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m Blake Nelson的影片《草叶》(Leaves of Grass)中,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饰演布朗大学的古典哲学教授比尔·金凯德是个完全理性驱动的严谨学者。他一出场就引用柏拉图的名言,说情感是人类的本质弱点,我们必须长久自律,不懈地抑制之,不断排除那些使我们感到疑惑、弱化我们对周围世界认知的杂念。又说,幸福生活的平衡是从不存在的。一旦我们误以为获得了这种平衡,我们就是在假扮上帝,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
生活中的金凯德教授的确在严格执行自己的信仰教条。他一心扑于学术,严词拒绝投怀送抱的年轻女学生,远离家乡小镇种植大麻为生的孪生兄弟布雷迪及早早就进敬老院虚度余生的母亲的负面影响。哈佛大学法学院也向他殷勤抛出橄榄枝,如日中天的金凯德教授简直就坐在幸福生活的平衡巅峰!可按照他所遵循的那套古典理论,下一步,他就该大下坡俯冲准备拥抱毁灭了。
带来毁灭的不是别人,正是研制出了无土水栽第七代优质大麻的弟弟布雷迪。这个与比尔同卵双生的家伙是理性的纯反面。他做事不考虑后果,是个意气用事的性情中人;他对学问圈里不主动创新而是就一个论点你说我说他说争来争去的研究风气不屑一顾;他在屋里装紫外灯,睡水床,听黑胶老唱片;他感想敢做,甚至曾想说服自己未来的老婆和她最好的女朋友搞3P!这么一个弟弟简直让比尔头痛欲裂;但他对奥克拉荷马州家乡小镇的短暂造访并非一塌糊涂,除了布雷迪所体现出的感性之疯狂,他还遇到了感性的美丽一面——中学老师、诗人珍妮特。
珍妮特对比尔吟诵惠特曼的《草叶集》,她把自由飞扬的真实情感看得比约定俗成的格律、规章更加重要。她对比尔“什么是真实”的答案也同时是她对《草叶集》的无上致敬:
那一夜
我扭动着自己长满锯齿的皮肤
啖噬着你的草叶
在幼虫的盲暗中
我知道那无毒
也没有爱的滋润
只有饥饿是最终的真实
珍妮特与比尔对同一问题的差异态度同时也就是感性与理性最大的差异。对学究比尔来说,古代先贤们总结出来的金科玉律为“真实”描绘出了唯一的形象,这个形象是严谨逻辑推理的结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真实是抽象的,通透的,清而深邃。但诗人珍妮特不这样认为,她说“也许真理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正向它靠近,只是不知其具体方位;可一旦你认为自己对一切均已明了,那剩下的还有什么意义?”这与布雷迪对“神”的解释异曲同工:人与神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现实中的人即使再了解神,再拼命努力,也永不可能达到神的高度,不可能掌控一切。
相对于比尔的抽象思维,感性的珍妮特在细节中寻找真实。她不总结规律,她用幼虫吞噬草叶的饥饿意象来再现真实。她也不规避生活。这个徒手抓鱼的姑娘让自己融入真实自然的一点一滴,细腻地感受水流、花草,还有周围的人与事。珍妮特与比尔是人之思维的优秀两极,一边是严格自律,勤奋精进;一边是敞开心扉,自由呼吸。当这两极彼此面对发生对撞时,擦出的火花无比绚烂。
感性的另一面,是比尔口中的“罪犯加超级烂人”布雷迪。但正是这个从不畏惧生活,不惜威胁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全凭感觉意气用事的家伙才终于让比尔明白,自己生命中最幸福、最自由的快乐时光,全都来自于那一段手足之情,来自于心,而不是脑。
与比尔-布雷迪这段矛盾复杂的兄弟情穿插的还有奥克拉荷马州图尔萨市的犹太小社区,有倾其所有支持以色列政府的慈善家大麻贩子,有诊所开不起来的疯狂牙医,还有越搞越糟的校园绯闻。导演Tim Blake Nelson把这些混乱却又彼此关联的小世界一股脑全呈现在屏幕之上,让比尔在从理性走向感性探索同时也带观众从有序奔向无序,让我们在荒谬的喜剧与沉重的悲剧之间对生活现实做一次全新的认知与体验。
最后,在理性与感性的一次次对立、碰撞与统一中,终被激发出的是“人类本质的弱点”——情感;但也正是这个不理智的、混乱的、不能解释的元素,才终于帮助我们在这些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中找到支点,让我们不再害怕地规避,不用愤怒地抛弃,也不必颓废地沉沦;而是去一点点地修复,一寸寸地改变,让我们在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认知间能够始终鼓起勇气,坚持信仰,呵护理想,从而始终看得见那充满诗意的,绿色的希望。
——“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爱德华•诺顿擅长在同一部电影作品中,分饰不同身份、性格迥异的双重角色。
尤以《一级恐惧/搏击会/大买卖/绿巨人》为著,游走于强悍和脆弱两个极端的双重性格。
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他是谁?
他,他爷爷发明了shopping mall,也有人说他爷爷还发明了圆筒冰激凌;
他,他父亲曾任职于美国卡特总统班底的律师团,后投身于环保,在中国工作6年;
他,拥有耶鲁大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的双学位,好莱坞中屈指可数的高学历;
他,96年处女作《一级恐惧》与理查·基尔演演对手戏,一鸣惊人;
他,出演的第一部作品《一级恐惧》,便获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提名;
他,主演《美国X历史》,再度为年轻的他带来2年内的另一个奥斯卡提名;
他,面对纷至沓来的片约,他宣称“不吃商业片那一套”“不为工作而工作”。
他,在登陆好莱坞短短4年便自编自导自演;
他,花去将近1年的时间身体力行参与节省能源的公益行动;
他,代言意大利腕表和珠宝品牌Breil Milano;
他,投资的奥巴马竞选之路纪录片已被美国HBO电视台高价收购……
他,学习驾驶飞机、坚持写作、玩音乐;
他,不吸烟,不酗酒,甚至为了影片要求他吸烟而退出;
他,在母校耶鲁大学建立“中东和平者基金会”;
他,去探访在云南工作的父亲并为父亲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云南名川》配音;
他,与BP公司合作推广“太阳能睦邻计划”,并亲身前往洛杉矶郊区贫困家庭……
爱德华•诺顿,他,高尚得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
--------------------------------------------------------------------------------
近况1:爱德华•诺顿主演的新片《草叶》(Leaves of Grass)2009年即将上映,剧中他将扮演一对性格迥异、南辕北辙的双胞胎兄弟,这是他的强项。
近况2:心理惊悚片《石头》(Stone)正在拍摄,2010年上映,爱德华诺顿再度携手曾经合作过的《大买卖》(The Score)德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
--------------------------------------------------------------------------------
另一份生日大礼:Edward Norton10部电影中的AB角
链接
http://www.mtime.com/my/zhouliu/blog/2310301/Happy 40 birthday, Edward Norton!
From SATurday!
诺顿一人分饰两角,双胞胎兄弟,一样的面容,确实迥异的行事方式和人生轨迹,理性自律的哥哥逃离混乱的旧生活很多年,却被弟弟的假死讯骗回家乡,不得不面对自己恐惧和逃避了很多年的人生图景,并且深深卷入其中。
似乎看来电影想表现的是理性和感性的对撞,而结尾提示的是理性对感性的重新认可与回归。
我无法确定电影真正想表达的是否如此,但在我看来并非只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对比图景那么分明。
也许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或现在仍在其中,理性和感性的对立。秉持理性的人鄙夷感性的草率纵容,崇尚感性的人鄙夷理性的刻板、缺乏鲜活和美和激情。 或者有的人正在两者中摇摆,不知该偏向哪一边。
正如电影一开头那一段关于哲学的讨论。古典哲学家们,以及主要的宗教,都在理性或感性中选择了一个立场,并各自提出自己的争论。然而我有读过一些书,很幸运的看到,那些经典的讨论,到了2013年的今天,已经有了进步。柏拉图等对理性的推崇,佛教所秉持的清简收敛的“法”,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即人类思维感性--理性的二分法。 如何这一二分法的前提有了新的发展,我们便可以跳出这“或选择理性或选择感性”的令人窒息的逼迫。
即使我们不是哲学家,从自身的经历中也能双方面的体受到,理性和自律的愉快和不愉快,以及感性的愉快和不愉快。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就以柏拉图和佛陀对于理性和感性的对立性阐释开头,进而提出了一套对于人的理智和心智更多层次的解释。以粗糙的比喻来说理智是骑象人而情感是大象,但骑象人和大象并非驾驭与被驾驭的关系,以大象的庞大和有力,它并不是刻意完全掌控驱策的,骑象人需要理解顺应引导大象,才能共同走向一个目标。
一个文学家说过,比喻总是翘脚的,比喻能让你即时感到赞同,但准确和周密的阐释绝不能依靠他。看到哥哥和弟弟两种生活方式片段的对比,看到随性不羁重情的弟弟,不由得会把天平倾向感性。但是仔细推敲的话,弟弟的行为并不能完全用“感性”来解释,他原本可以更考虑周全的“感性”,更考虑到后果的行事。就像剧中的女诗人,她感性,但她也沉静。
“感性”的弟弟的人生,不是设定来给哥哥回归自我的正确答案,而是一种参照,一种提示,一种启发。这段回家的经历,提点着哥哥,面对自我,面对他一心想要抛在身后扔掉的过去和恐惧。
其实什么是自我呢?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有一部分是天生设定的,有一部分是所有你过去经历的叠加影响。所谓“寻找自我,忠实于自我”是一个有残缺的概念,因为你的“自我”并非一个固定的原点可供你寻找,更加不能有任何确定的参照能证实你真的找到了它。我认为更确切的说法应当是,寻找“幸福感,满足感,和使命感”,过一种你感到“这就是我”的人生,而“这就是我”这一信念,一部分是从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你的“自我特质”,一部分是你选择了它认定了它。
哥哥纵然全力投入在学界,但他过往的经历是无法拒绝无法抛掉的。他对于自己的过往,首先采取的是惊恐逃避的态度,他厌绝妈妈混乱的生活,便去选修了60年代文化历史课程,他恐惧暴风雨,便去阅读暴风雨的成因,正应了居里夫人的那句格言,“人生中只有有待被认知的,没有什么可恐惧的”。电影结尾在暴风雨来临前夕,哥哥坐在庭院里说,我熟读了暴风雨的成因,但它仍然是那样发生,(小时候我总是躲起来),这一次我准备在风雨中坐一会儿。
对于你恐惧的,感到无法应对的事物和情形,逃避到绝对理性里是太常见的处理方式。比如一个道德君子感受到年轻女性的吸引,感受到自己内心不受控制的激情和冲动,他深深为之恐惧和战栗,便去相信了网上所谓“一滴精十滴血”的长篇大论,层层说理,言之凿凿,他虔诚的执行着他的少年修身大法,感到自己超越了低级趣味,却不知自己此时的状态正是在深深的恐惧束缚之中。
电影以草叶集为名,又借女诗人的口,念出了惠特曼的诗句。女诗人说,惠特曼的诗,没有固定和格式,不受刻板的限制,而是完全发自unashamed, pure passion. 我想这也是导演/编剧想回答的应对人生的态度。
unashamed, pure passion, 不是一定是炽烈的激动的,不是绝对的节制套入既定的格式,不是“这样”才好,也不是“那样”才好。每个人的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在于真,在于纯。而每个人的真实和纯粹各不相同。
--------------------------------------------------------
PS:舒婷的一首诗写道,我是一艘小船,而爸爸是一个方向的风,妈妈是另一个方向的风,在两个方向的风的吹拂下,我得以前进。我觉得这是对于人生绝佳的比喻。任何一种理念,都是在参照前提下的正确,豪奢的生活需要一些清修和放下,充满清规戒律的生活需要一些享乐主义和幽默,分工明确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需要灵修和小清新去扶持自我意识,而只要神性不承认人性的乌托邦实验需要功利主义等等去调和。我们是一艘船,每一种理念都是吹向不同方向的风,哪一种风过强就有矫枉过正的可能。 在多种风向的制衡下,我们摇摇摆摆的前行着。
PPS: 作为咱们这样的大陆青年,在讨论自由之前,还是先关注下“选择的自由”吧。 诚然人生难抉择,但至少我们需要多一些空间有不同选项的可能。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磕大麻怀疑人生,然后电光火石中心思一动,又投入学院,以另一种方式思索人生呢?
宝刀从不老。
或许真理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正在逐渐向他靠近,只是不知道它在哪里。一旦某天你觉得你看透了一切,那还有什么意义?
就在比尔打算返回学校之际,他得知自己竟被卷入一起犹太毒枭(理查德·德莱福斯 Richard Dreyfuss 饰)谋杀案……
NORTON的片子都喜欢
1-相较于开头,结尾过水了2-总有这样不喜欢的演员演出的佩片儿
剧情三星诺顿五星,于是这是我在豆瓣的第800部电影。
飞行员们肯定喜欢这个片吧我猜
在电脑上放了10天,终于还是看了,虽然没有字幕,我爱诺顿,他不是杀毒软件,
without Edward, this is nothing.
其实这片子不错,看到最后5分钟才high得起来
77/100。立意和层次被《A Serious Man》甩出十条街不止。然而如果能有个稍微好点的剧本和像样的发行片商,摩根弗里曼或者杰里米莱纳的提名就肯定没戏啦~
一个模子, 两种性格, 在小镇上激烈的碰撞, 反射出的是亲情和对逃离故乡的思考. 诺顿演技太精湛了, 不过装说的爱尔兰口音还是有点不习惯.
4.5星。小有科恩兄弟之风采,诺顿的表演天衣无缝
爱德华诺顿演技突破之作!
要不是冲突衔接的有些僵硬就好了,而且由于个人特定时段因素加分了
诺顿演的太好了
我他妈给诺顿的演技跪了。。能把萨兰登的气场压到低成这样。。
诺顿的个人表演。哥哥死掉的剧本处理方式不够好。和他在搏击俱乐部、美国X档案的表现还是有一定差距。狗日的,好帅。。。
Edward Norton分饰两角,redneck虽粗俗但是足够讲情谊,一些小笑料伴着兄弟的逝去而怀念自由无虑的日子
配乐不错。故事没多么出彩的地方,无疑是Edward Norton的人格分裂进行到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