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一家子

正片

主演:陈强,黄玲,陈佩斯,张金玲,汪用桓,方舒,刘晓庆,刘钊,陈裕德,刘国权,马季,熊塞声,李健,汪粤,江水,董子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2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3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4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5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6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3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4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5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6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7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8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9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瞧这一家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曙光毛纺厂精织车间主任老胡(陈强饰),一向埋头苦干但思想僵化,觉得工作就得埋头苦干而搞技术革新是投机取巧。女儿嘉英(张金玲饰)是精织车间的挡车工,她正与车间的修理工郁林(汪用桓 饰)相恋。在车间党委书记老齐的启发下,郁林和嘉英等几个青年工人想把光电管装到织机上,利用“光电探纬设计方案”以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所以和老胡发生了矛盾,连郁林为老胡理发都搞得不欢而散。而老胡的儿子嘉奇(陈佩斯饰)因为在文革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而有些好逸恶劳,但本性不乏闪光点,一次与朋友大阮、张岚(刘晓庆饰)在逛公园的过程中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根本没落水的孩子,这些却给孩子的姑姑一一新华书店的营业员林小红(方舒饰)留下了好印象。另一方面老胡也在工作中有所触动希望去书店找一些技术资料进行学习,却被工作态度蛮横的张岚搞得争吵起来,林小红出面解决了问题。而胡嘉奇应张岚的邀请教大家舞蹈,不仅满口白字,譬如“如火如茶”“披荆斩辣”,而且动作夸张僵硬,只有小红作为手风琴手默默鼓励和支持他,这使得嘉奇对她产生了好感,并决心用学习使得自己进步。经过周折,光电探纬仪试验成功。“十一”前夕,郁林和嘉英喜结良缘。老胡请来张岚,嘉奇请来女友小红,张岚、小红一齐来到老胡家中,老胡、胡婶错把张岚当作未来的儿媳。大阮赶来接走张岚,这时,大家才知闹了个笑话。小红和嘉奇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客串扮演摄影师的正是已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本片于1980年 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刘晓庆),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王好为、张金玲、刘晓庆)。©豆瓣荒野大飚客咏春小龙乘风破浪泰国版越狱 第五季空山灵雨东京之女青春皇家恋曲玛格丽特公主老兵霓裳丛林蜡笔小新:呼风唤雨!金矛之勇者智龙迷城魔法伽利略超人前传第六季幸福合同关于完全听不懂老公在说什么的事第二季这是恋爱!不良少年与白手杖女孩甲壳虫神探伽利略第二季风之子吃在江苏情绪料理夜色行动独有英雄CODE:M代号海市蜃楼第三个人2007秋天的命运头发乱了通道转兵纽约,我爱你致命的一击喂帅哥!!2南国医恋第三季天使驾到之一夜精喜亿万鸿门有点甜我的城市祝贺——毛泽东访问苏联你追我赶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正德演义

 长篇影评

 1 ) 欣欣向荣的改革新时代图景

本片由王好为执导,于1979年上映,展现了风暴过后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到处呈现出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图景。 本片故事比较简单,有两条剧情线索,主线是女儿及徒弟为代表的新生代工人用感应设备改进织布机器与守旧的父亲发生的冲突,辅线是被旧日风暴毒害的话剧演员儿子在恋爱中逐渐走出阴霾。 影片的表演有些夸张,有比较重的舞台腔,带着上个时代特有的痕迹。但几位主演对各自角色的把握是比较精准的,很好地还原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陈强饰演的父亲非常生动地展现了人物那种一丝不苟但有些顽固的性格,几次冲突与转变也表现得活灵活现,足见表演功底的扎实。 刘晓庆饰演的书店店员张兰非常突出,尖利又具有穿透性的笑声让人过耳难忘,每场展示人物负面形象的戏都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与片中其他角色产生共鸣。 本片几乎全在用误会来制造喜剧桥段,儿子见义勇为但却自己差点在深不及腰的湖中溺水;修理机器的父亲被女儿认为是男友而说出真实想法;儿子的女友被父亲认为是另一个人等等,今天看来多少有些粗糙。陈佩斯在天台教书店店员们跳舞这场戏比较好,和霓虹灯牌组成的蒙太奇生动地展现出旧时代的遗毒仍刻在很多人的精神中,这也是本片想要传达的:要摆脱遗毒,带着健康的精神迈向新时代。 迎来崭新时代的人是什么样子?又该是什么样子?《瞧这一家子》给出的答案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城市工人阶级,是真正的时代主人翁。他们精神焕发,正大踏步走向光明的新生活。 身为车间主任的父亲是什么样子?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一丝不苟紧抓生产,休息日也要到车间巡视设备,阻拦改进方案也是为了避免影响生产指标。 作为车间改革代表的徒弟是什么样子?为了改进设备废寝忘食,遭到父亲阻拦也绝不放弃,只为提升生产效率。 儿子陈佩斯呢?陈佩斯热情勇敢,看到小孩不见第一时间是见义勇为,认识到自己不足后也能及时补正。 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着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为了国家进步和富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都能知错便改,及时回归正确的路线。这样一个可爱的时代,这样蓬勃的朝气又如何能不令人感到喜悦,想要进步呢。 然而脱离艺术加工下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生活又是如何呢,我们不得而知,稍微思考一番,便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当然没有电影里那么美好。片中人人都住着宽敞的楼房,休息日的活动是阅读,公园漫步,划船或是看话剧,物质匮乏的年代却可以享受冷饮和新鲜蔬果。 就如同今日我们看着部分影视剧中设定为贫穷的人却住着超一线城市的大房子,进行精致的奢侈消费。或许回到过去,真实在那个年代生活的人们,也会发出和我们一样的感叹 我只感到沮丧与失落。

 2 ) 好看的喜剧

  过去的电影,随便哪部,都能看到好几个名角。也对呀,拍片成本,在当时的中国,一点点都舍不得浪费,电影拍的少,但每一部都是讲究精益求精。当然,在现在看来比较粗糙,但根据当时的技术,导演认真,演员敬业。
  陈强,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老演员之一,但看到他的每部电影都跳不出黄世仁的感觉,太坏太坏了。陈佩斯,继承了他老爸的相貌和演技,也变成了我喜欢的演员。张金玲,很淳朴的演员,出自我们河北农村。方舒,小萝卜头。刘晓庆,在同代演员中演技出色。

 3 ) 除了好莱坞式的幽默,还有什么能让你发笑

可以让全家人一起看,而每个人都会大笑的片子。

如果你懂得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了解人们在80年代曾经发生过什么,
那么“这一家子”的麻烦,冲突与巧合,就会温暖你的记忆,
并让你心领神会的大笑。

 4 ) 瞧这一家子

2022-4-16 瞧这一家子 爱奇艺

曙光毛纺织厂 胡主任 儿子胡佳琦 女儿与徒弟玉林搞对象后结婚 同一栋楼 玉林要搞电子 胡主任批款七元 上级指示批款一百元 胡主任老思想老传统 不赞成搞电子研究 之后因为工人议论 老胡转变思想支持搞科研 玉林给老胡理发

佳琦朋友大阮把女友张兰介绍给佳琦 佳琦在话剧团工作 书店要搞演出 让佳琦帮助参谋 排练过程中佳琦结识张兰的同事小兰 小兰工作态度好是个进步青年

老胡去书店买书 张兰工作态度不好 老胡再次去买书 小红留下地址帮老胡买书

佳琦大阮张兰去划船 以为孩子落水去救 结果可以站在湖底

张兰买了纺织厂的裤子 质量不好不满意 老胡和玉林上门道歉

书店演出 佳琦让母亲去参谋小红 母亲把票给了老胡 小红去给老胡送书 张兰坐在老胡旁边 老胡以为张兰是佳琦对象 很不满意

佳琦带小红回家吃饭 假期姐与玉林领证 全家合影 马季拍照

 5 ) 美好又欢乐

陈强老师和陈佩斯老师的父子档戏剧。

守旧派车间主任与革新派女儿准女婿之间的戏剧冲突。

眼里老爸与好逸恶劳老儿子之间的戏剧冲突。

80年代小青年含蓄又不失热情奔放的甜甜的恋爱。

刘晓庆老师翻着白眼甩给陈强老爷子的《计划生育》

以及合家欢的大结局——真是美好又欢乐。

无限推荐。

缺点就是画质感人。

 6 ) 瞧这一家子

2017-2-1 23:27
#老电影# 《瞧这一家子》(1979)。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王好为执导,陈佩斯、陈强、刘晓庆、方舒、张金玲等主演的喜剧片,于1979年上映。
《瞧这一家子》是王好为的导演处女作,剧本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碰到的,编剧林力原来是北影厂电力车间的工人,王好为看到后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好好做一下。
这部影片留给观众很深的印象与演员的出色表演密不可分。由于剧情的要求正好需要一对父子,该片也是陈佩斯和陈强两人的第一次合作。后来在《夕照街》(1983)中陈佩斯就名为“二子”,一直延续到后来的系列电影《二子开店》、《父与子》、《傻冒经理》等片。也算是开创了喜剧片中个性鲜明的一个分支。
影片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都是一些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吵吵闹闹、平平淡淡的勾勒出一幅平静如水的小人物的生活画面。演员表演朴实,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如实地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整部影片对笑的把握极有分寸感,适当夸张人物的性格,情节欢快、跳跃。采用实景、实地拍摄,使影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时代感。
从本片开始,中国人民的银屏生活即将进入繁花似锦欢歌笑语的八十年代。

 短评

有时候,觉得拍得不错,有时候,又觉得某些情节设计很矫情和造作,刘晓庆阿姨的笑声有时真听得我起鸡皮疙瘩(没想到蛮多豆友还夸她演得好,好吧,我真没太多同感);看到好几个相似镜头转场,虽然技术上还不够娴熟,画面衔接不够自然,但有这想法也不错了;《致青春》里郑凯跳湖的喜剧桥段这片用过了!

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电影本身的质量就不讨论了。原本看的时候也就是带着一个考古的心情,想见见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看完以后果真就是一歌颂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春晚小品,按现在的角度看,俨然就是当代朝鲜模范人民生活的写照。1979年出品的电影,跟《现代启示录》《铁皮鼓》《异形》是同一年。想想建国这几十年,对文化的摧残,对电影发展的耽误,对思想的禁锢,真是令人伤感。

10分钟前
  • lue
  • 还行

那阵就觉得刘晓庆不太正常

12分钟前
  • 哈哈哈哈哈
  • 还行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要好好学习!

16分钟前
  • houzi
  • 还行

从救错人、念错字、跳错舞到最后的认错媳妇,所有的笑点都由错位产生,此为呼应时代转变所产生的不适与荒诞。内核是转变-解放思想,反转错位。

20分钟前
  • LOOK
  • 推荐

刘晓庆那嗓门和笑声,给跪了

22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推荐

剧本编织得好。较之于其他演员都用“正统”的方式演喜剧,刘晓庆夸张的表演显得太突兀。另外,1978年首都的市容市貌得领先全国多少年啊。

27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纪念陈强,央六重新放了这部电影。居然这么经典、认真、用心的一部喜剧片。好多细节今天看来还是很动人,也毫不过时。今天哪里还有这么认真的老表演家呢?

28分钟前
  • 一又
  • 推荐

老片是非常有魅力的!

33分钟前
  • 少年阿满的烦恼
  • 推荐

演陈小二他妈的那个演员挺好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怀疑她是不是陈小二的亲妈~~

37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年代特征非常明显的喜剧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第一主演是陈强,陈佩斯在本片只是初露头角,在片中重要性还比不上姐姐这一对(虽说演技完全无可挑剔)。刘晓庆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演这样的角色了。靠着老一辈的艺术家在那个年代的每部电影都足以成为经典。

39分钟前
  • mysticark
  • 推荐

刘晓庆演艺生涯的转折点,陈强父子对中国第一代喜剧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41分钟前
  • 寂多蔓生
  • 力荐

刘晓庆不停地发出淫铃般的笑声。。。

46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紧跟文革,生动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其中一段快速剪辑蒙太奇简直厉害,应该也是开先河。那时候的人,纯真质朴,干部以身作则抓生产,还学习先进的科技,与时俱进,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刘晓庆演的尤为突出,还有方舒演的小红,梦中情人啊!剧情方面也是相扣,而不是现在夸张的段子喜剧。

47分钟前
  • 梅花野老
  • 推荐

那个时候农民和工人是真正的主人,邮递员、文工团、新华书店、纺织工人,人人平等。教育、医疗、住房都不花钱,每个人都一股国家主人翁的精神,人人上进,虚心好学乐观向上。领导不贪腐,真正为人民服务。那个时代真的曾经来过,真的。

49分钟前
  • 慎独
  • 力荐

1979年的五零后们,在科学的春天中挥洒青春和热血吧!这样你们终会有资格被国企当作包袱甩掉,被网络道德帝称为变老了的坏人。#世间事大抵如此#

51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首镜瞧这一家子,终镜再瞧这一家子!王好为导演用马季客串掌镜收尾两张醒目合家欢照片紧密扣题,都没能挡住并不在家庭阵容连女配都不是一号的刘晓庆抢戏凶猛!特别是老头买书被她爱答不理百般厌烦最后干脆胡乱拿了本怀孕知识去打发那场戏……虽然演员阵容中张金玲和方舒后来也都成为八零年代独挑大梁的当家花旦,可至少在本片她俩被刘晓庆超神经大跨度的外放演法给压制得严严实实。唯一能与之争锋的就是陈强的老胡:谁也没想到坏到骨缝里的“南霸天”能够领衔主旋律喜剧!三星半……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529021028/

53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公园误会儿童掉水救人、影院误看儿媳、修理厂误听诤言,到最后误认儿媳妇,这片子把错位情节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人人平等,格调多么昂扬多么向上,充满了生活气息。7.5

5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还是挺不错的~虽然看得出表演的生硬,其实作为佩斯迈入喜剧的第一步已经很不错了。里面的人物矛盾冲突造得很多~

1小时前
  • U 兔
  • 还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我们是干部,不能让人家倒过来叫成不干。5

1小时前
  • 巴士底的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