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中为一个角色“增龄”只需通过局部化妆便可以轻易实现,演员再通过腔调、举止、目光的表演,让角色要具有说服力,这样就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减龄”则难得多,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轻易解决的。
如果51岁的威尔·史密斯想要年轻态,就要把干燥、暗沉、粗糙统统赶走,油腻、暗淡,全都不要!李安新片《双子杀手》中23岁的威尔·史密斯的制作工序非常繁杂,非普通CGI制作可以比拟,最终的效果也比他当年演《茶煲表哥》(1991)时还要嫩。
其实,“CGI减龄”这些年并不少见,它在漫威电影的倒叙场景中越来越普遍。《蚁人》(2015)中1989年部分的汉克·皮姆,就使71岁的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瞬间恢复到《华尔街》时的样子。
往前追溯,我们可以先从《终结者2018》(2009)谈起,片中出现了惊鸿一瞥的阿诺·施瓦辛格年轻时代扮演的T-800机器人,面部采用了《终结者1》(1984)时的阿诺,身体则属于替身演员的。对当时来说,表情捕捉塑造的数字人类,面部并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一是开销巨大,二是如果时间过久很容易露出破绽(它的效果与真人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更像《最终幻想》那种3D渲染的“真人”)。
到《创:战纪》(2010)时,61岁的演员杰夫·布里奇斯与《电子争霸战》(1982)时的自己同框。布里奇斯表演年轻的自己时,其面部表情被细分为52个表情基准点,再回传给电脑,还原出他30岁时的样子,由此成为影史第一位与亲身扮演的年轻自己同框的演员。
但这个数字化人物,面部还是能看出太多破绽——冷冰冰、表情木讷,体会不到真情实感,观众一眼就知道它是假的。幸好这个角色活在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还可以解释的通。
“冷冰冰、表情木讷,体会不到真情实感”的缺点放到2015年的《终结者:创世纪》中却再合适不过了,它正符合了披着人皮皮囊的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终结者:创世纪》则再度还原了《终结者》(1984)开场阿诺出场的经典场景,真是深深的回忆杀。这位年轻的“T-800阿诺”仍然是由替身演员充当肉身“扮演”的,面部再通过后期技术被替换成施瓦辛格当年的面孔。
这个CGI的阿诺已经比六年前的《终结者2018》进步太多,起码在剧照和预告片中很难看出破绽,但在大银幕,尤其是给到特写镜头时,就会发现它不似真人。如果仔细看他的脸,会发现鼻子微微弓起,脸部也稍不对称,特别是做表情的时候。
片中有安排一场施瓦辛格跟年轻的自己(两个T-800)对决的动作戏,但时间短暂,夜景的动作细节也是糊的。
众所周知,同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2015),保罗·沃克因车祸离世,特效公司用表情捕捉使演员“复活”。保罗的两个弟弟来做哥哥的替身,再从保罗生前作品中精选出片段,用CGI制作出多角度的脸部模型和所需要的多款虚拟表情。最后将表情串联,生成短短几秒钟的动态影像。除此之外,保罗的声音也被采集出来,在弟弟的帮助下,完成配音。
最近的例子还有漫威的《惊奇队长》(2018)和今年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2019),这项技术被用来让主演以年轻时代的自己出现,这就是标准的“CGI减龄”。
技术永远是进步的,为什么说这次的《双子杀手》是质的飞越呢?毕竟,这部影片的介质是120帧+4K+3D,如果有缺点,在大银幕上会一览无余,数字人物更容易看出破绽。
特效部门不仅是对男主角威尔·史密斯的面部“减龄”,而是制作了整个身体,即便是面部,也有肌肤、骨骼、眼睛、牙齿光泽的再造,所以李安不太愿意将之称为普通意义上的“减龄”。
为了呈现出年轻威尔·史密斯(片中的角色是特工Henry的年轻版克隆人Junior)在电影中的最终效果,要先对演员进行动作捕捉,然后再进行调整,有时候也会用他之前的电影素材甚至是年轻时代的家庭电影做参考。几乎将他在众多影像资料中的情感特质和言语动作全都转移到了这个数字人物身上,让他的言谈举止变得近乎完美。
最后制作出来的Junior,无论镜头给到中、近景还是特写镜头,他都经受住了考验,并且Junior的性格不同于威尔·史密斯本人甚至主角Henry的性格特征,而是一个率直天真的战士,始终保持一种彬彬有礼的年轻人的特质。
《双子杀手》里的朱尼尔之所以不属于“减龄”,优势就在于此,它不再是那种“冷冰冰、表情木讷,体会不到真情实感”的数字人物,而是具备所有人类拥有的复杂情感,和人类一模一样甚至还胜过真人。片中一场Junior在克里夫·欧文面前流泪的哭戏,就特别令人动容。
要知道,《双子杀手》也是李安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以下简称《比利·林恩》)之后,再度用120帧高频率+4K+3D的技术完成的。
就电影而言,帧速率(fps)指的是每秒所显示的静帧格数,随着帧速率的增加,观众的情绪反应亦随之增加。有句老话说得好“摄影机每秒都在撒谎,每秒24次。”说的就是这个。我们以往看到的电影都是传统的每秒24帧显示的平滑运动,这种标准已经对大家的观影习惯根深蒂固,在下意识中接受了。改变帧速率也会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因为随着投影速度的加快,情绪反应亦随之加快了。
记得当初《比利·林恩》推出时,索尼影业给出的官方称谓是“沉浸式数字体验”(Immersive Digital),国内还说它属于“未来电影”。它的优点是拥有超真实的清晰度,能使流动画面更流畅,解决摄影机平移中产生的画面抖动,带来更舒适、立体、敏锐与真实的观影体验。
不过如果过于沉浸式,电影会变得不再像电影。当初《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2012)的48帧反响不佳,多数人抱怨它太像高清电视而不是电影。简而言之就是对比度太低,在高清规格下,我们根深蒂固的电影质感的暗部变亮了,而48帧又使我们对24帧所产生的平滑动作也变得流畅了,大家惯性上认为的电影美学就消失了。
那还只是48帧,其实,电视和游戏画面几年前就有4K+120帧呈现,只有电影还抱残守缺使用因为古老的因为成本限定的24帧,所以会有观众感觉电影像电视和游戏,加之电影所感受到的巨大威胁就是流媒体的电影和剧集夺取了电影观众,让李安产生了危机感,跟上时代的电影技术,避免大银幕艺术的消亡是重中之重。
李安曾说过自己是电影系的学生,他对待新技术也一样。他在《比利·林恩》上映时曾说过:“其实我对120帧也没有准头,是摸着石头过河,像重新学走路一样。我觉得电影很久没有变了,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就像电影诞生之初,观众看《火车进站》(1896)时,也会有身临其境的躲闪,因为它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太真实了。所以,我们不该用传统标准去看待新技术,因为传统标准对我们已经根深蒂固,新技术还无法形成新的审美标准。电影诞生之初如此,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如此,从2D规格到3D规格如此,现在从24帧到120帧依然如此,它们总会经历一个过程。
技术变革给未来的电影带来了无限可能,李安说他想发展数字时代新的美学、新的美感。在《双子杀手》中,60帧/120帧的动作场面看起来像当前的运动游戏和射击游戏,因为大众对于电影感的进步需要适应。
《双子杀手》吸引李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可以同时用动作捕捉的数字角色与高帧率共同打造一场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120帧能够比24帧拍出更清晰的打斗,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清晰可见,因为它的前后景深都是实焦。关于这一点,我可以用两场戏佐证——当Danny和Junior见面时,花园前景有个石雕,你既能看到石雕的细节,又能看到远景两人见面的场景;之后,Henry和Junior在库特纳霍拉人骨教堂地下搏斗,你同样能看到前景一个头骨的细节和远景两人对峙的场面,使用画面内无与伦比的纵深,李安的镜头构成使观众可以看到画面不同景位的细节。利用观众的眼睛在高帧率画面下可以捕捉到任何动作的特性,让前后景的动作戏相互竞争来博取观众的注意力。如果放在以前,拍摄这样的镜头还得用"裂焦滤镜"(split-focus diopter)这种半凸透镜片才能完成。
这场两个威尔·史密斯的近身搏斗戏,在银幕上只有短短四分钟。李安和他的团队在后期却花了九个月的时间调整和完善,只为追求拳拳到骨的逼真。李安解释说虽然这场打戏的编排节奏无法改变,他们增加了一些刮擦、失手和打斗来突出逼真的残酷感。
除了这场打斗戏,片中还有一场精彩的摩托车追逐戏,前置的调度、视角的切换、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变组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和体验。之后Junior又把他的摩托车当作武器,一次次扔向Henry,让他躲闪不及,观众会有如同玩游戏一般身临其境的体验。
120帧+4K+3D对于布光、打光的要求也更高,因为画面中所有位置都清晰可见,这为布光增加了太大的难点所以,片中的夜戏通常是日拍夜,再靠后期调成夜色,这样观众就可以无尽地窥视蓝色夜晚的全部细节了。
李安近几年致力于通过新技术重新发现新的电影美学和讲故事的方式,他确信“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这是李安的原话。
看《双子杀手》的时候,我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李安汲取了前作《比利·林恩》那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我一直记得,李安筹备更久的关于拳击电影《马尼拉之战》原本应该是他首部以120帧+4K+3D拍摄的影片。结果,《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都拍在了它前面,相信李安在《比利·林恩》里尝试的用3D表现人脸的细节,和《双子杀手》120帧对动作戏的处理、打光的方法等等都能在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是对导演也好,歌手也好,当他们的一些作品成为了经典以后,我们总是在期待这样一个有才华的文艺创作者能拿出“和过去一样水准”的作品。
因此,当越来越多曾经喜欢的歌手改编曲风,喜欢的导演改变电影风格,我都会感到出奇的愤怒。无论他们是出于市场需求还是放飞自我的心态,这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作为粉丝的背叛——可我也依然年复一年地等待他们的下一部作品,期待他们能够“重归本真”,做回和最初经典一样的作品出来。
我最终在去年暑假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有一天再也不能吃到妈妈烧的菜的日子。我曾经以为这一天离我很遥远,直到我妈开始从微信上学会了养身。
几年没有回国,每天都在国外对我妈烧的菜朝思暮想,上班想糖醋小排,下班路上想油面筋塞肉,晚上刷牙想韭菜饺子。结果下了飞机,问我妈晚上烧什么好吃的,我妈:凉拌海带折耳根。
从此以后我就被迫和“童年母亲的味道”断奶了——但也因此开始重新审视如今那些背弃经典的老牌文艺创作者的新作品。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老牌导演都不再重复过去的自己了。尽管如今的观众对他们现在的作品褒贬不一,我们仍然能在这些作品上看到许多不一样的突破。无论是从剧本题材上、技术上、还是其他各方面因素上,他们仍然可以给观众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期待和展望。
而李安正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
从剧本角度来说,《双子杀手》中所论述的“我!杀我自己!”和克隆伦理已经是影视作品中不再新鲜的题材了。更何况,这是一本好莱坞酝酿了22年的剧本——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刚刚诞生的时候,就已经萌生了《双子杀手》这部电影的想法。技术问题导致了电影项目的搁置,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整个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了新锐的光芒。尤其是在如今动作片泛滥,越来越多的动作片为了吸引市场,正逐步从“科幻动作片”“魔幻动作片”发展为“违背物理定律的超现实动作片”等匪夷所思的行为,《双子杀手》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脱引而出,逃离“平庸”的标签。
李安却带着“120帧+4K+3D”技术来了。
我曾经和朋友吐槽,说如果非要拍克隆题材,“51岁有着中年危机的太太在生日这天回家发现老公和自己23岁的克隆人搞在一起了”远比“51岁的杀手被自己23岁的克隆人追杀”看点有趣得多。毕竟,说真的,如果克隆人真的渗透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前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远远大于后者,但似乎从来没有导演为人类这样选择两难的未来而感到担忧过。结果在我看了《双子杀手》以后才发现,原来李安为我们展现的是我们还未曾观测到的现在,而不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未来。
我还能记得三年前120帧版本的《比利林恩》上映时,大家为了得到最佳观影效果,做足功课、抢购特定影厅的电影票的情形。在那时,《比利林恩》成为了电影创新技术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从来没有人能想到竟然有商业电影的规格会超出普通影院的配置,更没有人能想到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李安又创造出了一部更加创新、技术更加前沿的作品。相比《双子杀手》,《比利林恩》更像是李安的一部实验品,让《双子杀手》成为了一部技术成熟下效果更为精湛的作品。
首先,120帧+4K+3D意味着什么?帧率简单地来说就是一秒内播放了几张(帧)图像,帧数越高意味着每秒播放的图像越多,也更加流畅。定格动画属于低帧数映像,每秒只有几帧;普通电影的帧数为24帧,这已经是肉眼能感受非常流畅的帧数了。《双子杀手》的帧率高达120帧,能让人肉眼看到的影像远远超越流畅,更加丝滑,也更接近人眼在现实生活中看待事物的流畅程度。
4K可以让人看到超高清的影像,因此120帧+4K的效果就是,你的眼睛不仅在观影过程中接收了比普通电影更多的图像,看这些图像还非常清晰。这样的效果在飞驰物上的观感体验会更为直接,因此李安在预告片和电影开头,就给观众安排了威尔史密斯千里射火车的情节——一开始我以为是李安想给男主塑造超现实的主角光环,直到我看到火车飞驰而过的时候,竟然还能看清每个乘客的脸时,我才意识到李安只是单纯地想直截了当地展示这部电影的技术……
120帧+4K的效果可以逼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肉眼所捕捉到的平面视觉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李安又加上了3D,使景象能够环绕于观众眼前,这让整部电影的观影效果更上了一层台阶——你可以感受到现代电影技术正在尽可能地在荧幕上还原肉眼观测到的真实视觉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浸入式观影体验。
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中出现了这么多水底,以及从水下浮动到水面的场景。其他电影里的水底就只是水底,《双子杀手》的水底在技术处理后更加还原了水荡漾、清爽的本质,让人很难去忽视那些丝滑流畅的水波和跃动的气泡,是这部电影在观影体验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之一。
其次,本片夜景也是技术亮点之一。后半段大部分时间都在夜景中完成,李安解决了普通电影中夜景常常很暗,看不到许多场景细节的问题,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一段很重要的打戏在人骨墓穴中完成,我在观影的时候觉得李安取景在满是骷髅的墓穴是想讨论克隆人生命的哲学问题,现在仔细想想,很有可能也是在利用满墙的骷髅尽可能地为观众展示这部电影的画面效果。
除了120帧+4K+3D的画面技术,本片另外一个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返老还童,让他和自己的23岁童颜克隆人一起演对手戏。为了让童颜版威尔史密斯看起来更像真实的人,剧组参照了很多他年轻时候的视频素材。
对于威尔史密斯认出克隆人的剧情设置也很直接。在别的电影里,超人带上眼镜就没人认得出他是超人了,柯南美黑一下也没人认得出他是柯南了——克隆人刚出场的时候戴了个墨镜和帽子,和51岁的威尔史密斯经历了上蹿下跳飞车互殴对狙等一系列对手戏,所有人竟然都一眼就看出来他们俩长得特别像!可能是这么多电影里视力最正常的角色了。
电影取景也仿佛让人觉得是个大型旅游宣传片,从色彩缤纷、艺术作品充斥大街小巷的哥伦比亚、布达佩斯雄伟壮观的大型浴场到最后的地下人骨墓穴,总会让人在观影之余留恋在场景的细节之中。这也是120帧+4K+3D的技术使然——在观影过程中会为观众展示出更多在日常电影中难以注意到的细节。
可以发现,尽管《双子杀手》的剧情不是本片的优势,本片的视觉技术却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点。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双子杀手》这部动作片的剧本,如果它只是一部普通的剧情片、爱情片,导演也很难在最大程度上为观众展现当今电影技术的最佳效果。在过去,我们常常认为电影技术应当服务于剧本,只能让剧情锦上添花,却无法为电影雪中送炭;在这里,电影剧本和电影技术互相服务,如果要拿出20多年前那部同样作为动作片、名声远扬的《卧虎藏龙》,我们不能将它们进行单纯地比较。因为《双子杀手》远远超越了它作为一部动作片的分量,而是一部充满技术挑战性的实验电影,注定成为一种电影的标杆。
也正如我在前文所说,李安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我们未观测到的电影技术现状。他让观众可以兴奋地预想未来电影的发展,让人发现原来现在的电影技术已经可以如此逼近肉眼的视觉效果。如今的焕颜技术已经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么有实力的电影演员是不是就不用再畏惧衰老,新生代的电影演员会不会再演技上更加努力?如果和deepfake技术相结合,那我们是不是也有机会在荧幕上看到已故演员重新登上荧幕?
作为一名华人导演,李安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如果李安还是那个《卧虎藏龙》、《饮食男女》中的李安,如今《双子杀手》的创新观影体验或许会更晚一点才出现。我觉得这就跟我妈教我对凉拌海带折耳根的态度一样——你可以觉得它不好吃,但你不能否认它是个好东西。
所以,请记得去高配置的影厅观看本片——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双子杀手》的精髓所在。
作为当今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华人导演,“李安”这个名字本身就足以成为观看这部电影的全部理由,何况还加上了一个威尔史密斯。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故事的开场画面是百发百中的死亡射手威尔史密斯干净利落地完成刺杀任务。不过由于差一点就要误伤到任务目标旁边的小朋友,这次任务也让他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决定金盆洗手。
经验告诉我们,金盆洗手总会洗不利索。自以为可以安享退休生活的死亡射手去拜访了他的老友——前不久才挨了小丑一记锁喉杀的势利眼管家阿福。从老友口中,主角得知他最后一次执行的任务有蹊跷,涉及到神秘的“双子计划”。
主角和老友的对话遭到监听,他曾经的工作单位DIA——一个比CIA还要大一个罩杯的情报机构——立刻派出杀手针对两人进行灭口。主角老友不幸遇难,他的尸体坠入水中那个幽蓝色的画面让人想到了美轮美奂的《少年派》,影片第二幕后半段有一场在闪着绿光的井水中的搏斗,也同样能勾起观众对于李安导演前作的类似回忆。
被派往主角家的那一只小队就没那么走运了。对于自己的原工作单位是个什么尿性,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主角早有心理准备。早在对方下手之前,他就揪出了被安插在自己身边负责监视任务的女特工,还查了人家的户口。这位监视者算是女承父业。她的爸爸是一名老警察,总是莫名其妙地卷进各种麻烦之中,口头禅是“Yippee-ki-yay, Motherf[哔]”。
解决了闯上门来的杀手之后,威尔史密斯又潜入负责监视他的那名女特工家里。后者因为露了马脚,即将成为组织下一个暗杀对象。果然在两人乘船出海避难之前,一名杀手袭击了女主角,经过一番搏斗反被后者制服。形象甜美的女演员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改走短发打女路线之后,颇有几分“《异形》女王”西格妮·韦弗的感觉。
李安导演的使用高帧率技术拍摄的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由于画面太亮而引起部分观众不适,因此这一次他特别选取了大量光照并不充分的场景,比如男女主角驾船远去的画面,虽然是在一片昏暗之中,但是细节仍然清晰可辨,也继承了李安导演电影一贯的美学风格。
由于敌人的势力覆盖整个美国,要保证生命安全只能逃往境外。为此男主角紧急求助于他的另一位老友——整天跟奇异博士左边一起画个龙、右边画一道彩虹的大护法老王。在这里他虽然没有了打开任意门的能力,但是凭借高超的飞机驾驶技术,还是可以轻松地把主角带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针对主角的暗杀行动失败,于是DIA的高级干部、双子计划负责人克里夫欧文接管了针对威尔史密斯的后续行动。他最擅长对付不听指挥的特工,曾经跟杰森伯恩大战三百回合,不过现在升职当领导了,不再亲自出马去干脏活儿累活儿,而是派自己的养子去哥伦比亚追杀主角一行人。
哪怕没看过预告片、只看过本片海报,也不难猜到,这位所谓养子就是主角的克隆人。威尔史密斯前些年因为一意孤行地捧自己的儿子导致自己人气大跌。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自己儿子的最大竞品居然会是通过特效技术制造出来的年轻版自己。从此以后,贾登史密斯的演艺之路怕是更难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史密斯父子团饭”这种东西,反正我作为一个“威尔史密斯唯饭”对此是乐见其成的。前年的《加勒比海带5》还有大前年的《美国队长3》,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都借助特效技术在大银幕上重返青春,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但是已经让粉丝激动不已。所以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我如此看重本片了。作为威尔史密斯二十年老影迷,一个威尔史密斯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再多一个当然就赚翻了,更不要说还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威尔史密斯,更更不要说两个人还有大量对手戏。
两个威尔史密斯的第一次遭遇引出了全片最精彩的动作戏。一气呵成的街头追车看得人屏息瞠目,其间两位主角的斗法,体现出他们相同的技能储备与不同的作战风格,一个沉稳持重,一个轻捷迅猛,让人联想起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斗剑。李安导演为好莱坞动作片标配的追车戏注入了武侠片式的轻灵,又不以牺牲打击感为代价。看完这一段,让人不禁感叹,死亡射手不愧是自杀小队成员,在杀自己这件事情上积极性特别高。
双主角的第一次遭遇给电影第二幕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可惜第二幕接下来的情节未能一直维持这种快节奏与紧张感。主角一行人前往欧洲追寻所谓真相的一段略显沉闷——不需要角色去揭秘,观众都知道那个年轻的威尔史密斯是主角的克隆人。为了抖出这个裹得并不严实的包袱而停留太多时间实在得不偿失。
少了与前面那场追车戏一样高质量的动作场面,要支撑起第二幕剩余部分,主要就得靠威尔史密斯的演技了。对于中年主角的诠释,他自然是信手拈来——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威尔史密斯式的英雄,业务过硬,经验老道,成熟中又带点颓废和调皮,观众冲着威尔史密斯这个名字走进影院,期待的就是看到这样的银幕形象。本片更让观众惊喜的是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起初大多数观众可能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脸可以通过技术回春,声音却很难装嫩。一听到那标志性的嗓音,大家想到的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威尔史密斯式的英雄,不易将其对应到这个愣头青克隆人官二代身上。所幸影片视觉方面提供的信息足够有说服力,这种初期的不适应感也就因此慢慢消失,大家关注的重点移向年轻版威尔史密斯的面貌与表情。年过五旬——与片中男主角一样,今年51岁——的威尔史密斯成功塑造了一个兼具傲气与稚气的年轻特工形象。当然,影片的特效团队在这一方面也功不可没。
第二幕后半段,一老一少两个威尔史密斯再次交锋。老的尝试给小的做思想政治工作,却遭到拒绝,还险些被对方杀死。两个威尔史密斯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年的高口碑漫画改编电影《金刚狼3》,但是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在这里究竟扮演的是X23还是X24却尚不明朗。坚持认贼作父、死不悔改,或者杀死养父彻底黑化,似乎都是可能的结局。毕竟《金刚狼3》的结局就是一老一少两个休杰克曼的殊死一战。
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主流商业片,本片并不打算在黑暗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在渡过灵魂黑夜之后幡然醒悟,与自己的克隆母体并肩作战。大反派头号种子选手倒戈,关键时刻必须得有个更猛的反派挺身而出,而这个真正的大反派的样子——没错,还是威尔史密斯,他才是本片的“X24”。
说好的双子,不是二吗,怎么变成三了?幕后黑手克里夫欧文及时出来解释,他要用威尔史密斯的优质基因造一整只军队,除了他亲自养育的干儿子之外,其他都是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所以威尔史密斯分饰的两位主角就相当于《星球大战》里的詹戈费特和波巴费特,只不过反派的克隆人军团还没建起来就团灭了。这里特别令人费解的是,既然克里夫欧文手里有这么一个大杀器,为什么不早用,反而要不远万里地给对手送儿子、送队友?编剧大卫贝尼奥夫老师果然没有让观众失望。
故事的结尾,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就像一个普通的青少年一样进入校园,老年版的主角来接他时,我想在他同学们的眼中,这应该就是一对普通的父子。本片探讨了人体克隆技术牵涉到的伦理困境,只不过为了保持影片整体光明积极的氛围,而没有过度深挖。但这无法阻挡观众的探索热情和。假设像最终那个强化人一样的克隆战士还有很多,主角一行人该怎么办?是放任他们继续做杀人机器还是对他们进行人道毁灭?如果这个反派在被击杀之前就亮出了真面目,主角一伙是否还能下得了杀手?抛开这些假设,即便是影片中已有的确定剧情,也令人细思极恐。
本片延续了李安导演过去多部作品涉及的对父权压迫的讨论。中年版威尔史密斯和反派克里夫欧文代表两种父权形象,最终是开明善良的父亲占了上风。然而胜出的这位“父亲”与他的“儿子”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微妙。二代多次在言谈中将克隆母体的母亲说成是自己的母亲,可是那个明明应该是他的“祖母”。复杂的伦理问题还体现在两位男主角与女主角的关系上,这个铁三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一些游牧民族的“继婚制”。温文儒雅的李安导演极擅长在看似人畜无害的王道故事里暗藏引人探究伦理禁忌的诱因,他的电影作品也因此总能吸引观众反复咀嚼回味。
看完本片回来的路上,正好刷到一条新闻,是本片主演威尔史密斯对于“假如遇到年轻的自己,会对他说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质问那个正在演《飙风战警》的自己为什么不接《黑客帝国》?在我之前写的东西里提到,20年前我还没有看太多外国电影时,最喜欢的两个演员就是基努里维斯和威尔史密斯。如果有人问我要对年轻时的自己说什么,那我的答案是:你现在喜欢的两个演员,20年后依然活跃,各自一年有两部重要作品上映,而你会在这四部电影上映后各写一篇罗里吧嗦的观后感来向他们“示爱”。
《双子杀手》一直深受影迷期待的电影,李安+威尔·史密斯的配置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年度必看。
然而目前豆瓣评分仅7.1分,在李安电影生涯中倒数第3,仅次于《绿巨人》和《圣子》。
外媒比豆瓣更为苛刻,MTC只有38分,烂番茄新鲜度只有25%。
其实7.1分不算太低的分数,但考虑到李安多部电影评分都9分左右,所以不得不说几乎从不失手的李安这次还是失手了。
电影上映前,所有的宣传都是围绕120帧的技术;
电影上映后,网友也是夸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
但很少有人说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好故事,或者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思考。
这也意味着不管是片方,还是观众,潜意识中这就是一部普通的好莱坞大片。
看到人们用以往夸好莱坞大片的方式来夸李安的电影,这种感觉很奇怪。
李安的电影一向是以剧情著称,为什么这次大家不夸剧情了?
我们回想一下网友评价《喜宴》《饮食男女》《断背山》……的时候,他们讨论的都是什么?
讨论的是剧情、表演、情感、内涵、哲理等等。
即便是作为商业大片的《少年派》,网友讨论电影的隐喻、传达的思想也远远比讨论视觉效果的多。
反观现在,网友纷纷吹《双子杀手》的视觉效果,却没有多少人吹剧情。
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双子杀手》除了视觉效果以外没有什么可吹的了?
不仅没有可吹的,恰恰相反,剧情还存在着很大问题。
首先是大反派克雷为什么会派小克去杀亨利?
克雷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的就是小克知道事情的真相:他是克隆人,克雷不是他的养父,克雷说的一切都是骗他的。
既然如此,克雷为什么还要让小克和亨利见面?
果然,小克一看到要杀的人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就开始怀疑这次行动有蹊跷。
小克的内心本来就有所动摇了,再加上亨利和丹妮的一番话,直接就把他策反了。
如果克雷不派小克去,而是派别人去,就不会出现被策反的问题。
即便是行动失败了,小克也没有和亨利见面,也就不会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
克雷有那么多人手,派谁去都可以,为什么非要派小克去,最终导致小克和亨利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看到后面你会发现除了小克之外,还有一个亨利的克隆人,我们暂且称他为克隆人2号。
克隆人2号比小克更适合做杀手,因为他没有痛觉,感受不到疼痛。
他也没有自主意识,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被敌人策反的危险。
派他去杀亨利不是更好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大反派/主角有怎样的秘密武器都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他不一开始就用,非要在最后才用?
要是一开始就派克隆人2号去,行动早就成功了,哪还有后面的亨利、小克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自己。
亨利、小克、丹妮三个人加起来才勉强打得过克隆人2号,要是克雷一开始就派克隆人2号去,亨利没有小克的帮助,行动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派克隆人2号去,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让电影最后有一个反转。
你一直以为亨利的敌人只有小克和克雷,其实除了小克之外还有一个克隆人。
但是反转之后,观众会去思考这个反转合不合理,最终产生“为什么克雷不在一开始就派克隆人2号去杀亨利”的疑问,那么这个反转就是失败的。
并不是一部电影只要有反转就是神作,关键在于这个反转是否和前面的剧情形成冲突、是否符合逻辑。
比如《少年派》最后的反转,派说的另一个版本的经历,就是非常成功的反转,直接让整部电影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如果没有这个反转,《少年派》的口碑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而且这个反转并不是强行反转,而是有真实事件的支撑——“木犀草”号沉没事件,这也正是李安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前面全都是烟雾弹,都是为最后揭晓故事的真相做铺垫。
相比之下《双子杀手》的反转就很失败,不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反而还让电影多了一个bug。
除此之外,两个人打着打着就和好了,然后一起对付大BOSS,这种剧情也太老套了,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部电影是这样的剧情了。
电影上映前的宣传都是男主角亨利被一名比自己年轻25岁的克隆人杀手追杀。
大家就是奔着两人的打斗来的,结果你告诉我他们打到一半就和好了?
看的就是打斗,谁想看你们和好啊?
同样是“自己打自己”的《环形使者》就耿直得多,年轻乔和老年乔是真的你争我斗,绝不妥协。
年轻乔想要完成任务赶紧退休,老年乔也有他的目的,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都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让着你?
这种有私心、有欲望、有心机的性格,其实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合家欢电影已经看得够多了,大团圆结局也司空见惯了,想看点黑暗点的。
既然要打,就争出个你死我活,不要洗白,不要和好,不要用善意来感化对方。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亨利试图策反小克,然后小克假装被策反了,实则是骗取亨利对他的信任,然后趁亨利失去防范心理的时候反杀他,这也比两人和好更有看点。
同时上映的《沉睡魔咒2》也是这个问题,人类和精灵斗来斗去最后竟然和好了,真的是强行合家欢。
小克身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结果亨利、丹妮几句话就把他策反了,未免成功得太容易。
恐怖分子被洗脑了几十年,要是三两句话就能被说服,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恐怖袭击了。
为什么人们常常说不要试图和网络喷子讲道理,原因就是你几句话不可能改变他几十年形成的想法。
网络争吵的结果100%是两个人都没有说服对方,依然觉得对方是傻逼。
网络喷子都那么难以说服,更别说一名杀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威尔·史密斯的演技还是很精湛的。
一人分饰两角的电影看过很多,但像威尔·史密斯这样能把两个人演得迥然不同而又立体丰满的还是不常见。
有些电影虽然也是一人分饰两角,甚至三角,但是演员演技太差了,导致三个角色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双子杀手》中,亨利成熟、老练、心思缜密,小克稚嫩、天真、乳臭未干,威尔·史密斯真的演出了两个不同的人的效果,没看过演员表的还以为小克是另一个人演的。
遗憾的是,威尔·史密斯的演技也只是整部电影为数不多的看点之一了。
说到底,《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
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
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
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
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
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大的优势——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
形式上是突破,内涵却空洞单薄。
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
视觉效果出彩,剧本薄弱,甚至低劣,这完全就是常规的好莱坞大片的特点。
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
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
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双子杀手》这样的电影已经有太多太多了,好莱坞每年都要出几十部;
但是像《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这样的电影,要很多年才会出现一部。
这个世界从不缺好莱坞大片,缺的是李安这样的好导演,或者说曾经的李安。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希望未来我们还能看到那个熟悉的李安。
李安作为一名探索者,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直走在电影技术前沿,为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的全新观赏体验。
而在今年,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的李安,再次回归,且再次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新片《双子杀手》用60帧看,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本以为一个“自己打自己”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但在李安的手下依然看到了他想表达的关于“人”的探讨,人的痛苦、困惑,都来自每一个人与自己“我”的关系。
以及他一直以来的“父子关系”这种家庭核心情感。基于这两点,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
但李安的这次尝试又是一次对观众期待的考验。
影迷预期的是他之前高口碑剧情片的讲述如《饮食男女》《断背山》,普通观众预期的是他之前的视觉美学如《卧虎藏龙》《少年派》,《双子杀手》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就我个人而言,技术造活人(如何与另一个我相处)、60帧看超长动作戏依然能有刷新认识的爽快体验,这也是影片最大的两个看点。
安叔的《双子杀手》,从片名就可以直观感受得到,这是一部一人两角的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再一次完成了从未有过的技术革新。
用技术手段“造人”,李安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
以前我们看影视剧里的“一人两角”,大多是同一演员扮演两个角色,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同框。
最典型的就是让演员在同样场景下演出两遍,期间机位、灯光、构图等都保持相同,然后演员换装,根据地上标记走位再演另一角色,最后通过后期实现同时出镜。
1992年成龙主演的《双龙会》,算是比较早的运用电脑画面合成技术,让演员一人分饰两角,最终在一个画面下呈现。
《双龙会》里的成龙一个会打、一个不会打,一个斯文、一个鲁莽,有不少“自己跟自己”的对手戏。
下图出现两人互动的戏份,则采取了替身和替手,能发现在镜头中只出现一只手。
即便当初的技术还略显生硬(比如下图右侧的成龙,眼神明显没有对上左侧的成龙)。但在1992那个年代的香港,一部电影里看到两个成龙,还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我们更熟悉的其实要属92年的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
最后几集里许仕林高中状元去见许仙的相认场景,也采用了同样的拍摄方式。
两个人都由叶童扮演,演出两遍,后期合成,必要镜头时采用替身和借位,小时候看的简直惊呆下巴。
另一部有代表性的是1998年的美国家庭爱情喜剧片《天生一对》。
电影让年仅12岁的琳赛·洛翰(Lindsay Lohan)一人扮演古灵精怪的双胞胎姐妹。
她在镜头下演出两个姐妹的不同戏份,惟妙惟肖,电影镜头真的如此神奇。
大卫·鲍伊之子邓肯·琼斯在2009年拍摄的《月球》,由山姆·洛克威尔饰演自己和自己的克隆人。
到底哪个是本体、哪个是克隆人,谁该返回地球、谁又该留在月球,在山姆·洛克威尔的演绎下真假难分。
上面这些都是采用的是同一演员出演两遍+后期合成的处理方式,同样拍摄原理的还有:
《草叶》里爱德华·诺顿饰演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叛徒混子,多处同框。
《宿敌》里杰克·吉伦哈尔饰演两个身份、地位、个性截然不同,却长得极其相似的男子,他们决定互换身份一天却酿成了悲剧。
《传奇》里汤姆·哈迪一人分饰两角出演伦敦黑帮史上叱咤风云的克雷兄弟,西装汤老师不要帅炸,而且一次来俩。
最近几年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豆瓣9.0高分的网剧《白夜追凶》。
潘粤明分别饰演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被网友吐槽为潘粤明V.S.潘粤暗。
《白夜追凶》这部剧不仅剧情在线,它的绿幕合成特效也堪称一绝。
技术的进步,让电影实现用“数字造人”的梦一步步靠近。
演员和替身饰演两角+后期合成逐渐成为过去式,这其中最显著的进步就是“动作捕捉”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最开始“动作捕捉”只是实现小部分特效镜头,如1990年第一部使用动作捕捉技术的电影《全面回忆》,施瓦辛格经过X射线时的几秒镜头。
到了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借助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了CG人物动作库。
2001年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树立了一个新里程碑。
这部动画片着力于塑造角色的真实感,动作和真人一样自然,实现了全程都用动作捕捉。
同一年,彼德·杰克逊用《指环王》制造了著名的动作捕捉角色——咕噜(安迪·瑟金斯 饰)。
此后安迪·瑟金斯变成了“动作捕捉第一人”,包括之后的《金刚》和《猩球崛起》系列。
2004年,罗伯特·泽米吉斯启用汤姆·汉克斯为动画片《极地特快》进行动作捕捉,还成立了工作室专门研发动作捕捉技术。
于是诞生了2007年的《贝奥武夫》,导演同样是泽米吉斯,人物真实感和动作流畅度都达到了空前高度。
动画角色越来越像真人,导致观众观感也越来越奇怪…乍一看是安吉丽娜·朱莉,定睛一看还是个假人。
电影“造人”技术发展到此,到底能否真正造出一个看上去不假的真人呢?
2008年,大卫·芬奇用《本杰明·巴顿奇事》尝试了一个布拉德·皮特的老年版头部。
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达》进一步让动作捕捉技术走向成熟。
捕捉技术的成熟,却日趋满足不了“数字真人化“的需求。
于是2015年的《终结者5》通过CG实现了施瓦辛格年轻化。电影里出现过老年版自己跟年轻版自己的对打戏,但很短暂。
同年的《速度与激情7》,采用兄弟替身+动作捕捉和数字合成,已经可以让保罗·沃克“起死回生”。
2016年的《美国队长3》也让小罗伯特·唐尼返老还童回到了鲜肉年代。
虽然上面这些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真人复刻或复活”,但在电影里出现的时间都不长,往往只有短暂几分钟或个别片段,且无法跟现实中的演员进行长时间的互动。
2019年,《阿丽塔》打造了一个超级高仿的”虚拟人“,且以她为主角讲述正片故事,把她活生生置身于现实世界的演员当中,跟男主克里斯托弗·沃尔兹进行互动”演出“。
阿丽塔完全融入了现实,和真人演员在现实场景中一起出现,依然用到CG特效+动作表情捕捉等技术手段,来传达逼真感。
只是…”阿丽塔“再高级拟人化,究竟还是个虚拟的假人角色。
李安再往前一步,在最新作品《双子杀手》里制造了一个鲜活的数字版威尔·史密斯,让他跟真人威尔·史密斯在现实场景中进行长时间的对戏。
”数字造人“的影像历史到李安这里已经登峰造极,真假难辨。
《双子杀手》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这里,一个演员同时饰演年龄跨度大的两个角色。
完完全全实现了真实明星克隆版的全片数字化。
“这次能够跟威尔·史密斯来合作这部新片,是一个非常特殊和美妙的经验,因为要感谢最新的科技,能够让我不只是跟一位威尔·史密斯、而是跟两位同时地合作” —— 李安
电影里的两个威尔·史密斯,一个是50岁的老年版特工亨利,一个是只有23岁的青年版小克(Junior),通过数字技术,让他整整年轻了27岁。
年轻的小克在片中被派来杀年老的亨利,“自己追杀自己”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也成了一个有趣的概念。
所以,李安是怎么完成这次新技术挑战的呢?
创造一个数字化人物是视觉效果方面最难做的事情之一,这不是做“年轻化”,也不是“面部置换”,我们所看到的是对威尔·史密斯表演百分百的视觉捕捉。
这是凭借威尔自己的表演、动作和能力,去创造出的真正丰富的表演。
同时,维塔工作室(本片特效)在打造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时,还参照了他20多岁时的生活影像视频,几乎找来了他年轻时候的所有视频素材。
1989年威尔·史密斯21岁时的录像视频
不是《绝地战警》(27岁)、《独立日》(28岁)、《黑衣人》(29岁)等电影镜头里的威尔,而是生活中的素颜视频,如家庭录像等。
《双子杀手》在拍摄时,威尔·史密斯只需带上下图的这个头部装具,在脸上布满摄影机跟踪的黑点,模具上的两台摄像机就可以记录他所有的面部表情。
特效师再通过模具校准脸上所有的跟踪点。
然后跟踪点通过电脑进行数字空间上的计算转换,在虚拟形象上重构整个面部和表情细节。
电影中,年轻版的小克因此才拥有了除了如假包换的皮囊外,还有了丰富和变化的表情、情绪。
数字人物呈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惊叹技术可以使影像以假乱真。
有人或许会问到,李安为什么启用威尔·史密斯这个演员,而不是其他人呢?
因为不是每个明星都能接受大银幕60帧/120帧的考验,“数字造人”也需要花更多技术手段来打磨。
威尔·史密斯是一个无畏和敬业的演员,当他们共同接触到到这个构想时,便一拍即合了。
再来看看《双子杀手》里“数字人物”小克和真人威尔·史密斯的更多对手戏吧!
除了“数字造人”,李安在《双子杀手》的技术革新其实不满足于此。
我们都知道早在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就尝试了120帧。在今年的这部新片里,他希望把这些新技术能融合的更好。
120帧过于完美,所有演员、景别在电影镜头下纤毫毕现、展露无余。
到了《双子杀手》,李安继续尝试数字人物 + 高帧+3D的终极结合,全方位地呈现这部“自己追杀自己”的动作科幻片。
影片拍摄还是120帧,但为了照顾观众以及实际播放的银幕介质问题,同时做了60帧的版本(24帧的也会有,2D的也会有)。
用《比利·林恩》体会120帧的技术革新,在一部剧情片里,肉眼可见的体验其实不多。
高帧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科幻动作片才叫过瘾。
我们用24帧和60帧看《双子杀手》动作戏份的对比图看下效果,就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次尽量要看60帧及以上版本。
电影片头部分,威尔·史密斯在两公里外射杀高速火车上的人。
24帧看是一列快速行驶中的模糊车身,而60帧看甚至能看清火车上坐着的乘客。用下对比图做个简单体会(仅作示意):
年轻的小克出现后,两人在布达佩斯的摩托追杀戏,不仅动作劲爆,视角上第一和第三人称的不断切换也很有味道。
最主要的,镜头快速运转,车速不断提高,在60/120帧下观看酣畅淋漓。
即便是高速动作,中远景镜头里的周围建筑、路人也都一览无余,清晰入眼。
老年亨利被撞倒落地后,年轻小克直接用摩托撞向亨利肉身。这一回合的交手里,通过这些高速动作戏,小克显出年轻人的强悍和灵活。
之后几场贴身肉搏,真人与数字人扭打在一起,“数字造人”的技术呈现出最高难度的虚实结合,看不出任何不同。
最精彩的一场机枪扫射戏,把60/120帧+3D的技术做到了最大化。
肉眼可见的一地狼藉和子弹时间,这是只有走进影院才能切身体会到的绝妙之处。
爆破、追逐、打斗…动作片里应有的戏份,《双子杀手》样样不少。
这些都值得你走进影院前去体验。
李安在《双子杀手》里创造了惊人的视觉奇观,科技的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电影创造了一个由威尔·史密斯亲自表演的数字人类,“他”与人们希望看到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完全一致。
这一次,李安希望通过《双子杀手》实现三点技术理想:
1、数字人物
2、高帧
3、3D
把它们完美融合和包装,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全新观影体验。
如此来看,李安对于这部电影有着更宏大的愿景。
他一直在说,必须提升制作级别,因为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数字人类,我们将一个会呼吸、有生命力的年轻威尔·史密斯放在了画面里。
数字人物可以让观众体会两个角色矛盾点与共存体的微妙。
高帧下则可以看到更清晰的高速动作戏、更全的景别和更多的细节。
打斗的细节、情感的细节都一览无余,而在普通的电影格式下这些都被模糊了。
3D则更有沉浸感。并且这一次,《双子杀手》革命性地采用了超越以往的3D标准,观众可以在画面中获取更多信息,仿佛真实地置身其中。
李安坚信要把电影制作推进到21世纪,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得到的经验是,数字电影需要做到更真实、更沉浸、更加充满人性。
他是一个总能够打破视效界限的人,他竭尽所能地想为观众提供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
《双子杀手》不仅是一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好看”的动作科幻片,它依然饱含着李安对“人”的探讨,更深的内核东西也等待着你一起去发现。
简单来说,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技术革新的电影,如果没有选择60/120帧 +3D的影厅,基本很难体会到爽感。
电影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在李安这次的技术理想下,有条件的话,优先选择 60/120帧 + 3D 的影院放映厅,才算顶级体验。
好消息是,不同于《比利·林恩》上映时全国才2块120帧技术规格的银幕(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上海SFC上海影城),绝大多数观众都未能接触到120帧的真正魅力。
本次《双子杀手》上映时,全国将有至少39300块的60帧银幕提供技术支持放映,不愁看不到。
当然,如果有机会看120帧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离上映还有近半个月,目前了解到的更多放映版本资料如下,仅供参考。
杜比影院只能2K/3D/120帧或4K/3D/60帧; CINITY可以4K/3D/120帧(CINITY可LUXE改造); 三星LED只能2K/3D/120帧; IMAX设备是锁帧60的,激光IMAX GT和新一代激光IMAX是能4K/3D/60帧的。
《双子杀手》国内发行版本:
24帧2D
24帧IMAX5.02D
24帧IMAX12.02D
24帧激光IMAX12一代2D
24帧CGS2D
24帧DTSX2D
24帧ATMOS2D
24帧CGSATMOS2D
24帧CGSDTSX2D
60帧3D
60帧激光IMAX5二代3D
60帧激光IMAX12二代3D(原版、译制)
60帧ATMOS3D
60帧CGS3D
60帧CGSATMOS3D
120帧杜比视界3D
120帧CINITY3D
120帧CINITYATMOS3D(原版)
(数据来自数字版影片发行通知)
李安还是那个李安,挖掘人性魅力,突破技术极限,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位值得我们”出一部看一部“的导演。
因为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停留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只会不断革新。
“老”和“顽固”并不可怕,但对于电影人来说,可怕的是创作思路上的“老”和“顽固”。已经9102年了,当动作电影已经进化成约翰·威克和他的传奇大铅笔的时候,年过七旬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还在用80年代的陈腐思维来创作《第一滴血5》。
与独立电影不同,商业电影一定是与观众一同进步的——看看老当益壮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他的《玩家一号》吧。而李安,威尔·史密斯,和杰瑞·布鲁克海默都有惨痛的教训:《绿巨人》的平庸和无趣,和《重返地球》的死气沉沉都历历在目,而“金牌制作人”上一部获得良好反响的好莱坞大片,还要数到12年前的《加勒比海盗3》。
然而,人总是能振作起来,文本则不能。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回到未来》诞生在CG技术不成熟的30年前,变老变年轻全凭特效化妆,但放到今天依然是娱乐性超凡的绝对神作;
而搁下CG特效和摄影技术上的升级不谈,《双子杀手》的剧本——一部电影的重中之重——反而已经透露出一股在地下室蹲了20年的发霉味道,就好像是给一本受潮的旧书换上了新书皮,但霉斑还是一样地长。清奇和跳跃的脑回路,甚至能追溯到《再造战士》大行其道的时期,阅后即忘。
这也并不奇怪。《双子杀手》的编剧构成中,就包括假借《权力的游戏》东风叱咤好莱坞、在第八季彻底玩砸的大卫·贝尼奥夫——在投身维斯特洛之前,还写了X战警黑历史之一的《金刚狼》;而“罪魁祸首”达伦·莱姆克的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只是两部《鸡皮疙瘩》。
写就于90年代的《双子杀手》剧本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框架追求(山寨《合金装备》的)高概念,故事却浮皮潦草;情节和场景转换之跳跃,仿佛角色们都会瞬移;而生硬的台词就像是从大部头上不假思索地拓下来一样。而沉迷高解析度和高帧率的李安,就像是15年前沉迷动作捕捉的罗伯特·泽米基斯,在“错的时间”追求“(或许是)对的事情”,对关注点以外的任何短板都可以妥协。
毋庸置疑的是,高解析度和高帧率的确可以提升浸润感。但对于电影而言,只有当周遭的环境是想要讲述的真正主题,而非角色、表演、故事的时候,像《双子杀手》和之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对这一技术的尝试,才有可能行之有效。
但《双子杀手》显然不是这样的电影。
一方面,马丁·斯科塞斯不想看到电影变成主题公园游乐场;一方面,李安又以“真实”和“临场感”为理由,让电影在丝般润滑中无法隐藏瑕疵,以无处不在又无法避免的刻意而为,大幅降低了宽容度和想象空间。
除了让特效工作者们加班加点地消耗生命,只能说是事倍功半。
在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李安对高帧率和高解析度的追求就没有引起热烈反映,因为电影在关注与呈现视觉上的精细画面的同时,也在角色和情感深度上失去了焦点。
但与平平无奇的《双子杀手》相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至少还像是李安感兴趣的题材。《双子杀手》这一项目,更像是另一个《绿巨人》,是李安为了筹钱追求“双高”梦想而不得不接的打工之作。尽管从概念上看,《双子杀手》的确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议题——比如人性的自然发展vs人工养成——但在实践中,七零八碎的无聊剧本是无法与其技术上的影响力相匹配的。
技术上讲,尽管在动态镜头中能够清楚看到CG的痕迹——更有不少教科书级的失误:在第一场大戏,摩托追逐中,画面合成时连最基本的打光和阴影方向都没找对;地面阴影时隐时现,更表现出严重的连贯性问题——但在多数时间里,李安对视觉细节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连毛孔和汗水都清晰可见,更不用说第三幕的少年威尔·史密斯。而任何细小的画面变化,也都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但是,一旦李安将热情注入诸如此类的、物化的细节中,就很难将情感重新聚焦到人性化的内容上——这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起作用,因为抽象和写意的影像美学,本身就是叙事的重要部分——在《双子杀手》这样大幅度依靠传统叙事的动作电影里,以高帧率和高解析度为无生命的背景和物体赋予“生命”,多数情况下只会稀释那些真正具有“生命”的情节与人物。
典型的例子就是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和本尼迪特·王的角色。作为主人公的重要辅助,二人在表演上已经使尽全力,但受剧本所限,在最终呈现上依然是一种模糊不清和可有可无的关系,前后几无衔接。整个事件中,角色关系没有经历任何考验和进展,对故事发展也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两个高度符号化和无人格的名字而已。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糟糕的剧本中只有一个半的角色是花了心思的:年轻的威尔·史密斯,以及半个现在的威尔·史密斯。与银幕时间几乎为零的克里夫·欧文相比,威尔·史密斯的“一人饰两角”并没有跑偏,甚至还为年轻版提供了深入的心理层次。但问题是,《双子杀手》中如果有任何算作角色成长或人物弧光的内容,也是发生在年轻版的身上,而不是这个威尔·史密斯自己的年长化身。
如果有所成长、有所变化的是“年轻的自己”,《双子杀手》所声称的“关于年轻的自己引导年长自己的可能性”又怎么会起作用呢?
如果将《双子杀手》看做是对威尔·史密斯,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好莱坞末代巨星们的一个隐喻,这反而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当年叱咤风云的王牌巨星,在30年后已经彻底被CG们抢了风头。
老套的《双子杀手》并没有提供超出《环形使者》,或其他“组织背叛个人”的动作电影的新鲜内容。而李安也依然是在把他的才能“浪费”在错误的地方。半小时才能等一场几分钟的动作戏,对这样一部理应快节奏,却在多数时间不知该快速剪辑,还是慢下来让观众为高帧率惊艳的动作电影来说,是难以让人真正满足的。
无论这项技术最终是否被接受——连《霍比特人》的48帧都无人跟随——李安再次尝试的结果,与他为这项技术付出的热情并不对等,而《双子杀手》也毫无疑问地会成为2019年雷声大雨点小的又一典型。
明明是和自己的克隆人对话,但却处处都像是在跟自己的儿子对话。更深一层是,李安打通了故事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创造”。影片开头的高速火车狙击戏,威尔史密斯要在高速运动的无数窗户中射击某一个窗户,这就是李安自己面对每秒120帧的任务。故事中的人创造了克隆人,恐惧克隆人,接受克隆人,与此同时李安也在面对电影行业的“克隆人”。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
这部片不是李安拍的,是他的克隆体拍的。
父子伦理与时间年轮的点水探讨是习惯性策略表达,类型元素是骨骼支撑,几场动作戏继续“比利·林恩”中例如演唱会段落、战争段落等用以测试探索全新视觉革新下的场面调度、画面美学和空间运动的重置标准,是真正起点,好比那只蜜蜂,服务于主角体质制造戏剧功能倒是其次,更多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比利·林恩回家后房间中的那只苍蝇。各种更加丰富的多焦点长纵深置景,光线、建筑、植被、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都开始参与对故事情节注意力的分散抢夺,甚至表演面孔都被减龄与高帧技术多元拆解细化。九十年代的美国动作片刚刚脱离B级制作的粗糙和平面,追求更加极致丰满的全球化视角下的视听造戏,且还未被新世纪流行起来的高速剪辑摧毁流畅持续运动与充分环境感知,李安以此为材料切入,不止锤炼锻造未来前沿,挽救曾经大众影像的真切流动,更是重中之重。
豆瓣超前点映,传统的“摄影机每秒撒谎24次”,感谢盗梦3D60帧的谎。正片120帧会二刷对比。#不搞科技的武指不是好导演#,这片子故事和特效都值得看。1故事:我们年轻时总想把所有事和人都看透,弄明白,不明白就慌,一慌就死磕,过来人管这死磕叫南墙和黄河。 长大了才明白,这慌就是青春,等你TM不慌了,你也就老了。但让你再活一次,相信我,这些南墙和黄河,你还是会死磕。你拽着跟我说你还年轻,没事,再过30年,你就也不照镜子了。2特效:真人特效吓到我,上次被吓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两场打斗太爽了,枪械追车和骷髅地窖肉搏,呼哧哧的能听到风那种,上次看得直往后躲还是《突袭》。这片子就是李安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你不去影院会后悔。现在相当期待《马尼拉之战》Thrilla in Manila(2020)
加入“每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困惑”、李安一直以来“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120帧/60帧全程逼真和爽快的观影体验,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比利·林恩》打开了一扇门,一部分人进来了,然而技术革新并未就此普及。《双子杀手》将让更多的人踏进去,切实感受高帧带来的观影体验,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电影世界。在技术手段已登峰造极的今天,安叔依然能走在前沿,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观影习惯,这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彻底的融入电影。
刚看完觉得,天呐李安为什么会拍一部科幻版007?细心回顾,感觉少年派到双子这几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摄技术来追求一种“逼真的虚假”,就是作为“电影”的本身啊!一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但同样演绎“我和我自己的惊天动地”。摒弃更有深度的剧情是种风险行为,但也尊重李安的尝试和冒险。
1、仍是部非常“李安”的作品,新瓶装旧酒的《绿巨人》。探讨的依旧是本我与超我的认同关系,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2、首映看的60帧率版,已很惊艳:广角镜头下的高速快车、主观视角镜头、远景迅速拉近景、高速摄影机下机关枪扫射的慢镜头…Impressive;3、特效超屌!高空中的飞机、暗光中的搏斗以及年轻版史皇的眼泪,真是登峰造极!
OH MY GOD! 真正的僭越者。电影的Creation和剧中的造人合二为一,结合4K 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坚实地雕刻出了一个“非人”。当我们对小克的“非人性”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小小克出现了,以恐怖的姿态奔跑跳跃飞腿。心有余悸的亨利和我们决定把它留在世界之外,like tears in the rain.
【C】真的,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儿,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开场的广角镜头+高速列车颇为惊喜,运动镜头+主观视角契合现今影像「游戏化」潮流,高亮度视效呈现的细节纤毫毕现,但这般技术加成于「电影」本身有何真正改观的意义吗。平庸甚至俗套的剧本与台词,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关于父子关系的探讨,即使放在李安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不过重拾旧文而已;置于广泛的商业/类型片范畴,亦是平平,从《比利林恩》至今,李安突破之心可敬,然而并不能苟同。较有感触的一点:创伤/噩梦形成的所谓ghost,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怪人」模式下,生成为实体的镜像。
实际上,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大家的着眼点。如果从技术角度,影像探索,电影语言说,这确实是想要往前再走一步的新电影。但是,从剧情本身,这就是一个无趣、老套、甚至被有意弱化了剧情的常规动作片。大家偏向哪一边,给出的评价自然各自不同。至于我,很爱李安导演,也很尊重他的探索精神。但刷了两遍《双子杀手》,还是喜欢不来。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导演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这次讲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李安对电影整体的节奏掌控又是教科书级别!导演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术的尝试上,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在贴吧看到了一位大哥说,“双子杀手是史皇又一部捧儿子的失败之作…”看了半天才发现问题出在哪…
四星半。《双子杀手》昨天国际评分开分,不是太理想,但我坚持自己对于李安的判断: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手段去讲故事。这是关心故事和奇观的观众,通常会忽视的切入点,他们不晓得,安叔要做的,以及怀揣的雄心,其实是要重生一种新的电影语言概念——它可以放置于各种传统商业类型当中,正如《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和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并配合道道地地的李安作者风格,比如对父子关系的一贯探索。讲真,想到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影语言可能由我们华人开创,我是激动的——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安叔要做的,就是当21世纪的格里菲斯。
北美影评人中意两个牛仔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接受两个杀手的儿女情长。也确实,把李安一以贯之的亲子关系母题,放进科幻悬疑片的外壳中,几分哲思却又带着几分拧巴。但最令我惊喜的倒是动作戏的调度,光一场摩托追逐戏就已展露宗师级的水准。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的。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李安导演正在用激进的技术和优雅的气质拓展着「电影」的边界。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还能拓展甚至重新定义电影的边界,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格外鼓励了。而《双子杀手》在激进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没有放弃电影的叙事传统。对于一部在技术上如此激进的电影来说,狭义上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的占比是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或者说,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这件事情上,远远没有「如何讲这个故事」重要。「故事」作为承载「电影」的载体之一,它并不是电影本身。有些导演选择讲故事,有些导演选择如何讲故事。而这一次李安导演明显选择了后一条路。最后,高帧率格式是 3D 电影的未来!
第一批看120帧的人太会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无聊到吐,唯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飞行员还挺像真人版红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