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HD中字

主演:仲代达矢,新珠三千代,高峰秀子,中村玉绪,川津祐介,笠智众,内藤武敏,岸田今日子,瞳丽子,金子信雄,石黑达也,北村和夫,高原骏雄,山内明,二本柳宽,御桥公,上田吉二郎,成濑昌彦,菅井琴,中村美代子,南美江,北原文枝,菊地勇一,木村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61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2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3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4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5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6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3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4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5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6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7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8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19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北满洲,梶等残败兵一个劲儿地向南逃。途中遇到逃难的男女老少,虽然帮助他们,但因饥饿疲劳一个个相继死去。梶历尽艰辛来到还残留着日本老人和女人的开拓村,他准备在这里和苏军作战,但是日本女人高喊“别在这里打仗了!”之后,他们开始了俘虏收容所的生活。梶对收容所里桐原这 个卑劣小人,恨之入骨。之后,他又被诬告,被罚作苦役。在森林中忍受苦役后,回到了收容所。当得知自己保护过的弱兵被桐原杀了后,且没被问罪,梶绝望了。他杀了桐原,然后逃出了收容所。他在大雪漫漫的荒原中流浪,念叨着妻子的美好,渐渐地冻僵了。特雷弗·诺亚:非裔美国人拉契特第一季七侠五义人间道明信片杀戮恋性世代德云社张鹤伦郎鹤炎相声专场成都站绝对零度华尔街丹心燃情隐身博士破门双龙出海绝代艳后2006克斯汀·邓斯特版古惑仔之冲出亚洲罗莎夫人三少爷的剑(粤语版)一路北上秘密武器最后机会大学第三季杀出西营盘与我同行1944新灰姑娘2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3苍白骑士雾2005乡村爱情协奏曲夏威夷特勤组第十季美男与野兽绝种好男人特别有种:特警使命智慧囚屋 国语版弗罗宁:历史上最强健的人东陵大盗神探阿蒙 第三季一剪成衣第三季护宝女神养成记恋爱要在放学后我行我素你好尖叫的女妖谁都有秘密2008远得要命的爱情扫兴者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sidenote: 创作人员战时经历

小说原著者五味川纯平
根据wiki:
出生在旧满洲。东京外国语学校英文系毕业后、进入满洲鞍山的昭和制钢所工作。1943年应召入伍,辗转于满洲国东部边境各地。1945年苏军进攻满洲时、所属部队受到苏军攻击,近乎全灭,只有五味川纯平和其他几个人活了下来。根据自己战时经历写成的《人间的条件》在当时的日本卖出了1300万册之多,影响巨大。
更多信息见清流一叶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a90c50100v9uk.html

导演小林正树
根据wiki:
1941年,在担任「暁の合唱」(清水宏監督)、「風薫る庭」(大庭秀雄監督)助理导演期间、应召入伍。在满洲与苏联的边境地区担任警备工作。1944年(昭和19年)转到宮古島建设飞机场。1945年(昭和20年)、在宮古島迎来战争的结束、作为劳工被冲绳嘉手納俘虏收容所收容。

 2 ) 旧时不很理解梶一再为弱者挺身而出,终至灭顶。今日思或人道思想是近现代进步的发仞点。

翻翻日本近代史,忽心动。改良主义者,粉色、赤色的思潮都是从对矿害、贫穷农民的重赋等的不平中萌生?忆所见此类人物的自传,无不有童少年时对底下层和不公平旧世界的鲜明描述。如果他们有所行动,就从常人变成了改良或社会主义者。更激切或有了一种新理论的人,将进一步,成为无政府或共产主义或宗教狂热或别的什么信徒。

梶在不同情境下对弱者援助,对抗强大当下权威,付出个人代价的五重奏,过去观影时以为自己所不能,普通人所不能。我们通常只会做出静默在心的同情,行动是难得有的。而缺乏行动和道德勇气,正是我们普通人不能成为社会进步主力的根源呀。

想起了顾准命运的必然性,梶一再重复自己的道路和命运,直到命运不再给他生命蹦达下去。背后的强大逻辑相同。思想、价值观对人行为、命运的决定力,实在可惊。片中软手套的上级军官说梶“这个人很危险。”秦的万世基业需要“以愚黔首”,实在是统治真经。

人道主义应是近现代与中古黑暗愚昧的区别标识之一,它是一切社会主义思想的发仞点,精神原子弹的撞针。不明白为啥我华直到八九十年代仍在为它正名与否战战兢兢。如果我华特色的社会主义保有其思想发源之始的人道思想,可以少减损多少权威。只可惜它似乎只注意了民族主义的源头。

一种理论的真伪,个人一时很难判断,如片中风行大众头脑的军国主义,天皇神国。梶也很难和矿山同僚、宪兵、老兵讲清他的理。唯一可对抗的,正如片名和常识:“做为一个人,这样对待另一个人,是不对的。”“一个人要象一个人。”只有人道的常识,才可做微弱的武器、做解毒剂。不然我们何以不被裹胁到举世狂热的纳粹、跃进文革、《最美》、伊斯兰对旧传统的痉挛强调中去,或者如我父亲认识的老留苏干部,文革一起即上吊,心里再明白,但仅能全身而退以死逃脱。

日本的强国,要的是一次三百万的庶民血税,观梶、丹下和众人的入伍,兵役奴隶而已。而赋予光荣的虚幻形象,老兵们自觉欺压红色的同侪,因为他们不爱“国”,不忠仆。拼死投奔或自愿投降苏联的左倾三人,发现苏联仅有掠来奴工、战利品的榨取心,天堂永远在远方,永远有假天堂,适彼乐土永远只是心愿。本片中最寒冷的现实,梶意外地死于此地,也很合逻辑。

 3 ) 人间的条件5,6影评

牛岛,永田长官,弘中,丹下,(大濑乡),(镜泊湖),由寺,广中, 唐先生,北乡,野家,桐原,野毛,皆川。 第五部:★★★★★ 三人潜行刺杀苏联哨兵,牡丹江废弃米仓啃萝卜的兵,中文朝鲜语同志怎么说,尽我所能把你们带回原本的生活,在森林走了两天迷路遇见河,6个人5天没吃东西,蜗牛,偷米,毒菇,分蛇,婴儿饿死,家人上吊,美千代被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没有为懦夫准备的食物,我们在战斗你们在享受,因恨耕地被毁故意指错路,自卫队的形成证明战斗结束,为一种毫无价值的自由付出代价,欢乐以牺牲中国人为代价,有猪骨汤和鸡的废弃屋子,女的被老百姓自卫队打死了,冲出玉米地里的烟熏火烧包围,日本难民挡住掉下车的艺伎,红军对日本人使用暴力强奸,如何向人类解释这不可磨灭的耻辱,俄罗斯人强奸了他姐姐,来到了森林里的木屋群营地,中国真的能被解放吗?tg已做好了革命的准备,把从被玷污的耻辱中净化。 第六部:★★★★★ 你在糟蹋士兵们的生命,丹下投降盟军命运十字路口,被波波沙冲锋枪压制在草丛里,开拓民村落高峰秀子笠智众,黑面包淳朴去偷蔬菜,士兵和留守女全在做爱, 111:35~123:42没字幕 immoral不道德的,paragon模范,virtue美德,brewing酿造的,kink扭结,disband解散,tenderness柔软,discard抛弃,refugees难民,stripped剥掉的,intimidate恐吓,seduce引诱,terada寺田,bayonet刺刀,trott猪脚。 高峰秀子猪队友woc,投降我不能忍,被俘虏死亡行军腹泻,到底是谁鬼嚷X自己站出来,扛木头,挖垃圾捡出吃的,麻袋做衣服,喀秋莎,揭露这只狗的真面目,不要做煽动者了喜欢对着干,对SH主义未来有信心,麻袋掉了撒了一地私藏大豆,给点阿司匹林帮我翻译,去重工程干活不能逃跑反抗,我要是懂俄语就好了,俄国人的意识形态历史使命,使人们的生活不堪重负,对被压迫的人们不公平,想让你们的错显露出来,SH主义优于FXS主义的事实,不能保证我们生存,送到森林铁路工作,最后人总以妥协告终,不需你我改正历史错误,冒着生命危险跟他们谈,用铁链子杀死了桐原,正直的人因为你受苦,没东西吃还背着重物,喝冰水偷馒头被中国人群殴。 光荣之路

 4 ) 何必还去抓那“巨轮”

看到有评论说“真实的人”被“时代的巨轮,极权”,等等仿佛一目了然是作为普遍秩序的存在而掩盖,淹没。但是,这个吞没,让人不能阻挡的背后之物同样作为表象,横亘其中裂隙是“自由”,当kaji在森林里逃亡时,他认为被俘便丧失了自由,但是在自然中直面实在的束缚又何尝是自由的呢?

在最初的中国集中营里,老王让他直面“做人的条件”,kaji在老高慷慨就义后做出了抉择,选择了做人,救下了其他人。在那一刻他是真正自由的。自由在于不但自己面对实在,而且在那一瞬间呼唤了真正普遍的力量。

电影开始拍摄1959年,正值日本左翼风中残烛,kaji或者说导演的原初幻想可能正在于他们再也不能在一个“大的”背景中看到其自身。就像电影后半段里一样,kaji渐渐只能靠对妻子的爱才能坚持下来,直到最后在想念妻子中死去,象征之爱与实在之爱在这里达到了同一。

这里所敞开的,我想,再去用什么人与时代去遮盖,显然是无力的。

 5 ) 《何以为人》:无法为人

一名怀揣着尊重“人的价值”心灵的青年被社会逼压至死,这是一个无论发生在彼得堡,满洲国还是北上广都能被有心之人一眼识别出的惨淡故事。热烈的左翼思辨,苦寒的远东背景,暴虐的关东军军营文化不过是将这个故事的设定拉扯到极限的道具,悲剧在于真正的人确实无法胜任残酷的人间生活。狡猾的看客会认为这无非是发生在极端年代极端环境里的特殊事实,就好像佐田启二对仲代达矢讲“如果我们不是身处前线,我必定全力支持你的改革”,这种以为换个环境同一个戏码就能变化出相反结果的幻想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类似SL大法好的美好愿景。园子温或者洪尚秀老师已经多次告诉我们,在另一种极端设定下,真正的人不是疯特了,就是转职成半死不活的存在(废柴/尼特/肥宅/高等游民/魔法师),大贤者只存在于上三代的传说之中。所以何以为人的回答就是无法为人,至少是高概率的无法为人。这是必然的概率问题,而不是做人的技术问题。

 6 ) 何以为人

「人间的条件」是小林正树导演在1959年至1961年推出的三部电影长篇,实际上一共是六集,每集90分钟的篇幅,被分为三次上映。与「人间失格」类似,人间的条件大概被翻译成作为人的条件要更适合。

三部曲讲述了男主角梶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发生的故事,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梶的价值体系在战争期间是如何坚守与改变的。三部曲中每一部分的结尾实际上都是以死亡作为关键段落来展现梶的决断的,第一部中是工人在军国主义下的被迫死亡,第二部则是为了自身的安危对同僚的杀害,第三部则是报仇而主动杀了收容所的长官(日方),这三次死亡实际上也在不断的重复着来自片名的提问,什么是作为人的条件?

最近在看老友辩,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在启蒙时代后,逐渐发现这个时间有很多好的价值观,自由,平等,但是这些价值观与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更何况是战争呢?在「巨人的陨落」一书中,前线的士兵在平安夜与敌人一同坐在篝火旁庆祝,而第二天还要拿起武器与之对抗,他们究竟对抗的是什么呢?他们是否又失去了为人的条件?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很坚硬的东西,这些东西即使是以柔软的姿态展现出来,事实上他也是坚硬无比的。比如你待人温柔,觉得温柔是基本的,在这种情况下,温柔是表现,是柔软的,而认为待人温柔是基本的态度是内在,却是坚硬的,但是这种坚硬的态度在不同的时候是否还是否会保持一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影片把人道主义放在战争和生存中去讨论,而这种讨论的结果就是「为人的条件」。在第一部(为第一第二集)中,梶是希望用人道主义来对待工人,即使这些工人是军方的敌人,而到了第二部(为第三第四集),梶则为了自己的生存亲手结束了战友的生命,即使这个战友与其有着浓厚的情谊,这种对比,一方面在强调影片的反战主题之外,也同时传递着,我们那些坚硬的,在生存空间广阔时所秉承的原则,在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仅有一点点时,是会崩塌的。而所有的关于人的概念与尊重都崩塌后,我们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而在第三部中,梶始终处在怀疑的立场中,怀疑战争的意义,归国后的出路,怀疑自己做的事情的有意义,怀疑收容所中的犯人是否有尊严,讽刺的是,梶不会俄语,在收容所中也失去了表达的权利,而这样一位人道主义者因为被捂住嘴所以不断的被称呼为「法西斯武士」,「日本法西斯」,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的体现了战争的荒谬。这部电影本身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反战电影,每一个桥段都体现了战争下人性的丧失,是一部以人民为视角的反战电影。我相信小林正树导演一定也在反思战争究竟在个人这个层面上会带来什么,他心中也一定对良善有自己的立场,而将这种人道主义放在战争的背景上去考验,才显现出「何以为人」这一主题的深刻。

 短评

无法冰释的命运 哪怕是最强烈的羁绊 最终也消逝于黑暗的冰天雪地 个人的抗争 终究在历史的洪流下无情碾碎 一切希望 最终在意识形态混乱两极对立的背景下迎来最终的幻灭仲代达矢 笠智众 高峰秀子第一次联袂演出 尤其是仲代达矢与高峰秀子 战后日本私最喜欢的两位演员

5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多希望他能走出这冰雪荒原,反战电影杰作

9分钟前
  • 一米阳光
  • 力荐

【damn war】个人终被时代所淹没,小林真是个伟大的导演

10分钟前
  • aicbgyihai
  • 力荐

黑鸦冲天,饿殍遍野;荒原化鬼,何以为人!

12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在战争时期想保持善良本性都成了困难的妄想。有些人反复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依然没能让战争在现代人类生活中消亡;有些人不用自己付出生命就在网上发表希望战争发生的言论…他们可曾考虑多少人会因此而受伤死亡…——-战争还没结束,对吧?-必须结束了。-要是结束了 会是怎样的结果?-像德国一样:无条件投降。-也许是吧?但我想问的是之后我们这样的人会怎样?人们会经受什么?这是个大问题。-如果战败,我国会被灭亡吗?-我国?指什么?-你所知道的那个国家将消亡…新的国家又该是什么?我们一直奋力活下来…好看看一个自由人的国家能否取而代之。这是个大问题。-我希望民主力量…能联合起来,应对这一失败。-“民主力量”…日本有这东西吗?日本遍地是我这样无助的人…也许更糟,他们什么也做不成。→此对话联想到《赤足小子》。

1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1. 如果说梶在前面四部是在封闭的空间状态中以一种纵向挣脱的姿态来探寻或实践自己的人本观念,那么在五六部前三分之二处在一个开阔空间状态中的梶是以一种横向的野蛮生长。2. 在梶最终进入战俘营前,一共有三个女人(难民)出现在梶的行程当中,她们的出场都伴随着河水(水源)的出现,并带着不同程度的性意味:岸田今日子出现时“性的伺机而动”,中村玉绪出现时“性的侵入”,高峰秀子出现时的多对男女相互交媾。从潜意识层面来讲她们可以被看做是梶心中的妻子在三个不同时空的化身,为了保护这个形象,最后遇到俄军的梶本来可以杀出重围但却选择了投降。进入俄军战俘营到梶死去,妻子再次以一种意识形象出现在梶的世界。

20分钟前
  • 矢炎宜
  • 力荐

破灭了对两个世界的幻想,至少还有爱吧,还追求自由,伏尸仍然有方向,人仍可称之为人,也许这是当时抚慰人心所在。摄影师是共产主义者弱化了一些对苏联军队的批判,但态度仍然是鲜明的。到这一部完全的地狱终于等到了秀子出现,秀子和仲代真是永远不对付呀…收尾被雪埋的镜头把仲代冻得快晕过去了好多地方都有提到,仲代的出世作也算有了一个完璧的结尾。

23分钟前
  • Rhodesia
  • 力荐

无以为人。

28分钟前
  • 土瓜
  • 力荐

这岂不是比打打杀杀的反战片更好?战争中迷失自己,愿你们最后都能回家~

29分钟前
  • 蓦兰
  • 力荐

原先好不容易保住的对于人性的忠贞,就这样被战争的巨大力场扭曲掉了——人的是非观并未失去,只是是非的标准变得模糊而荒谬,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等于被生生剥夺。影片主题由道德的上升为存在的。

31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力荐

1. 就是战俘营里,欺负你的可能还是你的同胞,军阶比你高的那个,所谓的敌人,可能很容易原谅你的行为,给你阿司匹林。背后捅你一刀的,可能真的就是你的同胞。3,对红军,共产主义有一些思考,有主人公独白的方式,但深度不够。4. 画面非常讲究,不知道在哪里拍的,那时候中日尚未恢复邦交。

32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六部看完,不被左右所左右的伟大求生者。

37分钟前
  • 唐朝
  • 力荐

在60年代以前,这绝对堪称最深刻的反战作品,即使放之今日,仍毫不过时

38分钟前
  • 老王
  • 力荐

第三部算是后二战时期的描写,主题向生存的方向推的更远,对战争的批判更为直接辛辣。从上一部达矢君说出真正的问题是军队本身,到这一部他自己亲身验证,着实吧关东军后期的惨烈状况勾画了出来。战争中其实没有赢家。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苏联兵可以杀,快死的人可以不救,一切的道德都可以抛弃。

43分钟前
  • Nakadai
  • 力荐

反极权叙事的典型空间不是战场,而是士兵聚集的营地。小林正树有意讽刺战时意识形态,标语口号遍布各种空间,与人的现实状态相对照:在矿山,墙上写着大字“共存共荣”,同时中国劳工却被迫害致死;在军队,墙上贴着“尽忠”,将个人的权益压缩到无;在战俘营,巨大的斯大林头像使真实的人显得很渺小。

4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死在冰雪荒原.。最后人道主义的主角也拿起铁链 世道就是这样坏人活得滋润好人受苦受难

47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这两部里男主角在军队战败后走上了艰辛的逃亡之路,后为日本殖民百姓的利益而向苏军投降。最终逃出战俘营,在对妻子的强烈思念中于风雪里踽踽独行…对人性、社会、体制的思考和揭露更深刻。至今仍然牛逼!仲代达矢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这六部曲是真正伟大的电影!反战巅峰之作!向小林正树致敬!

48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无以为人

53分钟前
  • piu的一声
  • 推荐

【A-】三部曲1>2>3。两部的铺垫后终章终于回到了战争本身,但惊讶的是这部中包含了更多的东西,除了对战争最直接的反思,同时探讨了日本战后精神以及“人”的终极陨落。主人公梶在这部中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符号,代表人性最后的希望,这部中首次出现大量闪回以及心理独白,大量荷兰角的运用阐述最后希望的泯灭。3与1终成一个闭回,战争末期日本的节节败退悲惨境遇竟让人有些怜悯,战争才是一切苦难的终极源头,“人”在战争中被一步步扭曲,监守的人道主义也终究抵不过时代。而3最大的一点退步就是完全注重于“反思”而导致人物塑造的缺失,12中除主人公梶的连续塑造外每部都有许多人物有完整的弧光,这也是3最后略差于1的原因。

55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力荐

仲代达矢最终在雪原里倒下时眼角好似有一行泪水涌出,伟大的表演。

59分钟前
  • spacema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