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2011

完结

主演:Bernard Hill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2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3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4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5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6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3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4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5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6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7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8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9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丽中国201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儿女,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一共六集,分别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充满恩典吴二哥请神冒牌侦探TEN:姬密特攻家有喜事2009国语极斗5 双杀小熊维尼钱不够用2漫画天使奈何boss要娶我大汉风之破釜沉舟女税务官1987爱没离开过无名白夜医生且试天下迪迦奥特曼外传:远古复苏的巨人孤独的阿曼达赛狗奇缘马桶妖怪3夜魔附身爱在旅途之反转爱情泰语母狮2021忌廉沟鲜奶寻女记极限飘移惊天核网国语毒玫瑰1966东方剑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珍爱打架高手 Thallumaala力争上游荷叶之屋杜十娘1981别对我说谎魔法翻新加州杀手圆梦变身飞人2

 长篇影评

 1 ) It's hard to stay mad, when there's so much beauty in the world. 世界这么美,很难一直生气。

《美国丽人》是由山姆·曼德斯执导,凯文·史派西,安妮特·贝宁,索拉·伯奇等主演,梦工厂制作的美国电影。它以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电影于1999年上映。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像玫瑰隐忍而又张扬,他们的故事也像玫瑰一样盛开而又凋谢。他们追求心目中的玫瑰之美,却都止步于骇人的刺下。没那么完美。 录像带中那个飘舞的塑料袋子给我很深的印象——里奇说它很美。万物都有自己的美。打破束缚,无拘无束。 “我猜我死了应该生气才对。但世界这么美,不该一直生气。我的心像涨满的气球随时会爆。后来我记得要放轻松,别一直想要紧抓着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我。让我对我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对生命存在感激。” “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别担心,有一天你会明白。” 这部片子对美应该有更深的含义,可惜我还不太明白。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
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2 ) 本我让你活得快乐,超我让你活得长久

今天终于看了大名鼎鼎的《美国丽人》,一直以为讲的是中年危机的事,所以有些排斥,没想到是之前的介绍误导了我,其实讲的是本我和超我的博弈。整个看的过程很欢乐,看完后又觉得很回味,有些感伤。剧本写得很巧妙,戏剧张力很强,一点都不闷。好巧,岸西的《男人四十》我很喜欢,这部号称国外版的《男人四十》我也很喜欢。

本我让你活得快乐,超我让你活得长久。

男主角莱斯特一直是一个让超我支配着本我的人,他努力去做好社会赋予他的角色,尽力在表面上做一个好老公和好爸爸。但同时,随着本我一直被压抑,他觉得生活很无趣,每天最爽的事情就是早上洗澡时的自慰,但这种麻痹似的快感也在渐渐减弱,他觉得很苦闷。但这一切都从他遇见自己女儿的好朋友安吉拉那天起改变了。年轻活力的安吉拉激发了他内心潜藏的本我,这让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青春岁月。生活突然有了激情,有了意义,他努力锻炼肌肉来讨安吉拉的欢心,他可以不用甩他的老板,他可以吸毒放纵,他可以当着老婆和女儿的面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怒。因为这一切社会赋予他的角色他不再在乎,超我被本我压制着,他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只要他觉得爽。但过度的放纵本我,让你活得快乐,同时也让你死得更快。老婆和女儿都对他很不满,甚至都动了杀心,戏剧性的是他最后并不是死于她们之手。

隔壁新搬来的大叔,美军上尉,更是一个长期让超我支配着本我的人。军人的强烈自律性让他压抑着自己作为一个同性恋的特性。他不但自己是一个长期让超我支配着本我的人,并且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做到超我支配本我。但显然,叛逆的儿子,觉得自己老爸和老妈很悲剧的儿子,和他老爸显然不是一类人,他的本我一向压抑着超我,他吸毒,贩毒,还明目张胆的拍摄别人的生活。同样因为过度的放纵本我,他的生活也遭受了不少坎坷,被老爸打,被关进精神病院等。
这位美军上尉和他儿子的矛盾在一个雨夜得到了激化,这位自律性极强的军人,这位一直被洗脑同性恋很恶心的可怜人,误以为自己的儿子靠给隔壁的大叔口(豆瓣)交来获得收入。在他儿子回来后,他给了他儿子一巴掌。但一直在迎合着父亲的儿子小宇宙爆发了,他顶撞了自己的父亲,并表明他是一个一直压抑着自己真实想法的可怜人。父亲这一次愣住了,或者说醒悟了,本我第一次萌芽了。接着,他冲到隔壁男主家,试探性的问了男主角莱斯特对生活的态度,处于本我爆发期的男主角的洒脱和不在乎再一次感染了他,他的本我得到再一次的释放。他终于表现了自己作为同性恋的本性,鼓起勇气吻了男主角。但悲剧的是,他一直误解了男主角,莱斯特根本不是同性恋,因此拒绝了他的示好。就这样,他好不容易萌发的本我火花被浇熄了,超我便再一次引导他杀了男主角莱斯特以求自己身份不被暴露。

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本我和超我的博弈,和中年危机没多大关系,是一个普世的哲学问题。本我让你活得快乐,超我让你活得长久。如果你可以不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社会对你的预期,让本我得到释放,就可以活得很快乐,但显然因为你对社会,对他人的不妥协,你的生存空间也会得到压缩;但如果让超我长时间支配本我,又会觉得人生很无趣。结尾处男主角莱斯特问安吉拉自己的女儿活得快不快乐,何尝又不是在问我们自己呢?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就是本我和超我结合在一块的人,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刚好是社会期待他们做的事情,这样的人真是太幸运了。

PS.看过一个很经典的超我和本我的故事,纪伯伦的《梦游者》,希望和大家分享下。
梦游者
在我出生的那个城镇,住着一个女人和她的女儿,她们常常梦游。
 一天夜晚,当万籁俱寂之时,母亲与女儿再次在睡梦中漫游,她们在雾蒙蒙的花园中相遇。
 母亲开口说:“完了,完了,我的仇敌。是你,摧残了我的青春,它消逝了。——是你,在我生命的废墟上建起你的生活,我多么想亲手杀了你!”
女儿也开口了:“喂,你这令人厌恶的自私的老太婆!是你,扼杀了我向往自由的天性,你妄想让我年轻的生命成为你衰朽生命的回声!我多么希望你快去死!”
 就在此时,传来一声鸡鸣,母与女都从梦游中醒来。母亲温存地问道:“是你吗,宝贝?”女儿柔声回答:“是我,亲爱的妈妈。”
 

 3 ) 我们都想错了,杀掉Lebster的不是上校

今晚大概是第四遍看这部电影了。终于搞清了之前的迷惑,那就是谁才是杀掉Lebster的人,是上校还是妻子Carolyn。

我就先不谈从这部电影里获得的感受了,因为每次看完都有太多感受交织在一起,很难说清楚。而且《美国丽人:遗失的美丽》这部影评也很好的替我表达了很多,尤其是我也跟作者一样,当Lebster看着窗外采摘的玫瑰的妻子Carolyn说到“SHE used to be happy”时,我也已经替Lebster说出了下一句“WE used to be happy” 。

好了,谁才是最后杀掉Lebster的人,好像大家都认为是上校,因为很明显,上校最后穿着一身血衣,而且有合理的杀人动机。但其实我们都错了,妻子Carolyn才是凶手。

看第一遍时,没有事先看过影评没有带着偏见去看,最后直观的就认为是Carolyn杀掉了丈夫Lebster,因为出轨败露。看完后去看影评,结果发现都认为是上校杀掉了Lebster,我就迷惑了。因为确实两个人都有杀人动机,都拥有手枪,而且最后Carolyn掏出了手枪下车,上校则是一身血衣。后来每次看,都还会想这个问题,今晚看的时候注意了下几个细节,终于搞清楚了,确实是Carolyn杀掉了自己的丈夫。

首先大家注意,电影里总共出现了三把有意义的手枪。第一把是上校枪柜里收藏的枪(Janie第一次去上校家时),第二把是Carolyn靶场射击后,放在车里带回家的枪,第三把就是在Lebster脑袋后面射出子弹的枪。搞清楚第三把枪是谁的,就搞清楚了谁是凶手。

那到底是谁的枪呢,首先这把枪是银色的,Carolyn的枪也是银色的(打完靶回家时放在副驾驶上的)。那上校的枪呢,上校一身血衣出现的时候,镜头晃过上校的枪柜,里面少了一把枪,然后参照Jaine第一次去上校家时看到的枪柜,少的那把枪也是银色的。看来通过枪的颜色判断不了,这时,我也失望了。

不过接着我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上校一身血衣出现的时候,两手是戴着胶皮手套的。切回到第三把枪出现在Lebster脑袋后的镜头,就发现扣动扳机的食指的指尖在镜头里也露了出来,是没有戴手套的(而且看指尖的话也不像是军人男人的手,额,是我观察太细了么)。终于真相大白了。这里除非是导演的失误,但这么注重细节的电影,不应该有这种失误,所以只能说明杀掉Lebster的不是上校,而是Carolyn。

另外几个细节
1.子弹从脑后射入前额射出,对面墙上溅血是应该的,可是开枪人也溅一身血似乎不太合理(除非脑袋炸开,个人推测而已)
2.上校一身是血的镜头里,浑身没有一点雨水(外面大雨,打着伞去杀人?)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悬疑推理剧,但除非在开枪人是否戴手套的问题上是影片本身失误,否则只能说我理解的是对的,大家都误解了,Carolyn是才杀死Lebster的人,而不是上校。
但如果不是失误,而是导演故意为之。那么留下一点线索然后误导大家以为是上校杀的Lebster,理由又是什么。没有看过更多影评和讨论,有时间了再查找一下资料。


那么如果上校没杀Lebster,他一身是血,还有少的那把枪是怎么回事。其实上校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而且这也是很合理的。Janie和瑞奇发现父亲被杀后,瑞奇蹲下来观察面带微笑死去的Lebster,自己也露出了微笑,接着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收住了微笑,说了一句“mom”(?我不知道自己听得确切不确切,而且字幕没有翻译这句话),他是应该想到了自己母亲也处在危险中。

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瑞奇可以说是唯一一个看穿所有事物的人。他不仅聪明有能力有胆量,还有一颗细腻敏感,能感受到美好事物的心。他虽然畏惧父亲,但同样可怜父亲。他被父亲误解殴打决定离家出走时,还嘱咐母亲好好照顾父亲。明明母亲的精神状态不好,但是他知道父亲才是一个内心极具受挫压抑,并一直在折磨自己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所以他看到Lebster被杀,然后想到父亲也有可能对母亲下手,这也是有可能的。

上校去车库找Lebster时,并不是为了儿子去的,也不是为了去试验Lebster是否是gay。而是他确实认为Lebster是gay,并且想向他坦露自己。尤其是听到Lebster说自己的婚姻只是掩护,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正常时,他甚至激动地认为找到了知己,并且吻了Lebster。结果Lebster说他误解了,他离开时也并不是带着愤怒,而主要是屈辱,羞愧。所以上校一旦揭露了真实的自己,就无法再过之前那种日子了。妻子对他只是工具,被用来掩护他的gay身份,他不仅不爱她,甚至对她没有任何感情,可能只有憎恨和厌恶,厌恶妻子,厌恶自己,厌恶这种虚伪生活。妻子那种精神恍惚的状态很可能就是被他折磨出来的。并不是Lebster欺骗了他,是他自己误解了,他没有理由憎恨Lebster并且杀掉他。另外他误以为儿子是gay,但是儿子与Lebster只是交易关系,不存在为了儿子杀人的理由。但他几十年来过得虚假生活,在他坦露自己那一刻,已经达到极限了,他无法再忍受了,所以杀掉了自己的妻子,结束这种生活。

Carolyn和地产商的奸情败露,对她是极为不利的。最后杀死丈夫后,她抱着衣橱里丈夫的衣服哭了起来,或许心里充满了悔恨和歉意。Lebster说她曾经快乐过,是的,那是因为她曾经纯真过,照片里和回忆的片段里,Carolyn的样子很纯真笑得很开心。与其说她对丈夫和女儿没有感情了,不如说她是迷失了自己。Lebster也迷失过,但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些什么,并且后来醒悟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揭露中产阶级的堕落和迷失,也不仅是讨论中年危机,更重要是揭露我们所有人在这个商业关系社会中是不是迷失了自我。归根结底,讨论的还是那句话,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在这个重视物质的商业社会里,我们是不是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人的真性。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里描写了三个家庭,或者说三对关系。Lebster和Carolyn,上校和妻子,还有那一对gay。分别是正常的异性恋结合,掩饰自己的gay和异性的结合还有开放的gay的结合。讽刺的是,只有那对gay是真正快乐和和谐的。这就揭示了一个社会危机,我们是不是快乐,是不是敢于直面自我,追求快乐。这里说的“快乐”不是Carolyn那种及时行乐的表面的”快乐“,而是一种内在的真正的满足,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直接感受。迷失自我掩饰自我的结果就是两个人各自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其实电影里还是给了希望和安慰的,那就是Janie和瑞奇。尤其是瑞奇可以说是引导着Janie去感受美好的事物。虽然说两个人一个叛逆一个倒卖大麻,但是他们没有屈服于父母的冷漠和淫威,他们的内心仍然是真诚,善良和美丽的。如果说“美国丽人”是一种“美国玫瑰”,那这种“美国玫瑰”则代表了一种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虽然说得俗套了,但是无论是我们还是美国,不都是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社会里失掉了真性,越走越远了吗。

PS:个人看法和感受而已,不同意见可以一起讨论。

 4 ) 那哪是纳粹标志,那分明是菊花

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偷偷进上校书房里,上校会那么生气。看到后来上校是同性恋才恍然大悟。原来书房里摆满了“枪”是暗示着上校崇拜阳具。而那个“大盘”后面的纳粹标志则分明是“大盘儿”后面的菊花。满屋子的“枪”,就一朵菊花,可见上校的强烈的性渴望,及压抑程度。上校的儿子也说这是父亲最珍爱的宝贝,自己的“大盘儿”被摸了,菊花被看了,还被拿给厌恶的异性看了,秘密差点被发现了,也难怪会出离愤怒的把儿子打得流血了:“妈的,你当老子是蜡笔小新啊!”

 5 ) Dance On the Fingertip of Beauty

“我肯定你一定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但不用担心,你有一天会明白。”
当听到电影中这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心头一颤,那是因为我害怕像主人公那样,当意识到生活原来可以变得更美时,竟要付出之前无法想像的代价。

好的电影就如同一面镜子,我们无法直接看清完整的自己,可那面光洁平整的镜子把所有可能的我们都照得如此清晰。对于影片中的人呢,生活何尝不是一面亮镜,把他们所欲隐藏的一一暴露。我的害怕绝非莫名其妙,这电影里的人至多不过把生活中的我们稍加夸张一点而已。

我想哪怕只是审视过一丁点儿自己生活的人,看完这部《American Beauty》都会心情难以平静。

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快乐在影片里是矛盾的。
向往成功的妻子卡若琳,已经在长年为获得稳固生活的打拼中成为强颜欢笑的物质囚徒。连我都要以为她在惬意的偷情之中获得了些许真正的快乐时,她悲剧的源头又开始悄悄生长了。
“要成功,就得保持住成功的形象。”房地产商的这句经典名言就像载着她从天堂掉到地狱的过山车。当体面的物质生活磕磕碰碰地来到身边时,那个曾经困窘而只能与几个人合租一间房,看到直升机飞过会高兴得跑上天台敞开胸部的女孩到哪里去了呢?
或许充裕的物质与充分的快乐根本就难以共存罢!我在实习的时候目睹了那些以分钟赚钱的高端律师是怎样废寝忘食工作,是怎样赚了钱也无暇消遣的。职业上的知识和技能也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精神上的信仰。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莱斯特在选择做个快餐店小工时会说:“对,就这样,越少责任越好。”
我们可能梦想着辛苦几年多赚点钱,来为以后的快乐享受打下基础,可这会不会只在幻想将来的我们还能有如此的快乐心境呢?谁能保证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在与物质的你追我赶中由主动变为被动,一旦投入就无法拔出呢?为快乐而找乐子算不算快乐呢?我们难道从不会担心疲惫的身心已无力承受曾经梦想的美丽么?莱斯特的话不禁让我想起《搏击俱乐部》里皮特甚嚣尘上的言论:“要想自由,就得放弃一切。”多么可怕的一句话,不想相信,却又那么容易就相信。

追求美乃人的本能使之。到底怎样的才是美丽的? 是如蔷薇般动人的女孩,是辉煌的过往与赖其生存的巨人形象,是稳妥舒适的住房和几千美元的沙发,还是摄影镜头下慑人心魂的画面?
其实,一切触摸得到的东西,一切强撑或强压之下的东西,一切过于在乎的东西,都不会真正美丽得动人。美丽总是存在于某种精神状态之中,某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之中。这也是为什么人的审美观总是那样的不同。审美观本来就是主观的。
莱斯特对于女孩的着迷实际上已经幻化成对一种宛如玫瑰之美的希望的追求,因为这个美的希望,他开始变得有勇气,开始不甘于上级压迫,开始斗志勃发地塑形,开始学会惬意地生活。当他就要触碰到女孩的身体时,也正是那个关于美的希望阻止了他。放开了那实实在在的美丽躯体的同时,一种关于美的新体验在精神中升华。肉体,所有触摸得到的物质,或许能够给予暂时的满足和安全感,却摧枯拉朽;承载于物质之上的生活之神采,虽无形,却能屈能伸,永垂不朽。莱斯特捧起了一家人的合照,笑的如此恬淡。此时银幕前的你是否也会心一笑了呢?
 
影片的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尽管如此,却能让人安静地接受它:
“我想,对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可以愤怒,但世界那么美,我难以一直生气。有时我觉得自己一次见到太多美丽的东西,几乎承受不了,我的心就像膨胀的气球,快要炸开……然后我记得要放松,不要抓紧不放。于是它们像雨水一样从我的身体中穿流而过,我再没有感觉,只有感激,感激我愚蠢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美不在多,而在深。我们无须奢求一生一世倾泻而出的美丽,没有永恒存在的美丽,只有永恒存在的平庸。我们要做的不过是从来都不要忘记心中对于美的憧憬,绽放出属于我们的美丽,在这个奇妙的世界留下我们的精神。

影片中里奇为珍妮播放的那个塑料袋的片断无疑是极为动人的。在寒风中由瑟瑟发抖到迎风起舞的塑料袋,看上去是那么的令人怜惜却又显得那么的倔强。这是一种在指尖起舞的顽强姿态。既然无法安定,何不跳得更美?

珍妮问里奇,你为什么要拍这些画面?里奇说:“因为我觉得它们很美,每当看到它们的时候,我就觉得上帝在上方注视着我们。”
是的,尽管痛苦与挣扎是世上永恒的主题,但我宁愿相信上天无时无刻不在眷顾着我们,赐给我们无数美丽的机会。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之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段台词都能让我想到很多很多,我无法抑制想记下自己的感受,却总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不知所云。只是不写憋着难受。我想当自己年纪再大一些,回头看这部电影,一定又会有更多感慨吧。

 6 ) 中年中产阶级之爱情信仰

你看过《美国美人》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场电影,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他有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庭院,一个漂亮的妻子,一个还算普通的女儿,一份虽然需要仰人鼻息却也还算体面的工作……但他发现他自己忘记从哪一天起就……根本不喜欢这些他拥有的东西,他喜欢上了一个如花季般娇媚的女孩。庭院很烦,老婆很势利,女儿和他有代沟,公司的上司是个傻瓜还妄图辞退他,他一天的高潮来源于每天早上的自慰。然后他坐在那里,看见一个花季少女,那个内心其实虚荣肤浅的美丽女子,但他迷上了她,他为她改变了自己。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开头,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他愿意为她默默地改变自己。

他变的积极,他锻炼身体,他与上司吵架,他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他拿到他应有的赔偿做他想做的工作……他简直都快忘记他有多喜欢那个花季少女了,他甚至对他的妻子说出了他们现在的矛盾,他希望他们真正地做爱,他希望他们真正地和好。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当中,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他变的积极而有活力。

他发现他的妻子背叛了他,他一边感到好笑一边感到郁闷。这不是正常的么,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性生活了,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分享过快乐了,他们已经很久看不见对方的魅力了,他喜欢的花季少女来找他,他替她解决烦恼,他脱下她的上衣,然后,他停住了。他继续安慰她,让她无失尊严地穿好衣服,然后回到厨房,看着他们全家的合影,满眼爱意。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结局,一个人喜欢上了另一个人,他最终却想回去试着再爱一次他拥有的,他曾经以为不值的东西。

当然这部片子最后的大结局是,这个人后脑勺中了一枪,死掉了。这没关系,我们知道导演也是人,他也许也会忍不住怀疑,存在么?这个世界上,我们曾经拥有的以为不值的东西,在还没有失去的时候幡然悔悟,懂得了继续去爱去珍惜的方法,这种聪明才智,我们人类真的存在么?还是一切不过是个故事,我们等待的,无非是谁来给我们后脑勺上来一枪?

我很害怕。我害怕我不会珍惜我已经拥有的东西,我害怕我不想放手我终究会要失去的东西。

喜欢别人,有过许多次。变的积极,也有过许多次。但经常走到半路,我怀疑和茫然,这个人,真的是我要的么?我到底喜欢他什么;我到底想和他干什么;我会在有了他以后,知道怎么拉下别人的拉链再怎么不失别人尊严地拉回去吗;我会在一个人的时候也尽量那么积极乐观,就因为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人让我爱过吗……我怀疑了许多次,我否定了许多次,我走到半路,我发现这不是我要的,我忘记不了他们让我的失望,我忘记不了他们曾经的背叛,我忘记不了他们现世的无趣和胆小,我就忘记了一点,人就是人,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和缺陷。哪怕是在爱的名义下,我也不能把一个人,变成自己的神和信仰。

爱人不是信仰,我不知道该怎么求救。我自负,我相信他们不会比我高明多少,也害怕他们对我耻笑:原来曾经喜欢我的女人,那么不堪一击。于是我想自己解决,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变的更快乐,更积极?为什么我反而越来越经常地对爱失望,是,对爱人失望,渐渐地变成对爱失望:完美的人永不出现,我们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想的越多,我就越难解脱,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现在不缺钱,不缺男人,不缺朋友,不缺爱好,不缺健康……但是为什么,我仍然心怀恐惧和自我厌恶?我是得了什么富贵病?难道真的要一无所有才会知道曾经拥有的美好吗?但到那个时候,我还来得及吗?

我一遍又一遍的看片子,我一次又一次地发呆走神:那些我吻过的唇,那些我握过的手,那些曾经为我流下的泪,那些我摆摆手让他们走的人。那些不要我的人回头来找我,我会比现在快乐点吗?那些我不要的人我不曾放手,我会比现在快乐点吗?我哭不出来,我不想承认,不会。我的问题和他们无关,不是他们不好,他们幼稚,他们的背叛和软弱,而是我自己年近三十仍然没有学会,我该怎么去爱别人,我该怎么通过爱让自己快乐,我该怎么通过爱让自己自由。我以为我在追求爱,但更多的时候,我追求的是方便、虚荣,新鲜,还有,性。这些也许可以在爱情中搀杂,但这些应该不是爱情的全部。

怎么样经常发现别人的可爱之处;怎么样保留自己的积极和勇敢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怎么样经营一段关系,不让自己太累也不让自己太闷;怎么样才可以不因为恐惧而去寻求自己不要的东西做备胎,也不因为愚蠢而放弃自己拥有的美好做代价。

我不确定,我要过多久才可以完全学会这些;我也不确定,有些愚蠢我是真的可以改掉不再反复犯……但我想聪明一点,我想勇敢一点,我想坚强一点,我想更好地享受生命一点。为了我曾经喜欢过又漠视过的人们,为了我尚在信仰的爱情,为了我自己。

祝我玩的愉快。

 短评

中产阶级是最适合谎言的人群,他们总是可以表面上冠冕堂皇,真实的内心早就被假象掩盖了,即使旁观者都看清了,他们也不会承认,真相也许永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讲故事点到即止最高明,总有有心人会懂得,还可以肆意联想,更添回味。人啊,总得为真实的自己活那么一回,没什么好可耻的!★★★★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起来奇怪的故事, 展示的却是真实的人性

12分钟前
  • Davies
  • 推荐

永远不要觉得只有自己的生活像一团狗屎

13分钟前
  • 红豆♥
  • 还行

Kevin Spacey的称帝之作!片中展示的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大大不同于以往好莱坞影片给我们的印象,几乎所有角色都有点不正常,生计、工作和儿女,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当安吉拉说出她是第一次时,我目瞪口呆~~

16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如果美丽也有罪,我愿犯上千百回。

1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关于中年危机里同类题材的翘楚。把绝望写得妙趣横生,把黑色幽默玩的炉火纯青!

23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直男癌自己就是个同性恋,绿茶婊其实是处女。叛逆女喜欢变态狂,变态狂其实是文艺青年。编剧脑洞太大了。2014.11.21成都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年轻人迫不及待想进入成人世界,以为那里有些什么。而成年人都不快乐,生活空洞而且幼稚、冲动、脆弱,想退回少年时期。以前或许看过但已经完全记不得,现在再看年龄刚好。电影出乎意料的好,恨不得给十颗星。

27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美丽且扭曲的性幻想大狂欢,每个人都在压抑与绝望中慢慢灭亡,只有死亡是唯一出路。似乎中产阶级中年危机自此就被定型了,如此冷感和厌世,但你就是看不到他们是如何失去彼此的。

3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2000年看这部片就像做贼一样。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玫瑰花啊玫瑰花,为什么不再稀疏一些……

38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美国电影最接近悲剧的处理,可惜还差那么一点点,因为好莱坞不知道什么叫做悲剧

42分钟前
  • le frisson™
  • 还行

06.12.31观影:啊哈哈,生活已经成圈成套,开始逃不过如来的手掌心。这就是中年危机,那么来找点刺激吧,《一一》说另外又怎样呢?《美国丽人》中则丢了命,最恨同性恋的家伙其实是同性恋,没了感觉卡罗琳在和竞争对手中的虐恋中达到高潮,女儿有杀父亲的念头,整天嚷嚷着和谁做爱的小女孩其实还是处女。呵呵,生活到底该是怎样的呢?人又是怎样的呢?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深不可测的大海。

46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那段塑料袋的独舞很喜欢

48分钟前
  • 大力花
  • 力荐

这糟糕的译名,误导得我之前一直不想看这部片。Y见到beauty就只知道翻译成美人! 电影出乎意料的好,而且特别美国,凯文的笑总是让我想到,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而动了情的人眼神那么无辜,即便是“怪胎”如他们,凯文被美触动那段迷死人了。。侧线上校又印证了那句话——恐同即深柜

53分钟前
  • shu
  • 力荐

每个人都压抑,为不同的事,这才是生活.

5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很有趣,无聊的美国中产

60分钟前
  • 毛利
  • 还行

我看过很多遍,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

1小时前
  • 黛西
  • 力荐

史派西笑起来,可邪可善可淫荡可浪漫,连嘴角都在演戏。几个家庭的邂逅交织和几条生命的共同低潮,关乎中年、青春甚至恐同的危机。病态的群像。从好色出轨切入,由误解杀戮结束,既没有一干二净的人,也不存在万恶集一身。亦荒诞的悲剧,亦凄异的喜剧,丽人不丽,美于无形。

1小时前
  • Ocap
  • 推荐

那些崩溃的人生。当你的生活被清楚的界定为狭隘的和低级的,如此巨大的羞辱之下,我没有看到慈悲。但这个世界确实太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你听到她们的召唤,就会从中得到慰藉,并被引导向真正的生活。即使到最后那只是不凡的梦想,甚或飞蛾扑火,也会有如秋叶般静美。

1小时前
  • Lan~die
  • 力荐