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1965

HD国语版

主演:凌波,李菁,方盈,张燕,陈燕燕,杨志卿,李昆,蓝伟烈,郝履仁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65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厢记1965 剧照 NO.1西厢记1965 剧照 NO.2西厢记1965 剧照 NO.3西厢记1965 剧照 NO.4西厢记1965 剧照 NO.5西厢记1965 剧照 NO.6西厢记1965 剧照 NO.13西厢记1965 剧照 NO.14西厢记1965 剧照 NO.15西厢记1965 剧照 NO.16西厢记1965 剧照 NO.17西厢记1965 剧照 NO.18西厢记1965 剧照 NO.19西厢记196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厢记196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意外之中,书生张生邂逅了千金大小姐崔莺莺,张生成为了崔莺莺的救命恩人。碍于救命之情,崔莺莺的母亲无奈答应了张生和女儿的婚事,哪知道却临时反悔。苦苦思念崔莺莺的张生竟然患上了相思病,一病不起。  崔莺莺的侍女红娘不忍心眼睁睁的看这一对才子佳人遭受命运的玩弄,于是暗中牵线搭桥,设了一个局,给张生创造了私会崔莺莺的机会,两人之间的感情急速升温。很快,他们的情事便被崔夫人给发现了,崔夫人扣押了红娘,却被后者的伶牙俐齿给绕晕了头,糊里糊涂的又答应了两人的婚事。最终,张生答应崔夫人进京赶考,等到高中状元之后再来迎娶自己的心上人。汽车城守护天使新美人计世界上最奢侈的座驾 第一季道具师黑暗美食:墨西哥泡沫爱情新宿暴徒水中仙2009求别毁:雾山夺藏杀出个黎明带我飞雪山人生血色侦程1980午夜系列之月光鸡饭出手吧!女生关于现在这里发生的危机和我的好感度大门奖第二季科拉多·西拉的到来螳螂2011美国黑帮被爱的人斗魂卫之玄月奇缘 第三季大奥第二季无主之地2001追鱼血海翻天地下墓穴面纱之下的巴基斯坦喜马拉亚星粤语狭路相逢2007家有喜旺 第三季极限之心奎迪2:英雄再起亲爱的女士2023大都会2001死亡之握法国大革命之谜无能为力土匪马拉多纳:庇佑之梦第一季遗弃2015学徒2013

 长篇影评

 1 ) 西厢记

真的算是一部老古董,黑白版的画质看着有点让我难受,但是画面还是有点喜剧感的,特别是打仗那里,有点假,有点搞笑。一言不合就唱戏,这也是元曲的实录吧。《西厢记》中国的四大喜剧之一。张生在一个寺庙的西厢的后花园遇见了崔莺莺,两人便一见钟情。但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将军在路过寺庙时看上了崔莺莺,之后让士兵围了寺庙,说如果不把崔莺莺驾给他就杀进去。之后张生在这种情况下,心生一计,跟催母说只要退兵就把崔莺莺嫁给他。但是退兵之后崔母却反悔了,让他们以兄妹相称。张生气急败坏得了相思病,小姐的丫头红娘看了之后就跟她小姐说了,之后一直在帮他们传信……其实我更喜欢的是红娘,她的活泼开朗,在舞台上有一种喜庆感。当时之所以过来看这部电影也就是因为听了蒋勋的关于元曲的介绍之后,喜欢上了红娘的个性,之后去看了这部电影。相比于其他的戏剧,其实更喜欢这部电影的俏皮,喜庆。

 2 ) 联系现代评西厢记

最终张生还是凭借状元及第而和崔莺莺在一起的,可见古代很重视功名,注重门当户对。而现代又何尝不是呢,普通出生的孩子,只有考上一所好学校,融入到好的氛围中,才会遇到更优秀的人,不得不承认,学历真的和爱情挂钩。

之前听语文老师讲,古代是先结婚后恋爱,一般婚前都没有见过面,我就觉得很可悲。这部电影中也是,如果不是两人的心意相投,加上红娘在其中穿针引线,莺莺会不会就被迫和不喜欢的人成亲了呢。古代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悲剧发生?像这样坚持并且反抗的应该是少数吧。

另外觉得这部剧中红娘真的是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她的天真活泼,为小姐着想,刚开始拒绝张生越小姐见面,后来知道小姐的心意后才百般撮合他们在一起,为他们想出在一起的办法,在面对老夫人的指责时也勇于指出老夫人不该违背承诺,拆散这对有情人。虽然她的存在是为主角服务的,但是她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喜欢的。

喜欢古代那种暗藏的情思,羞于说出口的爱恋,而借用诗词和琴曲表达的感觉。隔门对唱,互传书信,小院幽会都是那么的简单美好。有时不必多说,单从那人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溢出的爱慕之情。就像初见时一样,眼神对上了,仿佛就许诺了一辈子。 虽然和牡丹亭等小说里一样,只是见到了那个人的姿色风采,便埋下了相思的种子,但是我们喜欢就是说不出原因,你可以说这种爱情来的肤浅,但不得不羡慕这种初见便互相倾慕的爱情。而现实一般是我喜欢他,他喜欢她。来不及将爱传递给他,就生生的错过。现代还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吗,也许很少了吧。

 3 ) 张生真的爱莺莺吗?

单从版本上来说的话,个人觉得这个是演得最生动有趣的版本。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忽然想起来西厢。
如果为《西厢》下定义的话,受教材影响,之前一直都认为它是表达青年男女勇于突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追求爱情……

但昨晚忽然很想问,张生对莺莺是真爱吗?
如果是真爱,在那样一个讲究礼教的年代,怎会不尝试着以自身的学识、能力与真诚打动老夫人,而是选择私会呢?

《西厢记》的原型,《莺莺传》中曾有这样一段:
“张曰:‘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

“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
这句便有意思了。张生是真的忍不了三数月吗?
在莺莺明确表达拒绝之后,原文写道:“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
或许会有些失落,有些尴尬,有些丢了面子,但确是没有见到他有怎样形神枯槁的样子。
所以,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王实甫在写西厢时还是加入了美好的因素,让张生莺莺终成眷属。但《莺莺传》中的女子却并非如此,被始乱终弃不说,她心心念念的张生竟然还发出了“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的感慨,张生固然荒唐可笑,而莺莺则是怎样的可悲可怜。

《西厢》是被加工过了的故事,而《莺莺传》却是现实。我们欣赏西厢记,更多的或许是被王实甫的生花妙笔打动,但故事终究是故事,现实的选择永远是趋利避害的。

关于感情,希望看到这篇感慨的姑娘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或者过于自信。
如果一个人爱你,不用你去教,他会主动三媒六聘,将你迎娶进门。但如果他不爱你,他会告诉你:“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

希望每个姑娘都不会后悔。

 4 ) 没看演员表之前的原生态感受

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书,都不喜欢事先了解太多,以减少先入为主的影响。

因为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认出凌波来了,但是,别的演员都不知道姓甚名谁。

我觉得,这部电影,从布景、情节设置、演员表演、镜头调度上,完全不输于黄梅调电影的巅峰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平起平坐。

如果硬要比较的话,似乎是,《梁》胜在气场强大,《西》胜在精致细腻。

扮演红娘的那个演员,一开始没太看出有多出彩,但是,越看越不一般。在拷红一场戏,红娘一边哭诉(一半是真哭,一半是演给老夫人看),一边紧盯着老夫人的面部表情,察言观色,不失时机地由自诉委屈转为指责老夫人,演员的表情拿捏得非常细腻,非常到位,她叫不叫李菁(这是后来看演员表才知道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演员,一看就特别突出。

扮演崔莺莺的演员,有点浓眉大眼型,似乎不像是古典闺秀那种相貌,但是,慢慢地感受到莺莺温婉而又叛逆的性格,被演员很准确地把握到了。

另外,在1940版里,是老夫人主动提出谁能退兵就把女儿嫁给谁,而这一版,改为是崔莺莺先提出来,突出了莺莺的倔强和勇敢,比1940版只会哭哭啼啼的崔莺莺更生动。

至于场景布置,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月下西厢的镜头,简直就是古典意象的复原,而且电影修复版的颜色有一种特殊的风格,是现代的高清晰摄影反而不具备的,太美了。

 5 ) 备个注

为什么豆瓣里没有演员角色表呢?

张生 ----凌波
崔莺莺 ----方盈
红娘 ----李菁
崔老夫人 ----陈燕燕
张生的书童 ----张燕
普救寺住持 ----杨志卿
法聪和尚 ----李昆
老和尚 ----郝履仁
孙飞虎 ----蓝伟烈

 6 ) 戏曲美,剧情紧凑

邵氏电影,黄梅戏
人物:莺莺小姐;红娘婢女;张君瑞公子;
地点:普救寺西厢客房
情节:孙飞虎要崔莺莺做押寨夫人,张珙以小姐服孝,对兵不利,望先回去。用书信请白马将军三天后攻打孙飞虎。崔夫人本以许配为恩,后以兄妹为恩。张君瑞气愤生病,莺莺伤心探望。崔夫人最后答应张君瑞可以娶莺莺为妻,但张君瑞必须高中状元。

张君瑞一曲凤求凰寄托思念,悲悲切切诉衷肠。
红娘骗莺莺张君瑞要回家乡,以让莺莺显示爱慕之情,张君瑞写诗给莺莺。红娘一开始没把诗给小姐,而是让给小姐自己发现,并叫嚣要告发给老太太,吓小姐。


粉墙之隔(戏曲):
门掩着梨花深院,
粉墙儿高似青天。
恨天不与人方便,
叫我度日似度年。
彩蝶不知何处去,
扑蝶的人儿为何也不见。

东西厢对诗:
张珙:
如何临皓魄,
不见月中人。
莺莺:
兰闺深寂寞,
无计度芳春。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扶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PS:
添茶--添福添寿
百年成双,共奏合欢令。




 短评

经典三人组~~张生这个造型跟1969的唐伯虎登场造型一样……

3分钟前
  • 食烟火的疯婆子
  • 力荐

这就是传奇,因其不确定性可以任人评说;传奇,也可谓是影视文学的杀手锏,每个影视商业浪潮都不乏对众多传奇故事的翻版;你们吃饱了撑的非要去戏说历史干嘛?

5分钟前
  • 翟墨子
  • 推荐

俏红娘回首,含怯带笑的对张生说,公子到了洞房花烛之夜,莫忘了我这个穿针引线的人。我觉得这个情节有内涵,也许张生一箭双雕,私下把红娘也给办了。

7分钟前
  • 沉默的鲍勃
  • 推荐

人物性格还是比较丰满的,莺莺想见张生而又顾虑重重的矛盾心理刻画的很细腻,另外红娘的性格也很到位。其实,张生和老夫人之间只着了个状元。

9分钟前
  • 飞翔
  • 力荐

原著本来就够香艳,电影拍的也够淫荡,虽然貌似爱情直指做爱那一会儿事情,哈哈,改编的算很成功了:故事场景调度,演员表现等等,服装一套又一套堪比花样年华。

13分钟前
  • 歌尔德萌
  • 推荐

待月西厢下,这一段经典。唱词优美,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西厢记》,一对才子佳人谈恋爱修正果,然主角实是红娘,所以由李菁演了诸多黄梅调里角色最经典、戏份最重、也是最出彩的的一个丫鬟。

17分钟前
  • hsihsia
  • 推荐

凡是以结婚为目的的偷情都不算耍流氓。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中国本是没有恋爱传统的国家,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女人对恋爱的想象多来自戏曲传说,以为恋爱必然要端个小姐架子往死里作,越戏剧性对方越爱。这种折腾在封建社会是怡情——总有个善解人意的红娘帮她擦屁股,但到了现代社会却造成了大批小姐脾气丫鬟命的作女贻害人间。

21分钟前
  • noir
  • 较差

邵氏 黄梅调 岳枫 凌波 李菁 方盈 凌波姐姐當然好, 我倒最喜李菁, 方盈堪稱香港第一美, 但風頭全被娃娃影后搶走, 轉行對頭, 鶯鶯燕燕的黃梅調確是靡靡之音……

25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蟑螂~ 你才蟑螂!

29分钟前
  • 胖丁
  • 还行

没娶亲你怪不了谁。被欢乐到了= =

31分钟前
  • 阿草
  • 推荐

7/10__角好、调正、味够(仅指张生与红娘,你们懂得)。

32分钟前
  • LynnX
  • 推荐

阵容强大,唱词好,唱得好!黄梅调电影的看点就是经典台词+经典唱段。作词是陈蝶衣;没听错的话,莺莺(方盈)的代唱者是静婷,红娘(李菁)的代唱是刘韵,五六十年代的小调歌后。听惯了静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段,突然听到红娘的不同声音质感,耳目一新。

33分钟前
  • 返璞归真
  • 力荐

凌波再次反串,但风头都给李菁演的红娘抢去了,故事按部就班

3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娃娃影后饰演红娘,机灵可爱。凌波反串张生。原本邵氏拍了由杜娟主演的《红娘》,凌波大红(她的张生倒是不惹人烦,就是演许仙那种渣男我想她那份孩子气也撑得住),邵氏烧掉改由三位主演《西厢记》。方盈虽然有古典美人之称,在这部里,也无多少表现余地。毕竟莺莺就是呆到无人气,像木头。

39分钟前
  • 易思棠
  • 还行

凌波又玩反串,以及,李菁这部确实漂亮。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西厢记真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43分钟前
  • 天才
  • 力荐

看的是越剧,红娘才是本剧的亮点啊

47分钟前
  • 大河抚子
  • 力荐

看了老版的再看这个简直美爆了

49分钟前
  • 杜小亮
  • 推荐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版本。或者说我本来就不喜欢西厢。

50分钟前
  • 秋不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