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

主演:方化,席与明,熊塞声,潘德民,任伟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5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马 剧照 NO.1马 剧照 NO.2马 剧照 NO.3马 剧照 NO.4马 剧照 NO.5马 剧照 NO.6马 剧照 NO.13马 剧照 NO.14马 剧照 NO.15马 剧照 NO.16马 剧照 NO.17马 剧照 NO.18马 剧照 NO.19马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根据王地、姜清文、崔宝库、常香阁的原着改编。 东北某地,“前进”农业合作社的社主任王策从城里给大家带来好消息:县里已批准他们成立高级社了。年轻人忙着布置会场,准备开会评马入社。一些老年人心事重重,常老头更是生怕自己吃亏。开会评马入社,王策自己把马价提得低一些,评的价也低一些。常老头一看心里着了慌,偷偷溜出会场。回到家,常老头正在马厩里抚摸着自己的壮马,谁知宝华前来找他开会,他慌忙躲进屋里。常大娘拉住宝华问东问西,宝华借机向常大娘宣传成立高级社的好处。常大娘听后非常高兴。宝华找到常老头,可他推说牙痛,坚决不去开会。常老头想到也许老家山东还没有成立高级社,不如回山东去,他焦急地等待弟弟从山东的来信,可总是没来。常老头听女儿秀兰说马价已由她作主人社了,顿时翻了脸。秀兰也是倔脾气,拉马就走,坚决要参加高级社。常大娘急忙跑去找社主任王策,-要他从中调解。王策找来父女俩,劝秀兰把马还给父亲,并告诉她要父亲人社不能性急。常老头牵着马回家,心里非常难过。如今,女儿和自己吵架,老婆又不同意回老家,一个人生活又有什么趣呢?他从农村广播站听到山东也成立了高级社后,他无精打采地牵着马,又参加了评马入社的大会。在会上,无儿无女的韩老头担心自己入社后日子不知怎样过。社主任王策立即告诉大家入了社便是一家人,虽然他年老体弱,社里一定保他有吃有喝,保他百年送终,韩老头转悲为喜。常老头也非常感动,知道了高级社的好处。常老头高高兴兴地牵马入了社,因他养马有经验,大家推他当马棚主任,更使他非常欢喜。那一晚,常老头一直喜笑颜开。第二天早上,宝华带领一群年轻人来到常老头家里,原来,常老头人了高级社,年轻人要忙着替社主任王策和秀兰张罗婚事。常老头高兴地打扫房间,准备女儿的婚事。一家大小忙忙碌碌,喜气洋洋。瓷缘女人不容易画罪师日落黄沙国语龙蛇小霸王大饼卷一切汉水安康机器人情缘春之森林生死回放血战五形拳有了?!完美伴侣我心狂野1997矿哥矿嫂的平凡生活2020去死嫉妒帕罗奥图不止于她征服太阳国语我的绅士时尚席德与南茜通灵之战 第十六季映像诗:日本里山神秘水上花园楼兰古卷之沙海魔窟一个忠诚的男人凡尔赛 第三季马拉萨尼亚32号鬼宅母亲小姐当差1983钢铁入侵者那边的尽头正义的子弹新包青天南侠谜案魔鬼山历险记蕾哈娜内衣秀3分手合约漂浮在曼哈顿德云社张九龄王九龙相声专场股神II绝处逢生

 长篇影评

 1 ) 都灵之马:尼采的壳,塔尔的魂

一开始通过简介加上塔尔一贯冷峻压抑的风格,本以为会是部相当复杂晦涩深不可测的电影,看过后仅通过视觉传达的信息来看,无论是局限的空间、简易的场景、稀少的对白,还是单一的人物,毫无情节的剧情,都显得那般的简单和明了,但从中所折射出来的哲思深度和寓意的含义却又显得异常的深邃和高超,在我看来,塔尔不单单是要找出尼采的病因或刻画他寻常的生活这么简单,而是要追溯和探讨其背后强大而根本的哲学原由。

摄影依旧延续着塔尔钟爱的黑白色调,不但造就了一个不被干扰的纯粹空间,同时这种复古原始的画面感正好能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找到一种很恰当的契合点,加上透着忧伤、悲怆和哀怨的美妙配乐,使得整部电影的氛围显得异常的沉重和凄美,而蕴藏其中的却只有两父女日复一日在有限的场景中看似枯燥乏味重复的过日子,但通过塔尔对于镜头冷静独到的掌控和捕捉,像是一个固定镜头的长时间静止停顿,或许在有些人看来会显得极其的烦闷和无聊,但看完后就会发觉塔尔的构思其实是相当精妙和天才的。

塔尔可以说在一个看似简易的布局中打造出了一种精密复杂的哲学架构,通过父女俩平淡寻常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的微妙变化,以及对于镜头一流的运用和诗意的表达,来反应自然、宗教和个人在哲学意义上的存在价值,就像本片的起因是建立在日后尼采因一起看似普通的事件而引发的精神失常一样,在我看来尼采的身份和经历更像是塔尔为筹划这部杰作所借鉴的蓝本和选择的捷径,无论是尼采本身,还是《都灵之马》,都是从浅入深透过平凡的常态获得一定思想上的升华,或许在平淡普遍的意向中真能体会到一种酷似返璞归真般最为本质的深刻顿悟。

整部电影由时间划分为几个小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不厌其烦的重复着生活中的日常和琐碎事情,但在整个看似索然无味的过程中塔尔却很精妙的融入了些许变化和外来因素的入侵,从马的强烈反感和失控,买酒人神乎其神的倾诉,一群自由享乐派的吉普赛人,突然干涸见底的水井,奄奄一息萎靡不振的马儿,怎么点也点不燃的煤油灯,到最后只能无奈的生吃硬邦邦的马铃薯,通过这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和越演越烈的变化,可以很微妙的感受到一种自然与生物、人类与动物、社会与人类间的某种无形而紧密的联系。

强势的寒风在外肆意嚣张的搜刮和攻击,变化无常的大自然所爆发出来的强大能量,让一切在其面前都显得无比的渺小和卑微,马变垂危,开始缺水,没法搬家,只能寸步难行的坐以待毙,那一刻脆弱的生物在气势磅礴的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不堪一击。从不修边幅憔悴不堪的表外可以窥见到以往马儿整日奔波劳累的情形,一个是身份等级的不公划分在人类和动物的相处模式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另一个是从马儿的情绪表达和最后的身心状态中,仿佛能获得一种只能在被动、束缚和无奈的生存条件下痛苦活着的强烈而悲观的共鸣,这点通过尼采的遭遇似乎能得到一定的理解。

除了父女俩,纵观全片就来了两路人,通过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可以发现两个共同点,一个是传达出对于宗教信仰的质疑,另一个可以把他们看作成一种外来文化和思想风潮的入侵,个人与社会间的相互联系,当强势刻板执意要拒绝融入或接受当代文明或思想,想要完全忠于自我存在时,从最后那个透着无限苦涩和悲哀的镜头可以看出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当因主观强硬的自我意识或遭受外来影响没法挣扎和反抗的陷入重重危机之中,当上帝踏入冰冷的坟墓信仰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空谈,当塔尔打造出以上所有令人绝望的条件时,在看似不断消失和逝去的过程中,反而是一步步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反应出生存的必然与本质。

 2 ) 了无生趣的绝望,如期而至的死亡

尼采之马从都灵来到了匈牙利平原,来到一个偏僻之村。这里只有一所孤独的房子,房子里只有父女两人,他们在等待着死亡,就如同尼采一样。尼采从与那匹马抱头痛哭之后十年才死去,而马从都灵回来之后,就厌厌不思食,父女俩也才熬了六天就面对着死亡的来临。尼采面临的是精神之苦,他在疯了十年之后死亡;而父女俩则有着生存之虞,外面凄厉之风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不过正如尼采所说,他们都是“受苦受难的兄弟”,共同面对的是人类的困境。

《都灵之马》是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新片,据说亦是其封镜之作。在2011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曾经大受赞誉。这部影片一如他以往的影片一样,黑白的影像、漫长镜头、缓慢的节奏、单调的音乐,压抑的气氛……在极其精简的对话与简化了的故事之中,进行着哲学的沉思。不过,这部影片与其之前的相比,对于现实的关注减少了许多,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人生根本意义的思考上。特别是相较于奠定贝拉·塔尔电影上地位的《撒旦的探戈》,这一点更是明显。在《撒旦的探戈》中可以看出塔尔对于现实的批判,他对那种陈旧体制的批判锋芒,是相当的尖锐。虽然《撒旦的探戈》中,也有导演对于人性的思考,但这种人性是基于现实的人性,是在具体情境之下的人性,而非是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因此,尽管导演尽量抽离故事,电影的情节仍然还是相当的吸引人。

与《撒旦的探戈》不同,《都灵之马》的故事更被导演淡化到无的地步,剧中的人物也相当的简单,只有父女两人,最多再加上那匹尼采抱过的老马,此外就是偶然出现的吉普赛人及借酒的邻人。此对父女的家,孤零零地位于一片荒野之中,除了一棵孤独的枯树,就是光秃秃的地,风无情地没有止境地刮着,一切皆在萧瑟之中。这片荒芜之地,给观众一个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这是被上帝遗弃了的土地。

影片一开始,贝拉·塔尔就以他惯有的手法,用话外音讲述了此片的缘起,尼采那段已让人烂熟于心的故事。不过,塔尔没有去讲述尼采,而是追踪起那匹马的结局。其实马的结局也就是尼采的结局,贝拉·塔尔曾说,“尼采之于本片,等同于这匹马,和我们自身”。尼采疯癫了十年后在绝望中死去,马则在被尼采相拥之后不吃不喝了六天,最后的结局应该也是死亡,就如同影片中那对父女一样。马车夫赶着马从都灵返回他的家时,塔尔用了一个长镜头,展示着马车夫疲乏而痛苦的脸,再配以曾经出现在他许多电影中的那种让人沉重的音乐,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对于生存的艰难。这张看似平静的脸,已是饱经人间的风霜,他对马的愤怒早已消失,恐怕想的是早点回家,明日再去城里多拉一趟货多载一个人。此时的马车夫,对于人生尚存希望。

圣经中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用了七天的时间,从虚无之中开辟天与地,在混沌之中引来了光明。贝拉·塔尔则在《都灵之马》中,细致地描写了马车夫从都灵回家之后日子,一共六天,每天他都用字幕标出,明显可以看出他在用此故事与圣经的创世纪做对比。圣经中上帝在创造,而在这片没有上帝的土地上,塔尔记录的却是毁灭。塔尔毁灭的这个世界,也用了七天,虽然他只认真地记录了六天的时间。其实毁灭是从马车夫回家的那天就开始了,只不过那一天马车夫还有着希望,那是上帝还存在的一天,那是从创造到毁灭的过渡日子。

贝拉·塔尔在电影中所展现的马车夫父女俩的生活,其实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一种生活重压之下艰难求生的悲哀。家徒四壁的屋子,勉强能够抵御门外呼啸着的寒风;父女俩谋生的手段,就只有那匹可怜的老马。每天女儿为残疾的父亲穿衣脱衣,父女俩不停地套马卸马;天一亮女儿即起床去井里打水,到黑夜降临两人仍是劳作不息;每日两餐饭父女相对而食,吃的永远都是白水煮土豆,唯一的享受与娱乐,大概就是清晨父女俩喝一杯烧酒。艰辛而繁重,单调而无趣,日复一日,父女俩就是如此度过人生。这种人生,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也许我们更少一些生活的艰辛,更多一点生活的乐趣,不过本质上我们不都是如此生活着吗?尼采为马的悲惨生活而痛哭,其实是在哭他自己的命运,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为马车夫而哭,为马车夫父女悲苦的生活而哭,更是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而哭。

尼采的哭是灾难性的,他让自己走入癫狂之中,也让那匹老马进入反抗期,同时开始了马车夫父女生活的毁灭进程。从都灵回来的第二天早晨,马就拒绝再受马车夫的奴役,并进入了不吃不喝的状态。这让父女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马是他们生活的来源,也是他们生存的依赖,这样他们只能困守在这荒凉之地,绝望地等待着毁灭的开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虽然他们曾经打算离开这个地方,无边的荒野与狂啸的风又将他们逼了回来,在这个上帝已经死了的时代,何处还有生存之希望?到他们家抢井水喝的那群吉普赛人就是预兆,他们也在寻求着理想之境,而有着井水的这个荒僻之家,竟也让他们兴奋无比,可见其他的地方,尽皆神弃之地。

在他们困守的六天里,食物在减少,马也越来越衰颓。最后是井水也枯竭了,煤油灯再也无法点着,死亡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弥漫在这间土屋里。即使是狂风停歇,也阻止不了毁灭的到来。一直辛勤劳作的女儿,也如那匹老以一样,面对着水煮的土豆,呆呆地不再进食。这是第六天,实际则是毁灭开始的第七天,就一个短短的镜头,即堕入无边的黑暗之中。死亡当然会如期而至,了无生趣的生活也该结束了。这是尼采悲悯的后果,在他对老马的悲悯之中,马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他本人亦因痛苦而疯癫,同时也威胁着马车夫父女俩的生存,整个的世界也在悲悯中走向毁灭。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了世界,而尼采却先让上帝死去,然后在上帝创世的第七天开始了他的解构,他用毁灭来连接创造,生死往复,构成了尼采式的永劫轮回。人生充满着痛苦,人生就是劫难,如同西西弗斯一样,永远看不到希望,只有绝望与死亡。

当然,《都灵之马》体现的并非尼采的思想,而是贝拉·塔尔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看法,尽管他用的是尼采的故事,而且大部分的思考来自于尼采。前面引述贝拉·塔尔的话,证实了他电影中所写的苦难,其实也是尼采的苦难,也正是我们自身的苦难。他在影片中要说明的,正是我们人类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而这也是我们必须体验的,即使痛苦,即使绝望,也得经受。只有死亡,才能终止这一切。

“死亡瞬间,我们不会再纠结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我们、已老去的灵魂、这个世界都不复存在。”这就是塔尔的想法,也是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3 ) 关于《都灵之马》中后尼采时代人类的精神处境困境及其救赎。

摘要:作为贝拉塔尔的封镜之作,本片将尼采之死及其思想外挂在片名与开头的独白里,内蕴在全片的三十个长镜头中,为观众提供了清晰的哲学解答途径。本文将从尼采的观点出发,按照电影的思路,将欧洲文化及欧洲人的精神发展视为虚无主义的完成与崩溃,试图寻求虚无主义崩溃后非强力者的精神救赎。

关键词:《都灵之马》;贝拉塔尔;尼采;虚无主义;

第一章:欧洲大陆的虚无主义传统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他抱着马哭了起来,然后昏倒了。在随后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尼采就被诊断出得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并在随后的11年里卧榻不起、沉默寡言。贝拉塔尔在片头以独白的方式陈述这一事件时没有任何镜头出现,只有他低沉的声音在一片黑暗中回荡。这种别有用心的强调向我们指明了理解本片的重点:尼采。不从尼采的哲学出发对此片进行解读或许有其他方面的价值,但对于作品本身来说必然是一种误读。

我们可以从尼采的“伟大的虚无主义的反运动”的观点来理解本片。什么是虚无主义?尼采把虚无主义定义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1]。可见虚无主义不是某样东西,而是一种过程。那么,尼采是如何在西方人的精神中发现虚无主义的呢?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西方人的精神内核。一是古希腊哲学。根据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公元前500年西方、印度、中国等地区的人类文化大突破中,“智慧”(sophist)的产生是共有之现象,“爱智慧”(philosophy)却唯独产生在环地中海的那小小一片土地上。在希腊文明与周边各大文明不断交锋的过程中,希腊人选择用理性来审视一切,典型代表是米利都学派对世界起源的还原论解释。当理性被当作经验,某种超经验的反思便产生了,例如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克塞诺芬尼的“神”,巴门尼德的“一”。公元前四世纪这种超经验的反思被古希腊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推上巅峰。它们与早期的自然哲学相对,被后人称为形而上学。二是基督教。如果说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本体论是自然人在童年时期对外界天真纯净的惊异,构成了西方人精神向外的广度的话,希腊化时期至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则是主体人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青年时期面对痛苦的极端尝试,构成了西方人向内的思想深度。自奥古斯丁以降,无中生有、道成肉身的上帝作为自我意识的替身被创造出来。西方人悬置了对自然的探求,开始对人类的内在精神进行超经验的研究。

将形而上学的各种“第一物”、神学的“上帝”作为“最高价值”,不正是创造“最高价值”的过程吗?如何理解尼采将虚无主义视为西方精神的传统?海德格尔在《尼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最高价值的设定同时也设定了这些最高价值贬黜的可能性; 而当这些最高价值表明自己具有不可企及的特性时, 它们的贬黜也就已经开始了。生命因此就显得是不适宜于这些价值的, 根本无能于实现这些价值。因为这个缘故, 本真的虚无主义的‘预备形式’就是悲观主义。”[2]在尼采看来柏拉图主义者们所设置的超感性超经验的彼岸世界自设定之初便具有堕落的必然属性。但此种说法作为尼采哲学思考的基础却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它直接导致了尼采试图克服虚无主义的失败。

第二章:尼采以价值虚无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失败与其疯狂

《都灵之马》的影片语言极少,三十个长镜头中有十五个镜头没有出现任何对话。片中对话最多的部分是第十二个镜头买酒人的拜访和第十八个镜头驱逐吉普赛人。

本片采用了极为特别的声音处理方式,“要么是完全的静默,要么是放大的音效。”[3]放大的音效中值得关注的有风声、水声和由double base奏出的悲剧性的背景音乐。这种忽略人物语言的处理方式显然别有用心。它使得存在语言的镜头更加弥足珍贵。买酒人带来了第一段长对话,他激情而混乱的陈述颇有尼采的特色。内容大概是说我们选择了毁灭,上帝促成了选择,一切伟大高贵在这种选择中消亡,但这种情况正因上帝之死而改变。本片主人公之一父亲听完后淡淡的回应道:“别扯了,都是废话”。

买酒人所叙述的是尼采自认为其正在进行的一项伟大工作:虚无主义的反运动。而马车夫的回应可以看作尼采疯狂的原因:这是一场失败的反运动。“在这里,尼采倒是用一种双重的否定绝对地否定了一切:首先否定了现存世界,进而同时也否定了从这个现存世界出发值得愿望的超感性世界,即理想......尼采关于虚无主义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概念。尽管有种种深刻的洞见,但尼采没有能够认识到虚无主义的隐蔽本质,原因就在于:他自始就只是从价值思想出发,把虚无主义把握为最高价值之贬黜的过程。而尼采之所以必然以此方式来把握虚无主义,是因为他保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轨道和区域中,对西方形而上学作了一种臻于终点的思考,他没有看出在价值概念里潜伏着一个存在概念”[4]。这样一来,尼采看见被鞭打的老马的心理活动我们虽不能确切得知,却有了猜测的依据。强力意志作为一种被设定的最高价值从未具有尼采自认为其应所具有的倒转意义,因为他依旧未能超越存在者而把握存在,依旧用存在者遮蔽了存在本身。尼采付出了毕生精力渴望以“求意志的意志”作为存在却发现这种意志竟不能救赎一匹老马。面对痛苦与堕落,最有力的反击方式竟是沉默,如影片中那匹绝食的老马一般。强力意志最终只能被看作一种新的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借用流行语来说,尼采的思想最终“变成了他最讨厌的样子”。

第三章:对虚无主义的尝试性接受:生命哲学的另一种可能

尼采的工作虽然失败了,但在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时却开辟了获得存在的另一条非理性的道路。为了克服虚无主义,许多西方思想家艺术家基于尼采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如海德格尔的“思”、蒙德里安的“纯粹的精神”、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拉康的“欲望”、福柯的“历史”、德里达的“游戏”等。贝拉塔尔在《都灵之马》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塔尔在访谈录中谈到“我只相信人类自身”[5]。为了达到人类自身,他在影片中进行了一项实验——剥离。全片以一种反上帝创世的思路,将不属于父亲及其女儿自身的存在者剥离。塔尔的电影作品都剥离了色彩;马罢工了,剥离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剥离了除土豆外的食物;第四天剥离了水;第五天剥离了光,最终只剩下虚无的黑暗。这种剥离以一种奇慢的节奏被诉说着,这种慢来源于重复每一个微小的动作与事件,每一个事件又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展示不同的细节。如第一次吃饭女儿把两个土豆洗净煮好放在碟子里端上餐桌后,用特写景别描绘父亲用一只手仓促进食的姿态,第四次吃土豆则采用中景景别,镜头中父亲吃得很慢,最后坐在窗边沉思;如用跟拍的方式拍摄女儿第一次去井边打水,回来时头发在大风中舞蹈,第三次女儿去打水发现水没了镜头只停留在门内。这种单调的丰富同样展示了一样东西——虚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都灵之马》中剥离实验的结果是“人类自身等于虚无”的话,不是依然没有克服虚无主义吗?不是在继续重复着尼采的失败吗?这部影片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是用提出问题的方式给出了解答——我们为什么要克服虚无主义?与其疯狂的寻找存在,我们为何不能接受一个事实——存在不存在?

为何要为万物及自身寻找一个终极答案?这不是个哲学问题,不是个知识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差异问题。对于西方人来说虚无是可怕的,无限是荒谬的,一系列因果链条中并不存在一个第一因的状况是无法接受的,但生活在儒道互补语境下的我们却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甚至将“无我”作为一种解脱的方式。西方人对存在执着的追求确实有伟大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但他们的彻悟从来都是怀疑主义式的“不做任何决定,悬置判断”,如古希腊时期智者派的诡辩,如希腊化时期埃奈希德谟关于认识论的十个老论式。《都灵之马》的独特之处正在于用西方的语言把虚无摆上台面来谈,尝试用很东方的方式心平气和的接受“人类自身就是虚无”这一命题,为某些执着于“执”的人提供非宗教非哲学意义上的救赎的可能。我在一百五十五分钟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某种转向的体验,在父女的六天的生活中看见了佛家所谓的“无常、苦、无我”。我开始试图消解自己十多年来求强力的戾气,从博大精神的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中得到精神的救赎,而这种寻求的动机是由一个匈牙利导演所给予的,不可谓不神奇。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28-229页

[2] 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10页

[3] 谭笑晗《<都灵之马>:长镜头与生命哲学》长春大学学报2016,(03)

[4] 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江苏社会科学2008,(02)

[5] 《土地——贝拉塔尔访谈》电影艺术2016,(04)

[6] 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7] 聂敏里《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8]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三联书店2007

[9] 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李雪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 ) 一部封镜之作

星级:★★★★★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便抱着老马的脖子痛苦,最终失去了理智。电影开始,贝拉塔尔用一分钟的黑屏幕与画外音讲述了此事,【都灵之马】便追寻了那匹老马和马车夫后来的故事。电影没有直接告诉你尼采的疯癫之谜,但塔尔却说:“尼采之于本片,等同于这匹马,和我们自身”。这位气质和修养上都是绝对贵族的哲学家,最后用自己的文化批评文章抨击了自己之前喜好和友人,比如教育家叔本华、音乐家瓦格纳,这也是“都灵之马”事件的部分原因。

影片依旧是贝拉塔尔式的长镜头,146分钟的片长不过二十几个长镜头,纪录了马车夫、马夫女儿和老马六天内的生活。神用七天创造了世界,贝拉塔尔用六天毁灭了一切,没有第七天,第七天或者有新生的转机,或者就是世纪末日。对于不了解塔尔的影迷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部艺术范儿的闷片,对于熟悉塔尔的影迷来说,从长镜头中找到有用的标志性符号很简单,比如一成不变的生活细节,打水、洗碗、打扫、喂马、吃土豆,而让人叹服的变化就是每个情节类似的长镜头在移动、升降、景别和构图上的微妙变化,加上不同的场面调度,捕捉到的信息量和视觉冲击力却完全不同。

故事的环境和导演之前的匈牙利平原三部曲很像,比如【炼狱人间】中没玩没了的下雨,【撒旦探戈】中的狂风加暴雨,【残缺的和声】中零下十几度还没有取暖供应的寒冬,【都灵之马】中的六天也都是狂风卷着风沙,让人寸步难行。严酷的生存环境里,人为了生活活着必须与环境恶斗,于是人的自私和劣根性更加彰显。影片中第三天一群吉普赛人经过和马夫一家人争夺井水便是人的劣根性写照。影片中的六日很简单,第一日一切就是父女俩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重复;第二日风沙大作,老马也开始不吃不喝,马夫不再出门;第三天吉普赛经过,惹恼了马夫并临走时留下寓言;第四天井水干涸;第五天马夫和女儿收拾行李准备搬家,影片看似有了生机,父女俩却因严酷的环境半路折返,到了晚上也连煤油灯都无法点燃了;到了第六日父女俩最基本的生活都已经无法保障。没有了第七日,因为这不是神的创世纪,而是贝拉塔尔的启示录。

影片有三处让人印象格外深刻的神来之笔,第一处便是影片开头的长镜头,配着塔尔御用作曲家Mihály Víg的那段重复了全片的德国浪漫主义味道的凌厉配乐,马夫赶着老马一路回家,让人有种想哭的冲动。第二处是在父女俩搬家的中途折返,你可以看到周围环境的微不足道一切,长镜头却唯独不关心这对悲催的父女,生命的卑微和渺小让人难以忍视。最后一处在电影的最后,生活必需品消耗殆尽的父女俩对着盘子里的生土豆,马夫对女儿说了一句之前对老马说过的同样对白:“你必须吃”,一切都只是为了最基本的活着。

可以想象塔尔花三年时间酝酿的这部封镜之作,每一个镜头的细节定是经过有意设计的结果,无论是情节推进抑或镜头安排,还是这个寓意无穷的故事,都让人可以无限解读。也难怪会有影评人开玩笑说,电影不再止于阿巴斯了,如今止于贝拉塔尔。

【新京报】

 5 ) 贝拉塔尔的残酷世界观

我们抛开那些关于电影节还有收山作那些花边新闻,深入到电影文本来斟酌这部伟大的作品(或者贝拉塔尔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看做是伟大的)。

电影唯一与尼采的联系就是开篇那段话,由此本来一匹普通的马成为了那匹导致尼采彻底疯癫的传奇之马。本来一个具有普世寓言功能的文本,却偏偏要与尼采联系起来而具有某种传奇性。那么文本必然与尼采的哲学理念具有某种隐秘的联系。这种联系最为清晰的表露在那个外来人,那个胖叔叔讲了电影中最大的一段话,估计比其他所有人在整部电影中说的话都多。这段有明显“查拉图斯特拉”倾向的独白(“上帝已死”的含义跃然纸上),却被马夫(片中的独臂老人,也是一位父亲)以一句“瞎胡扯”为终结,从某种程度而言,贝拉塔尔借助主人公传达了一种“反尼采”的倾向。

但这种“反尼采”并非指向尼采“反基督”的哲学观点,而是通过父女两人在六天的生活来反对尼采晚期引以为傲的“超人哲学”---期望成为超越理性,超越自我,而重新实现自我评估和自我升华的“超人”,这种充满精英意识的哲学理念在面对严酷的生活的时刻,显得那么浮夸和形而上学。或许在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的尼采看到了这匹马的未来,看到了都灵之马和马夫女儿面对死亡却维护一种生命的尊严,从而彻底否定了尼采的“主人-奴隶道德观”。

上帝用六天来创造世界,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电影中第五天光消失了,第二天创造了水,电影第四天水消失了。这种“反创世纪”的过程,预示了第六天的父女已经陷入到一种混沌的“死”的境界,正如第五天最后,导演的旁白已经叙述了“死亡已经沉落”。在这种“死”的境界中,父亲仍然啃着生的马铃薯,还要求女儿吃,就如同女儿要求那匹老马进食一样,这是在死中仍然坚持生命的体现,这就是贝拉塔尔最为朴素却最为残酷的世界观。

 6 ) 若两个小时如此难忍,那生活呢?

荧幕全黑,旁白读出尼采人生最为人熟知的转折——看到广场上不肯前进的老马被马夫抽打,扑上前抱着马颈痛哭,之后陷入10年的精神失常,由母亲和姐姐照顾至去世。

这只是开头。后来一个长镜头,追拍着那匹被尼采抱过的老马,牠在马夫的鞭打下奔驰,赶往被风暴吹袭的家中。然后马夫和他的女儿一起卸下马车,把牠牵回马厩。之后整部2小时的电影,就是马、马夫、马夫女儿三人6天的生活。尼采疯掉之后的那6天。

看了豆友的分享(//movie.douban.com/review/5148249),才明白这六天是按照创世纪来倒序的:「上帝用六天来创造世界,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电影中第五天光消失了,第二天创造了水,电影第四天水消失了。这种“反创世纪”的过程,预示了第六天的父女已经陷入到一种混沌的“死”的境界,正如第五天最后,导演的旁白已经叙述了“死亡已经沉落”。」

电影中的第六天异常地短,父女如前五天一样在餐桌对坐吃土豆,不同的是没水以后土豆煮不熟只能生吃。父亲在努力,并劝女儿说,你必须吃。这句话是前两天女儿对着不再进食的老马说的——人和马其实在存在的本质上并无不同。

导演似乎想透过这部电影来反驳尼采的乐观,从黑白的电影画面中透出难以抑制的悲观。尼采创造了「酒神」、「超人」等意象,作为从「永劫轮回」之恒久无意义中解脱出来的策略。但那种需要勇气、智慧的精英形而上学,在马夫、马夫女儿和老马所面对的残酷生活(如同吹了整整五天的残酷暴风一样)面前,显得弱不经风了。

这或许是导演心目中尼采疯掉的原因:他仿佛预见到了老马和马夫、女儿的生活,因此意识到自己苦心创造的策略其实毫无用处,无意义是人类摆脱不了的宿命。

在电影中的第二天,马夫、女儿重复着前一天(或许是每一天)的动作——穿衣服、脱衣服、洗衣服;煮东西、吃东西、洗碗盘;打水、加柴、煮水……我难以抑制地睡着了好几次。

到之后,来了驾着马车的吉普赛人,还来了路过打酒的胖叔叔。这是枯燥生活中唯一的变化了。流浪的吉普赛人、波西米亚的吉普赛人,他们是逃脱生活困境的成功者吗?他们留了一本書给女儿,一字一顿读着的女儿能得到神启吗?

马夫和女儿,常常在小屋不大的窗前呆呆望着被凛冽风暴吹袭得寸草不生的世界,油灯熄了之后唯一可做的是上床睡觉。他们的日常充斥着规律、单调、重复,如何解决那庞大的无意义?当在无水、无光的考验面前,连重複也被消解,生存都无法保有,思考无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

2个小时的电影真的闷到抽筋,但如果两个小时都如此难以忍受,那我们的生活呢?

 短评

上帝已死,尼采从一匹马窥见宇宙的真相。狂风呼啸形如末日景象,创世纪倒行逆施,水消失接着是光,黑暗与沉寂指向万物的终结。发疯吧,怒吼吧,生命的尽头是死亡。原野上不倒的独木,在漫天飞舞的枯叶中伫立,与安哲罗普洛斯《雾中风景》中的树有种生与死的对照。贝拉·塔尔封镜之作,这是一部惊悚片。

5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源于尼采,终于尼采: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1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if you’re going to stay home and watch the world end, you might as well have drop-dead views生命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的直到結束么?或许命运根本不会改變而你注定要走着一遭【氛围黑】

1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贝拉·塔尔封镜之作,极端末世影像。撇开互文元素来看,不啻是一部呈现生活艰难本质的慢电影,剥去绚烂花饰,于狂风呼啸中勉力求生,穿脱衣服,打水,看马,砍柴,生火,洗衣,吃土豆,生活就是如此单调乏味、疲累而辛苦。考虑互文指涉,至少有四点很关键:①尼采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不假,但若是忽视了他思想的核心指向——对个体生命的绝对肯定,自然不妥。②尼采的永恒轮回实际上是指【生成】的永恒轮回,而非存在的单调重复!德勒兹在此基础上建立【差异与重复】哲学,一如影片中重复的日程行为,每次都用了不同的机位或运镜,摄影机虽有静伫凝视,但更多时候不断运动。③那段直白“传道”直指现代性(滥用工具理性,对外物持无限占有的态度),并折射出贪婪与傲慢之罪。④敌基督:马夫=耶稣的颠倒与戏仿,女儿手中的反圣经,六日灭世。(9.0/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张爱玲:中国人认为人一年年活下去并不走到哪里去,人类一代一代下去也并不走到哪里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有意义没有,反正是活着的,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徐童《算命》:内俩乞丐,没好吃没好喝也没好住的,没任何乐趣的生活还有必要活着吗?老厉回答我:欸,活着难道一定要有乐趣才活着吗

1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創世紀逆行。人行走於白晝如黑暗。剝食馬鈴薯(真的不需要再說什麼)就可以說明生命。電影散場時,看到觀眾紛紛拿起智慧型手機,在facebook上滑呀滑。你電影螢幕沒了光,真的沒甚麼大不了。上帝已死。尼采已死。但願這匹都靈老馬也能一同被您tag上。

21分钟前
  • hsein
  • 推荐

天地初开混沌鸿蒙,人类所有惰性贪婪罪恶都要消失于无休无止的风沙之中;配乐太加分。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道行不够,还没看出个倪端。就觉得导演很大气。现在是3个月后,这个影片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

27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都灵之马》将台词缩减至最低限度而产生大量的留白,透过长镜头所不断重复的生活场面来表现生活的枯燥无味的永恒轮回,如同屋外呼啸的寒风:几乎毫无故事情节的发展表象下实际是走向毁灭的过程,马,作为影片的旁观者也类似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角色而成为尼采的象征。人类亟待被超越。正午前的末日

2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尼采的说明之后,前两句台词:准备好了吗,该睡觉了!

3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神七日创造世界,塔尔七日毁灭一切!贝拉·塔尔的封山作, 这是一个关于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故事,当年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贝拉·塔尔追寻了那匹马的故事,或许也是尼采的故事。塔尔一贯的前卫风格和长镜头,场面调度和摄影的景别变化绝对大师风范。★★★★

3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那第一日,皮毛斑驳污脏的老马,在烈风与凄寒浓雾中举蹄维艰,挣扎迈步。那第六日,井已枯、水已尽,炭已熄,油灯无法再点燃,上帝已死,尼采说:没有光,世界便没有光,遁入黯黑死寂混沌。天地不仁,万物为“都灵之马”。塔尔贝拉以此作收官,留下一个绝望灭殁的黑洞。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塔尔的作品如此难以下咽,但是没有人可以因此否定它伟大的艺术价值。对于大师,可以选择追随,可以拒绝,不必全懂,否则也会生出曲高和寡的孤独。

36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要把人民群众的供暖和照明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办

37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兩口子,一日兩餐只有馬鈴薯可吃,到最後,煮馬鈴薯的水也沒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土豆,老爸說:"you have to eat." 竟如女兒跟絕食的老馬所說的一樣。便,道出了生命的困窘與艱難。

38分钟前
  • mung
  • 推荐

看你套马车,看你赶马车,看你卸马车;看你穿衣服,看你脱衣服,看你洗衣服;看你煮土豆,看你吃土豆,看你吃完了;看你去打水,看你在烧水,看你水没了;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很长的大闷片,特别适合在很忙很忙明天有一门考试一个论文死限半夜还要采访这样的日子去看,看完两个半小时抑郁的马和人,你就会意识到:一切都是百忙啊,不如躺下来吃土豆吧。

44分钟前
  • 玑衡
  • 推荐

能忍受这部电影,你就能忍受生活!

48分钟前
  • 子夜吴歌
  • 推荐

第一日蛀虫不再蛀蚀木材。第二日老马不再受人驱使。第三日老马拒绝进食、拒绝饮水。第四日井枯水尽。第五日光芒皆逝。第六日,一切都熄灭、燃尽,“一切都成了废墟,一切都被侵蚀”。浑浊的双眼凝视窗外,窗外是无尽的荒芜,灰暗的沉沦。上帝死了。都灵之马与父女一并静待毁灭。水煮的土豆永远吃不完,被捏碎、被吞食;冬日的寒风无休无止,裹挟枯叶、裹挟泥沙。万物在触摸-占有-沦落中循环无限,一如上帝与众神归于虚无。“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沦落,因为他们所得万物皆已沦落”,男人突然推门进来,不知所云,“这正是人们自己的抉择,关于自身的抉择”。而此后的每一秒都将变得无比艰难,走向毁灭的过程更加绝望无助。都灵之马拒绝进食,她苦苦哀求着它,就像在毁灭前同样苦苦哀求她啃食土豆的老父亲。死寂;黑暗……黑暗里是雷霆万钧。

52分钟前
  • 霧鸢野荻
  • 力荐

五星;匈牙利艺术片大师贝拉塔尔的收官之作。一部需要耐心看完的神作,电影实验性强烈堪比任何哲学名著,每一个黑白的镜头都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反创世纪逆向工程,在第六天光也消失的时候,一切冗长重复艰涩也结束。

53分钟前
  • Muc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