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一些大家看剧时可能会忽略掉的小细节
这部剧质感真的很好,剧中所有物品的摆放,灯光的运用,许多因素都是导演的刻意安排。
下午再刷一次,后续再补充
1⃣️灯光
剧中多处画面灯光都是浓郁的黄色与绿色,大面积的饱和度极高的颜色充斥着画面。配合上一些烟雾,让画面更加神秘,营造了悬念感和紧张感。
(像追马这一段 画面背景光几乎只有黄色和绿色两种颜色 p1)
多处道具也是高饱和度的彩色,例如那多家中的墙壁颜色、家具都是高饱和度的蓝色和绿色。体现出了一些超现实感的童话氛围,正如杨导所说,本剧是一个二分之一现实的剧。(p2)
而在第二集开头马棚这一段,裘文东一身黑,逆光勾勒出他的背后轮廓,凸显出环境的蓝光、红光和黄光,而黄光也是淅淅沥沥在下的雨。看不清裘文东的脸,只能感受到阴暗潮湿的环境,而这些神秘的光影也是裘文东复杂内心的具象展现。(p3)
裘文东两次在马棚都是电闪雷鸣,第一次是与老板交涉,让他再宽限一天,接着使用了wisher,代表着他正式进入到了故事主线。第二次是决定杀马。这两次都是他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的重大转变,而窗外的闪电有两种意思。第一种就是马的名字“闪电”的喻义(个人认为),第二种就是人物即将发生转变,忽明忽暗的闪电光照在裘文东脸上烘托出了裘文东内心的紧张与复杂心理。(p4)
2⃣️道具
那多的床边放着几个超级英雄的玩偶,从中可以体现出那多其实心中是有一个想要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梦”的,所以他才会去以过千山的名义来写文章,他内心是想改变现状的,但他内心还是过于矛盾与纠结,所以他才会去隐瞒自己是过千山。而这些玩偶道具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这里设计得超级巧妙!!!!😭(p5)
大家都是使用智能手机或者透明屏的手机,而那多还是使用渐渐被时代淘汰了的老年机。这也可以体现那多内心的保守和守旧,这也是中年人与年轻人的不同地方。年轻人敢于探索敢于发现,而中年人只求安稳和舒适,不愿走出舒适圈。从手机这里也可以体现出那多的人物性格。(p6)
3⃣️画面
这是目前这两集中我最最最喜欢😭也是看到的时候直接说了一句卧槽的画面😭真的非常震撼。
压迫感太强烈了。而且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判感。 形形色色的人站在对面,表情各不相同,有愤怒有震惊有悲哀有淡定。而这些全部站在梁洛的对立面, 他孤身一人看着大家这样站在他面前,会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而这很难不让梁洛崩溃吧🥵而这个画面也暗示了年轻群体开始集结,年轻力量正在渐渐汇集。
印象深刻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但现在脑子里有点乱😭就只写了这些😭等下再去刷一遍!继续补充!只是个人一面见解,如果有意见不同的可以补充呀
这部剧质感真的很好,色彩,镜头,音乐,故事架构,情节设计,人物呈现都做得挺好的。太上头了😭😭快点更新吧😭😭😭
毫无疑问,《致命愿望》的出现,再一次拓宽了迷雾剧场中作品题材的广度。
《致命愿望》的故事展开,完全是依托于架空近未来的一个高概念设想——一款可以帮人实现愿望的手机APP“喂食”(Wisher)。
也是因为这种高概念+悬疑的新鲜构想,使得我早早便对《致命愿望》充满了期待。
看完前两集,我最大的感受是,《致命愿望》虽然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虚构时空的高概念故事,但它的核心表达却是相当具有现实性的。
而且不同于此前迷雾剧场中作品深层内核都直指“人性”二字,《致命愿望》在人性探讨之外,更是还有着对关乎于当下和未来每一个人的科技讨论。剧中借着范丞丞饰演的裘文东和杨蓉饰演的王美芬之口,说出了看似不可能存在的APP“喂食”,与当下现实的关联性,也就是剧中所说的人际场理论。
王美芬有这样一段台词:“7年前的时候,全球产生的数据是33zetabyte,而现在是175zetabyte,数据增长来源于什么呢?
你们每天的出行、导航、购物、刷微信、点赞、自拍等等。十年前,这些数据交互行为是218次,而今天已经是每人每天4785次,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储存在蓝光碟上,摞起来的高度,从地球到月球往返11.5次。
复杂科学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混沌学,而混沌学是由研究蝴蝶效应而来。关于人际场模型,我们每个人都有人际场,你我他,但大小不一。”当大数据足够充足,一个人不但过去和现在将是完全透明的,连他的未来,他面对各种问题时最终会做的选择,也是可以被预测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的掌握者便可以引导人去完成某件事,并且让这个人打心底认为自己完全是出于自愿的。
这种情况下,所谓“自由意志”,便会不复存在。在两集的结尾,都出现了“距绿藤沦陷还有XX天”的倒计时,为整部剧集最终走向,增添了一种仿佛定时炸弹即将被引爆的紧张感,也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喂食这样一款软件,最终会怎样让一座大都市在短短几十天中便沦陷呢?
我看到《致命愿望》的主创将这部剧定义为“二分之一现实悬疑”。我觉得这个概括不但准确,而且有趣。
《致命愿望》的“二分之一现实悬疑”,一方面是剧中有冯绍峰、邵兵饰演的“中年组”以及文淇、范丞丞饰演的“少年组”两个视角一分为二,分别代表当下和未来。
另一方面,故事时间虽然设定在未来,但剧里中年组和青年组之间的关系,则是写实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致命愿望》虽然立足于想象,但其想要通过故事表达和讨论的,则是诸如“大数据”等极具现实意义的内容。
看完两集之后,我脑海中有个问题便始终挥之不去,如果现实中真的出现类似喂食这样的软件,我能抗拒诱惑不去使用吗?
若我使用了,又能否发现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反向被预测与操控呢?
关于这些问题,你的回答又是什么?
范丞丞一无是处,文淇台词太差,把这俩换了会好很多。
看完第一集,表现最好的角色是梁洛。
字数+12345678910111213字数+12345678910111213字数+12345678910111213字数+12345678910111213字数+12345678910111213字数+12345678910111213
刚看完八角亭就顺着看了这部,看到第四集,觉得八角亭可真不错呢!八角亭节奏和风格确实不太适合悬疑,但是好歹人家演员演技都出彩且很有质感。
迷雾剧场长点心吧,好好拍,还有,远离流量。我们普通观众,剧场粉丝,不会因为一个流量没有演戏经验就原谅他演技差的。
悬疑剧不是偶像剧,不是粉丝嘴里“演出及格”就能糊弄过去,悬疑剧需要演员更细腻的表演和精准的眼神,更何况,你家哥哥演的还真就是不及格!全程面瘫眼神一点内容也没有说话张不开嘴台词也说不清楚。别说你家哥哥不是一番推脱,我看了四集你家哥哥的戏份不比fsf少多少呢!没有精钢钻还要揽瓷器活,就不要怪观众群嘲。
粉丝别来洗地,躺平任嘲吧。真的差,没什么好说的了,没有滤镜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分数不是靠几个黑子就能刷出来的。
大概内容和观感如标题,实在没有写的欲望和动力。但限于豆瓣非要140个字才能发表的规定。所以你现在看的都是口水凑字数。都说今年的迷雾剧场跟去年完全是云泥之分。我其实在看这个“致命愿望”之前是不同意的。因为前段时间的第一部“八角亭的迷雾”。虽说给人的故事性悬念感不是很强。但是总体角色的表演是没有问题的。有些观众觉得不好看可能是在于故事不是这么的有起伏。节奏趋于平缓所以看起来看似非常的平淡。没有能够抓人的点。可是对于我来说。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是深入人心的。没有过分的演技炸裂反而很平实接地气的演出。带入角色的性格和状态都非常的好。唯一可能有需要说到说到的可能只是扮演念玫和玄珍的米拉有些角色情绪上的分裂感有些大而已。你看,我说嘛对于致命愿望真没好说的。开篇十几分钟反复给范丞丞近景欣赏他那跟她姐姐一比毫无可比性的五官就已经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没有演技面瘫脸,我劝这些导演就不要老是给这些流量明星很多的近景好吗?没有情绪和故事的双眼不适合怼脸拍。OK?
《迷雾剧场》我看过了多少部,《沉默的真相》、《八角亭谜案》、《十日游戏》、《隐密的角落》、《在劫难逃》、《致命愿望》以及那部看了一半弃坑实在看不下去的《非常目击》。我那时候就在想,能把一部悬疑剧拍到看不下去直接弃坑的,那得有多拉垮。
我最受不了的,是那故弄玄虚的剧情,以及主角那让人无比出镜的上唇,拍片之前连了解一下警察的警容警表的时间都没有吗,这样拍出来的剧,的确是不能看了。每次打开视频,然后看着两个嘴形怪异的中年男东奔西跑不知所谓地瞎弄,真心让人难受。我大概看了几集,后面实在受不了那个节奏,直接弃坑了,所以《非常目击》我所有我看过的《迷雾剧场》里我唯一没看完的一部,不是我不努力,是我实在看不下去。
这部《致命愿望》,也差一点,十二集,我看了几个月,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开了快进,才将将把它看完,唉,看得真心是累呀。
是硬伤。整一部剧看下来,它试图用一个超级计算机的超级算力,来凌驾在所谓的蝴蝶效应之上,于是所谓的Wisher,就是一个以精算之后综合汇总之后,找到一条最省力的路子,来达到各种种样的目的。但是我们稍微对蝴蝶效应有了解的小伙伴们都应该知道,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混沌系统内所有可能的变量都会影响系统的运动,无法归因于单一元素的定义不清晰的“初始扰动”。所以,我其实不相信有这样的一个算力的存在,你必须在混沌之中把算有的一切都精准地计算并且精准地预测,一个可能可以,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万万个……这种每一个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后再改变,它对于算力的要求是呈几何倍数往上涨的,所以当你的系统无限大的时候,你对于算力的追逐是无限的。这就是这部剧最大的一个硬伤,在我看来,这部剧的整个一设定都是构建在这样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超级计算机上,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鬼扯。
我们回到蝴蝶效应的最初也最普世的一个理论——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换一个角度想,如果蝴蝶效应可以被精准地控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精准地控制到,我们要在哪时哪刻哪分哪秒在哪里发生几级的龙卷风呢?这种事,目前看起来只有神能做到,由此再去延伸出去,人类依靠在这个上面,已经是无限接近那个神一样的存在了,因为几乎已经无所不能了。
科幻可以,但是科幻是科幻,不是妄想,不是臆造,不是无止境地张狂。这是一整部剧看下来最让我无法跟自己妥协的地方,的确,我没办法接受这种伪科幻。
末了,我怀疑我的审美有问题。整一部剧从裘文东一出场,大量的弹幕充满了一大群人不停地从头到尾地舔颜,可是为什么,我完全Get不到范丞丞的帅呢。整部剧看下来,大约得有八成的弹幕在称赞范丞丞的盛世美颜,但是为什么,我却无感呢。
当所有人都观点一致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是我自己的审美出现了问题。他,一定是很帅的。范冰冰就很美,为什么范丞丞却不让我觉得帅呢,我要好好检讨一下。
叙事在哪里,就剩拍摄的花活了。
《八角亭谜雾》搞悬疑版王家卫,这部又搞赛博朋克悬疑,能不能别这么花里胡哨啊。
干脆改名为拉垮剧场好吧,故事混乱,表演不行,没有必要的科幻场景太多了,如果后面几部都是这个德性,奉劝爱奇艺可以趁早把明年后年迷雾剧场的项目都扔进垃圾堆。
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但剧情????科幻?没有。逻辑?没有。节奏?没有。剧情?没有。这都拍了些什么跟什么啊。。。。拍成这样,还做什么营销?拍成这样,还闭着眼睛刷好评,这样真的明智吗?大家真的看不出来满屏的五星有多尴尬吗?看完前两集我真的满脑子问号。我真的越来越看不懂国产剧了。。。。
淇妹!
两个在不幸中长大的孩子却有着一段共同的美好回忆,只有他们能够get到对方的点,感觉还挺好磕的
这是啥,看了第一集我就想弃剧了,乱七八糟的剪辑
把每个人拍的都很丑
今年的迷雾剧场真的是可以把剧场粉丝都驱逐走了第一部还能凑合看完第二部10分钟都看不下去了流量可以拍戏,但是希望能达到及格线行吗
淇,再接这种剧我会生气(还是你只接的到这种剧,so sad)
虽然还没看过那多的小说,但我又要说,论改编运,哪个作家能不羡慕紫金陈
以为是黑镜,结果完全不知所云,剧情昏昏欲睡,浪费时间看了2集。
好好按原著改成现代版本的卫斯理探案不好嘛,非要改成现在这样故弄玄虚的故事、虚假的科幻设定和透着一股子廉价感觉的霓虹色调。最起码我现在只感觉混乱。不能忍的是说的wisher字幕给的喂食,真的大无语。最后的最后,范丞丞,不行。
看了四集,弃了,忍不了了,01集没啥说的,02集到后半部分才有点儿意思,03集火锅局节奏和风格抄袭邪不压正,04集开篇五毛特效,场景设计还抄袭X战警,真以为看电影的不看网剧啊?那个小流量一个表情演四集我也不知道弹幕有啥可吹的,说台词连嘴都舍不得全开,人物情感也有问题,男女主开头莫名其妙的抗拒又莫名其妙的亲近,对梁洛人没了俩人开始说都能理解梁洛,早干啥去了,白瞎文琪了,为了打开知名度演这种东西,能不能爱惜点儿羽毛啊,你应该是电影咖的,邵兵还行,核心意图也看懂了,不就是想结合现在的大数据搞事情吗,还整些什么搅基场…交际场什么故作高深的概念,要真有这流氓软件,还能让它发展?立刻下架,当场抓捕!还用靠个自媒体记者和几个学生拯救市界?没那想象力,就至少踏实点儿,没看过原著,但我觉得原故事应该不是这样的
第二集还不错,有蝴蝶效应的感觉了,男女主回去拍偶像剧可以吗
太差了吧......主创们对于科技和未来的想象好贫瘠,透明的电子产品+廉价的霓虹赛博朋克,老土至极。剧情是个啥玩意儿,毫无悬疑感,叙事无比混乱,两集了几个主要角色的人物动机还没讲明白。人物也极其脸谱化且降智,台词里有一半都是废话,太可笑了。
比《八角亭谜雾》好些,其实也很难比它更差。到了第二集,各个愿望汇聚扇动一场蝴蝶效应,故事的范儿算是起来了。导演是有野心的,想将科幻元素融合到悬疑中,不过,赛博朋克景观是需要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含糊不得,现在的呈现还是有些塑料了。
简单的故事,讲得装且稀碎,6集评。重庆的景,加一星
还“闪电”,再来匹追风,这应该是依萍她爸,陆司令家的马吧
看了6集了。演技最好的是文淇,眼神很有戏。杨蓉演技不错,就是戏份少。冯绍峰演的有点浮夸,在剧中扮演范丞丞父亲的那个演员演的挺好。范丞丞演技还有不少缺陷,台词不行,姿态也不太好,脖子前伸,腰板不够挺直。这应该是一部颇有想象空间的戏,演员演的有些肤浅了。范丞丞饰演的这个角色演的好应该很吸引人的。很多高光人设。可惜演技太稚嫩,对剧本掌握不够。台词完全是念的。估计很多台词他自己都不懂。不过比《灵域》好。至少能看下去。《灵域》太劝退。驯马那场戏,真不如范冰冰。范冰冰《武媚娘》驯马那段相当棒。演技也没有冰冰灵。冯绍峰演得是一个记者,咋这么油腻呢!非常粗俗。导演对剧本理解度也不太够吧!剧情还是有些吸引人的地方的。比整天谈恋爱的偶像剧好看。女的演技比男的好太多。就这样,感觉很客观。🤔提名哨兵,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