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纪念Abbas Kiarostami(1940-2016)。 伊朗当代年轻影人已经传承了他的美学和叙事方法。 一家人租车行走在伊朗高原上,寻找他们各自人生的答案。也传递出现代化对伊朗传统的改变。
戛纳电影节给予本片金摄影机奖的提名就是对其阿巴斯美学传承的肯定。 传承阿巴斯的同时,本片人物塑造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不用贴上任何标签,影片已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当代伊朗人的梦想和力量。 相关阅读: 伊朗影人的抉择-2://movie.douban.com/review/14810218/ 伊朗影人的抉择-3://movie.douban.com/review/15074672/ 伊朗影人的抉择-4://movie.douban.com/review/15110797/
Hit the Road ,偶然间发现的电影。在我观看的伊朗电影里,还没有让我失望过的。阿巴斯的电影就更不用说了。这一部是Panah Panahi首次执导的电影,令我眼睛一亮。
这并非浪漫的公路片,相反,是一场离别。甚至可以说,是生离死别。剧情非常简单,画面也不复杂。汽车往前开着,离别也越来越近。父亲和母亲的情感,一个外露一个深藏。这算是苦难吧,可是,大家还是高歌,随时会把眼泪狠狠擦去。
饰演弟弟的Rayan Sarlak,如图⑤,实在是演技爆棚。其他演员,也没有不出色的。
喜欢Panah Panahi的镜头运用,收放自如。电影台词实在是惊艳。因为剧情简单,画面简单,台词的作用就是第一位。特别喜欢母子二人在破烂的墙边讨论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那场戏,都要生离死别了,但说的是电影响说的是禅意。
影片最后的歌曲在苍凉里缭绕,“你是最后一个站立的人,但你也跪下了。”这句歌词,是不是很震撼。
人啊,一辈子需要经历苦难,没有苦难无法生长。我们应该去接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痛苦。并且,哀而不伤。
帕纳·帕纳西应该是一个能和阿彼察邦形成互补的导演。他以一种将异象溶解到日常中的方式呈现了生活的哲学和神秘。 虽然以偷渡为背景,但路上遇到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像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就像当初德勒兹在谈到帕拉杰诺夫的电影时说到的。这是一层更显悲苦的面纱,一种也许更有灾变色彩的场景,就好像这些人找到了一种将波动的大地维持在原样的站立姿势。片中的父亲恰好腿部骨折,已经打了四个月的石膏,靠双拐行走。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在以艺术家的方式变得轻盈,无论是神色、举止还是对话。可以感受到伊朗文化无踪无迹地完全转变成了电影语言,你甚至会莫名觉得他们在这种时刻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头上仍有吉星高照。
我认为这时中国电影缺乏的特质,但并不意味着这不是我们的生活。电影中,一家人停在服务区和商店门前时就像这个时代的任何旅行者、任何驾车出行的家庭一样表现正常,都是最常见的场景,比如小孩儿在车上拿起太空杯要喝水的镜头,那个爱闹的孩子一路谈着蝙蝠侠,他不知道哥哥前途未卜,家里也把房子抵押了。整个过程母亲和父亲的每个表情特写都非常传神。 妈妈满头白发——听说那个地区的妇女不爱染头发,这就是电影的细节——猛然看比父亲苍老许多,但一路上活跃气氛逗大家笑的是她,负责和路人搭讪、夸奖其他小孩儿的也是她,父亲负责沉思。这不是家庭“分工”使然,而是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失去这层面纱,地球上也许早就没有了家庭。 近两百年来,一个天才的诞生其实也就只需这一点家庭条件:对小孩子来说,这是欺骗和谎言,因为大家说哥哥要去国外结婚,这是在私奔的路上,但缪斯喜欢到这样的地方—— 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的序言中提到当德国人说没有闲暇读他的书时他沉默了,在片中,这个家出这么大的事,被赴死的恶兆萦绕的父母给孩子心理空间上的闲暇,孩子身上已经有了诗人的情感。正是这类不走意识形态路线的电影更好地抵抗了种族主义 。
小孩儿动不动就跪在地上亲吻大地。妈妈说:“别再亲地了,你再这样我砸你的头。”这是一种即便在孩子面前也难以掩饰的对当局的绝望。次日早上,哥哥终于被负责偷渡的蒙面人带走,妈妈哭晕在夜宿的草地上,这种情况下小孩儿睡醒走出帐篷揉揉眼第一句话就是“好美啊”,然后又依照自己的仪式,跪下亲吻这片伊朗的大地,另外附加一句:“你们这些小淘气现在都起的很早了。”他把大人叫小淘气,就好像他才是父亲。这就是用电影语言回应惠特曼的诗歌。小孩儿在电影中是个很神秘的角色,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起到割裂画面、打断音乐和沉思的作用。仔细看小孩儿的秋衣秋裤是传统波斯纹样, 仿佛是从集市货摊上买来。实际上小孩子唱的波斯歌曲就是出自古波斯艺术家的心灵,他也仿佛先知转世,在大人旁边进行的肯定,也呼应了继沙漠里的骆驼、狮子之后的一次变形。
这是诗化电影的一种将超现实日常化的表现手法,甚至没有阿彼察邦电影中的异象。用我在最近一篇文章中的话说:
要把这种超自然领域的行动力量——丁尼生对诗歌国王哈勒姆的追随——贯穿到现实中,有些行动本身和超自然没区别:多个维度都被压进现实这个平面了,作为超自然的载体的诗歌在现实层面就是一个有待孵化的卵,诗歌是只有它才能够经受、并肯定会去经受的“打碎任何骨骼或打破韧带的强迫运动的力度”的幼体。正如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提到:“(如果说)最高一般性才算得上是一般性。……它只能被实际经验,并且只能被个体-胚胎实际经验……胚胎的功绩和命运便是去实际经验那不可实际经验者本身。
我认为这就是庶民-超人。有一处,父亲和小儿子在谈论美国超人蝙蝠侠,寻思他会不会开着他的豪车去接应哥哥。这个镜头是致敬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哥哥认为那是史上最好的电影,它让人安静,有禅宗的味道,主人公独自穿越黑洞,在半个小时内看到……他没有再说下去。他可能是一类诗人,相信现代诗的力量的一种体现就是带来一种安静的秩序,就像史蒂文斯的《一个睡在他自己生命中的孩子》。 但如果这是部爱情片呢?叛国罪、偷渡——毕竟妈妈管这做私奔,爸爸穿着睡袋在这个国家的草地上飞到了太空。也许这家人已经开始了各个的分离,但这是互相成就的精灵与超人们的开枝散叶。他们是新敞开的大地上的第一批子民,在那里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地拥抱在一起。
这种将多个维度压缩到一个平面上的手法,更接近戈达尔,也更接近金棕榈。
这是一部伊朗的独特影片,整个影片是一种情绪渲染型?情节非常简单,但是把深深的感情融于一路上,一家人的家长里短闲聊之中。 整个故事就是送亲人离别,俗话说,生离死别是人的悲伤情感最浓厚的,这部影片就是设定在一家人,一辆车,一路上,这样一个场景。在整个路上,不断的悄绪渲染加深,有一家四口人之间的感情离别,有母与子,父与子之间的平常话语之间的告别,最后是一家人送别以后,沉浸在浓浓的感伤之中,影片最后的两首歌烘托了整个悲伤的气氛,同时家里一条宠物狗的离世,让家庭悲伤的气氛达到最高潮。 联想到家族之中有些亲人的告别仪式,其实感伤的话也的确是说得不多的,也不敢多说,怕引起亲人更多的伤感。家族亲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的确也是家长里短的闲聊,把亲人的悲伤深深地埋在情绪的深处。 本片的摄影也具有中东的地形特色,广阔的取镜,把沙漠,戈壁和星空表现得如此的壮阔而美丽。
妈妈依依不舍,对方说大袋子容易暴露,妈妈跑回拿了个小袋子,把钱塞给儿子;不断地问去哪,地址是啥;说他会感冒,跑回车上拿围脖帽子,顾不上哇哇大叫的幼子 ,回来踉踉跄跄摔了一跤。爸爸安慰儿子说,别担心,你会回来的,侯尚是个正直的人。弟弟被被哥哥绑在树旁吧,大喊哥哥去哪?
最后妈妈大喊停下,亲自给儿子围上围脖,喃喃地说,儿子要感冒了,嘱咐儿子照顾好自己,摩托车启动了,妈妈喊着等等,追着摩托车追了几步,最后一句是问你要带我儿子去哪里…….
离开家乡二十年的我,受不了了
最近令全球电影界震惊的消息莫过于伊朗著名导演贾法·帕纳西被当局逮捕并判处六年监禁的新闻,这位一直活跃于国际电影舞台的伊朗导演始终以独特的美学风格进行创作,以不屈的姿态质疑和挑战伊朗官方,并以朴实动人的画面向全世界影迷献上抚慰心灵的时刻。尽管他短期内没法再拍摄新片,但是他的儿子帕纳·帕纳西却承继了他的衣钵,开始走上创作道路。去年,这位 80 后的导演以低调的姿态进军影坛,他凭处女作《同车异路》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获得不少好评。
“星二代”的演员也好,导演也罢,都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他们父辈的崇高地位无法撼动,观众自然将高要求的目光投射到他们身上,其命运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并不是每位“星二代”导演都能像索菲亚·科波拉那样走运,既拿到奥斯卡小金人,也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风光无限。不过,这位年轻导演的首作丝毫不逊色于他老爸贾法·帕纳西的处女作《白气球》。
这部《同车异路》采用了常见的公路片结构,以一家四口的公路旅行展开故事,却在轻快的气氛中让人嗅到悬疑和紧张的意味,尤其是车子驶往伊朗边境之际,究竟他们这次旅行要去往何处?这种公路类型在伊朗电影中出现不少,贾法·帕纳西的金熊奖作品《出租车》凭着各色人物的登场和对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帕纳这部作品自然借鉴了不少他老爸的剧本写作手法,在路上邀请陌生人上车的设计显然出自《出租车》。不过,这部类型片逐渐解开悬念的方式却让我联想到另一位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的金棕榈名作《樱桃的滋味》。
两部作品悬念的谜底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悲剧:阿巴斯的主人公是一心想自杀,而这个故事则是儿子被迫逃离家园,与父母和亲人告别。影片开场描写一家人在车上开心打闹,聒噪的小儿子、腿部打石膏行动不便的父亲、苦口婆心的母亲和表情阴晴不定的大儿子,四个人物在狭小的车厢里展示得无比生动,镜头在局限的空间里运动自如,温馨的家庭气氛油然而生,直至小儿子的电话被母亲搜出来藏在路边,一种奇怪的气氛开始蔓延。
之后父亲打电话后扔掉电话卡,以及发现路上有人跟踪的情节,不知不觉营造出一种仓皇的逃亡感。而这种不详之感更在大儿子的表情里偷偷闪现,比如镜头扫过到他潸然落泪的表情,或者在停车休息时,他和母亲聊天提到出国后看电影的对话。
如果说前半段是一场身不由己的逃亡之旅,那么后半段则是儿子与至亲告别的伤感之旅。母子、父子先后单独对话的场景并不哀伤,仍透露着积极鼓励和幽默的氛围,尤其是父子在河边的一场对话,将伊朗男人个性中的那种倔强展示得喜感不断。然而,最让人感动落泪的却是两幕用远景拍摄的画面:接头人要将儿子带走,母亲却临时执意要给儿子带上重要的物件,转头跑回去拿;不知情的小儿子被绑在树下尖声喊叫,母亲返回时不慎在半路跌倒,而腿脚不便的父亲在一旁张望。
这个长镜头根本看不清一众角色的样子和表情,却凭着渺小的人物身影在画面上的移动,营造出一种感染力强烈的伤感情绪,让人感概母爱之伟大。这种源自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结尾的长镜头拍摄在此运用得无比精准,而另一个类似的长镜头是在夜幕中拍摄的营地画面,同样是接头人骑车出场,一众家属以为可以跟子女作最后的告别,希望却遭遇落空。导演可谓深得阿巴斯真传,再一次不动声色地将割舍不断的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作为 80 后的导演,帕纳·帕纳西的导演手法又不止这类伤感的画面,有更多贴合时下口味的尝试,比如父亲和小儿子在夜间谈话的场景渐渐演变成两人漂浮在星空宇宙的景象。这种特效绝对是其父辈电影中少见的一幕,该情节还呼应了大儿子此前提及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种致敬欧美电影的迷影情结更是鲜见于上一辈伊朗导演的作品。
此外,有别于父辈的现实批判作品,这部影片没有直接揭露伊朗的社会问题,也没有尖锐批评相关制度,连大儿子触犯的法律也是模糊带过。导演却向传统公路类型注入伊朗特色的现实,不断凸显出伊朗人生存的荒诞与辛酸:父母协助大儿子逃亡,却一直让小儿子蒙在鼓里;一边唱着民族赞歌,一边离乡別井……直让人感到这个国度容不下自由进步的思想,年轻人纷纷设法要逃离思想的禁锢。
这是一个荒诞与现实并存的国度,也是一个悲喜交集的亲情故事。最后不论是逃离了家园的大儿子,还是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小儿子,这些年轻人仍然不放弃对未来的憧憬,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冲着远方愤而呐喊的结尾镜头可见一斑。这位小演员凭活灵活现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为这部导演处女作增色不少。从导演到演员,这部作品似乎预示着当代伊朗电影将迎来新面貌。
UGC Les Halles, 邀请伊朗朋友一起看的,懂了一些法语和非伊斯兰世界不知道的梗,更了解了伊朗的现实与影像间的撕裂,不过怎么看怎么熟悉呢。不过怎么说,就这样的经费和预算,就靠讲故事和调度,比起来,中国大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电影里的一家四口包括狗,每个人都很立体,试图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骨肉分离之痛。赞长镜头。
6.7分
不推荐观看。影片拍的有点故作姿态,一直担心小孩子惹祸。1449人在豆瓣标记看过, 1201人评分。2023年5月7日。
乘山气降临又随风而逝的长镜很棒,可是这车内车外也太阿巴斯了吧。舒伯特D959大扣分,分分钟跳戏冬眠。
so aggressively conservative #PalaceIFC
在他爹和阿巴斯之间,可以看到这位新导演对于视听语言的想法,如何利用故事和人物状态去做叙事留白,看到长镜头的人物调度,在歌舞和人物状态上对于剪辑点的理解等等。当有足够的信息量传达给观众之后,镜头里的角色越欢乐,你就反而就越难过,歌声和舞蹈都掩盖不住伊朗大环境背后不能说的东西。
3.5 小帕处女作,崭新的伊朗影像,流畅的、舞动的、曼妙的,似乎除了议题、景观和人物之外,很难捕捉到想象中伊朗电影的气息。它更工业,也更当代,更城市化了。
虽然是基于伊朗政治环境和导演自身家世的一场离别故事,但以隐瞒小儿子为借口,导演故意避开了更细节的偷渡背景以期激起更多的观众共鸣。毕竟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经历——以沉默代替告别,用笑声盖过眼泪,在车站或者机场,在婚礼或者葬礼。
子承父业,不但一样茁壮,更要开花结果。成熟的掌控,矛盾的情感,一条细而结实的悬念牵到最后也没有断,精彩的set pieces应接不暇,没有一次不是让人泪中带笑或笑里藏泪的,父子河边的对话简直是反高潮的顶点。估计会有人难以接受这种伊朗故事的设定,也许只是我们太僵化了。
8.5. 太美了。草原的那一幕尤其动人,大半副天空的云朵,深景中来回奔跑的母亲,一瘸一拐走向拥抱的继父,一声一声渐渐淡去的“等一等…”。数星星的时候点到为止的火花和溢出眼眶的泪光。你与他们笑了一路,又在结尾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哭了。那么多的分别,都在伊朗电影中。
剧本和表演火候的掌控力,不是光凭‘某某的儿子’就能练成的。
5/10。90分钟的电影也会很漫长。导演是贾法·帕纳西的儿子,除了伊朗电影传统的“车、公路和小孩”主题,没看出任何继承和发展。父亲像穿了宇航服在星空,超现实的手法有点意思。电影人好爱用“宠物死亡”的桥段象征分别,特俗。
HKAFF2021@PALACE ifc 此片的优势还是在于感情真挚动人。然而台词量大,使人容易失去观影耐性;此外用这种拍摄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这一类的主题其实已经不算特别新鲜了。
和印象中的伊朗电影不一样了,但是还隐隐约约觉得有点儿影子。【小演员确实挺不错,但是我戴上耳机是他在电影里叫唤,摘下耳机是邻居家小孩儿在叫唤,我实在是...有点儿头疼。】
3.5.
其实拍摄手法,叙事基调都很西方,景别取得很好,制作水平很高,四平八稳的,甚至有些过度的精心修饰,整体风格是那种大台词量的生活化的剧情推进方法。巧的是,我看的第一部伊朗的电影是那部著名的一次别离,而这部是我看的第二部伊朗电影,又是一次别离。虽然这次的别离依旧令人难过心酸,但显然并没有第一次别离的那么令人深刻的怅然,似乎一直闷在胸口的一口气最后只得一声无奈的叹息,而叹息背后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他们的未来之无解的那种深深的共情,一样的迷茫和忧虑。而这部电影少了一点对自己国家忧国忧民的真诚,多了一丝政治讨巧片的嫌疑。用西方人最熟悉的拍摄手法,讲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伊朗故事,得到了西方公认的大奖的青睐,我不知道那些经历第一次别离的人,看到这场第二次别离,心中到底是何种滋味。
分分钟跳戏到《冬眠》
#Göteborg FF Online# 前入围2021戛纳导演双周。小帕纳西居然还不错,起点还挺高!绝对是伊朗电影传统艺能:车/公路,大全景的用法,以及对摄影机的理解(都是跟阿巴斯那儿学的),加上政治梗(这个应该是家学渊源了),对车的“Frame”用法既是阿巴斯,也是家学(《出租车》嘛)。小朋友绝对是个戏精。整体来说有点抻长度,里面歌舞段有点呵呵,但是大儿子跟父母告别那个大全景,真是感人至深啊。
86/100。#BFILondon#表面上是家庭旅途中各种各样的欢乐与和解,内里却是这场旅途背后直到最后才露出的残忍和擦去笑脸之后才滴出的阵阵泪水。帕纳·帕纳西的处女作竟与自己父亲贾法·帕纳西的那部《生命》形成呼应,中东人的外表看似倔强得不可击垮,但其下那颗脆弱易碎的内心,和谁都一样。 @2021-10-14 22:59:23 @2021-12-23 0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