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大亨》于2012年上映,香港导演严浩执导,郭富城、鲍起静、杨采妮等领衔主演。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香港上映时以《浮城》命名,在内地为《浮城大亨》。被遗弃的中英混血儿布华泉,自襁褓中被捕鱼为生的水上人家收养。这类水上人,生活困苦,地位卑微,被贱称为“蛋家人”。经历艰辛的工读苦学、不断奋斗,布华泉终于成为帝国东印度公司首位华人大班。电影不仅描述了一位传奇人物和殖民香港的沧桑历史,也讲述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母子亲情,内涵丰富又感人至深。
电影开头旁白“我们是蛋家人,住在蛋壳里面的人”。蛋家人以船为家,“蛋壳”是指他们生活起居的船艇,状如蛋壳,一家人境地之脆弱也隐喻其中。如果视白手起家为常人奋斗的水平线,身为蛋家人的布华泉,起点之低、地位之卑更在水面之下。借助对蛋家人的了解,观众会重新发现电影中的许多细节,更能理解其深度与艺术感染力。
蛋家,又作“疍家”或“蜑家”。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蜑蛮》:“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其源流悠远可见一斑。其源应始于南越先民栖息海滨,以渔为业,历代陆地居民为逃命避难,免于战乱劳役,浮于海上,杂于其间,逐渔汛而泛,散布闽粤。
历史多把疍家人与山陕乐户、浙东堕民、江苏丐户、建德九姓渔户、徽州宁国的世奴,以及一般的奴婢、衙役,视为贱民。其业父子相承,朝廷不允许参加科举,民众不与之通婚。清·俞蛟《潮嘉风月记》:“蜑户……以舟为家,互相配偶,人皆贱之。”《雍正实录》(卷81)“粤民视疍户为卑贱之流”。所以“疍家人”除用来自称外,常有贬义,或用船上人家、水上人代称。
历代地方志记载:“衣不蔽肤”、“得不易一饱”;“饥寒褴褛甚于他处贫民”;“江海其田畴也,舟船其室宇也”;“自鬻不已,质辱妻孥”等等。历史上这般写照,在英国殖民统治的香港仍旧遗留下来,刻画在布华泉和他父辈们的命运里。风暴来临的海上,快临产的母亲挺着大肚,还要帮手摇橹,造成流产,于是便收养了大儿子布华泉;邻船十姨家无粒米,海上起了台风,依然坚持出海,吃完从布家借来的最后一顿米饭,十姨就带着青梅竹马的小表妹驾船走进天里,再未回还;恋人阿娣作了“餐尾妹”,将路过香港补给的船舰吃剩下的厨余收集起来,转卖赚钱,也以这些剩菜改善伙食;父亲海上遇难,其母无力抚养,四处求救无门,只得将三个稍大的孩子寄养于基督慈善学校,两个幼儿送于他人。
疍家人以船为家,鲜有陆居者,加上社会歧视与豪强的欺压,“疍户亦不敢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踞蹐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雍正实录》卷81)。如此,大量的疍民不敢轻易上岸求一条生路。水上人家口中的“上岸”就是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摆脱并改变当下的身份:阿娣的表姐上岸去塑胶工厂做工;牧师阿东提议让布华泉上岸读书识字。其母感慨“谁不想上岸啊”一句未了,便被父亲喝止。是子承父业,安于传统,还是冒着风险,闯出一条新路?对于“上岸”的认同与否,正是疍家两代人代际冲突的源头。
对“上岸”的恐惧和排斥,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疍家人的封闭和世代沉沦。反映在教育上,如咸丰年间修《顺德县志》(卷6)“无从识字者”,更有记载“甚至不计年岁”。在牧师阿东的努力下,已是大人模样的布华泉终于坐进了小学学堂,受孩子们好奇戏弄。终于因为其他家长有意见,向校长投诉,布华泉不能继续旁听。家长们围着一言不发的布华泉发问:“你们蛋家人有没有姓啊?不会连姓都没有吧?”可见看出疍家人的隔离与普通民众的偏见。
嘉庆年间修《增城县志》(卷2)记载“惟婢仆及瑶蛋客民之妇,则终岁徒跣,视健步之男反过之。”电影忠实地还原了这些船上人家打赤脚的细节:开头部分,母亲在天后宫收养布华泉,并未有脚部的镜头;之后改换人物视角后的镜头再现,妇女儿童尽是赤脚而行。阿东后来介绍他报名街坊福利会开的识字班,并送给布华泉人生中的第一双鞋。第一次工读识字,第一次穿鞋,像完成一种仪式,祖祖辈辈在海上讨生活的疍家人布华泉,算是上岸了。
像源出于乞丐、盲艺人的绍兴莲花落,水上疍家人也有其渔歌文化——咸水歌。“买木不知心里烂,选人容易选哥难,阿哥呢?”“买包花针随路撒,找针容易找妹难,阿妹呢?”历经一路奋斗,最终加入英籍、步入上流社会的精英布华泉,同样面临着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的危机。“我是谁?”“阿娣的心住在了地狱,她的地狱是我做出来的。我是什么都好,我不是一个制造地狱的人。”重唱起咸水歌的布华泉,最终找回内心的平静。
第一次看《浮城大亨》,我写下这样的评语:“最动容,是真情。生之多艰,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发妻,爱你的小孩。不辞辛苦地爱,流了泪、拼了命去爱。世情冷暖,君子当自强弘毅,忍一切曾经看低。不为他日扬眉吐气,只愿不辜负造化的不易,不辜负亲者的遭受。”电影前面的一句旁白:“我们蛋家人好幸运,见过所有最美的日落”。再听一遍,竟泪落如雨。
2016/04/23
还记得认真看的严浩上一部作品是《庭院里的女人》,当时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东方的庭院里的女人问那个西方传教士:“你以为你是谁?”似乎充满了东西方碰面、碰撞中的复杂、冲突和痛苦。而这一次看了严浩的新作品《浮城大亨》后,尽管在短短的影片中是诗意化地融汇了大亨布华泉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但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却是布华泉在机场通道时问的:“那我是谁?”
从面对西方问道:“你以为你是谁?”到了问:“那我是谁?”相映成趣的两句话,却也可以勉强地看成是香港对自己身份的一个思考、认定的过程(包括电影的片尾曲歌词中也反复着“我是谁?”),而剧中主人公布华泉似乎可以看成香港的缩影。
身世之苦——混杂,贫苦,歧视,身不由己
布华泉的生母是贫苦的水上人家女子,被英国水手骗上船遭受奸污,因而生下了布华泉。可以说他的身世很苦,具备了两方人种的特点,却又不被双方认可:本土的华人嘲笑他眼珠、头发的颜色,把他称为“洋杂”、“鹦鹉鱼”,而殖民地的英国大佬则视他为未进化完全的人种,称之为“半生熟”……这是混杂;水上人家的生活很苦,布华泉的祖辈、父母甚至一辈子都几乎没有穿过鞋子,当布华泉和兄弟到学校念书的时候,其他穿着崭新鞋子的孩童不断嬉笑着踩踏他们的光脚,他的父亲理所当然地认为贫穷把水上人家和其他人分成了几个阶层,所以当布华泉顶了船东老板一句时,他马上挥舞棍棒把将其打到头破血流……这是贫穷;混杂和贫穷带来的自然是被歧视,船东称他为“洋杂”,他只能接受,否则就会迎来父亲的痛打,他去找帝国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管理者交流的时候,英国人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只能在对方的嘲笑中回答:“我叫半生熟。”因为如果他不这么回答,连交流的机会都没有。
电影里说的是布华泉的身世,而如果我们把眼光挪移到香港这个城市来看的话,可以发现这个身世其实也同样说的是香港:出身水上人家,身不由己地来到这个世界,兼具了中西两方的一些特点,却同时不被双方接纳……
人可以选择很多,甚至可以呐喊着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之类豪言壮语,却对于身世的选择无能为力。正是由于这种身不由己和无能为力,带来了布华泉、也是香港的困惑与挣扎:布华泉在机场拿着英国护照却要走“异籍”通道,面对1960年代的反抗港英的激烈运动无所适从,哪怕他跻身香港上流社会的宴会、聚会,面对着“你以为你和他们是一伙吗?你有伦敦口音吗?和他们是大学同学吗?”之类的质问,他也无言以对。香港也是这样,从当初被中国大陆抛弃,到港人游行示威冲击港英,再到后来撒切尔夫人在台阶上的跌倒,都让香港这个城市五味陈杂,都让这个城市心头飘动着布华泉那个“我是谁”的疑问。
面对布华泉提出“我是谁”的疑问,英国官员说:“对不起,这是历史形成的,我也无能为力!”的确是历史让布华泉们不断地问“我是谁?”但历史不会代替布华泉、代替香港去承受这个挣扎和痛苦。
奋斗之途——念书,打拼,晋升,上流社会
在许多反映香港人工作学习状态的电影里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同时做几份工作,有的工作之余抓紧一切时间去培训、拿学位,可以说香港人的努力和打拼可以说是出了名的,他们似乎坚信执着和勤劳可以弥补他们在出身、在原初机会等方面的先天劣势。电影中布华泉就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他二十一岁才读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在应聘企业时无法填写学历,只好写下“会识字”,但他从不放弃,坚持一步一步地学习、工作,换来一步一步的晋升,换来周末解下领带和上流社会的美女饮茶,换来参加英国在殖民地企业大班家庭聚会的机会……
这些奋斗和努力当然可以带来直接的效果,物质可以丰盈,生活可以改善,社会地位也可以提高。如果人真的只是“唯物主义者”,那获得这些也就可以相当满足了。但偏偏人喜爱问一些“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之类的问题,显然物质生活和工作成果是不能完全回答这些问题的,况且这些内容本身也并非稳固不移的——如布华泉的晋升并非无限向上的,“你以为你和他们是一伙吗?你有伦敦口音吗?和他们是大学同学吗?”这种诘问是事实,也表明了布华泉在上流社会是有瓶颈的,而且就算到了上流社会又如何,连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台阶上都有踉跄一跌……其实同样的困惑在前几年的港片《岁月神偷》中也有体现:年轻的穷家小伙子长得帅、跑第一、学习好,考香港最好的中学,和富家美女谈恋爱,但这些并不稳固:米字旗要降下,富家女要全家移民海外……
归属之处——家庭,尊严,信仰,价值坚守
依靠勤劳的奋斗并不能解决克服身世(哪里来)与未来(去哪里)的问题,所以电影还在不断地提到布华泉的归属之处——当然,这也是香港的。努力的学习和拼命的工作并没有把布华泉异化成机器人,不论贫富、不论忙闲,似乎他都在于表象之下寻求着价值所在:而在电影中,价值主要体现在家庭、尊严和信仰三个方面。
电影中细腻地记录着东方传统的断裂(水上人家的孩子布华泉上了岸,去天后宫寻找生母的痕迹时明显带着遥远历史的阻隔感,他和妻子的结婚不再是“你阿娘和我阿娘说,我阿娘和我阿爸说”和唱着水上人家的歌),但片中对长辈的孝顺无违,对兄弟姊妹的团结关爱,对妻子的相敬相护,子女的疼惜,无不表明家庭价值始终在布华泉心中占有重要位置。片中并没有怎么表现布华泉与妻子阿娣的爱情,但又告诉我们:尽管经受了风雨煎熬但最终日趋稳固,其中起到维系作用的就是家庭的价值。也正因为家庭,所以布华泉后来面临着上流社会美女菲恩的魅力四射和诱惑当前,也克制着败坏和堕落的欲望。最后他给妻子换助听器电池以及深情相拥,其实我们看到的不是海誓山盟,而是家庭温馨、亲情满溢。
当布华泉的父亲去世时,维持家庭的支柱轰然倒塌,母亲只好带着孩子四处借钱,被拒绝时也只是鱼贯而出。无奈之下,母亲把孩子们送入救济院,反复告诫着:“不要哭,我们不是要饭的”,于催泪之间也让人看到了其中的不卑不亢。布华泉在年轻和成年后分别顶撞过船东老板和英国人企业管理者,并且与后二者的遭遇对比看,显然他至少在这二者面前树立了尊严。对尊严的认定,一方面来自于当初“我们是社会的新生儿,飞机火车都能开”的激励教育,来自于他工作学习获得的成就,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显然来自于片中反复渲染强调的基督信仰。
年轻时即听到福音,随即受洗,东牧师将福音传到布华泉一家,对他们一家人价值观、人生观也影响深远。所以,全家人哪怕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不放弃乐观,片中主角们在教堂、在饭桌上、在亡者追思会上恳切地祷告着,母亲教导着“一切都交给耶稣啦!”具备着相当的代表性,母亲最后念读和抄写的经文:“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后书4:7)是持守之后对上帝的告白,亦是关于归属之地的向这个世界的告白。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牧师有西方人也有东方人,但显然东方人的牧师(东牧师)对布华泉一家影响更深,片中布华泉一起祷告的有东方人也有西方人,但显然和家人、东牧师以及本土的信徒一起祷告更多,也更显诚恳和真切——这些似乎表明,信仰才是真正的归属所在,因其跨越东西地域、超越贫富差异、解决身世困惑。有意思的是,刚刚看过的港片《桃姐》,片中也许多在餐前、追思会上的恳切祷告,这已经说明基督信仰已经成为了港人价值、信念的重要内容——大概,因为信仰,身世的飘摇已经困扰不到港人了?
很多年前,曾在海南坐跨海索道去南湾猴岛,半空中俯瞰大海,岸边的渔船连成一大片,蔚为壮观。同行导游说,那是疍家人,生在海上长在海上,从不上岸。
回来时特意去看了,疍家人在船与船的缝隙间拉起渔网,做的是海鲜生意,随便点了鱼虾蟹,买单时将近两千。
彼时船上的孩子已经开始念书识字,除了没有电,一艘船就是一个家庭,疍家人业已开始随波逐流。没有什么传统不能颠覆,正如没有什么文明不能被同化,人始终是被命运推着向前走。
不过有一点,疍家人真的非常不喜欢穿鞋。仔细看,电影中的疍家人,确实是光着脚的。
半年后我又去了香港,专程到大澳玩,再一次看到了疍家人。
不知道这里的疍家人与海南是否同宗同源。
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便是疍家人。我的妈妈小时候一家人生活在艇仔上。戏中的语言,服装还原的很真实。我的爷爷从小就最跟孙子们说:“成绩好不好啊?以后要坐办公室揸笔吃饭,不要再开头(出海)啦。”一个男人从海到地到天的成长,学会了亲情和爱情。这是我第二次哭的电影,也是第一部哭了数次的电影,感谢严浩。感谢郭富城。
浮城原来是floating city,漂浮的城市。
心安是归处——郭富城出演福音大电影《浮城大亨》
作者 | 一依
文章来源 | 香柏原创
从福音影视的角度简评《浮城大亨》
《浮城大亨》这部大电影,如果从福音影视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几个重要的看点。
▼
1 牧师接济苦难,擦干他人眼泪
在华布泉全家人遭受苦难的日子,牧师出现了。不仅把救恩带给这个家庭,并且和这个家庭同甘共苦一辈子。他又为华布泉指出一条学习识字的道路。因此引导渔民一家脱离苦难的困境,特别是布妈妈最终也是通过识字读书取得船牌照,在教会中也因此更多地认识上帝,更多地投入服事之中。
影片开始,阿泉通过友人刘超力(梁祖尧)的引领,考进了帝国东印度公司做杂役,阿泉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布华泉(郭富城)才四十岁,就已经擢升至英国香港帝国东印度公司的管理阶层,风头直盖洋人,可谓一时无两。布华泉的一生虽有苦难,但是大有恩典。
这就是本影片见证福音的底稿。
福音,临到一个地方,从苦难的现实介入,从救赎开始,继而上升到福音在人智慧悟性上的开启,引导人进入知识领域,在救恩上有成长,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也带来翻转整个社会的作用。
▼
2 苦难带给人谦卑的情怀,一生秉持怜悯
布华泉出生于渔民家庭,二十岁才念小学一年级,他去面试的时候,学历一栏上只填上“识字”二字,但他因为从小受过苦难的熬炼,因此在职场经历中,他体恤他人,他敢为人先提出公司发展的问题,虽然在往后的日子中挣扎成为华人大班,这里面确实有他一己的努力,但是还因为他瞅准了机会,配合英国将管治香港殖民地的主权交回中国的时间因素 。
旧约圣经中的雅各,他从小认识耶和华,因此他把自己得到的好处,都归给上帝亲自为他预备的“好机会”。而旧约诗人常常感恩“你是我的主“,因此常说:“我一切的好处都不在你以外。”(《诗篇》16:2)此时的布家把布华泉所得的荣耀和恩典全部归给耶和华。
阿泉正在上升期间,认识了一位由外国回来的时尚职业女性 – Fion(刘心悠),在职场上,这位既漂亮又能干的女士切切实实帮了阿泉不少。
阿泉为了事业上的拼搏忽略了家庭,新的地位带来了新的烦恼,青梅竹马的妻子阿娣(杨采妮)承受了很多内心的煎熬。而布华泉虽然身居要职,但是他没有陷入婚外情的漩涡,反倒以正直的品性仍然爱他自己青梅竹马的妻子。
婚姻中的爱情,不是谁可怜谁,而是基于怜悯本于同情,更是基于怜悯所生成的恩典。就连Fion没有得到布华泉的接吻的时候,她对布华泉说:“你一定要回去告诉你的妻子,你是怎样地爱她。”让与你交手的人认识你,才是你品格的真相。或许在布华泉的心里也曾感动着Fion的出现,他说:“是上天派来的。”他心里由衷地受感动。但是他也仅仅止于感动,没有任何的冲动。从这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圣洁婚约神圣性的制约,在婚姻以外的女性,他没有贪心,一直保持着清楚的界限。仔细探究,你会发现,凡是在婚姻中接受制约的,多多少少都容含着对婚姻中另一方极深的怜悯和同情,更深可以说是敬重。这一点在布华泉拒绝Fion 的行为上体现得非常清楚。
当他用心来照顾结发之妻,给她买上助听器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无力到无奈的那个女人。现实处境中,凡是被强势的女人夺去丈夫失去尊严的妻子们,一般都很无奈、无力、绝望、无助......布华泉的妻子就在戴上助听器的那一刻,一切的焦躁不安就在那一瞬间全部化成了眼泪--其实,她并不求取布华泉的接纳。只因为她深知自己不配,根本配不上现在的丈夫,所以她宁愿把主权让给Fion,希望她更好地照顾和帮助自己的丈夫,怎样成全都她都毫无怨言。
她学习习惯孤单,习惯锁住自己,甚至是屏蔽一切的声音乃至丧失听力,把自己关在界外,任凭遗忘,任凭抛弃。但是布华泉没有忘记婚姻的盟约,在他的眼中甚至是在我们所有人的眼中,布华泉既然是一个受过极重苦难的人,是从生死苦难的煎熬中走出来的人,他就拥有了一生都不能更改的对生命的怜悯,远超过知识、今世的财富和风华,即使他已经身列精英阶层,他仍然是挚爱他的结发之妻。
这是他常常祷告,常常感恩的结果。也是基督徒正常生命的表现。
▼
3 生为谁家,为谁活
本影片中有几处导演预设的重复提示:“我是谁?”九零年代,普及二十世纪的康德哲学体系普遍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人,就是存在论的问题。本影片之所以如此重构,目的是让人看到自然存在与神性存在的对峙。正是如此真实的对峙,“我是谁?”这成了人性必然提及的问题。
无论是从布华泉实际的长相不像是纯种中国人,到整个渔民生活状态的苦难实存,人们都很诧异为什么在避风塘会出现一个像外国人的渔民,甚至叫他“洋杂”,从老人到孩童都这样叫他?他问过自己:“我是谁?”
阿泉很想知道自己身世的秘密,他有六个弟妹全跟他的长相都不一样;他很想问明原委,但双亲总不肯透露端倪,每次总落得捱打的下场。他问过自己:“我是谁?“
为人,我们任何人都无法确定自己生身之父母与家世,虽然我们阿泉好一点,都有自己亲生的父母,但是上帝恩准那些蒙祂所爱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出身与苦难都不能减少上帝在一个见证人身上所施行的厚恩,这正是福音所到之处所彰显出来的权能,因此势必破除疾病捆绑、穷苦困厄、家族因果报应的魔咒。
因着外国人叫他“半生熟”,他问过自己:“我是谁?”
包括大东家船行都在否定他在痛苦极深的渔民之间的存在是一种错误,泉妈含忍着水上人家的漂流之苦,流泪说到:“你是吃我的奶长大的,你是我养育的,你是我布家的人,你就是水上人家首生的孩子。”妈妈含泪坚定的话语才给了布华泉更深坚定的意识,也彻底打消了布华泉对自己身世的疑惑或困惑,因此承受从母命而来的使命,一生为水上人家而活。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利比书》2:13)
这样的定位,在我们基督人来看,这是非常成功的身份定位法则:一个人从小到大经过更长时间的思考“我是谁?”,在极其痛苦的心理纠结中,可以因着生命的互感将责任与身份因此而分割得一清二楚。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他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但是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是谁的时候,就是在本体论和存在论重叠的时候,人会以极性,即使是矛盾两极的纠结与磨合来面对自己人生一切的苦难,立意敬畏上帝,因此而止息矛盾,找着准确的定位。其实,这是本影片塑造主角非常成功的地方,自然存在因着人性善意的舒展,因着神性的介入,因此得享永世的平安。
基督徒的人生因着救赎已经成功处理了纠结和矛盾,因此基督徒的人生是没有矛盾的人生。是就是是,因此承担了是的作为;不是就是不是,因此没有困惑捆住承担责任的时机和能力,以至于耽延。反倒是凡事殷勤,因此成就了上帝预设好的那一个自己。在这一部影片当中,这是更细致一点的指向,我们可以慢慢咀嚼品鉴。
吃谁的奶长大,就报恩于谁。布华泉定位好了自己,就一心为着水上人家而活。中国古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当阿泉长大的时候,他的上司英国总督第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善于感恩的人。阿泉确实也是这样为人处世。生为水上人家的孩子,长在飘泊之中,常常深知平安的宝贵,和睦相顾的重要。因此,作为布涌泉不仅自己努力学习,取得高阶的地位。同时使用赢来的薪金待遇,帮助弟弟妹妹们成家立业,离开飘泊的生活,生为哪家人,活也为哪家。忠贞可鉴!
即使到了1997,香港政权交接前连日暴雨,在英国国旗降下之前,阿泉发现了自己样子像外国人的秘密。但是只因为他已经深知自己为人的使命,其实知道真实的身份与由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时候的布华泉,他是从心灵里面放弃寻找生母的那个冲动了,至少在他心灵的天平中,对于自己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的天问,所以这个做法也不占有任何的分量,束之高阁便可。他深知他的一生都在上帝的手中,他已经可以交权给上帝,因为他的人生已经毫无困惑,英籍与否又如何呢?
▼
4 有妈妈的爱,这就是家
最后,我们要来看一下本影片所映射的那一个主角泉妈。在影片一开始的时候是渊面黑暗,混沌疯狂的大海,以及泉妈在与大风浪进行抗争时,竟然流产,泉妈失声痛哭。导演使用大海上无定的风浪来预表人生苦难无常、冷酷无情,似乎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夜虽然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是,苦难是否有划上句号的那一天,何时终止?正如旷野40年以色列人终于走到了约旦河旁,这叫终结。只是被苦难留住的这些日子,苦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坐在黑暗死荫里的人岂敢期盼真光?真到会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母性慈怜,就在接触到阿泉的那一刻,是阿泉饿急了的哭声,重新唤起了刚刚流产的泉妈对幼小生命的珍惜和看重。家,是因为生命相互的感动而存在,而坚固,而传承。母性被牵引出来的慈怜,是承受生命成长最稳固的摇篮。布华泉正是在这种处境中成长起来的。有妈妈在,那就是家。泉妈用自己生命延伸出来的恩慈眷顾着布华泉,被泉妈宝爱,被泉妈珍惜,被泉妈委以责任,“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我的力量。”(《以赛亚书》49:5)
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母亲对待孩子,仅仅有满腔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好他们。
阿泉在他品性成长的过程中,他所受过的最好的教育就是直面并参与了现实残酷的苦难生活。而在生活中给他留下榜样以及感动的眼泪的正是泉妈。她为布华泉留下了现实版的言传身教。
泉父因出海遇到颱风,葬身大海,从此泉妈(何超仪/鲍起静)肩负重责,除了照顾孩子们,还负上很多债项,逼到最后把子女有的送进孤儿院,有的送给亲戚,自己到别人船上做工。看到这里,所有观影者都不能不屏住呼吸:她不卖掉布华泉,来养育自己的孩子;而是卖掉了自己亲生的骨肉,却一分钱都不收取。人,在有限的能力和范围内可以作的事情,在不伤及亲情的状况下,一定会为亲情和事情排出优先次序。布华泉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雨中的奔跑更激励了他一定要走出人生似乎闭环的苦难。因为泉妈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骨肉团聚的希望,她努力认字,誓要考取船主牌,争取让孩子回到船上一家团聚。最后,她真的做到了。
在泉妈的葬礼追思录像中,我们看到了泉妈的宝贵,因为布华泉热泪盈眶,似乎明明地在告诉我们:这是我真正的妈妈!因为他看到了视频中妈妈拿着他亲生母亲的耳环四处打听他生母的消息。
只有妈妈才深知孩子的心,只有妈妈才愿意成全孩子尚未完成的那一个梦想,只有妈妈才愿意舍己舍命为着孩子的现实存在留下一个完满的句号。人生尚有叹息,便是不安之理由。狄仁杰暂时离开武则天的时候留下一句话“心安是归处。”也是给予当时那一个混战的时代唯一智慧的指向。本影片中的布华泉心安于妈妈的爱,家,便因此而有了真实的存在意义,一生不再游弋。
大海若安歇,没有风浪,没有死亡。人性经过苦难的熬炼,除掉了渣滓,处处都是闪光的品格和山上之城的明亮见证!
...旁白太毁,矫作过度处也多。但严浩功力还在,到底算是真心诚意的。还是不喜欢郭富城。
一个普通小人物的编年史,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男人成长和打拼的励志故事被置换成了一个男人对感情的认知,叙事不是动作性的做成某件大事完成蜕变,而是在思考中随着年龄的变老渐渐活明白变豁达,看透彻这个世界。没有大是大非,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的那份善良,那颗虔诚的内心。★★★★
强烈的时代印记是本片的主题,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座城市的传奇,故事具有很多象征意义。电影拍得很真诚,严浩手法细腻,情感元素与戏剧冲突处理上佳,旁白过多影响节奏,摄影非常棒,很有质感也突出时代印记。另外我把刘心悠认成郝蕾了
没看出什么浮城,也没看出什么大亨,就看到哭哭啼啼的情感纠葛和满屏为拿奖而做的设计和心机,没被煽到反被boring到。
给5颗星平衡一下,这部片我觉得应该在8分以上
严浩一贯的大师水准,通过个人折射出港史变迁。布华泉很幸运,遇到一位伯乐、一位皮哥马利翁,他很知足,拿多了便是贪。曾经沧海难为水,就像“海”字一样,人缺少水和母亲便构不成大海。btw:字幕把My Fair Lady错译成了《卖花女》;问路的东北佬亮了;张建亚的某部传记片该好好学学本片。
2012了港片还在讲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焦虑,奈何野心实在有点大,摄影很不错,断章叙事略过辛酸史也尚算出色。
好看,众星云集。感觉出主旋律了居然,一颗中国心,合拍片的宿命...部分段落催人泪下。
故事及人物都相对饱满,色调糟糕,音乐也比较过分。影像中暴动式新闻纪录片的插入总会让青年感怀热血及时代。但全篇只见浮尘,还不是“城”,更无大亨。刘心悠的戏份如果再多些就好,菲安才是布的伯乐。
屌丝的逆袭。
一个疍家人的历史折射出一座浮城的前世今生,导演用心很大、寓情很深,可惜力有不逮、终差一层...
个别场景比较下功夫,故事性太差,流水账式的记事手法让此片一般了。
攝影很棒!構圖很美~ 前半截很實~ 後半截有些飄… 城城怎麼可以這麼帥啊?! 【(¯﹃¯)口水】
这片儿编剧有问题,根本是个40集TVB的架子,个人奋斗+家庭伦理,部分戏调节一下功能会更好。很多年没见摄影这么强的片子了,低照度、逆光的运用堪称教科书。郭富城的扮相有点像皮特。有个预感,本片会跟[白银帝国]一样落得一个票房悲剧……影片倒是在港人身份认同的表述上有某些有趣的动向。
剧情很赞,可惜压缩在一部片子里显得各种交代不清
蛋家人口音和茂名话好像,刘超力和叶逾好像,看人生的电影,我老了。
画面浓墨重彩,人生浮云朝露。船浮于海,情浮于外。
好左,尤其是五星红旗几段,六七暴动、批判港英,应有尽有。末了,布华泉不在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而是感恩阿娘、妻子。然而,《浮城》有很大问题,一是后期,调色烂得一塌糊涂,开头以为是《白蛇传说》。跻身上流社会开始比较有趣。大bug是到了90年代,儿女还十来岁?!结尾一幕同《似水流年》
1.穷其一生,儿孙满堂。生活是苦,乐蕴其中。2.最美的日落,最美的日出。3.人活在框里面,一生中也没有走出去。
不错,很感动人,虽说是真人故事改编,但半熟总觉得有些映射,五星红旗那段也好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