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网国语版

HD

主演:郭富城,任达华,林家栋,谭耀文,黄德斌,赖雅妍,胡子彤,邹文正,黄文慧,汤怡,黄耀煌,邝庭和,杨柳青,顾定轩,李凯贤,郭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断网国语版 剧照 NO.1断网国语版 剧照 NO.2断网国语版 剧照 NO.3断网国语版 剧照 NO.4断网国语版 剧照 NO.5断网国语版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改造日記:中國網癮戒斷營

自從人類社會有「精神疾病」的概念,將「特定行為」定義為疾病,隔離「患者」集中管理,以「治療」之名合理化非人道對待,常成為當權者、宗教及社會多數迫害弱勢者、異教徒與社會少數的手段。

自從人類社會有「精神疾病」的概念,將「特定行為」定義為疾病,隔離「患者」集中管理,以「治療」之名合理化非人道對待,常成為當權者、宗教及社會多數迫害弱勢者、異教徒與社會少數的手段。

怎麼樣才算成癮?高度依賴算不算是一種癮?現今社會,溝通、交易、娛樂都在虛擬世界進行,連貨幣都虛擬,缺電或沒網路即無法運作,這樣算不算整個社會甚至整個國家對電力、對網路成癮?根據「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所採用「網癮少年」的定義:每日持續使用網路超過6小時,這樣的情形持續3個月,即為網路成癮。這年頭行政工作哪個不是上班8小時對著連網的電腦,業務工作哪個不是透過網路與客戶聯繫,網路一斷便呼天搶地、無法工作,你我哪一個沒有網路成癮?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採軍事化管理,宣稱體能訓練、思想教育、森田療法及電擊療法可以戒斷網癮。(圖片來源://vrfilmlab.tw/movie/diagnosia/)

甫進入21世紀,網路隨ADSL、光纖鋪設而普及,電子遊樂設備由單機轉而網路化,緊接著智慧手機在2007問世,人類自此再也離不開網路。而導演張孟泰也在2007年,因長期透過網路遊戲逃避(或反抗)父母爭吵帶來的精神壓力,被父母認定為網癮少年(兒子網路成癮也成為父母唯一不起爭執的共識),送進北京「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待了一個月戒斷網癮。這樣的經歷,成為今日《改造日記:中國網癮戒斷營》互動VR。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欣賞者穿越時空回到2007年,化身導演張孟泰,那年,張孟泰17歲,被送「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戒斷「網路成癮」。戒斷營採軍事化管理,或說近乎監獄式管理。宿舍窗外有格狀鐵欄杆,樓梯間也被鐵欄杆圍住,鐵門上鎖。入住戒斷營的學員,只能在住宿的那一層活動。

導演設計了6個空間讓欣賞者探索互動,分別是張孟泰的房間,社會人士的房間,大學生的房間,森田治療室,連通各個房間的中央走廊,還有一間教室般的空間。

進入戒斷營,首先來到張孟泰的房間,房內有許多操作解說,輔助欣賞者進行探索。(圖片來源://movie.douban.com/subject/35652432/)

探索歷程由張孟泰的房間開始,透過牆上的生活作息表、「拾起並閱讀」張孟泰的手札及撒了一地的撲克牌,了解張孟泰在戒斷營裡的生活作息周期及營內容許的娛樂形態。

開門走出房間,來到中央走廊上,布告欄裡及窗旁的文件也可以拾起閱讀,可窺知戒斷營常以暴力「教育」成員,同時,為了能早日離營,其他成員常鼓勵甚至協助輔導員「教育」「網癮頑固」成員。

走廊上其他房間的門大多是關上的,必需勇敢推門探索。

透過社會人士自吹自擂,得知不只青少年會被送進所謂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理由也未必因為網路成癮。如這位社會人士,即因婚外情曝光,被母親及妻子送進戒斷營,又比如大學生,因為戀愛對象不符父母期待,而被送進戒斷營。而透過大學生主動提出的利益交換,可知戒斷營的「心理醫師」鼓勵學員相互監視、打小報告。至於走廊上提醒張孟泰別把藥吞下去的少年,明示戒斷營雖然號稱心理成長營,卻實施治療及給藥等醫療行為,濫用藥物「醫治」成員。

戒斷營常將鴉片等成癮性藥物與網路遊戲相提並論,並以藥物濫用帶來的健康損傷當作網路成癮帶來的損害。(圖片來源://vrfilmlab.tw/movie/diagnosia/)

森田治療室是進行「森田療法」的專用房間。所謂森田療法,即「防止患者與他人接觸,持續實施2至3日,使其情緒冷靜」,說白了就是禁閉室。大學生曾因激烈的反抗與自殘而被送進森田治療室「觀察」數週。

猶如教室的空間,有時會拿來進行思想改造課程,恫嚇學員任何成癮都可能損及健康及智力,斥責網路遊戲太過暴力有違善良風俗,然而當該空間被當作娛樂交誼室使用,播放電影供學員觀看時,卻常選擇警匪槍戰等血腥暴力的港片。

2018年,以中國心理醫師陶然為首的中國式的網癮戒斷營正式進入美國,廣設戒斷機構「協助」廣大青少年。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提出的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認為高度依賴網路是否可視為「成癮」仍待更多文獻證實,然而WHO所提出ICD-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Edition)則認定網路成癮為精神疾病的一種,並且給予相關定義,而ICD-11已於今(2022)年生效。

移居美國的張孟泰以《改造日記:中國網癮戒斷營》回應ICD-11對網路成癮的定義。而無論網路是否足以成癮,以「戒斷網癮」為名施行的迫害與暴力已執行十多年,影響範圍正日漸擴大,需要你我謹慎關注。

 短评

短短半個鐘的experience,從看似平靜、輕描淡寫的場景裡走過,無法想像那實質上是一段多痛苦的經歷。歷程到後面全身顫抖,想起抗拒多年,讓我數夜難眠的中學時光。結束後只想嘔吐,將一切都嘔吐出來。將自己的痛苦重造出來給他人去經歷,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2分钟前
  • 倔强的老鼠
  • 推荐

IdfaVR 电影,很奇妙的观影体验。

5分钟前
  • indulge
  • 还行

walkthrough版 期待VR版

6分钟前
  • 豆友210477422
  • 还行

制作上算不得精致也没有什么特别新的技术手法,场景简单交互基础,但却是最恰合情绪的呈现了一段切身的残酷经验。比如那大雾茫茫的高速路和灰冷的监狱房,比如那些模糊的呆滞的面容,是创作者对Vr叙事这一形式同样有着深刻理解才能做到的,比起有些乱飞的跨界实验,真诚太多。其实一开场出Sontag的字幕引用让我感到有些不适,我一向特别怕这种引入方式,但在尾声处,我停了很久,细细的看了导演留下的资料记录,然后想起了很多类似的事突然理解了片头。要回溯然后准确的讲出一段绝望可怕的个人经历,那个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真诚,还要冷静理性找到支点不再下陷,才能像故事最后给观众的一样,听得到外面的城市喧闹,拉开门,走出那个房间。

10分钟前
  • 推荐

这部作品在自由度和交互上比很多电影节VR作品强了不少,全赖导演自己就会建模和编程。用VR作为表达方式,而脱离对它背后技术的认识和运用是很难做出新东西的。

11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交互性不错 但VR看完头晕

12分钟前
  • 徐林
  • 推荐

这是一个由私人记忆搭起的公共议题,算是今年SIF全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从坐在车后座的晕眩到来到陌生宿舍的恐惧,这种模拟的场景罕见的给我带来巨大的真实感。灰蒙幽闭的房间,看不清脸的“大学生”,花满涂鸦的墙壁,散落椅面的斗地主牌,贴满宣传语的走廊……这一切仿佛都是作者为了让自己不要遗忘,刻意在增减记忆建构起的空间,而最后关于这个话题详实文献资料的拼贴又让它不止于一个故事。不做价值判断,但用事件和事实引发更多思考。这部作品不以交互著称,但当我拿起粉笔写下名字,网瘾的材料从手中滑落跌到地上,我都感到一种无法逃离的在场。当环顾四周,我看到面无表情却无比狰狞的跑步的学生,在看完后许久这种不适感依旧包围着我。

13分钟前
  • ZIFI
  • 力荐

推進敘事的手法仍然侷限在常見的遊戲架構內,但這個規訓空間不就是我們接受義務教育場所的另一個復刻嗎?導演的書架有意思,雖然看到周保松還是笑了出來

14分钟前
  • 砂糖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