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谋杀疑案

HD中字

主演:伍迪·艾伦,黛安·基顿,杰里·阿德勒,林恩·科恩,朗·瑞弗金,阿伦·阿尔达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2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3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4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5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6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3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4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5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6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7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8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19曼哈顿谋杀疑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曼哈顿谋杀疑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豪斯夫人(林·科恩 Lynn Cohen 饰)的死让目击者拉里(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起了疑心,因为作为死者的丈夫,保罗(杰里·阿德勒 Jerry Adler 饰)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伤心,更是和一名叫海伦(Melanie Norris 饰)的美丽女子 来往密切。  在好友特德(阿伦·阿尔达 Alan Alda 饰)的帮助下,拉里开始了对于保罗的跟踪调查,但很快拉里便发现,特德和自己的妻子卡罗尔(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似乎有着暧昧的关系。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的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为了掩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保罗绑架了卡罗尔,以此威胁拉里。在众人的搀和下,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拉里唯一要做的,就是救出妻子。洛可2016黑星风云电击少女 第一季好人李司法槐树庄无血无泪讲究人之有求必应荡寇戴夫·施佩尔:天旋地转的时代遗失的小美好之永恒祈望吸血鬼之恋2015智慧风暴吸血鬼姐妹 2大明风华恐龙侵袭万事屋斋藤到异世界医者厚道据幸存的六人所述蚂蚁的梦想救生圈:朋友以上,出轨未满德雷尔一家第四季南方1983火线追凶之死亡地带年少轻狂2016神雕侠侣刘亦菲版粤语寻找消失的女孩战链绝地猎杀无心法师第一季吟唱未来之歌的牛微不足道的事情水俣曼荼罗游侠(国语版)背叛(原声版)冒牌帝国第一季花牌情缘 上之句九龙皇后公众之敌地狱厨房(美版)第二十季饥渴游戏2023在路上秋海棠摘星星给我

 长篇影评

 1 ) 伍迪黛安友谊万岁!

2021.09.23居家隔离重温mark,确定还是我的伍迪十佳之一!

----------很短的一条分割线---------

首先结论放在前面,这是一部可以让你放松身心哈哈大笑的诙谐幽默喜剧,一道十分地道的伍迪味好菜。

伍迪在电影里贡献了他久违的笑点,但更精彩的是黛安基顿的重新加入,两人的默契配合让我不禁想起当年《呆头鹅》里二人的首次合作。

无法避开的一个谈论点就是,这部电影是在1993年拍摄的,正是伍迪和米亚闹掰之后的首部作品。我觉得,伍迪没有像以往和米亚合作的十年时光那样,继续拍摄人物性和剧情性都很浓厚的伦理片,反而选择了这么一个悬疑外壳包装下的轻松喜剧,其实可以看出老头对人生无常看得很是透彻,人活一辈子,大概也是要这样嘻嘻哈哈地面对生活和变故吧。

实际上,据说当时伍迪和黛安拍这片的时候,整部电影的拍摄氛围也是很轻松愉快的,可能二人都找回了久违的感觉了吧,于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有幸能在多年之后,继续看到如此轻松愉快的二人在大屏幕上继续絮絮叨叨抖机灵。我也坚信,伍迪和黛安的友谊,是真的天长地久哈哈哈。

首先说说电影背后的主题吧。其实虽然外壳是悬疑,甚至连片名都带有“谋杀”这样可怕的字眼,但电影实则还是伍迪那一套对男女关系的描述和思考。而黛安的重新回归,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电影的魅力,这简直是给伍迪和黛安粉丝的一份最好的礼物。看着电影里各种磕碰的二人,我不禁怀疑,如果当年伍迪和黛安如《安妮霍尔》里那样走到了一起,然后人到中年,是不是也会面临类似七年之痒的爱情危机。黛安希望在平淡的婚姻里寻找一些乐子和刺激,依旧保持了女人的感性和灵动,而伍迪则是选择安于现状,稳稳当当地过着平淡的日子,凸显了男人的理性和稳重。期间双方都有来自外部更好环境的诱惑,但最后却因为一宗悬疑迭起的谋杀案,二人又重新找回了对爱情和婚姻的信心和触感。我想这里面也隐含了伍迪对运气的信仰,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关系你可能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某些外部事件的刺激下,双方反而可能会重新找到契合点,继而重新回到一个轻松的关系之间。

再想说的就是电影的风格,电影依旧是十分伍迪的风格,而且也融入了很多希区柯克式的表现。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能看到万年话痨的伍迪在幽闭的电影里如帕金森般说个不停,会不停地吐槽黛安的“绯闻男友”的伍迪,更有趣的是,我们还能看到黛安也像伍迪二号一般,无脑烦人碎碎念,化身成为了激动莽撞的小女子,就跟钻牛角尖似的一头钻进毫无证据全靠想象的谋杀案,期间各种冒失和意外,总是让人忍俊不禁。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这明明是事关谋杀的悬疑片啊,怎么偏偏会这么多笑点呢!二人的一举一动,就好像跟当年二人《爱与死》里饰演的那一对千里刺杀拿破仑的夫妻一样,还是那么诙谐喜感。但说实话,即便老头在屏幕上啥也不做,就那么站在那里,手舞足蹈絮絮叨叨地说上个100分钟,我也能哈哈大笑奋起鼓掌。

 2 ) 小老头的一部烂片,unwatchable

The film is schizophrenic— attempting to juggle with comedy, romance, and noir all at once but unfortunately left all three genres compromised and crippled.

Starting off with a premise implausible, plot points are half-developed, conflicts contrived and resolution hasty; characters are insipid and lethagic, acting is stilted, dialogues blasé and monotonous to the point of just being boisterous and annoying; camerawork is pure amateur job and sound design is next to nothing,

As much as I love Woody Allen, this is simply terrible.

 3 ) 本人最喜欢的电影

不知道为什么,有关伍迪 · 艾伦所有的书和他本人的访谈里都对这个片子所谈甚少,据说伍迪 · 艾伦很喜欢它,拍的时候也很开心,但就是票房平平。而相对受大众欢迎的“曼哈顿”,伍迪 · 艾伦讨厌到要死,说是一辈子都难以从它的阴影里挣脱出来。可见片子拍完后的命运真是不由导演说了算的。 我却在16年前对它一见钟情。反复看了至少不下几十次。总之在任何时候拿来放,心情总是很愉快的。大概因为我一直喜欢唐僧式的唠叨所致。也有人因为这片子唠叨得最后实在看不下去的。 只谈几点,一是如果将本片放入关于伍迪 · 艾伦为纽约所拍几个电影队列中,本片有一种奇妙的连续性。如果说安妮 · 霍尔和曼哈顿等片说的是青年或者中年这帮神经兮兮的布鲁克林知识分子们的故事,你可以将本片看成前面所说的这些人结婚生子后步入老年的一种延续。这既是都用同样的演员带来的感觉,也是导演在其中持续使用一些相同的纽约地标影像造成的效果。彼此呼应,告诉我们这是那个纽约。 后来真的去到纽约,在街头走一走,感觉其中很多场景在伍迪 · 艾伦的镜头里定格了,似曾相识,毫无违和感,不由得深深感到他确实是拍摄纽约最适合的人选之一啊。 最浪漫的也是最有趣的是在“曼哈顿”一片中他和小女友坐马车穿过中央公园,总让我觉得是在向菲茨杰尔拉德的小说和人生致敬似的(那小姑娘还是海明威的外孙女)。 二是这片子的构图和手持镜头移动的感觉都很好,尤其是几个人在餐桌上和跳蚤市场讨论问题的时候,镜头的移动给人一种既客观随性,又能够浸入戏中人物日常生活的感觉。 三是你能感受到这个片子是在一种极为轻松友好的气氛里拍出来的,这方面我找了些资料,都没谈到这点,伍迪 · 艾伦自己只说他很喜欢这个片子。但这种感觉在我这里非常明显,实在太明显了,可能因为黛安 · 基顿在吧——就是感觉这有点像个老友聚会,而且是纽约的日常(拍出了纽约海洋气候的特点,真的是时不时会下雨),让人觉得片场外的气氛也是如此。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本片安杰丽卡 · 休斯顿演一个大胆性感的女作家,她在大家放录音忽悠凶手的场景里戴了Return to Tiffany系列银手链,潇洒大方,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导致10年后我也购入一条。

四是其实这是个非常惊悚的片子,它告诉你被窥探有多可怕——片中的戴安 · 基顿从窥探者的位置上一点点入侵,最终干扰了邻居的生活。而且原本对他人隐私袖手旁观的伍迪 · 艾伦在电影后半段与妻子的个性来了个大替换,他老婆犯了犹豫,他反而勇往直前——这其实是个对日常所见者进行侵犯的故事,尽管用相当有趣手法讲述,但实质还是相当令人毛骨悚然的。 我倒是相当同情那位老年杀人犯的。换言之,如果邻居不是杀人犯,这片子里戴安 · 基顿的行为简直就是惊悚剧的情节,换个配置应该就是90年代史蒂芬 · 金那些白领中产被变态觊觎的小说了。所以,最后大家都注意到在老电影院里向奥逊 · 威尔斯致敬的那段,但在我看来,总觉得导演向希区柯克致敬来得多些,希胖的电影更喜欢讲这种猪脚在一边观看,最终卷入瘆人杀妻案的故事,比如后窗,这两个故事无论在男女感情的处理上,还是在两个人在前后半部起到的引领作用上,以及结构节奏上都有些类似。

五是这里的配角主角都很牛,伍迪 · 艾伦和戴安 · 基顿就不必说了,他们俩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安杰丽卡 · 休斯顿实在是太酷了。里面演作家那位也很眼熟,杀人犯老爷爷也很好。 这就是我心目里令人愉快的好片子啊。 PS 伍迪 · 艾伦新出的那本访谈录里谈了很多,果然他自己很喜欢这个片子也很享受拍片过程。 黛安 · 基顿是因为他和米亚 · 法罗用那种形式掰了以后,义气力挺他加入的,也就是说这个角色本来是为米亚 · 法罗写的。伍迪 · 艾伦说,他和米亚一起,喜剧看点在他身上,因为他比米亚好笑,如果是基顿和他一起,那么笑点就在基顿身上,因为基顿比他好笑得多。 要我说,幸亏是基顿来演啊。

 4 ) 很有趣的电影

伍迪艾伦一贯的话痨喜剧风格,前半部分絮絮叨叨着实有点无聊,后半部分很精彩!真的有被反转震惊到!

影片最开始的时候我和larry想法差不多,以为carol在疑神疑鬼,甚至觉得她在借此增加和ted相处的机会。在她偷偷拿钥匙进paul家里的时候,我在屏幕外比电影里的carol还要紧张。还有电梯里以及最后carol回家换衣服的情节,都让我一度认为这部电影属于惊悚片范畴。

情感方面,我觉得carol和ted、larry和女作家(不记得叫什么了)多多少少对对方都有些好感,最开始的时候carol和ted一起办案兴致勃勃,但后来女作家出现后,carol很明显在吃ted的醋,并且对案件也没那么感兴趣了。而larry最初很反对妻子深入调查这个案件,最后却在女作家提出方案后很积极地去执行。在我看来,他们两个都想要在有好感的人面前表现自己。

anyway,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圆满,larry和carol也发现了彼此才是最适合对方的。有的时候,身边看起来很不靠谱的人还是蛮可以靠得住的嘛!

 5 ) 伍迪艾伦的爵士乐:Sing, Sing, Sing (With A Swing)

http://music.163.com/#/song?id=5050255

Sing, Sing, Sing (With A Swing), Benny Goodman and his Orchestra

Woody一部在1993年上画的冷门佳作《Manhattan Murder Mystery》,常译作「曼哈顿谋杀疑案」,下称《MMM》。

《MMM》的剧本,原是另一部流芳后世的经典《Annie Hall》剧本的前身。前者的正片中仍然可以看到Woody和Diane Keaton所饰演夫妻间的不和谐,但并没有止步于此——Woody用了一宗谋杀案件润饰了这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

前半部看着还以为只是个偷腥的故事,直到男主角Larry也开始投入到妻子歇斯底里的追查中,影片才进入精彩的追凶段落。(电梯间那场戏应该会让你的女伴尖叫抱住你。)

其中开车追到炼钢厂那场戏,释出刺激气味的背景音乐,就是「摇摆之王」Benny Goodman和他的管弦乐队在1937年录制的《Sing, Sing, Sing (With A Swing)》。

这个版本长达12分钟有余,以强劲的节拍和气势著称,在1982年入选格莱美名人堂,被公认为是爵士乐Swing风格的标志性作品,当然也成为了一代代爵士乐迷扭胯专用的发动机。

Music is put on. Shall we swing?

 6 ) 随笔记录

用谋杀案做背景的中老年人爱情故事。 已经结婚20多年,儿子离家读大学,丈夫Larry是个编辑,妻子Carol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平淡无味的生活突然被邻居太太的突然"离世"打破。 一开始Carol的多疑和神神叨叨的样子,让人觉得最后一定会揭示这个"案子"只是误会,并没有什么谋杀案发生过。当然Larry也是这么想的,哪怕在酒店里面看到尸体我都觉得是不是想说他们产生了幻觉。但随着Ted和Marina陪他们一起疯,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之所以说谋杀案是作为背景,是因为故事里面关于谋杀案本身并没有太多笔墨,更多的是在整个事件中两夫妻的表现上。Larry一开始那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样子结合Carol那股找寻真相的"勇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此同时Ted的优雅,大气,思维迸发的样子让Carol从精神上已经沦陷。然而最后关头Larry为了妻子挺身而出的时候,Ted却在跟美丽的模特幽会似乎想问大家,到底要选一个平时索然无味但是关键时刻会义无反顾站出来的男人,还是一个风趣幽默但有需要的时候只顾自己的男人。

好的电影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人物的个性和性格要经得起推敲,哪怕性格突然改变也必须合乎逻辑。看了WA好多电影,有的电影真的看完都不知道好在哪里,但就是觉得很舒服,剧情和人物都是连贯的,而不像某些电影里面的人物突然就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事。 录音机对答那一段真的是笑疯了,真的很服WA这种无厘头的表演,很认真地去演一段很滑稽的剧情。

 短评

四星半。真好剧作,打着推理剧的幌子探讨老夫老妻的婚姻生活,写得真细,甚赞。戴安娜基顿+片尾向《上海小姐》致敬的段落。只是比起如《解构哈利》还是差那么一点,却又比《怎样都行》好那么一点。这是部伍迪艾伦式的伍迪艾伦电影。

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尽管一头一尾两处经典片段影中影,比利怀尔德的双倍赔偿与奥逊威尔斯的上海小姐,可真正主宰故事进程的还是希区柯克——当然要在伍迪艾伦和戴安基顿俩人神经兮兮絮絮叨叨的招牌式话痨风格的引领下:吐槽妻子的厨艺疑似来自《狂凶记》;橱柜里的瓮来自《美人计》;怀疑邻居杀妻以及后来冒险入室搜证来自《后窗》;长得很像的女人与跟踪入室后消失不见来自《迷魂计》;警察来了尸体消失不见来自《西北偏北》;最后四个人餐桌攒局以试镜为名招引情人上钩则来自一部不太有名的希区早期作品《谋杀》,其中电话拟声使诈那段超欢闹喜趣让安杰丽卡·休斯顿忍不住笑了场!最后从头到尾把案情解释一遍来自《惊魂记》……“我再也不说生活不会模仿艺术了”,可你这是艺术在模仿艺术啊!

1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维持一段婚姻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杀一个人。

12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迷魂记》《后窗》《上海小姐》,悬疑喜剧背后还是伍迪·艾伦智慧的絮絮叨叨和情感探讨。

15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把夫妻之间的生活、情感与悬疑谋杀案相当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剧本属于那种渐入佳境的不错,前半段实在太聒噪了,而且这片的话痨一点也不有趣...

1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黛安基顿作为女主参演承上启下,此前是较长的米娅法罗时代,此后则进入一段群美割据期,直到斯嘉丽约翰逊的短暂接力,再然后是艾玛·斯通。两个好朋友的合作为什么没有得到延续?个人猜测和岁月这把杀猪刀有关,从《无线电时代》至此仅仅时隔6年,黛安基顿已经苍老得让人心碎。

19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又看了一遍 结尾太棒惹!看得出原本是为米亚法罗量身定做的木偶式的傻妞角色(尤其结尾那几场戏) 结果黛安基顿完全演出了不同的味道 自然生动了很多 你甚至最后会觉得这对夫妻像过了20年的安妮和艾尔维 又多疑又好骗。。。伍迪艾伦在这里居然真的有演技演出了一个无聊的丈夫而不是单纯他自己【

23分钟前
  • セトチイ
  • 力荐

不同于《麦克白》或是《罪与罚》中以谋杀来引出更深刻的哲学主题,本片不属于那种类型,这是一部纯粹消遣性质的电影,是浅层次的。第五十部伍迪·艾伦。届时伍迪出轨养女宋宜与米亚·法罗分道扬镳,黛安·基顿临时救场出演了这个原本为米亚写的角色。“我收回那些关于生活从来不模仿艺术的话。”

2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neurotic suspense and tiring slapstick, WA just repeats himself too much both character and theme wise

27分钟前
  • 一叶
  • 较差

伍迪艾伦将自己以往的幽默和嘲讽注入进一段谋杀案中,骨子里探讨的仍然是婚姻关系,喋喋不休却乐此不疲。并且这次还玩起的致敬那一套,结尾处光影与现实的重叠设置的非常精彩~

28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奥森的《上海小姐》+贝蒂的《孽扣》+一大堆废话....

32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这是伍迪·艾伦和黛安·基顿自1979年的《曼哈顿》之后的再度合作,也是他俩最后一次合作。影片披着悬疑推理的外衣,实则探讨婚姻,谋杀探案部分紧张勾人,喜剧部分又很逗笑,实属伍迪又一部观赏性极佳的作品。结尾模仿奥森·威尔斯的《上海小姐》的镜子迷宫戏拍得太帅了。

36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前面那么多部都是讲婚姻危机,到这部危机得到化解(或者说重新开始),米亚法罗戏里戏外双重退场,基顿女神复出……太爱她了。

37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本以为是向希区柯克致敬,没想最后竟然出现了奥逊维尔斯的镜头……总体上看,相当无聊,看过的伍迪艾伦最差的影片

38分钟前
  • 王富贵
  • 较差

胆小如鼠唠叨不断的中年男人,关键时刻显身手;浑身是胆豪气冲天的中年妇女,心头小鹿乱撞;借悬疑喜剧表婚姻危机,平静曼哈顿并不太平;一对活宝夫妇加上两个擦边球人物硬生生搅乱一出非常规谋杀案,录音电话那段笑死人了。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三段JAZZ配乐(老妻入室行侦25:40~28:10;夫妻尾随至炼钢厂01:15:30~01:18:30;怯夫救驾往影院01:38:30~01:39:40)听着好让人想起cowboy bebop的调调。手持,充满了某种主观视角感,甚至生出某种DV玩票的业余感。但剪辑节制是毫无疑问的。最后影院镜子枪战这段戏仿(想起杜琪峰某电影),挺喜欢的。

4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4.0 戲院致敬Orson Welles《上海小姐》的那段很好哇, 在前段看到戲院後台的鏡子的時候就已經預感到了會有致敬的一幕。整個劇本緊湊有趣,Woody Allen得心應手的故事和兩性關係,安潔莉卡·休斯頓在這片裡太美太美了!! (音樂用的太好,take five/ out of nowhere/ sing sing sing/ I’m in the mood for love)

44分钟前
  • 大佑
  • 推荐

“真不能一下听这么多瓦格纳,我都想去侵略波兰了。”

46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小黑屋里的絮絮叨叨可爱死了!无论这老头打着什么幌子讲故事,其实他想说的只不过就是中年夫妇的那点儿事啊!

47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伍迪艾伦用一出爆笑凶杀疑案致敬了希区柯克(迷魂记,后窗)和威尔斯的上海小姐,最后一段台词混在一起讲简直佩服到五体投地,当然剪辑录音带也是神来之笔。。笑到肚子痛!和米亚法罗分手后的第一部,画风果然变了的嘛。还是喊的黛安基顿临时来救场,她和安妮霍尔时真是一模一样美!

5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