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标题起得不对。这不算crush吧,因为连不上任何关系幻想/性幻想。
喜欢上新裤子是非常莫名的事情。一个乐队,除了一个女贝斯手稍微正常点,剩下三个男的全神经病。贝斯手不好好练琴,键盘手搞不明白和声、喜欢装机器人,鼓手以认真打鼓为耻以躺在鼓上为荣,主唱……的唱功、节奏感、音色、咬字、舞技都让人有点无言以对,写点英文歌词哪儿哪儿都是语法错误。长得也很一般,豆豆眼,大板牙,不唱歌的时候永远挺不直背,唱歌的时候也挺不直背,加上喜欢满嘴跑火车,活脱脱一只丧而贱的松鼠。
他们就是太酷了。土酷土酷的。彭磊和庞宽的美术功底和对时代潮流的敏锐嗅觉,把新裤子塑成了个性强烈的多层面的艺术符号,单纯的音乐性已经远远框不住他们,比赛也框不住他们。他们审视评判潮流,也审视评判自己,黑别人,也黑自己。一个黑自己黑得行云流水的人多半是可爱的。
彭磊为比赛写“夏日终曲”,说这反映了“短暂的虚假的练习生的友情”。其实人人都知道这一段时光的“短暂”和“虚假”,只有他执意要通过戏谑的口吻说出来,也不管自己刚刚在舞台上的斑斑泪光。深陷,又强迫自己抽离和看淡,就跟林黛玉的喜散不喜聚一样拧巴。
和刺猬的子健投身在少年梦中永远不醒的执迷不同,彭磊非常地中年人,直面中年生活的琐碎和重压,也充满了中年好人的操心和唠叨。他的音乐铺满了荒凉和孤独的底色,然后在这上头努力寻欢作乐。他是因为非常地中年,才非常地少年,少年得扎实、坚韧、磅礴,少年得情深一往,让人扛不住。
整个乐队的夏天,最有文学性的是九连真人。这来自于一方水土的滋养,来自于关怀心,也是无法简单修炼而得的天赋。阿龙和阿麦,尤其是阿龙,太有天赋了。他们描绘出一个小镇,描绘了那么多人,每个人,从阿民,到阿爸,到招娣,到传说中的三斤狗,都线条清晰,兼具典型和个性。歌曲中的方言对话拉开了空间和场景,少年的声音,声压强大,边缘利落干净,像雪亮的刀锋,劈开水,指向你。
场上那么多以“自我”、“梦想”或“姑娘”为主题的歌,九连真人开辟出了另外的气象,然后自己融入其中。“北风”里面唱“囊来翻身”,唱的人和听的人都知道,翻身的几率是个玄学。在每个人的结局很大程度早已注定的情形下,他们仍然耐心地勾画出每个人的历程和心境。而且敢于不取巧,下了很多实笔,兜转回来又超越了小镇本身,折射出生而为人普遍的境遇。这样的手笔出自两个少年,令人叹服。
最大的槽点是那个分配给他们的儿童合唱团实在太造作了。
长久以来,张亚东的八卦比他的主业有名。这次看到他的形容气质,有一种“哦,怪不得他这么招女人喜欢”的恍然大悟,但同时对这种静郁清冷的男人会天然地生出警惕心和芥蒂心。还有他讲话声音好听是好听,但有时颤颤巍巍的,觉得这人好奇怪,五十岁的人,兼具三十不到的少年感和七八十岁的苍老感。
后来翻到一阵子前的访谈节目。他很少说话,一说又会试图去说很多,说很深,然后被打断——他并不是个非常善于表达的人,但他似乎一旦开口,就努力地想要说个分明,即使显得格格不入。聪明人太多了,张亚东在大酱缸里泡了这么久,还这么“涩”,这一点是值得敬重的。
典型的crush会扯上关系幻想或性幻想。非典型的crush是怎样的呢?是希望有一档节目,不断地放他们说话。新裤子光说话就行,九连能够间或唱唱歌最好。张亚东唱歌就算了,他不说话也行,就放他闷在工作室里做出的音乐好了。
最近注意力难以集中,写题目写得想打自己。把原因归结于乐夏。于是决定在这个晚上把这些东西都写下来,然后忘掉。
我心目中的乐夏这个节目应该的HOT5:九连真人、海龟先生、click#15、旅行团、刺猬
之所以前面加上这个节目的定语,是因为拿音乐和音乐人来作比较实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对于节目而言,我希望这些乐队能够在这个节目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足够优秀,也相对年轻。
实际比赛最后的结果,我当然是希望九连能进入的啦,不过也没太大关系。
对于最后赛制,我觉得问题不在“让大家投票选择最喜欢的一支乐队”而是在公布前一轮票数后再公布排名,再让现场的观众选择最喜欢的一支乐队,节目组或者是乐队都需要意识到,最大的观众群,在网络另一端的人。现场观众拥有投票的权力因为他们在现场,能够感受现场,然后投出“是否喜欢乐队的演出”这一票。不过既然要选HOT5,而且是设计了让每个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乐队的方式,是不是应该考虑现场之外的人呢?400多人的数据太容易出现偏差了。最后新裤子倒数、盘尼西林第一的结果似乎也和舆情走向不一致。
对于一些阴谋论,说盘尼西林是节目组亲儿子的这个说法我倒是觉得米未没必要,而且显然捧得很失败。不过盘尼西林后面的乐队,超级乐迷的票数都奇低,欧阳娜娜的粉丝也不用急着辩解,毕竟她喜欢盘尼西林的表现太明显了,剪辑拒绝背锅的那种,而且明确表示了在看到他们票数低之后很伤心,如果节目组想要澄清的话,倒是也可以公开一下票数。
大家意难平的原因在于赛制的不公平,这是底线,碰不得,综艺节目也不行。至于有没有暗箱操作,就留给米未自己想,我更原因把结果归功于群体意识、补偿心理共同作用的偶然结果。
但如果从功利的角度讲,比赛只是形式,能够吸粉最多才是赢家。因此在节目中展现最大的个人魅力和作品的魅力其实应该是乐队最需要的,所以斯斯与帆即使没有进入16强,也比南无、黑撒、猴子军团这些乐队都要收获大。
之所以不是“关于盘尼西林”是因为我没怎么听过他们的音乐,只是单纯从观察社会的角度看关于他们主要是主场的争论。
黑盘尼西林简直成为了政治正确,从微博到知乎,群体极化的程度几乎让我想要写篇文章谈谈为什么盘尼西林不招人喜欢,沉默的螺旋之强势令人感叹。
按照我粗浅的观察,对于盘尼的负面舆情爆发主要在大张伟来了之后的那一期,即两场积分赛后。大张伟主要起的是将网友对于主场的积怨点燃。之前官博下相关微博的评论都还是自家粉丝留言。到改编“少年时代”那一期,盘尼依靠红河谷拿高分,海龟先生和面孔淘汰,资源的紧缺带来更加严苛的要求和更加紧张的舆论环境,负面评价急涨。官博下面d每一条微博都能看到关于对海龟先生的惋惜和对盘尼才不配位的不服。之后官博可能是想要进行两面说服扭转舆情,于是发了小乐怼人合集希望能够劝服网友,但显然失败了。后面几乎相关的微博都会说是捧盘尼。
如何拯救盘尼主唱?
大V加持吗?
不行的,讨人喜欢如张亚东老师在节目中已经多次表现出对他的喜爱,各个乐评人如黑刀、刘阳子都说过表扬过盘尼西林。
好友效应吗?
按照“我喜欢的人都是一个圈”的理论,人们对于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如果乐收到正面反馈会更喜欢;但o对于盘尼来说呢,人们似乎选择性地忽略了自己的认知失调;乐队中,皇后皮箱的演出盘尼有给助演、海龟先生的蒋晗说过盘尼西林是年轻乐队中很不错的…等等,但依旧没有用
那么,无解吗?
来了!就是!被打一顿
我写这个时候,盘尼官博对蘑菇商店被打的事情做出回应,下面的评论多为”没必要“”网络暴力没必要到现实生活中”。当有人真的动手,网友的怒气自然也随着泄下来。
所以为什么我要说这个事情呢,因为,现在网络环境实在是太容易站队和跟风了,大家,还是多多思考,多多听歌,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学传播学……
啊说好了不写文章说这个事情了,怎么还是写得这么多……果然是当不了乐评人……那么说回音乐。
盘尼如果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乐队,主唱将自己定位为音乐人的话,就还是用作品说话吧,摇滚乐的主场不在综艺也不在微博,在现场。至于主唱先生,具备让人讨厌的能力,也希望成为让人讨厌的人,那就继续做自己。
最喜欢了啊!乐队的夏天,新鲜的面孔不够多,但九连真人就已经足够亮眼。黄燎原老师果然有双好眼睛。现在的经纪人宋佳,应该能好好地带他们走下去。
有的乐队台上台下一样,是风格的延续,比如Click#15,比如痛仰;有的乐队台上台下有反差,比如九连真人。但讨人喜欢的标准是一致的:真诚+作品好。
阿麦阿龙两个人台上台下的反差让这个乐队的整体形象更为完整,在台上生猛用力,眼里放火,痛仰说他们“很有劲”;但一下舞台,甚至不用下台,只要音乐停下来,就像是两个误入派对的工作人员,表达里是生涩和朴实。台风这种东西,九连真人真的是从l九连山上长出来的。所以,概括九连真人为连平县的两个老师+万里组成的乐队,十分恰当。台上的表演是扎扎实实、诡谲又充满力量感的九连山;台下的表述是小镇的老师面对舞台紧张但是又竭力表达的真诚。
九连选择留在连平县,也好。不混圈子,不用受到所谓摇滚中心的影响。希望他们永远忠于自己的i想法,做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他们是从地上长出来的音乐,阿龙的才华是上天给的才华,地域对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
把我之前的粘贴一下:
每次九连的歌曲都承载了什么东西,所以大概张亚东说希望他们更享受音乐一些。承载什么东西,我想这大概是以小镇青年为底色的九连无法摆脱的命运,并且九连选择接受它,拥抱它。
九连作为一个新乐队参加这样的节目好吗?好也不好,足够锐利,但也更多质疑。发掘他们的黄燎原说,他们第一张专辑不用有普通话,因为他们原本没有。但这个节目,已经不止一次被人劝用普通话。都在说,歌词对于音乐来说没有那么重要,粤语能听,英语能听,怎么到了客家话,就这么苛刻。九连未来也许会有普通话的歌,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因为需要有普通话。
五条人的第一张专辑基本全用海丰话,到了后面乐队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也就慢慢出现普通话。这是应该。
1.地域分散一些,已经在北京了,就不要让乐队的夏天变成北京乐队的夏天。来回车费安排一下,多跑跑也没事
2.最后的HOT5,可以让网民参与啊;米未是个好米未,马东懂得听话
3.希望有更多新乐队,不要让中年练习生再出来辛苦了
4.31支到16,太多乐队得不到机会展示自己了,希望能够进程慢一些,好的乐队多一些
5.不要着急出圈,找到合适的方式,慢慢来,做好事
6.要继续,不能停
--------------------------------------------------------------------------------------------------------------
第十期:
喜欢如下:
1.click#15
仿佛要溢出来的表现力
2.九连真人
每次九连的歌曲都承载了什么东西,所以大概张亚东说希望他们更享受音乐一些。承载什么东西,我想这大概是以小镇青年为底色的九连无法摆脱的命运,并且九连选择接受它,拥抱它。
九连作为一个新乐队参加这样的节目好吗?好也不好,足够锐利,但也更多质疑。发掘他们的黄燎原说,他们第一张专辑不用有普通话,因为他们原本没有。但这个节目,已经不止一次被人劝用普通话。都在说,歌词对于音乐来说没有那么重要,粤语能听,英语能听,怎么到了客家话,就这么苛刻。九连未来也许会有普通话的歌,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因为需要有普通话。
五条人的第一张专辑基本全用海丰话,到了后面乐队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也就慢慢出现普通话。这是应该。
3.海龟先生
这个节目的乐队里,私下听的最多的乐队。夸海龟的很多,不说了。冷淡而真诚,温暖又孤绝。
已经装酷够了,就开心一点。
4.刺猬
编的!好好啊!子建的词,对得起它高中第一。后面石璐唱上来,感觉真是奇妙。
口琴!疯了
这个口琴。拉情绪极致。
第八期
听坏蛋调频谈乐夏,嘉宾说,给乐队唱自己歌的机会少了。王硕说,你等着。就等来了。节目组给了理想生活这样高中作文套题经典题目,基本等同于让乐队们自由发挥。
抛去我对于它作为一个综艺节目的观察,以及独立音乐出圈到实验,乐夏这一次依旧能够发给我充分享受的试听体验。
这一期:
旅行团:
Rock Band实名。认真是旅行团的态度,是从韦伟到子君到一蝉到徐彪的每一个团员。上面我说了,我是一个注重表达的人。旅行团每一个团员,都给我真诚的感觉,对音乐,或者是对这个节目,对这个世界。之前听他们歌觉得路人,但这一期,一首《Bye Bye 》完全给我听进去。大张伟说的,不是你服不服,而是你必须服。从歌曲、表演、舞台状态,都 特 别 好。旅行团是一个欢乐团,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rocker。要!红!啊!你们!
然后这期最感动的在于,李红旗真的仿佛成为了天上的星星。从盘尼西林、新裤子到旅行团都频频cue他。
上期三个倒数的乐队真的都彼此珍惜且尊重。新裤子彭磊下场前,说旅行团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是我们看到的最拼命的乐队,希望各位留情,特别是专业老师们。
旅行团韦伟说,旅行团滚蛋不要紧,但是你们一定要多听新裤子和海龟先生的歌,多听31支乐队的歌。
新裤子 :没有挑战大众的尝试,新裤子就能拿高分。在床上看,不敢吵到别人,全程捂嘴捶空气。以及彭磊最后的飞吻,真是给我中年男人的梦幻执念的感觉。
盘尼西林:说实话这是我这个节目听来最喜欢盘尼西林的一首歌。没有觉得他怼天怼地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出于一个注重表达的人的执念,只觉得他的表达不自洽,人不真诚。至于说他抄袭,还是觉得普通听众还是不要随便给原创音乐人扣抄袭的帽子。
大张伟在后来对于旅行团的评价也感觉是在影射他?乐队音乐能继续往下做,不是光靠说,你敢骂街那种坚持。
九连真人:阿麦这样的老师!太优秀了!是真心地挂念学生,很多全职老师也不会这么爱学生。他一定不是为了养活音乐才去做老师。即使张亚东说他们两个天生适合做音乐。
第七期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来到这个世上的,但有的人是偏瘫。
关于刘阳子的评论:
对于音乐的理解不一样可以接受,但说乐队丢失了自己?乐队的自己有没有丢 轮得到 你 说 吗 ?
新裤子牛逼
彭磊这个小眼镜👓
在用节目传达自己的思想
表达胜过表演
但表演也很牛逼
“有的人还在唱歌,新裤子已经在做行为艺术”
意外惊喜。这是我眼中无论是作品还是乐队视觉、主创的思考都让人敬佩的成熟乐队。
彭磊自带多媒体属性,跨界的音乐家。
在问cindy有没有考大学的时候,真的觉得彭磊是在用心对待这次合作的机会,真的真诚对待cindy。人人都把她当作审丑对象的时候,有人真心实意地劝她要考大学。平时怼天怼地的新裤子,在Cindy 口中是“温暖”。那些黑节目组请来流量女神的可以离开,摇滚明星本人接纳了,观众仍然滞后。
包括旅行团和海龟的合作,只是因为请来不是摇滚圈审美中的人就黑真的十分不摇滚了,周洁琼也好,薛凯琪也好,乐队成员本身都是悦纳的。再说一遍,这是乐队的夏天,不是摇滚乐队的夏天。抛开刻板印象,感受音乐,而不是音乐身上的标签带来的优越感。
大张伟的《过时》
马东:什么时候会再做乐队?
大张伟:等……嗨等什么呀。明天
大张伟:新裤子是我眼中一直我要去坚持的偶像,也是我的榜样。
㊗️包容又锋利的人都成为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另外,再夸九连
男女平权的思想加上vava的girl power
有态度的九连,实名尊重
《招娣》这个名字对于生长在福建的我来说不陌生,从小学到高中身边都有叫这个名字的女生。
九连小镇青年的底色让他们音乐的思考比起所谓摇滚重镇混出来的乐队更加锋利。
第六期:
Click#15
哎
虽然知道分数不重要,但是晋级重要啊,特别是对于click#15这样的年轻乐队。多一些镜头,多一次表演,就多一些机会。私心希望他们能够回到舞台,或者有其他的机会。
Click#15的难得在于Ricky和杨策这两个人。像是一个节拍,不论是音乐或者表达,都充满了一个文化icon的可能性。
这个节目请来了太多老乐队,于是就不具备偶像选秀节目的激烈竞争。面孔的三哥,感觉确实是想给年轻人机会了。
还是给独立音乐的机会不多,对于funk,爵士之类在国内相对小众的音乐更是。
bilibili:AV55724988
新裤子2019西安草莓
彭磊:如果有一天,这些乐队变得不那么小众了。不像今天来的这么厉害的年轻人。所有那些特别俗的,你看不起的人,他们也开始喜欢乐队了,那样会不会不好呢。
下面乐迷:不会!
彭磊:诶我觉得,怎么说呢,时代是发展的,让那些落后的人跟上咱们吧?《没有你的旅途没有意义》
本来想等到节目结束后再改星的,然后偶然看到彭磊的话,就觉得,可以给了。
我的评分不重要,对于乐队来说,更多人看到他们比这档节目评分增长到8分来说更重要。
———————————————————
第二期-2019.06.15
节目制作这期没毛病,不批评。这季结束后应该会有总结。
听歌。
不是专业的,改编对我来说,
听过的:发现和原曲不一样的感觉➕好听➕有乐队的特色
没听过的:好听➕有乐队的特色
所以这期喜欢的四支如下:
刺猬,九连真人,海龟先生,痛仰
不喜欢的原因就是喜欢的反面,不懂不评价
1.刺猬 《只要平凡》
到了中年,刺猬还是能有大学生的感觉,真是奇妙。子健说他们玩的是EMO,EMO使人年轻吗?即使是不管不顾的朋克,看反光镜还是会有人到中年的垂暮感,可能刺猬还不够老,或者EMO太年轻。
没听过张杰原唱,子健一开口就是刺猬。
石璐的念白,没听他们《生而响往》可能会觉得尴尬,但阿童木不是第一次鼠来宝了,放在刺猬的歌里倒也觉得合适?
2.九连真人 《凡人歌》
有时候会惊奇这两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年轻人怎么编出这样的歌。
凡人•听不出来•原唱•歌
阿龙说:民乐真的很帅
因为之前不了解更觉得厉害,这样的乐队在节目里,让人感觉到在市场看不见的地方,还会有很多这样强大的摇滚能量。
3.海龟先生 《日光》
仙气飘飘我海龟。
海龟改的这首日光让我几乎觉得这首歌就该李红旗唱。
有点诡异,又有点fantasy。青峰写的东西,李红旗唱出来了。
那段龟语舒服到让人酥骨头,又回到海龟的沙滩上了。
4.痛仰 《我愿意》
看着高虎唱就让人想一直看着他唱,不插电的那种。
“我无法抗拒,特别是在夜里”
嗯,真的无法抗拒,掉的那半个音,令人极度舒适的编曲,在现场就好了。
《我愿意》这首歌就是很好听啊
之前好像说过了,那再说一遍,高虎或者说现阶段的痛仰,老旧又松弛,迷人。
然后这期总体上给其他乐手的镜头多了,于是,宋捷啊。这种安安静静弹琴长得好看的男生啊。
以下来自痛仰微博:
选择《我愿意》这首歌,其实没有经过复杂纠结的选曲过程,脑海中想到了也就选了。关于改的躁与不躁,平淡与否,能否有比赛优势在我们看来,其实不太重要。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我们自己喜欢就够了,总不能为了比赛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与感受吧。参加#乐队的夏天#我们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是“桥”,我们希望这座桥可以架起一种可能性,跨越重重障碍,沟通大众与摇滚乐,连接摇滚乐的过去与现在,如果能做到这些事儿,也算功成身退了。原本设想PK环节我们会输给一支年轻乐队,没想到还是输给了老大哥。不论如何,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就像曾听过的一句话:从来都没有小众的音乐,只有迟到的听众。希望一个新的摇滚时代大幕可以拉开,不要停止我们的音乐。http://t.cn/AiNGBODb
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个说法我买了。
这样的痛仰,比起那些在地下说综艺节目毁了摇滚乐的人不知道牛逼多少。
——————————————————
第三期-2019.06.10
如果说是第二期是让新血点亮舞台,用锐利的光芒吸引那些在音乐节草坪外的人,这一期就是让刺猬、海龟先生、旺福、新裤子这些诠释摇滚态度。一直期待节目怎么用摇滚精神让人热血沸腾,即使知道是在节目策划里,但乐队的表演、真实的过往、彭磊掏心的感叹,是百分之一千的真实。
这一期说刺猬。
《火车开往云外,梦安魂于九霄》,刺猬真的就是刺猬,刺扎别人,也扎自己,但也露出柔软的肚皮。有些人写歌,兜兜转转,可解读的多,也牛逼。
但刺猬,掏心掏肺地把自己写进歌里,唱出来,所以不能不看歌词。
糙汉如子健,写出的词。
子建从公司出来,撑着一把蓝色的破伞,风雨飘摇的夜晚:石璐帮别人打完鼓,背上镲包,一米五的个子,像一只忍者神龟,说一句”我去刺猬那边了。“
看到这里,再听歌。
“黑色的不是夜晚,是漫长的孤单。”
子健说:感觉乐队玩不下去了,除了乐队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
石璐:那时候他写什么歌我已经不在意了,想说录完这张就撤。
“他身上的缺点星星就算像星星一样多,当优点出现的时候,就像太阳升起来了一样,所有的星星都不见了。”
“纷飞的滥情男女 情仇爱恨别离。”
分分合合,大家都觉得刺猬不容易。高虎说,他们是站在寒风里;彭磊说,刺猬命运不好。
这样的情感强度和剧烈撕扯,让刺猬成为现在的刺猬,石璐和子健、一帆会一辈子这样下去。2005年的石璐,像一个初中生,眼里的光和亮、打鼓的样子和现在没有什么变化。现在的刺猬,好像还是一样,给无数人的青春续命,用音乐写属于他们的生命,发出这个时代的声音。
“看脚下一片黑暗,望头顶星光璀璨。”
新裤子这次算拼了。
领着当代摇滚旗帜的新裤子从北京新声走到现在。
彭磊在《乐队的夏天》的舞台上说“目前为止,我们都还很平凡。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节目特别差,请一堆平均年龄35岁以上的人来干嘛,丢人吗。后来发现好多都是新的血液,好多都是新的风格。以为乐队已经断了香火了,但还是这么强,所以觉得这个节目可以带乐队走向未来,未来可能会是独立音乐的黄金时代。”
会是吗?我不知道,第一期被鬼畜剪辑气到了,觉得节目不尊重乐队和音乐,后面两期越看越喜欢,扎扎实实地希望更多人看,更多人走进这些音乐。
“我那些烂曲,流窜九州”
快他妈的流窜啊!编程、设计、教师有人做啊!你们这么优秀,快红起来啊!能不能别一边上班一边玩音乐!
生活真他妈让人着急。
每看完一期就去微博热搜榜上,看有没有上热搜,可惜寥寥无几,没有多大的水花。有时候着急,希望哪怕有负面的,像有嘻哈那样能让更多人关注到,掀起哪怕小小一阵风潮。节目开播前,有人说摇滚圈要被饭圈进攻了,饭圈的模式与摇滚圈天然不匹配,这个不担心,但是独立音乐想完全突破圈层可能还早,不过这个节目是有帮助的。
中国的线下市场越来越好,演出也越来越多,乐队比起上一代境况要好多了。
没有哪一种艺术类型一定要成为主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选择,说到小众,戏剧、话剧、文学怕不是要在这个时代哭死。但希望每个领域优秀的创作者都能有尊严地活着,每个领域都有优秀的作品,每个领域都有持续不断的新血。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
第二期-2019.06.01
开头对剪辑的说明应该是看到吐槽了。观感比第一期好很多。事实证明音乐本身足够。
可能还是会有乐迷觉得自己喜欢的乐队时长不够,但是!看看第一期朋克那部分应该能好受一点吧(好像不能这么比……)
这期的音乐类型从funk到民谣到雷鬼,都有看到惊喜,这才是音乐节目最大的宝藏,乐队本身,音乐本身。跟着click#15摇摆摇摆后又被九连真人惊艳,跟着斯斯与帆紧张。
这里不评价得分吧,但woohoo淘汰会让人遗憾。节目赛制刷一半,太残酷了确实,但是太复杂了又感觉不那么爽快。这是之前不喜欢看选秀综艺的原因,一会儿给你机会,又让你失望,又待定,又复活,又淘汰。人站在台上会像被油锅煎吧。
凭什么给你们权力评价?
当前是乐手给的……
他们选择上了这个节目嘛……
但还是希望能多给乐队一些机会出圈,毕竟这不是练习生出道,他们每一个都带着作品来的。希望能够优秀的作品被更多人听到,是这些乐队来上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也应该是希望中国音乐生态更好的乐迷共同的希望。
然后说一下这期的惊喜!
1.九连真人
话不多说,好听有力道。这个舞台上看到的,最深刻的表达,是期待中的摇滚乐应该有的样子。想到了五条人,哇如果他们能上节目!
2.click#15
主场就是摇滚明星的样子啊,舞台魅力就是舞台魅力。有野心有才华。和键盘手在一起让人觉得宝贵。
3.痛仰
觉得目前为止最投入的表演,似乎不在乎评分,这就是老乐队的沉淀吧,老旧而松弛。
高虎,真是太可爱了
这就是个观剧日记呀!大家别当乐评看……
只是因为发表评价的人不多所以才被顶上来……
第二期令人舒适,知错就改的米未是个好米未。乐队成员对节目组编导的评价也都很好,做事的态度是希望把这档节目做好的。
哈哈哈哈怎么我像是叛逃的水军!
不管,就是这么想的。
————一———分割线————————
第一期
失望:
不知道节目剪辑对于朋克的理解什么,但是我无法苟同。让乐迷生气,让路人产生偏见。
节目的剪辑代表了他们的立场,当他们选择把更多的时长用在皇后皮箱的八卦和公司乐队上,就削减了一些乐队的完整演出时间。当他们选择把熊猫眼和青年小伙子一起用戏谑调侃的方式剪辑出来的时候,他们就选择了消解他们的作品精神。这种剪辑,比干脆剪掉更让人失望。
安利青年小伙子:
影响乐队的乐队,中国的地下丝绒,宇宙王,成军于1998年的动漫宅团。
slogan:青年小伙子不会听别听
对于几个公司乐队的加入,没有什么意见,他们承担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被吐槽和被看到的使命,可以安心淘汰。
但是其他认真做作品的乐队,值得更好地被对待。
面孔乐队。老乐队的意义,好像就剩下怀旧了。从乐队到乐迷,都在怀念曾经。值得尊重和支持。乐队的力量,乐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音乐更重要吧。让步于情怀和让步于商业,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不同。
开始的时候,乐队投票选出top5。最后的,结果,年龄大的。乐队初次见面,其乐融融,大家相互吹捧,鼓掌起立欢迎。怎么说呢,当然有自己尊重的前辈,但,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乐队更鲜活,更自我的存在。高晓松说,保镖安排了吗。应该打不起来吧,在这里。当然,打架不好。
一贯的米未风格,花花绿绿,绚烂多彩。但是也消解了一些原本应该被强调的意义。不可避免的吧?歌迷可能带着太多的语境看这档节目,毕竟是一张一张专辑听下来的乐队,像是书粉对于改编的不满。被看到重要还是被理解重要?思考。
2.希望
节目的意义是什么呢?
争取垂直领域的受众吗?
可能让你们失望了。官博热评前面都是吴青峰和欧阳娜娜,第一期,消费吴青峰的吸引噱头的标题该骂,但是,对青年小伙子的垃圾剪辑更让人愤怒。评论最前的还是“不要消费我们青峰”。
摇滚乐迷可能也就能在豆瓣上能占前排吧。节目用,乐队的夏天,这个名字,看来是不想背摇滚骂名,可是从选的乐队看,就是让那么多摇滚乐队走到台前啊。
普及向的吗?
让原本的一些地下乐队走到台前。可是也并没有让路人看到这些乐队有多么牛逼。他们不相信纯粹的音乐就能打动人,所以才要那些碎片化的剪辑,选手的评价,无意义的八卦和插科打诨。
煽情向的吗?
借乐队这个噱头,贩卖美好青春和梦想?目前还看不到。
不管做什么。
不管你们的目标是满足原本的核心受众还是争取尽量多的观众。
都行,都能接受。
只是,既然选择了音乐,既然选择了这么多认真做音乐的人。请尊重他们和他们的作品。
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让乐队走出地下的商业尝试。如果失败了,也只是证明了这块土地上,还找不到一个让摇滚乐队成为大众偶像的可能。未来会有吗?不知道。
商业模式千变万化,摇滚永远在那儿。
母后大人住院之前交代,你把我现在看的那个电视剧下载几集。我去下载了,大概十集。然后在医院的日子里,每天就是太君啊土匪啊瞎眼奶奶啊什么的。
出院之后,忽然间发现怎么听到的台词这么耳熟?老太太回答:嗯,住院的时候心情不好,这电视剧也没看好。所以把看过的又重看了一遍。为了把我们娘俩从谍战抗战剧里拉出来,推荐她看热门综艺。
第一个推荐的,是黄渤的《忘不了餐厅》。首档关注认知障碍的记录观察类公益节目。跟老年人有关的话题。特别温暖又很有意义的样子。但是好像让老年人看关于痴呆老人的,不太好。什么阿尔茨海默病,我妈也并不关心。
再推荐《向往的生活》。做饭干活聊天玩游戏逗狗。简单明了治愈。这个我妈喜欢,就是只认识黄磊何炅,人一多就分不清谁是谁了。不过看了两集还是追了下去,跟我议论,那个猪油拌饭真好吃啊我小时候也喜欢吃。那个妹妹好安静啊好可爱啊就闷头干活,穿的简简单单的小姑娘都不像演员。
又一天老太太跟我一起看我正在追的《创造营2019》。我妈认识郭富城和苏有朋。所以跟着看了一会儿。我妈看了一会儿说这里的男生怎么都长这样。吃藕。嗯,我默默的弃了这个节目。
被小姨安利了《声入人心》,回家了跟老太太看了半集。说,现在的歌儿都记不住歌词,听了也没什么兴趣,还是以前的老歌好听。好吧,唱歌的综艺也不看。
说记不住歌词的人,却跟我一起,栽进《乐队的夏天》。
开始只是八卦,你看马东那发型。怎么两边儿剃那么干净中间那么高。我说这样显高。又说,你看高晓松那脸型,还摇着个扇子。真巧啊,我也看不了高晓松摇着扇子那样儿。
开始只是看热闹。到《斯斯与帆》的时候,我妈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就像弹幕里刷的那样,一听声音就酥了。听两句就问这是哪里的方言。听第三句眼睛就有些亮晶晶。简单而有力量。
我妈开始认真听,关注排名。因为她喜欢的乐队在里面啊。接了个电话回来,问我妈,这个乐队叫什么。我妈说,这个乐队叫《和平和浪》。你看,他们特别浪。这是我妈喜欢的第二支乐队,因为看着特别快乐。
摇滚就应该愤怒啊忧郁啊。我想跟我妈说那《斯斯与帆》都不像个乐队。那个《和平和浪》也不像乐队啊。但是我妈就是喜欢啊。我妈借用乔杉的话对我说,我可以有自己的态度啊。这倒挺摇滚的。
还剩下最后一个乐队没有出场,听我妈念叨,哎呀太残忍了。我看了一眼,是《葡萄不愤怒》出局了。我说怎么你又喜欢这支乐队了?我妈说不是啊,我不喜欢他们。但剩下那个乐队好像挺厉害,你看镜头挺多,《斯斯与帆》悬了。
最后一支出场乐队是《新裤子》,可不厉害么!我妈一边说,这太HIGH了!他们要疯了。一边感慨,这俩小姑娘肯定打不过了。我说你知道HIGH怎么写么?我妈说不知道。
到后面的加赛环节,超级乐迷选出四支乐队,我妈在一旁念叨,千万不要让《斯斯与帆》跟《和平和浪》碰到一起啊。我说你担心他们分个胜负么?我妈说那俩小姑娘肯定比不过《和平和浪》。嗯,老太太倒是看的明白。
最后我妈喜欢的两支乐队都出局了。我妈也没有特别难过。这么硬核的老太太。我觉得我妈还会喜欢上别的乐队。
我妈七十。我猜她不知道啥叫摇滚。这也不重要。我妈也跟着看乐队采访,说刺猬太苦了。别人感动的她也感动,别人兴奋的她也兴奋。这些真实的表达感染了她。看着喜欢最重要。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1998年,新裤子同名的第一张专辑发布,上来第一首歌是《I'm ok》,彭磊扯着他的大舌头,傻乐乐地唱着:
“今天我们没有女朋友,明天我们没有女朋友,后天我们没有女朋友,以后我们没有女朋友,I'm ok,I'm ok Ya Ya Ya Ya,All right!”
这首《I'm ok》是成型于1996年、乐队的第一首单曲,那时候,还是北京工艺美校穷学生的彭磊和他的同学尚笑、刘葆一起组成了新裤子的前身乐队,“金属车间的形体师傅”,一个听名字傻兮兮的像金属的朋克乐队。
不久后,他们遇到了师兄也是现在摩登天空CEO的沈黎晖,一拍即合,摩登天空横空出世,新裤子也随之诞生。
超级乐迷周北树在《中国摇滚编年史》里写到新裤子诞生时,一连激动地用了各种形容词:中国最时髦、最复古、最活力、最耀眼、最新浪潮、最别具一格、最怪力乱神的朋克乐队,新裤子诞生。
基本上也可以代表了新裤子在乐迷群体间的高认同和高人气。
只是,作为朋克乐迷的我之前倒是一直不太看得上新裤子,毕竟认真说的话,从首专之后,新裤子后面那么些年出的专辑都跟朋克没什么关系了,明明可以管它叫新浪潮乐队、迪斯科乐队,但人们一提起新裤子,似乎还是很容易把它想到朋克乐队里。
最近几期的《乐队的夏天》,两两乐队被分到一组捉对厮杀,新裤子和反光镜狭路相逢,为什么选对方?用彭磊的话来说:“我们是脱离了朋克队伍的一方,而他们还留在朋克队伍里。”
新裤子改编了一首汪峰的《花火》,成军20多年、均龄超40岁的他们用爆炸性的演出点燃了台上台下,台下的年轻孩子都跟着音乐挥舞跳动,在一旁坐着的刺猬乐队的主唱子健却默默流下了眼泪。
有些人说,很多年没有看彭磊这么唱了。彭磊在歌里唱“所以我,开始变了。”不是翻滚燃烧的热量,不是激情四射的青春,而是几个中年朋克微不足道又孤独倔强的进击。
想起比赛之前,彭磊曾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们得赢反光镜,我们乐队有仨孩子,比反光镜还多一个呢!我们得留下,养孩子真的不省钱。
有些伤感,已经是几个孩子爹的他们还记得当年那个傻憨憨唱着“今天我们没有女朋友”的朋克青年吗。又想起曾经那些个口齿不清、呆头呆脑的朋克青年怎么样了?他们还站在这里吗?
97、98那阵,当彭磊和他的新裤子签了摩登天空,正预谋筹划着自己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北京的另一边,一个叫五道口的地方,同样正孕育着一场革命。
可那会,没人会这么说,那只是个充斥着臭水、酒精和红灯区的小胡同,拥挤着各类小商铺、酒吧和小摊儿,一片鱼龙混杂,走到尽头,有个俱乐部名叫“嚎叫”,中国最早的一波朋克们就盘踞在那里。
“嚎叫”来自PIRMAL SCREAM(原始嚎叫)乐队的名字,来自挪威画家蒙克的画,也来自金斯堡的长诗,但那不重要,反正它实打实就是中国的CBGB(纽约的朋克大本营)。
1997年4月8日,一场几乎是中国朋克乐史上最重要的集结演出开始了,69、脑浊、反光镜、A boy、2月30、体液、无信仰的宝贝...以“无聊军队”这股朋克势力为主的乐队们汇聚在了这个只有78平米的小小酒吧里。
只能容纳100人左右的嚎叫突然一下子涌进了200多的观众,躁动的表演、四溅的汗水和啤酒、挥动的拳头、爆裂的嘶吼,人们也是第一次领教到了平常只能在磁带里去想象的朋克现场。
嚎叫的老板之一吕玻后来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脑浊、69、A boy凌厉的现场冲击力让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在特定的环境、时机和观众群面前,他们音乐里的爆发力是如此强烈! 那时候北京的观众还不知道什么是POGO,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随着脑浊的SKA起舞,更不知道如何跟着A boy挥动拳头,但现场还是乱做一团,人们的鞋子在低矮的天花板上飞舞,啤酒和汗水四溅,每个人的心跳速度都基本跟鼓点一样,那晚,人们知道了什么是HARD–CORE朋克,什么是ska朋克,什么又是OI!朋克。——吕玻《嚎叫俱乐部与北京朋克的故事》
后来,人们便把混迹在此的、以嚎叫为根据地的五道口朋克们称作“无聊军队”。
无聊军队的乐队们频繁在此演出,几乎毫不客气地把嚎叫当作了自己的根据地,接下来还有随之被吸引来的各类群体,杂七杂八的乐手、他们的朋友和果儿、附近地区打口店的消费者、旁边语言学校的学生、各类或先锋或时尚的边缘人,无所事事的混子...
玩朋克的乐队突然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一大茬,打口店里的朋克专辑很快销售一空,街上似乎到处都是穿着OLD SCHOOL服饰、染着彩色头发和衣服上吊着链子的朋克青年。
后来给脑浊、69、A boy和反光镜这四支乐队录制了那张著名《无聊军队》专辑的王迪曾写过一首歌,歌名就叫“五道口1998”,他在里面唱:
“嚎叫俱乐部开心的地方/漂亮的色骨老头没法上/可攒的帽衫t-shirt很便宜/诶走去赶个朋克集/朋克音乐初到但有力量/别看个小他个个精壮/在这儿生命不发霉/隔壁有我暗恋的鬼/这儿的生命没错对快乐已经无所谓/这里有梦想但没有希望。”
嚎叫甚至还名气大到出了国,那时候,几乎所有著名的西方媒体听说中国五道口有个朋克根据地,都赶忙赶过来拍摄过这帮人。
可以说,北京地下朋克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是跟随着嚎叫一起出现的。嚎叫虽然很短暂的存在了一年半就歇业了,但朋克并没有因此衰落,反而还有了中国第一张朋克唱片出现。
1999年,从嚎叫出来的脑浊、69、A boy和反光镜终于录了一张朋克合集,这就是《无聊军队》。
69唱“朋克万岁”,唱“一代”,唱“革命”,唱“有中国特色的Rock n' Roll ”;脑浊唱“叛逆是为了自由”,唱“我是顽主”,唱“My Hardcore”;反光镜唱“嚎叫”,唱“无聊军队”,唱“别上当”;A boy唱“我们绝不妥协”,唱“对你的生活喊OI!”
怪声怪调,非常粗糙,很是简单,却又异常认真,或许歌声里的那些愤怒和思考仍是浅薄的,但却是当时年轻人们所能听到的最真实的来自自己这一代的声音。
《无聊军队》发行时,唱片封面上写着“十年后经典朋克乐唱片”。如今看来,他们做到了。即使已经过去了好几个10年,《无聊军队》都仍是中国朋克音乐经典中的经典,也是那个朋克时代的缩影。
当然,那时候,除了签了摩登的新裤子,除了无聊军队这一波,还有他们的朋克前辈,地下婴儿。
地下婴儿被公认的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支朋克乐队,乐队的核心高幸和高阳两兄弟的传说早在嚎叫成立前,就已经响彻了北京城。
据说,那时候有很多人都曾看到有一对染着统一橙色爆炸头的兄弟,开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跋扈在北京街头,不用怀疑,这就是高氏兄弟。
1996年,凭借一首《都一样》,地下婴儿在地下音乐圈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一年后,魔岩唱片在发行的《中国火》唱片里便收录了他们两首歌,一首《种子》和一首《觉醒》,彻底奠定了他们的江湖地位。
再到1999年的专辑《觉醒》一发,几乎没推广的情况下光正版CD和磁带就卖了6万5千张,据说乐队一次去东北城市演出,要签名的十几张碟里,就有一多半是盗版。
“我要把我的热血和大便,都通通抛在这旗帜上面”,地下婴儿有些愤怒、有些热血、又有些悲伤的声音彻底传到了中国大地无数的乐迷群体间。
朋克这种音乐也在国内遍地开了花,在世纪末的那几年到达了高峰。
武汉有吴维和他“让所有朋克闭嘴”的生命之饼(SMZB),新疆有凶猛硬核的舌头,南京有后朋翘楚P.K14,北京有新裤子、脑浊、反光镜、诱导社、69、A boy,有最早的青少年朋克花儿乐队,还有在无聊军队影响下诞生的全女子朋克挂在盒子上,有新生的蜜三刀、哎吆、逆子...
但这个故事也就到世纪末结束了,因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朋克似乎瞬间就变成了“很土”的事情。
当然,也有一直坚持在做、甚至直至现在的朋克乐队,比如出现在《乐队的夏天》里的反光镜,反光镜在和新裤子PK之前,主持人问他们有什么要对对面说的,反光镜冲着新裤子大喊道:“朋克不土!”
而新裤子只是笑笑说“我们说朋克土其实只是说我们自己,因为很快转变风格了嘛”。
到2000年的第二张专辑时,那个曾唱着“这是我们的时代”、唱着“你是我的雷蒙斯”的新裤子,就"叛变"革命了,他们开始大量使用起合成器,歌唱“流行一代”,歌唱“Disco Girl”,再到之后的《龙虎人丹》那张专,彻底转变成了新浪潮和合成器流行乐队。
后来,就连新裤子的创始成员刘葆都觉得他们已经 “变成了一支娘娘腔的同性恋乐队”,于是断了新裤子、转而加盟蜜三刀,玩回了自己的Oi!朋克。而新裤子则继续着之后不断的风格探索和改变,到现在他们的代表作《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广为传唱时,我已经不听新裤子很久了。
69和A boy当年就已夭折,花儿早已唱起了“没朋克声,只闻钱声儿”的口水歌,脑浊的主唱肖容几年前离队了,地下婴儿世纪末就不再唱了,诱导社一直断断续续地艰难存活下来。
但朋克不会死,只要还有SMZB,有反光镜、有诱导社在坚持着,有牙龈出血这些新的小乐队在地下流转着,有《继续嚎叫》这样的新合辑,有地下婴儿和挂在盒子上近几年的重新开始活动,甚至只要有新裤子这样哪怕一首站在舞台上让人看到朋克精神的浪漫进击。
《乐队的夏天》里,彭磊这样感慨“今天在坐的差不多一半的乐队当年都是特别帅的小伙子,现在都成了一堆中年人,大家坐在一起,真的挺难过的。”
地下婴儿的高阳在采访里说:”别在意朋克这两个字,在我的年龄,我已经不聊“朋克”了,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不在乎外在标签,人活一辈子,你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我也找不到,可能有时会找到一点点,可能再过几十年,我们都走了,这些都不重要了。“
你说中国朋克现状怎么样,我只能说和世界朋克现状一样。用乔克雷的话说“欢迎来到伟大的朋克骗局”。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首先说一下我是97年的,我自身对摇滚乐也没有太深的了解。
我不了解上个世纪的乐队,什么面孔、痛仰、反光镜的歌我都没听过,这31支乐队中大部分我也不了解。
但是,即使我对他们如此陌生,但我听了还是心潮澎湃,特别是面孔的《梦》,这首歌写在1992年,比我都大七岁,但是并没有给我一种距离感。
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吧,今天我带着耳机看完了整集节目,给我的感觉就是“炸”。
但是我感觉把摇滚乐关在一个演播室中表演是非常减分的,四星我全部都是给乐队的,如果是在室外做这个节目,我会打满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
说实话,现在那些年轻的“鲜肉乐队”真的已经丢失了音乐的本真,这个男团那个女团,音乐永远都不是第一位。
即使是这样,这些“鲜肉乐团”随便哼唱两句就可以登上各大榜单,成为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的热歌。
小鲜肉们随便抛个媚眼,就会登上各种热搜,反而真正在做音乐的人只能奔忙在各个音乐节,livehouse来维持生计。
这不公平,但我无能为力。但是,摇滚乐手在台上唱出自己的时候,真的好帅!
播客《摇滚典礼》的主播史蒂文·海登说,“当人们谈论到摇滚乐时,他们总会在脑海中出现这么一个画面:一支四五个家伙组成的乐队,他们抽着香烟,穿着皮夹克,纹着纹身——像这样一支乐队从默默无闻中出现,并且瞬间成为摇滚文化的代言人。但这种乐队毫无疑问再也不会出现了,即使有的话,如今也没有了他们耐以生存的土壤。”
摇滚的土壤真的在不断减少,但还好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坚持,真好。
摇滚真的要死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我们需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摇滚不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爱好,摇滚乐可以给我带来感动,而“鸡你太美”可以感动你。这没什么,peace&love)
当我知道有一档新的摇滚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的时候,我的内心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刺猬乐队的鼓手石璐谈到子健时说的一段话打动了我:“因为我认可他的才华,他身上的缺点就算像星星一样多,当优点出现的时候,就像太阳升起来了一般,所有的星星都不见了。”
在看完前四期节目之后,才发现原来刺猬的这段采访和相关的排练花絮以及最后的现场演出都是整个节目的最高光时刻,也是这个节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还有就是旺福给吴青峰改编的那段都挺有触动的。要说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包括有:
入选的乐队风格单一,以流行摇滚为主。哥特后摇自赏梦泡电子氛围等一个都没有。
摩登系乐队占据了大半,不如直接改名为《摩登的夏天》算了。
搞淘汰制和Top5以及复活环节其实挺low的,这和做乐队的初心有点违背。
改编环节适合歌手,不适合乐队。乐队就是展现自我风格的,应该让他们表演一些他们很少在现场演出的非成名作。
已经不能用硬广来形容在节目中反复插播这些金主爸爸的做法了,哪怕用跪舔也不足以形容其万分之一。建议节目编导去看看b站的《Gamker攻壳》或《我住在这里的理由》这两档节目,学习一下他们是怎么聪明巧妙地做到让大家甚至觉得这种简短幽默的“猝不及防”才是正片的做法。
不过说实在的,这个节目的确没有那么糟糕。进步的地方有:
部分乐队被采访的时候说的话挺真诚的。
相比几个超级乐迷在现场对同一首歌的夸奖,他们在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感觉更真实一些。
如果是真的以一档推荐摇滚音乐为主题的节目来评判,这档节目还是更像综艺而不是一个纯粹的音乐节目。但至少,还有刺猬,这大概是能支撑我看下去的理由。
我理想的摇滚节目是这样的:
风格化多元,英伦哥特后摇自赏梦泡电子氛围甚至前卫实验噪音都可以邀请过来。放眼国内所有和乐队相关的节目,几乎都是各大音乐节上每届都不变的老面孔,这些乐队可以邀请,但数量不用太多。主要机会还是多留给一些没有大型音乐节演出机会,但在各个摇滚分支音乐领域中有号召力,被乐迷认可的代表性乐队和新晋乐队吧。比如后摇的话,可以邀请惘闻,文雀,琥珀等。其他风格的代表乐队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不是集中在单一化的风格上。
此外,如果为了节目流量考虑,完全可以增加一个弹唱类女歌手类别,比如曹方和陈绮贞,虽然他们不是以乐队的名义,但他们两个人相比在《乐队的夏天》中两个被群嘲的男团才更有资格代表摇滚的精神,也更能为节目带来可观的流量。
不要再玩那些选秀节目早已经玩烂的什么淘汰制复活制了,来点新意好不好?更何况哪怕几个乐队都是同一类型比如后摇,也不能通过谁晋级就代表谁水平更高,最多只能说明当时现场表演的状态,哪怕是专业乐评人或音乐制作人,也无法给出一致的高低评判。因为相比乐手的技术水准和现场感染力,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手中的乐器传达出他们的想法是否真正有打动到每一位台下和手机前的观众乐迷们。
请多拍多剪辑一些乐迷和台上知名乐评人,音乐制作人,还有其他乐队对台上的乐队表演之后的不同意见,而不是每次表演结束全都是一味的赞美。多点坦陈和真实,少点套路和剧本。
现场除了邀请那些知名大咖给乐队演出点评之外,是否可以邀请多一些真正的专业乐迷来说说?比如全国各地Livehouse的主理人,演出厂牌的创办人,甚至还可以包括隔三差五就去各大Livehouse看现场直接从乐队手里收各种原版唱片的骨灰级乐迷,比如“三千世界”。而不是那群现场尖叫的迷妹们。我到不是对迷妹有意见,而是觉得这种刻意营造现场气氛的制作手法实在太low了。根据我看过那么多场Livehouse现场的经验,台下大多数观众们都比较内敛,没有那么奔放。
赞助商尽量寻找和乐队相关的品牌,比如Fender,Marshall,或者Converse、Vans也可以,还有一些国内原创的静酿啤酒。这样在现场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多给一些镜头在他们的乐器音箱或鞋子上,乐迷也不会太反感。甚至还可以在采访环节中,让乐手成员们聊聊手中的琴和脚上的鞋,再喝几口啤酒,这样都比在节目中让一个穿着皮夹克酷酷的大老爷们喝什么酸酸乳果果昔来得更自然一些吧。
主持人可以邀请喜欢摇滚的影视明星来,比如黄觉,我觉得他说话特幽默,人又帅气,本身自带流量,关键他是真的喜欢摇滚音乐而且又懂摇滚。不过考虑到《乐队的夏天》是爱奇艺制作的,要把马东本人换掉,估计太难了。
一句话总结:首先是摇滚音乐节目,其次才是综艺。所有节目效果都是为摇滚音乐本身服务,而不是让摇滚音乐去为综艺服务。这才是一档在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选秀综艺中突破并且真正可以引领“乐队”潮流的音乐节目。
评论区真够难听的。也不想想都什么时代了,还在这排斥贬低萌新呢。做个节目多让人知道不挺好的么。就算是节目垃圾,被阉割的,没摇滚精神,但起码也能吸引观众,然后再筛选呗。不然全靠你们?音乐节livehouse反反复复都是你们这些人,非要把自己圈起来才好玩呗?还朋克摇滚呢?搞笑
彭磊鬼畜,石璐打鼓;杨策弹琴,阿龙讲古。盘尼西林该输,欧阳娜娜添堵。千言万语一句,还是大老师威武!
评论区一片哀嚎唱衰,大可不必。音乐节livehouse没这个节目,过去两年价格照样蹭蹭上涨,所以别夸大一个节目的影响。前面的政策也早就有,不是你一个节目才有想法的,今年70大年各位能看就看吧,何勇不是说过吗:今后的历史会证明这一切。
斯斯与帆,九连真人,感谢节目组能发现这些宝藏乐队。
给了摇滚乐力所能及的全部尊重
这不是一个专为摇滚乐迷制作的节目,这是一个为大众制作的节目。摇滚乐不应该只被一小部分人所知,永远怀念那个时代。
并不是说嘻哈,流行什么的就不厉害。但是摇滚就是特马的最牛逼的!你再发明一种音乐类型,摇滚还是最牛逼的!就这样!
一个预言:你喜欢的小众乐队上了节目 人气一骑绝尘 如愿以偿破圈圈粉 你发现他们被人当成了爱豆 还拥有了后援会和站子 livehouse票价坐上火箭高攀不起 你有点想吐
觉得应该叫"流行乐队的夏天",快进看了第一期,听了所有的歌,挺让人失望的,这31支乐队中除了极少数的,绝对代表不了中国目前的摇滚乐&独立音乐。
节目有好好的进行科普,主持人请的也不错,乐队的表演挺棒的,有这样一档节目是好事!有些人的嘴脸真难看,你真心喜欢一个东西不是希望这个圈子里的人活的更好一点?不希望大家都感兴趣,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进来?你关注的是,怕喜欢的小众被更多人看见,显得你不够逼格?音乐节票价高了你买不起???买不起就不买啊,让他们生活的好一点不好吗?!你看看这帮人有几个能够做音乐养活自己的!周杰伦的演唱会两千不嫌贵,音乐要vip也都赞成,口口声声说支持原创,支持版权,怎么到了这就变脸了呢???
热评一星说乐队的秀质量很差,在 韩综《超级乐队》那边打五星。你可以说中国音乐不如日本,玩音乐几年的我绝对有自信说中国音乐完爆韩国音乐不知道多少条街。我很喜欢在《超级乐队》登场过的youngso kim,今年日本指弹冠军。我现在也在学习他的冠军曲子like a star。但是这不影响中国摇滚中国乐队完爆韩国。而且《超级乐队》出来的歌几乎都是流行而且加管弦乐震撼很正常,中国管弦乐一样吊锤韩国。不是抵触萌新,而是萌新球鸡儿不懂,在这里秀智商。追星就老老实实在微博追,自己爱听韩国口水歌就去听,如果诋毁中国顶尖乐队我就要怼你。还有吴青峰跟五月天都算不上中国乐队前五,ok?
国人有个毛病:几代人没能解决一丁点的事情,怪罪一个综艺节目没能解决一大半。不管给别人贴标签还是给自己贴标签都是傲慢和狭隘的表现,说白了无非就是标榜和扣帽子。作为一档综艺我觉得它已经做得够好,够真诚,够欢乐,够有品质。即便中国摇滚依然没有未来,但有一档真正的带领大家学会听音乐的节目已经足够可贵,这些年垃圾音乐类选秀太多,能大众化的同时还涉及到观众音乐素养却是头一个,这已经是不小的突破。
吴青峰看完之后微微一笑,自己依旧是中国乐团的Top5
彭磊唱完,我想我该来打个分。新裤子的绝望没有年轻人可以逃得掉,“到现在我们还是特别平凡”。
看到评分这么低很奇怪,喵了眼评论区就懂了,拜托这节目受众不是专业乐迷好不啦,本质还是档娱乐节目,不是音乐节。娱乐节目自然有娱乐节目的做法和节奏。至于什么小众的被更多人喜欢了就变了味了什么的言论,你们口口声声的摇滚精神呢?
养活乐队,能够鼓励新乐队出现和成长的,不是你们大家心里的那点净土情节。没有人听,没有人看,观众沉浸在孤芳自赏的得意中。死掉的就被搬上神坛,成为部分人叹息的佐证,小圈子里没有一个人想着挣开它、走出来、宣扬开去。即使是商业化的推广,也是积极的,初学者有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迫不及待地表露自己的失望,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看男团上这个节目,被公开处刑。
比较幸运提前看到了第一期,一把年纪看到张亚东跟痛仰、面孔追忆往昔,还是很开心的。能爆的节目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沉浸感做的非常好,裹挟观众的思绪,所以马东老师确实有点出戏,沉浸感的部分基本是张亚东跟高晓松完成的。可能受制于小清新的需要,节目并不是硬核摇滚现场,而大多数是商业live乐队继续扩大认知和商业价值的一种尝试。但总的来说是个有质量的节目,反光镜和旅行团唱的时候,我真的颅内高潮了。
我觉得马东米未来做节目是合适的,因为完全不相干有更少的利益关系(不信就想想隔壁创造营里面还有多少哇唧唧哇的人)。其次就是乐队也要生活,也要吃饭,也需要更多的粉丝,参加节目没什么不好的,好好听歌好好看节目,希望之后还是音乐节和livehouse见,因为演唱会可能会买不起……
刺猬的子健,是我唯品会的同事,一个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