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速递

HD

主演:赵铭岳,吕晓霖,余皑磊,啜妮,张优,李非,顾长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命运速递 剧照 NO.1命运速递 剧照 NO.2命运速递 剧照 NO.3命运速递 剧照 NO.4命运速递 剧照 NO.5命运速递 剧照 NO.6命运速递 剧照 NO.13命运速递 剧照 NO.14命运速递 剧照 NO.15命运速递 剧照 NO.16命运速递 剧照 NO.17命运速递 剧照 NO.18命运速递 剧照 NO.19命运速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命运速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一个投资煤窑失败的 屌丝,利用身为演员的女友色诱老 板,从而诈骗钱财用来还债的故事。 其中,美人计色诱诈骗、娱乐圈潜规 则横行等情节大胆、香艳,也让这个 以命运为主题的故事有了更多看点。 此外,诸多线索并行发展,大款、屌 丝、要账的混混、黑帮大哥、小演 员、快递员等众多角色的命运交织在 一起,最终汇集成一幕五味俱全的人 间悲喜剧。菜鸟烘焙大赛第一季击垮国王母亲快乐叛爱游戏巨齿鲨2:深渊老大不小生财有道1983星际穿越(原声版)高楼惊魂骗局2009午夜出租车家有爹娘追捕1976国语百分百啱Feel讨债人体感予报白宫水管工中华兵王老板娘3国语疯狂特警队模特2016青春飞一般银魂:银之魂篇闪耀的SOLO长安妖奇谈女子雇佣军恋爱上线中极寒之城导弹煎蛋开往名古屋的末班列车4幸福的拉扎罗重返少年时白色猎人黑色心辉煌或疯狂罪与错深夜的红酒超级少女 第二季击情越界无敌钢铁侠阿奇一家

 长篇影评

 1 ) 中国独立电影的命运困局

回望久远之前的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当年有两部非常类型化倾向的独立电影被认为具有可以被市场转化的前景。一部是于前两年上映的《黑处有什么》(票房成绩760万),另一个则是摘下影帝的《命运速递》。如今,后者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5月25日上映的《命运速递》是导演李非的处女作。作为导演,他还算是个新人;而作为编剧,一直擅于写悬疑故事的他则已有了不少代表作。

由他编剧、王小帅执导的《闯入者》,之前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由他参与编剧的姜文的最新电影——《邪不压正》,也即将在7月上映。

《命运速递》故事虽简单,叙事的线索却错综复杂。在仅有的几个固定场景中,李非打乱了剧情发展的线性时间脉络。一个个碎片纷至沓来,交到观众手中,需要大家动用脑力将其拼图,才能得知原貌。

娄烨导演之前在FIRST的活动中亦谈及,“《命运速递》从电影语言和导演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你能看到作者的高兴劲儿,自由和兴奋。”

电影讲述了被要债组织派出去的周小铁,找方南要债,并与债主方南、方南女友初九、其老板万玉城、老板现任妻子、老板的胖保安等人在一天之内,命运以巧合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前史和一些远在另一个时空的配角,比如顾长卫导演客串的那位运筹帷幄的黑社会大哥。

听了这样的形容后,你可能会想到《心迷宫》、《疯狂的石头》,或者还会想到以昆汀、盖·里奇、诺兰导演为代表的一些电影作品。

但是,将影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之后,这张由观众完成的北京都市拼图,其实还是稍显刻意、乏味。

这部作品的无趣,一方面源自事件本身庸俗化倾向,包括事件连带效应部分的处理不够圆融。而更大的原因则在于,创作者给这部玩结构的片子灌入了过多的话题与噱头,想说的太多,反而压垮了它。

它来源于点子,在这个点子繁衍的过程中,又塞入太多杂质,以至于连最初的点子都打了折扣。

导演李非对这部作品抱以的所谓更大野心,将诸多元素和主题混搭,过犹不及,乃至过火。

不过,这部电影也谈不上糟糕,作为一部通过院线走进了大众视野的独立影片,导演至少提出了自己对于当下社会的思考。无论是对于电影市场,还是对于观众,我们都需要这类作品的存在。

描绘一线城市令人倍感疲惫的生活,是电影众多分支主题的汇总。人物被一个个谜团所指引,做出荒诞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群生活在北京的人们,生活环境出了问题。

本质上,《命运速递》和之前上映的《路过未来》,讲述的是同一件事——荒诞的疲劳感,张牙舞爪地侵占着一线城市人们的生活空间,消磨着底层的未来。

电影对日常生活中的荒诞感描摹的最精准的一场,是初到北京一天的周小铁(一位要账的混混)被快递三人组解救后迅速地偶然碰见落魄贫寒的方南(欠债人),并与其在破旧面馆“小黄河”间的聊天戏。

方南告诉混混,自己欠债而导致他来讨债的原因,不过是一个愚不可及的骗局,为了赚“从没见过的一百万”,轻信朋友,结果到头来无论是借钱的十万,还是一百万都从没见着,而自己的父亲则在打麻将中突然去世。

然而,周小铁并没有心去听他的这番苦情牌,他催促欠债人还钱,“这都几点了,我来北京一天了,我可疲惫啊!”此时,方南爆发,喊着“我来北京五年了,我可疲惫五年了兄弟!”

电影之后还安排了一段与其进行互文,具有同样内核的桥段。

初九色诱富翁后,醉酒进入豪华别墅。她除了慨叹这房子有多么富余空间上的“大”,还在其中与即将发现自己的富翁妻子进行了一场捉迷藏,并最终从窗口摔落。李非将人物间的贫富对比,置入豪宅这个空间中,用一场捉迷藏就表现了坐而不视的富翁、自乱阵脚的妻子和贫寒的闯入者女演员三者对待事物的价值差异。

这几场戏几乎凝聚了电影想要表达的,生活在一线城市里的人的疲惫。李非导演企图对现实中一线城市(比如北京)里,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存现状与价值差异进行一种展现与对撞。

可惜,虽有很大的野心,但《命运速递》还是吃起来很“腻”。想要再现生活的荒诞,最忌讳的便是生拉硬扯。

复杂的叙事线索支撑起了电影的结构,但随着影片逐渐柳暗花明,曾经保有的神秘感在这一刻也所剩无几。

最后,那个被丑化的、刻板形象下的同性恋快递小哥,以一种闹剧的表现形式强行做身份反转时,只能令人感慨收尾崩坏。

还想通过《命运速递》,说几句关于独立电影上院线的题外话

FIRST青年电影展是如今中国小成本电影(尤其是一些处女作)的福地,但并不代表这些带有FIRST标签的电影容易被观众看到。创办十余年来,FIRST系的电影除了少数作品能登陆院线,大部分影迷依旧没有能观看的渠道。

《命运速递》是一部2015年在FIRST首映的电影,却直到今年才上映。距离我上一次看它,也已经过去了两年。即便这部电影尽显商业性质和娱乐气息,是华语独立电影中少有的可以被市场转化的作品,之后依然难逃被冷遇的命运。

没有大明星,没有话题热度的独立电影,该如何选择用更好的方式进行市场转化?这是现在急需思考的问题。

上映难产、发行困局、关注稀少,这是目前新独立电影们面临的“三座大山”。这些也几乎已是独立电影界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少独立电影只能通过影展或内部传播的渠道,进行“地下观看”。所谓的“三无”,几乎成了这批作品的标配。就算不谈审查,上院线也还是遥遥无期的一件事。即便最终折腾到上了院线,还是很可能难逃个位数排片、个位数上座的尴尬情形。

毕竟,大部分独立电影,并没有毕赣的《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那样可以在业界受到“穷追猛捧”的运气,不少媒体会因为缺乏话题度、娱乐性,而将其忽视。

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形呢?

首先,必须更正的一个观念是:并不是唯“类型片”才能卖的好,口碑路线才是独立电影最大的营销光环。

在中国,独立电影在质量上大多参差不齐。根据导演与其团队的水准,它既可能是《八月》——爆到直接拿下金马奖最佳影片的超级黑马,也可能是连豆瓣评分都没有的“无人知晓”。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在口碑与话题度上获得很大的关注,一部独立电影便有突围成功的可能性。

比如开头提到的同属FIRST的《心迷宫》(以及忻钰坤导演的最新作品《暴裂无声》),它们同样在类型片框架内还加入社会探讨,在多线叙事的结构上进行圆融的“花活”,达成了近几年中国大陆悬疑电影最高的完成度,令绝大多数观众都能接受并喜欢。

《心迷宫》市场化的奇迹是,它以的170万投资,最终收获了几倍的票房成绩,并将话题热度一直延续到了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中,带来了联动效应。

去年,将目光投向藏民朝圣的纪录片风格剧情片《冈仁波齐》等不少具有话题度的新独立电影,同样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与许多同样低成本的独立电影不同,它们走向了市场,并得到了大家应有的喝彩。

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看似沉闷,实则用有限的信息量精准地抛出了被一线城市观众关注的话题,引发了传播狂潮;反观他同时套拍的悬疑冒险片《皮绳上的魂》,虽然质量比《冈仁波齐》还高上一筹,却无法勾起观众关注的兴趣。两者最终的票房成绩与开拍时的市场预测完全相反。

换言之,是否投靠类型片,并不意味着电影票房就能有差别,而这目前还是市场的一个误区。

当然,话题度并非完全靠紧密的计算便能得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从本质而言,提高电影制作的水准和质量,是其中可控的因素。而唯有如此,更多的小众电影才能受到观众的重视,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力量。

其次,每个国家都存在独立电影,相比中国,美国独立电影的发行更具有借鉴意义。

从威尼斯与多伦多启航,随即进入“颁奖季”大量的奖项,借此衡量独立电影中翘楚的水准优劣,并以评奖期同步配合的发行来保证电影的票房与关注度。虽然每年都有对颁奖季质疑的声音,但至少,这个体系基本维持了媒体-评论家,消费者-观众与电影发行被纳入在一个良性机制中。

不说几十年来的其他例子,光是去年的《伯德小姐》《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便足以例证。

它们不仅能够在美国受到欢迎,也能受到其他国家影迷巨量的关注。同时,美国还有完善的艺术院线和成熟的艺术电影发行体系,用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可控发行成本,规划了不少独立电影的上映,以此提供“长线”、“维稳”式的发行策略。

美国独立电影的成功为中国独立电影的发行树立了典范。中国目前的独立电影,很多则因为缺乏匹配的策划、宣传如散沙而导致关注引燃速较慢,一来二去便错过了票房的关键节点。尽管其中不乏获奖佳作,但由于欠缺这类配套的精准式宣发,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将奖项转化成知名度。

目前,全艺联(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与完成两千多场放映的大象点映,在影迷群体中的逐步扩张和良好运行,显然提供了中国新独立电影发行的一缕曙光。

《三块广告牌》、《第三度嫌疑人》、《路过未来》等电影的专线配套发行,虽还是个起点,却也已经开始做出成绩。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与美国的艺术院线有着殊途同归的意义。

但是,仅靠全国艺术院线的支持或靠谱的宣发,还是远远不够。中国的独立电影需要更完善的体系予以支撑,建立一套完整并可良性循环的“宣发上映-媒体关注-电影评论-观众发酵-票房收益-网络发行-口碑延续至导演下一部电影/其他同类独立电影”的独立电影生态链

在我看来,今年的《暴裂无声》、《地球最后的夜晚》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的努力,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小片出奇迹”的例子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独立电影的受众面也会越来越大。

首发于 幕味儿/风影电影

 2 ) 每一个人都要讨自己的债

电影看完,赵炳锐饰演的要账混混一直在我脑海中。演员在饰演一个角色时,一般都会给这个角色写一个人物小传,这个人出生在哪里?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他是怎么形成现在的性格?……这样,演员才能为自己的表演找到依据。赵炳锐一定是做过这样的功课,他把这个混混饰演得活灵活现,他黑、长、瘦,穿着碎花短袖衫,黑长裤,手拿哑铃,歪着头外八字混不吝地走在大街小巷,帮人讨债。如果我走在大街上碰到这样的人,我会避开,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避开,因为你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看起来什么都不怕,谁拦砸谁,天上地下,任老子横行。但如果走近去看,我能明白他的“怕”,他用凶蛮的外表遮掩自己胆怯的内心。

我熟悉这样的混混,因为在乡村,这样的人每一个村庄总有一些。他们处处惹是生非,让人头痛,没有规矩,任性胡来。等他们流窜到城市上后,像电影中这个混混,没读过多少书,身无长技,只好依靠蛮力来打出一小块生存的空间来。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就是臭虫、蟑螂、老鼠,弱小却讨厌,唯恐避之不及。这也许给了混混一个错觉,人们怕他是因为自己强大。但其实他们的命运之路却只会越走越艰难,毕竟等到了那些人忍无可忍,一个拖鞋就能把臭虫和蟑螂拍死。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少有人关注。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感情表达方式,比如说电影中这个混混,他把母亲的骨灰始终放在自己的身上(电影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超现实场景,当混混把铁钎戳往对方时,铁钎突然弯了,而对方戳向他,是母亲的骨灰袋帮他挡掉了,死去的母亲既为他避免了一场牢狱之灾,又为他捡回来一命。这个细节我很喜欢,处理得很是诗意。),母亲生前想去看海,他最后便把母亲的骨灰撒了大海。

如果说混混是讨债的,片中其它人难道不是吗?那位不得志的女演员,不靠谱的导演想泡她,男朋友让她勾引老板,她要向这些人讨情感受创的债;还有女演员的男朋友,做生意被人坑,做小弟被人嫌弃,他要向这些人讨道义上的债;那个老板的妻子,老板对她毫无兴趣,她脱光了,老板也不看她一眼,她要想老板讨婚姻的债……人这个时候都是可怜的,他们陷入在自己的生活困境中,每个人都在寻求挣脱。当导演把这些人编织在一起,故事的张力就出来了。电影从混混被关在后车厢里开始,到最后坐在船头撒骨灰结束,期间各色人物纷纷登场,闹出了一场啼笑皆非的黑色荒诞喜剧。这里不得不说,饰演这些角色的演员们我基本上都不熟悉,但都在状态之中,且群戏很好看。小黄河饭店,几个演员对戏,一个人的表演托着另一个人的表演,人物之间的情感波动都铺陈得非常到位。我觉得好的演员,一定既对自己的角色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也能与其它演员合作,让戏的层次感展现出来。

电影最大的特点便在于他讲述的结构。剧本很扎实,非线性叙事,闪回与倒叙来回穿插,剪辑是得当的,能够让叙事既能保证多角度又能流畅地往前推进。导演李非是姜文的编剧,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作为处女作来说,这是一部成熟的电影。他对为什么叫《命运速递》这个名字有一个解释,“命运速递,这个是拒绝不了的。每个人拿到速递时,他不知道他即将打开的是好命还是坏命,然而他不得不打开。”对这部电影,他的这个解释倒贴合他的叙事技法,每个人都遭遇到不曾料到的命运转折,完全不在自己的预料中。电影中一个好看的故事展开了,而现实生活中这些人物的原型们却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命运之路,好好坏坏,起起落落。这便是人生吧。

 3 ) 商业片卖相下最大程度兼顾了文艺片的个人表达

命运速递》事先知道是一部低成本电影,但确实没想到只花了200多万。剧本创作2个月,筹备1个月,29天拍完,剪辑半年,完成至今3年有余。很明显美术费用是没有省的,大量的夜戏注定灯光费用也省不了,因为是非线性叙事结构,很多戏需要设计N种镜头方案,演员费用按导演的说法,都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省了不少,其中有我喜欢的余皑磊加盟。可见,作为编剧出身的李非导演魅力还是有的,作为处女作确实厉害了!男主赵炳锐凭该片拿到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演员奖。他一出场老让我联想到年轻时候的谢霆锋。张优的戏也非常棒,诠释一个跟着大哥混了五年还得不到大哥照顾的小弟,为了还10万元债务,不得不让自己的媳妇铤而走险,媳妇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底层职业演员,为了爱人而被迫卷入漩涡,媳妇的扮演者吕晓霖说这个角色是导演兼编剧的李非为她量身打造的……整部影片的大大小小的角色个个都入戏了的,让这部电影很接地气,人物命运有呼吸感,导演的个人表达也在片中处理得当,发声和过审之间的分寸拿捏到位。按投资方要求,商业片卖相下最大程度兼顾了文艺片的个人表达。如果能有《心迷宫》的宣传模式,《命运速递》的票房会远超前者。一观众提问:为何要用类似《心迷宫》的非线性故事结构。导演回答如果用常规叙事那岂不是有更多类型片对比了,相对来说非线性故事结构还少一些,更主要的是他喜欢昆丁和科恩。李非导演也因为这部影片得到姜文的认可,受邀加入了姜文导演新片《邪不压正》的剧本创作。《命运速递》是一部诚意之作,值得进影院捧场。从我的角度非常想给5星,从第一部导演处女作完成到这样的层度非常值得鼓励,但为了避免被归入水军的队列,就不打五星,4星半吧!

 4 ) 大城市里小人物的爱

中国电影不行吗?这片子够用心,得到评分6.9,排片期短。而我看的早场只有我买的两张票。而其他国产片都以亿为单位计算票房。谁要看浮华北京里这些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呢?穷挫丑。没半点能崇拜和羡慕他们的元素。

感觉都要谢谢导演相信观众的智商,让台词节制留白。用了倒叙和插叙来描写一天发生的事情。前面给很长的铺垫和渐入,到后面能逐渐回想起之前处处伏笔。喜欢这样的戏剧性和黑色幽默,让所有事情和巧合在一天发生。最后明白片名”Fate Express“,听到剧终响起的歌曲和歌词。原来导演通过不可改变的命运来讨论爱。每一个小人物都在爱。我觉得万玉城的爱最深切,虽然他台词最少。先是要离开第一任妻子而不可为的痛;再是要离开第二任妻子而不可为,回归女儿和前妻的痛。墙里,墙外。一句台词没有的和尚,他口若悬河讲相声,落下话音时面前空荡荡的舞台和搭档的那一声”好!”,是最大的反差和解释。

原声大碟的制作也是用心。最后看到快递公司那三个人是黑狗(heygo), 而黑狗乐队也参与了音乐部分。

片尾写着:此片特别献给赵炳锐的妈妈。

顾长卫先生还客串了四哥一角。

致谢名单中看见:姜文,顾长卫,刘德华等。

 5 ) 处女座的处女作

机缘巧合看到这个片子,虽然是小制作,但真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让故事更加吸引人,情节连接上有很多偶然中的必然。人物塑造的都很有特点,人物之间的冲突看似荒诞幽默又很自然,不少相互呼应的地方都会让你会心一笑。

我觉得导演最爱女主,所以女主塑造的最完整,就像她在小黄河说的,我怎么一直没变呢?男主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遇到这么好的女朋友的吧。感谢导演还保留了爱情这样美好的希望。

遗憾就是故事节奏整体有点平,感觉最后没有一个冲突爆发的点。总体来说作为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另外听说导演本人也是处女座,那我提一个穿帮的地方。一开始喝红酒的部分,在一个时空里,桌子上的红酒瓶有镜头是瓶塞打开了,有几个镜头瓶塞是完好的。

 6 ) 完成度还不错

昨天看了《命运速递》,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我觉得电影整体还是非常成功的。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对于描述这种题材和风格的电影很合适。里面人物的性格与冲突也没有什么明显不合逻辑的地方。里面演员都挺棒的,男主角得奖实至名归,其他的好多配角也没有跳戏的地方。整个电影看起来还是很抓人的,不过也能明显感觉导演收到了昆丁的影响。目前国内这种风格的电影不多,希望导演继续加油💪

 短评

导演是姜文的编剧,剧本做得很扎实,交叉视角完成叙事,其间的节奏感很好。演员我多不熟悉,表演很棒,很有黑色荒诞感。

6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心迷宫》《疯狂的石头》后,国产片再玩结构就太腻了。认同陀螺之前说的关于影片直男癌气质、片尾拿同志卖傻的全部观点和观感。

7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刚开始觉得挺好的非线性叙事,可是二十分钟以后就开始有点腻了,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硬是玩出这样一个繁杂但无新意的结构,结果是故事和结构都没有硬起来。

12分钟前
  • 唐朝
  • 还行

剧情本身比较简单,伏笔不多,后半程略显乏力,不是特别适合用多线叙事,远没有《心迷宫》《疯狂的石头》给人带来的惊艳感,不过演员的表演还是不错的

16分钟前
  • 一地鸡毛
  • 还行

想讲一张北京都市“疲惫感”拼图。然而在这个点子繁衍的过程中,又塞入了太多杂质,以至于连最初的点子都打了折扣。此外,那个被丑化的、刻板形象下的同性恋快递小哥,以一种闹剧的表现形式强行做身份反转时,只能令人感慨收尾崩坏。

17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非线性,多线叙述,闪回之类的,刚开始还是有点意思,之后一直这样,整个风格最后端着,就是这些地方显得好做作。最后同志形象,老子就想和导演说声Fuck U!原来还是期待的,现在就……(挥手

21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意外的有趣,碎片化的情节,在插叙、倒叙、闪回等技术手段下最终拼成了完整的故事,这样叙事特征掩盖了原故事情节张力的不足,且努力想黑色幽默但效果一般。荒诞基调下,每个角色都是“无论我多么努力都达不到目标,但当我放弃的时候任务却完成”的懵逼效果,很讽刺。演员加分,赵炳锐好演员,“法医姐姐”美

2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哑铃大耳窿拉轰出场,然后变成了狗血爱情片,又亲子又撒骨灰的,剧情牵强得可以。但摄影和叙事上确实还有点想法吧……

25分钟前
  • kylegun
  • 较差

比预期的还是有差距。优点主要还是剧本上的花样,叙事上比较花,非线性,各种倒叙和闪回,多线,用各种碎片拼成整个故事。遗憾的是,风格太端着了,有点装,不够欢脱,使得叙事和风格有点断裂。不过男主还蛮有趣。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在FIRST影展上看的这个片子,很惊喜,作为处女作的感觉成熟度很高,逻辑清晰看着不晕,演员的表演也都很出彩,期待导演以后的作品!ps:感觉片中并没有拿同性恋的话题来开涮,更没有什么丑化,就是幽个默而已,某些影评人你们实在太严肃了,要不就是你们的内心才对同性恋有歧视的意识吧。

30分钟前
  • 梦中的D
  • 力荐

头脑风暴电影。每两个人物之间都有联系,剧情打乱了编排。硬伤我大概看出2个吧。不容易,李非带着观众们动动脑子,意义啥的也别多想了。进场看戏的时候远远看见自己座位上有人,正要走近了问问,一看是谢飞,腿一软坐谢老师旁边了。

31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做为小成本独立电影,能有这个完成度已经很不错了,光头哥演的最好,北漂潜规则戏份略尬,如果喜剧部分再多点,可能节奏会更好。

36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真讨厌这片儿的剪辑和配乐

38分钟前
  • t0psh1t
  • 还行

又一部FISRT出来的玩非线性叙事结构的电影,优点是剧本和叙事风格,大量的插叙、闪回、倒叙打乱了时间线,故事中还加入了不少荒诞和宿命的元素,让影片的风格看起来非常酷炫,但在视听风格上显得异常平庸,大概国内玩叙事结构的导演应该都没法超越宁浩了吧。另外,剧中的两位主演还蛮喜欢的,两星半

42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大家普遍的反应是,有意思但是没多大意义。只有真正从事过创作的人才知道,能够在处女作的阶段就能把这些元素和设计玩成这样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47分钟前
  • 豆友壹零零肆
  • 推荐

First最佳男主名不虚传,把一个四处讨债的痞子青年演活了,同时一日讨债遇到各色人种,即是现实BJ。“审美疲劳”下,非线性叙事挺合适但无法为电影加分,故事平淡,剧本张力欠缺,本可以更好的,但作为导演处女作已经很惊艳了。

51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以后看到小成本/非线性/新锐导演/大腕夸上天,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是不够努力,或许真的才华有限。最后以彩蛋形式对同性恋人群的嘲弄收尾,低级透顶。

53分钟前
  • 郝小勺
  • 较差

多线索叙事反而变得更乱,这是剧本的大问题,而且场景和群演的表现都太业余了。我是真的接受不了彩蛋…

57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较差

片名和海报像外片,实际是又一个小成本/非线性/励志新导演(后来给FIRST评委姜文做编剧去了)故事,同理可见心迷宫和提着心吊着胆,可能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新导演只能靠剧作搏一把吧。前半段确实很酷,倒叙闪回一点点拼凑出故事全貌、形成戏剧风格的感觉很棒,后半段尤其近结尾故事稍显刻意。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基本功一塌糊涂还想玩儿叙事结构。片尾那个快递员同性恋的角色设置完全是直男癌的刻板印象“同性恋=性别认识错乱”;另外把同性恋角色当作小丑卖傻还被男主打了一顿逗观众嘲笑,这种做法落后十多年吧。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