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1956

HD中字

主演:淡岛千景,池部良,高桥贞二,岸惠子,笠智众,杉村春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早春1956 剧照 NO.1早春1956 剧照 NO.2早春1956 剧照 NO.3早春1956 剧照 NO.4早春1956 剧照 NO.5早春1956 剧照 NO.6早春1956 剧照 NO.13早春1956 剧照 NO.14早春1956 剧照 NO.15早春1956 剧照 NO.16早春1956 剧照 NO.17早春1956 剧照 NO.18早春1956 剧照 NO.19早春195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早春195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奔波忙碌的现代化都市,男男女女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却往往让内心的情感无处安置。在东京某耐火材料制造公司上班的普通职员杉山正二(池部良 饰)这是这群大众中的一员,他眼巴巴地等待着升迁的机会,苦熬年头。婚后多年情感转淡,加上孩子的夭折,让正二和妻子昌子(淡岛千景 饰)的关系变得冷淡而微妙。无聊枯燥的人生骤起波澜,被称为“金鱼”的公司女职员金子千代(岸惠子 饰)闯入正二的视线,更让这个男人有了出轨的机会。原本便濒临崩溃的婚姻开始皲裂,昌子悲伤绝望,而正二也突然得到外派偏远分公司的调令。  杉山夫妇的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疯了!桂宝之三星夺宝跳跃国界尊贵囚徒复活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寻梦旅伴老广的味道第八季上海陆战队黄金路敦刻尔克国语恶魔降临的夜晚荒川爆笑团第一季船来船往绑架X计划勇敢新泽西恶魔之爪一只功能失调的猫枪王 (普通话版)火烧岛(1991)从前有座森林完美40岁(国语版)我的宝贝砍刀:杀手小丑的崛起庞贝:最新解密东方三侠海上紧急救援 第三季驱魔童数学荒岛历险记第二部两大一小三俘虏辛追传奇马男波杰克第六季暗战2013屠场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秘密动物园破坏之王(粤语版)山外青山楼香蕉船地球回音爆头2016白夜行2006致命围困无间道Ⅱ分身2011

 长篇影评

 1 ) 早春过后

体力劳动者们脖子上搭着汗巾,会餐时的工薪族们穿着短袖薄和服,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总是坐在黑暗里摇着扇子,这是一个比起早春更像初夏的季节。或许也同小津的其它作品一样,内容与标题没有什么紧密的相关吧。

而对片中的夫妻杉山和昌子来讲,人生的早春已经过去了。即便还处于人生的前半段,似乎还有着很多可能,就如同杉山的战友对杉山说的一样,“你会被提拔上的。”但杉山说,不可能了。就算还处于人生的上升期,但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了。就如同昌子的朋友和昌子闲聊,“当初你可是说死都要与他在一起呢。”但昌子说,是吗,那么久远的事,我已经忘了。早春是狂风,惊蛰,江河冰融后的奔流,是他们也曾轰轰烈烈地爱过。但柴米油盐的琐屑已将青春的激情淹没了,三十岁,或许已经步入人生闷热的夏日了。

于是在这样的夏日里,男人比女人更耐不住寂寞。杉山根本不喜欢金鱼小姐,这场出轨里他可能是在寻觅旧日的激情,也可能是在沉闷生活挤压下寻找释放的出口。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他都失败了,因为两人之间没有爱。他在偷情后的第二天回来,换衣服时叫住了妻子昌子,然后吻了她,但昌子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吻,“你是不是饿了?”生活已经筑成一堵透明的墙,夫妻二人就分隔在墙的两侧,默默品味着各自的寂寞。

可即便是这样的两个人,却仍旧被他人所羡慕着。金鱼小姐羡慕昌子是杉山的夫人,杉山的战友羡慕杉山工薪阶层工薪稳定有奖金,杉山说还是自己有个手艺开店好,更自由;做了31年工薪族的老人在酒吧喝酒,“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要做这一行”;杉山重病的同事三浦却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到公司工作,那是我中学以来的梦想。”小津的电影不会刻意点名什么道理,可通过剪取几个再日常不过的场景与对话,就展现出了人世间太多的爱别离与求不得。

片中最后,杉山与夫人昌子重归于好,但杉山仍旧厚着脸皮坚称,都是误会。昌子明明知道了一切,却也低下头,“我也有错。”或许谎话连篇和视而不见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必需手段,到最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向现状妥协。笠智众坐在桥墩上看划船的年轻人:“他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啊。”而他们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不过,即便是夏天,秋天,冬天,也是会有花儿开放的,人生总会不时焕发新的生机,而杉山和昌子的生机就从二人向彼此妥协开始吧。

 2 ) 苦涩中的卑微,罪行里的轻浮

小津对日常生活的洞见是无与伦比的。在这个故事里,一出典型的婚外情,一众各具深度的角色,一个新生儿的即将诞生,一个老朋友的死亡共同构筑了整个故事的戏剧走向。

从极具日常和真实感的镜头开始,却跳跃到极不具真实感的纷纷扰扰的上班族从家中出发去上班的镜头,明明是从梦中醒来进入现实,却如同从现实进入不真实的梦境。几百万个身着同样制服的人,熙熙攘攘地涌入大城市谋求生活的场景,如同被催眠后看见的景象。本片虽然意在讨论“上班族”的生存困境,却也不妨带入整个现代人的处境。

剧中老人说:“过时不过时,人都是一样的。”也可以看做是他的电影在当今仍旧广受欢迎的原因,所谓了不起的著作总是跨时空而普世的,现代人的苦恼不光如同小津画面的直接表现:自然景观总是被重重的现代机械所宰治,横七竖八的电线蛮横地分割天空,高耸的烟囱喷出黑烟和松枝并存,切割得如同纯粹几何图形的全景,以及反复出现的机械化元素。也表现人在当中充当着非常边缘和卑微的角色,无关紧要,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每一个深受其苦的当代上班族,想必都能感同身受。

除了机械对自然风景的蛮横宰治,低机位和定焦拍摄所形成的视觉风格也一再为人所讨论。只是在影片中却绝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正反打“,除了交待两人在同一事件中的全景(将两人同时摄入同一镜头),就只剩下单一角色对摄像机讲对白的镜头,甚至不惜跨轴。这又加深了沟通的割裂感,你和我明明在同一场景讲述同一事件,但我们又都只在各自的讲述里存在,这里没有沟通,只有割裂。共同生活的夫妇成为了命运休憩相关的陌生人,所有的人都在讲述同一事件,但个体的讲述又永远不能为另外的个体所理解。

当占据道德至高点的群男对出轨的轻浮女施以教化,镜头给出的却是她的背影,她纤细单薄的背景面对陪审团。对于面色给火炉照得团团亮的”正义“的男性,毫不示弱,平起平坐,且节节逼问,丝毫不落下风。显得所谓的”站在太太的角度想一想“的说辞是如此贫弱苍白。尽管在这个不伦的事件中,每个人都典型得如同符号,娇俏轻浮的小三,隐忍贤淑的太太和毫无疑问必然是无能被动的丈夫。这个三角构架中,没有人是无辜的。太太则通过重复的行为一再地强化了内心活动,不断地在窗前坐下若有所思地扇动扇子,以及一再地关灯。一则表明了她内心的焦灼不安,一则表现了她的害怕面对事实。当丈夫随三外出,立刻关灯;丈夫回家,要求丈夫关灯;和丈夫摊牌,回到楼下第一个动作仍旧是立刻关灯。在黑暗中,沉默孤寂地坐着的太太,永远和黑暗相伴,开灯需要看清楚的事实真相她无法面对,也映照了最后,她隐忍回到丈夫身边的结局。而卑微者的苦涩,往往也苦涩地卑微。

剧中的音乐高度象征性,心理表现寥寥却极为精炼,丈夫得知自己被外派他乡,背景音效却是孩童稚嫩的嬉笑,这里完全牺牲了现实场景的现实性(公司何以会有孩童?)只为心理刻画服务,已经淡忘早夭孩子忌日的丈夫,在面对”放逐“的时候,对应的却是夫妇孩子的缺失。人们常说孩子是夫妇的纽带,这根纽带既已不复存在,又断无接续的可能。而丈夫面临驱逐,何尝不是又一次人际关系纽带的断裂?妻子负气出走住在女友家,背景音乐却是高亢的西腔女高音断断续续,传统(女母)的价值观要求回归,原谅出轨的丈夫,而这里女高音却象女主内心新旧价值观接替中的尖锐冲突,何去何从?

而片中数段集体歌谣呈现,则让我头皮发麻。想起《秋刀鱼》中退役老兵在酒馆两眼温热地再唱军歌,一脸明亮温存的老板娘在旁应和。我不知是否可以算做是某种”战后美学“?联想起战争的极端残酷冷血,几个群像式的段落似乎充满了可怕的暴力。

结局几乎不像结局,而像极了生活本身。夫妇二人言归于好,却从未触碰对方,最后一个镜头统摄两人,各自若有所思面向窗外,信誓旦旦要言归于好和重塑新生活的两人,面对呼啸而过的黑色列车(也曾一再几乎暴力性地出现),只怕是迷惘多于信心,无奈多于幸福罢。

又再:

电影节在环艺看这部片。当剧中女主角说:“就是有这种人日本才会战败”。观众中随即有人哈哈地笑。可作为中国人,谁不知道半多世纪前,这场战争的对手和走向?我不觉得好笑,只觉得残忍,小津不但拍出战后一般民众对战争的不知反省,也代入他自己对迷梦无处着落的惋惜哀叹。而这些一旦被深深地掩盖在”温婉“的日常下,就显得无害而甚至可笑了吗?

作为侵华日军的小津和作为导演的小津分裂得如同两个人,在电影上他无疑是个卓越的天才,对战后社会和家庭伦理秩序的崩溃有精确描述,核心又现代得和当下毫无隔膜,但当我们,中国的观众,为他的洞见和关怀唏嘘感叹的时候,却也看到《秋刀鱼》里他对军国主义迷梦的不胜惋惜,《早春》里对战争讳莫如深的态度。在看他细水长流温婉绵长的电影时,莫忘记,他也曾是个屠杀者,他也曾深深面对血与罪。

 3 ) 短评

小津其实一直在用一些相似的镜头和叙述手法展现他的电影。但他把它们用到极致,结果拍出了芳华绝代的一代人影像。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除了极其工艺的手法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影像的精致性和厚重感之外,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如杉山和妻子吵架时极轻的日本传统音乐的配乐,和杉山在妻子日久不归心情低落时在酒吧饮酒时旁边即将退休的工薪阶层前辈说出的意味深长的“今天很快乐”的台词。(巾城)

 4 ) 小津之味

这个人是不朽的,当然不只于我,早有一个维姆·文德斯拍摄了《寻找小津》,作为对这个影坛大师的致敬——“如果本世纪真有留有瑰宝,那么小津的电影当之无愧”。简直难以想象,一个导演的电影在40年里,不断讲述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地点”,这些家庭的琐事,呈现出一个社会的、家庭成员间的以及个人本身的缓慢变化;最最主要的是,通过一部部“同样的”电影,我竟然可以看到我熟悉的家庭,和我自己。

记得有一次朋友和我一起看小津,她睡了又睡,每次都问我“他(她)(们)怎么了”,我说“没怎么”,因为这里面本来就没有“故事”——就象你我的生活,若一定要拿来端给人看的话,必定早有人熬不住就呼呼了呵。可是生活本身不就是这样的耐人寻味的吗?要耐,才有味的。小津电影跟我竟是那么的投合,连字幕背景都是我喜欢的麻布作衬底。

最适合这样暑天的大白天,煮一壶咖啡或者,煮一锅绿豆百合汤,只要摄氏27度,就可以在沉沉地浸在小津的电影里,那曾是我渡过的清凉惬意得“令人发指”的日子呢:《我出生了,但……》(1932年)、《晚春》 (1949) 、《茶泡饭之味》 (1952) 、 《麦秋》(1951)、《东京物语》(1953)、《早春》(1956)、《彼岸花》(1958)、《浮草》(1959)、《秋刀鱼之味》(1962)……

在黑白干净的画面里(偶有彩色),只有反复的练习曲一般的音乐背景,那些电影的段落,缓缓地叙述着,就算去了一趟洗手间也没有间断,没有情节跌宕没有大是非,只有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纠葛,亲人间情感的无限缱绻,那是最深埋的最值得人细细研磨的东西,那是不论活在哪一国哪一个朝代都要去面对的东西。同类的映像,还出自台湾的大师杨德昌;还有另一部国产电影堪比,那是我最爱的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年)。

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世的心中引起共鸣。

电影记录的是时代的生活,不只一个小津,日本导演最钟情的,当属日本社会相传久远的民间“祭”,祭花神、山神、水神、树神……各种神,每到祭祀节日,盛装的男人和孩子是鼓乐舞蹈的主角,浩荡的队伍雄壮优雅、绚丽多姿、经年不变的隆重展现一遍,那仿佛就是人们来处。我在小隐也去赶过两趟大“节”——庙会,原本那也应该是这里乡民的大日子了,持续一整周的时间可惜徒有热闹,人群穿流不息,街面充斥着各种摊贩,满眼劣质的商品及老虎机这样诱人的家伙,却找寻不到一样可口的美食、精细的手工品或者独特的歌舞游艺,没有趣味没有民俗没有历史,通通没有呵。我们失落的祖先的东西,连在我们自己的电影里面都不复存在了,真是绝得干净。

小津代表了东方的经典和传奇,那里面几乎蕴含了我们所有的渊源,乡土、人情、世故……

等我哪天走不动路的时候,一定要重刷一遍小津,每一部。

 5 ) 早春 笔记

早春

杉山
杉山昌子

小职员生活:
在莆田借房
钱不多:买肉,熨斗,枕套
每天乘坐同一班电车
夫妻鲜少交流,无表情

杉山
东亚耐火炼瓦株式会社庶务课
复杂的人事:同期三浦勇三(病),发配至大津的小野寺(嗯的哲学),自己创业蓝山咖啡的河本,荒川
电车朋友:麻将,徒步,乌冬面会
一夜情:金鱼
战友:修收音机,锅匠

杉山妻子
六年前失去女儿
忍耐
开小饭馆的母亲,弟弟幸一
丈夫去世、独立自由的女友:荣

 6 ) 在早春吃下的鸡肋

那些参加过那场失败战争的人,他们和灵魂似乎已经阔别多年。

三蒲死了,在还没来得及对工薪阶层生活有厌倦的机会之前。
他们说,或许他是幸运的。
他死了,我们活下来了,但是我们是不快乐的。


而活下来的人呢?继续朝九晚五,挤火车,坐写字间,为多添一双筷子发愁,用低级的娱乐方式麻醉自己,对如玉的妻子不再有爱怜的情绪,永远茫然的奔往水泥大厦做那几十万分之一。

简单纯净朴素的画面,长得很像程前和江姗以及中年生活版陈晓旭的主角,让人觉得一切发生在某个时代的中国,某个中等城市。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夫妻,父子,母女,上下级,情人,朋友。有多少未被格式化的感情残存?

男人,女人。
生。
老。
病。
死。

《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是永远要在经典电影的结尾响起的,比如《魂断蓝桥》,比如《当哈利遇上萨莉》,比如,《早春》。

看不见希望的死水需要一个早春的唤醒。

当生活被浑浊的压力污染,你能否搭上开往春天的列车,在另一片天地里重新开始?

 短评

说小津老师后期作品脱离社会的,大概忘掉了这部讨论日本”工薪阶层“生活状态的影片。这同时也是小津后期作品中少有的以男人为主线、公司生活占据如此大部分的影片,某种程度上是《茶泡饭之味》的变奏。影片中对二战的涉及很有趣。此外,这也是战后小津为数不多地涉及到”穷困“的影片。

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11738739/

1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可能是小津格局最大、最具社会性的作品,折射出整个日本(甚至适用于今日的其他国家)工薪阶层单调、贫乏、苦闷的人生:工作千篇一律,日日劳烦,通勤挤到拼命,升迁艰难无望,同事八卦碎嘴,娱乐了无新意,中年危机到来,又对配偶厌倦,半推半就出轨...片中也展现了各个人生阶段的上班族,从职场新人到老油条,从英年早逝到退休老人,似乎谁也挣脱不出寂寞与幻灭的枷锁。影片时时弥漫着疲惫、失落与忧郁的气息,纵使尾声轻巧明快的搬迁重生,似乎也只是短暂而浅表的释然。另外,在诸如老兵聚会等多个段落中,都可见出(或许是小津的)对二战败残结局的不甘与嗟叹,却不见换位反思。幽会接吻时切至地上自动转头的电扇,趣味盎然。PS:小津的镜头大抵正侧垂直,斜侧方2人并排或坐或立的平行构图常现;又见墙壁上水波潋滟般的光影流动。(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妥协和不纯粹。小津非常讨厌当工薪族、讨厌婚姻、讨厌孩子,在此片中,他都让演员说了出来。

20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麻布衬底字幕起,小盅小盏小酒馆,不动如山屋檐下,整襟危坐榻榻米,狗洞镜头静静观,快若并剪蒙太奇,爽豁心目空镜头,世上已千年,小津方一日,麻布衬底字幕终

2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小津有意做了在剧本框架下让演员即兴发挥的试验,也因此本片显得有些松散:视点游移不定,角色性情和心理暧昧不明。主角夫妻很沉闷,倒是金鱼小姐的角色比较鲜活。职员生活的众生相构想不错,野心也有,但力度不深,淡化情节拍日常没问题,但输出太倚靠台词,苦都是诉出来的。结尾又是几番说教夫妻和好,小津可真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27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应是小津电影时长最长的一部,超过《东京暮色》。开场后不久,从楼上俯视楼下蝼蚁般的上班族那个镜头,都让人怀疑不是小津的作品了。夫妻间的貌合神离恰似《茶泡饭之味》;工薪阶层的无奈,偷腥时的欢愉与小心翼翼,同时镜头“害羞”地转向电扇,有趣。看小津的电影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慨叹起人生来。

31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据说是为了迎合市场观众而拍的此片,果然情节比较电视剧,但处理得还是很冷静。最经典的就是一群男人以“仁义”之名审问金鱼那段,真是将男人道貌岸然的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33分钟前
  • levitating
  • 推荐

电影里讲的事情放在现如今的上班族身上也一样适用,每天忙忙碌碌却一直是疲惫而不快乐的,上班不快乐,退休不快乐,有孩子不快乐,没孩子不快乐,结婚不快乐,出轨也不快乐……“活着的人反而觉得不幸福”,“辛苦是没有尽头的”。日常生活的平庸,最后还是回到平实的家庭生活里去消解。P.S.片子实在太长了……

35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五年半后二刷,对小津电影的记忆总是模糊而错位,分不清脑里的片段属于哪部(比如二刷前我脑海里《早春》的片段其实应该是《晚春》或者《秋刀鱼之味》的)。主线是一场起源于徒步郊游而消弭于无形的外遇,但却折射出战后日本上班族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上班时挤在人山人海的地铁和豆腐块大小的写字楼之中当社畜,下班后挤在逼仄狭窄的家里打麻将说八卦),甚至于整个日本社会的百废待兴(多次出现的烟囱特写/聚会时的战歌)。在这样死气沉沉的氛围里,欲望与情感在郊外春光中萌芽,并在无数琐碎的生活细事和日常闲聊中逐渐发酵(接吻时镜头转向转动的电扇是妙笔),劝和不劝离的女人们和懦弱无担当的男人们总算共同将其扼杀。金鱼小姐岸惠子真是明艳照人,服装妆容发型都是靓丽的白领女郎,和多以和服出镜的朴素妻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今村昌平是助导。

38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小津将镜头对准了工薪阶层,满肚牢骚之余还有婚姻危机作为主线,结尾搬去小镇生活的夫妻一起看火车驰过,一句“让我们重新开始”平淡又真切。

43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上班很惨,不上班也惨。搞小三杯具,不搞小三也杯具。生活的难题小津没法解决,他只是呈现。对个人而言,不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重复,以各种形式。

45分钟前
  • 容安
  • 推荐

第一次在小津的电影里看到了婚外情元素,能把偷情拍得那么一本正经的也只有小津了吧。这次的格局真是不小,工薪阶层的生活不易与七年之痒的夫妻失和构成了最长时长的小津作品。小津拍出了最美的岸惠子,淡岛千景也同样迷人

46分钟前
  • 远山淡影
  • 推荐

公司和妻子一样,每天必须面对以至让人厌倦疲惫而一旦离开又倍感可惜。事业与家庭的双重空虚与无奈。

47分钟前
  • 小猴嘿黑
  • 还行

职场、婚外情、调职,很家庭肥皂剧的一部,没有个驱动事件,都是日常可见的琐事。家长里短的细腻情绪转折,能坚持看下去,但会感觉很漫长。侵华战争过去十年后,还在组织战友聚会畅想怀念当年,可能战后日本社会民众确实如此,但电影里拍出来这么看还是有些介怀。

4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很少见小津拍婚外恋题材,拍的真好,岸惠子小姐有如鹤立鸡群,每次出场都是众星捧月一样。恰好看到毛尖的影评,也说了,母亲安慰女儿,丈夫不记得重要的日子又怎样,我连你爹的祭日都不记得了。。。每当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漩涡就要开始,镜头就荡开到好美的早春天气去了,大家晒衣服,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生活啊,何曾停止过。

50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重看后新发现。47年以降,小津基本保持每年一部拍摄速度直到遗作。但唯独54、55年两年空白,此后才拍摄了本片。这期间,55年成濑拍摄了小津超赞的《浮云》,和一系列夫妇电影。战后保持以嫁女为主题的小津作品,这次选择聚焦于夫妇情感关系,这一罕见的例外,怎么想都和成濑关系密切…

55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工薪阶层的朝九晚五,市井百姓的柴米油茶。雷声雨声八卦声声声入耳,情事房事家务事事事关心。人生本为一场修行,列车疾驰,春光易逝。

5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摄影,用日本”工薪阶层“的生活状态讲述了一段小津对战后日本丧失纯净气息的失望感受。“现时的世界已不再有趣”,一个不断变化的年代里,一个男人如何安放自己的欲望和希冀,以及他关于青春的喟叹。

5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小津的电影就像生活百科全书,在这里好多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死去三浦的那段话放之四海而皆准。(UCCA胶片)

60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