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HD

主演:托马斯·曼,奥利维亚·库克,RJ·赛勒,尼克·奥弗曼,莫莉·香侬,乔·博恩瑟,康妮·布里登,凯瑟琳·休斯,马特·本内特,休·杰克曼,马萨姆·霍顿,鲍比·J·汤普森,张乔星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2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3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4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5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6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3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4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5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6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7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8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9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中生格雷戈(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饰)性格善良却有点孤僻,他唯一的爱好是与死党厄尔(RJ·赛勒 RJ Cyler 饰)拍摄短片,改编他们喜爱经典电影,自娱自乐。有一天,格雷戈结识了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蕾切尔(奥利维亚·库克 Olivia Cooke 饰),乐观开朗的蕾切尔改变了格雷戈原有的世界,两人十分谈得来,格雷戈逐渐对蕾切尔萌生爱意,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在此时,蕾切尔的病情加重,格雷戈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行动……  本片改编自杰西·安德鲁斯的同名小说,影片剧本曾被誉为2012年的剧本黑名单。前世今生五个便士牛岛酒馆 우도주막爱情度假村请融化我小小克星!Refrain怪物少女妮莫娜恰逢那年花开军中乐园绯闻女孩人兽斗 第一季穿越时空之灵格格星际之门 SG-1 第七季移情:逃离黑暗福冈恋爱白皮书18ALDNOAH.ZERO第二季狗狗心事布娃娃亨特之谜第三季关于史蒂夫的一切大魔神归来怪兽卡车手机2015时光教会我爱你第一季真心直送该死的歌德细思极恐来不及爱你9号秘事 第六季中华成语奇遇记办公室第五季未来全明星第一季好胆别走傻儿传奇之抗战到底血刃爱尔兰的弗兰克单刀直入2019印度版近在咫尺的爱恋坏小子宋慈洗冤录今天也很可爱的狗恰恰丝滑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狼与香辛料 :行商邂逅贤狼冒牌天神

 长篇影评

 1 ) 隨寫《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2015/11/4)

《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2015)

看片前只聽聞這部片在日舞影展受到矚目,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觀賞這部片確實是頗為享受,尤其是在國賓長春A廳觀賞,影片極盡花俏的鏡頭調度效果十足,假若日後這部片有機會上院線大概沒什麼機會在這麼大的戲院放映吧。

導演Alfonso Gomez-rejon拍電視起家,這部作家Jesse Andrews將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描寫一位高中男孩成長的電影,在影像上立即讓人想到魏斯安德森的作品,調度上有別於安德森對構圖的偏執,而是在鏡頭角度和運動上用盡能事,其中戀物與經典參照則不遑多讓。青春期孤僻少男的心事則讓人聯想到《都是愛情惹的禍》(Rushmore - 1998)的搞怪幽默。

電影其實沒有走上孤獨叛逆的路,穩當地待在少男尋求自我定位和陪伴絕症少女的通俗戲碼,劇本努力地讓劇中角色相處的橋段與對白不落俗套與政治正確,甚至主角的旁白有點後設地一再聲稱這不是觀眾想像如《生命中的美好缺撼》(The Fault in Our Star - 2014)那樣的電影,但卻同樣地牽動通俗劇觀眾的笑聲與淚腺。

於我而言臨門一角或許是主角和他的好友正是電影宅,家裏收藏了一堆CC版DVD,甚至他們自己也惡搞似地自拍經典電影的仿作短片。看主角模仿荷索的德國腔,或是電影直接引用《四百擊》的配樂和《路上行舟》《天譴》的畫面,還有一堆沒法直接認出來的引用,更不用說那一堆搞笑仿作各路影史經典的短片,真是充滿了影迷之間的默契共鳴。迷影的魔幻也在情節高潮處扮演了難以言說的角色。

在歡樂的兩小時後冷靜下來想想,其實也感到片名中除了Me之外,主角的非裔好友Earl在影片中角色的定位並不明確,至於Dying Girl也有點像是成就主角成長的悲劇配角。這是青春羅曼史電影隨時代的更新同時披上了迷影的外衣,骨子裏雖然沒有太新鮮的創意但樂趣與誠意十足。

 2 ) 『论一个高逼格影迷的自我修养。』

讲真,不想当编剧的影迷不是好导演。一直以来我都坚信,热爱电影的孩子一定都特善良,因为他们的内心保持着一片净土。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这是一部蛮有趣的青春电影,一开始两段定格动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男主这样的怪咖在学校里基本是个隐形人,他有自己的爱好,就是看电影以及自制小电影,影迷当成这样真实很幸运的,当然,一个人成不了事儿,他有自己的好基友Earl,两个人搭档拍出了四十二部致敬经典电影的小电影,男主还自己动手拍摄定格动画,这也太牛X了,然后我真的灰常喜欢里面那些自制的电影海报,都很有趣也很用心思。
      《老年凯恩》(Senior Citizen Cane)《大开屁界》(Eyes wide butt)《罗斯玛丽的萝卜》(RoseMary baby carrots)《四百兄》(the 400 Bros)《诺斯鼻拉图2》(Nose ferret2)《吃货八部半》(ate 8 1/2)《狗屎男》(The turd man)《疯狂之鞋》(The rad shoes)《刨析汉堡》(Anatomy Burger)《迷路记》(vere’d he go?)《袜条橙》(A Sockwork Orange)….(P.s.难为字幕组了,但出来的效果超好),有很多致敬新浪潮的电影,希区柯克、特吕弗、库布里克,都是骨灰级影迷耳熟能详的经典。
      说到从影迷当上导演的就不得不提昆汀了,先不说利益,如果不是爱好驱使,坚定的走上拍电影的道路的动力何来?Greg和Earl可谓做到了高逼格的影迷的阶段,把爱好发扬光大,虽然有恶搞、戏仿、吐糟,但再现电影经典桥段却丝毫不会马虎,分镜头、场景、角度都要致敬。要知道定格动画是很耗费时间精力的,不过不妨碍Greg的热情,手机支起来,布置一次场景拍一张照片,然后再让照片动起来,就成了动画。
      片子里几段黏土定格动画的乱入还是很有趣的,也是剧中人物心理写照。每次女主闺蜜出场,男主就自动脑补一段黏土动画。内心被践踏的不要不要的,也许作为一个习惯了戏仿经典作品的“导演”,要自主创作一部作品还是很困难的,如果做不好,那是多没面的事儿哎。
      电影中Greg的成长和遇到Rachel密不可分,如果这个夏天,他们没有遇到,未来的路肯定会不同。在Rachel的鼓励下,他将成为一名大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做更好的自己。可惜的是在Rachel看过他拍摄的电影之后的十个小时后去世了。多好的姑娘啊,积极乐观,同样的讲绝症的,很多电影就狗血了,绝对没有这部电影的女主坚强乐观。最后,Greg将自己为Rachel拍摄的短片封好,并附注:“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最后死了。” 开始觉得男主脑洞够大,看到结尾才知道女主不输男主。那些书本里的秘密,精细的纸雕,小小的三只坐在阶梯上吃冰棍,男主才意识到原来在人死后,真的还可以得知很多很多关于TA的秘密。当然在一开始,男主在旁边也否认女主会挂掉的结局,因为就算是她的肉体消亡了,灵魂和爱也与他同在。壁纸上那只小松鼠,一直努力在奋进!
      就是这样一部青春电影,有蠢蠢欲动的爱恋,有基情般的友情,还有催泪杀器白血病,但一点也不落俗。自然而然的让你get到笑点泪点,就算结局没那么圆满,你也一定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3 ) 玩艺术的小青年真迷人

作为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美国剧情片单元评委会大奖”与“剧情片观众大奖”得主,《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被福斯探照灯公司以1200万美元高价买下发行权,创下了圣丹斯史上卖价之最。要知道,今年的奥斯卡黑马《爆裂鼓手》也是出身于圣丹斯,同样也斩获了双料大奖,这不免让我们对这部电影抱有更多的期待。


电影根据杰西•安德鲁斯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就和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一目了然,讲述了高中生Greg与他唯一的朋友Earl以及将死女孩Rachel之间的一段故事。故事发生在匹兹堡, 17岁的高中男生Greg,有点自闭甚至有点神经质,像其他孩子一样,害怕自己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所以很努力地展现自己开朗的一面,小心翼翼地与学校里的各种圈子和同学保持友好关系但拒绝结交朋友,就连和他一起长大的Earl,Greg也以 “合作者”加以描述。作为电影骨灰级发烧友,Greg和Earl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恶搞经典电影上,直到Greg心不甘情不愿带着妈妈的命令去看望患癌女同学Rachel之后,一切发生了改变,Greg心中最脆弱、最美好、最温柔的部分一页页翻至开来,渐渐地,他们成为了朋友,Greg在这种变化之中找到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而又不得不面临Rachel的离开。


这个故事关于友谊、关于疗愈、关于死亡、关于迷茫的青春和迷影少年的梦想,没有国内青春电影狗血的堕胎和繁复的情爱关系,甚至没有多余的煽情岚语。它包着美式青春片的外壳,锁着一颗喜剧的心,以一种似曾相识的方式传递出如织锦画一般的质感,清新中带点荒诞、治愈中带点思考,幽默中真诚的操控观众情感,让你甚至在应该哭泣的时候发笑,但仍可正击你小心脏中最柔软的地方把你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是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大多数人的青春,友谊永远比爱情来得早占据的多,没有任何强加的男女之情,纯粹又真实。导演讲故事的手法独特,以一种碎碎念的单元模式展开,闪切的手法压缩时间,粘土动画给Greg的内心世界代言,轻快的音乐、不饱和的清新色泽、独特的感觉、节奏、气氛融合交织就如一副手作一般吸引住了我们的灵魂。


Alfonso Gomez拍摄的手法更加天马行空,他偏爱“诗化的”运动拍摄,喜欢手持拍摄的自由感和晃动产生的自然效果,用活泼的镜头叙事风格微妙的操纵我们的视点,搭配旁白进入一个个场景,有那么点神秘有那么点期待,同时将我们带入电影叙述的核心,相知初期用广角镜头拉远人与人的距离,大量特殊角度和镜头拍摄甚至完全倒置的构图,在或缓或急的运动中给画面烙印上一种轻松诙谐的调子,这种独特的情感视角及风格迫使我们对所看到的内容作出特定的反应,感受被放大的荒诞奇思。


和导演把玩镜头的方式一样,电影在情绪的处理上也是活泼轻松的甚至带点抒情式的,细腻充盈但不过火煽情,用最普通的感谢承载着巨大的感情分量。电影青春生机勃勃的气息和烂漫的色彩贯穿始终,在治愈和被治愈中寻找自我,虽然有矛盾有不确定,但这些正是青春期的茫然之所在,Greg因为Rachel而发生的可能是很微妙的内在变化,但是深刻改变了他的外在行为及生活方式,Greg温暖了Rachel最后的时光,而Rachel也改变了Greg的一生。


在入学论文时,Greg神经兮兮地写道“我真的很想读大学,我在高中一点都不合群,因为我啮齿动物一样的外表,也因为我一直改不了说脏话的习惯,我早已面目全非,你只要看我一眼你的狗眼就会立刻瞎掉”, Rachel改成了“读高中的时候,我一直不习惯展示真实的自我,事实上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自己,但是我觉得这是因为我还不够成熟,而大学可以帮助我成长。”在影片的前半段,Rachel已经开始真正走进Greg的内心,看他的电影,了解他,影片没有解读Rachel的小宇宙,直到她死后Greg才明白了Rachel把玩的剪刀是用来创造什么,在导演不故作煽情的氛围里,看到这里泪腺才开始放松,伴随着Rachel的旁白,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灵性的女孩儿,她的梦想是变成一只松鼠,渴望跑进森林,人的生命是有延续的,在她死后,Greg发现了那么多关于她的新东西,纸雕、松鼠还有她口里的“在天之灵”。


很喜欢电影里布景的搭配着色,家具布置装饰都很棒,清新的粉黄绿蓝,成长的颜色,视觉效果统一贴合主题,后期则用低饱和度的或迷离的光影色彩,表现细腻亲密的关系。电影的迷影情节更是让热爱电影的小青年们着迷,迷影情结的设计恰好是对电影主题诠释的一个有趣的角度。我想,每个迷影人内心都有一个Greg,都希望会有个Earl那样的“合作者”和Rachel那样的“观众”。导演很着重细节,影片处处有巧思,比如Greg给Rachel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电视机上放的是《出租车司机》,Travis也在给Betsy打电话;比如休叔真的来搞了把音串;比如最后的推镜头包括构图,对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


男女主都演的出色,对男主的旁白有种绕耳的溺爱,作为表现温度的手段,前期的孩子气和后期的温柔感慨结合的完美,听声音就觉得Grey帅气了起来。Ps,Greg给Rachel拍摄的影片后面我理解为血液和细胞,抽离重组就像是渴望新生的小生命,暗喻了对Rachel“血癌”治愈的一丝温暖的希望吧。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担不起圣丹斯双料大奖的荣誉,我倒觉得它是我今年看过最perfect的独立电影,非波澜万分,却丰富饱满细腻动人。最后感叹一句,玩艺术的小青年真特么迷人啊!

 4 ) 一个自以为是患者的自白

12年的时候,我突然喜欢上了足球。然后隔三差五地定闹钟,半夜睡眼朦胧地爬起来看直播,早上再顶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去上课。这样的疯狂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太孤独了。身边连一个对足球感兴趣的都没有,看到精彩的比赛,有趣的八卦都无从分享,那种满腹经纶无处倾泻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于是我死乞白赖地把一个朋友拉进了足球圈。
一开始他只是每天看看比赛集锦,然后作为一个男生,他又开始玩起了实况足球。再然后,他对我说波霸真TM牛啊,我才意识到自己和他之间的差距已经这么远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波霸是谁。
他:“莱万好屌!”
我:“喔,我只看西甲。”
他:“我罗又跳水。”
我:“喔,我只看巴萨。”
······
这三年里他已经对各个联赛的球队都如数家珍,而我好像也就明白了越位的标准。
我那些自以为是的知识终于又一次失去了用武之地。
这是我经常会经历的一种感觉。看似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当真刀实枪地摆出来时,高低立下可见。就好像我看这类片子时的感觉,自以为看了很多电影,可是却无法立刻说出里面恶搞的片名。甚至有些看了解释也一知半解。
看到Greg和earl无视他人嘲笑的目光,创作了42部恶搞经典电影的小cult短片,简直是对我这样的伪影迷的嘲笑。一直想着说要自己拍小短片,可是却迟迟没有动静。其实有很多事想做,却一直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避开了,这也是我这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的悲哀吧。

 5 ) 不落俗套之处:“我”却成了那被拯救者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2015)是今年的一部赞誉度较高的美国电影。之所以如此,除了电影技术方面值得称道,以及它巧妙向经典致敬从而俘获众多影迷芳心等原因之外,最重要一点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不落俗套的青春故事。

当然,就本片而言,“不落俗套”并非指故事本身有多离奇,而是故事设定的讲述者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我”——本片男一号格雷格(Gregory)。格雷格是名高三学生,擅长交际——他可使自己成为任何学生圈子中的一员,但他本性却是自我封闭的——不愿成为任何人的朋友,即使对他的死党厄尔(Earl),他也只是以“同事”相称。故事情节可谓简单至极,一句话即可概括,即格雷格被父母要求去帮助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女同学蕾切尔(Rachel)。就这些元素——青春、一位得了绝症的女同学、帮助——来看,落入俗套的可能是格雷格在帮助蕾切尔的过程中产生爱情,并尽其所能去救助她的故事,然而,本故事并不如此顺应观众的俗套思维,“我”在影片中几次提醒观众这不是一个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而出人意料之处还在于本应作为帮人者的“我”却成了一个被拯救者的角色。

格雷格是如何被蕾切尔和厄尔拯救的呢?对格雷格矛盾性格最为了解的人当然是厄尔。厄尔向蕾切尔解读了格雷格矛盾性格形成的家庭原因,这为蕾切尔了解格雷格并试图帮助他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另外,厄尔也经常用当头棒喝的方式让格雷格醒悟,这对于一个自卑、厌世又非常在意别人眼光的人是种有益的帮助。比如当他非常生气厄尔私自透露拍一部有关蕾切尔的电影时,他气势汹汹地跑来质问厄尔,厄尔的回答就直接针对他的性格弱点:“听好,没人会在意你……有个女孩看上你,你就来我这儿发牢骚……你以为真的有人关心你吗?……你把那女孩当作负担了……”当然,厄尔对格雷格的帮助并非本片重心,但他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关键所在,因此是影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对于蕾切尔,我们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绝症患者最大的帮助并非让他单纯接受帮助,而是让他从心理上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格雷格成了蕾切尔这种心理帮助的来源,虽然他对此未有真正的意识。格雷格性格弱点非常奇特,他像个隐于市的大隐者,在心理上拒绝跟任何人成为朋友。蕾切尔以接受他的帮助为由,首先成为了他的朋友。漂亮女生对于格雷格而言犹如洪水猛兽,他认为自己稍不注意便会像丛林中的花栗鼠被驼鹿踏得脑浆崩裂。蕾切尔便命令他陪她一起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且有意选择跟漂亮女生坐在一起,虽然这让他非常尴尬,但蕾切尔成功地打破了他苦心经营了8年的“隐身术”,从此,他不得不面对女生以及和“仇家”周旋,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他后来的独创电影和与同学大打出手,显然,对于蕾切尔来说,造成这种局面也好过让他有意避世。他毫无理由地讨厌自己,因而拒绝申请大学,蕾切尔以癌症晚期病人的请求为由要挟让他当场申请了大学,即使后来出现波折,但这为蕾切尔进一步帮助他提供了基础。

即使上述这些,也只能表明是蕾切尔在帮他由被动转为主动,但并不是他出于本意的主动。格雷格之所以不能积极主动面对一些人和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害怕承担责任。当麦迪逊(Madison)建议他为蕾切尔拍一部电影时,他只敢含糊其辞,害怕明确答应后的责任,更不敢直接告诉蕾切尔,虽以“不告诉为了给个惊喜”为由,其实就是害怕万一拍不成后不好交待。蕾切尔希望他可以积极主动地为她做一件事,那就是要求将有关她的电影完成。虽然这也可认为是一种“强迫”,但至少可以让他敢于面对责任,而且也扭转了他和厄尔一直通过模仿或“恶搞”经典影片来拍电影的路子,这让他首次独创性地拍摄了一部有关蕾切尔的电影。要不是因为蕾切尔的这一逼,他恐怕要一直“恶搞”下去,直到这一爱好被永久地放弃。

以上似乎足以证明格雷格是被蕾切尔拯救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不能证明蕾切尔就有这些功利的意图。事实上,蕾切尔在格雷格申请大学受挫后写信到大学招生办替他说情,她便表达了她的助人意愿:“我希望这有用,因为这说明我死后还是有在天之灵的。”此外,按照本片结束时所表达的那位历史老师的观点,人的生命可以在他人的记忆中得以延续,而能做到如此,唯有展现你值得别人记住的东西——你为别人付出的爱。所以说蕾切尔是有意要成为施与帮助的人而非相反。格雷格最终也认识到他成为了被蕾切尔拯救的人。当他最后来到蕾切尔的房间泪流满面时,我想他应当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眼泪决不仅仅因为痛失朋友,更多缘自这份爱。当然,电影似乎也通过影像暗示格雷格决不会辜负故人,当他带着蕾切尔的枕头和那本雕刻着他们共同记忆的书走出房间时,他的前方呈现了一座拾级而上的阶梯(桥?),这是否意味着格雷格在蕾切尔的帮助下正走向他新的人生?(文/石板栽花 2015年9月22日)


 6 ) 你终于哭出来了

看完电影时我只打了三星,因为当时觉得故事拍得实在是和男主性格一样的平淡寡味。可是当我想到毕业前几年的自己时,我又滚回来打了高分。

第一次在影评里写自己。在大学毕业那段时间,我和男主一样,处于一种对周遭的生活怎么都热情不起来、甚至是冷漠的状态。毕业后我复习考研一次、回来找工作、换工作,不痛不痒地活着,蝇营而狗苟、迷茫又麻木。完全没有其他同学走出校园,立刻就业,迫不及待为未来打拼的激情。我对这种人人都觉得自然而然的新开始,充满着说不清的疑虑。疑虑是这样的:我要找工作,那我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赚钱。那我为什么要赚钱?活着。好,那我为什么活着?问题来了,原来,我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我这样对自己的生命、身边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热爱和期待,又哪来为自己的未来去拼搏的热情。

大学专业我不喜欢也不擅长,找到类似的工作,自然由内而外的不顺利。但彼时我也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或者除此之外我能做什么。家人不停地给压力,也有亲戚开始指责我自私,但我只是越来越纠结、越来越抑郁,有时候甚至深感绝望。

我去读埃克哈特·托利,去跟基督传教士聊天,我甚至怕自己走向自杀去读心理学,偶尔进行一下自我心理干预。两年下来,对生活的意义,仿佛略有所悟,又仿佛仍然不知。

后来我开始大量地看电影。直到前年看到真实事件改编的《素媛》时,好像一切都有了答案。9岁的素媛低着头说,现在终于知道奶奶那时候为什么总是喊“哎呦,要死了…要死了…”,因为那是人活在世的意义。我抱着那部电影把二十几年的眼泪都哭干了。这句话,那么轻飘飘地从那个受害小女孩嘴里说出来,却远远胜过我那几年在各种哲学著作、各大宗教教义里找到的答案。感谢编剧。

到了今年,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乐在其中的做着。开始自信,开始逐渐对生活有了热情,不再纠结,仍然有所迷茫,但不再麻木。我开始学吉他、开始试着画画、开始欣赏摄影作品,开始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开始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期待。

像这部电影里,男主自始至终对周遭都麻木不仁,直到经历女主的死,他哭了。我知道,他终于活过来了。

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有什么能比经历一场或于生死的痛苦,更有效呢?

需要找寻自己活着的意义,才能正常活下去的人是不幸的。我希望所有不幸的人,早日……哭出来。

 短评

一生太短了,一生太长了

7分钟前
  • 明安
  • 力荐

今年圣丹斯大奖得主,有趣的白血病电影。平平淡淡不煽情,丰富的电影语言和各种向老片致敬;可惜前半部分拍得太欢脱,导致后半部分有点脱节。好在单凭男女主角打死不谈恋爱这个设定就已经把“星运里的错”pia到狗啃泥...(墙上的四百击海报送我啊!)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Michel Gondry × Jean-Pierre Jeunet × Wes Anderson + Earl的三白眼 + 朴赞郁的御用摄影 + Hugh Jackman

9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荐

奥斯卡颁奖季没戏,妙趣横生的小清新青春片,没有恋爱,没有堕胎,没有狗血,有的是一个男孩的生活和烦恼,以及一些聪明的创意和对经典文艺片的爱。做个高逼格的文艺影迷就是不一样,自觉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连生活都搞的这么可爱这么虐,看来日后只能以影会友了,认识一些品味相投的人。★★★☆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老妈逼他看望Rachel,Earl逼他给Rachel看自拍的小电影,Madison逼他给Rachel拍电影…” 生活里一系列的被动选择,看似无意却胜真心。你能听到后悔的北极熊咆哮声吗?2015《星运里的错》《王牌制片人》《心如折纸》,平淡、有趣而温暖。最后房间里的镜头有点催泪,《四百下》的桌面不能更赞!

1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迷影少年与绝症少女的清水之交,然并卵,离去的终归离去,孤独的依旧孤独。

1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雅致脱俗的绝症题材小清新青春片。1.海量迷影致敬,各种有爱恶搞海报,让人乐开怀;2.没有狗血桥段和过度煽情;3.不少跳切和大幅度镜头运动,灵动活泼;4.在观影中途安然逝去,是狂热影迷梦寐以求的死法;5.你仍能从逝者的人生学到新东西,并带着印记一路向前;6.书雕,壁纸上的松鼠,剪刀。(8.5/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男主这种长相呆逼,悲观自嘲,又有趣到死的艺术小青年简直完美契合了我对另一半的所有幻想。

29分钟前
  • Spring Xu
  • 力荐

3.5 同样是癌症小清新,这部比去年的星运里的错还是强不少的,虽然几乎谈不上有剧情,但起码有很符合那个年龄高中生的可爱细节,不造作。里面的自制小电影相信看过原片的影迷都会会心一笑,什么 400 bros... 不过问题也在这里,总感觉他们并没有真正把迷影和剧情融起来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3.5 成功将一个青少年绝症题材拍得与众不同,前半段特别好,大量迷影元素很讨喜,故事最后的落脚点也不错。但或许有点太想独树一帜,各种耍小聪明的手段最终和故事本身产生脱节,成了讨巧的表面功夫,没有从实质上提升这个不落俗套的青春成长故事,挺可惜的。

3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年度哭的最激烈的一部片子,自己都被吓到。从男孩进入女孩房间,开始回忆杀时,一切都绷不住了。跟青春年少的爱没什么关系,最催泪的是“即便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上,你仍有N种方法来了解TA。”想起了一些离别,一些往事,一些尘封在心底的柔软。然而你是被珍视过的那一个,也许已经足够。

3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好喜欢Earl,好他妈抢戏,男友力爆棚

39分钟前
  • 暂不受理
  • 推荐

袜条橙,现代启示花,下午四点半牛郎,赫尔佐格梦之负担一生黑……“她以为只要在树林里待得足够久,就可以变成一只松鼠”

4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古灵精怪的镜头语言,加上将死女孩的故事,颇有些【韦斯·安德森】拍摄《星运里的错》的感觉。—— 好喜欢那些恶搞“电影”的小心思/迷影情节:《老年凯恩》《大开屁界》《罗斯玛丽的萝卜》《四百兄》《诺斯鼻拉图2》《吃货八部半》《狗屎男》《疯狂之鞋》《刨析汉堡》《迷路记》(字幕翻译真给力)!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导演 麻烦把片子里男主拍的42部烂片寄给我 谢谢

47分钟前
  • Jorrow
  • 推荐

自述是操纵叙事的捷径,个性是设计风格的工具。太多操纵和设计留不住真情实感,以至憋足劲的情感暴发更像是冷场。此外把匹兹堡拍出糖果色是什么意思-05/07/15 at Regal Union Square Stadium 14 (adv)

52分钟前
  • sheepfield
  • 还行

超喜欢,耍的小聪明一点也不过分,我照单全收。没有俗套的爱情,也没有拔高和升华,一切本该就是这样。

5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影片大概只说了一件事,太过于迷恋电影,终究是要孤僻的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前半段太讨巧,看得人心有戚戚飞到了天上,结果后半段想收也收不回来了,虽然终归是皮毛功夫,但耍得好也是好功夫;越看越觉得主创如果横下心来把片子彻底做成迷影类型或许更有奇效。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果然是朴赞郁的御用摄影,几个手法无比眼熟,片尾看到名字就觉得肯定是他。孤僻男女是青春片一大杀器,最后影院里一片片抽泣声。

1小时前
  • 西米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