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ife, a French wife and have an affair with one Chicago girl.
This is my favorite Woody Allen movie besides Annie Hall.
Woody Allen’s movies are so soft, as if breeze flew pass over your face, nor you can weight its weight, nor you can shape its shape and nor you can feel its feel. It’s so soft passing around you, lots of thoughts went through your mind and you don’t even need a notepad to write them down cause you’ve already known the answers, or you can say these questions of your thoughts are unanswerable.
I’ll put his wife as one imaginary lovers, she’s exactly what Sandy need for his searching profound life, mentally. His French wife is what he push himself going and going on his real life. You can tell that by the attitude he has towards his step children(I mean he’s nice to his step children, not like a crazy step father and try to molest them).
Probably it’s right for Sandy, “too much realities isn’t what we want from life.” His Chicago girl makes him laugh again.
For my own record, I like the Woody Allen T-shirt the girl wore in Sandy’s bedroom.
And it’s so deep, he should be an inborn comedian, and also born beyond a comedian.
1.虚实囊括式结构铺设 贝茨的电影段落及评论(现实);多丽的女性形象(回忆);展映接受荣誉颁奖及宴会延伸(贯穿始终的签名、提问和请求)(现实);黛西的女性形象(现实);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现实)。贝茨说出多丽与黛西具备共同迷惘的特性为止是整齐多线索闭合叙事的终点。到这里汽车故障贝茨与黛西步入ufo爱好者群体,虚实杂乱渗入,空中悬浮(虚)多丽长镜头(致敬意义?)外星人终极拷问(为什么人类苦难众多?上帝存在?不具备永恒前提之下一切行为的意义?)(虚)意欲逃避现实的私奔式示爱(实)被影迷开枪射杀及获颁死亡终身成就奖及对多丽的回忆(虚)对伊莎贝尔的挽留及陈述电影结尾的构思(实)=一部电影的放映 2.人类的苦难在堪萨斯城卖不出票;too busy running the boiled chicken to think about shooting herself or anyting;you cannot control life.it doesn't wind up perfectly,only art you can control,art and masturbation;饥饿时代与饱腹时代思考的艺术问题;可是人类的现状太令人沮丧。 3.灭火器与杀人白鸽与烤白兔;白色海滩上的大象,多丽,贝茨和礼物;完美伴侣与运气。
我一直都喜欢看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这部由作家阿缺所著的《星尘往事》,是他的星云奖名家科幻作品系列的其中一部。
《星尘往事》讲述了一段坎坷的少年游途,每一步都是告别,告别昨日的影子,每一步都是思念,思念过去的光阴。 《星尘往事》讲述到,超光速的发明,解开了时间和空间对人类的束缚,从此人类的脚步可以真正踏足太阳系以外的土地。
在这个充满传奇热血,浪漫爱情和诡诈阴谋的时代,生化人,坎塔兽化人,机械人,神秘的星球统治者相继粉墨登场。 少年李川孤身移民到初寒星,无意中招致各方势力狙弑,在一轮轮惊心动魄的逃杀中,他从一个备受排挤的地球孤儿,一步步成为出色的电子竞技玩家,进而得悉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惨烈壮阔的星尘往事。
跟着作家阿缺的笔墨,我们进入了一个科幻的世界,这本小说值得 喜欢科幻的人来读。
#星尘往事# 好久没看电影了,确实有点跟不上这场意识流的节奏,但的确b站的翻译也有点问题。无论是字幕的形式与节奏还是翻译的水准,都还是没能彻底表现出这部高密度台词的电影。 一部伍迪艾伦的《八部半》,一部他的自传性回忆录。因为结尾的提拔,这更是一部伍迪艾伦从未来的未来的视角(把过去成为某种未来)对记忆的一次梦境式展望。是伍迪艾伦在成功后的一次对过去的一次后悔与叹息。后悔于无数小小的错误和大大的社会问题。 但这仅止于是一次展望,是一次概念式的纯意识流电影。一般来说意识流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叙事,而星尘往事却缺少这种叙事,它只有一个故事的缘由与结尾,其他只剩下回忆与回忆,整个叙事就是一种回忆,这就成了一种我理解下的概念式影片。甚至因为梦境式的破碎性,甚至很像戈达尔后期的组合排列式的说教,只不过伍迪艾伦目的出于回忆。所以说这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伍迪艾伦。 说到梦境式的回忆,我认为这是欣赏此片优秀之处的唯一切入口。伍迪艾伦这次选择的是一种模拟梦境,不是再现,也不是创造或者还原,而是用梦境的一些具体的抽象性质来模拟一场回忆。影片中很多出非连续性剪辑的转场,很好地说明了梦境的某种使每一个场景之间存在缺少表象含义的本质意义的排列式组合的破碎性。对于转场的这种非连续性,我认为伍迪艾伦这一次很大程度上对戈达尔是有一定的学习的。戈达尔在狂人皮埃罗中的剪辑,是一种类似于断裂式的,使每一个镜头都处于一种表象具有抽象性的具体联系的独立性状态。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偏向于现代主义式的剪辑手法,其难度并不算很大,主要是针对镜头之间的交流节奏。那么破碎性应该称赞的是它的声音,星尘往事的声音是一种处于破碎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声音。如果破碎性主要是声音的突然被打断,那么流动性让声音的突然被打断有个逻辑层次。最好的例子就是伍迪艾伦在第一次被一众人要签名的那场戏。那场戏无论在调度还是声音的节奏上都很好地保持了破碎性与流动性的统一。当各行各业的人来找伍迪艾伦寻要签名的时候,他们又被无数的人打发走,这正是破碎性与流动性带来的一层效果:优美的而又到处散发、接近、远离的噪音。而伍迪艾伦基本都要在影迷来找伍迪艾伦要签名的时候使用,其他时候伍迪艾伦更愿意把这种效果当做梦境的主体存在开始用。提到流动性,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泰国的大师——阿彼察邦,他的流动性总是被认为是一种对于地形等事物的一次考察,甚至静态事物在他的构图和灯光下也有了运动的流动感。而我觉得阿彼察邦的流动性在流动的观感上是有学习费里尼的八部半,而作为伍迪艾伦的八部半,星尘往事就没少学八部半对于人物的调度。星尘往事与八部半中,群像的调度总是让人这个事物产生一种顺序感,仿佛影像中的人物都是一种刻意的无意识的行为。仍然拿星尘往事来举例,无论是前面的聚会时要签名,还是草坪上要签名,群像总是处在这么一个顺序:a上场→a下场→b上场→b下场........这么一个有顺序且调度模式化的处境。除了调度之外,运镜也是一个流动性的方式。当画面内的人物有某种会出框或者是画框外的人物要入框的行为时,镜头总会运动起来,并且是制造出一种角色与观众具有距离感的运镜,摄像机总是会跟着角色的步伐,仿佛总是预知了角色的行为,这样的预知状态下的跟拍,为回忆又带来了一层流动性。并且有些时候摄影机还会去寻找角色,这更是一种预知的流动性的表现,例如伍迪艾伦和杰西卡哈勃在两个不同电话亭打电话的那场戏。其次一种流动性情况就是摄影机跟踪角色,这不是一种预知式而是一种跟踪式的。当伍迪艾伦在和杰西卡哈勃观看完偷自行车的人之后的讨论,摄影机总是隔着一道墙随着两位角色的步伐“偷拍”两人的行为,虽然说总是以同一水平高度但却总是不同的角度使用移动镜头来“偷拍,直到二人进入房子,摄像机便拉开距离,继续进行“偷拍”。星尘往事影像的流动性是梦境的行为真实的还原,因为梦的行为在人的记忆中就是一种持续流动的始终持续的。再然后就是纵深感,星尘往事中有很多纵向行走的调度,为影片提供了很多很强的纵深感,这种视觉感受,其实也是对梦境形象的一次还原,梦境就是纵深的立体成立的。前面提到了一个东西叫主体性,如果说前面的各种性质只是为模拟提供了客观存在的行为条件,那么主体性才是伍迪艾伦模拟梦境的本质的一半。虽然说片中无论是伍迪艾伦还是其他人物,他们总是做着打破第四面墙的行为,角色在表演中总是时不时看向摄影机,而草坪那场戏甚至伍迪艾伦的影迷基本都要看向一次摄影机。然而伍迪艾伦和其他人物看向摄影机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其他人物打破第四面墙是为了展示出一种梦境式的状态和现象,而伍迪艾伦作为了将主体这个本质个体和其他个体区别开来,成为梦境式回忆中唯一的真实的主体存在。把主体和其他体进行存在上的区分,这也更加还原了梦境式的真实性。也许从影像中难以分别,但是声音就可以。无论其他人物的声音有多么大、台词具有多强的重要性,但是传入我们耳朵的声音中,伍迪艾伦的声音总是处于一种核心位置,一种唯一具有辨析意义的声音。而这种将主体和其他体剥离出梦境式回忆的打破第四面墙行为,是把两体剥离出梦境式的这个环境中,使梦境式回忆成为一个只具备其形象而失去其具体存在的状态,让主。也就是说梦境式已经没有了具体存在。梦境式回忆没有了实质,只是一场概念式的意识流回忆。 对于星尘往事,伍迪艾伦或许真的是一种对过去小孩子般充满幻想的回忆,看见飞天的小孩、变魔术的小孩或许那就是他自己从小的梦寐以求。也许也有批判,对自己浪情的批判,对明星效应的批判,对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批判。也有存在主义式的疑问,询问外星人做电影到底有何意义;空白的存在主义卷子却拿了一百分,这或许表明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无,更何况伍迪艾伦还时不时地对人类处境发出了担忧的感慨。但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焦虑。我始终认为伍迪艾伦在台词和表演上变相地继承了一种卓别林式的喜剧。卓别林的观点是喜剧本质是一种悲剧,而伍迪艾伦认为是一种荒诞。从电影的台词表演中,总会看见一种很别扭渗人的喜剧,不是大卫林奇那种对现实恐怖地渲染,而就是一种荒诞癫狂,当伍迪艾伦和巴洛特去他家里亲戚的时候,最后伍迪艾伦和他姐姐的对话,虽然是一系列喜剧,但是在姐姐的表演下确是一种恐慌荒诞,影像底下好像藏着在为这种荒诞悲情的感伤。而伍迪艾伦遇见“妈妈”的时候,那种台词表演下的荒诞又像是他自己对回忆的自嘲。在草地上表演飞天魔术是伍迪艾伦回忆中最大的yy。 以前有人提起过伍迪艾伦严重的精英主义反而是精英主义的不够彻底。看看这部影片,确实像,并且就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嘲讽知识分子一样。作为表面上的一个精英主义,伍迪艾伦的角色反而是明星效应下无权无势无指挥权的“小人物”,如果没有明星效应就不需要引号了。伍迪艾伦角色的精英主义只是体现在对一些周遭人的对待态度上,却无法成为一个实际的社会精英,因为他的观点没有作用,他只是一个有观众的人物。而知识分子是针对于他自己本身,他总是拿着一些观点去抨击知识分子这个现象,却又总喜欢掉书袋讲大道理,或许是我对他的理解不多,我是不太清楚他到底处于怎样一个观点。或许他处在一个没有知识分子本质思想的却想做知识分子行为的非本义心境。 其实本片我也有许多没看懂的地方,但其实没懂的是伯格曼和戈达尔。本片中,伍迪艾伦总是会运用一种伯格曼式的留白方式,就出一大片空白来表意,可我确实不怎么这种留白是一种怎样复杂的韵味,是对过去情感迸发的怀念吗?还有就是一些戈达尔式的节奏,我不知道是否有费里尼八部半的味道,因为我也没看过,但这确实很戈达尔,一些断裂式的前段比如有三个人在水泥井圈的那场戏,我确实没懂在讲什么,我只能从后面浴室的角度来分析成把圆柱隐喻成男性的性器官以及用圆圈来表示女性的性器官来结合表示性爱。说实话,虽然这是一部意识流影片,但就像回忆中的回忆,后一段的情节总是和前一段情节中伍迪艾伦的某些意识想挂钩。前面想什么,后面就要表达出什么。热气球里的外星人,开枪后的死亡,都是伍迪艾伦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与幻想在想象中被实现。 为何要选择梦境式的回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伍迪艾伦想在这部影片里带有幻想地回忆,不论是具体事物还是剪辑转场都存在这种幻想,如果不是梦境式来承载这次的幻想,那么这场回忆只会是无意义的yy。但我还好奇一件事,就是灯光摄影,明显电影选择的比较深的色调,但却要用这么亮的打光,这样强的冲突感,戈登威利斯你是要做什么呢,我没想到。表现梦境式中梦境的自带的非现实性吗?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伍迪艾伦为什么会选择黑白,是为了致敬费里尼还是为了偷懒。在我看来应该是为了致敬,因为整个剧本的完整度和一系列都是对费里尼的致敬。但我在想这部片子用彩色不应该更好吗?本来就因为概念式的弱叙事而导致单调淡薄,更因为黑白色更加单调了,影像没有了冲击力。但不得不说,这次打光对我的视觉来说,很棒很美。 费里尼的八部半是要让梦境与回忆结合在一起,梦即回忆,所以在开头的梦境里就有了失真感,那是星尘往事中没有,星尘往事是回忆,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开头有很强烈的情绪,却始终无法失真。虽然开头也是梦境,但伍迪艾伦应该是为了保持回忆这个本体风格方式而放弃了在开头做一场还原的梦吧。 资本主义的压迫,明星效应的烦躁,伍迪艾伦反观自己的爱情与事业生涯,与现在的自己做了对比,才发现已经一直生活在被陌生人包围的围城之中,现在却快要星尘没落,过去的星辰满天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包装出来的假象。所以他才要站在未来的未来的视角,从过去的方向展望过去的过去,来反思。
知识分子的自省可真迷人啊。当一簇一簇的人们推搡入镜,而他本人总在镜头之外游离,是一种被外界标签化、被动化而导致的自我迷失:随和的性格、难以捉摸的情人和喜剧,都是内耗极大的东西。破框不如开罗紫玫瑰来得彻底,少了惊喜,却多了点心领神会。结尾画面变暗,剧场弧灯勾勒成繁星点点,就算有关存在的意义问不出个所以然,那些往事却仍然如星尘般璀璨。很偏爱这一部了。
佛云: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故而若没有《八部半》也就不会有《星尘往事》的诞生,但伍迪就算没有“星尘往事”也会有“八部半”这个阶段。这是因为向死而生不仅是生命的常态,也是一位艺术家艺术生命周期的固有循环。从命理的角度来看,这部迷影致敬作品恰恰诞生于他“换大运”的人生节点。时至换大运的前后,最容易出现事业危机与生活波折——所谓旧物速死,必生动荡。事实上,费里尼的“梦境”只是电影里的故事素材,就像影片里所有象征“死亡”的视觉符号一样。正如戏剧家契诃夫所说:在故事的开头出现过的物品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伍迪将“契诃夫之枪”如此巧妙地运用在了他这部存在主义作品里,于是最终导演也顺理成章地“死”在了电影里。影片结尾很是伤感,银幕上的星光渐渐暗了下来:生命成就了电影,亦如电影观照了生命。
82电影流入现实 回忆裹挟幻像1.给自己导演难吗?要一直抵挡给自己特写镜头的欲望。2.你在电影里想表现什么?搞笑。3.你大学研究什么?没研究什么,都是他们研究我。4.他们说你自恋?我不会被比作喀索斯。是宙斯。5.你不认为情侣之间存在妥协吗?跟妥协成熟完美都没关系,关键是运气。
5.5 Woody Allen纯粹的自说自话,一次油嘴滑舌但不乏真诚的自我解构。
反映了伍迪·艾伦一段时期的心态,有些讽刺和无奈。杂乱丰富有趣。其实更适合现在的他再来看看
还是那个伍迪艾伦,对女人无限热情,对问题执着不休,俏皮话一堆,最后总来个无限失落。还是一样风格的配乐,吉他,钢琴,弦乐,爵士,尤其与遭遇陌生人类似。但这就是伍迪艾伦,爱他至死。
伍迪艾伦的“八部半”,接过了亦梦亦幻的风格,电影和人生都是一场接一场的戏。当然也融入了自己段子,讽刺了娱乐行业等等,总之,佳作复何求呢。令人十分佩服的是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童年甚至私生活都有大胆的剖析,特别是真的很痛恨大家对他喜剧类型的前作的误解啊。。。
伍迪·艾伦版《八部半》!
伍迪对上帝的追问,一旦能从生活里得到一剂止痛或一层糖衣,就可以放弃。他的追问是孩子的哭闹,不为求真理,只为化解痛苦。
后半截基本睡着。伍迪艾伦借电影之口,说出那些‘看起来调侃自己,其实在说给你们听’的话。
上影节要是办个伍迪艾伦早期作品展多好,多么自然流淌的才华,对电影多么深的爱,那么多奇特的脑洞,多么迷人的曲终人散
这次是费里尼,八部半。真好。@萧龙忍 ,这是你喜欢的玩结构玩得十分NB的片子。看伍迪艾伦永远有惊喜。
费里尼。比较有趣的是伍迪艾伦总是会突然跳出叙事,无端造成一种出戏入戏的间离感,那是我比较喜欢的,但每次都这样就觉得很烦。
刚开始会有些混乱,但看下去就能区别开现实、电影、幻想与回忆。伍迪·艾伦仍然讨论了多感情问题,仍与《曼哈顿》类似,一个存在感很强的前任(只出现在回忆的多丽),一个可能谈婚论嫁但犹疑不决的现任(伊莎贝尔),还有一个神秘迷人又没深入关系的少女。不过相对于感情问题,伍迪·艾伦大概更想就电影,就名气,就狂热的粉丝、无聊的评论家和可厌的慈善协会大肆吐槽。如果是一个有喜剧天赋的导演同时又对人生报以悲观态度,除了幻想自己给自己来一子弹还有什么办法呢?把这个幻想也拍成给我们看的喜剧电影?
如果你经常讲段子,那么等你想说点儿正事儿的时候,别人也会以为你在讲段子。伍迪艾伦一定对这种情况深有体会。结构很有趣。
在无数人的无数言语中展现一个幸运儿的精神困境,悲观而又乐观,诚恳、幽默、滑稽、嘲弄、一本正经、似是而非,在无数提及的议题中最丰富展现人生、电影、情感的可能性。
既是一份自我鉴定,也是一次集中回应,好比王朔《我看王朔》,嘲己也嘲人,玩世不恭又指桑骂槐,深情且深刻,探求真理偏消解意义,除了感情的困惑一如既往,悲观处喋喋不休,真诚处可怜巴巴。但围绕母题花样迭出,则显然是越玩笑越正经,越正经越无解。总之,这确实是个不甘被总结也很难被总结的人。
对自己导演生涯和作品回顾的总结性自传,依然嘲讽依然自恋依然自我开销;突破一贯框架,内心声音和外部情节的互动,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老头自认为的满意之作,可惜世人不太买账。
伍迪·艾伦最佳之一,尽管在形式与主题上(超现实的梦境开场、虚实交织的意识流结构及对创作危机与存在问题的探讨)都承续自费里尼[八部半],部分内省与幻梦段落也明显受伯格曼影响,但影片内在气息与外在腔调却纯然是伍迪式的:悲凉而无解的天问(世界糟透了,无数人在受苦,人生终是虚无死寂,拍喜剧片还有什么意义?)与信手拈来的爆笑段子俏皮话交织共融,形式上则是现实/回忆与梦境/戏中戏间连绵不断的相互解构,最终再以现实侵入式的电影散场实现整体反讽(亦契合于卓别林所言的“马戏团有限温存散场后的无限心酸”)。小老头的自恋与自嘲漫无尽头,一如3个情人的设计,以及对中产阶级、精神分析家、影评人与狂热影迷的大肆揶揄。| 笑料关键词摘选:关系的基石是运气,可控的只有艺术与自慰,直截了当地偷点子,存在主义课白卷满分。(9.0/10)
“不要因为生活不完美而去控制,你只能控制艺术,和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