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恋人

HD中字

主演:伊佩·费里兹·亚兹奇,莫特·拉玛赞·德米尔

类型:电影地区:土耳其语语言: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UFO恋人 剧照 NO.1UFO恋人 剧照 NO.2UFO恋人 剧照 NO.3UFO恋人 剧照 NO.4UFO恋人 剧照 NO.5UFO恋人 剧照 NO.6UFO恋人 剧照 NO.13UFO恋人 剧照 NO.14UFO恋人 剧照 NO.15UFO恋人 剧照 NO.16UFO恋人 剧照 NO.17UFO恋人 剧照 NO.18UFO恋人 剧照 NO.19UFO恋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娄烨为什么要用镜头把观众晃晕?

去看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出乎意料的好,一直坚持到听完那首《一场游戏一场梦》,看了片尾最后剪辑的镜头,电影最后一个字幕出完才离场。内心感慨万千,又恋恋不舍,在街上有走了半天,今天早上起来,还想着这个电影,打算二刷,但接下来的几天,未必有马上时间,所以赶着还没下线之前,先捡要紧的说两句吧,以实际行动支持。

娄烨的电影我七七八八的看过,对他正常发挥的平均水平,心中自以为还是有数的。但是这部电影开始后的几十分钟,我也被手持摄影机给晃的内心之犯嘀咕,心想我的哥儿诶,您这次该不是玩砸了吧,您到底要干啥?有这个必要这么晃吗?您不知道这么玩会被人说您是装x吗?真的有个必要吗?

然而越往后看,越开始惊诧,然后恍然大悟,为啥娄烨要这样做,紧接着是惊喜,到电影结束时,则完全是佩服了。

我不打算剧透,故事情节不复杂,就像好多朋友说的,地摊小报一样的故事,留给大家自己去慢慢看吧,我这篇里就重点讲讲这个镜头晃的问题。

其实,好多人说看晕了,不仅仅是镜头晃的问题,而是它整个叙事的节奏快,而且这个快,还不是好莱坞式大片的那种一二三四五,有板有眼的快,而是像山路上颠簸,下一个坑你不知道会把你往哪头扔的那种快。

为啥要搞这种事体?在这里,我要先讲两件与电影无关的事。但由电影让我想起来的事。

一是,这个电影这让我想起好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的时候,写过的关于他用文字营造的速度感的一段话。摘抄一段给大家看看:

“那种速度感,就像当年上高中的时候做英文卷子里的那一大段的阅读理解,老师说,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要跳过去,一直往下看,于是,我们就一直往下看,因为往下看,成为唯一能做的事情,于是,就看出来了速度感,然后我们的脑袋里带着速度感和一堆字儿,一堆碎片儿去做完形填空,判断对错,一通瞎蒙。这就是速度感,好像一个人往山下跑的速度感,停不下来,刹不住车,遇到石头就跳过去,碰到树杈赶紧一低头,摔倒了就继续滚下去。在卡通漫画里,描述速度感的语言就是:@#¥%×&……,

最后,我们终于停下来,到了山下,发现自己,鼻青脸肿,阅读理解题,十道只蒙对了五道。考试不及格,回家挨一通胖揍,然后,你就消停了。”

第二件事,就是我非常喜欢的那个美国的印第安人的传说。

说最初一个探险家在美洲大陆探险的时候,请一位印第安酋长给他带路,他发现每走一段路,老酋长就会在路边歇一会,好像在等什么东西,等一会又继续走。于是他问老酋长在等什么。酋长说,在等我们的灵魂,如果人的肉体走得太快了,灵魂就跟不上了。所以要等它追上来。

这个寓言,常常让我想到今日之中国,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做人的话,我们的经济建设就像是一个人的肉身,而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个人的灵魂。中国经济这一二十年来的发展速度,大家是有目共赌的,不仅仅是做着高铁,简直是坐着火箭一样往上窜,但是我们的肉身跑得太快了,我们的灵魂呢?它去哪了?早就被远远的仍在后面,跟不上了已经很久,很久了。

于是满街都是失魂落魄的人,不仅仅是穷人,还有富人,还有巨富之人,在他们光鲜的外表下,一样是丢了魂一样的,加速度,加速度的滚下山坡去。这其中发生过的故事很多,而最后能放在台面上来讲述的很少,这个具体电影故事是虚构的,但那个年代的那种荒唐,混乱,疯狂全部都是真的。人性的复杂,全部都是真的。

当初《邪不压正》广泛引起争议的时候,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写得非常好。大意是,艺术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哪?你给他讲经济,讲政治局势,他也许不懂,但是要说捕捉时代的情绪,他一下子就能抓住。

作者说的是姜文,但娄烨也是。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部电影的故事,娄烨这样独特的方法,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停不下来的晕眩感,在电影的最开始,好多次我都在心里喊停,哪怕几秒钟也好,让我看清楚,你慢点讲,赶什么赶啊?可是我们停不下来。也慢不下来。我们身不由己的被导演带着晃,就像在一艘船上,身不由己的被船长带着晃动着,拼命的往前走。但其实这不是船长的控制,是深不可色的大海,是浪,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共运,大家一起在急急的赶路,停不下来,慢不下来,只能向前,不知道哪里是岸。

电影中的主角,其实不是井柏然扮演的年轻警官,而是父辈的两男一女这三个人,他们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也是人生的赢家,是搭上了这辆列车的春风得意的人。他们也同样停不下来,可能是更停不下来,顾不上失魂落魄,只能继续向前飞驰,即使开始意识到这条路是一个通往地狱的下坡路,也停不下来。

直到最后,一脚刹车,大厦倾倒,一切分崩离析,毁灭,才终于让每个人停下来。这种速度感和失重感,还有这中毁灭感,死亡感,真的非常的难以捕捉和表达。仿佛一场大梦。

可以看出导演非常自信,他非常确定自己要什么,也十分大胆的去实现了,这种大胆,也是对观众的一种信任,虽然可能会被不喜欢,但总会有人接得到,也接得住,这就够了。

娄烨利用这个地摊儿小报式的故事,非常准确的捕捉到了这种大时代的情绪,这很了不起。这样的情绪,即看到的个体的人性,又不仅仅是私我的那种小恩爱,小情绪,每个人都是他们自己,但每个人都是他们这个时代。所以说这个电影,没有大红灯笼,没有龙啊,凤啊这些,但是它非常的中国,因为这个社会的这种情绪,只有中国人自己能抓得住,讲得出。这不是任何一个西方的导演能够代替的。

即使是国内的导演,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思考过娄烨思考的这个问题。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正兴头头的坐在历史的车轮之上。

娄烨自己却恐怕也是个连这个车都没搭上的人,他没有赶上电影市场最风光的那几年,也许他是被甩下,也许是他自己不想追着跑,外人无从得知,但是这种局外人的位置,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速度的前进,才让他能看到这些,想到这些,说出这些。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天底下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坏事。一切的经历,都能让他们点石成金。

昨天和朋友们聊天,大家问我这电影怎样,我说不敢贸然推荐给不知道喜好的朋友们看,不过如果你是70后以前的,对那个时代有所记忆,可能会get到时代的痛点。一个朋友回复我说,自家00后的小朋友非常的喜欢呢。后来我想想也是,电影里的那种速度感和失控感,不也是时下年轻人常说的那句“我是谁,我在哪?我干了什么?”的情绪点嘛。可见人性是可以跨越时代而相通的。

导演给我们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太真实了,让人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电影中途,有的人可能是被晃晕了,提前离场了。我想,如果人生,也是一场电影,一趟车就好了,你可以提前离场,晕车了可以下车。可是你不可能从你的命运中途退场,也逃不开这艘时代的大船。这个大时代,早就让我晕车恶心的感觉,无力追赶,却也不得不为了生存勉力支撑。我知道这不是某个人造成的,这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共运,我们的现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梦境,一场游戏。梦可以醒来,游戏可以结束,但是我们现在困住每个人的这个梦却没法逃离,这个游戏不知道该怎么结束。

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电影里,由被删得只剩下一只胳膊的陈冠希说出的那句话:“会过去,被忘记。我也一样”。突然让我莫名被感动,会忘记吗?该忘记吗?我们真的,真的就这样被忘记了吗?谁知道呢。答案只在风中飘荡……

就这样吧,接受一切,原谅一切,放下一切。只是有一天,当这条路走到尽头,愿你的灵魂依然与你的同在。

 2 ) 金羊观影团||一场似梦一样的破解之旅,记忆与现实的交错呈现

vol.4,《风中有朵雨做的云》by娄烨。

“ —人为什么总是必须交谈?人不应该常常交谈,而应活在沉默中。说得越多,话意味着更少。 —也许吧,可有人能做到吗? —我不知道。”或许娄烨做到了吧,这部电影在经历无数个坎之后,终于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本期共二十九人参与 二十七条短评 均分7.6

容量较大 请慢速享用

poster by@德卡的羊羊羊羊羊羊羊


越靠近现实,越容易眩晕

@思路乐8分

娄烨第二部作品观影记录,应该是他故事条理最为清晰的一次。不得不承认娄烨的视听语言在华语电影界是完全独树一帜的,他电影里的影像氛围极其模糊、迷幻且暧昧,用无懈可击的镜头与剪切就能精准表现出内地的城市气息。其中摄影这方面争议绝对最大,全程99%手持跟拍,以及迷幻的变焦,可以说这方面上观众的态度完全会变成两个极端。故事也可以看出有非常多删减与妥协,娄烨这次真的只是让那些“官商勾结”的东西成为一个模糊不清的背景而已,故事还是一如既往地狗血,但也只有娄烨能把这么狗血的故事拍的如此迷人。江边烧尸那场戏绝对是全场演技最高点,三位主演都是影帝级别。就是对于杨警官的战斗力不是很满意,如果你说这是《黄海》或是《暴裂无声》那我能接受,但在这样一部艺术电影里是不是有点太扯了...

@粉粿爵士 7

娄烨对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依旧是标志性手持(对不起全程舒适也没有想吐,感觉还没有紫蝴蝶晃),和支离破碎的边缘人物,一场似梦一样的破解之旅,记忆与现实的交错呈现,冲击与爆发力十足的场面,都是属于娄烨的类型化。 真但正使我迷醉的是霓虹之下的背光镜头和若隐若现的迷幻电音。但强烈的类型元素牺牲的却是人物情绪表述的薄弱,使我最终无法找到一个共情的入口。

@氯化银沉淀 9

空镜/手持摄影/景深镜头/跟踪视角/时空转换/闪回/跳切/大特写/无人机视角/碎片化叙事/朦胧迷离感的画面 + 拉/移/摇/升/降/俯/仰/甩/悬 + 高水准配乐...就视听语言的运用上,“炉火纯青”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娄烨了。对重点戏的处理上,寥寥几笔就是一个高潮式的爆发,一气呵成,眩目至极,回味无穷。就算抛开了敏感话题,娄烨还是保持了自己一贯的气质和风格,也仍不忘对当下社会的深层关注和贴切刻画,所以《风雨云》不仅是一个被埋没的真相和一座城市的脉动,更是一个真实的缩影,一个时代的变迁。

@海鸥马步 8

把故事和时间揉碎,把逻辑打薄,用影像填充,昏暗迷离又咄咄逼人,持续的晃动好似在这座城市左右摆头,稍不慎在结尾坠入太空,眩晕与压抑感挥之不去,好像总有人在暗处看着你… 四人构筑的欲望权力与金钱的城堡,变成三人的角斗,又化成一对地狱恋人,手上的麻烦被一个个做掉丢弃,若干罪恶交织终在一粒石子下被磨透。好像拆迁仅仅是一个时代背景或引子,更多还是剖开万千之一的官商圈子去讲述他们的命运。

一场游戏一场梦

@Kriky 7分

打乱时间顺序的真正目的是以共情对象为分散原点进行归类,通过对不同角色的集中闪回,使裹挟在欲望中的情绪经过时间洗礼愈发清晰。然而,细节的单薄(或因删减?)使的本应被“入侵”的人物始终处于半游离状态:如果以标志的手持晃动摄影对接人物混乱心绪作为解释,场景衔接中又充满太多“连贯”的痕迹,这种连续与断裂之间的尴尬状态既难以达成深度人物共情,又无法与摇曳迷离的镜头形成足够的化学反应,使镜头,情节设计与内容形成了强烈隔阂。

@和光同尘 9

所有的爱恨纠葛,都在一首歌中淡去。仔细考虑剧本略显狗血,人物塑造也不是很有说服力。但手摇的镜头,碎片化的时空语言,电影映照的现实,不管怎样,只要不断发问,那我还是爱的。

@Syu 8.5

类型化,商业化让可看性前所未有得高,像模像样地拍了个Film Noir,但同时也桎梏了表达,情感上缺乏一个出口;剧本存在一定问题;剪的过碎,人物的心理也不能很好的展现。尽管如此,影片的那股能量依然是动人的,依然是娄烨式的迷乱暧昧,充满情感的影像。而这次在视听上又有了突破,像迷幻药一样眩晕而令人窒息,动作戏居然也拍的这么好。电影远谈不上完美,不是导演最好的发挥,但像娄公子这样用迷人乃至风格强悍的影像去真实地记录时代与社会,表现人的欲望,情感,痛苦与命运的导演,我难以去苛责。

@月色归来时 7.5

直到我打分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陈妍希所唱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虹雨尘 7

不够出色的悬疑剧本得到了娄公子的气质加持,值得称赞的手持摄影将尘封的悬案再度揭开,用新闻讲述历史,用剪辑寻得真相,初遇的美好在家暴、出轨中破灭,父辈的罪恶被不可避免的传承,时代在进步,我们只是大玩家的工具人,脆弱的情感不堪一击,记忆的创伤不可磨灭,这场梦也许会过去,但永远不会被遗忘!

@空自知5

娄烨作为导演是难以苛责的,狂乱迷醉的摄影风格也是日臻完善。但这仍是一部迷失在情节里的电影,没有树立起一个真实的“人”——几乎全是只交代客观动机而全无心理塑造、面对环境只有“反应”而无“状态”的发动机,何以相互牵扯出更深层、偏内在的连结(至于关于港澳台三地的人物关系隐喻并没有察觉到),又何以共同协调去向现实渐进?何况这个情节内里是依靠着混乱无逻辑的时间混剪掩饰的平庸故事(小杨并没有从一而终的被用作回忆线的闯入者,穿梭过程似乎并没有可遵循的视点转换逻辑),叙事结构的形式感、大房车假面舞会以及地久天长里漂浮的相片,本质上都是一层急躁的浓妆,遮掩了表意系统的混乱,也暴露了创作态度的粗暴。

@牯岭街曌影7

娄烨把视听本身做到极致了。强烈摇晃的手持镜头和大远景的航拍的致幻感,闪回插叙碎片化的悬疑感,配乐和几场情欲戏的朦胧感,还有极其惊艳的全部演员(宋佳为首)。但虽然表象做到极致,可全片的一切都也只是浮于表象,人物扁平化以及动机的不明显甚至不能理解,故事过于依赖不可靠的巧合以及细节的模糊。别说贾樟柯和王小帅没有过多讨论时代或事件本身,连娄烨也没做到,全片处理的完全是破案悬疑片,纸醉金迷的权欲世界也只是本身为案件服务的工具。最后还不得不吐槽片名,跟《地球最后的夜晚》一样鸡肋(甚至不如,至少那个是毕赣的个人风格,而这部我实在不知道娄烨是怎么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保质期已到 8

观影感受是非常妙的,很喜欢这种带着对未知的强烈好奇心与主角一同发掘事情原委的过程。 娄公子无疑是会拍电影的,手持摄影,航拍视角,各种运镜,带来的是一种宛若做梦一般的漂浮感,这种感受是游离于世界之外的,是以一种格格不入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事件,带有极强的漠视感和冷酷性。其次是他电影的“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是建立在艺术之上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非常饱满,人物妆容富有“高级感”,他非常还原人物真实的外貌,脸上的细纹 、毛孔、痘印、泛油等甚至都清晰可见。以及一些有关尸体、凶杀的特效,细节非常到位,而在表现这些真实感的同时又极具艺术的质感。最后是关于演员的演技,好的导演能够让演员更好的展现自己,娄公子做到了。

成年人的手上满是血污,也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罢了。

“会过去,被忘记”

@船长MapleSaki 8分

搭配着手持摄影的晃动,成功晃出了恐慌,不安,这种不安,便是娄烨传达给观众的情绪,这种情绪,便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最好的记录,这种记录,是弥足珍贵的。正是有记录,才有存在,正是有存在,才会有思考和现实意义。许多桥段拍的大胆又富有新意,不得不称叹,几度又令人心潮澎湃。一场游戏一场梦,人如此,时代亦如此,正如娄烨说的那样,大起大落。

@说学逗唱 8.5

手持镜头的晃动感和破碎式的跨时间剪辑带来的是时代感的营造放在悬疑类型框架更凸显出时代城市变迁中的动荡感,30年不断建造,再拆掉,过去,再遗忘,一遍遍的重蹈覆辙,商业片包装下的是娄烨对于人性越来越有深度的剖析,人物状态的把控精准到位,所有浮于表面的厮杀,躁动不安的情绪愤怒,背后带出的观点是时代对于人性的改造,自我在欲望洪流中消失最终走向毁灭,几场戏的动作场面调度吹爆,无论是开头的城中村骚乱,还是两场撞车戏,这种生猛且野性的创造力和特殊性是只属于娄烨电影的,而偏向狗血,情节性推动的剧作层面也在这种影像质感和视听语言很好的被消解掉。

@果树 8

视听在推拿的基础上又升级了,娄烨作为电影作者的风格满屏溢出来。意外地觉得陈妍希很惊艳,同时对宋佳印象深刻。如果说前段时间另一个片子展现了80年代,这部片子用非常厉害的剪辑和插叙,还原了九零年代。对故事不那么感冒,也有可能是妥协的结果。但这确实是我们熟悉的现实,是我长大的那个年代,它和影片中关注个人的特写们和不断跳跃的晃动镜头一样,是动荡的,是无法看清全貌的,是稍纵即逝的,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夕颜 7

情境不足,情绪有余。就像风里的云,轻飘飘,来得很快,去得也快

@蛋花与爱丽丝 8

他们都是天边的一朵云,不靠岸也见不到彼此,风来了,他们就碰到一起催生了雨,红色的血和黑色的泥泞因此交汇。娄烨的摄像机不会撒谎,不存在绝对的控诉也没有更多的辩护,真实地记录这个时代的症结,真情与私欲都渗入金钱的原罪中,联结成一张无法逃逸的网,试图澄清现实是如此的暧昧。摄像机是纹身机,黑色妖娆借着幽魂坦露其伤痕,驱赶他们进行无因无果的追寻。用各种媒介和资料的拼凑逐渐还原真相,但也离真知越远,因为事实是可以蒙骗的,“会过去,会忘记”,真相的标签与人们的记性永远相悖。

@自我 8

人们都是健忘的,强拆会随着时间而淡忘。而人命案也可以被遮掩。你调查的对象也许正在和你的上司在一张酒桌。 黑既是白,白也是黑。 虽然正义会到,但它到之前。那些枉死的又有谁还曾记得? 友情提醒别喝太多饮料和水。别坐前排 ,注意听完歌,有彩蛋。很遗憾我没看完因为喝太多了,镜头晃的想吐。走早了。可能导演想表明,比起想吐的镜头,现实更Cd。 结局警察亲手把曾经暧昧的女孩送进了监狱。既欣慰又难受。

@迷宫中的站起来9分

是深植社会乱象中的记录者与洽于自我的创作者的完美合体,所有追随记忆的摇摆,所有摄人心魄的城市移魂都与情感锁链如此紧密地相拷,像被一双巨大的手扼住咽喉。置身于这样极端这样情绪化的环境中,感受没有秘密却依旧美丽动人的浪漫,感受电影能量的持续性喷薄,boom!!

【二刷】观感骤减。彻底抽离体验情境对电影的重新审视,一些拙技逐渐现身。时空转场没有那么惊艳,信息的熵增也没有那么有成效。十分同意Teorema所说的,它失去了《不能提》可以归结的依赖点,脱开了与真实的关系变得轻浮。然而熟稔的剪辑技法依旧给电影镀上了唯美的外衣,它依然浪漫动人。

“我想表达的态度都在电影中非常清楚地体现了,包括删改的痕迹。所以上映的时候,从现在开始,我选择保持沉默。”

@火枪手吱吱 7.5分

好,但不够好:相对大陆导演的横向优秀,相对娄烨职业巅峰的纵向普通。 借用巴赞对作者论的批判:一个天才作者必然承受才思枯竭的威胁…避免美学上的个人崇拜。

@卡佛啪啪卡夫卡 7

娄烨的黑色电影(film noir),或者说娄烨放大了其作者性中的黑色特质,情欲罪恶与社会环境同构,但落脚点还是在人。然而如何拨开强视听的影像、强戏剧化的故事,挖掘生活本身的虚无,这不是光靠唱《一场游戏一场梦》就能做到的。印象最深的是:纠缠不清的四人坐在同一辆车里,姜昕的《夜》适时响起,接一个车后跟拍的上升镜头,此时的眩晕感是全片大篇幅的手持都无法做到的;而多年以后,四人在立交桥下再次相遇,火光中所有人面目全非(这里也要感谢演员精彩的表演),这里闪回暂时脱离了此前揭示真相的功能,造成的情感张力才是真正有力的,也是我们希望在娄烨的电影中看到的东西。

@李骞人8

也许是今年最应该在大银幕看的电影! 虽然还是没有我喜欢的娄烨电影里的那份情绪的沉浸感,但观感却是好到不行,享受许多的出其不意和剑走偏锋

@德卡的羊 7

作为表皮的黑色类型片,就并没有做好,主角的动机是欠缺的,仅仅“替父报仇”显然解释不了这样的执着。于是整个故事就显得没来由,最后过于直白更是拖垮了这电影的氛围。再看内核,本片几乎是没有内核的,外在肌理是迷案+破案,内在的现实主义诉求则停留在表面阶段,社会观察也是几近于看不到。

架构上,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并没有做到有机结合,似乎颇为重要的“城中村”完全成了故事背景般存在,可以说本片没有真正的现实空间的,而是完全立足于文本的虚构空间。选用破碎时空又重新粘合的叙事手段无疑是有想法的,不过还是存在表述不够清晰的问题。在人物视点的处理上,中后期开始都是失衡的,部分角色处于缺席状态。整个故事则更显得奇情,像是《浮城谜事》2.0

@铎mao猫8.5

劲儿真大,不做评价,都给娄烨。

@纯肉锅贴6

一大问题是过于迷恋在本想表达的大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之下的“小”故事了,在这个故事中各个动作与表现这些动作的形式完全服从与这个既定的秩序,巨大的社会现实背景不再具有现实性,只是给一个曾经经历的现实披上了现在时的外衣。看片时想到的是《步步惊魂》,不过本片宛如一个二流黑色电影,故事喧宾夺主,黑色电影的部分精髓:人物深沉的焦虑与通过人物在景观之下的状态呈现的社会症结几乎寻觅不到太多踪迹,我直到字幕出来才意识到了之前唐的死带来的巨大“利好”这本是需要点出的。依旧是太强的故事,少了含义的转移,也由此带来“隐喻”的丢失。 娄烨的视听自然很强,在手持中不断运动,节奏极快,然而除开精彩的跨越时空的几段衔接以外不少运动是毫无根据的,缺少了揭示一个未曾出现事物哪怕是剧情上的为目的的运动很大概率沦为了XJB晃。

@ISUMI8

娄烨在影像上的功力无话可说,摇镜牵引着无痕迹的转场,手持镜头与角色的情绪相连而达成一种呼应。但对于角色本身的刻画缺乏一种深度,导致所有的剧情推动力集中在情绪上(而缺乏逻辑性),尽管对于娄烨来说情绪很重要,但是对于一个黑色故事的剧本来说这是比较致命的,冼村的故事背景被压缩到两家人的奇情故事里(我理解有一部分原因是剪辑),这点实在太可惜。片子的惊悚性并不在于故事,而是视听上氛围的营造,但是脱离了这个剧本论影像也是不实际的,有没有更好的剧本来让娄烨发挥也是未知数,所以说不清是谁的锅。总而言之能顺利上映,就不会过去,也不会被忘记。

@微笑的卡列宁 7

假如说城中村(纪录),对官商勾结的揭露与批判,极力捕捉人物感情的手持是娄烨导演为这部诸多人物相互纠缠的黑色电影注入的作者性的话,尴尬的是,作者性对文本的影像呈现反而造成了干扰与破坏。显而易见的是,娄烨导演从未如此依赖过补充性对白,闪回,倒放与底部字幕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叙事。即使精巧的同一场景内的时空转化为部分闪回提供了基础,也不能掩盖其他闪回与倒放对叙事节奏的破坏与视角转化的突兀。而这种依赖的背后是娄烨导演对人物情绪的细致把握所带来的缓慢的叙事与复杂的文本所需要的节奏控制的冲突。同样,这也反过来造成了一种极其尴尬的现象——角色强烈的情感背后空洞的支撑,也让部分剧作被刻意地简化,部分主要人物(杨,小诺)变得极其不真实,城市(城中村)也沦为了背景板。但毫无疑问,娄烨仍然是一个坚守的作者导演。


@MartinEden吟 7分 @迈动心扉 7分 @phoenix 7分


vol.4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7.6分 vol.3《骡子》7.3分 vol.1《过春天》7.3分 vol.2《地久天长》6分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谢谢一直读完的友邻!~~~~~~~~~~~~~~~~~~~~~~~~~~~~~~

怎么感谢比较好呢这可是六千多字哇!!!!!

私放一张歪嘴宋佳和乖巧张颂文好了emmmm

the end~~~~~

 3 ) 不是拍几个拆迁镜头,就叫时代的挽歌

在这部电影里,时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装饰。 不是给几个强拆的镜头,再安排一群人在1989年认识,就叫做时代的挽歌。

首先,烂片预警,剧透预警。

我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

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是拒绝看的。这首同名歌曲,我在很小的时候听过(暴露年龄),所以看到电影名,我以为是幽怨婉转的爱情片。并且在我的认识里,好的电影名字,要么就像《辛德勒的名单》、《被解救的姜戈》这样简洁直白,不拖泥带水;要么就像《无间道》、《狗十三》这样用典深沉,颇有回味。

后来听说故事背景涉及到冼村,广州有名的城中村,再加上我之前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对城中村颇有兴趣。再后来,又听说强拆啦,官商勾结啦,禁播啦。好家伙,魔幻现实题材的好剧本啊,电影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看了下,嗯,豆瓣7.8分呢。(截图时间4月6日)

3D晕眩

我是昨天晚上看的电影,今天才开始回溯。昨天回家实在是反胃,因为...被晃晕了。电影的近景几乎全程手持镜头拍摄,晃动速度贼鸡儿快,很难看清具体的细节。大哥,您拍个电脑监控放大的画面,也要用手持镜头晃来晃去,不累吗。就不能在电脑上把监控视频放大?

2D电影硬生生被晃出了3D晕眩。

镜头的运用,怎么说呢,感觉就像是微信家族群里,大姨拍小孩子学走路的方式——小孩子走到哪里,手机就跟着录到哪里。四婶的儿子过来啦,我在录视频呢,来来来,打个招呼;哎呀小孩终于会好好走路了,我再顺便拍下后山的果园;好了,录制完成,点击发送。

这种情况下,观众晕是必然的。有3D晕眩的朋友应该知道,最难过的就是晕眩的时候捕捉信息,非常累。这种时候你得盯着画面中一个地方看,同时会加重晕眩。 画面没有重点的时候还好说,但画面中有重要信息,你不得不迅速地抓住晃动的间隙以捕捉信息(例如剧情中的剪刀、护照、U盘等),导致不断加重晕眩的感觉。

杜可风也喜欢这样用镜,但《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等,为什么不会有这种晕眩的感觉?因为这些电影里,只有部分场景运用到纯手持镜头,没有丧心病狂到全场用;尤其不会把需要突出的重要信息用这种方式呈现出来。

我一度以为导演是为了营造“纪录”感而采用这种镜头处理方式,所以顶着反胃,在——镜头晃动——头晕——捕捉信息——加重头晕的过程中,硬撑着看完了2个小时——我平常玩30分钟吃鸡就会开始头晕想吐。

当我差点反胃吐出来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可能错了。也许导演只是没注意到有3D晕眩这么一个群体的存在?

剧情硬伤

这部电影其实跟“纪录片”一点也不搭界,除了电影开头涉及到的强拆镜头,勉强谈得上记录二字,后续剧情完全是新闻报道推着侦查线和感情线在走。

剧情方面...槽点太多,我竟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说起。随便理几个主要人物里面的BUG,就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看这部电影了。

年轻警官的升迁路

首先说一下里面的主角阿Sir——小杨警官(井柏然)。

在调查的初期,死者的助手断断续续磨磨蹭蹭地给出一些证据,最后准备给到关键证据时突然暴毙城中村。

小杨警官看到关键证人死在自己眼前,热心群众大喊:杀人啦!

此时我们的主角,人民警察、建委主任谋杀案的调查负责人,看到关键证人死在自己眼前,第一反应是...

跑...

大哥。

你跑什么啊。

走错片场了吧。

人不是你杀的啊。

你特么是人民警察啊。

你应该亮明身份去追凶手啊。

结果阿Sir被好心群众追了几条街。

我:???

这也就算了,顶多是业务能力不过关吧。但是作为正义感爆棚的阿Sir,为了调查不顾自身安危,却和受害者的妻子传绯闻,主动和受害者女儿去开房,在电梯就按捺不住开始热吻,这也太没有职业操守了8。

后来终于被开除警籍+通缉,小杨警官跑路去香港,继续调查案件。借着自己爹的老同事老A的帮忙,终于找到了大反派姜紫成在几年前杀人灭口的证据,原来姓姜的也是害自己爹变成植物人的元凶!于是回广州准备抓人。

作为一个被大陆和香港警方联合通缉的人,毫无幕后势力,如何从香港回到广州?怎么,看不起我国海关人员的办事能力?

凶手终于落网,电影开始制造反转效果。小杨警官和老A合伙开了侦探事务所。而反转的关键证据,是路人甲主动找上他们的事务所,说,我要调查我自己的丈夫,看看他有没有外遇,喏,这是酒店的全部监控资料...全部监控资料...

大姐,全部监控资料您都搞到了,还要来调查什么?自己盯着看一遍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看着视频资料,小杨警官突然意识到,原来建委主任被杀的案子还没完啊。靠着这份资料,终于揭开了拆迁办主任被杀的谜底——原来是自己(养)女儿为了保护亲生爸妈,而杀了自己的绿帽父亲!

哦。

嗯嗯。

对对对。

总结小杨警官的特点:

遇事冲动莽撞,

无视办案流程,

业务能力低下,

毫无职业操守。

可谓是负面典型的集大成者。当然,靠着主角光环,最后因为破案有功被嘉奖,合情合理。

几年前的杀人案件,是凶手自首;建委主任被杀案件,是路人甲给的资料。您除了和被害人妻子传绯闻,被害人女儿啪啪啪之外,起到什么实际性的贡献吗?

抱歉,这个,真没有。

大BOSS秀操作被反杀

姜紫成,事业有成的台湾商人。

有钱有势的成功企业家,回广州时市领导排队接见的人。

市建委主任谋杀案中,可以随意杀掉关键证人的人;

可以把调查自己的警官撞成植物人的人;

可以去香港杀人灭口的人;

这样的人,用一句只手遮天来形容,不过分吧?

结果这样只手遮天的大BOSS,面对要调查自己的小警官,竟然想着用自己的情人去色诱警官,然后搞臭他的名声,企图以此来结束调查。

这样的大BOSS,大白天亲自在大桥底下处理尸体。到了晚上夜色降临时开始焚尸,您这是生怕没有目击者看到吗?

这样的大BOSS,已经绑到了小杨警官,却不趁热处理掉,而是让小杨在房车里面表演徒手1V5,打了自己个团灭。你们绑人是在过家家吗?

还别说,这种智商,官商勾结玩得风生水起,玩到集团上市。

问题少女心思深

在没有任何感情镜头的铺垫下,问题少女小诺,毫无征兆的爱上了小杨警官。

小诺发现亲妈色诱警官,义正言辞地说,你们脏,无耻,但不要拖别人下水,这样真恶心。

结果自己转头就去香港色诱小杨,并且顺手报了个警。

机智的小杨警官表示,虽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制服诱惑都送上门了,啪也无妨。 啪完发现香港警察在大厦下面堵着,小杨淡定地提起裤子,心想,抓我?不存在的。

正愁找不到借口走呢,再QQ发个消息,和小妹妹保持炮友般纯洁的联系。

别问我他怎么能从一面包车的香港警察眼皮子底下逃走,电影没有交代我也不知道,再问自杀。

问题少女唐小诺,小时候面对妈妈被家暴,目睹绿帽父亲在KTV强暴自己喜欢的阿姨,因此形成了极度扭曲的性格。

小诺为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绿帽父亲要揭发他们?那我就灭你的口。喜欢的人也在调查他们?我也要把你抓起来灭你的口。

在她的生命里,似乎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了,因为有了他们,自己才有一个完整的家。

既然是这样,母亲在自保的时候,你又为什么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的母亲肮脏呢?

这个问题少女的角色很矛盾,并且矛盾里没有统一性。是角色最失败的地方。

关于带着镣铐跳舞

电影逻辑上的硬伤实在太多,以至于很被归类到悬疑和警匪片。说这是现实主义片吧,除了开头一幕强拆城中村,其他再也没有涉及到拆迁相关的。所以,这更像是披着悬疑片外衣的一部烂俗的爱情片。

很多人说是因为为了拿龙标,审核的原因。陈冠希的戏不是被删没了嘛,强拆啊,涉警啊,肯定删了很多镜头,导致剧情有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首先审查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拍好了就牛逼,拍差了怪审查。

审查制度之下,谁不是在戴着镣铐跳舞?镣铐限制了发挥,但作为一个舞者,我认为应该仍然要尽可能保证自己的舞步不走样,而不是跳得一塌糊涂然后把锅推给镣铐来博人同情。

镣铐是一回事,但舞跳得不好,是另一回事,这没什么好说的。作为观众,对舞者最大的尊敬,就是严格要求和认真对待他的舞蹈。

看看豆瓣多少5分的评价是“因为是娄烨的作品,所以给个5分吧”。

退一步说,这部电影除了强拆的镜头,和时代本身有多大关系呢。所谓城中村强拆,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的事件,比如黑心工厂,比如打假赛,故事照样成立,丝毫不影响故事的走向。

在这部电影里,时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装饰。

不是给几个强拆的镜头,再安排一群人在1989年认识,就叫做时代的挽歌。

关于豆瓣评分的一些想法

说豆瓣电影评分,是电影行业的最有公信力的社区评分,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这样一部电影,在豆瓣7.8分,没有水军刷分我是不信的。排除一些人对导演的情怀分,我的判断是,它最终稳定的分数应该在6.5分左右,不信以后可以来打我脸。

豆瓣CEO阿北说

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我姑且粗暴地把豆瓣电影的主旨总结为“做电影届的维基百科,反映大众的平均审美,收集每部电影的一切信息”。

也就是说,豆瓣评分反映的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而是大众的平均审美。

这里我解释一下维基百科的编辑方式:

维基百科里,所有人都可以编辑和影响到它的结果。那假如我恶意修改内容会怎么样呢?在后面的时间里,会有其他人看到发现,并帮助校正我的修改结果。这是维基百科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原因。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编辑和影响到它的结果,虽然过程可能有错误,但随着时间的推进,错误一定会被其他人所校正。

这是个很伟大的理念,它也带动了人类公众的一场大型行为艺术。但隐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现实——内容可以被暂时、恶意地篡改。

豆瓣电影的评分也是如此。

所以豆瓣分数可以刷吗?可以。绕过豆瓣的反作弊系统并不难,或者买账号评分,很容易做到。

可以持续让一部烂片的分数比较高吗?可以,但没必要。

因为正常打分的人太多了,想让一部烂片持续保持高分,你必须要持续地刷。

问题是,对于电影宣传来说,暂时性的刷分已经足够。电影上映期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分数,割一波不明真相的韭菜(比如我),能做到这样就知足了。至于电影下线后,口碑变差了...who tm cares?

维基百科可以不在乎短暂的恶意篡改,豆瓣呢?电影资方因此而获利,也确实伤害了豆瓣评分的公信力。

对于豆瓣来说,除了提高自身的反作弊能力之外,有没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或者应该这样问,豆瓣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吗?

 4 ) 在阳光灿烂前睡去

摇摇晃晃的镜头磕磕绊绊地追着人咬,赶得急了,跌撞在一起,能把旁观者附到当事者的身上,贴面经历那些似曾相识的过往、现在甚至未来。

讲的是一起城中村拆迁事件。争执,冲突,高光打下,疲沓的城建委主任唐奕杰(张颂文饰)在废墟上搬演大义,说是当年就在村中长大的他,要身先士卒地把自己的春风街33号夷平。可房子尚且毫发无损,转头唐奕杰坠楼死亡,出师未捷。

回想开篇的航拍,林立的光鲜的高楼围剿着一个苟延的驳杂的老区。未几,这些被“发展”催老了的楼房,围观起一个不再相识的故人。

风起了。

唐太太林慧(宋佳饰)、女儿唐小诺(马思纯饰)出现在风口,而查案的警官杨家栋(井柏然饰),又牵出了与唐家私交甚密的紫金企业负责人姜紫成(秦昊饰),背后,还有数年前失踪的合伙人兼情人连阿云(陈妍希饰)。

官与商,警与民,人与兽,生与死,雨要落了,云要破了。

原来底层的人只是背景,复制粘贴后,茫茫一片都是走卒。以为自己参与了某些斗争,原来连场馆都没有进去。又以为自己管中窥豹,能够知个大概,其实内里乾坤,又岂是想象就能抵达。

唐奕杰的第一层皮,先扒一个官商勾结。他的官场亨通,要拜姜紫成的财路无阻。姜紫成的财源滚滚,自然也少不了唐奕杰的挥笔霍霍。

再往下,是桃色交易。林慧曾是交际花,连阿云曾是坐台小姐。1989年,姜紫成在舞池中,与林慧跳入了无人之境。1998年,连阿云在台上唱得风情万种,姜紫成的眼光舔了上来,什么背景都成了空镜。他得了两个女人,又凭两个女人,得了无数的人、权与钱。

身在尖端的是姜紫成,而金字塔的级差成了火线,高压电扎下来,麻过了才知道痛。

两个女人都是弃妇。最荒唐的一幕是短短几秒内,林慧从姜紫成甜言蜜语的大床上跳到了唐奕杰卑躬屈膝的婚姻里。最沧桑的一幕是连阿云被姜紫成从车上狼狈地丢出去,突然惊醒,她能镇得住的,原来只有头脑清明的唐奕杰。

没有人看得起唐奕杰,女儿也看不上,好像这么多年来,任他升官增禄,却还是当初舞池中无论如何也无法沾亲带故的路人。他是知道自己矮人一截的,拍婚纱照时下意识地踮了下脚,权当自己够得着一点情感的皮毛。

权钱博弈开始往个体上倾泻,持续放大的不平等催生了精神的变异。唐奕杰的底气只有关上家门后才膨胀,家暴成了他最擅长的示威手段。林慧从未消退的创口,淤出了神经的癔症。而连阿云食之无味的绝望,引向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劫难。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悲哀,就连小一辈也在劫难逃。唐小诺自幼服用大人的蛮力和软语,深知在病态的城市穿行,要自己先把自己刺个千疮百孔。始终怀疑父亲遭遇车祸是因为查案踩到雷区的杨家栋,被陷害,被追杀,被真相扇自己太过年轻的耳光。

原来世间的悬殊不止是贫富、官衔、体格与话语,在不知深浅的泥淖中走夜路,一脚踩空一生,都来不及跟斗兽棋一样,等到一个小吃大的完胜。

皮下的筋骨都在为欲望断裂重组,但没有一块血肉能够提前预知,并不是有了诱饵才有捕猎者,而是有了捕猎的贪婪与残忍,才有了那么多祭品似的诱饵。

又都忘了,顶上还有一个天。命运转起来,死的死,败的败,一如俯拍的视角,看到一城可怜虫,拥塞在明明暗暗的犄角旮旯里,被一场欲望的豪雨泼下去,淋淋漓漓地都不知抢个什么,斗个什么。

人物在墨中跋涉,时间线被切得刀刀生疼,在没有永远也没有终点的故事中,看得心胸阵阵发颤。

这样浓重的黑暗,在大银幕上久违了。

观影前每人得了一个呕吐袋,怕摇晃的镜头造成生理的眩晕。其实,真正让人作呕的,是野蛮现实压迫下的不适。

姜紫成烧尸时脸上皮笑肉不笑的哭,林慧再次抹开的口红,唐奕杰鼠着的眼光,还有连阿云身上的刀,杨家栋脚上的石膏,唐小诺比粉红更冰冷的假发,一挫,又一挫,都对准了最闷的胸口与胃肠。

他们失了声,也失了积食,连吐都是干呕,只能做出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而即便我们差点忘了吐,也有娄烨先做了反应。

他的底本是苍色的,无论是北京、南京,还是武汉、广州,都有挥之不去的灰蒙。时代巨轮下的蚁民被碾过,他就拍他们,又或是我们,拍那些卑微、愁苦、挣扎与麻木,也拍那些轻蔑与清醒。

娄烨的文本要见微知著地去读,要知道断裂的骨节,可以驳在哪里,剜掉的肉块,应当填到何处。要知道虚掉的地点,是要在更空旷的现实里,举一反三,被虚掉的人物,是要在更广大的时间里,借尸还魂。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个斗士,还是那个值得尊敬的记录者。我们当然不需要殉道者,但就像电影所说的,“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会过去,被忘记”,我们需要有人一直记录真相,记录黑暗,记录直面真相的勇气,记录破开黑暗的轨迹。

电影一点都不可怕,无非是,借了一场游戏,说了一场梦。

醒了,不依旧阳光灿烂?

(原载于“电影杂志 MOVIE”公众号。好希望能看到导演心中的版本,想给出最纯粹最诚挚的五星。)

4月3日晚,媒体招待会上娄烨说, “为了这部影片能通过上映,两年的时间内删改了很多次,甚至在全国公映时间前七天,我被要求再次修改,所以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许多人付出了很多劳动的作品,我希望它明天安全上映。我想表达的所有的态度,都已经在影片当中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包括影片所有的删改痕迹,这都是我希望让观众了解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选择保持沉默。”

敬你,娄公子。

 5 ) 年度故事会电影

感谢娄烨,为大家在银幕上带来了一部故事会电影。通奸、被绿、谋杀、陷害,妥妥的猎奇地摊读物。

有人说这其实是政治电影,你说这和血观音比,同样相似的人物关系,差了多少!还有说反映时代的,我也佛了,时代只是不相干的尴尬幕景,开头拍的拆迁冲突对本片情节进展没有一丝一毫帮助。

本片沿用黑色电影的模式,一个孤胆侦探调查一起疑点重重的案子,中间遇到了一个“蛇蝎美人”,他们俩必须要发生关系。这个公式套用的很僵硬,让人看了感觉“因为他是井柏然,所以母子俩都跟他上床。”侦探也毫无智力可言,被坑还硬吃哑巴亏,案发之后立马逃跑,身为警察不坐实自己嫌疑人身份就不爽了。他行事也没自己的主动性与合理性,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观众:“哦哦,原来是这样啊。”

当最后答案揭晓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推理迷一点都不惊讶,甚至想笑,你就是这么强行揭示谜底的啊。马思纯杀人的动机永远是无法填补的一环,但一切都不重要了,观众已经爽够了。文艺青年膜拜了娄导,普通男观众欣赏了床戏和打斗,女观众也看见了井柏然。我也满足了,打了这么大一段话出了点气,不知道娄导看成片的时候满不满足。

补充一些内容,这几天看了一下陆陆续续的评论,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觉得这是对这部电影的苛责,文本固然不是电影的全部,但文本至少是一个电影的基础。这部电影的技法相当成熟,可惜我看不到它的灵魂,以往娄烨电影的诗意与轻盈在这部片子里荡然无存。再说,即便是一个艺术片导演,转型商业片的时候也应该先充分学习类型片的模式再谈自我表达,这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另外,还是有人在用他的政治寓意、时代背景诸如此类来反驳对他的批评。哪个朝代没有官商勾结呢?我觉得即使年代是在清朝这部电影也一样成立。既然你们都说时代会记住,那我们不如就看看时代到底会不会铭记这部电影吧。

 6 ) 阿云烧起来应该特别香,唐主任怎么闻着味就来了!!!??

1,这电影名字起错了,应该叫做河边有朵火烧云,

2,阿云烧起来应该特别香,不然唐主任怎么闻着味就来了呢,

3,小诺怎么知道养父唐主任去拆迁现场就一定会上房顶,唐主任是不是赌球买了中国队,

4,杨家栋警官除了保证自己不背各路货色打死,从来没有实质性的侦查能力哈,装了个监控还被人发现了哈,智商低到被母女算计哈,真是纯情警探呢,

5,娄烨在金马采访时五分钟说了不下二十个实际上,看完片子我觉得实际上很一般,

6,编剧们把家暴深井冰凶杀案婚外情强拆案落魄侦探各种天然拥有悬疑气质元素融合,这很具有独立精神,但是处理方式有一点点在意料之中了,

7,片子在16年已经拍摄完毕,那剧本定稿应该推算到14年,14年的编剧团队肯定没有想到这些元素大家已经看腻了,狗13是五年前作品,但故事构架小,家庭内部,更容易触动人心,

8,摄影,配乐,美术,都在上乘品质,除了故事本身,

9,演员基本都在线,能素颜妆禁得起大荧幕大特写中长焦拍摄的演员不多,

10,我很期待流出无龙标版本,导演剪辑版,

导演说自己拍了一部纪录片,其实他是无奈的,社会题材的纪录片如果用上帝视角来拍的话,大家应该看不到这朵火烧云,

11,冠希哥用声音出演了一位可以复原照片的私家侦探,我丢你老母编剧还挺黑色幽默,

12,娄导好像很喜欢让某种特定关系的人物一起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这样关系才能畸形稳定,没有一起杀过人的情人不是好哥们,

13,三星半,半星给曾经的电影演员希望之星,陈冠希,

更新——————————

很多朋友说,

你知道娄烨拍这个敏感题材过审有多么不容易么?

我知道啊,我特别知道,也特别钦佩娄烨坚持在表达现今社会的另一面,

可单这部片子,

你要一直这么问我,

那你知道蔡徐坤打篮球有多努力么?

 短评

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理想破灭之后的野蛮生长。片中还暗藏着一个观点,我们终于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娄烨依然保持了他的气质,这一部则有些犀利与生猛,对当下的关注,对发展的贴切描述,且照旧混杂了太多个人情绪,手持晃动与特写,是我最爱的娄烨的部分。井柏然变化也很明显。不过,陈冠希被剪成画外音了都,厉害。狗血奇情故事会,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最后的时代感还是很厉害,已逝去。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预期过高了,冼村事件只是一个开场背景,不是真实的凶杀故事发生地;口播新闻的质感太假,一个富商的回归哪里有地方新闻这么报道?加上剪辑跳步,导致一直在出戏。

10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金馬55 很好笑,陳冠希演一個偵探,幫助井柏然調查豔照門。他還有以下台詞:「這個照片不太清楚,我叫人處理一下」,以及「這件事情過去了,沒有人會再記得。」補充:婁燁這個人,對於事情可能沒什麼高深見解,但是他感受力很強,耗盡氣力把自己身體所感受到的東西拍出來,無比誠實又堅毅,無疑是藝術家。

12分钟前
  • 林西拿
  • 还行

我们吃不下马思纯的人真的是永远也吃不下马思纯,这个角色要换成一个有港味的真·少女出演一定出彩,但马思纯?马思纯在这里给我扮什么青春叛逆少女啊!井柏然不错,连痘痘都帅气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比《浮城謎事》更「浮城謎事」。原來宋佳才是「女主角」,演技全程在線,這才是宋佳應該演的電影。婁燁應該拍得更好。

17分钟前
  • 蝙蝠與告別者
  • 推荐

题材很生猛,但故事稀烂。侦查线简直是灾难,艳照门栽赃一个小警察,这什么神仙操作?刑警看到一个人死在面前自己先吓跑,被人当成凶手追,不会亮身份吗?人物状态都是又疯狂又愚蠢,个个作死的样子,这智商就别玩什么官商勾结了。无论视听语言多高级,针砭现实多大胆,连底层的故事和人物逻辑都理不顺,就别谈其他的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金马奖上一无所获了,年度失望电影。

18分钟前
  • 麻绳
  • 较差

杨家栋和林慧那场戏按设定肯定要啪的(用脚想想都知道),井柏然说不干,这家伙毁了电影…

20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豆瓣欠娄烨一个词条;广电欠冠希一个镜头;相对自由;绝对占有.

21分钟前
  • 县城青年
  • 力荐

一部定档在404的电影,中国的导演都是戴着脚镣,但是电影是自由的。

23分钟前
  • 等马尾
  • 还行

刨除一切外在因素不谈,公映版风雨云依旧是一部文本完整自洽、视听水平奇高、观感令人振奋,至少可以排进年度华语前五的工艺杰作。它继承了可以上溯至法国新浪潮时期的手法和精神,以手持、跳切和非线性剪辑,营造出了一个充满情感冲动、联系陆港台三地的感性氛围,与那些精致却空洞的无病呻吟割席分坐。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依稀回想起,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正如娄烨导演自己所说,他的电影一点也不可怕,因为对他而言,制度和时代从来都只是人及其情感的一层层伪装和外衣,只有人本身才是极其具象的爱恨情仇的战场。哪怕几经删改,理念是不可能被妨碍和阉割的,顶多划破几件“衣服”。其中包裹的最简单、最纯粹,甚至黑暗到有点可爱的人性,永远禁得起时间的淬炼和淘洗。

2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作为铁粉觉得可能这是唯一一部不太喜欢的娄烨了。摄影和配乐保持超高水准,魔幻都市一直是娄烨的强项,航拍和城中村都很美。但是剧本...难道不是知音体吗?而且时间线多段割裂反复开展之后,关系和故事凌乱不堪,导致无法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情绪表达大打折扣,只看得到“疯癫”却缺乏理由。部分叙事却过于直白,一场抢方向盘戏让人扶额,真是成也剪辑,败也剪辑。妥协很多:最后的反转也很拖沓且无聊,陈冠希还剪到只剩三秒。问题很多,感觉不是差,而是作为娄烨不应该。本该只属于中国的魔幻主义竟然只剩下“狗血”,恐怕只是字面上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3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这是我爱的娄烨。喜欢这种混杂着的晕眩窒息感。井柏然惊艳。

33分钟前
  • 一土它
  • 力荐

(柏林版)让人不忍苛责的电影。娄烨的作者性或许可归结为一组人因为共享罪恶或秘密形成的粘滞关系,该关系与物候及政治环境同构。这种作者性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当中找到了完美的载体。但在此片杨警官角色的处理上出现了致命的无力。如何让杨警官卷入事件?在叙事上以诸多黑色电影手笔让其陷落,但在视听上却先验地将其纳入罪恶同盟。娄烨电影甚少讨论“观看”与“被看”,而是讨论“同在”,在其标志性场景中(春晚的小舟,风雨云的汽车),人物视线都是不相交的。因此,杨警官前半段一直缺乏说服力,直到关于父亲车祸的暴力回忆浮现,他才签署了与罪人的契约。而这种共同的“体验”离开了物候或政治环境的迷雾,需要更细的笔触去描绘。如何闪回,以什么为依据闪回?以风,以雨,还是以云?这是个问题。

37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是娄烨在不能提之后最具野心、对现实最为关切的作品,不确定这个版本和他心中的理想有多大差距,但摄影剪辑配乐依旧是骇人心魄,披着悬疑惊悚的外衣,终究还是落脚于人性的亲密疏离。经历过的,就算十年也不过浮光掠影,正在经历的,就算一分一秒也痛在人心。中港台的命运牵绊,谁是风谁是云谁又是雨,你们相互好奇又相互嫌弃,你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厌恶,抽丝剥茧又彼此缠绕,剪不断也逃不过。

41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在网络上看的,有些失望。过多的夜景、低照度场面,也许在大银幕上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吧。从头到尾摇摇晃晃地拍摄,匆匆乱乱的组接,颠来倒去的叙事,作为创作者个人的风格或爱好也无可非议;不过不顾逻辑地展示一群坏人恶事,却又缺少理性的、情怀的剖析与思考,则很难使观众满意和认同。拍摄于16年,据说删改剪辑了N遍,因此仅靠现在公映的版本去评价此片,也似乎是不准确的。

4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娄烨,忠于自己,忠于电影。@金马影展

50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姜紫成点燃黑心的火,流下狐悲的泪;唐奕杰踮起权欲的脚,堕入地狱的门。阿云谢幕收到宿命的花束,林慧出阁跌到灾晦的坑地。那花是通往富贵的邀请,还是沉入寒江的先讯;那坑是平地高楼的征兆,还是万丈深渊的指引。时代弄潮里,没人记得清。记忆压块报废,情爱借发还魂,只记得此情不渝,被悠悠唱起。

5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这部电影完全靠娄烨导演存在感极强的美学风格撑着,对他来说,肯定是所有主创都在为他的影像风格服务,以致于可以放弃悬念,放弃人物,放弃侦破的过程,就连最终想表达的主题都是站不住脚的,一切都在为娄烨式的影像风格服务,这种影像已经强大到让很多人可以原谅一切不完美,因为他是生猛的,独特的,独一无二的。虽然是一个类型化极强的狗血故事,保持着娄烨这些年一贯的天涯贴吧风格,但很多人并不会用类型片的标准来衡量它,所以那些剧作的缺点都可以视而不见,而是把它当成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然后就觉得它完美了。只能说,这样的电影只能给中国人看,一旦脱离了脚下这片土地,它在类型和作者化上的优缺点撕扯就很明显了。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婁燁版本Chinatown

56分钟前
  • 杜鵑
  • 力荐

开头不错,题材也确实难得,可还是喜欢不起来。从头到尾都是声嘶力竭的五角撕,人物深度和反应都是《故事会》级别的。这剧情其实跟官商勾结没关系,跟城中村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谓“社会关怀”不过是个噱头。娄烨和贾樟柯一样,都是不及格的类型片爱好者,擅长拿文艺范儿来遮羞。不一样的是贾樟柯没什么经营影像的天分,而娄烨的镜头语言更为丰富多变,但无节制的晃动、失焦和浓艳的色调还是暴露出了文青那颗不肯安分的心,离真正的作者性还有段距离。

60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