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已完结

主演:梁家仁,周笑兵,余永霖,韩永宽,祁婕,玮妍,王盛,周少东,李靓,杨得丢,王海,王振,陈帅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2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3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4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5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6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3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4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5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6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7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8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19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无题

看完后必须要说整部片子的基调使我感到十分不安。比推介“有容乃大”的《大明宫》规格掉了无数。我们不否认秦汉一统的政治历史意义。也不否认秦皇汉武在维护国家统一上的努力。但,在今天这个时代还要为铁血政策正名,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在没有互联网,核武器的时代里,一寸山河一寸血也许是必经之途,但今天,战争绝不是争取民心的必要手段或前提。

 2 ) 为了最后热血沸腾的一集打5星

本来准备打4星的,但为了热血沸腾的第6集我给了5星。 这个纪录片最大的贡献我觉得主要在对秦始皇比较全面的一个描述,以前在我印象中始皇帝就是霸气侧漏但是又特别暴虐的形象,但是看了这个纪录片后了解到始皇帝在统一6国以后一开始在方方面面都其实采取了很温和宽容的政策,并且再多起事端面前都采取了隐忍,只是后期他方方面面的努力都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因此走了偏激导致徭役过重秦法过苛,但是内部搞不定外部战争却取得重大胜利,始皇帝其实除了在内部统一上过于急切非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得到一个特别好的结果以外,方方面面其实都是一位足够睿智、强力、具有远瞻性、格局极为庞大的超级有为的帝王。秦二世而亡太可惜了,要是始皇帝愿意接受自己有生之年文化不能立马统一的事实,温水煮青蛙与敏休养生息,好好培养自己下一代接班人,估计到他第三个接班人的时候就能够得到后期西汉文化一统的成果了。 而从楚汉之争到汉武帝时期的几集,主要是汉文帝以前的历史补充的更详细了,比较汉武帝时期历史足够让所有国人热心沸腾多多少少都清楚。吐槽下最后,楚霸王真是莽夫啊,怪不得他斗不过刘邦,人家刘邦兵不血刃占了咸阳,“和平解放”,好好的繁华的咸阳,他到好,一把火烧了3个越非要咸阳烧的干干净净,真是有病,简直就是反人类,多少盛极一时典籍文化繁荣全部一把火烧了,简直就是战争犯!

 3 ) 这才是历史的魅力!(第一第二集)

刚刚看完第一二集,已经开始有不少人开始持否定的意见:什么?秦始皇竟然会是这种人?这纪录片是不是太过美化了?
相信很多人对于那段历史第一印象应该是来自太史公的那句名言:天下苦秦久矣!
太史公的这句话是没有错的,由于他当时所处的年代离秦统一的年代并不久远: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或许当年曾经受过压迫的百姓还有几人尚在人间,他们的经历会口口相传深入民心。
但凡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太史公所指出的是正方观点:代表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
而此片所代表却是反方意见:秦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
(这么看都是对立的两方)
正方是看到了受迫害者的结果:筑长城修灵渠这些大工程都是劳民伤财,而没有指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其实这些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略的当时实际的社会生产力)
之后的很多文人侠客都是依照太史公书而呵斥秦暴政罔顾天下而怜悯苍生
随着这些言论的流行,正方的意见就占据了上风,成为了主流意见
反方是依据新发掘的文物而发出不一样的言论:尘封2000多年的竹简泥坑(这就是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家级文物:睡虎地云梦秦简!!!),给世人一个新的言论:秦律例并不是夺命杀手,更像是一条条的指导意见(并不像传说中的极权统治)
(如果不是筑长城抵御匈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重挫匈奴元气,难道匈奴会眼睁睁看着楚汉相争而不出手?历史将会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进行中,例如余下的兵马俑坑及皇陵(皇陵应该是不会去挖掘的,是不允许主动挖掘的……),到时将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的历史浮出水面
在不断探索发掘中,会有不同的意见,每个意见都是依靠已知的历史而得出的,谁都不会知道明天的现场会出现什么重大发现颠覆世人的认知!
这才是历史的魅力!

秦始皇与汉武帝两者在对外政策是有区别的
一个是主动,另外一个是被动的
中原文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众观历史没有侵略战争只有被人打到家门口才会反击
主动开战就是犯贱打死无怨受人唾弃,而被动迎战则是保家卫国人民英雄(对待匈奴赶跑你/忍无可忍反抗你;对待百越又称南越胆敢不服收服你/大臣都带着小皇帝来朝了)
但是,在治国理念上还是一致的:法家治国!
(不明白秦始皇想到要去泰山封禅君权神授,还收到蛊惑人心的诅咒陨石,他的智囊团怎么不弄一个宗教来笼络人心呢?)
不知道之后的四集还有怎样的联系呢?

PS:写的比较乱,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望见谅!

 4 )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部分解说词

第二集 雄心末路

1

但是无论谁也不能否认,嬴政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更是充满勇气和冒险精神的先驱。

2

这时的秦帝国,已成为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整个天下只为一个人运转,皇帝代替了神的地位,皇帝的意志成为天下臣民行为的唯一准则。可是当一个王朝心中,只有自己存在的时候,它势必会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秦帝国的厄运由此而来。

第三集 汉定天下

这些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和亲公主,背井离乡,忍辱背负起了一介弱女子难以承担的重任。她们没有一人再回到过故乡,也没有一人留下姓名,然而正是这些女子,用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为汉王朝的崛起换得了喘息的时机。

第四集 峥嵘初现

1 以平叛七国之乱为契机,刘启借此废除了六个发动叛乱的诸侯国,中央集权的辖地扩大了将近一倍。经过这次血与火的洗礼,困扰了西汉政权几十年的内忧,被基本解决。

2

然而,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却伴随着数代汉家帝王的坚持和隐忍,更镌刻着无数人的奉献与牺牲,无论是被贬长沙郁郁而终的贾谊,还是力主削藩惨死街头的晁错,他们用悲剧的命运,换得了一个时代的崛起。

段清波:“所以吴楚的七国之乱,使得历代的人们相信,治理东方的这么一个地缘性的国家,治理这么一个跨区域、跨文化的这么一种国家的时候,只有一种制度是有效的,那就是中央集权郡县制,而分封制是绝对不可行的。”

第五集 威加海内

1

刘彻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不仅要用积极进取的儒学取代无为而治的旧有传统,其中更隐藏着他一个极为期盼的理想。刘彻要用儒学主张的大一统理念,来教化天下万民,实现举国上下人心的统一。而这正是昔日秦始皇毕生追求却至死也未能实现的愿望。

秦始皇嬴政依靠强大的武力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帝国。然而,全新的帝国体制,并未得到全体臣民的认同。作为一个伟大的开创者,嬴政敏锐地意识到维护帝国的统一必须要实现文化上的统一,在全体臣民内心形成一致的文化认同。然而在秦帝国时代,要实现这种人心的认同却是万分的艰难。最终嬴政采取了焚书的极端方式,试图以毁灭不同学说的方法,来实现人心统一的愿望。但这种暴力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他的愿望,却为秦帝国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2

史书中将汉帝国的这次用兵称为马邑之谋,这是汉匈关系史上的转折点。自此匈奴开始频繁向汉朝边境进攻,汉帝国和匈奴之间脆弱的和平局面被彻底打破。此时的刘彻也清醒地意识到,以一次战役彻底战胜匈奴的愿望,是完全不现实的空想。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心中的理想,因为刘彻知道自己的帝国,不可能再次以放弃尊严的代价,来寻求卑微的妥协。为了赢得永久的和平,刘彻还需要用意志和勇气,在未来的岁月里,赢得最终的胜利。 自此以后,在汉帝国通向匈奴领地的大漠上,行进的不再是和亲公主的马队,而是一次比一次强大的铁骑军团。一个帝国将在铁与血中真正崛起,一个英雄时代即将来临。

第六集 英雄时代

1

对于此时的刘彻来说,为了这场胜利他已经等待了二十二年;而整个汉帝国,已经为这场胜利等待了八十一年。汉高祖刘邦无奈的和亲,吕后所受的屈辱,文景时代的隐忍,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汉帝国终于洗刷了昔日的耻辱,战胜了世仇匈奴。

2

刘彻去世五十年后,汉帝国派驻西域的副校尉陈汤,带领西域属国的军队,诛杀了逃亡西域的匈奴,郅支单于,威胁汉帝国的匈奴势力,最终彻底瓦解。陈汤在事后,给皇帝的奏折中说,应该向天下各国表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汉民族充满力量而又自信的宣言。这是自秦始皇到汉武帝以来,所奠基和塑造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后世的延续。

两千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回望那个充满力量和自信的时代,因为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千古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5 ) 秦汉之鉴,谓之中华

秦汉之鉴 秦始皇、李斯——郡县制,中央集权。 外患,匈奴与百越,对于外患,修建从咸阳直至九原的百里秦直道,出兵五十万北击匈奴,出兵三十万南下百越,至此百越俯首,匈奴北逃;内忧,以武力战胜六国,新生的秦帝国充斥着一种“不安与矛盾”,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不适应”,为了安抚人心,减赋税、徭役在短期实现效果不能达到始皇对于实行新政的期许,一次宫廷众议“恢复分封,诸侯治国”一扫始皇长期的困惑,让始皇得到他的结论“人心不可安”,急于求成的他,逐渐失去理智,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增加徭役,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于是乎,在始皇驾崩后,秦国即崩溃。 点评:原来,始皇在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之后,他之后的诸多举措都显示出“事出有因”,为何后世会降他评为“千古一帝”,我曾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现世的常识性问题,过去的颠覆性主张”,从封建的分封制到秦时的中央集权制即是一种“鼎新”,是一种政体上“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更是当时整个社会“真正意义上的转变”,最直观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权益之争如昔日的六国之贵族,更为深入的是民众思想上的改变如国家归属感、民族矛盾,不仅被外部团体仇视,更被内部人员掣肘,很难想见始皇当时所遭遇的困境与烦闷,生命有长,他想的太远同时他太急功近利,秦奋六世之余烈建立的秦帝国,当身为莽夫的项羽冲进咸阳城,最终付之一炬,秦这个民族也成为了辉煌的过去,被记住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同时被记住的还是“秦之暴政,天下共诛之”,于是乎,汉帝国登场作为秦帝国的继承者承上启下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壮哉,哀哉,历史的车轮就这样运转着。 汉高祖、萧何、陆贾——忍辱负重、和亲匈奴,九章代六合,诛异性诸王、白马盟誓。 外患,匈奴咄咄逼人,跃马中原,高祖举三十万之众兵困白登山,从陆贾之议,和亲匈奴,休养生息,以“无为”(市场经济自行发展、恢复)的政策伴以萧何“九章”(在法制的基础上行无为),最终新生的汉帝国总算“遮掩了矛盾,留待后世”就这样得以和平的继续发展;内忧,异姓诸王占帝国之三分之二,汉帝国“有名无实”,最终以吕后、高祖、萧何合谋“清扫异姓诛王,余一长沙王”,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为王,如此则天下共诛之”,于是乎,天下归“刘氏”所有。 点评:汉可以说是作为秦帝国的继承者而继续存在,不同的是,它成功地“弱化了矛盾,消解了矛盾”然后开启一个新时代。此情此景,这让我再一次联想到周总理万隆会议力排众议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取得万隆会议的成功,问题不解决或许始终是一个问题,但是难保“今天的问题,在未来就不能算是一个问题”不可取。所谓传承就是这样啊,所谓历史的意义就是这样啊,秦帝国激化了矛盾却为汉帝国的继承留足了更多思考问题、避免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先见之明,以史明智”,热切期望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崛起”。 吕后、汉惠帝——忍辱负重 外患,一纸“妾身年老色衰,已无再嫁之意”,续和亲政策,再次缓解汉帝国与匈奴直接矛盾。 汉文帝和贾谊——忍辱负重,分析形式、看清现状,休养生息。 (安定民心) 国家贫弱,诸侯坐大,边疆不稳。余以“以民为本、发展经济,行削蕃策、行推恩令、分散诸侯势力,继续和亲政策、一面大力兴军”。 经济上“轻徭薄赋,取消田税”发展国力,政治上“行推恩令,分散诸侯”,军事上“被动防守”。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联及后世,无一不显示出历史的车轨从来都是按照既定的轨迹、既定的速度缓慢行驶的,偶然非偶然,必然非必然。 点评:汉文帝为汉帝国的继续发展打下基础,之于雍正为清潮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其实一理,国家发展的前提是“稳固”。任何改革玩往伴随的是“不确定性”,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水到渠成”,兴非一世之功,亡更非一世之力! 汉景帝、晁错——忍辱负重,休养生息。 (粉碎野心) 外患匈奴,继续奉行和亲政策。内忧诸侯,汉景帝采晁错“削蕃策”,先后削楚、赵、胶西共两郡(东海,河间)六县,后遭吴楚联军以“诛晁错,清君侧”起兵反抗引发“七王之乱”,后晁错被腰斩,吴楚联军继续兵发长安,经梁王刘武阻滞,周亚夫讨伐,至此西汉内忧“诸侯做大”得到彻底解决。 点评:汉帝国奉行的“国与郡并行”的政策,实则一种“分封”与“中央集权”的折衷,属于半成品,诸侯哪有“本族”与“异姓”之分,他们的本质都是“另一政权”,诸侯的叛乱让民众意识到“分封只能带来混乱,集权或许可以带来和平与统一”,诸侯的瓦解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中央集权”的贯彻施行。历史的车轮,从来都是一圈转完才算圆满,也才是又一轮的开始,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其中,不知道它何时转完,又于何时开始。 汉武帝、聂壹、卫青、霍去病: 思想上, (传播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的忠心、进取取代汉帝国之前的黄老无为而治思想) 董仲舒:罢黜百家,习读六经,独尊儒术。 军事上, (军事夺取战略要地,打击敌军后援,将战争前线迁移) 聂壹:献马邑之谋。 卫青:河套大捷,建立五原、朔方两郡。 张骞:出使西域,为汉带回“新的世界”。 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远征河西,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失我阴山,使我六畜无生息,是我焉之,是我嫁妇无色彩。 卫青、霍去病:东西两路决胜匈奴,至此长达八十一年的汉匈之争结束,从此“漠南无王庭”。 五十年后,陈汤于西域击败匈奴郅之单于,上言朝堂“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财政上, (为实现进一步打击并消灭匈奴的军事目的,国家从来源出发扩充国家财政收入) 改革财政:盐铁官营,征收财产税,国家货币,酒类专卖。 点评:在实力面前,以前说辞、理想都是苍白无力的,匈奴强而汉弱,于是和亲政策成为在尊严与存亡这个双向选择题中的单项选择。五世隐忍,休养生息而富国本,逐一消除内忧积弊问题而凝聚国心,集全国之力,最终赌以“尊严之战”,全全体汉民对汉之荣辱。 思想上的统一,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民众对国家的归属之心,在社会学上有这样一个说法“人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对于他所属的共同体会报以荣辱与共”,秦国虽以武力扫除六国,却无法以武力的手段争取民心,即使生活富足,他们与秦国是仇敌,他们仍旧怀念他们的故国。思想上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即使成功转移矛盾的汉朝也是继五世余力而最终一统,收获民心。 军事行动离不开国力支撑,即使再有名、再战无不胜的将军,如果生在一个国力凋敝的弱国,能发起的最多只是一场“卫国战役”,而成就不了他“征伐诸国”荣誉。汉继文景之治后,国力大增,非以此无以对匈奴作战。还值得思考、借鉴的便是“控制战略要地”,不一一举例。 这里汉朝对继续军事行动而采取的增收财政的举措,参考近代四百年的贸易史,其实,国家财政是国家力量的根本,最直接的就是把控“暴利行业”,例如像现在的烟酒、奢侈品、货币,现在的能源、有色金属、建筑业、通讯、食品等行业除了暴利之外对于国家而言更意味着“国家安全”。 个人发言:可以想见我是在北上拜访成吉思汗的南下返程西安路上,看完《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部纪录片后的心境。蒙古的勇气、忧患与荣耀洗刷了蒙古的耻辱,在征服的路上越走越远,在“世界瞩目”的路上越走越远。秦国奋六世之余烈致一统,值得被记住的是无数老秦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声中洋溢的尊严不可欺、富强不可弱、强力无所惧,自孝公一部求贤令而细数历代先祖过失,为求秦国富强而置个人生死无畏、封建积弊无畏,至秦始皇,此后秦国历代无出辱没祖宗、悬置大一统理想的诸君。汉帝国作为秦帝国的继承者在开启新时代、完成大一统的路上也无作他想,奋五世汉帝而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在乱世,还是太平盛世,英雄主义(勿狭义的理解为愚蠢的个人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开放胸怀都是数百年秦汉带给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继承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林立于世界之林,中华民族诚不卑怯、无所畏惧,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去其糟粕为我所弃。非此,无以为中华男女。

 6 ) 有点问题

1. 照搬史书没问题,但是你不能部分照搬部分不照搬吧?

2.关于汉武帝那段,明显的唯心史观,毫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汉武帝登基时代,社会思潮一定是有强大的支撑让汉武帝想改变保守的黄老学派治国方向。否则,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锐意进取的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出现?这点在纪录片里缺少辩证思考,而只是归功于汉武帝个人想改变,这是中国传统史观,绝对的有问题。

3. 最好的一段是秦始皇那段,辩证的分析了秦始皇的功过,并浅谈了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堪称佳章。

4.关于孝景皇帝讨论太少,其实景帝才是最复杂和不容易的一个帝王。景帝时代,应该是汉半崛起没崛起的时候,内部各种既得利益集团,黄老学派也被各种思潮挑战,这里面的挑战巨大,景帝有功有过,但作用是关键的。多少帝国就败在景帝这种时候,很多朝代都在相似阶段就出现了大问题。这才是一个国家最关键的时候,如何处理思想混乱和各种利益纠缠,如何完成崛起最后一步,纪录片忽略景帝,简直罪不可恕。

5.点赞本片的一些人文精神,比如民本思想,比如家国概念,比如德政仁政,等等。

一部合格的纪录片吧,但确实没啥突破。尤其是比较04年的《大国崛起》,研究不够深入,水平不够。

至于先秦诸子百家一些学派之争,本纪录片给了个大概,没谈太多,不知道是否研究不足。毕竟,道家,法家,儒家,甚至史家都在汉朝成熟的,这是中国哲学集大成的时代,纪录片没谈到真的是遗憾极了。

只能遗憾的说本片只能算一个半成品吧,可惜了。

 短评

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一贯靠谱。相比起现在瞎扯的那些电视剧,我更加强烈的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这样制作精良,诚意满满的纪录片。还要夸一下选角,确实都不错,长相符合大家的想象,演技也过硬,导演的眼光很可以。

7分钟前
  • Hemisphere
  • 力荐

对历史事件背后帝王的心理和动机的分析入木三分,使其行为和决策更加合理化。仅凭这一点,值五颗星。

8分钟前
  • Joel
  • 力荐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秦皇汉武打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9分钟前
  • 孙悟空
  • 力荐

脑洞也太大了,简直每个皇帝都诚惶诚恐小白花,我都是为了天下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我(。请的专家水平是够的。

12分钟前
  • Evelyn桃桃
  • 还行

感恩前人,吾辈当自强。秦汉是一个进取的时代,满清误我民族啊

13分钟前
  • 荒古砚
  • 力荐

果然豆瓣很多人说有洗白秦始皇的嫌疑,但是我并不认同。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本就是经过了各式各样解读的版本,怎能断定哪一种理解就是千年以前最客观的真实呢?这部纪录片非常杰出。它颠覆了教科书对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的符号化的定义,而是将一位帝王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情怀的真实的人。再加上影视化的演出,很多片段让我禁不住潸然泪下,理解了他们身为天子的几多豪情,几多无奈

16分钟前
  • Oo
  • 力荐

从秦昭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秦国开始迈向崛起之路。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东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但是从度量到文化,从内忧到外患有很多:百姓的劳苦、臣民的不理解、诸侯的叛乱、匈奴的骚扰、国力的贫瘠。秦始皇对内部整合,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修灵渠,建直道。对外战争,南平百越,设置南海等三郡;北攻匈奴,设置四十四县,扩大帝国版图。在政治上,废黜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第一次完成大一统一的中华。

19分钟前
  • 秋天AIchen
  • 力荐

文案赶不上《河西走廊》,演员都好帅啊。相对之前的纪录片帝王形象更丰满了,刘彻结尾用了一段讲《轮台罪己诏》,已经将视角从强汉的骄傲分出一点给穷兵黩武下困苦的老百姓,也算进步吧。

23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弹幕可真有意思 读书时期说女孩只会学文科只会背历史 看剧的时候又说这种宏伟历史女的不会看 敢情什么优良品质都被男的赶上了呗 又有品味又有智慧又心怀天下 还大言不惭说弹幕里挑一个漂亮女的娶 什么剧都要挑起性别问题 离了女孩不会独立行走 绝了

25分钟前
  • 嘉遇纯之子
  • 推荐

就初中水平的普教深度来讲还不错,宣教植入太明显相关逻辑又不够严密,败在无魂。

26分钟前
  • 白熊大王™
  • 还行

主要讲的是中原从分封走向大一统的过程,没有多余的细节,重点清楚条理清晰,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不罗嗦,对于想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很好的提起兴趣,可以去看更详细的历史

31分钟前
  • 小笼包
  • 力荐

第一次知道秦始皇是个人,不是一个暴虐的符号。

35分钟前
  • 小张同学
  • 力荐

制作挺精良的,只是感觉干货略少。

38分钟前
  • 南赫
  • 推荐

这是我从《圆明园》以来看到的最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国原创纪录片,撰稿好,配音好,演员好,音乐好,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从头至尾看一遍。

40分钟前
  • andyliu
  • 力荐

从历史看未来,惜秦皇汉武,隋唐或近代也许只是一个周期的再轮转不过历史真是永远的英雄史观

4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秦始皇那个演员太帅了啊,东方帝王谷里面也是他,他叫什么啊!!

49分钟前
  • 阿查
  • 推荐

感觉这部纪录片的视角和以前中国纪录片的视角不一样了,终于不再是宏观视角,终于集中到某一个历史人物的微观视角了,也可以说,从上帝视角回归到人的视角。我喜欢这种处理方式,更让我有一种代入感,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

52分钟前
  • 河上清波
  • 力荐

百代皆行秦政治,千秋尽从汉精神。秦汉塑造了中华的身躯与精神,奠定了大一统的精神与文化基石。

57分钟前
  • 木偶
  • 力荐

拍的气势磅礴。无论是心怀天下的君王、或是为国为民的臣子;历史中的英雄大多是悲情的。

1小时前
  • 狭雾凌
  • 力荐

片里的秦始皇跳出来单一的暴虐形象,活脱脱一个有血有肉的勤奋帝王。纪录片的选角简直是绝了。

1小时前
  • Hin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