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风云

HD

主演:马龙·白兰度,卡尔·莫尔登,李·科布,罗德·斯泰格尔,Pat Henning,爱娃·玛丽·森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5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码头风云 剧照 NO.1码头风云 剧照 NO.2码头风云 剧照 NO.3码头风云 剧照 NO.4码头风云 剧照 NO.5码头风云 剧照 NO.6码头风云 剧照 NO.13码头风云 剧照 NO.14码头风云 剧照 NO.15码头风云 剧照 NO.16码头风云 剧照 NO.17码头风云 剧照 NO.18码头风云 剧照 NO.19码头风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码头风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纽约港的码头上,以约翰尼为首的黑社会势力无情地压迫着码头工人们。曾经是拳击手的特里(马龙·白兰度 Marlon Brando 饰)来到码头为约翰尼工作。他的朋友乔伊因为向犯罪委员会揭发约翰尼等人的罪行,被其手下,也是特里的哥哥查理从楼顶上推下摔死。乔伊的妹妹伊迪(爱娃·玛丽·森特 Eva Marie Saint 饰)发誓要为哥哥复仇,与教区牧师巴里神父一起展开调查。知情人都不敢出面告发。特里也目睹了乔伊被害的经过,虽然同情伊迪的遭遇,想要帮她逃离黑社会的迫害,但他没有告发哥哥的罪行。在与伊迪的接触中,两人渐渐产生感情。当伊迪得知他是杀害哥哥的帮凶,她拒绝了他。之后哥哥也为了救特里而被约翰尼杀害。无数罪恶的事件让特里决心去揭发约翰尼的罪行。在码头上他被约翰尼的手下打成重伤,神父和伊迪赶来支持他,一直沉默的码头工人们也觉醒了,他们团结在一起,为了正义抗争。  本片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剧本、最佳男主角等8项大奖。飞出个未来第十一季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 第二季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牙买加旅店小厨娘的少主夫君天机之九幽业火捉迷藏2021寻找薇薇安·迈尔辛普森一家第二十七季赤胆情悄悄跟着我铁甲衣2浴血奋战拯救圣诞记布朗夫人的儿子们圣诞特辑奔跑吧第二季蜜月岛猫头鹰的哭泣悲惨世界2012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七季妖魂夜船棒球少女骊歌行霹雳娇娃狂怒手足情深19922023北京卫视跨年之夜见证·发现之旅:楚墓魅印摇曳百合暑假时光+半条棉被贝尔吉卡李三枪十三号星期五5又见仲夏夜之星动态漫画·我靠签到逆天改命又是努力的一天呢

 长篇影评

 1 ) 更能打动人心的黑白电影

相对于现在的特效片来说,我更喜欢黑白电影,总觉得黑白电影更能用剧情和演技打动人心。《码头风云》反映了50年代初期纽约码头各种势力互相斗争, 讲述了码头工人特里能够站出来指证工会上层盘剥、残害工人罪行的故事,影片真实的反映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觉醒和斗争,看得人很心酸,黑白色的画面让剧情更显凄凉阴冷。而马龙·白兰度的表演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不动声色的把握住了特里良心的反省和自责,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等等复杂的情绪。

 2 ) 英雄泻出纵横才

有种理论认为电影是不需要演员的,因为电影是声光的艺术,与表演无关,导演可以完成他想要的作品并且他真正需要的是他的摄影师、布光师、剪辑师等,而不是一个或两个念台词的、做动作的“演员”。演员的表演只是素材,跟道具一样,某个演员或许把一段戏演得很好,但在剪辑师的剪下,他可能只把演员的表演中不相连的一两秒剪下,于是演员自以为的表演不文一名。

对于我,暂且还学不会看电影的人,这样的理论基本可以滤过,因为那是创作人员的事,一个观众只是看到结果。

昨天晚上把伊利亚·卡赞的《码头风云》看完的结果,是今天下午回忆起来,我依然对马龙·白兰度充满无限敬仰,这部片子有多么经典,它获得的那些奖项已经告诉我们(虽然偶尔那些奖项代表不了什么,只是偶尔),但我首先想起的还是马龙·白兰度在电影中的,你知道的,一切。
电影或许不需要演员,但电影需要伟大的演员,需要一个特写上去,你就知道这是那个人物此刻的、应有的表情。白兰度不是那种老派的好莱坞男星,他的表演有着与众不同的生动。
在《码头风云》里,白兰度演出了一个从混混逐渐成为英雄的过程。与女主角沿街走的那段和酒店里的表演自然动人,不羁、散漫、专注、认真。在大街上用的是中景,一个不短的镜头,白兰度耸耸肩,从地下捡起女主角的手套,坐在秋千上,“我不喜欢郊区,我怕蟋蟀”,又把手套很自然地戴在手上,用另一只手从口袋里拿出口香糖,咬一截,再咬一截。这是他遇上生命中第一件美好的事时的冲动,充满魅力。
在酒馆里则先用近景,然后逐渐变成白兰度的特写,所以我们得以看清他细腻的表情,配合着肢体动作,一开始是欢愉的,当话题逐渐改变,深入到他不想触及的内容时,他开始变得烦恼,甚至开始了一贯的自责。女主角站起离开后,他挠额头的动作着实让我惊喜。
当然,在车里与哥哥的对话则是毫无疑问的经典,两人的表演都感人至深,而白兰度说出“我本来可以往上爬,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竞争者,我本来可以出人头地,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是一个没用的混蛋”时,我记得车外街灯的光一下下从他脸上打过。

整部影片有着符合它名声的流畅和动人,紧凑的剧情就没必要复述了,人物形象完整,我想说,它绝对值得看。

 3 ) 洗白的技巧

卡赞想给自己洗白,拍了《码头风云》。

陈凯歌想给自己洗白,拍了《搜索》。

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洗白的技巧多么重要……

-

戏里的道具很出彩。

除了意外抢戏的那只手套,「鸽子」和「大衣」的设计也是影史经典了。

「鸽子」第一次出场就非常融洽,把 Joey 赚到了天台。这个计谋非常严谨:Joey 知道自己有生命危险,不敢出楼,所以用他最喜欢的鸽子,把他骗到不用他出楼的楼顶鸽笼旁,再把他从高楼推下,简直天衣无缝。

镜头语言上的信息展露顺序如此精心,加上「鸽子」在英语里对「告密者」的隐喻,我感觉这场戏已经把鸽子用尽了,没想到后面还能接着出现,还能再次升华。

我写过一个戏,戏里的小主人公因为他照顾的一窝奶猫被坏孩子折磨至死,兼被掀起失去亲人之痛,而暴走。

当时我竟然还没有看过《码头风云》。

「大衣」的戏只有两场,让人想起《西线无战事》里的那双靴子,斯皮尔伯格那匹《战马》——它们在不同的主人间流转,仿佛它们是死神本身。

-

神父最高光的时刻是杜根死后。(忽然想起「忍死须臾待杜根」……)

他激情传道,解释着 crucify 的真意。其实他当时就在被 crucify,而且完事之后,他就升往天空了。

-

影片中对工会的抨击,我毫不赞同。它的辩驳其实经不起严谨的推敲。要了解接近真实的美国码头工会生活,《火线》第二季大概才是最好的虚构作品。

但即便我对《码头风云》的意识形态完全反对,仍不能否认它是这样杰出的一部佳作。

 4 ) 额

一场是著名的出租车后座那场(马丁•斯科塞斯在《愤怒的公牛》里直接引用了这一段) 正如马丁•斯科塞斯在CC影碟花絮访谈中所说的,卡赞的《码头风云》之于美国电影就如同罗伯特•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于意大利电影。《码头风云》故事本身所蕴含的道德思辨色彩与当时流行的“黑色电影”相比,似乎多了一层对群体价值观的探讨。“黑色电影”往往聚焦于主人公的个体道德选择困境,《码头风云》则将个体困惑进行了一次辐射。对抗黑势力工会成功也不该只归功于主人公的单枪匹马,而是依靠码头工人的集体觉醒、共同抗争。 《码头风云》被普遍看做是卡赞为自己辩护的作品。1938至1975年间,美国众议院成立调查委员会--反美活动委员会,从事反共产主义调查。在影片拍摄前不久,卡赞刚刚在委员会作证,指证了几个与共产党有牵连的同事。“告密者”是卡赞一生无法卸下的道德重负,在《码头风云》中,他有意用特里这个角色来澄清自己只是一时受到“黑帮”蛊惑、利用。电影中一个工会老板说“你背叛了我们,特里”,特里则回答他“我现在就站在这儿,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欺骗自己,而自己却不知道”。在这儿,特里成了“告密者”,他也受到了排挤,但很快,他却成为了道德觉醒的象征。在影片结尾处,特里在与约翰尼的较量中尽管倒下了,却换来了工人们的团结,他们终于有勇气对工会说“不”了。虽然卡赞在《码头风云》中力图为自己的告密行为进行辩护,但我们仍然发现他的辩词是矛盾的。《码头风云》中的正义势力是工人阶级,邪恶势力则是贪图利益的资产阶级。作为曾经左翼战线的代表,卡赞还不能那么轻易地和自己的过去说再见。所以《码头风云》对于卡赞是矛盾的,在他之后的《登龙一梦》、《美国、美国》等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这种矛盾性。《码头风云》的力量大部分来自于它的“攻击性”。影片在纽约实地拍摄,那年冬天异常寒冷,我们在电影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人物说话时呼出的白气,而影片中大量群众演员也是使用的真实的码头工人来扮演。卡赞试图用“真实”来向“虚伪”发动进攻,这是他面对告密指控的一次反攻,为自己辩护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揭穿那些批评他的评论家们的“虚伪”。

 5 ) 令人产生劳动的同感者

(文章摘录自罗兰-巴特《神话修辞学》)

卡赞(Kazan)的影片《码头风云》是个神话制作的好例子。大家毫无疑问都知道它表现了一位英俊的码头工人(马龙.白兰度饰) ,懒散,且有点儿粗暴,其责任感(信念)因爱情和教会(以精悍的神甫面目、斯佩尔曼的风格样式呈现)而逐渐激发出来。这种信念的萌发因与清除行为不轨、充满欺诈的工会这一事件同时发生,且似乎促使码头工人反抗某些剥削者,就令人暗想这是不是一部“具有革命干劲的影片一部左派”影片,意在向美国观众揭示工人问题。

这实际上再次涉及预防受真相影响的问题,我在讨论其他美国电影时,已指明过这种完全新式的技巧:我们把资方的剥削活动转移到一小撮恶棍身上,经由这公开表明了的小恶,像一个细微而又难看的脓疱那样被集中关注,却暂时忽视了真正的恶,我们不去点出它的名称,我们将它消除了。

不过,只需客观地描述卡赞电影的“角色”,就足以毫无争议地确定其制造神话的能力。无产阶级在此被构织成一群懦弱者的形象,屈从于奴役,他们对自身所处的这般状态很清楚,却没有勇气去挣脱它;资本主义国家与绝对的公正混同了,它是反抗犯罪和剥削的唯一可能的依靠:工人要是能上达到国家及其警察局和调查委员会,他就得救了。至于教会在炫耀的现代风格的外表下,只不过是工人根本性的苦难与国家一资方家长式的权威之间的一股调停力量而已。再说,所有这些对公正与信念的微小而强烈的愿望最终都很快平缓下来了,消解于效果良好的等级秩序的大稳定性内,其中工人劳作,资方袖手而观,神甫为双方各司其职而祝福。

另外,恰是结局流露了影片的真意,就在许多人以为卡赞巧妙地留下进步主义印迹之机:我们在最后一组镜头中看到白兰度以超凡的努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信念的好工人,来到正等着他的资方面前。而这老板明显是漫画式的形象,人们说:看,卡赞是如何恶毒地丑化资本家的。这儿是运用布莱希特提出的揭露神话制造(demystification)方法的最,佳场合并检验我们从影片一开始就从主角得出的相互粘连的结果。在我们眼里,白兰度是位真实的英雄,尽管有缺陷,还是赢得了观众的心,这是与观众的参与、呼应有关的,没有这点的话,我们一般不愿观看只是还过得去的表演。这位英雄重新发现了自身的责任感和勇气,此时他愈发强大、有力,虽是负了伤,精疲力竭,仍然不屈不挠,朝资本家走去,而后者将恢复他的工作。我们的共通感就无限制地勃发了,我们不假思索地完全与这位 新基督融为一体,我们毫无保留地分担了他所受的苦难。不过,白兰度痛苦而崇高的担当精神其实却是引向对永远不变的资方地位的被动确认(尽管用了种种漫画式的讽刺手法,给我们编织而成的,还是重返等级秩序;与白兰度、码头工人、全美国工人一起,我们以胜利和宽慰之感,将自身放回到资本家权势的执掌之中,此时刻画资方权势的腐朽外表,已不会再有什么效用了:我们早已被与这位码头工人命运的共通感捕捉住了,他重新寻获社会公正的意义,只是为了向它表示敬意,并将这意义作为礼物馈赠给美国资本家。

正如我们所见的,恰是这种剧场现场的参与特性,客观上使之成为神话制作的情节。我们一开始就受到调教要喜爱白兰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批评他,甚至也不再意识到他事实上的愚蠢。我们知道,正是为了消除这种机理的危险,布莱希特才提出了角色的间离方法。布莱希特或会要求白兰度展现其单纯和轻信,使我们懂得尽管对其不幸抱有同情之感,但搞清楚不幸的原因及消除不幸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用如此说法归结卡赞的错误:应多对白兰度本人作出评价,而对资本家则少作判断。因为我们更多地期待受苦者反抗,而不是盼着对虐待者作讽刺漫画式的描绘。

 6 ) 良心的代价

       有那么一些电影,当你一次又一次地观看它时,仍然能从中发现新的惊喜,也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观看卡赞1954年的名作《码头风云》了,但在美国最著名的艺术电影DVD发行商criterion collection于近期发行全新修复版的《码头风云》时,我还是激动不已。这次修复版本,CC一口气推出了1.66:1、1.85:1、4:3三个版本,让影迷从宽银幕、景深等不同角度全方面再次感受经典的魅力。

    《码头风云》讲的是一个关于“良心”的故事。在这个根据真实新闻报道改编而成的电影中,我们能看到此前从未在美国电影中出现过的那种极端现实风格。正如马丁•斯科塞斯在CC影碟花絮访谈中所说的,卡赞的《码头风云》之于美国电影就如同罗伯特•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于意大利电影。《码头风云》故事本身所蕴含的道德思辨色彩与当时流行的“黑色电影”相比,似乎多了一层对群体价值观的探讨。“黑色电影”往往聚焦于主人公的个体道德选择困境,《码头风云》则将个体困惑进行了一次辐射。对抗黑势力工会成功也不该只归功于主人公的单枪匹马,而是依靠码头工人的集体觉醒、共同抗争。卡赞将“黑色电影”的气质灌注到这部带有明显社会批判性质的电影中,在追求戏剧化的表达效果与以写实突出真实的诉求之间,卡赞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码头工人推翻黑暗工会的故事主线本身就架构了一个外在矛盾对立模式,卡赞在以此为主线的同时又将主人公特里•马洛依自身的道德良知觉醒及与艾娃饰演的伊迪间的爱情故事演变为影片内在的情感张力,使得叙事高潮迭起、千回百转。

    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落魄拳击手特里因为哥哥查理的关系,无意间成为了工会腐败老板约翰尼的杀人帮凶。在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从一群工会腐败分子中走出来的特里。他年轻、有力量,丝毫不同于那些阴险、肥胖的黑帮成员。可是在影片开始的短暂光明之后,场景迅速由码头的开阔转向了工人住宿区那黑暗的小巷。在影片开始的这个犯罪段落中,楼房护栏与楼梯投射下的一道道阴影与站在楼顶的犯罪分子的剪影交叉剪辑,摄影机的角度极端倾斜,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更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刚刚那个年轻人充当了这场谋杀的帮凶,可怜的是,他还被欺骗了,“我以为他们只是想教训他一下”。伊迪哥哥的死亡让特里成为了关键证人,此刻影片正式进入到以“良心”为主题的部分。他会爱上伊迪,见证黑帮的残忍,他会最终觉醒,选择成为一个“告密者”吗?
    
    特里在影片中反复转换两种身份:“叫花子”和“告密者”。当他为黑帮服务时,他们叫他“叫花子”,当他选择出庭作证时,又被称为“告密者”。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特里的生活时刻都被他人的选择所左右。在当拳击手时因黑帮利益故意输掉比赛,现在又因为哥哥的缘故,无法说出事实的真相。在《码头风云》中,卡赞使用了无数的景框构图来表现主人公被禁锢的生活状态,码头的铁栅栏、屋顶的鸽子笼、教堂的玻璃窗,甚至酒吧里拥挤的人群。主人公被控制、被操作,他想进行选择,可是现在却无能为力。能帮助他真正走出困境的是三个人:伊迪、哥哥查理和牧师。

    对于伊迪,特里是有赎罪意识的,但这种赎罪意识转化为爱情的老套剧情在如今看来实在是缺乏说服力。但卡赞和白兰度,他们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男女主人公初次有互动的场景中,我们看到了码头工人被黑帮工会玩弄于鼓掌之间,他们甚至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尊严。这时,伊迪作为一个弱女子,选择挺身而出,让特里看到了自己所不具备的一种勇气。在非常关键的两场戏:教堂外、酒吧里,则让特里完成了从赎罪到爱情再到自我救赎的转变。如果说在教堂外特里的搭讪还只是普通男女之间的互相吸引,那么酒吧里的谈话则让我们明白,这是两位都饱受良心所困,却做出相反选择的人。在影片中的某一处,伊迪苍白的面孔与头发被置于银幕右上角的某处,而特里则在下方的中间,就好像一个守护天使正在他的头顶盘旋。伊迪与特里的爱情在影片中被描绘为某种道德互补的结果。但在观众看来,却更像是白兰度一次性魅力的展示。在教堂外的那场戏中,特里对伊迪的纠缠是这种性魅力的直接表现,伊迪对特里的“一见钟情”也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性吸引力。虽然《码头风云》对这点的挖掘远不及卡赞之后与白兰度合作的《欲望号街车》,但在后面特里用暴力砸烂伊迪家房门时,我们恍惚间会发现《欲望号街车》中白兰度与费雯丽的影子。

    特里与哥哥查理之间有着最动人的亲情关系。这要归功于白兰度杰出的表演才能。在影片中我们并没有进入到特里的家庭中,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家庭背景。而查理在影片前半段对于特里来说是毁灭的象征,他利用了特里对他的信任,让他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在后半段,查理则是救赎的象征。在《码头风云》我最喜欢的两场戏都是关于查理的。一场是著名的出租车后座那场(马丁•斯科塞斯在《愤怒的公牛》里直接引用了这一段)查理受黑帮老大之命来劝特里“回头是岸”,甚至不惜拔出手枪来威胁自己的弟弟,但这一幕不是暴力的、激烈的,卡赞把它变成了全片最温柔的场景之一。我们看到了查理与特里脸上的表情,在昏暗的路灯的映照下是那么的痛苦,充满忧愁。白兰度缓缓叙述着自己被扼杀的梦想“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拳击手”,他如抚摸爱人脸庞般将手放在他哥哥指向他的手枪上,然后慢慢推开,“哦,查理!”“谁还能用责备而充满爱意和忧伤的语气来表达他深深的痛苦呢?”(卡赞语)这绝对是电影史上最让人感动的场景之一,两兄弟在哀悼他们逝去的爱。在这之后,在灯光明亮之处,特里下了车,但查理继续呆在了车上,出租车在街角转弯,驶向了茫茫黑夜之中。在特里发现查理被害的那场戏中,远处的大卡车闪烁着耀眼的车灯向特里呼啸而来,这时伊迪出现在了灯光中,她的到来拯救了特里,他们躲过了被卡车碾压的危险,在卡车远去后,小巷本该重新回到黑暗中去,但一束微光却照亮了特里前面,那里挂着查理的尸体。

    牧师是拯救特里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作为灵魂的拯救者,在一个反抗者被蓄意砸死在船舱里时,特里听到了牧师极具鼓动性的演说。牧师的形象在电影中更像是一个工人阶级的领袖,他是黑帮势力最坚定的反对者,同时他又对工人们不团结感到愤怒,企图以他的力量团结工人对抗黑暗势力。在影片中的一个场景里,特里去找牧师坦白时,牧师却让他去找另一位牧师,但当特里说是关于伊迪哥哥死亡的事时,牧师马上说“孩子,我想我们应该谈谈”。这个牧师形象具有鲜明的左翼色彩,虽然《码头风云》中“觉醒的告密者”是影片中心,但我们仍不能回避其中的阶级斗争主题。

    《码头风云》被普遍看做是卡赞为自己辩护的作品。1938至1975年间,美国众议院成立调查委员会--反美活动委员会,从事反共产主义调查。在影片拍摄前不久,卡赞刚刚在委员会作证,指证了几个与共产党有牵连的同事。“告密者”是卡赞一生无法卸下的道德重负,在《码头风云》中,他有意用特里这个角色来澄清自己只是一时受到“黑帮”蛊惑、利用。电影中一个工会老板说“你背叛了我们,特里”,特里则回答他“我现在就站在这儿,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欺骗自己,而自己却不知道”。在这儿,特里成了“告密者”,他也受到了排挤,但很快,他却成为了道德觉醒的象征。在影片结尾处,特里在与约翰尼的较量中尽管倒下了,却换来了工人们的团结,他们终于有勇气对工会说“不”了。虽然卡赞在《码头风云》中力图为自己的告密行为进行辩护,但我们仍然发现他的辩词是矛盾的。《码头风云》中的正义势力是工人阶级,邪恶势力则是贪图利益的资产阶级。作为曾经左翼战线的代表,卡赞还不能那么轻易地和自己的过去说再见。所以《码头风云》对于卡赞是矛盾的,在他之后的《登龙一梦》、《美国、美国》等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这种矛盾性。《码头风云》的力量大部分来自于它的“攻击性”。影片在纽约实地拍摄,那年冬天异常寒冷,我们在电影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人物说话时呼出的白气,而影片中大量群众演员也是使用的真实的码头工人来扮演。卡赞试图用“真实”来向“虚伪”发动进攻,这是他面对告密指控的一次反攻,为自己辩护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揭穿那些批评他的评论家们的“虚伪”。

    在《码头风云》中,特里的“良心”主题也是与“自由”主题相关联的。如果我们抛开那段电影史上著名的公案,我们会发现特里身上还暗含着更加激动人心的东西。“良心”只是影片呈现出的一面,另一面的“自由”则需观众自己发掘。影片中特里多次来到伊迪哥哥被害的屋顶,那里养着一群鸽子。特里常常坐在屋顶发呆,鸽子是他受困生活中仅有的那一抹关于自由的色彩,而屋顶密布的铁丝网似乎也在提醒着观众特里与鸽子的相似之处。你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顶楼特里与伊迪那些动人的对话,看似是关于鸽子的,但如果把鸽子换成是他自己也未尝不可。在马龙•白兰度伟大的演技中,特里的出现“永远改变了美国电影的表演”,之前好莱坞所追求的那种夸张搞笑的演技风格在《码头风云》里荡然无存,我们看到了某种更具生命力的表演方式。白兰度面对镜头时的那些标志性的小动作向观众传达着复杂的情感信息。在特里与伊迪在教堂外的那场戏中,伊迪不小心弄掉了自己的一只手套,特里捡起了它,并在不经意间将这只手套戴在了自己手上。谈《码头风云》就不能不谈白兰度的表演,在卡赞的电影里,我们见证了一位伟大巨星的冉冉升起。

    《码头风云》能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它粗粝的纪实感;在于它对“黑色电影”传统的继承;也在于白兰度的伟大表演;更在于卡赞对于“良心”选择问题的内在矛盾性。不管是负罪感还是某种仇恨情绪,总之,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卡赞完成了这部留名影史的杰作,用电影中特里那句经典台词来形容卡赞再合适不过了,“良心,那玩意能把你逼疯”。

 短评

本片别名一定是《无产阶级之惩戒》..对白和人物塑造还成,但镜头语言没多大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个人意识的觉醒与反抗,不过工会等于黑帮的概念还是过于简单了吧。白兰度的表演在好莱坞真是自成一派,

8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城乡结合部青年民工的窘迫遭遇

1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摄影光照效果太赞了,继《第三人》后让我觉得拍得很美的黑白片,配乐很赞,和某部很相似,暂时想不起来。出头鸟很危险,最佳策略是先私底下发展群众基础,而发展群众基础可以利用和善的公众人物或是悲女子等人物来团结大众。信仰与利益的交战、个人与集体的冲突。逃避责任就是装的和别人一模一样。

1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B】当年的主旋律电影,尤其是神父的角色,简直高大全伟光正,看得到后世许多励志片的影子。一部片子居然提名了三个奥斯卡男配角!吓尿!

1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电影紧凑的剧情和节奏几乎毫无赘余,大放异彩的配乐令人心颤,人物内心的悲壮和觉醒仿佛一支利箭穿透屏幕,戳中观众的心窝和泪腺,也许需要一支烟才能平复自己无法控制的复杂情绪。在黑白色庄重的画面里,这部电影让年轻的马龙·白兰度散发出令人着迷的魅力,而后一直铭记于心。

20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确认不喜欢伊利亚卡赞,意识形态还敢更浓点么?女主的长相完全不是黄金时代审美的标准,不过我很喜欢;最后李克布那个单手伸指威胁人的动作瞬间穿越到十二怒汉去了@_@......

23分钟前
  • RIC
  • 还行

写实风格,外景拍摄,马龙白兰度方法派范本,黑名单事件,告密者的辩护。阿瑟·米勒退出之后,舒伯格的新剧本表现出对纽约港和天主教势力的强烈批评,而卡赞将30年代心理影片遗风融为了社会问题剧中的人性深度。有学者认为本片带有麦卡锡主义与无意识法西斯主义痕迹。

2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3.5。男主矛盾的外因设置可看性强,构图和运镜也漂亮。腥味四溢的码头腐化了人心,生计为上的愚懦观念颠倒了黑白,临终干架之前后,旁观者从静默、骚动到抵触的转念递进太秒速,以站位一边倒的符号化表达也浅了些。如果砍掉正三观结尾,如果没有神父一角,或许就是教父成长记了。

3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一个资产阶级导演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反思与控诉,代表了该阶级内思想先进分子的觉醒。Marlon Brando将一个无产阶级群众面对强权时的表现表演得令人信服而更有阶级力度。

35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白兰度的表演是伟大的:电影一开始,角色任由等同黑帮的工会摆布,带着奄奄一息甚至阴柔的气质;但后来,不管是女孩、上帝还是工人应该夺回力量的真理拯救了他,整个人连眼神都恢复了神采,就算被打到趴下,也能再抬起头。很难相信这竟然是和米勒的萨勒姆女巫直接对话的作品,两位大师有些不可思议哈

4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故事简单破烂不惊 看着在有意的放大表演 各种细节各种貌似临场

42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一只鸽子停在天台上,孤单、沉默的望着天空。我也站在天台上,孤单、沉默的望着天空。如果我们早知道自己都是被啄食的猎物,你会拍打翅膀,我也会挥动拳头,不再沉默。

46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工人们只需要一个被打得快死了还是站起来走向工厂的领导者,然后他们就能用脚投票完成剩下的所有反抗。但先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47分钟前
  • 雁城
  • 推荐

白兰度经典的“捡手套”即兴表演非常棒,看出来Eva刚开始被白兰度的表演吓住了。这么结尾有点猎奇啊,怎么像成功版的Breathless。影片对环境的交代不及格,到结尾才大概知道几个地点间的空间关系。卡赞总有浓浓的棚拍感。

5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万恶的资本主义政府下的工会是腐朽的、落后的,工人是愚昧的、冷漠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3.5星

52分钟前
  • 皆空
  • 还行

Impeccably shot and acted. Don't like the ending and Bernstein's music is overbearing.

57分钟前
  • 飘飘然
  • 还行

1955奥斯卡最佳影片。1.马龙首获影帝之作,虽影响力不及欲望号,但表演更为自然写实。2.卡赞拍此片,目的是给黑名单告密行为辩白。3.车内兄弟的经典对话场景,"用责备而充满爱意和忧伤的语气来表达他深深的痛苦",明灭的光线则似内心挣扎的具象化。4.背叛与良心,乌合之众,鸽子笼,配乐大赞。(8.5/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马龙·白兰度的方法派演技,从男孩到男人的过程,我竟然很神奇的联想到【神枪手之死】中的凯西·阿弗莱克。★★★★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白兰度的眉毛修得太精致了好吗~~违和感简直不能更强。集体觉醒动机不够充分,过于理想化,节奏拖沓,拙见,属于当今一年能出几十部的电影。t100

1小时前
  • Ada的B计划
  • 还行

个人意识和良心的觉醒,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抗罪恶强权;马龙·白兰度在车里反问哥哥当年拳击比赛的黑幕那场戏真是有力度,“我本可以成名,不会沦落到这地步”;白兰度表演松弛,道德焦虑拿捏得好,配角各种熟脸。

1小时前
  • 穿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