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人们

HD中字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2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3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4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5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6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3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4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5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6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7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8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19快乐的人们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和西伯利亚的猎人们一起开启快乐之旅

《快乐的人们》是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拍摄的一部记录西伯利亚中心地区一群特殊人们的纪录片。西伯利亚对我而言,就是严寒和寂寥的代名词,甚至它更是一片流放之地。几年的旅行中也认识过几个来在西伯利亚的朋友,但他们似乎已经深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走出了那片常年冰冷之土,融入了都市的生活。

西伯利亚的中心有一座只有300人的村庄,要到达这只有两种途径,一是乘坐直升机,一是乘船,在冰雪融化之际他们乘船穿越俄罗斯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来到这个被针叶树包围的地方。它远离一切喧嚣,就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被人遗忘,像一座”冰雪天堂“一样,导演记录了这座村庄中最小众的猎人们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西伯利亚气候常年寒冷无比,即使是春季,到处也藏留着冬的气息。直到叶尼塞河开始融化,我第一次看到了河中冰水溶解的生命力,巨大的冰块发出了春的呐喊,低沉地咆哮着流向远方。导演采访的其中一名猎人,1970年和朋友从莫斯科来到这里,他们一无所有,就连冬衣都没有,所有的生活所需全部依靠双手来创造。猎人说:”我们虽然为猎人,但我们却鄙视贪婪,做猎人不可以贪婪,不能无限制地索取自然。“

夏季从5月开始,但是初夏的他们依然得穿冬衣。夏季最令人苦恼的就是蚊子,黑压压地上百只蚊子围绕着村子里的每一个人,村里没有药店,他们就地取材把桦树皮取下熬制成焦油涂在脸上。夏季白昼变长,甚至可以长达20个小时,这是一个令人欢愉的季节,但猎人们也要不断地为秋冬即将到来的捕猎季节做准备。采访了村里的一家本地人,他们的样子完全是黑发黑眼,这些原住民还保留了他们原始的木偶崇拜,家中的老奶奶把木偶珍藏着,却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中把这古老的记忆燃烧殆尽。夏末松鼠开始收集松仁之际,也就意味着夏季的告别,他们完全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也和松鼠一样开始储存秋冬的果仁。夏季末,从都市里终于来了一个豪华邮轮,原来是政客为了选票到这里拉票,这是四年里他们第一次来到这里。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种植在树上的果子,蔬菜都是采摘的时候,秋季也是捕鱼的好节气,猎人们自己砍树制作独木舟,似乎还用着史前的方法拿着三叉戟去湖水中捕鱼,秋季是猎头最开心的时节,“猎人们,只身闯荡,只有几只狗的陪伴,远离故土,完全靠自己,他们真正地自由,没有规则,没有税收,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官僚组织,没有电话,没有收音机,只带着他们自己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其中一名猎人说:”很多人都是一边工作,一边欣赏美景,猎人的工作让你和针叶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冬季的西伯利亚气温降到负50度,似乎一切都在这冬季冬眠了,而猎人却要在这时开始捕猎紫貂,他们在针叶树林里建造了自己的猎房,全手工木质的小屋成为了他们在这极度冰冷之地的避难所。在这样极端的气候下,每一个猎人都需要他们最忠实的猎狗,猎人会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最合适的猎狗,并同他们并肩战斗,猎狗不仅是捕猎的伙伴,更是他们孤身在这森林中的朋友。

《快乐的人们》就是这样一群“挣扎”在生存和生活边缘的猎人们,看着他们的生活,好像还活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早期阶段,但他们自足的心,却似乎没有被这严寒所封闭,自在地生活在广袤的针叶树林里。

这群生活在西伯利亚的猎人们离群索居,让我想到百年前,美国作家梭罗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写下的文字,把它分享给寻觅快乐的你。“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的卑微,都必须勇于坚强地面对生活;不要逃避,不要谩骂,因为它快的成都,还比不上你,你最富有的时候,往往就是你最贫穷的时候。挑三拣四的人,即便在天堂也照样挑剔。爱你的生活吧,尽管贫穷。即便在贫民窟,你也可以拥有快乐,激动,荣耀的生活。洒在夫人宅邸的阳光,于洒在穷人窗棂上的一样明亮。所有人门前的积雪在春天一样融化。”

文章系慢游忆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谢绝引用和转载,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你对我的旅居故事感兴趣,请添加微信公众号:慢游忆。三联中读签约作者,全球旅行30个国家,热爱写作和瑜伽,痴迷小众国家艺术。

 2 ) 战斗民族的快乐 朴实无华且枯燥

俄乌冲突进入第六个月,双方都没有降级的意思,反而在不断升级前线的战事。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已有超过1200万人逃离乌克兰的家园,其中超过560万人逃到邻国,另有650万人在乌克兰国内流离失所。

除此,不少国家也因为俄乌冲突而陷入关系民生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

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国博弈,被献祭的永远是夹在战场缝隙中求生的无辜百姓。

如果没有战争,他们的生活也许谈不上富裕,但起码可以悠闲地享受粗茶淡饭、鸟语花香,过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早在10年前,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就通过镜头,为我们展现了地球上天堂的模样:人们自由地砍伐树木,建造渔船,捕鱼,收获食物,度过漫长的冬季和四季...而这个“天堂”并不遥远,就位于俄罗斯北部叶尼塞河畔的村庄——巴哈提雅。这个远离大都市的村子地处广袤的西伯利亚,只有三百多户居民,不通铁路和公路,出入只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直升机、另一个便是船舶。

听起来,生活在这个原始、闭塞、远离现代文明的环境中,生活一定很艰苦和单调吧。但是导演却称呼他们是一群“快乐的人们”,这也正是本片的片名。

快乐的人们

Happy People: A Year in the Taiga (2010)

导演: 沃纳·赫尔佐格 / 德米特里.瓦萨科夫

在这部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中,导演用温柔而深情的镜头为我们记录了生活在巴哈提雅村庄的人们的三餐四季。他们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为捕猎季做足充分的准备;他们遵循自然法则,沿袭古老的生活传统和生活智慧;他们在广阔的针叶林中与猎犬孤独相守、捕猎食物...他们的生活或许原始野性,但却真实质朴、简单快乐,是城市人不曾体验过的恣意与放纵。

当狩猎季开始时,猎人们乘坐独木舟带着猎狗顺流而下,前往捕猎场,脸上洋溢着自在的笑容,令人神往。正如导演在旁白中所描述“现在,猎人们只身闯荡。他们回归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快乐的人们。只有几只狗陪伴着,远离故土。他们完全靠自己。他们自由自在,没有规则,没有税收,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官僚组织,没有电话,没有收音机。只带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解放天性、回归自然、无拘无束。

那一刻,还有比他们更快乐的人吗?

反观我们,生活在物资丰富、科技发达、信息迅捷、物流发达的大都市中,却被内耗、焦虑、抑郁等各种压力和情绪折磨到体无完肤,我们内心的棕熊似乎比巴哈提雅猎人在针叶林中遇到的更加凶猛和可怖。

为什么我们拥有的越多,却越不快乐,幸福感越低?

因为我们为原本简单的生活加注了太多砝码,前途、名利、欲望、梦想、财富、关系、圈子...我们被这些外在的欲求包裹着,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其实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巴哈提雅远离都市和现代文明,村民们的日常吃穿用度基本都是自给自足,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快乐,也因此积累了实用的生存智慧。

四月份,天气逐渐暖和,猎人们会前往针叶林设置陷阱,赚取一些外快。

通常他们会带上足够的食物,在针叶林待上四周左右时间,同时设下数十个陷阱,并做下标记,等到狩猎季再回来收集猎物。

他们设置陷阱的手法,承袭了几辈,独特而实用。

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象征着冬天结束,春天来了。

此刻,猎手布鲁姆开始做独木舟,根纳季开始做滑雪板。

在制作滑雪板的过程中,根纳季特别嘱咐儿子,将刨好的木板一端放入沸水中浸泡几小时,可以让木材变得柔韧;之后在木板的一端慢慢施加均匀力道,让它变弯;弯曲之后再把前端削尖。顺序如果反了,木板则会裂开。最后一步,将滑雪板用火烤定型。

他们的制作技巧和工具都很传统,但是品质丝毫不输城市商场里用现代科技打磨的商品。

面朝叶尼塞河,渔获是村民的主要食物。

秋季,白天变短,是捕鱼的最佳时节。

他们捕鱼的方式和工具也很古老。

晚上用火光把鳕鱼吸引到岸边,再用史前工具——钉耙叉鱼。

他们一年四季吃鱼,也催生了五花八门的吃法,熏鱼、炸鱼、鲜鱼汤...花样百出、百吃不厌。

捕猎季从深秋开始,但专业陷阱需要长年累月的准备。

首先从搭建猎房开始。

他们春天收集合适的木材,夏天晒干,猎人们再相互帮忙搭建猎房。

每个猎人都有数十个猎房,大小不一,用于存储猎物和临时歇脚。

叶尼塞河畔的夏季气候宜人、食物充足,唯一让人烦恼的就是会遭受成群的蚊子叮咬。

但是,猎人们有自己的方法来抵御这群讨厌的家伙。

就是用桦树皮提炼焦油,涂抹在脸部和全身,等到晚上再洗掉。或许有些不舒服,但功效奇佳。

正是这种简单、原始、自给自足的生活,让巴哈提雅村的人们没有过多的欲求,也就没有任何负担和烦恼。他们的生活虽然单一,但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除了宝贵的生活经验,他们还总结出了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

或许人人都懂,但并非人人都像他们那般敬畏和感恩。

在针叶林中捕猎,猎狗是猎人最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它们帮主人侦察情况、追捕猎物、找寻猎物,最重要的是狩猎季里无数个日日夜夜地陪伴与守候。

猎人们常说,“狗养活了我们,没有狗你就不是猎人。”

猎人们把猎狗当作家人去对待。

但是二哈们性格顽劣,有时候会破坏陷阱,甚至偷吃猎物。

猎人米哈伊尔说,“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为狗专门设置陷阱,让他在里面待会儿,感到难受了它们就不会再触碰机关。如果用打这种方式来惩罚的话,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趁主人不在时变本加厉偷食猎物。”

对于猎人来说,贪婪是最恶劣的品质。

比如十月初就开始设陷阱捕猎紫貂的人罔顾自然法则,将会受到其他猎人的厌恶和鄙视。

猎人以猎杀动物为生,很多人对这个职业敬而远之或嗤之以鼻。

对此,根纳季老爷子有着清醒而客观的认知:

我们都是凶手或是帮凶,即便这些人心肠软并且很容易怜悯别人。

和养猪人是为了获取猪肉一样,猎人迫于生计不得不杀害野生动物,它们当中不乏可爱的无辜的麋鹿、紫貂、金花鼠...野生动物和猎人之间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

但这就是自然法则,人在这里的身份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环。

要生存就必须杀生。猎人们能做的就是适度索取,不滥杀无辜。

常年穿梭在针叶林中的猎人们的生活看似孤独乏味,但他们并不是粗鲁的莽汉。

他们在狩猎途中,也不忘欣赏周遭的雄奇与壮美。

毕竟他们是少数可以见证寒冷和沉寂之美的人。

就像影片中其中以为猎人深情表白的那样

当我来到这里,我有一种实现梦想的感觉,

你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一边工作(捕猎)。

他们是真正快乐自由的人们,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话,唯有个人价值和独特天地,他们在向自然身处进发的同时,也逐渐贴近内心,大自然的神秘悠远唤起最深沉的情感,让他们乐在其中。

将视线收回到现实中,相较于简单淳朴的猎人,被各种世俗的欲望裹挟的我们似乎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这几天,一部11分钟的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刷爆全网。

作者在最后结尾时写到,“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

事实上,光是有这样的想法就已经输给二舅,注定了一个不快乐的人生。

因为世上没有“理应”这回事。

首先,二舅的励志人生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放在今天也许就不像视频中所表现得那么乐天知命、行云流水,或许就是贫穷裹挟下的困顿抑郁、一地鸡毛。

其次,二舅平淡质朴的生活源于他的知足与感恩。重新振作后的他没有过多去规划未来的人生,只是顺势而为。他不让自己因为残疾而就此躺平,也没激进地为自己设定非达不可的目标。只是为生活本身而忙碌奔波,反而获得了简单的快乐与满足。

二舅的故事中可以把我们从精神内耗和焦虑中短暂地解脱出来,但我们始终无法成为二舅。

因为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对生活寄予了太多厚望,也为自己设定了太多目标,这些捆绑着我们的欲望和野心必然成为我们前进的压力和阻碍。高负荷运转之下,没有人能全身而退,也没有人能快活地行至终点。

快乐是一种选择,但在时代浪潮冲击下,我们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才能取得有限的快乐,或许并不比二舅克服身体残疾和命运捉弄更轻松。

 3 ) 独自一人的生存法则

他们自由自在,没有规则,没有税收,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官僚组织,没有电话,没有收音机,只带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天空的微曦和薄霜是雨后的慰藉,给自己取取暖,喝杯茶,这比什么都让人开心,个中滋味无与伦比。 当我来这儿的时候,我有一种实现梦想的感觉。你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一边工作着,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大家都当了猎人。因为捕猎比任何事物都拉近你与针叶林的距离。见证这空旷,寒冷与沉寂之美。 农户养猪,为的是吃猪肉和卖给屠宰场。猎人只是比农户更诚实。家禽希望从农户那得到点零食或者爱抚,没想到却是一颗子弹。而猎物知道自己从猎户那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尽全力逃跑,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 猎狗可能会偷吃诱饵,但假如你只是一再呵斥和责罚,它可能会怕你但会在晚上或者你不注意的时候继续偷吃诱饵,那是一种生存本能,它不知道这会弄坏陷阱,让猎人的辛苦白费。但你可以专门制造一个陷阱给猎狗,让它在里面呆上难受,它就会主动远离陷阱,这种驾驭的技巧对于猎人也是必备的。 其他影评: 是生存,也是生活。是常理,也是哲学。未必是快乐,自由带来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奔波和孤独。(或许一年都未必有几天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或许他们就是生性如此,有对生活的期盼,有能力赚点钱,有条忠心却早逝的猎犬,有独处一片的自由与领主意识,还有与猎物的周旋以及自身经验的常用常新)

 4 ) 那些似曾相识的意象

我真的想看看他们的快乐是什么样子,快乐的人们长什么样。看到开篇的冰天雪地时,心想自己是不是开错了频道,不过耐心看下去,在烦躁的防疫岁月中,对人生竟也产生了一些别样的想法,至少让浮躁无用的心沉静下来。若不快乐,我们该如何处之?

叶尼塞河、猎人、林中小屋、捕鱼、酗酒……这么多名词足以勾起我的兴趣,同样那也是阅读《鱼王》后印象最深的意象,是关于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的另一番认识。尤其是对雪、对廖无人烟的孤独这些只有感觉的东西,文字之间只能想想,这部片子添加了影像辅助,是否能够帮助我实现文字到实体的转换?

不得不说是有一定帮助的,首先是清晰认识到狩猎区里猎人和狗的真实关系,理想的关系,理想的狗应该什么样子?老猎人给出了许多解答,而这些看似深刻的回复无一不是常年累月打交道后的最深刻的领悟。不能让它们进屋、不能让它们坐雪橇,追麋鹿的狗不要指望它会有兴趣追松鼠,不能吃太多而把肚皮垂到雪地,不能因为狗狗对陷阱的诱饵感兴趣而惩罚它,从狗狗的角度去考虑,先把它们驯养成对偷食诱饵的后果感到恐惧。至于猎人与猎犬之间的朋友关系则在危难时刻体现出来,它们之间有各自的弱点要去引导回避,但是也有各自互相支持的东西,这儿的猎犬不是宠物,不能一味地感恩,也不能放纵它随着野性长大……

然后我认识了一条河,在遥远的中国的方寸之地上,我与这条河相遇了,似乎像认识了一个朋友。叶尼塞河是北方冻土地带的母亲河,书中写到它时尤其提到有很多支流,也汇集了许多冰山融水,夏季的她如何奔腾,又如何在冬天沉睡,作者的笔墨或抒情或白描,却都怀着他最深沉的关于河流的记忆。虽然作者已经用文字很好地传递出这条河流的壮美,可是当我看到春回大地的瞬间,涌动的河水带着厚厚的冰块向前奔流时,却依然被震撼,似乎大地在裂变,海在咆哮,自然之力如此不可控,与她相依的人们除了敬爱和服从也做不了什么。他们从叶尼塞河捕鱼,也要尽力克服河水带来的不便以及各种潜在的风险,这在书里写到过很多次,如村民捕鱼时可能毫无所获,可能自己被捕鱼的排叉伤到而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等待死亡……一方面是景色的壮观让我震惊,另外一方面是它的粗狂所寓意的残忍,她是复杂的,是被赋予了自然的神秘力量的。

也许我还学会了一点捕猎的技巧。猎人的捕猎季节有它的时间表需要遵循,提早到自己的区域准备过冬的食材和住所,做好捕猎的陷阱,这些就足够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也带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对气候对猎物收成都是怀着极大的担忧的。即便如此,该做的准备一样不能少,先是在狩猎区生存然后才是收成。看到猎人每天要做那么多与捕猎相关的工作,充分见识了生活是如何给人们磨炼的啊!要避免被蚊虫吞噬,也要防止小动物偷走口粮,还有防止熊来攻击,但是食材却那么简单:面包、鱼、野鸡?所以他们看起来才那么苍老又坚韧的吧?而书中有个篇章写到那个年轻猎人,无意间拯救了一个差点死于伤寒的姑娘,有限的口粮与疾病几乎是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但是他还是选择去救,成功救治后甚至产生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愫。虽然遗憾是必然的,不过这种结局依然让人心生唏嘘,正常世界的他们几乎没有交集,那种极端条件下的相伴是不得已的选择,浪漫地想象可能会觉得美好,可是对于处在那种境地下的他们真的是残酷。这一切在导演的镜头下,看到了小屋在厚厚的冰雪覆盖下几乎下一刻就会倒下,同样简陋的生存环境也让人失去了一切浪漫想法。

漫长的冬天,深渊般的孤独,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的。而自然给人的挑战何止这些,寒冷给了那片土地上人们喝酒的权利,也给了那些无法承担磨难的男人们最好的借口。他们如此自知被酒毁了也无法从现实中找到抗争的勇气,但是生活要继续,劳动是必然,他们是可怜的,也不过是普通的人。也许镜头没有对准这些酗酒成性的人在家庭中什么样子,应该是不理想的吧?

所以这么多陈述和场景,哪一个场景又显示了他们的快乐,是她们专属的快乐呢?也许就是从遥远的狩猎领地回到村庄里过新年时家人的拥抱,老妇人亮晶晶的眼眸里满是关切和欣喜,还有孩童的雀跃。至于猎人自己,他对生活如此满足,艰苦和孤独面前也没有抱怨。他对自己作为猎人的职业是有信仰的,关于生命关于收成,坚守人与自然互相成就,无论此地最后是否送走了每一个年轻人,或者要被迫迎接外来人员的打扰,但是他们的生存法则始终是人的基本生存理念,万古不变!

 5 ) 快乐的人们

以前纳闷俄罗斯人为何嗜伏特加如命,那句谚语说,冬天的夜里,俄罗斯的光棍更愿意搂着一瓶伏特加,而不是一个老婆,有老婆之人第二天成了光棍。

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伏特加俨然是他们的暖肠之酒。俄罗斯人强烈的生存欲望与西伯利亚极寒的冷酷相互磨砺,那样极烈的酒,大概只有它才能够抵御这严酷的自然环境,帮助他们熬过这漫漫寒冬吧…

巴哈提雅村,这个位于西伯利亚中心地带的村庄,只有几百人的村庄,却拥有一个国家般大小的广袤土地,而四周的无尽原野将这里紧紧包围。生活回馈给他们的是望不到尽头的针叶林,以及除他们以外,谁也无缘欣赏到的寒地绝美风景,这大概是上帝最无价的待遇。

冰原环境与家庭生活冷暖交割,冬去春来,你会发现,时间在这里流逝的无足轻重。春季来临,冰层解冻,整个冰川在西伯利亚最大的叶尼塞河里流淌时,你也会动容于人们究竟凭了什么才在自然美丽又残酷的造物下活得如此生机勃勃…

所有的人在苦寒之地收藏了一整个房间的蓄势待发,等极夜结束的时候,折断根茎,插上一朵铁质的花。于是心脏重新活蹦乱跳,而不会饿死,冻死在这“丰饶”的被诸神遗忘了的地方…

—《快乐的人们》.有感

 6 ) 睿智的人们

这里的快乐 来自于猎人们应季的生活 从生活中获取的哲学 继续投入到生活当中 例如猎人与狗的相处 狗喂饱猎人 猎人也喂饱狗 为了让狗远离陷阱 把狗关进陷阱而不是棒打

看到克季河本地搬运河床浮木的工人关于酗酒说道:你看 我们喝的醉醺醺的 做些零工(另一人搭话说都怪俄罗斯人发明的伏特加)不 这是我们自己的错 有些人过得很好 如果你愿意 你可以过日子做工作 如果不想 那除了喝酒还能做什么?至于该怪谁 我不知道 这很难回答。失去传统手艺无以为继,老人与年轻人都不多的当代,虽然Taiga地处边远,也许同样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冲击,以至于无所适从

想到顾桃的《雨果的假期》《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狂达罕》酗酒的诗人失去了心中的信仰,失去了祖辈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回不去的家园,无法融入的山下,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得到须臾的轻松快乐吧。

相比之下 Taiga的猎人们依然保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夏天准备 冬天捕猎 算是充实快乐的吧

 短评

这电影里的人生,是我永远的梦境。

7分钟前
  • decidels
  • 力荐

说狗狗被熊咬死那我哭死,赶紧把我家狗拿来抱了一个小时,最后它嫌弃地走了。

11分钟前
  • 张维托
  • 推荐

字幕差的有等于没有。冰天雪地猎人跟狗,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需要。

15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在无尽的雪无尽的树林和无尽的寒冷里,猎人们按部就班地工作、孤独、与狗相伴,你看不出任何情绪,他们却说这就是自己热爱的生活。

19分钟前
  • 你大立
  • 推荐

純粹的生存

23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居然是德国的影片;如今看俄罗斯老百姓在西伯利亚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真是纪录片,很真实,画质很“强”;字幕太一般俄语对白,懒得校了。

25分钟前
  • 神哥
  • 还行

看了这片就明白为啥契诃夫说伏尔加河像个娘们,而叶尼塞河才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一条流向北冰洋的长河,俄国水量最大的河,也孕育了无数牛逼的西伯利亚猎人,一个人一条狗一杆猎枪一辆雪地摩托,在白雪皑皑的叶尼塞河上奏响的一曲冰原之歌!

26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俄罗斯小镇雪色壮阔,巧手做雪橇速滑飙冰;欢庆五一祭奠迎春,独木舟探险 萌物亮相;伐木工生存状态实录,秋季大丰收猎人搭房;树林存物资夜半打鱼,老猎人林中讲述捕熊。勤劳的猎人朴实无华,《快乐的人们》荷索制造。

2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实际上并没有表现他们有多快乐,自由带来的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奔波和孤独。

30分钟前
  • 差生小明
  • 力荐

好美一条河

31分钟前
  • 还行

是生存,也是生活;是常理,也是哲学。

33分钟前
  • 撑洋伞的Mr.
  • 推荐

看的时候想起这句:一个人活的是自己,并且活的干净。

35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荷索的纪录片要看大银幕才带感。

4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强制冷静,每周六都会看部纪录片

45分钟前
  • アネモネ
  • 推荐

酷似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朴实的讲述着西伯利亚守林人的生活。莽莽雪原,冰河,猎犬,小木屋,孤独笼罩着一切,却令人感觉踏实而幸福。不知为何,看的我满腹乡愁。

47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真正的猎人最鄙视贪婪,现代工业的冲击下猎人借助科技周转于taiga,原住民却不记得技艺,只能打些零工...点到为止:The window to Europe,竞选团队的闹剧,塔可夫斯基的亲戚

52分钟前
  • 吴邪
  • 还行

短暂的春夏结束,河流渐冻,冰雪降临,西伯利亚猎人又要乘着小舟离开村庄,去零下五十度的森林里过小半年独自狩猎的日子了。作为观众的我:“啊,一年中温和的好日子就这么过完了。”影片中的西伯利亚猎人:“我已经受够了种植采集的生活,终于又可以过上全然自由、彻底放飞、没有规则没有羁绊没有义务没有政府没有税收的真正快乐的日子了。”我:瑞思拜……

53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叶尼塞河春季开冻的场景看得瞠目结舌,年复一年在零下五十度的西伯利亚针叶林里打猎为生,除了关于猎杀/养殖屠宰那番话,这些猎人肯定还有其他生存哲学。

55分钟前
  • 熊阿姨
  • 推荐

导演的解说...即是亮点,也是槽点...4星

58分钟前
  • bugz
  • 推荐

2013/02/23 一开始睡着好几次,后来越看越被吸引。幸福其实很简单,少一些欲望,不要为了什么活着,只要张开手尽情拥抱这个世界。

1小时前
  • livinglow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