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齐坐地铁

HD中字

主演:凯瑟琳·德蒙吉奥,菲利普·努瓦雷,于贝尔·德尚,卡拉·马利耶,安妮·弗拉泰利尼,维托里奥·卡布里奥利,雅克·迪菲约,伊冯娜·克莱什,奥黛特·皮盖,尼古拉·巴塔伊,安托万·罗布洛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6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2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3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4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5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6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3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4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5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6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7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8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19扎齐坐地铁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扎齐坐地铁》:失序的巴黎永远是闹剧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78.html

扎齐来到巴黎要坐地铁,却因为正在罢工而被关闭;地铁罢工结束的时候,扎齐却要离开巴黎了——从关闭开始,到离开结束,打打闹闹,哭哭笑笑,出逃和寻找,追逐和迷失,最后从未坐过地铁的扎齐回答妈妈在巴黎的最大收获时说:“我长大了一些。”

一个孩子,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孩子,在巴黎这个城市会看见什么,会遭遇谁?一定是那个成人世界,但是当扎齐面对成人世界的时候,她是该拒绝还是该融入?她是会逃避还是会参与?在从未出现另一个孩子的情况下,扎齐其实是唯一的闯入者,她对巴黎陌生,她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么,于是,闯入而解构,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她以“我长大了一些”作为最后对巴黎的回答,这个成长是一种真实?还是一种讽刺?

孩子和成人世界之间,一开始总是错落,扎齐和母亲坐火车来到巴黎,这种错落就以喜剧的方式上演,高大的舅舅在火车站迎接他们母女,而镜头里下车的却只有母亲一个人,她欣喜地奔向自己的弟弟盖布瑞尔,并且伸出了双手做出拥抱的准备,但是即将上演亲人重逢一幕的时候,扎齐的母亲却报向了盖布瑞尔身后的男人——他是扎齐母亲的情人,他们拥抱在一起,他们在欢呼,他们在旋转,而没有抱住扎齐母亲的盖布瑞尔却从后面把矮小的扎齐抱在身上。

错位的拥抱制造了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而这种喜剧效果在拥抱之前就出现了,盖布瑞尔去车站接人,他对着那些等待朋友或亲人下车的巴黎人说:“这里真臭,怎么这么臭?巴黎是恶臭冠军。”可是当他走到一个女士面前的时候,反倒是那个女士闻了闻身边的盖布瑞尔,然后掩鼻:“你怎么这么臭?”发现别人的臭,发现巴黎的臭,却原来自己也是臭,自己也是巴黎的一员,于是这种关于臭的错位,在喜剧中变成了对于巴黎的定义。

巴黎为什么臭?是人的臭还是城市的臭?其实是秩序的臭,而秩序之臭以为着一种失序,当扎齐以闯入者来到巴黎的时候,这种臭和失序就变成了一个成人世界的虚伪。扎齐对于巴黎的向往也许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要去坐地铁,但是当她从火车站下来,前往地铁站的时候,发现门紧锁着,盖布瑞尔告诉他,巴黎地铁正在举行罢工;当她从舅舅家出逃来到街上要去地铁站的时候,依然看到被关闭的进口,巴黎罢工的纸条还写在上面……地铁意味着出行,意味着四通八达,意味着自由,对于扎齐来说,地铁也是了解一个城市的开始,可是,罢工事件却抹杀了她的向往,阻挡了她的自由。而“罢工”对于巴黎来说,一方面在原因上,并不是因为政治,而是钱——政治代表的是公民权利,钱却只代表生存,所以巴黎地铁大门被关闭,罢工者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这当然是一个世俗的巴黎,就像在埃菲尔铁塔观光的时候,丢了眼镜的盖布瑞尔失去了方向,他一步一步向着铁塔的高处行走,在充满危险的行动中,他自言自语:“整个巴黎像一场梦。”失去了看见的视力,行走在危险的边缘,这个巴黎梦是不是也像盖布瑞尔一样,走向了某种盲目。巴黎是世俗的,巴黎是虚幻的,巴黎当然是失序的,当地铁在罢工,整个街道上都是拥挤的车辆,拥堵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他们像被自己围困在那里,抵达不了自己想要的目的地。

一种城市的写照,也是一个城市里那些人的写照。扎齐渴望外出,她以出逃的方式离开了舅舅的那个地方,却被房东劝阻,扎齐溜了出去,房东紧追不舍,在街上被众人围住,扎齐对着他们说了一句悄悄话,于是大人们开始针对房东,开始议论房东,甚至开始围攻房东——因为扎齐说了一句:“他是个色鬼。”可怜的房东便在“众人”面前无处可逃,而失去了判断力的众人像对待一个坏人那样求追不舍,在这个过程中小偷便乘机而入,而麻木的人们连自己失窃了毫不知情。

扎齐在市场里遇见了佩卓,扎齐说想要一条牛仔裤,对面“清仓”的店铺正在销售美国牛仔裤,而促销之一是买牛仔裤免费送墨镜。佩卓大约需要的是一副墨镜,于是他有了某种贪婪之心,可是要得到墨镜的前提是买牛仔裤,又是一个错位的场景,扎齐拿了牛仔裤就跑了,佩卓于是追着她,在追逐过程中,扎齐似乎好好戏弄了他一番:扎齐在追逐游戏中,用鱼线刁住他,用巨大的磁铁吸住他,把即将爆炸的爆竹放在他手里,或者跑上了屋顶,或者一起跳房子——追逐最后变成了纯粹的追逐,只是一个在跑另一个也在跑的游戏,而关于牛仔裤关于墨镜都变成了一个背景。

累了就开始一起吃河蚌,扎齐一边吃一边说着话,滔滔不绝中把河蚌的壳重重地扔下来,汁液溅到了佩卓的衣服上,佩卓小心翼翼擦去污渍,以使自己保持绅士的风度,但是一而再再而三之后,佩卓似乎有些生气了,他甚至最后跟着扎齐来到了盖布瑞尔家里,在家里又看到了扎齐的舅妈埃尔贝蒂,对于她的美色无法自拔,以为自己发现了爱情,“爱情在见到第一眼的时候就开了花……”于是在爱情的名义下,佩卓甚至跟踪那次给盖布瑞尔送戏服的埃尔贝蒂,而埃尔贝蒂对他说的是:“你是一个假警察,是个傻瓜。”

的确,在错位的故事发生中,每个人的身份总是变得模糊,佩卓是扎齐在市场里碰到的,后来他说自己的警察,埃尔贝蒂却说他是假警察,一样的,房东在追逐扎齐的过程中,一句悄悄话改变了他的身份,他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色鬼。身份的模糊,也是一种失序的表现,和巴黎这个城市里所有人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是谁,于是佩卓在门口的鞋店里换了双鞋时说:“我迷失了自己。”迷失自己是不是应该寻找自己,而寻找本身也是一个伪命题,当盖布瑞尔在埃菲尔铁塔上丢掉眼镜而失去方向的时候,他说的竟然是:“生活让我成为自己。”一个是认识到迷失了自己,一个是失去了视力却说成为了自己:自己到底是谁?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便是巴黎的群像,在拥堵的马路上,那个紫色衣服的妇人开着自己的车竟然被路边行走的盖布瑞尔迷住,而她竟然放弃了被堵在路上的车,和盖布瑞尔、扎齐一起走路,这种行为被扎齐说成是“勾引我舅舅”,而当路边又出现警察托斯卡隆的时候,妇人又被他所迷住,最后满大街寻找走散了的托斯卡隆,竟然对每一个警察都不放过。这是邂逅的爱情?和佩卓对埃尔贝蒂一样,总是以迷失自我的方式定义爱情,而扎齐的母亲和父亲呢?因为父亲喝醉了酒,那次据扎齐说,是母亲杀了父亲,“妈妈就这样送他到天堂。”而且,妈妈的杀人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在来到巴黎之后,她也从没有照顾扎齐,而是一头扎进了情人的怀抱。

房东变成了色鬼,佩卓模糊了身份,妇人不断勾引男人,舅舅失去了方向,而这一切扎齐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甚至变成了制造者,这一个看起来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却总是说着脏话,却总是制造劲爆的话题,她在埃菲尔铁塔上问查理:“舅舅是不是同性恋?你是不是同性恋?”当查理用否定回到了她之后,扎齐又说:“我听说出租车司机看过任何类型的性行为。”她对勾引别人的妇人说:“你爱他?真心个屁,可怜的老丑女。”当扎齐在用这样的方式骂那些人的时候,她其实不是成为大人世界的一员,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抗拒这个不断逼近的现实,就像她被拒绝坐地铁一样,是成人世界的混乱导致了她唯一希望的破灭,而她又制造了混乱,用另一种方式让巴黎成为了真正的巴黎。

但是,在最后盖布瑞尔清大家喝洋葱汤的时候,冲突发生了,每个人都开始砸东西,每个人都在寻找敌人,每个人都在毁坏的故事里享受快感,醉醺醺的人,受伤流血的人,呼喊尖叫的人,组成了一副“动乱”的场景,甚至不像地铁罢工一样是为了钱,这一场动乱什么目的也没有,只是纯粹地毁坏,只是单一地狂欢,而在众人的喧闹中,扎齐却扑在桌子上睡着了,世界在另一边鸡飞狗跳,我却在这里享受宁静,这一种被隔离的世界,或者才是成人世界和孩子最本质的写照,而在摇晃的镜头里,在下降的舞台中,扎齐被埃尔贝蒂抱着离开而来现场,而一句“罢工结束”了似乎印证了这一场“动乱”才是罢工的真实写照。

不想结婚的查理和玛朵结婚了,妇人是个还是处女的寡妇,鹦鹉学舌比人还说得好,拿破仑是个傻瓜,如此种种,都在一种嬉戏中解构了爱情、身份、语言和历史。巴黎是一场梦却也是最真实的现实,巴黎人失去了自我,却在为了钱的生活中发现了自我,“灵车拖着他们下台,死亡在城市中腐烂”盖布瑞尔在几乎失明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似乎才是巴黎的写照,只是看不见而看见,看见的却是死亡,像一个悖论,就像扎齐的巴黎之行,只有等到离开了,地铁才运行,而这一切的意义似乎都被解构了。而最后当扎齐说“我长到了一些”,不是渴望长大,是因为自己从未脱离过那个世界。

 2 ) 以粗俗对抗媚俗

马勒太强了啊!怎么什么都能拍!这片简直是捷克新浪潮他爹!

事物在一系列游戏中显现出自身意义,电影也在最后回到开头形成闭环结构,都市的一日发疯奥德赛(伊萨卡在这却是海上漂浮的一座岛屿)。意义在逃逸中远离出发点反而在一系列移异中找回自身——意义不停延异,而正是在延异中发掘自身多样性,由一个能指衍生出多重所指,词语拒绝被简单定义,人也拒绝被制成昆虫标本。

躁动不安的构图剪接运镜降格节奏音乐色彩布景以表现幻想、梦游和反抗。(自从看见我亲戚玩烟花之后我再也没有怀疑过社会体制内的大人比小孩子更幼稚这一事实)。。

希区柯克招牌背景幕布表现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和割裂,卓别林基顿的技法,昆德拉式玩笑但不止于昆德拉。影响法国新浪潮与捷克新浪潮(法国新浪潮一系列歌舞片及《蔑视》、《雏菊》、《极乐同盟》)。

一个残酷的事实:人们需要新闻灾难头条(人们买报纸关注点正是实时灾难)与社会犯罪来拯救自身逃离庸常的压抑、束缚和消耗——说到底,人们最爱的还是他们自己。

以玩笑对抗神圣真理,以粗俗对抗媚俗,以发疯对抗高压。

 3 ) 所谓先驱

可能这是世界上最难猜的一部电影:它即有《天使艾米丽》⑵的天真可爱;又有《圣山》《鼹鼠》⑶的荒诞诡异;演员经常像伍迪•艾伦⑷的角色一样对着镜头一通独白;最搞笑的桥段完全就是动画片《猫和老鼠》⑸;可是从剪辑手法上你会以为是米歇尔•冈瑞⑹的MV;当然啦,它整体的狂欢气质和思想深度完全是库斯图里卡⑺式的;主角是个小女孩,她说过一句和《一一》⑻一样的台词:“我上了年纪。”——好了告诉我,这是哪部电影?你会说,如果这部电影存在,那么我就把自己鼻子咬下来。

你咬吧,这部电影叫《莎西在地铁》(Zazie dans le metro 【1960】又译:《扎齐在地下铁》)

几乎所有的艺术流派里,都会有一两个成员,悄悄地游离于所谓“流派”。比如印象派⑼里的“莫迪里阿尼” ⑽;比如新小说⑾里的“杜拉斯” ⑿;比如在现在仍无法归类的“次维塔耶娃” ⒀;比如法国新浪潮⒁里的路易•马勒Louis Malle(1932—1995)。

这部神奇的电影就是路易•马勒拍的,那年他28岁,电影才华正疯狂的外溢。他已经拍了5部电影了拿了6个奖(含奥斯卡)了并早早就获得了追随他一生的“电影诗人”称号⒂。和那些一开始饱受怀疑,后来用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证明自己的导演不同⒃,路易•马勒一出手就拍了《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拍了纪录片《沉默的世界》,拍了这部《莎西在地铁》,用自己的娴熟的电影技艺封住所有评论家的嘴。

然后,他开始拍自己喜欢拍的作品:一上来就是意识流般的《鬼火》,讲述一个刚从疗养院戒掉酒瘾的花花公子阿兰,他想寻找人生的目标,但又发觉与充满荒谬和丑恶的社会格格不入,于是重蹈覆辙,在酒精的陪伴下自杀。最有一段遗书式的心灵独白:“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离经叛道的《好奇心》讲一个15岁少年罗伦特家境优越,在陈腐的天主教学校上学,偷偷热爱音乐文学。有天他发现母亲有个情人,这让他极度困惑,再加上当时正流行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他苦闷得几乎自杀,两个好心的哥哥带他喝酒抽烟甚至去嫖妓,就在罗伦特要失去童贞的一刻,两个哥哥破门而入吓得他心脏几乎出问题。母亲带他去疗养,他发现母亲居然和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调情,然后还让旧情人来访。罗伦特再度陷入苦闷。后来母亲和情人闹翻了,在酒会上喝得烂醉。在房间里罗伦特为母亲脱去衣服,终于忍不住和她发生了关系。事后,母亲对罗伦特说:“我不要你为这件事感到羞耻或后悔,那是很美的一瞬,但它永远不会再发生,这是我们的秘密。”罗伦特穿上衣服去一个刚认识的姑娘那里睡了一宿,早晨回到家里,哥哥和爸爸在等他,一家人在笑声中共进早餐。还有讲叛徒的《拉孔布•吕西安》;引起沙龙热潮的《与安德烈共进晚餐》;以自己童年记忆为基础的《孩子们,再见》;与儿媳乱伦导致儿子跌落楼梯惨死的《烈火情人》;以契科夫的《万尼亚舅舅》为蓝本的《泛亚在42街口》……,还有纪录片《人性,太人性的》《快乐的追逐》《上帝的国度》……,每一部都能光照电影史。路易•马勒是富家子第,殷实的家境为他追逐艺术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也养成了他对道德、伦理的放任与怀疑。路易•马勒优雅而智慧,尖锐又幽默。用兼备记录性和戏剧性的故事探讨情欲、伦理,他的几乎每部作品都在向人类的道德观挑战。

1960年10月28日,《莎西在地铁》于法国上映。相较上面那些离经叛道的经典,这可能仅仅是路易•马勒的一部习作。不过这部习作让新浪潮主将戈达尔⒄青眼有加。这一年疯狂的库斯图里卡才六岁;让-皮埃尔•热内⒅八岁;而善拍MV的米歇尔•冈瑞三年以后才能出生;伍迪•艾伦还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咖啡厅里表演脱口秀,五年后他开始写第一个电影剧本《风流绅士》⒆;亚利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怪异的《圣山》和《鼹鼠》还要等上十五年,才能在West Germany⒇举行首映。



——————————————————————
⑴路易•马勒Louis Malle(1932—1995),被称为“新浪潮先驱”。
⑵《天使艾米丽》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2001年作品。
⑶智利导演亚利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1929—) 被称为Cult片界的至尊级人物。《圣山》《鼹鼠》是其1974年前后作品。常用意象:枪、兔子、侏儒和金发美女。这些意象均在路易•马勒1960年作品《莎西在地铁》中都出现过。
⑷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35—),美国导演,欧洲人称他为好莱坞唯一一个知识分子。
⑸《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举世闻名的动画片,1940-1958好莱坞米高梅公司出品,1960年米高梅将《猫和老鼠》的制作外包给了东欧的伦布兰特电影公司,1963年又回到好莱坞,一直播放到1967年。后来《猫和老鼠》又重新回到了荧幕,分别由翰纳-巴贝拉(1975—1977,1990—1993)飞美逊工作室(1980—1982)制作。到了2004年,华纳兄弟亦做了现代版的猫和老鼠(汤姆杰利小故事),以三个小故事为一集。
⑹米歇尔•冈瑞Michel Gondry(1963—)法国导演,因拍出“世界最炫MV”而闻名。
⑺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1954—)前南斯拉夫的疯子。在电影方面所获得的奖项是张艺谋加陈凯歌再加蔡明亮的总和。
⑻《一一》台湾导演杨德昌2000年作品。
⑼印象派:Impressionism。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后扩散到音乐、文学、电影等艺术门类。
⑽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印象派里的异类,以忧伤的人物肖像画闻名。
⑾新小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法国的小说创作流派,在哲学上则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基本上以罗伯•格里耶的死亡告终,但对后世影响巨大。
⑿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情人》《广岛之恋》的作者。
⒀次维塔耶娃Цветаева Марина Ивановна,(1892-1941)俄罗斯诗人。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为主题。1941年8月31日,在孤立的,极端痛苦中,诗人自缢身死。
⒁新浪潮(法语:Nouvelle Vague,英语:New Wave),来自法语La Nouvelle Vague,意为“新的波浪”的意思,特指从上世纪50年代末在法国发生的一场电影运动,后来“新浪潮”一词被广泛用于其他电影史上其他国家在二战之后兴起的新兴电影运动。
⒂1960年路易马勒拍摄《莎西在地铁》的时候已经拍摄了两个短片:《狂热学》 Crazeologie (1953),《307站》 Station 307 (1954);两部电影:《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Ascenseur pour l'echafaud (1958),《情人们》 Les Amants (1958);和一部纪录片:《沉默的世界》 Le Monde du Silence (1956)。其中《沉默的世界》获得1956年戛纳最佳摄影,最佳影片,196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1956年英国学院奖最佳纪录片。《情人们》获得1958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导演奖。《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荣获1957年路易•德吕克奖 。影片还得到评论界一致的好评,著名左派评论家乔治萨杜尔称导演为“电影诗人”。
⒃斯皮尔伯格曾被怀疑不能拍艺术片直到他拍出《辛德勒名单》;黑泽明饱受西方媒体嘲讽,直到他拍出《罗生门》,好多导演需要证明自己,而路易•马勒不需要。
⒄戈达尔Jean Luc Godard(1930—)新浪潮主将之一。左派导演。唯一活着的新浪潮大师了。
⒅让-皮埃尔•热内Jean-Pierre Jeunet(1953—)法国导演。代表作《黑店狂想曲》《天使艾米丽》
⒆《风流绅士》What's New, Pussycat伍迪•艾伦1965年作品。
⒇West Germany,东德。

 4 ) 地下铁的莎姬

路易马勒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百看不厌。
路易马勒虽然在五十年代末斩露头角,但似乎与新浪潮走得不太近,他游离在群体之外,一方面他是超前的,另一方面他又显得有点保守,毕竟他新浪潮的那些干将们大上几岁,而更成熟地遵循既有的体制。然而,即使他对传统偏见不深,却总是不时地让人惊诧于他的推陈出新,他少了点新浪潮生猛的原则性,但他的每次转变都会引起轰动。《地下铁的莎姬》就是这样一部一石击起千层浪的炫技作品。
这部电影里的技巧成分相当具有革命性,用马勒自己的话说,是一部“玩电影语言”的作品,纪实性的拍摄方式,镜头对准一个乡村小女孩眼中的巴黎,不胶着于城市的特质,而是在人物与事情的错乱关系上大费周章,制造出一个无逻辑无主旨的生活境地,片头在车站等人的先生一通牢骚嘲弄法国人不洗澡的习惯,紧接着一个老套的喜剧桥段,把影片的情绪打断,到处充斥着这样漫无目的的跳跃,玻璃橱窗外映照下的警察行动突然变成屏幕上的背景画面,突如其来的超现实主义,空间、时间的跳跃性连接,看似杂乱无章,却容纳了导演十分巧妙的精心构思。难怪戈达尔会对这部影片另眼相看,是因为太贴近戈达尔的影象风格了。

 5 ) 出租车司机和她的女朋友

电影和原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原书中,出租车司机和他的女朋友最后回家了,没有参加剧终的斗殴,而电影则完全不同。
所以先从这本书开始——这本书虽然题目是扎姬,但实际上几乎可以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角。我同意其他评论,说这本书从扎姬的眼中,道出了成人世界的颓废、混乱和荒诞。但是,我觉得也不完全是这样。出租车司机和他的女朋友(酒店服务员)就是例外,抱歉上个月看的,记不起他俩的名字了。
在本书当中,结尾最后一幕的斗殴之前,出租车司机和他的女朋友已经带着初婚的喜悦开车回家了,把其他一帮人留在了那个将要发生斗殴的酒店。在我眼中,出租车司机和他的女朋友,这两个人是作者展示的成人世界中不可多得的亮点,这两个人的小世界当中,没有其他人那种颓废和混乱(女服务员和司机的小幸福很温暖)。我觉得这正是作者最后刻意安排他俩远离那场斗殴闹剧的原因——但是很奇怪,在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扎齐坐地铁》当中,出租车司机和女朋友也留下来参与了斗殴。这是与原书很不相同的地方,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可能曲解了本书作者的原意;当然,也可能是我理解的不对;第三种可能是,作者也想在电影中强化对成人世界的揭露和批判。

 6 ) 色彩,布局可以,故事情景真心没看懂。

扎齐来到巴黎要坐地铁,却因为正在罢工而被关闭;地铁罢工结束的时候,扎齐却要离开巴黎了——从关闭开始,到离开结束,打打闹闹,哭哭笑笑,出逃和寻找,追逐和迷失,最后从未坐过地铁的扎齐回答妈妈在巴黎的最大收获时说:“我长大了一些。”

这电影有很多寓意,没看懂的人会觉得很差,我就是那个没看懂的人。

 短评

最后,乘了计程车和电梯就算历过险的城市观光客们在夜总会里倾尽全力献上了最混乱的一幕,最后,小莎芝没实现目的而且“马马虎虎,又长大了一点”,最后,吹着口哨的轻松的片尾曲,这就是终结啊。

3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想做地铁却从未做成 成人被小孩耍 成人世界的混乱与对抗与两性 透露出一丝绝望 可以当做巴黎旅游风光片看 埃菲尔铁塔吟诗 吃牡蛎 跳蚤市场 旅游大巴 酒馆。。。电影语言炫技般的强大 评其为十大法语片之一

4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魔术般的电影作品,以剪辑和调度制造的滑稽旅程想象力惊人,虽然还是有过度火爆之嫌,但凭借着各种大胆的操作令人看的捧腹。

8分钟前
  • TWY
  • 推荐

路易·马勒最新浪潮的作品,孩子进城对抗成人世界,最终引致混乱与失序。1.超级疯癫的技法:快动作(与追逐戏结合,令人想及默片喜剧与[猫和老鼠]),跳接,高速剪辑,甩镜头,拼贴,还有各种恍若梅里爱再世的光影魔法,大变活人,时间与空间完全被路易·马勒所解构混融,破坏性同质于希蒂洛娃[雏菊]。2.一部片名有地铁片中地铁却完全缺席的电影,一如首尾回环的火车进/出站,还有那场令人想及戈达尔[周末]的全城大塞车。3.色彩的盛宴,无论霓虹灯牌还是服装布景,皆浓郁饱满。4.致敬玛丽莲·梦露和费费[甜蜜的生活]。5.单人连续入画-出画的换装似[汤姆·琼斯]变奏,弄巧成拙的台球段落契如[猜火车]。6.埃菲尔铁塔观光/摆Pose与餐厅里的打砸抢烧大乱斗令人印象深刻。7.人体模型,强吻与迷情,卡通式的扔炸弹与巨型吸铁石。(9.0/10)

1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路易·马勒: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以纯真的丧失为主题的。

17分钟前
  • redlunch
  • 力荐

所以就是在講成人世界的混亂的麽..果然俺不是個文藝的人0 0

18分钟前
  • 黯黠
  • 还行

强大的调度...

21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即便放置于新浪潮作品中看也相当前卫。并且其与雅克·塔蒂的《我的舅舅》构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镜头语法构建策略。如果说雅克·塔蒂在《我的舅舅》中采取的是极端理性或曰冰冷(冷色调、机械元素、固定中全景、刻板肢体设计)的构图/运镜思维来呈现现代性社会中疏离冷漠的社会概貌。那么路易·马勒在《扎齐坐地铁》中则以一种极端感性甚至是混乱无序(手持特写、升降格、跳跃性匹配剪辑、环绕镜头、超现实情境)的极具间离特色的镜语体系完成了一次对“影像世界”中律动与空间的同频共振。所有看似混乱失衡的语法技巧均在此同频率的世界级共振中脱离其原初现实主义与物理法则的肘掣与束缚而获得完全意义上的现实正当性。一部将放飞式跳脱镜头语法以不可思议的同频共振式手段完美嵌入电影文本的典范之作。

22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力荐

不过以后这种事儿还是交给猫和老鼠去做吧。。。

24分钟前
  • 𝐓
  • 推荐

1960年,路易·马勒竟然拍了一部捷克新浪潮电影

27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推荐

遊巴黎。

30分钟前
  • Zackiemad
  • 推荐

可以当playtime的姐妹篇

3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电影是每秒12格或8格的谎言”,时年28岁的路易·马勒大胆地尝试着丰富的镜头语言。非理性的人物角色、无逻辑而荒谬的城市,对“猫和老鼠”巧妙的戏仿。追逐、跳跃,两个基本动作,空间、时间的跳跃剪辑,皆玩转自如。初看更像是捷克人的戏耍,但细想扎齐其实才是天使爱美丽的鼻祖。

3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俏皮与耍宝之间的左右徘徊

36分钟前
  • 衫弃
  • 还行

延時與慢鏡,不規則跳接,無序的影像。最厲害是複製《貓和老鼠》追逐那一段,訪談里說到用色是波普藝術的影響,電子燈的光,當然除了結尾的自我陳述,基本沒有太白的地方。地鐵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角色

39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不可抑制的炫技啊,犯晕,看此类影片不得不考虑它的成片年代,1960,好吧,我还要在好多年后出生呢,呃。。那它能不伟大么。

40分钟前
  • 一愚
  • 还行

这片子亮点太多了。。。

43分钟前
  • Romi
  • 推荐

《扎齐》没有舞蹈,却是一部歌舞片,剪辑师即编舞。源自卓别林或梅里爱松散,跳跃的低帧率杂耍风格进入彩色有声电影语境中。有的时候,言语(人声)被剥离为纯粹听觉,与配乐,影像同为舞蹈提供材质。路易马勒将新浪潮影像及其所在空间巴黎解构,并波普地重新拼贴,"含义"与讽刺的对象都是次要的

48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好疯狂的玩法,说实话对于路易马勒我还是消化不了。单说手法的话,在现在看来都是不得不瞪大了眼,充满了诡谲跳跃的迷乱风格,说到底,路易马勒其实从来就没有定则,总是超越受众和评论的。

51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7.9;现实世界的混乱不可理喻

52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