,成为老大泄欲和生育的工具。命运的悲惨远远不止于此,女主和老二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老大和债主相继死亡、女主沦为阶下囚、老二不知所踪……就算有再坚强的意志,谁又能承受这一次次致命的重击!

影片的结尾,色调突然变的灰涩而单薄,和女主大红色的外套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女主已经分辨不清。她没有目标、没有归宿,更找不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如同一缕残香,在空气中逐渐散去、留不下一丝痕迹。

随着片尾字幕的升起,我终于在现场灯光的照耀下回到了现实,庆幸这只是一场电影,庆幸这样的命运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回家途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身着红衣的女子,在黑暗的角落里寻找着什么,依然那么孤独、无助……

 短评

23年5月8日

6分钟前
  • 三点五
  • 还行

吃完饭想去图书馆看书,刚好放映厅有展映。好吧,给大家描述一下剧情。哥哥拿着弟弟的钱娶了一个四川媳妇回山西老家,绿茶嫂子勾搭上隔壁屋小叔怀了孩子后哥哥知道了就带着雷管把自己炸死在矿井底下。

8分钟前
  • 钱多多
  • 还行

拍的还挺好,女主挺有味道

13分钟前
  • 大桥未久
  • 推荐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讲《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的故事?…不过细节捕捉得还比较到位

17分钟前
  • 影视圈前沿观察
  • 还行

这二柱也是,

18分钟前
  • 呀!土豆
  • 推荐

一星给独立电影,一星给花子

20分钟前
  • 小陈
  • 较差

被命运折磨的女人,《盲山》类似的情况

23分钟前
  • 橙子
  • 推荐

www.37ou.com/play/10555-1-1.html

25分钟前
  • AIMovie_Hao
  • 还行

一个四川的年轻女人被自己的父母卖给了一个大她很多,又好赌博的男人。父母拿着卖她的钱给自己的弟弟娶了媳妇。在中国农村姐姐妹妹好像从来就是弟弟哥哥的老婆本,是随时可以拿来买卖和牺牲的。那个买她的男人自己不孕不育把气出在女人身上,家暴她,折磨她。男人的弟弟是个好弟弟,只可惜懦弱了点。看得好压抑。

28分钟前
  • 天天天&晴
  • 还行

打人打后出血的处理情况存在误导,90年代就没有警察和法律了? 这种片子就是记录一些情况,看的懂的人看出东西,看不懂的人看热闹,只有记录,没有解决问题的良方

31分钟前
  • 闻越
  • 较差

还是不够拧巴

35分钟前
  • 浪味仙
  • 还行

真人真事改编,偏于写实

39分钟前
  • 蒿艾离离
  • 还行

有一种类型片,叫电影节片,这个就属于强行硬拗的电影节片

44分钟前
  • 宋小卡
  • 较差

搞破鞋😂😂😂

45分钟前
  • 加油加油努努力
  • 推荐

题材与情感真的是玩掉牙的套路,没啥感觉。时代特点根本看不出像是90年代,而且最搞笑的是《泰坦尼克号》是98年大陆上映,农村里97年就挂着它的海报,山村里的文化竟会如此紧跟潮流,有些无语。像是一部普通的学生作业。

48分钟前
  • 昭示天下
  • 较差

“当你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那就留给时间让它腐朽,活着就是希望。”当一个女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认清男权社会和乡土情怀的时代悲哀,死了老公死了孩子坐了牢还在幻想柔软懦弱的男人能够带她逃离,看,这就是这个时代。

51分钟前
  • 暮淮
  • 推荐

看罢,我在想北方农村之于中国电影的灵魂和风骨是什么?不应该只是封建余孽和蛮荒凋敝的形象代言,它的内敛和深沉却鲜被提及,否则这个民族早就自生自灭了。其次,这部电影的形态还很初级,不虞之誉。

52分钟前
  • 頭文字Liú
  • 还行

上帝啊。烂片果然是人学习的榜样。

54分钟前
  • 村西头他龙叔
  • 很差

这部电影和李杨的《盲山》真没得比,而且若把已经普遍解决的社会问题再拿出来说那真的不叫人文关怀了,而是导演对于拿外国电影奖项真的怀有很大的期待……

58分钟前
  • 心尘待泻
  • 较差

被低估的电影,前半段很窒息,后半段渐入佳境。最后看谁都像老二是神来之笔。

59分钟前
  • 肥宅掌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