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HD中字

主演:安德斯·丹尼尔森·李,乔纳斯·斯特兰德·格利,乔恩·奥伊登,玛丽亚·波克,托尔比约恩·哈尔,乌里克·汉森·多维根,托恩·丹尼尔森,安尼克·冯·德·利佩,拉尔斯·阿兰兹-汉森,爱因德·伊恩沃德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2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3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4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5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6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3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4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5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6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7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8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19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挪威 7·22 爆炸枪击案》中,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电影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菲利普船长》《93 航班》)讲述了挪威最致命的恐怖袭击之后发生的真实故事。2011 年 7 月 22 日,一名极右翼极端分子在奥斯陆引爆了一枚汽车炸弹,随后在一个青少年领袖训练营发动大规模枪击,造成 77 人死亡。《挪威 7·22 爆炸枪击案》从一位幸存者的身体和情感历程视角描绘了这个国家的治愈与和解之路。幸福婚姻21忌外来媳妇本地郎11史上最糟糕的室友真爱如心吸血鬼的颤抖生育纪事记得15诈团圆出租屋的女人大小姐才不会玩格斗游戏陪审十二人死圈2018物怪铁血守护者读心人第四季阿有正传放映爱地狱之夜资金源强夺猪头逛大街2最后的死刑毛驴上树腐男子高校生活清宫秘档极速前进第二十六季求别毁:雾山夺藏阿迪普鲁什国土安全第六季碧罗雪山松江教父工薪族楚汉志神奇药丸重庆美丽的灾难情定少林寺杀手情人2000那年夏天不良教育妙警贼探第三季盐与火糖耳朵摆动曼谷之夜2016

 长篇影评

 1 ) 视听语言满分,洗脑也满分,一堆哭的先了解下背景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80年代,挪威政府以刚刚过半的政府投票,民间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废死

强行白左新标杆,高层白左风最激进的就是挪威。

截止到2020年,550万人口的挪威接受了接近6万的难民,是难民啊,不是合法移民

合法移民要求往往要博士以上,难民基本肉身翻过去就完了。

看看德国白左被QJ,对警察冤枉是本国男性做的

德国议员女儿都被干掉了,还是公开原谅难民的凶手

因为不这么做,被控制风向的媒体不会报道,白左激进上位的权势也没有了。

电影,凭空而来,合法移民占比百分之1的土耳其裔控诉占比过9成的原住民01年到07年间发生了针对土耳其裔的10起袭击。看看这个比例,试试换过来拍有没有可能获得投资。

说白了就是欧洲高层用底层利益来搞白左。

而这个凶手的策略跟逻辑反而是最好的,也是最理智的,没有对平民造成大量伤害。

底层的难民逃过了发达国家没有错,人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他们知道当难民可以转正才会大量涌入挪威,其中造成治安事件是正常现象。

反对难民的本国底层也没有错,祖先留下的强大遗产让底层后代可以成为物质生活最幸福的人类最强底层,反对是人之常情。

错在哪?错在高层的白左杀人不见血,收益他们要,风险本国底层担。强行颁布一系列白左政策教育,洗脑底层,自己上位。

这个凶手十分理智,没有被白左高层转移矛盾,去针对底层合法移民或者非法移民。不然就是电影美国X档案,又或者是新西兰针对合法移民的大型真人CS。

选择直接把白左高层的继承人一锅端,用自己的生命献身,要求对自己判死。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结果他还是输了,白左的高层为了权势,连合法杀他都不敢,还要用他做样板来宣传。

他已经输了,在此一战后,大量西欧的高层加强了大量安保,底层的治安形势恶化,还要被继续喂食白左。之后的新西兰真人CS估计就是加强了洗脑跟高层完全消失了。

 2 ) 欧洲是谁的欧洲?————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22 July

马克思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精英的子孙、多元化——右翼要夺回欧洲,组建圣殿骑士团。驱逐穆斯林。这部电影反应欧洲的多元和政治正确也正在消灭欧洲原生民族。

欧洲,特别是北欧,对于性开放、同性恋、大麻,还有对移民的接纳,正在让右翼保守主义陷入一种难以接受的境地。特别是巨大的多个民族的进入,让欧洲正在经历“五胡乱华”。

当然,这是自由开放的社会,欧洲会经历很多末日宿命式的阵痛。

十字军是又一个新的潮流。东西方的碰撞也许会在欧洲制造更多苦难。

 3 ) 77死,151人伤,凶手却只判了21年

我们将到处追击恐怖分子,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在机场抓到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看完《7月22日》是件挺艰难的事儿,因为内心总有股子激愤萦绕。

尤其是在看完导演“良苦用心”营造的前30分钟屠杀戏后。

心里就有股劲儿绷着。

爆炸还只是震撼的话,那屠杀就彻底令人暴怒

之后,每当看见凶徒那一脸小人得志的卑劣嘴脸,每当看见受害者痛苦地恢复正常,心中的愤怒便增多一分。

看受害者如此,就想对这孙子上各种古代私刑

而现实中,这人渣居然在监狱里潇洒了七年。

顿时觉得惩罚还是太“温柔”了。我还是喜欢一个快意恩仇、以牙还牙的世界!

22 July

01

恐袭现场

邪恶的虐杀嚎叫

本片是一反“常规”设计的电影,因为我们常理解的“嗨点”在开头,前武后文,最震撼的就在前三十分钟的恐袭复原(当然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也不能在结尾改出个花)。

这一部分恐袭戏,首先得益于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一贯写实的影像风格,直接将观众拉入整个事件当中,从制作炸药,到屠杀青年,整个过程一览无余。

开篇俯拍将观众拉近至事件本身,之后这种俯拍也作为全景视角多次使用

接着依旧手持摄影,偷窥的角度,特别有代入感

时不时的拉近镜头,更能调动观众情绪

拍摄受害者时更是如此,镜头夹杂在人群里,仿佛观众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注视着一切

当然,为了保证全局观,也为了照顾视野,镜头也会时不时地拉远再迁回,但关注点始终在主角身上,不曾远离。

无论是远焦还是近景,视角始终对准一处

而近距离的拍摄下,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生活的真实质感被无限放大。

像烟尘这样细小的点都被刻画

为了之后的正邪交锋,导演在震撼的屠杀环节,就将善恶的对比打造、暗示。

像光影的使用,屠杀者多在暗处,而青年们,多是明处。

光与影,正与邪一目了然

剧情上也有有所对比。

理想与极端,对与错同样可见

而在爆炸和屠杀的一刻,导演的手持功底,牛逼到让人瞬间感受恐袭究竟有多恐怖。

欢迎回到7.22特大恐怖袭击现场

除了导演的功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与恐怖分子的参演者安德斯·丹尼尔森·李的出色演绎。

小哥正经很帅,假如不演变态的话

他在电影前面成功将一名老谋深算、冰冷至极的杀手完美刻画。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冷酷、克制

从制作炸药、调制枪械到写宣言、点燃汽车炸弹、登岛杀人,一步步一丝不苟、毫无纰漏,全部成功实施。

之后即便是爆炸成功,他都不苟一笑。杀人也仅仅是呼喊,没有疯狂、没有喜悦,冷静地像台机器。

冷漠,更多是对生命的蔑视

哪怕被警察逮捕,都还是一脸淡定从容

当然假如仅仅把他当做是“面瘫”表演,那就大错特错了,后来与善良的交锋,更看得出他表演的张力。

02

罪与罚

善良的懦弱反击

前三十岁分钟的恐袭,现实中最终造成77人死亡,151人受伤。

就如同“龟兔赛跑”,当暴恐分子用突然袭击大肆领先时,正义和善如同慢吞的“龟”,虽迟但到。

在后半段,电影详细展现了暴恐事件处理、判决的过程。用两大阵营(正义、邪恶)、三个方向(凶手、幸存小哥、首相)、五个主要人物(凶手、凶手律师、幸存小哥、小哥家属、首相),近乎全景呈现。

电影更多地还是聚焦在凶手和幸存小哥的对比上

但在[7月22日]的后半段,所谓正邪的较量,却以邪恶屡屡占上风,正义最终只能以虚弱呐喊告终。

片中很明显地感受到凶徒占据着主导。

对于他的审判,不是简单的定罪,高度文明的挪威为他配备了律师。律师从职业角度为他脱罪,但凶徒竟多达三次改变想法,影响案件的发展。

从找为新纳粹辩护的律师,接受自己精神病的诊断;到突然要求在法庭发言,审问幸存者;之后竟全部推翻精神病脱罪理由,以刽子手形象出现法庭。

几乎每一次要求都视为一次改变自己地位的主动出击。

就如同一开始策划袭击一样,找律师是在计划内,审问幸存者也是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最后一刽子手形象出现也符合这一切行为的动机:屠杀、法庭发言,都为了宣扬自己的极端主义。

他每一次的嘴角上扬,似乎都在证明他是这场审判角逐最后的赢家

再看看幸存者小哥,与凶徒三次转变相对的是,小哥的一次次手术、拆线;回家后承受不住心灵创伤,野外狂奔;是痛苦地一次次做着康复训练。

与凶徒的轻快对比的是幸存者小哥一直痛苦的脸

再看看凶徒审问时有饮料、披萨吃;为了让自己减少惩罚,把和受害者一样的身份的律师当做例外(又神经质威胁律师)。

太舒坦,太无底线,根本不是所谓的狗屁战士只是垃圾

而当一切尘埃落定,幸存者小哥英勇出席法庭作证,战胜了凶徒所谓的“第三次”袭击,让他获罪(电影中是无期,现实是21年)。

但相比受害者一生的痛楚,凶徒付出的代价真是太小。

尤其是当梳理现实新闻后,发现,这货在监狱中,还是三居室,一个卧室,一个健身室,一个书房,过得比北漂还好时。

尤其是得知他居然控告政府“受到不公正对待”,还获得高达4万美元赔偿金时(待政府上诉)。

尤其是他上法院再行纳粹礼时。 善良、正义赢来的胜利,就看着相当渺小。

我们会战胜你的,可用什么呢?爱吗?

03

谁来保护善良

如何保护善良

看完本片,最大的愤慨,大概就在于受害者要痛苦一辈子,而施虐者则可以在监狱“潇洒”。这难道就很高级了么?

艾尔琳,胃部、手臂、右膝和右腋窝中弹

崔西莉亚在枪击中失去了一只胳膊,肩膀和下巴也中弹,后来子弹打在智齿上,救了她

哈米德被射中左肩、左腿和胸部,被迫截肢

到底该如何对待这些疯狂的渣碎?

不禁想起军事圈的一个段子:1985年,恐怖组织“伊斯兰解放组织”绑架了四名苏联外交官。扬言完成他们的要求,不然就处死全部人质。

最开始莫斯科试图沟通,但效果不佳,一名人质被杀害。不过,没过多久,人质竟全部放回。

后来流传的消息说:特种部队绑架了恐怖组织头目的亲属,虐待他们,并放出消息不放人质,你们的亲属下场比人质还惨。而结局自然是恐怖分子妥协了。

这不禁又想起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名言:“我们将到处追击恐怖分子,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在机场抓到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我更想起子曰的:“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文:LOGO李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4 ) 怎样在枪击事件中活命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遇到类似的枪击事件应该怎样求生?

特别是最近维也纳的街头也有这样的事情。

首先要了解疑犯使用的武器。

根据网络新闻:疑犯使用的似乎是美国鲁格公司的Mini14步枪,和格洛克手枪。

1,Mini-14式轻型步枪起初是作为民用步枪而研制的。于1974年投入市场。使用北约5.56mm制式枪弹;有效射程300M(有效射程之外也是有杀伤力的);既可单发也可连发;弹匣有5发、20发、30发三种。

鲁格Mini14型步枪

2,格洛克17式9mm手枪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手枪,最早由奥地利格洛克公司于1983年研制。现在已经发展出多种型号,并且装备全球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部队。容弹17发,射程50米(射程之外也是有杀伤力的。)

最新型格洛克17手枪

第二,对运动目标射击的技术:

由于目标的位置、运转方向、距离和速度经常变化,为命中目标,必须取提前量。运动目标会大大增加射击难度。由下图可以看出:

  • 对横向运动的目标,要把瞄准线移向目标的前方。
  • 对纵向运动的目标,要把瞄准线移向目标的下方和上方。

第三,应对策略

强烈推荐你看纪录片《浩劫求生》。

人类在极度恐惧的时候会僵硬地呆在那里,这是人的本能。

这一次维也纳街头,那名男性就是因为恐惧而躲藏在角落里。等到枪手出现时已经来不及了。遇到类似的枪击事件,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本能,不要呆在那里——找掩护迅速行动起来。

等待换弹匣的间隙能够跑出很远的距离。

 5 ) 电影VS现实,到底发生了什么:135分钟屠杀77人,宣判21年的时候他笑了

震惊世界的案件终于被搬上银幕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1年7月22日下午3:26分。

挪威首都奥斯陆(Oslo)。

首相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所在的政府办公楼突然发生爆炸。

现场一片狼藉。

视频来自BBC

没人知道这是意外还是炸弹,但伤亡数字很快就出来:

8人死亡,10人重伤。

这只是开始。

45分钟后,奥斯陆40公里外的于特岛(Utøya)上出现第一声枪响。

这里正有超过500名学生露营。

一个32岁的男子突然朝人群射击。

90分钟后,满载特警的快艇赶到岸边,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视频来自abcNEWS

于特岛上,69人被射杀。

凶手承认还制造了政府楼下的汽车炸弹。

135分钟,77人丧生,伤者上百,消息震惊世界。

美国总统奥巴马向挪威受害者表示哀悼,2011.7.22图片来自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

2012年8月22日,法庭宣判,凶手受到挪威最严厉的惩罚——监禁21年。

听到宣判结果的那一刻,这个男人竟然笑了。

视频来自RT News

许多人无法理解。

他被诊断没有精神病,为什么只判21年?

一个人怎么能屠杀77人?

他为什么要杀这些人?

他为什么承认罪行后还一直在笑?

2011年7月25日,警方带凶手接受庭审布雷维克首次公开露面,图片来自newsweek.com

终于在于特岛事件7年以后,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征得受害家属同意拍摄电影。

整个事件得以被还原。

要知道,导演可是拍出过《谍影重重3》(奥斯卡13项提名,6项获奖)和《菲利普斯船长》(奥斯卡21项提名)的保罗·格林格拉斯。

英文名Paul Greengrass,因greengrass直译有绿草地的意思,保罗被称为“绿草地”

马特·达蒙(左)和保罗·格林格拉斯(右)在谍3片场

看到他的名字,许多人都会和探长一样把它列为“必看”

绿草地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现实主义题材导演。

《血腥星期天》改编自北爱尔兰历史上的游行惨案,《93号航班》改编自9·11,《菲利普斯船长》取材索马里海盗事件……

而且他是实力派。

《菲利普斯船长》《谍影重重3》《绿区》《93号航班》

手持摄影、快速剪辑是他的一绝。

尤其是《谍影重重》系列,打斗戏中每个镜头平均不到0.5秒,顶级特工杰森·伯恩的“快、准、狠”被呈现的淋漓尽致。

谍影重重3

《7月22日》没有让人失望,143分钟的片长没有一丝冗长感,反而一气呵成。

片子冷静克制,把控精准又不失深度,它像纪录片却又远比纪录片要精彩。

一、到底发生了什么?

《7月22日》以上帝视角分了两条线来呈现“于特岛事件”。

一条是凶手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从犯罪到逮捕最后到庭审的全过程。

一条是受害者维亚·汉森(Vilijar Hanssen)经历事件后的前后变化。

布雷维克Breivik,电影VS现实

故事开始于7月21日,布雷维克独自在一个农场配置炸药。

事实上,他已经为这次“行动”准备了8年,包括近两个月的物料采购、制作和身体训练。

《7月22日》

上百名参加工党青年夏令营的年轻人登岛,他们在一起交流学习和游玩。

营地领导说:“当时我们感觉这里是世界上最快乐和最安全的地方。

《7月22日》

现实照片,于特岛

登岛第一天,图片来自telegraph.co.uk

7月22日,布雷维克先将自己撰写的长达1500页的“欧洲独立宣言”发到网上,然后驱车前往奥斯陆。

文中写道: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会被移民占领……今天会有很多人把我们称为“恐怖分子”,但一百年后我们将被称为“英雄”

3点20分,他身着警服,将车停在政府楼下,通过远程遥控启动了炸弹。

《7月22日》

视频来自abcNEWS

在挪威没人相信这会是蓄谋已久的袭击。

直到一名保安在监控上发现“可疑男子”并记下了车牌号。

信息已上报,首相已安全。

《7月22日》

现实中闭路电视捕捉到穿警服逃离的嫌疑人

警察,交警,消防员,救护车相继到场,迅速展开救援。

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说:警察指挥人们远离公共场所,能清楚地的看到他脸上写满不安和恐慌,警察都慌了,这不是好迹象……

40多分钟后,布雷维克来到于特岛对面的港口。

《7月22日》

爆炸现场,图片来自nytimes.com

爆炸现场,图片来自nytimes.com

于特岛上的学生得知了爆炸事件,纷纷打电话询问朋友和亲人是否安全。

布雷维克假装说自己是被派来保护小岛安全的警察,营地的人还接见了他。

“他非常冷静,带了一把步枪和手枪。我们没多想,只是纳闷儿为什么警察用的耳机是iPod?”幸存者回忆说。

《7月22日》

《7月22日》

到达岛上以后,布雷维克让学生聚集在一起。

毫无征兆地,他突然开枪,许多人应声倒地。

绿草地拿手的手持拍摄发挥了最大优势,没有配乐,只有人们的叫喊和沉闷的枪响。

《7月22日》

《7月22日》

导演仅用不到10分钟,还原了挪威史上最恐怖的枪击案。

在他的镜头下,学生的惶恐,凶手的冷酷,生命的脆弱一览无余。

对于镜头中的凶手,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他怎么能那么冷静的杀死这么多陌生的年轻人?

《7月22日》

《7月22日》

直升机拍摄到行走在尸体间寻找猎物的布雷维克图片来自mirror.co.uk

这场杀戮持续整整90多分钟,学生无处躲藏。

有人藏在悬崖边上,有人憋着眼泪趴在地上祈祷躲过一劫。

“我忽然听到直升飞机的声音,但我觉得它和凶手是一起的……”

《7月22日》

直升机拍到水中挣扎的学生,视频来自BBC

90多分钟后,特种部队登陆,布雷维克安静的趴在地上投降。

小岛对面的居民有看到警察的快艇:“他们(警察)以为凶手不止一人,于是就坐满了快艇,开到一半快艇抛锚,当地人开船帮他们登岸。”

《7月22日》

Delta部队登陆,年轻的学生躲在一边图片来自newsweek.com

90分钟,69人丧命。

夜幕降临,布满尸体的于特岛安静到压抑。

“那天好像是死神撒了张网。”幸存者说。

《7月22日》

天空下着小雨,各个部门展开救援视频来自BBC

影片对事件有着精准的还原,包括布雷维克对人群大喊:“我要杀了你们(I want to kill you all)。”

以及他的律师回忆,布雷维克不仅礼貌,而且冷静到令人发指,“刚被抓到时他还说手指上有个伤口需要处理。”

《7月22日》

被捕时的布雷维克,图片来自newscom.au

二、为什么?

另一条线主角是维亚·汉森(Vilijar Hanssen),1993年出生。

他让我们对事件有了另一个角度的认知。

维亚·汉森,电影VS现实

维亚被布雷维克打中5枪,子弹分别击中他的头、左肩、左手和大腿。

因此他右眼失明,三根手指被切除。他的弟弟成功逃离。

《7月22日》

维亚醒来后,铺天盖地都是于特岛事件的新闻。

真相极其简单,这根本不是什么恐怖袭击,都是凶手一人所为。

凶手就是个极端的右翼分子,反对外来种族移民,反对穆斯林。

2011年的时候,挪威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为外来移民。

《7月22日》

他之所以到于特岛屠杀,是因为岛上的年轻人都支持政府,他们将会在未来让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成为一家人。

但凶手在法庭上的表现和言论让维亚和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7月22日》

《7月22日》

凶手非常理智的承认自己杀害了这么多人,但否认有罪,而称其行动为“自卫”。

他不慌不忙地为自己辩护,毫无悔意,甚至多次在法庭上露出微笑。

法庭上他宣读了一份文件,强烈控诉欧洲政府的多元化和鼓励移民政策。

《7月22日》

法庭上的布雷维克,视频来自RTnews

他当众多次行纳粹礼

布雷维克强调“外族移民会毁掉欧洲”,他说还有无数人和他有着同样的想法。

接触过他的警察、律师、法官对他的形容非常一致:出生在中产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友好礼貌,极其冷静,非常清楚自己做过、和要做的事情。

《7月22日》

视频来自RTnews

精神鉴定师第一次将他判定为“偏执型分裂症”

如此暴行,如此冷静,这不可能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现实中他确实曾说:“如果可能,我会再做一次。”

《7月22日》

布雷维克和律师在法庭上,图片来自RTnews

然而很快,第二批专家组否定了这个结论:布雷维克非常理智,精神正常。

布雷维克也称自己精神没有异常。

幸存者中还有布雷维克的老同学:“不可能是他,我们还曾一起上过学,他还拿过奖。” 精神鉴定师则表示:他没有精神病的症状,他有清晰的观点和信念,他只是意识形态非常强。

《7月22日》

《7月22日》

网络上公布的布雷维克和朋友的照片

律师确实为他找到支持他观点的人,但愿意为他辩护的寥寥无几。

庭审期间,他一致沉着冷静,唯独在一次律师提到圣殿骑士团时流下眼泪。 圣殿骑士团Ordre du Temple,全称为“基督和所罗门圣殿贫苦骑士团”,他们誓要夺回被穆斯林占领的耶路撒冷。

《7月22日》

视频来自RTnews

精神正常意味着他要受到挪威最严重的刑罚,但挪威极其注重人权,没有死刑。

最重的惩罚是监禁21年(期满后如果被认定仍对社会有危害可以加期)。

片中维亚曾说:我想狠狠揍他一顿,把他打成肉酱。

2012年,法官Thomas Indrebo由于在网上说布雷维克应该被执行死刑而被免职。

《7月22日》

布雷维克的审讯备受关注,频来自BBC

布雷维克被关进伊拉监狱,被单独监禁。

他有三个房间组成的套房,可以玩游戏,可以远程学习,还有健身用的跑步机。

在他受刑期间,只有他的母亲来探访。

2013年,他母亲去世。

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父亲和他几乎没有联系。在得知儿子的罪行后他说:布雷维克应该自杀。

监狱囚房一览,图片来自newsweek.com

三、谁赢了?

《7月22号》用极其冷静的镜头呈现了这个人类历史上匪夷所思的事件。

但它又将重点放在部分受害者身上,给人带来反思:

魔鬼行走在人间,这场“战斗”到底是谁赢了?

《7月22日》

《7月22日》

许多幸存者的人生发生巨变,亲人和朋友离世,有的终身残疾。

所有人,都再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

而布雷维克还在“七星级”的监狱里学习玩游戏,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处死他?

从这一点来说是我们输了?

《7月22日》

Eirin Kristin Kjær, 1991年出生, 因保护同伴身中三枪图片来自slate.com

影片通过维亚的变化揭露了整个事件的意义。

维亚最后克服恐惧,选择继续生活。

他说:我们本想把自己和布雷维克区分开来,以为他是疯子,把他当做精神病,但我们错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个正常的人类。

这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让我更加坚定,我选择好好生活,我们要和他不一样。

《7月22日》

这让探长想到了诺兰的《黑暗骑士》。

小丑无恶不作,但蝙蝠侠没有杀死他。

蝙蝠侠的管家阿尔弗雷德说过:如果你杀死了小丑,我们就和他变得一样了。

《蝙蝠侠:黑暗骑士》

《蝙蝠侠:黑暗骑士》

有些人的坏就是纯粹的希望看到人性沦陷,道德崩塌,世界混乱。

对于这种人,最重的惩罚不是杀死他,而是让他看到我们比以前活得还要好。

布雷维克的牢门关闭,维亚开始新的生活《7月22日》

于特岛事件后第三天,许多挪威人自发的走向奥斯陆街头。

人们安静的聚集在一起,队伍越来越庞大……

图片来自flicker.com

他们每人都手持一朵白色或红色玫瑰,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与思念。

这次的游行是挪威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们称之为“玫瑰集会”(Rose Rally)。

他们中,有挪威人,有黑人,还有来自伊拉克等地的难民……

图片来自flicker.com

当晚,挪威首相说“邪恶可以杀死一个人,但永远无法征服一个民族”

据统计,自发参加集会的人数超过15万,当年挪威总人口约495万。

而住在奥斯陆的人口约60万,游行的人数是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图片来自wiki

2016年3月15日,在狱中的布雷维克起诉挪威政府,称被单独禁闭“被侵犯人权”,并要求把PS2游戏机升级为PS3。

一个经历过于特岛事件的小伙子Ole Martin Juul Slyngstadli接受采访说:

“他还要求享有这样的人权,我当然很生气,他杀死了我的朋友,还差点杀死我……但我们有原则,有法律,我们必须遵守,我不想让他感到一丝胜利。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胜利就是于特岛仍然开放,下个月又会有一批新的孩子去露营。”

Ole Martin Juul Slyngstadli,1993年出生图片来自pri.org

2017年3月1日,法院认定布雷维克的人权并没有受到侵犯。

6月8日,挪威最高法院称不再受理该人权案。

6月9日,布雷维克宣布改名为Fjotolf Hansen。

2018年6月21日,Fjotolf Hansen上诉到欧洲人权法院,被法院驳回。

欧洲人权法院称:“这就是最终判决”。

----The End----

文/探长

2018.10.23/青岛


(扫码关注影探,ttyingtan,后台回复7.22 看片儿)

 6 ) 西方人的民主到底是怎样

按照惯例,先给这部片子打个分,我觉得和豆瓣评分差不多,也是给7.5。然后,这是我的第一篇影评,不同于之前的短评,这篇的篇幅肯定是要长的,我想也是因为有更多的话要说。然后序言第三点就是,这是第一部我中断了三四次的电影,因为我觉得连续看下去,都有种想要砸电脑的冲动了。文归正传,我想对于这部电影,真的是有很多想说的:

一、西方社会现今难民潮

难民潮是现阶段整个西方社会所面对的首要重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难民越过欧亚边境线不断进入欧洲境内,这给欧洲原住民带来了很多生存空间的挤压,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得整个欧洲社会的阶层和文化在急剧撕裂。这也是欧洲社会目前越来越多的针对难民的袭击事件,以及难民们在欧洲造成武力袭击及恐怖事件的根本所在。

难民,字面意义就是受难而逃离故土的人民。没有人是想逃离故土,背井离乡的,更何况是一个国家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而难民要远离故土无非就是因为环境导致无法生存而需要前往其他地方。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战争,不管是因为种类也好,宗教也好,政治也好,总是有一种原因挑起了这些国家的内战、外战、各种战,而导致战争发生的元凶,就是各个西方国家。挑起战争,造成难民潮,而难民无家可归,最终只能前往这些西方国家,这是一个循环,也印证了中国最传统的一句话——因果报应。

西方打的旗号是希望这些国家的人民能够得到民主、文明,但正是这些西方国家的口号,让这些国家的人民得不到生存下去的空间,只能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成为和其他地方人民格格不入的难民。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西方国家是不是造成难民潮,甚至本国各种社会事件以及社会撕裂的罪魁祸首??!

西方政治讲究的利益均衡,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不希望对方永远在位不下台,那么在你任期内,我搞点事情出来就是再自然而然的事了。只不过,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搞出的如今西方社会的难民潮如此汹涌澎拜,大有一浪高过一浪,淹没这个西方的趋势。看他们如何收拾这些烂摊子吧!!

二、西方国家的民主到底是怎样

挪威,一个高福利的北欧国家,也是这部电影原型发生地。作为摇滚乐极端金属发源地及重镇,历来总是有很多耸人听闻的事情发生。这大概和北欧的维京文化传承有关吧。同样,这也是一个极端讲究民主,讲究人权的国家,在这起事件中,凶手杀了77个人,而最终在现实中只获刑21年,并且明年开始还可以享受周末(捂脸......),在狱中还有三室一厅、PS游戏机及各种健身设施、电视网络等...这他妈是坐牢?这不是去度假的吗?

按照挪威人的这种法律体制,如果挪威被灭国,那凶手也应该只需要承担21年的刑责,而且过不了几年就会等同释放......挪威人真是狠,不仅对受害人狠,更是对自己狠,就算自己被灭国,也不需要侵略方付出什么代价,毕竟人家的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而且,脑洞大开的想一想,哪个受害人家属真的把这个凶手给宰了,那他所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大,而且万一被确诊为精神病,还可以根本不用坐牢。我想,这个凶手如果真的在现实中开始享受周末了,那不排除真有受害人家属会采取这个手段了,我觉得这种概率不会低的。

西方国家的民主,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民主,字面意义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但是西方国家的人民真的当家做主了吗?他们讲的话,政府会听吗?他们的诉求,政府会采纳吗?他们连这种最基本的杀人偿命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得到满足。“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所有法律立法的最根本的道理,感觉在西方根本是完全另一个完全相反的释义,真不知道西方国家的民主到底要如何体现。

虽然东西方在民主这个事情上有各种差异,但是基本都没有啥民主,但东方起码社会稳定,不会有这种恶性事件发生,起码高压统治还是有他的好处。而西方民主,虽然每个人有做各种事情的权力,但是从挪威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做了的事情,根本不用自己全力承担,这个社会会帮你化解。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做错了事,总会有家长出来擦屁股。但是那些受害人又该怎么办?连最起码的杀了他出口气都做不到,那那些受害人所遭受的痛苦又该怎么补偿??社会反省?调查原因?做了这些事情又有什么用?会让受害人所受的伤害不存在?一个人,一个正常人,一个有正常人性的人,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定是希望报仇雪恨的,连这种最起码的诉求都满足不了的社会民主真的有用??

不要谈什么以德报怨,有仇当场就应该报了,还报什么怨。所以,对于那种用眼泪来原谅伤害自己的凶手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有人杀害了你的亲人,你不报仇,还要原谅凶手,希望用自己的行为感化这个凶手!!!脑子瓦特了!!!感化这个凶手有什么意义?让这个世界多一个人而已?那你如何对你死去的亲人交代?真心想不明白这些人都是什么想法。

感觉写得乱七八糟的,但是感觉就是有很多东西想说,但是总觉得这写了一点,那写了一点,好像什么都没说清楚。这部电影就不分析了,类似纪录片吧,也没啥结构啊、节奏啊、演技啊、什么的好说,关键还是通过这个电影看一些西方国家的社会问题吧。所以,我觉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好,每个地方也有每个地方的不好,不要因为什么事情就把一个地方说得一文不值,但我还是觉得西方社会连个快意恩仇的事情都做不到,我想这种社会真是不去也罢。

 短评

只看了前半段了解下事件经过,后面审判和伤者复健没什么信息量,平平淡淡的,就节省时间不看了

8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3.5;从电影层面来讲,从开场就抛出的杀戮切入,随后就政府、律师、维亚一家三条线分头叙述事件进展,镜头冷静利落,以维亚正视直面杀戮者告终,完成其个人心路的艰难跋涉;但若结合政治环境及事实真相,则显得语焉不详、隔靴搔痒,欧洲难民潮引发的局势动荡已然成为大患,绝非最后几句高调就能和稀泥,右翼势力与恐怖分子的界限亦不能混为一谈。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3.5 剧本的切入角度和导演的情绪掌控都太精准了,配乐丝毫不影响手持镜头呈现的纪实感,大量抓马戏也控制得恰到好处,用生还者的重生去对抗恐怖主义。不能说有多出色,但把这个敏感题材处理得小心翼翼面面俱到且完成得不能更好了。相比之下柏林那部真是low穿地心。

1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前三十分钟完全控制不住的流眼泪和颤抖,坐都坐不住,只好躺着看完,快要哭瞎了。即使客观来说priminister那条线讲的不好,没头没尾,但是还是五星。看了很多review,大多数人不喜欢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后半段实在太冷静,完全的underwhelming。说老实话如果片子拍成大段大段的讲遇难者家属的绝望和愤怒,然后prosecution伸张正义,确实看完会很爽,但是也感觉啊这件事就过去了。但是现在看完就真的觉得是无力。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混乱和不可理喻。所以明天会更好吗?导演恐怕自己也不能确定。虽然他借Viljar的testimony说生活是会前进的,还有爱,还有家人,还有希望。但是与之并存的同时也是黑暗和疯狂。我们能做的就是beat them。

20分钟前
  • 咸鱼
  • 力荐

励志导向总归意思不大

23分钟前
  • LOOK
  • 还行

7/10。前一小时是完美的一小时,干净利落。后面对受害者男孩的那条线没多大感觉,可能注意点都在杀手和律师那。律师的原则,凶手母亲的拒绝,细小处人性的展现。不试图煽泪就值得许多人学习。

28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挪威2011年暴力杀戮77位青少年真实恐怖事件之艺术再现,专业制作到位,电影精彩引人。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具体地了解和体会了现今北欧社会法治文明之令人赞叹的高度。面对如此灭绝人性的恐怖暴行,挪威受害人及家属、律师、首相及整个社会仍能如此理性、克制,坚持法治文明地处理这场灾难,实在是为我们做出了人类应该达到的高度。那个十恶不赦的杀手的极端右翼思想和行为也确是今天真正存在的现实,联想近年来的欧洲难民潮,对待难民问题的争论,各地恐怖主义活动之泛滥,以及昨天即12月1日,巴黎刚刚发生的“黄背心”骚乱,近期德国总理默克尔将无奈退出政坛,等等,就可知道在当今世界,要坚持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以和平、协商而非暴力、革命手段去解决问题,是多么的难啊!电影让你更深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今日之世界,创作者们的付出值得!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前半段拍得自如冷静,怎么到了庭审反而崩盘

3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冷静克制,完成度非常高,为追溯事件找到了最精准的切入点:仅干练叙述恐袭,把绝对重心放在事件后的余波震荡。一条线讲庭审,一条线讲灾后重建,两条线会合后碰撞出惊人的力量,让电影有了深刻的立意。第三条线事故调查,又引入反思,导演相当厉害了。

3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北欧毕竟是高度文明,身在美国都感慨当事人各方的高度civilization,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40分钟前
  • anonymous
  • 推荐

母亲的失职和认知错误是造成安德斯反社会人格重要一环。挪威真是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律师和法律太“人性”。如果在我朝,这样的人肯定死刑无疑,没有辩护的余地。恐怖事件对死伤者的创痛是永久的。挪威太适合犯罪了吧,死亡87人(百度数据),伤亡上百,最高21年刑期,7年后可以外出度周末,14年可以假释,入狱住套房,吃饭看报纸跑步机健身打电脑游戏不耽误,还能上大学学政治,然后每周300人民币的津贴。。。安德斯(演员和凶犯同名)演的很好

41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绿草地一贯的手持摄影,很稳定;罪犯很冷静很稳定;受害人及家属很冷静很稳定;警察律师法官也很冷静很稳定;挪威政府也很冷静很稳定。只是,这是站在精英视角的平等、博爱、宽容,能不能站在犯罪的角度拍一部,一个青年经历了什么,在思考什么,才发起了无差别恐袭?3.5星。

4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四星半。可将本片与去年毕格罗的《底特律》对着看,同样是来自于真实事件,同样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绿草革新了以往电影(《血腥星期天》、《93航班》)雷厉风行短小精悍的特色(144分钟的片长应该也破了以往作品的记录),甚至可将本片看作是对上述作品的一次重拍,对恐袭过程极度简化,而用大段笔墨呈现事件的后续,并有意把重点放在了受害者一方,尽管类似做法的电影并不少(反面例子则是去年大卫·戈登·格林的《坚强》),而对施暴者的刻画也让观众更客观地审视事件本身。绿草也许永远无法成为斯皮尔伯格或奥利佛·斯通那样自由游走于商业和艺术之间、以票房和奖项留名青史的导演,但某种意义上他们又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对时事政治的充分敏感、对历史事件的冷静掌控,这是如今年轻一代导演暂时所不具备的,也是《7月22日》们该被记住的原因。

4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非常震撼。讲的是一个真正的文明世界,人们是如何面对极端暴力所带来的巨大伤害的,暴力想要的,想要达成的,其实是腐蚀人的信仰和理智,而文明的肉体伤痕累累、内心极度悲痛,信念却毫不动摇,律师最后的几句话太有力量了

53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秉承了导演一向冷峻风格,施暴者,受害人、受害人、家属、媒体、政府都表现出极为理性的克制。对于恐怖袭击的背景和成因浅尝辄止,只是借众人之口冷静而坚定的说出了高级白左的“挪威梦”,暴力解决不了问题,我有亲友的爱我有未来,你一个人住在三间房的套间牢房里打ps游戏去吧,无爱的可怜虫。想到这个屠杀了77个人的恶魔,有可能比我还早就拿到了《荒野大镖客2》,就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你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不过生活在和平的国家。

55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还行

这一趟能通过大银幕遇到该片也算无憾了,真是把其他观影体验在感官、情感、思辨等多方面甩好几星,唯一小遗憾是,觉得用挪威语的话会更好,想必是考虑netflix的用户不得不做的选择。刚看完影片还有些保留(主要是担心审判部分的真实性),直到新闻发布会上保罗.格林格拉斯说到,有了电影想法后,他最先看的是大量证词,再后来manifesto也读过,包括生存者互助会的活动也深入参与,感觉就想电影中多线视角呈现,他应该是对逝者和生还者,关联的挪威人,以及袭击者都很负责的,大家都是one of us。作为多元城市中以异乡人身份生活的一员来说,很感谢这样冷静地呈现问题同时不失希望的电影和电影人,好希望拿下金狮!!

59分钟前
  • 阿哲系
  • 力荐

相比于《凭空而来》公义无法伸张,导演最终选择以暴制暴方式回击新纳粹,事实上仇恨逻辑不仅没有减轻,甚至被强化;绿草地筛选改编真实重心则放到了一个健康社会和体制是如何从创伤性恐怖事件中自我修复、自我重建过程。即使这种“修复”过程不免会有些陈词滥调(他也应该和有机会做的更有力),但绿草地之所以是当代最值得尊敬政治电影导演,恰恰在于他在创作上所具备这种从普通人出发“健全性”。

1小时前
  • Peter Cat
  • 推荐

以比较克制的手法完成,张弛有度,对于还原这个惨剧,可圈可点。尤其本片把最大的篇幅放在灾后,对政治、法律、种族方面着墨,影片的纬度得到升华。难民留置问题,是欧洲如今普遍最为棘手的烫手山芋,进退两难,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游刃有余面面俱到去妥善处理。凶手用如此反人类的极端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肯定是为法律和普世价值所唾弃,但是,全球的“绿”化,不容小觑。★★★☆

1小时前
  • 老珂
  • 推荐

D+/ 不乏动人之处,但实在是没有看到更进一层具有超越这一对立结构的政治性。当他们从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的时候,真正深入解决问题的缝隙也被缝合/壅塞了。本质上可能还是一部充满对秩序的想象性虚构的好莱坞电影,提供一个解决的途径还不如《凭空而来》那样切断所有可能。也应该回去给《爱国者日》降一星。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极其冷静克制,波澜不惊地就把这么一个惨绝人寰的故事讲完了。从头到尾不试图催泪,这才是高贵之处。开头的恐怖袭击,干净利落,直面暴力,毫不拖泥带水,近乎残酷的程度。恐怖袭击过后,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才是影片重点。剧本明智地选择了四个角度:国家层面的首相如何应对,发起恐怖袭击的极右分子有何诉求,为恐怖分子辩护的律师如何彰显法治,以及经历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如何重新面对生活。四个角度,稳准狠,稍有凌乱,但依旧精确有效,把新纳粹、种族主义、极右分子这个放在当下越发显得敏感的话题处理得很好。

1小时前
  • 余小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